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

1

兒子25個月時,我毅然決然地送他上了托幼機構。

為什麼我要送這麼小的孩子去托幼?唉,說來話長。

"

1

兒子25個月時,我毅然決然地送他上了托幼機構。

為什麼我要送這麼小的孩子去托幼?唉,說來話長。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兒子一歲半時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全家人開始著急。我陸續諮詢過好多人,去醫院看過,一家比較權威的兒童醫院竟然懷疑他自閉,建議康復治療。簡直把我嚇懵了!

經歷過三個月的深思熟慮,衡量過各種利弊得失,我認為送托幼機構是對孩子最合適的方式。

我們家對面有一家早教中心,收有兩個班的“兒童之家”,每個班10個人,配備兩個老師。有幾個同事的孩子在那裡上過,評價都不錯,很關鍵的一點是這裡有針對1-3歲幼兒的語言引導課。

送他去之前,為了讓他適應環境、熟悉老師,我經常帶他去那裡玩,斷斷續續上了兩個月的早教課。我覺得他對那裡的老師和環境都比較熟悉了,就正式送了去,每天從早上八點半左右到下午四點半左右。

"

1

兒子25個月時,我毅然決然地送他上了托幼機構。

為什麼我要送這麼小的孩子去托幼?唉,說來話長。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兒子一歲半時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全家人開始著急。我陸續諮詢過好多人,去醫院看過,一家比較權威的兒童醫院竟然懷疑他自閉,建議康復治療。簡直把我嚇懵了!

經歷過三個月的深思熟慮,衡量過各種利弊得失,我認為送托幼機構是對孩子最合適的方式。

我們家對面有一家早教中心,收有兩個班的“兒童之家”,每個班10個人,配備兩個老師。有幾個同事的孩子在那裡上過,評價都不錯,很關鍵的一點是這裡有針對1-3歲幼兒的語言引導課。

送他去之前,為了讓他適應環境、熟悉老師,我經常帶他去那裡玩,斷斷續續上了兩個月的早教課。我覺得他對那裡的老師和環境都比較熟悉了,就正式送了去,每天從早上八點半左右到下午四點半左右。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第一天送兒子,他哭得撕心裂肺,我只能狠狠心將他放下。然後再發微信向老師打聽情況,老師說他哭了很久,後來睡著了才不哭。

第二個周強多了。第三週偶爾還哭。一個月後基本不哭了,但是老師接過去的時候表情木呆呆的,全然不是我接他時興高采烈的模樣。

令我欣慰的是,兒子去了“兒童之家”兩三個月後,語言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好像突然之間所有的稱呼都會了,也能聽懂簡單的指令。

春節放假二十多天,開學回去一頓哭;隔了兩個月,兒童之家又將他最依戀的老師調走了,兒子又適應了一段時間。遇到他生病隔幾天沒去,或者放小長假三四天不去,再去有時也會哭兩天。但每次都是第一天哭得厲害,之後一天比一天輕。

就這樣,我們磕磕絆絆到現在半年多,眼看兒子快三歲,我以為我們終於度過了漫長的適應期。

"

1

兒子25個月時,我毅然決然地送他上了托幼機構。

為什麼我要送這麼小的孩子去托幼?唉,說來話長。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兒子一歲半時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全家人開始著急。我陸續諮詢過好多人,去醫院看過,一家比較權威的兒童醫院竟然懷疑他自閉,建議康復治療。簡直把我嚇懵了!

經歷過三個月的深思熟慮,衡量過各種利弊得失,我認為送托幼機構是對孩子最合適的方式。

我們家對面有一家早教中心,收有兩個班的“兒童之家”,每個班10個人,配備兩個老師。有幾個同事的孩子在那裡上過,評價都不錯,很關鍵的一點是這裡有針對1-3歲幼兒的語言引導課。

送他去之前,為了讓他適應環境、熟悉老師,我經常帶他去那裡玩,斷斷續續上了兩個月的早教課。我覺得他對那裡的老師和環境都比較熟悉了,就正式送了去,每天從早上八點半左右到下午四點半左右。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第一天送兒子,他哭得撕心裂肺,我只能狠狠心將他放下。然後再發微信向老師打聽情況,老師說他哭了很久,後來睡著了才不哭。

第二個周強多了。第三週偶爾還哭。一個月後基本不哭了,但是老師接過去的時候表情木呆呆的,全然不是我接他時興高采烈的模樣。

令我欣慰的是,兒子去了“兒童之家”兩三個月後,語言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好像突然之間所有的稱呼都會了,也能聽懂簡單的指令。

春節放假二十多天,開學回去一頓哭;隔了兩個月,兒童之家又將他最依戀的老師調走了,兒子又適應了一段時間。遇到他生病隔幾天沒去,或者放小長假三四天不去,再去有時也會哭兩天。但每次都是第一天哭得厲害,之後一天比一天輕。

就這樣,我們磕磕絆絆到現在半年多,眼看兒子快三歲,我以為我們終於度過了漫長的適應期。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2

可是,沒想到,兒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哭泣轟炸。

事發在上週四,他毫無預兆地強烈反對去“兒童之家”。我抱他走到門口,他死命不下來,老師拽都拽不過去,且伴隨著嚎啕大哭。眼看上班已經遲到的我,強行放下他就走了。過了一個多小時,老師說他嘔吐了兩次。原來是生病了!

在家休息了3天好了。

週一早上去送他,他老遠看到門口就開始哭,像膏藥一樣粘在我身上,死活不肯下來,老師好不容易將嚎啕大哭的兒子“搶”過去。老母親的這心哪——就要碎了!但還是安慰自己:也許是隔了3天沒來的原因,明天就會好點。

結果呢,週二、週三照常。為什麼會這樣?不符合規律呀?我無比焦慮,卻又無計可施。

"

1

兒子25個月時,我毅然決然地送他上了托幼機構。

為什麼我要送這麼小的孩子去托幼?唉,說來話長。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兒子一歲半時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全家人開始著急。我陸續諮詢過好多人,去醫院看過,一家比較權威的兒童醫院竟然懷疑他自閉,建議康復治療。簡直把我嚇懵了!

