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懷古|肇慶與重慶竟然是“兩兄弟”,你知道誰是“老大”嗎?

肇慶,

寓意吉慶從這裡開始,

那麼,與之相似的名字——重慶呢?

原來肇慶與重慶是“兩兄弟”!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期《宋城懷古》就告訴你答案!

宋城懷古|肇慶與重慶竟然是“兩兄弟”,你知道誰是“老大”嗎?

△ 上圖 樑亮攝;下圖來源網絡。

肇慶是老一,重慶是老二

為何稱“肇慶是老一,重慶是老二”呢?

這裡有一個故事傳說。

宋城懷古|肇慶與重慶竟然是“兩兄弟”,你知道誰是“老大”嗎?

肇慶是歷史悠久的嶺南名郡,風景秀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化深厚。

隋開皇九年(589),始置“端州”,轄高要、端溪、樂城、平興、新興、博林、銅陵七縣;

大業三年(607),廢州置郡,改稱為“信安”

唐武德五年(622),複稱“端州”

天寶元年(742),改稱為“高要郡”

乾元元年(758),又複稱“端州”

史料記載:

北宋紹聖三年(1096),年僅十四歲的趙佶被封為“端王”,以端州(今廣東肇慶市)為封地。

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哲宗趙煦駕崩於汴京(今河南開封市)。

宋哲宗死後,沒有留下子嗣。顯然,繼承皇位的人選,只能在宋哲宗的兄弟中選擇。

宋神宗趙頊共有十四子,在世的包括趙佶在內,只有五人。趙佶雖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卻非嫡出,又非長子。按照祖宗之法,他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由於得到向太后的鼎力支持,他被推上皇帝寶座,是為“宋徽宗”,改元為“建中靖國”。

宋哲宗(1076-1100)

宋城懷古|肇慶與重慶竟然是“兩兄弟”,你知道誰是“老大”嗎?

即趙煦。北宋王朝第七位皇帝,1085-1100年在位。元豐五年(1082),封延安郡王(治今陝西延安市)。神宗趙頊病危,立為太子。元豐八年(1085),神宗病死,登基為帝,是為“哲宗”,改元為“元祐”,太皇太后高氏聽政。元祐八年(1093),太皇太后去世,始親政。恢復“王安石變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國勢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為“紹聖”,並停止與西夏國(都城今寧夏銀川市)談判,多次出兵討伐西夏國,迫使西夏國向宋王朝乞和。

宋徽宗(1082-1135)

宋城懷古|肇慶與重慶竟然是“兩兄弟”,你知道誰是“老大”嗎?

即趙佶。北宋王朝第八位皇帝,1100-1126年在位。元豐八年(1085),封遂寧王(治今四川遂寧市)。紹聖三年(1096),封端王。繼承皇位後,窮奢極侈,荒淫無度,四處搜刮奇花異石,用船運至京城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市),稱為“花石綱”,以營建“延福宮”和“艮嶽”。信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宮觀,且設道官二十六階,發給道士俸祿。自創一種書法字體,被後人稱為“瘦金體”。國亡後,被金兵俘獲,受盡折磨而死,葬於永佑陵(在今浙江紹興市)。

再說,趙佶登上皇帝寶座後,在慶幸之餘,認為端州這塊“風水”寶地助了他的一臂之力,讓他發了跡。為此,他對端州特別恩寵有加,遂於元符三年(1100)十月頒令《端州升興慶軍詔》。雲:

惟高要之奧區,乃南國之舊壤。土風淳厚,民物夥繁。朕誕受多方,紹承大統。顧啟封於茲土,實賜履於先朝。茅土之榮,是為基命。節旌之重,宜賜隆名,可賜端州為興慶軍。

宋徽宗將端州升格為“興慶軍”(“軍”為軍事重鎮)後,設置節度使,總攬軍政大權。

政和三年(1113),宋徽宗降錢八萬貫,囑興慶軍節度使鄭敦義將土城牆拓建為“磚城牆”。就在此時,駙馬都尉王詵趁機勸說他,將興慶軍升格。

是年十一月初六,宋徽宗將興慶軍升格為“興慶府”

宋城懷古|肇慶與重慶竟然是“兩兄弟”,你知道誰是“老大”嗎?

