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率高達50%!在青島吃海鮮前一定要知道這些'

"

八月這段日子,對青島人來說很是快活!能吃著海鮮哈著啤酒真是過癮!~但卻不能掉以輕心一味享受,因為殊不知很多潛伏性危險正在等著你!

燒烤+大排檔似乎成了夏季的標配,貫穿整個飲食檔口。

說到這裡,有一種美食不得不提,它就是生蠔。

正值夏季,生蠔個大,便宜,味美,什麼蒜蓉生蠔、檸檬汁生蠔、炭燒粉絲生蠔......

面對美食誘惑

誰也抵抗不了!

不過愛吃生蠔等海鮮的你一定要注意了

生蠔的美食加工方式多樣化,因此受到廣大公眾的鐘愛。

但也必須得提醒一句:生蠔真不是隨便你說吃就能吃的。

最近關於“大媽吃生蠔細菌感染差點送命”、“女子吃完生蠔不治身亡”的消息被討論的非常火熱,讓不少生蠔愛好者慌了神。

在網上搜了一下,中招的小夥伴還真不少......

那麼,小小的生蠔,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威力”?今天就跟大家好好的說一說。

吃生蠔感染的是什麼細菌?

新聞中吃生蠔被感染的主要是創傷弧菌,又叫“海洋弧菌”,和霍亂弧菌同屬於一類細菌物質,最適的生長繁殖溫度在20℃左右,主要生存在海、河交接之處,多數生長於熱帶(亞熱帶)海水中。

每年5—10月海水溫度較高,海水中的創傷弧菌容易生長繁殖。此時,蝦蟹等海鮮類食品大量上市,所食用的生蠔等海鮮就更容易聚集更多的創傷弧菌。因此,人體的感染機率會更大。

還有下面這個例子

家住連雲港灌南的王大媽在家裡清洗海蝦時,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蝦尾刺破了。一開始她沒當回事,結果沒過兩天,王大媽開始發燒並且雙下肢腫脹,後病情迅速發展導致其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不治身亡。

據瞭解,導致王大媽死亡的主要原因,疑似其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該細菌是一種相對罕見且十分凶險的細菌,感染後 48小時內死亡率超過 50%。

六旬大媽手指被海蝦扎破 12天后不幸身亡

60多歲的王大媽在家裡做飯時,在清洗海蝦過程中,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蝦尾巴扎破了,王大媽感覺隱隱刺痛了一下,因為天天做飯,手指被切傷和刺破是常有的事情,她根本就沒當一回事,只是簡單用水衝了一下傷口,就繼續做飯了。

不料,第二天,王大媽的右手中指開始腫脹疼痛,此時,她依然沒太在意。兩天後,王大媽開始發燒,雙下肢腫脹伴大面積血性大皰,家人發現情況嚴重後,立即將她送到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

據接診醫生介紹,到急診時,王大媽的情況已經很嚴重,已經出現了乳酸酸中毒、軟組織感染、感染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等症狀,病情十分危急,隨後,王大媽被立即轉入 EICU(急診重症醫學科)治療。

經診斷,王女士已出現多臟器衰竭和休克,搶救10天后,因情況沒有明顯好轉及經濟原因,家人選擇放棄治療。

急診科主任王言理帶領科室醫生立即邀請全院 10多個科室骨幹和國內知名重症專家前來聯合會診,經過會診討論,王大媽疑似感染上比較罕見的"海洋創傷弧菌"細菌。

不幸的是,雖然醫護人員用盡各種辦法,盡力搶救,但最終...還是沒能挽救回王大媽的生命。

王大媽疑似感染的“海洋創傷弧菌”與“大媽吃生蠔細菌感染差點送命”似乎是感染的同一種細菌

海洋創傷弧菌——“海洋中的無聲殺手”

海洋創傷弧菌

被稱為"海洋中的無聲殺手",是一種棲息于海洋中的細菌,如果接觸到被這種細菌汙染的海產,如被海洋魚類、貝類、蝦、魚鉤等刺傷或食用生蠔、生魚片等,可能感染此菌。

據醫生介紹,這種細菌相對罕見但十分凶險,感染後致死率極高,一旦感染上發病很快,48小時內死亡率可超過 50%。

此前,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曾收治過一例這樣的患者,最終醫治無效死亡。據參與會診的專家介紹,截止目前,江蘇省曾救治過該病病例不到 10例。

感染"海洋創傷弧菌"臨床上常造成嚴重的敗血症及肢體壞死,過程相當迅速,死亡率極高。

醫生介紹,特別是有肝硬化病史人群、慢性病人群和遺傳性血色(鐵)沉著病者等最易被感染。而不幸去世的王大媽剛好因為自身肝臟不好,這也加劇了她的病情發展。

據介紹,感染"海洋創傷弧菌"後,患者初期表現為發燒和皮膚受損部位出現發紅、水皰。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會迅速發展為皮膚組織大面積壞死,出現全身中毒症狀,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導致死亡。

哪些途徑可能感染“創傷弧菌”?

