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

同事婷婷家寶貝今年5歲,最近在鍛鍊分床睡,但進展並不順利。一到天黑,孩子就會念叨“我不要自己睡,媽媽,我害怕!”。雖然婷婷每次都很耐心地安慰孩子:“寶貝,媽媽在你邊上呢,不害怕哦”。但不管婷婷怎麼說,孩子依舊很牴觸自己睡,經常半夜爬回爸爸媽媽的床。婷婷生氣的說:“一個男孩子不知道在怕什麼,天天說關燈後有怪獸,自己睡怪獸會來找他。都跟他說了多少次了,沒有怪獸,怪獸是假的!還是沒用,眼看著一天天長大了還跟媽媽擠一張床,算怎麼回事!膽子這麼小,以後還能幹啥?”

"

同事婷婷家寶貝今年5歲,最近在鍛鍊分床睡,但進展並不順利。一到天黑,孩子就會念叨“我不要自己睡,媽媽,我害怕!”。雖然婷婷每次都很耐心地安慰孩子:“寶貝,媽媽在你邊上呢,不害怕哦”。但不管婷婷怎麼說,孩子依舊很牴觸自己睡,經常半夜爬回爸爸媽媽的床。婷婷生氣的說:“一個男孩子不知道在怕什麼,天天說關燈後有怪獸,自己睡怪獸會來找他。都跟他說了多少次了,沒有怪獸,怪獸是假的!還是沒用,眼看著一天天長大了還跟媽媽擠一張床,算怎麼回事!膽子這麼小,以後還能幹啥?”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婷婷的心情可以理解,“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道理我們都懂。大部分孩子鍛鍊分床睡的經歷都是一部血淚史,很多家長以為是孩子膽小。其實並不是,我想在這裡為孩子辯解一下:天黑孩子害怕,真不是孩子膽小,而是6歲之前的孩子正好處在泛靈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覺得世間所有物體都有生命,當然也包括黑暗中自己假想地所謂的“怪獸”。在他們的大腦裡,無法識別哪些是想象出來不存在的,哪些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我麼看來“怪獸”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但在孩子看來,那玩意確實存在,這就是泛靈期的特點。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著名的“泛靈理論”,就是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研究總結出來的。

泛靈理論到底是什麼?

在育兒界公認的“泛靈理論”是來自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曾在《兒童心理學》中提到了孩子們的世界觀。他認為6歲前的幼童,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的區別,也無法區分出生命與非生命體,在他們心中,花花草草也是能思考、有感情的生命。這就是孩子們的“萬物有靈”思維,也即泛靈心理。

"

同事婷婷家寶貝今年5歲,最近在鍛鍊分床睡,但進展並不順利。一到天黑,孩子就會念叨“我不要自己睡,媽媽,我害怕!”。雖然婷婷每次都很耐心地安慰孩子:“寶貝,媽媽在你邊上呢,不害怕哦”。但不管婷婷怎麼說,孩子依舊很牴觸自己睡,經常半夜爬回爸爸媽媽的床。婷婷生氣的說:“一個男孩子不知道在怕什麼,天天說關燈後有怪獸,自己睡怪獸會來找他。都跟他說了多少次了,沒有怪獸,怪獸是假的!還是沒用,眼看著一天天長大了還跟媽媽擠一張床,算怎麼回事!膽子這麼小,以後還能幹啥?”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婷婷的心情可以理解,“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道理我們都懂。大部分孩子鍛鍊分床睡的經歷都是一部血淚史,很多家長以為是孩子膽小。其實並不是,我想在這裡為孩子辯解一下:天黑孩子害怕,真不是孩子膽小,而是6歲之前的孩子正好處在泛靈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覺得世間所有物體都有生命,當然也包括黑暗中自己假想地所謂的“怪獸”。在他們的大腦裡,無法識別哪些是想象出來不存在的,哪些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我麼看來“怪獸”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但在孩子看來,那玩意確實存在,這就是泛靈期的特點。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著名的“泛靈理論”,就是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研究總結出來的。

泛靈理論到底是什麼?

