南懷瑾老師:中國文化為什麼把歷史稱為“春秋”而不稱為“冬夏”

中國歷史 孔子 中國古代史 南懷瑾 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2017-03-28

南懷瑾老師:中國文化為什麼把歷史稱為“春秋”而不稱為“冬夏”

我們一年過得最舒服的日子在春秋二季。小的時候,老祖母都告訴我們,二八亂穿衣。就是二月、八月的時候,隨便你穿吧,身體弱一點穿厚一點,身體好一點穿薄一點都沒有關係。

我常常給同學們講,孔子著《春秋》,寫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歷史,他為什麼叫《春秋》,不稱冬夏呢?春天是由冷變熱,慢慢一點一點熱起來。秋天是相反,夏天的熱慢慢退掉,退到了秋天剛好涼爽,不算冷也不算熱,所以春秋是持平的。不但氣溫如此,夏季白晝長,冬季白晝短,春秋兩季的日夜長短也是持平的。所以我們講“春秋持平也”,是個天秤。古今人物,對於國家社會有沒有貢獻,《春秋》在這個歷史上持平論之,所以“春秋”是持平之論的意思。

《我說參同契》(東方出版社)

-------------

我們讀歷史就知道,孔子出生的那個時代,我們後世稱它為“春秋時代”,就是西周與東周之間的時代,子寫了一本書叫作《春秋》,後來“春秋”成了歷史的代名詞。在孔子前後,有人寫了歷史,都稱春秋。中國文化中為什麼把歷史稱為“春秋”而不稱為“冬夏”呢?照理冷就是冷,熱就是熱,稱冬夏也無不可。有人說因為春秋第一句話“春王正月”。後世把“春王正月”讀成一句話,是讀錯了。所以我們再三講,讀古書要注意的,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紙筆,文字要用刀刻在竹簡上,很艱難,所以往往一個字就代表了一個複雜的意義。這個“春”是春季;“王”是中央政府,是周朝;“正月”是周朝所行月令的正月;而成為“春王正月”。以此來解釋歷史所以稱作春秋的原因,這是不對的。

中國的文化是自天文來的。我們知道一年四季的氣候是不平均的,冬天太冷,夏天太熱。講晝夜,白晝在冬天太短,在夏天太長,都不平均。只有春天二月間和秋天八月間,“春分”“秋分”兩個節氣,就是在經緯度上,太陽剛剛走到赤道中間的時刻,白晝黑夜一樣長,氣候不冷不熱很溫和,所以稱歷史為春秋。這就是中國的歷史學家,認為在這一個時代當中,社會、政治的好或不好,放在這個像春分秋分一樣平衡的天氣上來批判。拿現在的觀念來說,稱一下你夠不夠分量,你當了多少年皇帝,對得起國家嗎?你做了多少年官?對得起老百姓嗎?都替你稱一稱。歷史叫作“春秋”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看了《春秋》,看了春秋戰國時候的歷史,孔子在《易經》的《系傳》上說:“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當孔子寫《易經·系傳》的時候,正是春秋時期動亂的時候,猶如今日世界上許多地方的亂象--當然還沒有現在這麼嚴重。但是孔子認為“非一朝一夕之故”--不是一天所形成的。道家的莊子說:“颶風起於萍末”,颶風就是現在廣東話、福建話所講的颱風,現在西方人用中國語音譯過去,也叫颱風。我們看到颱風的力量這麼猛烈,但它在水面上初起的時候,只見到水面上的一葉浮萍,稍稍動一下,緊接著水面上一股氣流冒上來,慢慢大了,變成颱風。道家這句話是說,個人也好,家庭也好,社會、國家、天下事都是一樣,如果小事不在乎,則大問題都出在小事上。“颶風起於萍末”,大風暴是從一個小風波來的。所以孔子在《易經》中說的上面那一段話,說明天下事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幾乎沒有偶然。平常聽人說:“這個機會很偶然”,實際上沒有偶然的事情。