經歷過三個月的深思熟慮,衡量過各種利弊得失,我認為送托幼機構是對孩子最合適的方式。

我們家對面有一家早教中心,收有兩個班的“兒童之家”,每個班10個人,配備兩個老師。有幾個同事的孩子在那裡上過,評價都不錯,很關鍵的一點是這裡有針對1-3歲幼兒的語言引導課。

送他去之前,為了讓他適應環境、熟悉老師,我經常帶他去那裡玩,斷斷續續上了兩個月的早教課。我覺得他對那裡的老師和環境都比較熟悉了,就正式送了去,每天從早上八點半左右到下午四點半左右。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第一天送兒子,他哭得撕心裂肺,我只能狠狠心將他放下。然後再發微信向老師打聽情況,老師說他哭了很久,後來睡著了才不哭。

第二個周強多了。第三週偶爾還哭。一個月後基本不哭了,但是老師接過去的時候表情木呆呆的,全然不是我接他時興高采烈的模樣。

令我欣慰的是,兒子去了“兒童之家”兩三個月後,語言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好像突然之間所有的稱呼都會了,也能聽懂簡單的指令。

春節放假二十多天,開學回去一頓哭;隔了兩個月,兒童之家又將他最依戀的老師調走了,兒子又適應了一段時間。遇到他生病隔幾天沒去,或者放小長假三四天不去,再去有時也會哭兩天。但每次都是第一天哭得厲害,之後一天比一天輕。

就這樣,我們磕磕絆絆到現在半年多,眼看兒子快三歲,我以為我們終於度過了漫長的適應期。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2

可是,沒想到,兒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哭泣轟炸。

事發在上週四,他毫無預兆地強烈反對去“兒童之家”。我抱他走到門口,他死命不下來,老師拽都拽不過去,且伴隨著嚎啕大哭。眼看上班已經遲到的我,強行放下他就走了。過了一個多小時,老師說他嘔吐了兩次。原來是生病了!

在家休息了3天好了。

週一早上去送他,他老遠看到門口就開始哭,像膏藥一樣粘在我身上,死活不肯下來,老師好不容易將嚎啕大哭的兒子“搶”過去。老母親的這心哪——就要碎了!但還是安慰自己:也許是隔了3天沒來的原因,明天就會好點。

結果呢,週二、週三照常。為什麼會這樣?不符合規律呀?我無比焦慮,卻又無計可施。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這時,我看到了@靈動育兒的文章“我不想上幼兒園”,這句話的背後,暗藏著向媽媽求助的6個信號,文章詳細分析了孩子上幼兒園哭泣的原因、什麼樣的家長會造成孩子哭泣、如何識別孩子哭泣背後的求助信號以及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文章寫得非常專業、詳細、實用,感覺這就是給我寫的文章啊。

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感覺找到了孩子老是哭的原因,但又擔心自己思考得不對。我冒昧向胡老師發私信求教,沒想到胡老師晚上就熱情地幫我做了分析,並給了我具體的建議。

"

1

兒子25個月時,我毅然決然地送他上了托幼機構。

為什麼我要送這麼小的孩子去托幼?唉,說來話長。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兒子一歲半時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全家人開始著急。我陸續諮詢過好多人,去醫院看過,一家比較權威的兒童醫院竟然懷疑他自閉,建議康復治療。簡直把我嚇懵了!

經歷過三個月的深思熟慮,衡量過各種利弊得失,我認為送托幼機構是對孩子最合適的方式。

我們家對面有一家早教中心,收有兩個班的“兒童之家”,每個班10個人,配備兩個老師。有幾個同事的孩子在那裡上過,評價都不錯,很關鍵的一點是這裡有針對1-3歲幼兒的語言引導課。

送他去之前,為了讓他適應環境、熟悉老師,我經常帶他去那裡玩,斷斷續續上了兩個月的早教課。我覺得他對那裡的老師和環境都比較熟悉了,就正式送了去,每天從早上八點半左右到下午四點半左右。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第一天送兒子,他哭得撕心裂肺,我只能狠狠心將他放下。然後再發微信向老師打聽情況,老師說他哭了很久,後來睡著了才不哭。

第二個周強多了。第三週偶爾還哭。一個月後基本不哭了,但是老師接過去的時候表情木呆呆的,全然不是我接他時興高采烈的模樣。

令我欣慰的是,兒子去了“兒童之家”兩三個月後,語言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好像突然之間所有的稱呼都會了,也能聽懂簡單的指令。

春節放假二十多天,開學回去一頓哭;隔了兩個月,兒童之家又將他最依戀的老師調走了,兒子又適應了一段時間。遇到他生病隔幾天沒去,或者放小長假三四天不去,再去有時也會哭兩天。但每次都是第一天哭得厲害,之後一天比一天輕。

就這樣,我們磕磕絆絆到現在半年多,眼看兒子快三歲,我以為我們終於度過了漫長的適應期。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2

可是,沒想到,兒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哭泣轟炸。

事發在上週四,他毫無預兆地強烈反對去“兒童之家”。我抱他走到門口,他死命不下來,老師拽都拽不過去,且伴隨著嚎啕大哭。眼看上班已經遲到的我,強行放下他就走了。過了一個多小時,老師說他嘔吐了兩次。原來是生病了!