在育兒界公認的“泛靈理論”是來自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曾在《兒童心理學》中提到了孩子們的世界觀。他認為6歲前的幼童,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的區別,也無法區分出生命與非生命體,在他們心中,花花草草也是能思考、有感情的生命。這就是孩子們的“萬物有靈”思維,也即泛靈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其實“泛靈”一詞並不是皮亞傑獨創,它最早是來自於17世紀的哲學思想的“泛靈論”,“泛靈論”主張一切物體都具有生命、感覺和思維能力。後來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的過程中,發現在2~6歲的孩子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思想、活的東西,從而將“泛靈心理”引進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經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遊戲、交談、生活等等,這就是泛靈心理的作用。一般來說:

  • 3歲的孩子,看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們會對傢俱、布偶、哪怕電線杆也能聊天;
  • 4歲的孩子,認為能動的就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認為,那些會隨風飄動的樹是有生命有意識的,他們會擔心小樹被晒傷。
  • 5歲的孩子,認為能“自己動”的才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你送給他一個會動的玩具,要比給他一個簡單的玩具效果好很多。在他們看來,會動的玩具是一個真正的朋友。
  • 6歲以後的孩子,才逐漸開始把動物、植物等看成是有生命的。開始對這個世界上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有了一定的認知。

基於上述孩子的發展階段,皮亞傑在《兒童心理學》中曾說:對幼兒來說,事物的名稱乃是物理地附著在事物上面的;夢是在床上默想出來的微小的物質的動畫片;思想是一種音調。

其實就是說,孩子在年幼時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

"

同事婷婷家寶貝今年5歲,最近在鍛鍊分床睡,但進展並不順利。一到天黑,孩子就會念叨“我不要自己睡,媽媽,我害怕!”。雖然婷婷每次都很耐心地安慰孩子:“寶貝,媽媽在你邊上呢,不害怕哦”。但不管婷婷怎麼說,孩子依舊很牴觸自己睡,經常半夜爬回爸爸媽媽的床。婷婷生氣的說:“一個男孩子不知道在怕什麼,天天說關燈後有怪獸,自己睡怪獸會來找他。都跟他說了多少次了,沒有怪獸,怪獸是假的!還是沒用,眼看著一天天長大了還跟媽媽擠一張床,算怎麼回事!膽子這麼小,以後還能幹啥?”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婷婷的心情可以理解,“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道理我們都懂。大部分孩子鍛鍊分床睡的經歷都是一部血淚史,很多家長以為是孩子膽小。其實並不是,我想在這裡為孩子辯解一下:天黑孩子害怕,真不是孩子膽小,而是6歲之前的孩子正好處在泛靈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覺得世間所有物體都有生命,當然也包括黑暗中自己假想地所謂的“怪獸”。在他們的大腦裡,無法識別哪些是想象出來不存在的,哪些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我麼看來“怪獸”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但在孩子看來,那玩意確實存在,這就是泛靈期的特點。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著名的“泛靈理論”,就是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研究總結出來的。

泛靈理論到底是什麼?

在育兒界公認的“泛靈理論”是來自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曾在《兒童心理學》中提到了孩子們的世界觀。他認為6歲前的幼童,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的區別,也無法區分出生命與非生命體,在他們心中,花花草草也是能思考、有感情的生命。這就是孩子們的“萬物有靈”思維,也即泛靈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其實“泛靈”一詞並不是皮亞傑獨創,它最早是來自於17世紀的哲學思想的“泛靈論”,“泛靈論”主張一切物體都具有生命、感覺和思維能力。後來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的過程中,發現在2~6歲的孩子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思想、活的東西,從而將“泛靈心理”引進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經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遊戲、交談、生活等等,這就是泛靈心理的作用。一般來說:

  • 3歲的孩子,看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們會對傢俱、布偶、哪怕電線杆也能聊天;
  • 4歲的孩子,認為能動的就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認為,那些會隨風飄動的樹是有生命有意識的,他們會擔心小樹被晒傷。
  • 5歲的孩子,認為能“自己動”的才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你送給他一個會動的玩具,要比給他一個簡單的玩具效果好很多。在他們看來,會動的玩具是一個真正的朋友。
  • 6歲以後的孩子,才逐漸開始把動物、植物等看成是有生命的。開始對這個世界上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有了一定的認知。

