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紅油的用途很廣泛,小面調味、涼拌菜調味、酸辣粉小吃調味、蘸料、蘭州牛肉拉麵、涼皮這些全都離不開紅油,易家川菜在“夏蜀涼菜”裡說的很明白,紅油是一個統稱,四川人也是這麼統稱的,但四川專業的廚師卻不這麼看待,紅油製作是一種用辣方式,用辣椒麵為主料,運用烹飪經驗製作出的複合調味料,其他地方的人掌握了部分流程就開始山寨了,完全不明白四川的紅油定義。有人說自己做的紅油不辣,有人說自己加了很多調料進去做的紅油就是不香,易家川菜認為,這是因為你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去認識紅油,四川關於這一複合調味料就有三種,一種是涼菜專用紅油,一種是成本較高質量更好的精品紅油,還有一種是油酥辣子,三者區別很大。而紅油用的是油,不是乾料,油酥辣子用的是幹稀混合,可以直接食用。(本文章易家川菜根據情況隨時可能刪除請諒解)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關於紅油的顏色

紅油的顏色紅不紅在三點:一是辣椒的質量和品種,二是辣椒籽多還是少,三是油溫掌握的怎麼樣,紅油的香味也在三點:一是辣椒的質量和品種搭配,二是油溫火候,三是香料的配比和調料的搭配合理。易家川菜也認同製作一鍋紅油使用三種辣子來手工搗和搭配用,但是憑藉經驗也覺得沒有太大必要。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關於紅油的香味

紅油的香味在兩方面:一方面是菜籽油的處理上,二是香料和調料配比方面。易家川菜也見過很多人處理菜籽油將油溫燒到八九成,然後加入蔥白頭、香菜、姜、洋蔥、香料等等亂七八糟認為能夠增香的東西進去炸,結果到了最後卻還是沒有香味,請問,為什麼要加這麼多成本進去做這種畫蛇添足的事情呢?一個洋蔥就能解決的事情搞的太複雜了嘛,又不是做神油,就是去除生清油味和增香,何必搞這麼多哲學呢。洋蔥是萬能增香佐料,價格便宜,又簡單;(本文章易家川菜根據情況隨時可能刪除請諒解)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涼菜專用紅油製作(今天只講一種熬製法,還有很多操作方式)

選油:鮮榨菜籽油一種700克就行(如果沒有可以另擇次之),因為香味和濃度能夠達到涼菜紅油的香濃標準,當然用色拉油、大豆油、混合油也可以,只是濃度低透,香味根本與菜籽油不在一個級別;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主料:複合粗辣子面210克(包含香料粉在內)、白芝麻1把

紅油熬製法

大家肯定看到過很多處理油的視頻和文章,都是讓你們用蔥、姜、香菜、洋蔥、香料這些全部放進去炸,炸了撈出扔掉。這些都沒錯,但是易家川菜明確的告訴你,這都是在浪費成本,吸引你們的注意,洋蔥是萬能的,洋蔥是最便宜的,一種洋蔥足夠解決油的異味、和增香的問題;易家川菜給鐵粉們分享的內部紅油配方教案都說的很清楚,處理方法很簡單:

(本文章易家川菜根據情況隨時可能刪除請諒解)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1、直接把油加熱到冒大青煙,經驗不夠就220度,有些經驗240度,經驗豐富直接頂端油溫。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2、溫度夠了就關火,把半個洋蔥切成塊放進去,炸,把洋蔥的香味炸進油裡面,炸枯黃就可以了,不要去炸成黑焦黑焦的,影響油的顏色;這個時候油溫就降低了,降到了合適的問題,因為剛好這個溫度不容易把複合辣子面和裡面的特製香料粉炸焦,這個溫度才能發揮辣子面和特製香料粉的用途;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3、瀝出枯黃洋蔥,扔了,然後將辣子面分三次,加進鍋裡,開微小火,慢慢炒,每一次的辣子面的加入都會增加紅亮的顏色,而上一次的辣子面卻會增加酥香味,這樣三次加,層次就豐富,顏色就越來越紅,最後連同白芝麻也一起放進去,全程總共微小火炒5分鐘就完成了,就這麼簡單。今天說的是比較實用的紅油熬製法,當然還有精品紅油、油酥辣子,這些工藝、選料、成本都是不一樣的。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四川《涼拌菜紅油》業內熬製法,配方、製作過程易家川菜只講一次

易家川菜,倡導以生活習慣來創作川菜!歡迎大家關注“夏蜀涼菜”相關內容,並且留言和私信,有交流才有好內容。本圖文均為易家川菜原創首發,版權歸易家川菜所有,轉載請註明原創出處,否則必維權,歡迎有志人士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