在家休息了3天好了。

週一早上去送他,他老遠看到門口就開始哭,像膏藥一樣粘在我身上,死活不肯下來,老師好不容易將嚎啕大哭的兒子“搶”過去。老母親的這心哪——就要碎了!但還是安慰自己:也許是隔了3天沒來的原因,明天就會好點。

結果呢,週二、週三照常。為什麼會這樣?不符合規律呀?我無比焦慮,卻又無計可施。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這時,我看到了@靈動育兒的文章“我不想上幼兒園”,這句話的背後,暗藏著向媽媽求助的6個信號,文章詳細分析了孩子上幼兒園哭泣的原因、什麼樣的家長會造成孩子哭泣、如何識別孩子哭泣背後的求助信號以及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文章寫得非常專業、詳細、實用,感覺這就是給我寫的文章啊。

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感覺找到了孩子老是哭的原因,但又擔心自己思考得不對。我冒昧向胡老師發私信求教,沒想到胡老師晚上就熱情地幫我做了分析,並給了我具體的建議。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3

根據胡老師提出的建議,決定先跟兒子進行溝通。我大體規劃了一下思路,把正在玩的兒子叫過來:“陽陽,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這幾天,你去‘兒童之家’的時候不開心是吧?你是不是不想離開媽媽呀?其實,媽媽也很不願意離開你,想天天跟你在一起。但是,媽媽要去上班掙錢,我們買好吃的、好玩的都需要用錢才能買到。我看到老師發的照片你在那裡玩得很高興呀,你其實還是喜歡跟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是吧?你只是想多跟媽媽待一會是吧?嗯,媽媽理解你的心情。你跟老師在一起的時候,媽媽也很想你,所以到了下午,媽媽就飛快地跑去找接你回家,我們在一起痛痛快快地玩,好不好?”

兒子既不點頭,也不說話,照樣擺弄手裡的玩具,我也不知道他聽懂了沒有。

我接著往下說:“你這幾天老是哭,媽媽心裡雖然很難過,但是也很煩。你還有一個月就3歲了,是一個大孩子了,完全可以做到在媽媽上班的時間去找老師了。你看前一段時間你不是表現很好嗎?老師也誇你比以前懂事了,會唱好多兒歌了。咱們商量一下:以後,在生病的時候可以在家休息,週末可以不去,平時白天要去找老師玩,好吧?媽媽希望你能開開心心去找老師。”

兒子抬頭笑嘻嘻地看了我幾眼,對還不能正常與大人溝通的他來說,我估計他只能聽懂一部分。不管他能聽懂多少,我權當他能聽懂。

“你覺得在家裡比在’兒童之家‘好玩嗎?是不是各有各的好玩的地方?在家裡比較自由,想躺下就可以躺下。但是,在家裡只有媽媽一個人陪著你,在那裡有很多人陪你。以後,你不舒服的時候媽媽允許你在家休息。但是,身體好的時候不行。雖然媽媽很愛你,但是我們一定要遵守規則。”

第二天早上,兒子吃完早飯,我跟他說:“媽媽要去上班了,你也要去找老師了。”他哭喪著臉哼哼唧唧:“我不要去找老師”,但是配合我換上了衣服。到了托幼中心門口,居然一聲沒哭就跟老師去了。

第三天更順利。

天啦,這有點神奇!我沒想到一通談話能這麼快、這麼有效地解決我的難題。

"

1

兒子25個月時,我毅然決然地送他上了托幼機構。

為什麼我要送這麼小的孩子去托幼?唉,說來話長。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兒子一歲半時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全家人開始著急。我陸續諮詢過好多人,去醫院看過,一家比較權威的兒童醫院竟然懷疑他自閉,建議康復治療。簡直把我嚇懵了!

經歷過三個月的深思熟慮,衡量過各種利弊得失,我認為送托幼機構是對孩子最合適的方式。

我們家對面有一家早教中心,收有兩個班的“兒童之家”,每個班10個人,配備兩個老師。有幾個同事的孩子在那裡上過,評價都不錯,很關鍵的一點是這裡有針對1-3歲幼兒的語言引導課。

送他去之前,為了讓他適應環境、熟悉老師,我經常帶他去那裡玩,斷斷續續上了兩個月的早教課。我覺得他對那裡的老師和環境都比較熟悉了,就正式送了去,每天從早上八點半左右到下午四點半左右。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第一天送兒子,他哭得撕心裂肺,我只能狠狠心將他放下。然後再發微信向老師打聽情況,老師說他哭了很久,後來睡著了才不哭。

第二個周強多了。第三週偶爾還哭。一個月後基本不哭了,但是老師接過去的時候表情木呆呆的,全然不是我接他時興高采烈的模樣。

令我欣慰的是,兒子去了“兒童之家”兩三個月後,語言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好像突然之間所有的稱呼都會了,也能聽懂簡單的指令。

春節放假二十多天,開學回去一頓哭;隔了兩個月,兒童之家又將他最依戀的老師調走了,兒子又適應了一段時間。遇到他生病隔幾天沒去,或者放小長假三四天不去,再去有時也會哭兩天。但每次都是第一天哭得厲害,之後一天比一天輕。

就這樣,我們磕磕絆絆到現在半年多,眼看兒子快三歲,我以為我們終於度過了漫長的適應期。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2

可是,沒想到,兒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哭泣轟炸。

事發在上週四,他毫無預兆地強烈反對去“兒童之家”。我抱他走到門口,他死命不下來,老師拽都拽不過去,且伴隨著嚎啕大哭。眼看上班已經遲到的我,強行放下他就走了。過了一個多小時,老師說他嘔吐了兩次。原來是生病了!

