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因為吃的太油膩嗎?'

"

消化科大夫經常會被拿著脂肪肝報告單的病人問:“是不是我吃得太油膩了才得的脂肪肝?”

實際上脂肪肝並不等於油脂吃得太多,認為脂肪肝就等於油脂攝入過多是一種常見的望文生義。

肝細胞是脂肪代謝的關鍵場所肝細胞進行脂肪代謝的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以出現脂肪堆積在肝細胞裡,不僅僅是因為攝入脂肪過多。

這些問題包括:脂肪酸分解和轉移的障礙、脂肪合成過多、肝細胞中毒及營養不良等。

因此,脂肪肝並不一定是由於脂肪攝入過多引起的!

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

肝臟是人體代謝脂肪的重要器官,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堆積時就形成了脂肪肝。

早期絕大多數脂肪肝患者無任何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乏力,但與病情的嚴重程度不成比例;

部分患者有右上腹輕度不適、隱痛或上腹脹痛等不典型的症狀。

嚴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現皮膚瘙癢、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

發展為肝硬化的患者可出現腹水、出血等嚴重併發症。有一半患者會出現肝臟腫大,右上腹可觸摸到腫大的肝臟。

顧名思義,酒精性脂肪肝便是與飲酒相關,酒精也在肝內代謝,長期的酒精損傷會導致肝臟細胞對脂肪的代謝能力降低,進而導致脂肪在肝內的堆積,形成脂肪肝。

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75%~95%有脂肪浸潤。還有人觀察,每天飲酒超過80~160克則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以瀰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病理綜合徵,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肥胖性脂肪肝: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併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變率高達61%~94%。肥胖人體重得到控制後,其脂肪浸潤亦減少或消失。

2. 快速減肥性脂肪肝:禁食、過分節食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內大量增加,消耗肝內谷胱甘肽(GSH),使肝內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大量增加,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肝。

3. 營養不良性脂肪肝:營養不良導致蛋白質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

4. 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約50%可發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為多。因為成年後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漿胰島素水平與血漿脂肪酸增高,脂肪肝變既與肥胖程度有關,又與進食脂肪或糖過多有關。

5. 藥物性脂肪肝: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以及砷、鉛、銀、汞等。降脂藥也可通過干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6. 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在妊娠後期,由於激素異常增多,肝脂肪代謝發生障礙,引起脂肪在肝細胞及其他組織器官迅速堆積,結果使肝細胞腫脹併發生脂肪變性,腎、胰、腦、骨髓也可出現脂肪變性。病情嚴重,預後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

7.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症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後,脂肪肝更容易發生。控制感染後或去除病因後脂肪肝迅速改善,還有所謂胃腸外高營養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1. 肥胖:肥胖程度與脂肪肝及脂肪肝炎的發生率及其程度均明顯相關。體重驟減? 5 kg/月者可動員脂肪組織遊離脂肪酸入肝增多, 並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多, 也易發生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文獻報道52%~80%肥胖症患者患有脂肪肝。

2. 糖尿病:有資料表明, 糖尿者的脂肪肝發病病率為 21 %~78% (包括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 )而在肥胖伴 2型糖尿病患者中, 脂肪肝的發病比例更高, 佔 50%~70%, 大多為中度以上, 並且多數在肥胖 2型糖尿病的前期或早期就已出現脂肪肝。

3. 高脂血症:近年來, 高血脂症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為誘發脂肪的最主要因素,在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中 NAFLD較一般人群明顯增高, 即使在非肥胖、 非糖尿病的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中,脂肝的發生率是年齡、 性別、 體重相匹配人群的 2—— 3倍。

4. 嗜酒:在我國, 每日攝入乙醇 40 g連續 5年以上或連續 5d每日攝入乙醇大於 80 g即可導致脂肪肝。

5. 有服藥史:很多藥物會降低肝臟的代謝能力,比如激素及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會導致脂肪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

"

消化科大夫經常會被拿著脂肪肝報告單的病人問:“是不是我吃得太油膩了才得的脂肪肝?”