△ 圖源網絡

政和七年(1117),燕瑛從北方調回廣東,任廣南東路轉運判官。他從北方父老的口中得知:八十多年前,即明道二年(1033),西夏國元昊繼位後,將首府興州(治今寧夏銀川市)改名為“興慶府”。他覺得大宋王朝沿用西夏國首府舊名,顯屬不妥。

為此,燕瑛和興慶府知府古革、同知馮齊荀聯名上奏,有請於朝廷。“興慶府元系端州,寅緣陛下潛邸舊封,薦蒙賜以軍額,申錫府號。臣近巡歷到彼,竊見府城規摹未至宏壯,慾望親灑宸翰,特改見今軍府額,賜以美名。”(徐鬆《宋會要輯稿·方域·州縣陞降廢置》)

同時,燕瑛懇請宋徽宗將興慶府改名為“肇慶府”,寓“開始帶來吉慶”之意。

宋徽宗認為:

肇,乃“端”也;慶,乃“可喜可賀”也。兩者合一,即“喜事是從這裡開始”之寓。因此,他同意將興慶府改名為“肇慶府”。

宋城懷古|肇慶與重慶竟然是“兩兄弟”,你知道誰是“老大”嗎?

△ 圖源網絡

重和元年十月二十一日(1118年12月5日),宋徽宗欣然命筆,題書“肇慶府”三個瘦金體大字,製作成匾額,派遣欽差送往廣東。

燕瑛欣喜異常,親自陪同欽差前往興慶府。古革築高臺於府署前面,懸掛宋徽宗御書匾額,取名“御書樓”,即今“麗譙樓”

宋城懷古|肇慶與重慶竟然是“兩兄弟”,你知道誰是“老大”嗎?

△ 樑亮 攝

從此,

“肇慶”之名沿用至今,

已近九百年。

然而,

歷史往往是喜歡開玩笑的。

事隔四十四年,即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孝宗趙昚封長子愭為“鄧王”,封次子愷為“慶王”,封第三子惇為“恭王”(封地為“恭州”,即今“重慶市”),第四子早夭。

恭王趙惇本來沒有資格當皇太子,

更不能繼承皇位,

但他的“運氣”相當好。

乾道元年(1165),宋孝宗的長子趙愭立為皇太子,但不到兩年,就病死了。次子趙愷、第三子趙惇同為嫡出,按照“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宗法,接著下來,按理應該輪到趙愷當皇太子。但是,宋孝宗認為,趙愷的秉性過於寬厚仁慈,甚至是柔弱,不如趙惇“英武類己”(《宋史·卷三十六·本紀第三十六·光宗》)。因此,在乾道七年(1171)二月,宋孝宗決定舍長立幼,立趙惇為皇太子。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趙惇禪登皇位,是為“宋光宗”,改元為“紹熙”。

宋光宗(1147-1200)

宋城懷古|肇慶與重慶竟然是“兩兄弟”,你知道誰是“老大”嗎?

即趙惇。南宋王朝第三位皇帝,1190-1194年在位。紹興三十二年(1162),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二月,立為皇太子。繼承皇位後,體弱多病,不思朝政,聽信奸臣讒言,罷免辛棄疾等主戰派大臣。又讓妒婦、心狠手辣的皇后李鳳娘執政,自己卻沉湎酒色中,朝政逐漸轉向腐敗。死後,葬於永崇陵(在今浙江紹興市)。

再說,趙惇禪登皇位後,認為恭州這個地方給他帶來“祥瑞”,先是封王,後是禪登皇位,自詡“雙重喜慶”。於是,他學習先祖宋徽宗的做法,按照南宋王朝潛藩升府的慣例,於是年八月將恭州升格,命名為“重慶府”。

由此看來,重慶府可說是當官者的福地。那個“重”字,不就是“雙”字嗎,不就是“又”“又”,“升”了又“升”的意思嗎?

南宋文學家樓鑰著《跋金花帖子綾本小錄》雲:“祖、父俱存者,今曰‘重慶’。”

宋城懷古|肇慶與重慶竟然是“兩兄弟”,你知道誰是“老大”嗎?

△ 重慶通遠門古城牆(圖源網絡)

中國人講究孝道,講究尊老愛幼。祖父、父親都健在,對於兒、孫來說,那是一件好事,是一件喜事,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事。

趙惇禪登皇位後,祖父構(宋高宗,不是親生祖父)、父親昚(宋孝宗)都健在,親臨省視慶典,當然就是“重慶”。所以,他將恭州升格,命名為“重慶府”

趙惇先是封王,後是禪登皇位,這是第一道“喜慶”;禪登皇位後,祖父、父親都健在,這是第二道“喜慶”。這樣看來,又是“雙重喜慶”了。

從此,

“重慶”之名沿用至今,

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宋城懷古|肇慶與重慶竟然是“兩兄弟”,你知道誰是“老大”嗎?

肇,乃“開始”“初始”之意,即“第一”也;重,乃“再”“反覆”之意,含“第二”之寓也。“肇慶”之名始於北宋重和元年(1118),“重慶”之名始於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兩者相隔七十二年。

因此,可以這樣說:

肇慶是老一,重慶是老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