在家休息了3天好了。

週一早上去送他,他老遠看到門口就開始哭,像膏藥一樣粘在我身上,死活不肯下來,老師好不容易將嚎啕大哭的兒子“搶”過去。老母親的這心哪——就要碎了!但還是安慰自己:也許是隔了3天沒來的原因,明天就會好點。

結果呢,週二、週三照常。為什麼會這樣?不符合規律呀?我無比焦慮,卻又無計可施。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這時,我看到了@靈動育兒的文章“我不想上幼兒園”,這句話的背後,暗藏著向媽媽求助的6個信號,文章詳細分析了孩子上幼兒園哭泣的原因、什麼樣的家長會造成孩子哭泣、如何識別孩子哭泣背後的求助信號以及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文章寫得非常專業、詳細、實用,感覺這就是給我寫的文章啊。

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感覺找到了孩子老是哭的原因,但又擔心自己思考得不對。我冒昧向胡老師發私信求教,沒想到胡老師晚上就熱情地幫我做了分析,並給了我具體的建議。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3

根據胡老師提出的建議,決定先跟兒子進行溝通。我大體規劃了一下思路,把正在玩的兒子叫過來:“陽陽,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這幾天,你去‘兒童之家’的時候不開心是吧?你是不是不想離開媽媽呀?其實,媽媽也很不願意離開你,想天天跟你在一起。但是,媽媽要去上班掙錢,我們買好吃的、好玩的都需要用錢才能買到。我看到老師發的照片你在那裡玩得很高興呀,你其實還是喜歡跟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是吧?你只是想多跟媽媽待一會是吧?嗯,媽媽理解你的心情。你跟老師在一起的時候,媽媽也很想你,所以到了下午,媽媽就飛快地跑去找接你回家,我們在一起痛痛快快地玩,好不好?”

兒子既不點頭,也不說話,照樣擺弄手裡的玩具,我也不知道他聽懂了沒有。

我接著往下說:“你這幾天老是哭,媽媽心裡雖然很難過,但是也很煩。你還有一個月就3歲了,是一個大孩子了,完全可以做到在媽媽上班的時間去找老師了。你看前一段時間你不是表現很好嗎?老師也誇你比以前懂事了,會唱好多兒歌了。咱們商量一下:以後,在生病的時候可以在家休息,週末可以不去,平時白天要去找老師玩,好吧?媽媽希望你能開開心心去找老師。”

兒子抬頭笑嘻嘻地看了我幾眼,對還不能正常與大人溝通的他來說,我估計他只能聽懂一部分。不管他能聽懂多少,我權當他能聽懂。

“你覺得在家裡比在’兒童之家‘好玩嗎?是不是各有各的好玩的地方?在家裡比較自由,想躺下就可以躺下。但是,在家裡只有媽媽一個人陪著你,在那裡有很多人陪你。以後,你不舒服的時候媽媽允許你在家休息。但是,身體好的時候不行。雖然媽媽很愛你,但是我們一定要遵守規則。”

第二天早上,兒子吃完早飯,我跟他說:“媽媽要去上班了,你也要去找老師了。”他哭喪著臉哼哼唧唧:“我不要去找老師”,但是配合我換上了衣服。到了托幼中心門口,居然一聲沒哭就跟老師去了。

第三天更順利。

天啦,這有點神奇!我沒想到一通談話能這麼快、這麼有效地解決我的難題。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4

為什麼困擾我好久的孩子哭鬧問題這麼快就解決了?

難道是我的兒子通情達理,一說即通嗎?我認真考慮了一下,終於找到問題的癥結:兒子表面的問題背後其實折射的是我的問題——我的焦慮心理。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往往著重注意孩子的心理適應問題,而忽視了孩子分離的重要對象——媽媽的分離焦慮,包括我自己都沒意識到。

為了讓兒子接觸更多的詞彙量,促進他的語言發育,我讓他脫離年邁的奶奶獨自照料他這樣單一的語言環境,我選擇讓他去過集體生活。但是這樣的選擇讓我心裡懷有無比歉疚的心理,因為我覺得他年齡太小,我在實際送他去的過程中經常無原則地妥協:身體稍微不舒服就不去;起床後由著他磨蹭一個多小時;有時我休班時會先帶他在外面玩一會再送他去......我常常徘徊在“今天送他去還是讓他在家”這樣的煩惱裡,我雖然從理智上認同讓他去,但潛意識裡老覺得他太小,去是受委屈。

育兒專家說:孩子是一個敏感的接收器,他會反射出父母的聲音和信息。
"

1

兒子25個月時,我毅然決然地送他上了托幼機構。

為什麼我要送這麼小的孩子去托幼?唉,說來話長。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兒子一歲半時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全家人開始著急。我陸續諮詢過好多人,去醫院看過,一家比較權威的兒童醫院竟然懷疑他自閉,建議康復治療。簡直把我嚇懵了!

經歷過三個月的深思熟慮,衡量過各種利弊得失,我認為送托幼機構是對孩子最合適的方式。

我們家對面有一家早教中心,收有兩個班的“兒童之家”,每個班10個人,配備兩個老師。有幾個同事的孩子在那裡上過,評價都不錯,很關鍵的一點是這裡有針對1-3歲幼兒的語言引導課。

送他去之前,為了讓他適應環境、熟悉老師,我經常帶他去那裡玩,斷斷續續上了兩個月的早教課。我覺得他對那裡的老師和環境都比較熟悉了,就正式送了去,每天從早上八點半左右到下午四點半左右。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第一天送兒子,他哭得撕心裂肺,我只能狠狠心將他放下。然後再發微信向老師打聽情況,老師說他哭了很久,後來睡著了才不哭。

第二個周強多了。第三週偶爾還哭。一個月後基本不哭了,但是老師接過去的時候表情木呆呆的,全然不是我接他時興高采烈的模樣。

令我欣慰的是,兒子去了“兒童之家”兩三個月後,語言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好像突然之間所有的稱呼都會了,也能聽懂簡單的指令。

春節放假二十多天,開學回去一頓哭;隔了兩個月,兒童之家又將他最依戀的老師調走了,兒子又適應了一段時間。遇到他生病隔幾天沒去,或者放小長假三四天不去,再去有時也會哭兩天。但每次都是第一天哭得厲害,之後一天比一天輕。

就這樣,我們磕磕絆絆到現在半年多,眼看兒子快三歲,我以為我們終於度過了漫長的適應期。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2

可是,沒想到,兒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哭泣轟炸。

事發在上週四,他毫無預兆地強烈反對去“兒童之家”。我抱他走到門口,他死命不下來,老師拽都拽不過去,且伴隨著嚎啕大哭。眼看上班已經遲到的我,強行放下他就走了。過了一個多小時,老師說他嘔吐了兩次。原來是生病了!