實際上脂肪肝並不等於油脂吃得太多,認為脂肪肝就等於油脂攝入過多是一種常見的望文生義。

肝細胞是脂肪代謝的關鍵場所肝細胞進行脂肪代謝的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以出現脂肪堆積在肝細胞裡,不僅僅是因為攝入脂肪過多。

這些問題包括:脂肪酸分解和轉移的障礙、脂肪合成過多、肝細胞中毒及營養不良等。

因此,脂肪肝並不一定是由於脂肪攝入過多引起的!

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

肝臟是人體代謝脂肪的重要器官,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堆積時就形成了脂肪肝。

早期絕大多數脂肪肝患者無任何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乏力,但與病情的嚴重程度不成比例;

部分患者有右上腹輕度不適、隱痛或上腹脹痛等不典型的症狀。

嚴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現皮膚瘙癢、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

發展為肝硬化的患者可出現腹水、出血等嚴重併發症。有一半患者會出現肝臟腫大,右上腹可觸摸到腫大的肝臟。

顧名思義,酒精性脂肪肝便是與飲酒相關,酒精也在肝內代謝,長期的酒精損傷會導致肝臟細胞對脂肪的代謝能力降低,進而導致脂肪在肝內的堆積,形成脂肪肝。

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75%~95%有脂肪浸潤。還有人觀察,每天飲酒超過80~160克則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以瀰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病理綜合徵,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肥胖性脂肪肝: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併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變率高達61%~94%。肥胖人體重得到控制後,其脂肪浸潤亦減少或消失。

2. 快速減肥性脂肪肝:禁食、過分節食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內大量增加,消耗肝內谷胱甘肽(GSH),使肝內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大量增加,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肝。

3. 營養不良性脂肪肝:營養不良導致蛋白質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

4. 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約50%可發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為多。因為成年後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漿胰島素水平與血漿脂肪酸增高,脂肪肝變既與肥胖程度有關,又與進食脂肪或糖過多有關。

5. 藥物性脂肪肝: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以及砷、鉛、銀、汞等。降脂藥也可通過干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6. 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在妊娠後期,由於激素異常增多,肝脂肪代謝發生障礙,引起脂肪在肝細胞及其他組織器官迅速堆積,結果使肝細胞腫脹併發生脂肪變性,腎、胰、腦、骨髓也可出現脂肪變性。病情嚴重,預後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

7.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症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後,脂肪肝更容易發生。控制感染後或去除病因後脂肪肝迅速改善,還有所謂胃腸外高營養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1. 肥胖:肥胖程度與脂肪肝及脂肪肝炎的發生率及其程度均明顯相關。體重驟減? 5 kg/月者可動員脂肪組織遊離脂肪酸入肝增多, 並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多, 也易發生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文獻報道52%~80%肥胖症患者患有脂肪肝。

2. 糖尿病:有資料表明, 糖尿者的脂肪肝發病病率為 21 %~78% (包括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 )而在肥胖伴 2型糖尿病患者中, 脂肪肝的發病比例更高, 佔 50%~70%, 大多為中度以上, 並且多數在肥胖 2型糖尿病的前期或早期就已出現脂肪肝。

3. 高脂血症:近年來, 高血脂症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為誘發脂肪的最主要因素,在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中 NAFLD較一般人群明顯增高, 即使在非肥胖、 非糖尿病的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中,脂肝的發生率是年齡、 性別、 體重相匹配人群的 2—— 3倍。

4. 嗜酒:在我國, 每日攝入乙醇 40 g連續 5年以上或連續 5d每日攝入乙醇大於 80 g即可導致脂肪肝。

5. 有服藥史:很多藥物會降低肝臟的代謝能力,比如激素及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會導致脂肪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是因為吃的太油膩嗎?

雖然體重超標的人更易得脂肪肝,但並不是瘦子就不會得脂肪肝了,有些人,不胖、不喝酒、沒吃藥、沒有肝炎,而且吃得還非常少、非常清淡,也查出脂肪肝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肝臟不僅合成與分解脂肪,它還是脂肪儲存的「中轉站」。肝臟中還會合成脂蛋白,這種蛋白質是脂肪從肝內向肝外轉運的運輸車隊,長期營養不良的人群由於體內蛋白質缺乏,難以合成足夠的脂蛋白。

肝臟無法向外轉運輸多餘的脂肪,這些脂肪就堆積在肝臟本身,導致了脂肪肝。

因此,脂肪肝並不是胖子的專利哦!