1、直接通過傷口侵入身體:

這種途徑是比較常見的感染形式,一般在魚蝦等新鮮海產品的表面,都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創傷弧菌。

如果在清洗處理過程中不慎被刺破了手,就會增加創傷弧菌從傷口侵襲身體的感染機率。

此外,海水中本身也存在著大量的創傷弧菌,當皮膚上存在傷口時,且經常泡在海水中,也會增加感染機率。

2、食用生的含有創傷弧菌的海鮮:

這類感染方式較為直接,主要是由於自身飲食情況而導致。

一般而言,生制海鮮上都會存在大量的創傷弧菌,比如說生蠔、生牡蠣等海洋軟體動物。

就魚類來說,創傷弧菌一般會存在於魚類的表皮和魚鰭上,魚肉中並不會有。

但這也不意味著只要吃海鮮得人就會感染,這類感染屬於一種“機會性感染”,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感染。

慢性肝炎人群、肝硬化患者、長期酗酒人群、糖尿病患者、腫瘤患者、長期使用皮質激素人群、存在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患者以及免疫功能不全等人群,更容易通過生吃海鮮而感染創傷弧菌。

感染“創傷弧菌”對身體的危害

一般在創傷弧菌從傷口侵襲到人體12小時之後,會導致身體的皮膚出現紅腫、疼痛以及起水泡的情況,感染死亡率高達50%以上。

如果不能做到及時處理,上述情況很快會發展為壞死性結膜炎。所以,發現症狀後應將潰爛部分切除,甚至截肢。

這是因為,通常感染創傷弧菌後會分泌出一系列的毒性物質,可能會導致人體出現皮下組織的血管炎、血管栓塞等病理改變。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通過“進食生海鮮”而感染創傷弧菌的潛伏期一般在12小時到四天左右。

發病症狀主要表現為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下肢皮膚先會感到疼痛,隨之會出現皮膚紅疹、水泡以及潰爛等症狀,情況嚴重的可能會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對於感染創傷弧菌的最佳方式就是儘早發現,及時處理,避免情況惡化。

以後海鮮還能吃嗎?

答案肯定是:當然可以。

吃海鮮之前一定要注意:

1.一般而言,不建議生吃海鮮;

2.吃之前一定要完全加熱。

3.到正規渠道購買海鮮及其他水產品且保存好憑證;

4.加工清洗製作時要保證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5.如果皮膚上有尚未完全癒合的傷口,不要接觸海水以及海鮮生物,如果需要清洗和處理海鮮食品,一定要戴上手套。

6.不慎被海產品割傷,應該安全處理:

立即脫離海水或者正在清洗的海鮮,擠出傷口的髒水,消毒傷口,可以在感染12小時之內服用頭孢噻汙和米諾環素以預防感染,情況嚴重的要到正規醫院處理傷口。

醫生表示,不必因為個案就對海鮮等食品產生恐懼,說到底吃海鮮不可怕,關鍵在於不要生吃海鮮,避免被海鮮刺傷。

日常生活中為避免感染“海洋創傷弧菌”,應儘量將海鮮煮熟;避免受傷或將皮膚傷口暴露在海水中;在挑選或者食用海鮮時,要注意不要被尖刺部位扎傷,儘量戴上手套進行操作哦!

吃海鮮的6個禁忌和3個“不宜”

1、海鮮煮不熟含有細菌

你知道海鮮中的細菌多少度才能殺死嗎?80℃以上才能殺滅!此外,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汙染。一般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徹底殺菌。

2、死貝類病菌毒素多多

貝類本身帶菌量比較高,蛋白質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產生毒素,同時其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敗。不新鮮的貝類還會產生較多的胺類和自由基,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所以,貝類最好買活的,現買現吃!

3、海鮮啤酒同吃惹痛風(不宜下啤酒)

青島人的啤酒海鮮是標配。但其實,蝦蟹等海產品在人體代謝後會形成尿酸,而尿酸過多會引起痛風、腎結石等病症。如果大量食用海鮮的同時,再飲用啤酒,就會加速體內尿酸的形成。所以,即便咱青島人戒不了海鮮+啤酒的搭配,也儘量避免暴飲暴食。

4、海鮮水果同吃會腹痛(不宜與這些水果同食)

魚、蝦、蟹等海產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素。如果與某些水果如柿子、葡萄、海鮮、石榴、山楂、青果等果同吃,不但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海鮮中的鈣還會與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形成難溶的鈣,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甚至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因此,海鮮與這些水果同吃,至少應間隔2小時。

5、吃海鮮後喝茶長結石(不宜喝茶)

吃完海鮮不宜喝茶的道理與不宜吃水果的原因類似。因為茶葉中也含有鞣酸,同樣能與海鮮中的鈣形成難溶的鈣。在食用海鮮前或後吃海鮮,都會增加鈣與鞣酸相結合的機會。因此,在吃海鮮時最好別喝茶。同理,也是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

6、冰鮮蝦不可白灼著吃

任何海鮮都只有在高度新鮮的狀態下才能做成清蒸、白灼之類的菜餚。鮮蝦如果放在冰箱裡多時,含菌量增大,蛋白質也已經部分變性,不適合白灼的吃法。不過,冰鮮的蝦可以高溫烹炒或煎炸,同時也能呈現出美味。

內容來源:青島新聞網、科普中國、在青島、人民日報、現代快報、半島晨報、綜合自網絡等

[來源:青島新聞網 編輯:可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