在家休息了3天好了。

週一早上去送他,他老遠看到門口就開始哭,像膏藥一樣粘在我身上,死活不肯下來,老師好不容易將嚎啕大哭的兒子“搶”過去。老母親的這心哪——就要碎了!但還是安慰自己:也許是隔了3天沒來的原因,明天就會好點。

結果呢,週二、週三照常。為什麼會這樣?不符合規律呀?我無比焦慮,卻又無計可施。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這時,我看到了@靈動育兒的文章“我不想上幼兒園”,這句話的背後,暗藏著向媽媽求助的6個信號,文章詳細分析了孩子上幼兒園哭泣的原因、什麼樣的家長會造成孩子哭泣、如何識別孩子哭泣背後的求助信號以及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文章寫得非常專業、詳細、實用,感覺這就是給我寫的文章啊。

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感覺找到了孩子老是哭的原因,但又擔心自己思考得不對。我冒昧向胡老師發私信求教,沒想到胡老師晚上就熱情地幫我做了分析,並給了我具體的建議。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3

根據胡老師提出的建議,決定先跟兒子進行溝通。我大體規劃了一下思路,把正在玩的兒子叫過來:“陽陽,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這幾天,你去‘兒童之家’的時候不開心是吧?你是不是不想離開媽媽呀?其實,媽媽也很不願意離開你,想天天跟你在一起。但是,媽媽要去上班掙錢,我們買好吃的、好玩的都需要用錢才能買到。我看到老師發的照片你在那裡玩得很高興呀,你其實還是喜歡跟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是吧?你只是想多跟媽媽待一會是吧?嗯,媽媽理解你的心情。你跟老師在一起的時候,媽媽也很想你,所以到了下午,媽媽就飛快地跑去找接你回家,我們在一起痛痛快快地玩,好不好?”

兒子既不點頭,也不說話,照樣擺弄手裡的玩具,我也不知道他聽懂了沒有。

我接著往下說:“你這幾天老是哭,媽媽心裡雖然很難過,但是也很煩。你還有一個月就3歲了,是一個大孩子了,完全可以做到在媽媽上班的時間去找老師了。你看前一段時間你不是表現很好嗎?老師也誇你比以前懂事了,會唱好多兒歌了。咱們商量一下:以後,在生病的時候可以在家休息,週末可以不去,平時白天要去找老師玩,好吧?媽媽希望你能開開心心去找老師。”

兒子抬頭笑嘻嘻地看了我幾眼,對還不能正常與大人溝通的他來說,我估計他只能聽懂一部分。不管他能聽懂多少,我權當他能聽懂。

“你覺得在家裡比在’兒童之家‘好玩嗎?是不是各有各的好玩的地方?在家裡比較自由,想躺下就可以躺下。但是,在家裡只有媽媽一個人陪著你,在那裡有很多人陪你。以後,你不舒服的時候媽媽允許你在家休息。但是,身體好的時候不行。雖然媽媽很愛你,但是我們一定要遵守規則。”

第二天早上,兒子吃完早飯,我跟他說:“媽媽要去上班了,你也要去找老師了。”他哭喪著臉哼哼唧唧:“我不要去找老師”,但是配合我換上了衣服。到了托幼中心門口,居然一聲沒哭就跟老師去了。

第三天更順利。

天啦,這有點神奇!我沒想到一通談話能這麼快、這麼有效地解決我的難題。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4

為什麼困擾我好久的孩子哭鬧問題這麼快就解決了?

難道是我的兒子通情達理,一說即通嗎?我認真考慮了一下,終於找到問題的癥結:兒子表面的問題背後其實折射的是我的問題——我的焦慮心理。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往往著重注意孩子的心理適應問題,而忽視了孩子分離的重要對象——媽媽的分離焦慮,包括我自己都沒意識到。

為了讓兒子接觸更多的詞彙量,促進他的語言發育,我讓他脫離年邁的奶奶獨自照料他這樣單一的語言環境,我選擇讓他去過集體生活。但是這樣的選擇讓我心裡懷有無比歉疚的心理,因為我覺得他年齡太小,我在實際送他去的過程中經常無原則地妥協:身體稍微不舒服就不去;起床後由著他磨蹭一個多小時;有時我休班時會先帶他在外面玩一會再送他去......我常常徘徊在“今天送他去還是讓他在家”這樣的煩惱裡,我雖然從理智上認同讓他去,但潛意識裡老覺得他太小,去是受委屈。

育兒專家說:孩子是一個敏感的接收器,他會反射出父母的聲音和信息。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我在同兒子相處時的那種糾結和焦慮孩子肯定感受到了。我的情緒自己沒有處理好,反過來影響到了孩子。突然意識到這一點,讓我感到無比自責: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我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所以孩子沒有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感,而這種無所適從的感覺讓他缺乏安全感。

因為我覺得他聽不懂我說話,我也從未跟他講過我的感受。

而我在與兒子同理的時刻,我必須要將他當成一個能與我正常溝通的孩子來看,我說出了他的感受,也表達了我自己的感受,即便他聽不全懂,他也能感受到我的鄭重其事的態度和堅定的立場。我接納了他,他也接納了我。

我們送孩子上幼兒園,實際上是主動選擇與孩子的分離。這個分離過程,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父母也會有分離焦慮,相對於爸爸,媽媽的分離焦慮會更嚴重。如果媽媽的焦慮心態太重,則會折射到孩子身上,導致孩子的分離焦慮持續很久。

"

1

兒子25個月時,我毅然決然地送他上了托幼機構。

為什麼我要送這麼小的孩子去托幼?唉,說來話長。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兒子一歲半時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全家人開始著急。我陸續諮詢過好多人,去醫院看過,一家比較權威的兒童醫院竟然懷疑他自閉,建議康復治療。簡直把我嚇懵了!