酒精性肝病的治療原則包括:

通過戒酒和抗炎保肝、抗肝纖維化藥物治療,減輕酒精性肝病的嚴重程度;

營養支持,改善業已存在的繼發性營養不良;

對症治療酒精性肝硬化及其併發症(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肝性腦病和肝細胞癌);

肝移植主要用於治療終末期肝病和內科保守治療無效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

其中,戒酒最為重要,並需終身堅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療原則:

基礎治療:

(1)制定合理的能量攝入以及飲食結構調整、中等量有氧運動、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

(2)避免加重肝臟損害:防止體重急劇下降、濫用藥物及其他可能誘發肝病惡化的因素。

(3)減肥:減重可改善肥胖伴有的胰島素血 症、胰島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 並使脂 肪肝消退。

藥物治療:

(1) 胰島素增敏劑:合併 2 型糖尿病、糖耐量損害、空腹血糖增高以及內臟性肥胖者,可考慮應用二甲雙 胍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以期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控制血糖。

(2)降血脂藥:有證據表明對脂肪肝患者使用他汀類降血脂藥物是安全有效的。

肝移植:

主要用於終末期肝病和部分隱源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患者的治療。

"

消化科大夫經常會被拿著脂肪肝報告單的病人問:“是不是我吃得太油膩了才得的脂肪肝?”

實際上脂肪肝並不等於油脂吃得太多,認為脂肪肝就等於油脂攝入過多是一種常見的望文生義。

肝細胞是脂肪代謝的關鍵場所肝細胞進行脂肪代謝的任何環節出現問題,都可以出現脂肪堆積在肝細胞裡,不僅僅是因為攝入脂肪過多。

這些問題包括:脂肪酸分解和轉移的障礙、脂肪合成過多、肝細胞中毒及營養不良等。

因此,脂肪肝並不一定是由於脂肪攝入過多引起的!

脂肪肝,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

肝臟是人體代謝脂肪的重要器官,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細胞內脂肪過度堆積時就形成了脂肪肝。

早期絕大多數脂肪肝患者無任何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乏力,但與病情的嚴重程度不成比例;

部分患者有右上腹輕度不適、隱痛或上腹脹痛等不典型的症狀。

嚴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現皮膚瘙癢、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等症狀。

發展為肝硬化的患者可出現腹水、出血等嚴重併發症。有一半患者會出現肝臟腫大,右上腹可觸摸到腫大的肝臟。

顧名思義,酒精性脂肪肝便是與飲酒相關,酒精也在肝內代謝,長期的酒精損傷會導致肝臟細胞對脂肪的代謝能力降低,進而導致脂肪在肝內的堆積,形成脂肪肝。

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75%~95%有脂肪浸潤。還有人觀察,每天飲酒超過80~160克則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率增長5~25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損肝因素所致的,以瀰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病理綜合徵,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肥胖性脂肪肝:肝內脂肪堆積的程度與體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併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變率高達61%~94%。肥胖人體重得到控制後,其脂肪浸潤亦減少或消失。

2. 快速減肥性脂肪肝:禁食、過分節食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內大量增加,消耗肝內谷胱甘肽(GSH),使肝內丙二醛和脂質過氧化物大量增加,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肝。

3. 營養不良性脂肪肝:營養不良導致蛋白質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於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不能合成載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積存肝內,形成脂肪肝。

4. 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約50%可發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為多。因為成年後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漿胰島素水平與血漿脂肪酸增高,脂肪肝變既與肥胖程度有關,又與進食脂肪或糖過多有關。

5. 藥物性脂肪肝: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嘌呤黴素、環已胺以及砷、鉛、銀、汞等。降脂藥也可通過干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6. 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在妊娠後期,由於激素異常增多,肝脂肪代謝發生障礙,引起脂肪在肝細胞及其他組織器官迅速堆積,結果使肝細胞腫脹併發生脂肪變性,腎、胰、腦、骨髓也可出現脂肪變性。病情嚴重,預後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

