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漁期不愁吃!青島攤販提前囤凍海鮮 貝類受追捧

漁業 扇貝 畜牧業 青島新聞網 2017-05-07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自5月1日起,青島開始進入伏季休漁期,相對往年提前一個月。面對史上最長休漁期,市民們不禁會擔心“自家餐桌上的海鮮會不會越來越少”。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管理處負責人的解答給市民吃了顆定心丸,“休漁期期間,一些儲備的冷凍海鮮、人工養殖海鮮和淡水魚類將強力入市,貝類產品、南方冰海鮮,遠洋捕撈海鮮和進口海貨也會讓市民餐桌上的海鮮更加豐富。”

5日,記者走訪海鮮批發市場發現,隨著休漁期的來臨,市場上的本地海捕類鮮海鮮雖已零零星星,但養殖魚類、冷凍魚類卻補上了這一缺口,當起了“主角”,花蛤、扇貝等養殖貝類海鮮則備受市民追捧。

南山市場朱老闆幹海鮮批發這一行已經十來年,他告訴記者,現在他攤位上的海貨大多來自東北大連一帶,為了應對休漁期,他已經提前一個月在冷庫儲存大量的海鮮,保證休漁後的市場供應。“我們的客戶主要是大型酒店、單位食堂和餐飲店,目前自己家的兩個冷庫已經存滿10噸海鮮,基本能度過休漁期。”

進入休漁期,異國海鮮是否很搶眼?朱老闆告訴記者,也有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尼西亞等地的海鮮,空運到上海、舟山等地,再中轉運到青島。“澳大利亞龍蝦、新西蘭長壽魚、冰島海蔘斑等進口海鮮也會成為市民的選擇,但畢竟價格高,小眾化,不走量。”朱老闆認為,受各種氣候、洋流影響,不同海域的海鮮嚐起來口感不同,青島本地人還是喜歡吃本地的海鮮。

宿老闆也提前冷存了1萬多斤的海鮮,市民常吃的,如黑頭、鯧魚、鰻魚等品類都有,他的客戶主要針對市民,應對休漁期2—3個月沒問題。他告訴記者,雖說休漁期間鮮海貨少,冷凍魚價格雖有上浮,但也幅度不會太大,老百姓可以接受。對沒有冷庫的小攤販來說,主要是批發冷凍魚或遠洋海鮮,但本地冷凍魚佔市場不到一半,大多以上海、舟山等南方魚類為主;遠洋海鮮因為冰凍技術高,解凍後也會像剛捕上來的一樣新鮮。據瞭解,青島現有遠洋漁船173艘,2016年遠洋自捕水產品總量達14.1萬噸,產值13.8億元,休漁期間,遠洋捕撈的金槍魚、秋刀魚、魷魚、南極磷蝦等會大量供應市場。

“我們主要以賣活魚為主,大多都是2斤左右的成品魚,比如多寶、黑頭、石斑等。休漁期間,冰凍魚類價格相對平穩,活魚價格卻是一天一個價。”福泰魚行王老闆告訴記者,他平常也是以批發養殖魚類為主。據瞭解,截止到2016年年底,青島水產養殖總面積66.9萬畝,養殖產量81.8萬噸。其中海水養殖面積49.9萬畝,產量78.4萬噸。全市海水養殖品種包括海蔘、鮑魚、魚類、對蝦、貝類、藻類和三疣梭子蟹等20多種。“休漁期間,青島本地的海鮮養殖需求加大,所以相對威海、大連的養殖魚類來說進價也高,市場價也會相應上浮。”

鎮江路農貿市場王老闆的海鮮攤前客流不斷,“正宗的紅島海蠣子,肉肥”的牌子堆放在海蠣子“山上”,非常醒目,不到半小時,堆放著的幾大筐扇貝和海蠣子的小山就下去了多半。王老闆邊忙邊熱情地告訴記者,“我常年都是賣貝類海鮮,多是人工養殖的,不受休漁期的影響;而且休漁期間,正是貝類肥美的時候,價錢也沒有魚類貴,所以銷量很好。” 據瞭解,在青島養殖的海鮮中,貝類最多,有蛤蜊、牡蠣、扇貝、貽貝、蟶子等多個種類。目前青島養殖貝類37.5萬畝,年產量71.1萬噸。這也難怪休漁期間,貝類成市場主打海貨之一,備受追捧了。(記者餘瑞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