基於上述孩子的發展階段,皮亞傑在《兒童心理學》中曾說:對幼兒來說,事物的名稱乃是物理地附著在事物上面的;夢是在床上默想出來的微小的物質的動畫片;思想是一種音調。

其實就是說,孩子在年幼時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這裡有個很貼切的例子,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裡,鄧莎兒子大麟子軟萌可愛。有一集天氣很冷,寒風刺骨,大麟子看到院子裡,被風吹的東倒西歪的花花草草,頓生憐憫之心,開始了“大麟子拯救小樹計劃”。他顧不上外婆早就準備好的早餐,眼睛一動不動盯著外面的盆栽,不停的喊著“快救救大樹吧,不能把這些花放在外面。我們可不可以去救他們。”,最終擰不過大麟子的媽媽和外婆把盆栽搬回來屋裡,大麟子才乖乖吃飯。很多網友留言:大麟子好有愛,太喜歡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泛靈心理”的影響下,都會對花花草草產生憐憫之心。

那麼,為什麼6歲之前的孩子會產生“泛靈心理”呢?

有沒有感到奇怪,為什麼孩子在三、四歲時候會出現泛靈心理,但成年人卻很少有類似的經歷?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1,孩子大腦發育導致。

"

同事婷婷家寶貝今年5歲,最近在鍛鍊分床睡,但進展並不順利。一到天黑,孩子就會念叨“我不要自己睡,媽媽,我害怕!”。雖然婷婷每次都很耐心地安慰孩子:“寶貝,媽媽在你邊上呢,不害怕哦”。但不管婷婷怎麼說,孩子依舊很牴觸自己睡,經常半夜爬回爸爸媽媽的床。婷婷生氣的說:“一個男孩子不知道在怕什麼,天天說關燈後有怪獸,自己睡怪獸會來找他。都跟他說了多少次了,沒有怪獸,怪獸是假的!還是沒用,眼看著一天天長大了還跟媽媽擠一張床,算怎麼回事!膽子這麼小,以後還能幹啥?”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婷婷的心情可以理解,“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道理我們都懂。大部分孩子鍛鍊分床睡的經歷都是一部血淚史,很多家長以為是孩子膽小。其實並不是,我想在這裡為孩子辯解一下:天黑孩子害怕,真不是孩子膽小,而是6歲之前的孩子正好處在泛靈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覺得世間所有物體都有生命,當然也包括黑暗中自己假想地所謂的“怪獸”。在他們的大腦裡,無法識別哪些是想象出來不存在的,哪些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我麼看來“怪獸”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但在孩子看來,那玩意確實存在,這就是泛靈期的特點。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著名的“泛靈理論”,就是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研究總結出來的。

泛靈理論到底是什麼?

在育兒界公認的“泛靈理論”是來自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曾在《兒童心理學》中提到了孩子們的世界觀。他認為6歲前的幼童,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的區別,也無法區分出生命與非生命體,在他們心中,花花草草也是能思考、有感情的生命。這就是孩子們的“萬物有靈”思維,也即泛靈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其實“泛靈”一詞並不是皮亞傑獨創,它最早是來自於17世紀的哲學思想的“泛靈論”,“泛靈論”主張一切物體都具有生命、感覺和思維能力。後來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的過程中,發現在2~6歲的孩子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思想、活的東西,從而將“泛靈心理”引進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經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遊戲、交談、生活等等,這就是泛靈心理的作用。一般來說:

  • 3歲的孩子,看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們會對傢俱、布偶、哪怕電線杆也能聊天;
  • 4歲的孩子,認為能動的就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認為,那些會隨風飄動的樹是有生命有意識的,他們會擔心小樹被晒傷。
  • 5歲的孩子,認為能“自己動”的才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你送給他一個會動的玩具,要比給他一個簡單的玩具效果好很多。在他們看來,會動的玩具是一個真正的朋友。
  • 6歲以後的孩子,才逐漸開始把動物、植物等看成是有生命的。開始對這個世界上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有了一定的認知。

基於上述孩子的發展階段,皮亞傑在《兒童心理學》中曾說:對幼兒來說,事物的名稱乃是物理地附著在事物上面的;夢是在床上默想出來的微小的物質的動畫片;思想是一種音調。

其實就是說,孩子在年幼時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這裡有個很貼切的例子,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裡,鄧莎兒子大麟子軟萌可愛。有一集天氣很冷,寒風刺骨,大麟子看到院子裡,被風吹的東倒西歪的花花草草,頓生憐憫之心,開始了“大麟子拯救小樹計劃”。他顧不上外婆早就準備好的早餐,眼睛一動不動盯著外面的盆栽,不停的喊著“快救救大樹吧,不能把這些花放在外面。我們可不可以去救他們。”,最終擰不過大麟子的媽媽和外婆把盆栽搬回來屋裡,大麟子才乖乖吃飯。很多網友留言:大麟子好有愛,太喜歡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泛靈心理”的影響下,都會對花花草草產生憐憫之心。

那麼,為什麼6歲之前的孩子會產生“泛靈心理”呢?