7.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症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後,脂肪肝更容易發生。控制感染後或去除病因後脂肪肝迅速改善,還有所謂胃腸外高營養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遺傳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1. 肥胖:肥胖程度與脂肪肝及脂肪肝炎的發生率及其程度均明顯相關。體重驟減? 5 kg/月者可動員脂肪組織遊離脂肪酸入肝增多, 並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多, 也易發生脂肪肝及脂肪性肝炎。文獻報道52%~80%肥胖症患者患有脂肪肝。

2. 糖尿病:有資料表明, 糖尿者的脂肪肝發病病率為 21 %~78% (包括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 )而在肥胖伴 2型糖尿病患者中, 脂肪肝的發病比例更高, 佔 50%~70%, 大多為中度以上, 並且多數在肥胖 2型糖尿病的前期或早期就已出現脂肪肝。

3. 高脂血症:近年來, 高血脂症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為誘發脂肪的最主要因素,在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中 NAFLD較一般人群明顯增高, 即使在非肥胖、 非糖尿病的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中,脂肝的發生率是年齡、 性別、 體重相匹配人群的 2—— 3倍。

4. 嗜酒:在我國, 每日攝入乙醇 40 g連續 5年以上或連續 5d每日攝入乙醇大於 80 g即可導致脂肪肝。

5. 有服藥史:很多藥物會降低肝臟的代謝能力,比如激素及抗心律失常藥物胺碘酮,會導致脂肪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是因為吃的太油膩嗎?

雖然體重超標的人更易得脂肪肝,但並不是瘦子就不會得脂肪肝了,有些人,不胖、不喝酒、沒吃藥、沒有肝炎,而且吃得還非常少、非常清淡,也查出脂肪肝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肝臟不僅合成與分解脂肪,它還是脂肪儲存的「中轉站」。肝臟中還會合成脂蛋白,這種蛋白質是脂肪從肝內向肝外轉運的運輸車隊,長期營養不良的人群由於體內蛋白質缺乏,難以合成足夠的脂蛋白。

肝臟無法向外轉運輸多餘的脂肪,這些脂肪就堆積在肝臟本身,導致了脂肪肝。

因此,脂肪肝並不是胖子的專利哦!

酒精性肝病的治療原則包括:

通過戒酒和抗炎保肝、抗肝纖維化藥物治療,減輕酒精性肝病的嚴重程度;

營養支持,改善業已存在的繼發性營養不良;

對症治療酒精性肝硬化及其併發症(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肝性腦病和肝細胞癌);

肝移植主要用於治療終末期肝病和內科保守治療無效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

其中,戒酒最為重要,並需終身堅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療原則:

基礎治療:

(1)制定合理的能量攝入以及飲食結構調整、中等量有氧運動、糾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

(2)避免加重肝臟損害:防止體重急劇下降、濫用藥物及其他可能誘發肝病惡化的因素。

(3)減肥:減重可改善肥胖伴有的胰島素血 症、胰島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 並使脂 肪肝消退。

藥物治療:

(1) 胰島素增敏劑:合併 2 型糖尿病、糖耐量損害、空腹血糖增高以及內臟性肥胖者,可考慮應用二甲雙 胍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以期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控制血糖。

(2)降血脂藥:有證據表明對脂肪肝患者使用他汀類降血脂藥物是安全有效的。

肝移植:

主要用於終末期肝病和部分隱源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患者的治療。

脂肪肝是因為吃的太油膩嗎?

1. 做到合理膳食

一日三餐粗細搭配, 常吃粗糧, 以保證 降低血清膽固醇, 保證人體酸鹼平衡, 並提供人體所需維生素 和食物纖維的供應。

2. 節制飲食

控制高能量、高脂肪、高熱量的三高食品的 進食量, 多吃副食, 限制主食, 戒菸限酒, 儘量少吃甜食、炸食及動物內臟。

3. 適當運動

能堅持一定量的運動, 加強體內脂肪的消耗。

4. 慎用藥物

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臟解毒, 在選用藥物時應慎重, 以避免對肝臟進一步損害。

5. 調節心態

保持心情開闊,避免因為查出脂肪肝而過度緊張。

6. 科學減肥

管住嘴,邁動腿,選擇科學的減肥藥物,制定合適的減肥策略。

圖文來源:中國臨床營養網,僅作分享之用,文章及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聯繫我們刪除

編 輯:嚴 薇

責任編輯:鄭鑑峰

監 制:嚴曉晴

總 監 制:蔣 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