經歷過三個月的深思熟慮,衡量過各種利弊得失,我認為送托幼機構是對孩子最合適的方式。

我們家對面有一家早教中心,收有兩個班的“兒童之家”,每個班10個人,配備兩個老師。有幾個同事的孩子在那裡上過,評價都不錯,很關鍵的一點是這裡有針對1-3歲幼兒的語言引導課。

送他去之前,為了讓他適應環境、熟悉老師,我經常帶他去那裡玩,斷斷續續上了兩個月的早教課。我覺得他對那裡的老師和環境都比較熟悉了,就正式送了去,每天從早上八點半左右到下午四點半左右。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第一天送兒子,他哭得撕心裂肺,我只能狠狠心將他放下。然後再發微信向老師打聽情況,老師說他哭了很久,後來睡著了才不哭。

第二個周強多了。第三週偶爾還哭。一個月後基本不哭了,但是老師接過去的時候表情木呆呆的,全然不是我接他時興高采烈的模樣。

令我欣慰的是,兒子去了“兒童之家”兩三個月後,語言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好像突然之間所有的稱呼都會了,也能聽懂簡單的指令。

春節放假二十多天,開學回去一頓哭;隔了兩個月,兒童之家又將他最依戀的老師調走了,兒子又適應了一段時間。遇到他生病隔幾天沒去,或者放小長假三四天不去,再去有時也會哭兩天。但每次都是第一天哭得厲害,之後一天比一天輕。

就這樣,我們磕磕絆絆到現在半年多,眼看兒子快三歲,我以為我們終於度過了漫長的適應期。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2

可是,沒想到,兒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哭泣轟炸。

事發在上週四,他毫無預兆地強烈反對去“兒童之家”。我抱他走到門口,他死命不下來,老師拽都拽不過去,且伴隨著嚎啕大哭。眼看上班已經遲到的我,強行放下他就走了。過了一個多小時,老師說他嘔吐了兩次。原來是生病了!

在家休息了3天好了。

週一早上去送他,他老遠看到門口就開始哭,像膏藥一樣粘在我身上,死活不肯下來,老師好不容易將嚎啕大哭的兒子“搶”過去。老母親的這心哪——就要碎了!但還是安慰自己:也許是隔了3天沒來的原因,明天就會好點。

結果呢,週二、週三照常。為什麼會這樣?不符合規律呀?我無比焦慮,卻又無計可施。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這時,我看到了@靈動育兒的文章“我不想上幼兒園”,這句話的背後,暗藏著向媽媽求助的6個信號,文章詳細分析了孩子上幼兒園哭泣的原因、什麼樣的家長會造成孩子哭泣、如何識別孩子哭泣背後的求助信號以及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文章寫得非常專業、詳細、實用,感覺這就是給我寫的文章啊。

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感覺找到了孩子老是哭的原因,但又擔心自己思考得不對。我冒昧向胡老師發私信求教,沒想到胡老師晚上就熱情地幫我做了分析,並給了我具體的建議。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3

根據胡老師提出的建議,決定先跟兒子進行溝通。我大體規劃了一下思路,把正在玩的兒子叫過來:“陽陽,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這幾天,你去‘兒童之家’的時候不開心是吧?你是不是不想離開媽媽呀?其實,媽媽也很不願意離開你,想天天跟你在一起。但是,媽媽要去上班掙錢,我們買好吃的、好玩的都需要用錢才能買到。我看到老師發的照片你在那裡玩得很高興呀,你其實還是喜歡跟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是吧?你只是想多跟媽媽待一會是吧?嗯,媽媽理解你的心情。你跟老師在一起的時候,媽媽也很想你,所以到了下午,媽媽就飛快地跑去找接你回家,我們在一起痛痛快快地玩,好不好?”

兒子既不點頭,也不說話,照樣擺弄手裡的玩具,我也不知道他聽懂了沒有。

我接著往下說:“你這幾天老是哭,媽媽心裡雖然很難過,但是也很煩。你還有一個月就3歲了,是一個大孩子了,完全可以做到在媽媽上班的時間去找老師了。你看前一段時間你不是表現很好嗎?老師也誇你比以前懂事了,會唱好多兒歌了。咱們商量一下:以後,在生病的時候可以在家休息,週末可以不去,平時白天要去找老師玩,好吧?媽媽希望你能開開心心去找老師。”

兒子抬頭笑嘻嘻地看了我幾眼,對還不能正常與大人溝通的他來說,我估計他只能聽懂一部分。不管他能聽懂多少,我權當他能聽懂。

“你覺得在家裡比在’兒童之家‘好玩嗎?是不是各有各的好玩的地方?在家裡比較自由,想躺下就可以躺下。但是,在家裡只有媽媽一個人陪著你,在那裡有很多人陪你。以後,你不舒服的時候媽媽允許你在家休息。但是,身體好的時候不行。雖然媽媽很愛你,但是我們一定要遵守規則。”

第二天早上,兒子吃完早飯,我跟他說:“媽媽要去上班了,你也要去找老師了。”他哭喪著臉哼哼唧唧:“我不要去找老師”,但是配合我換上了衣服。到了托幼中心門口,居然一聲沒哭就跟老師去了。

第三天更順利。

天啦,這有點神奇!我沒想到一通談話能這麼快、這麼有效地解決我的難題。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4

為什麼困擾我好久的孩子哭鬧問題這麼快就解決了?