以中國文化《易經》的道理來說,認為天地間的事都有原因,有很多因素的。譬如有人撿到一塊錢,“這多麼偶然!”但仔細分析,一點不偶然,它的前因是什麼?因為他走出門來了,如果沒有走出門這個前因,就不會有撿到一塊錢的後果。或者說,坐在家裡就掉下一塊錢來了,這該是偶然了吧?但是因為他坐在家裡,這塊錢掉下來他才撿得到呀!假如他出門不坐在家裡,掉下來的錢,也不會是他的了,所以坐在家裡不出去,也是得到這塊錢的前因。因此這些都是因素,“其所由來者,漸矣。”都是慢慢轉變來的。《易經》告訴我們,天下的事,沒有突變的,只有我們智慧不及的時候,才會看到某件事是突變的,其實早有一個前因潛伏在那裡。

我們懂了《易經》這幾句話,孔子著《春秋》,正是趕上那個時代,他所以那麼偏重教化,正是在那三四百年當中,社會風氣亂得不得了。當時,大家重視權利的鬥爭,社會秩序很亂,文化衰敗,孔子面對這個動亂,非常擔憂,因此他說為政,權力是沒有用的,唯“德”而已。

《論語別裁》(東方出版社)

---------------

只有我們中國!從遠古開始就建立歷史觀念,這個歷史叫春秋。青年人注意啊!中國文化歷史叫春秋,不叫冬夏,這有它的道理。天地之間只有一個現象,一個冷,一個熱,這是太陽、地球跟月亮的關係。冷到極點是冬天,熱到極點是夏天。秋天是夏天進入冬天的中間,是最舒服的時候,不冷也不熱。春天呢!正是由冬天進入暖和天氣的中間,不冷也不熱。所以在我們的季節上,一年有二十四個氣節。春分與秋分那兩天,白天夜裡一樣長短,不差一毫。夏至是白天最長,夜裡最短;冬至是夜裡最長,白天最短。只有春分跟秋分一樣長短,這個太陽下去,剛剛地球面一半,夜裡也一半,我們穿的衣服不冷也不熱,剛好。所以春秋是世界最和平、最公平,持之平也!而歷史是個“持平”的公論,所以叫春秋,不叫冬夏,春秋的道理是如此。

中國文化的開頭,是歷史的觀念。中國為什麼開始那麼注重歷史文化呢?歷史是給人類留下人生的經驗,這個經驗是經濟之學,不是學校經濟系的經濟。前面我報告過的那個經濟,叫做“經世”之道,是救世救人的學問。也就是把人類過去的成敗盛衰、善惡是非的經驗,留給後人做榜樣,使後人瞭解我們祖先的文化,對人類的和平安樂是怎麼樣的。只是後世的子孫不肖,把社會天下人類弄成這樣的痛苦,這就並非是先王之志。所以“春秋”是“經世”之學,是“先王之志”。但是孔子著春秋“議而不辯”,所以春秋的道理,只是責備賢者,而不是批評普通老百姓。春秋要批評的是歷史上負責的人,社會搞壞了,那是領導者的責任,與老百姓無關;因為百姓是被教育者,負責人是教育老百姓的人。所以春秋責備賢者,不責備一般人。因此孔子“一字褒貶”,一個字下去,就把領導者萬代罪名判下了。

真正研究孔子,不能夠只拿四書五經做代表,四書裡的一部《論語》,有十分之二是關於學生的,只有一小部分是關於孔子的。要研究孔子真正的思想,《易經》之中,倒是孔子的思想為多;此外,要深通《春秋》,才瞭解孔子。

孔子著《春秋》,最後卻宣佈,“知我者春秋”。《春秋》是一本書,怎麼會懂得孔子呢?孔子的意思是說,將來你們要真正瞭解我,除非真正懂得《春秋》。“罪我者春秋”,將來你們夠資格罵我的,也要把《春秋》研究通了才行。所以我們小時候,像《春秋》、《戰國策》,以及小說的《三國演義》,都不準讀的,舊式教育,認為看了以後會學壞。因為《春秋》就是大謀略,就是大兵法,所以孔子有“罪我者春秋”的說法。

《莊子諵譁》(東方出版社)

*****

2017年3月13日-20日,為答謝新老讀者的厚愛,“敦眾書苑”網上書店特別舉辦南懷瑾先生簡體和繁體著作優惠周活動,簡體版5.9折,繁體版低至5折

推薦:南懷瑾先生著作平裝全集 5.9折 896.80元(原價1520元)

南懷瑾老師:中國文化為什麼把歷史稱為“春秋”而不稱為“冬夏”

******************************

本頭條號,及同名微信公眾平臺和新浪博客相關文章均為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整理首發,未經本平臺許可,其他頭條號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發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