難道是我的兒子通情達理,一說即通嗎?我認真考慮了一下,終於找到問題的癥結:兒子表面的問題背後其實折射的是我的問題——我的焦慮心理。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往往著重注意孩子的心理適應問題,而忽視了孩子分離的重要對象——媽媽的分離焦慮,包括我自己都沒意識到。

為了讓兒子接觸更多的詞彙量,促進他的語言發育,我讓他脫離年邁的奶奶獨自照料他這樣單一的語言環境,我選擇讓他去過集體生活。但是這樣的選擇讓我心裡懷有無比歉疚的心理,因為我覺得他年齡太小,我在實際送他去的過程中經常無原則地妥協:身體稍微不舒服就不去;起床後由著他磨蹭一個多小時;有時我休班時會先帶他在外面玩一會再送他去......我常常徘徊在“今天送他去還是讓他在家”這樣的煩惱裡,我雖然從理智上認同讓他去,但潛意識裡老覺得他太小,去是受委屈。

育兒專家說:孩子是一個敏感的接收器,他會反射出父母的聲音和信息。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我在同兒子相處時的那種糾結和焦慮孩子肯定感受到了。我的情緒自己沒有處理好,反過來影響到了孩子。突然意識到這一點,讓我感到無比自責: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我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所以孩子沒有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感,而這種無所適從的感覺讓他缺乏安全感。

因為我覺得他聽不懂我說話,我也從未跟他講過我的感受。

而我在與兒子同理的時刻,我必須要將他當成一個能與我正常溝通的孩子來看,我說出了他的感受,也表達了我自己的感受,即便他聽不全懂,他也能感受到我的鄭重其事的態度和堅定的立場。我接納了他,他也接納了我。

我們送孩子上幼兒園,實際上是主動選擇與孩子的分離。這個分離過程,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父母也會有分離焦慮,相對於爸爸,媽媽的分離焦慮會更嚴重。如果媽媽的焦慮心態太重,則會折射到孩子身上,導致孩子的分離焦慮持續很久。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5

媽媽如何避免過度焦慮呢?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媽媽要相信孩子完全能夠做到順利適應幼兒園生活。

當人面臨新的事物的時候都會焦慮,這是正常的。幼小的孩子獨自去面對陌生的環境和照顧他的人,焦慮和恐懼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是白天送去一段時間,而不是一整天見不到,早上和晚上媽媽還有大量時間來陪伴孩子,不會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英國心理學家,“依戀理論之父”約翰·鮑爾比通過多年觀察將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 出現悲傷的表情。

正常的孩子一定會安全、順利度過這三個階段,成功學會與媽媽短暫的分離。

"

1

兒子25個月時,我毅然決然地送他上了托幼機構。

為什麼我要送這麼小的孩子去托幼?唉,說來話長。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兒子一歲半時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全家人開始著急。我陸續諮詢過好多人,去醫院看過,一家比較權威的兒童醫院竟然懷疑他自閉,建議康復治療。簡直把我嚇懵了!

經歷過三個月的深思熟慮,衡量過各種利弊得失,我認為送托幼機構是對孩子最合適的方式。

我們家對面有一家早教中心,收有兩個班的“兒童之家”,每個班10個人,配備兩個老師。有幾個同事的孩子在那裡上過,評價都不錯,很關鍵的一點是這裡有針對1-3歲幼兒的語言引導課。

送他去之前,為了讓他適應環境、熟悉老師,我經常帶他去那裡玩,斷斷續續上了兩個月的早教課。我覺得他對那裡的老師和環境都比較熟悉了,就正式送了去,每天從早上八點半左右到下午四點半左右。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第一天送兒子,他哭得撕心裂肺,我只能狠狠心將他放下。然後再發微信向老師打聽情況,老師說他哭了很久,後來睡著了才不哭。

第二個周強多了。第三週偶爾還哭。一個月後基本不哭了,但是老師接過去的時候表情木呆呆的,全然不是我接他時興高采烈的模樣。

令我欣慰的是,兒子去了“兒童之家”兩三個月後,語言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好像突然之間所有的稱呼都會了,也能聽懂簡單的指令。

春節放假二十多天,開學回去一頓哭;隔了兩個月,兒童之家又將他最依戀的老師調走了,兒子又適應了一段時間。遇到他生病隔幾天沒去,或者放小長假三四天不去,再去有時也會哭兩天。但每次都是第一天哭得厲害,之後一天比一天輕。

就這樣,我們磕磕絆絆到現在半年多,眼看兒子快三歲,我以為我們終於度過了漫長的適應期。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2

可是,沒想到,兒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哭泣轟炸。

事發在上週四,他毫無預兆地強烈反對去“兒童之家”。我抱他走到門口,他死命不下來,老師拽都拽不過去,且伴隨著嚎啕大哭。眼看上班已經遲到的我,強行放下他就走了。過了一個多小時,老師說他嘔吐了兩次。原來是生病了!

在家休息了3天好了。

週一早上去送他,他老遠看到門口就開始哭,像膏藥一樣粘在我身上,死活不肯下來,老師好不容易將嚎啕大哭的兒子“搶”過去。老母親的這心哪——就要碎了!但還是安慰自己:也許是隔了3天沒來的原因,明天就會好點。

結果呢,週二、週三照常。為什麼會這樣?不符合規律呀?我無比焦慮,卻又無計可施。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這時,我看到了@靈動育兒的文章“我不想上幼兒園”,這句話的背後,暗藏著向媽媽求助的6個信號,文章詳細分析了孩子上幼兒園哭泣的原因、什麼樣的家長會造成孩子哭泣、如何識別孩子哭泣背後的求助信號以及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文章寫得非常專業、詳細、實用,感覺這就是給我寫的文章啊。

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感覺找到了孩子老是哭的原因,但又擔心自己思考得不對。我冒昧向胡老師發私信求教,沒想到胡老師晚上就熱情地幫我做了分析,並給了我具體的建議。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3

根據胡老師提出的建議,決定先跟兒子進行溝通。我大體規劃了一下思路,把正在玩的兒子叫過來:“陽陽,我們一起聊一聊吧。”


“這幾天,你去‘兒童之家’的時候不開心是吧?你是不是不想離開媽媽呀?其實,媽媽也很不願意離開你,想天天跟你在一起。但是,媽媽要去上班掙錢,我們買好吃的、好玩的都需要用錢才能買到。我看到老師發的照片你在那裡玩得很高興呀,你其實還是喜歡跟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玩是吧?你只是想多跟媽媽待一會是吧?嗯,媽媽理解你的心情。你跟老師在一起的時候,媽媽也很想你,所以到了下午,媽媽就飛快地跑去找接你回家,我們在一起痛痛快快地玩,好不好?”

兒子既不點頭,也不說話,照樣擺弄手裡的玩具,我也不知道他聽懂了沒有。

我接著往下說:“你這幾天老是哭,媽媽心裡雖然很難過,但是也很煩。你還有一個月就3歲了,是一個大孩子了,完全可以做到在媽媽上班的時間去找老師了。你看前一段時間你不是表現很好嗎?老師也誇你比以前懂事了,會唱好多兒歌了。咱們商量一下:以後,在生病的時候可以在家休息,週末可以不去,平時白天要去找老師玩,好吧?媽媽希望你能開開心心去找老師。”

兒子抬頭笑嘻嘻地看了我幾眼,對還不能正常與大人溝通的他來說,我估計他只能聽懂一部分。不管他能聽懂多少,我權當他能聽懂。

“你覺得在家裡比在’兒童之家‘好玩嗎?是不是各有各的好玩的地方?在家裡比較自由,想躺下就可以躺下。但是,在家裡只有媽媽一個人陪著你,在那裡有很多人陪你。以後,你不舒服的時候媽媽允許你在家休息。但是,身體好的時候不行。雖然媽媽很愛你,但是我們一定要遵守規則。”

第二天早上,兒子吃完早飯,我跟他說:“媽媽要去上班了,你也要去找老師了。”他哭喪著臉哼哼唧唧:“我不要去找老師”,但是配合我換上了衣服。到了托幼中心門口,居然一聲沒哭就跟老師去了。

第三天更順利。

天啦,這有點神奇!我沒想到一通談話能這麼快、這麼有效地解決我的難題。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4

為什麼困擾我好久的孩子哭鬧問題這麼快就解決了?

難道是我的兒子通情達理,一說即通嗎?我認真考慮了一下,終於找到問題的癥結:兒子表面的問題背後其實折射的是我的問題——我的焦慮心理。在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往往著重注意孩子的心理適應問題,而忽視了孩子分離的重要對象——媽媽的分離焦慮,包括我自己都沒意識到。

為了讓兒子接觸更多的詞彙量,促進他的語言發育,我讓他脫離年邁的奶奶獨自照料他這樣單一的語言環境,我選擇讓他去過集體生活。但是這樣的選擇讓我心裡懷有無比歉疚的心理,因為我覺得他年齡太小,我在實際送他去的過程中經常無原則地妥協:身體稍微不舒服就不去;起床後由著他磨蹭一個多小時;有時我休班時會先帶他在外面玩一會再送他去......我常常徘徊在“今天送他去還是讓他在家”這樣的煩惱裡,我雖然從理智上認同讓他去,但潛意識裡老覺得他太小,去是受委屈。

育兒專家說:孩子是一個敏感的接收器,他會反射出父母的聲音和信息。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我在同兒子相處時的那種糾結和焦慮孩子肯定感受到了。我的情緒自己沒有處理好,反過來影響到了孩子。突然意識到這一點,讓我感到無比自責: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我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所以孩子沒有建立起良好的秩序感,而這種無所適從的感覺讓他缺乏安全感。

因為我覺得他聽不懂我說話,我也從未跟他講過我的感受。

而我在與兒子同理的時刻,我必須要將他當成一個能與我正常溝通的孩子來看,我說出了他的感受,也表達了我自己的感受,即便他聽不全懂,他也能感受到我的鄭重其事的態度和堅定的立場。我接納了他,他也接納了我。

我們送孩子上幼兒園,實際上是主動選擇與孩子的分離。這個分離過程,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父母也會有分離焦慮,相對於爸爸,媽媽的分離焦慮會更嚴重。如果媽媽的焦慮心態太重,則會折射到孩子身上,導致孩子的分離焦慮持續很久。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5

媽媽如何避免過度焦慮呢?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媽媽要相信孩子完全能夠做到順利適應幼兒園生活。

當人面臨新的事物的時候都會焦慮,這是正常的。幼小的孩子獨自去面對陌生的環境和照顧他的人,焦慮和恐懼是不可避免的。但只是白天送去一段時間,而不是一整天見不到,早上和晚上媽媽還有大量時間來陪伴孩子,不會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英國心理學家,“依戀理論之父”約翰·鮑爾比通過多年觀察將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失望階段--仍然哭泣,斷斷續續,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鈍;

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 出現悲傷的表情。

正常的孩子一定會安全、順利度過這三個階段,成功學會與媽媽短暫的分離。

“我不要上幼兒園!”媽媽做好這一點,孩子少哭好多天

而媽媽呢,從孕育到撫養孩子,與孩子建立了互相依戀的深度感情,她想給孩子最好最完整的愛,但基於現實情況的原因常常不能夠完全做到,於是自責、糾結、焦慮,這些不穩定的情緒折射給孩子,反而對孩子是一種負面的影響,成為孩子成功與父母分離的牽絆。

《媽媽強大了,孩子才優秀》書中說:我們自身的成長,是我們有能力做到好的教養方式的前提。作為媽媽,我們應該不斷了解和學習如何處理好自己的心態,才能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幫助孩子更快更好地適應幼兒園,適應與家庭短暫的分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