有沒有感到奇怪,為什麼孩子在三、四歲時候會出現泛靈心理,但成年人卻很少有類似的經歷?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1,孩子大腦發育導致。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腦科學專家發現,初生嬰兒腦重量約等於成年人重量的25%,在3歲時能增長至成年人的75%,這表明腦部發育在孩子最初的3年內是最快的。而通過影像資料科學家發現,這種種大腦重量增加不是因為神經細胞繁殖帶來的,而是比細胞更復雜的神經纖維長度伸長、突觸增多所帶來的。隨後,這種神經纖維的增加會減慢,同時還會伴隨突觸的消失或死亡。

芝加哥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Peter Huttenlocher發現:孩子剛出生時,約有50萬億個突觸連接,而成年人是這個數量的10倍。但當孩子3歲時,突觸連接的數目反超成人2倍,約有1000萬億個。而當孩子到了14歲左右後,突觸鏈接數量就和成年人基本一致了

從這組數據來看,3、4歲是人一生中突觸最多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最活躍、想象力最豐富,再加上孩子對“生命”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就很容易出現“泛靈心理”。

▼2、思想不成熟

"

同事婷婷家寶貝今年5歲,最近在鍛鍊分床睡,但進展並不順利。一到天黑,孩子就會念叨“我不要自己睡,媽媽,我害怕!”。雖然婷婷每次都很耐心地安慰孩子:“寶貝,媽媽在你邊上呢,不害怕哦”。但不管婷婷怎麼說,孩子依舊很牴觸自己睡,經常半夜爬回爸爸媽媽的床。婷婷生氣的說:“一個男孩子不知道在怕什麼,天天說關燈後有怪獸,自己睡怪獸會來找他。都跟他說了多少次了,沒有怪獸,怪獸是假的!還是沒用,眼看著一天天長大了還跟媽媽擠一張床,算怎麼回事!膽子這麼小,以後還能幹啥?”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婷婷的心情可以理解,“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道理我們都懂。大部分孩子鍛鍊分床睡的經歷都是一部血淚史,很多家長以為是孩子膽小。其實並不是,我想在這裡為孩子辯解一下:天黑孩子害怕,真不是孩子膽小,而是6歲之前的孩子正好處在泛靈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覺得世間所有物體都有生命,當然也包括黑暗中自己假想地所謂的“怪獸”。在他們的大腦裡,無法識別哪些是想象出來不存在的,哪些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我麼看來“怪獸”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但在孩子看來,那玩意確實存在,這就是泛靈期的特點。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著名的“泛靈理論”,就是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研究總結出來的。

泛靈理論到底是什麼?

在育兒界公認的“泛靈理論”是來自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曾在《兒童心理學》中提到了孩子們的世界觀。他認為6歲前的幼童,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的區別,也無法區分出生命與非生命體,在他們心中,花花草草也是能思考、有感情的生命。這就是孩子們的“萬物有靈”思維,也即泛靈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其實“泛靈”一詞並不是皮亞傑獨創,它最早是來自於17世紀的哲學思想的“泛靈論”,“泛靈論”主張一切物體都具有生命、感覺和思維能力。後來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的過程中,發現在2~6歲的孩子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思想、活的東西,從而將“泛靈心理”引進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經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遊戲、交談、生活等等,這就是泛靈心理的作用。一般來說:

  • 3歲的孩子,看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們會對傢俱、布偶、哪怕電線杆也能聊天;
  • 4歲的孩子,認為能動的就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認為,那些會隨風飄動的樹是有生命有意識的,他們會擔心小樹被晒傷。
  • 5歲的孩子,認為能“自己動”的才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你送給他一個會動的玩具,要比給他一個簡單的玩具效果好很多。在他們看來,會動的玩具是一個真正的朋友。
  • 6歲以後的孩子,才逐漸開始把動物、植物等看成是有生命的。開始對這個世界上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有了一定的認知。

基於上述孩子的發展階段,皮亞傑在《兒童心理學》中曾說:對幼兒來說,事物的名稱乃是物理地附著在事物上面的;夢是在床上默想出來的微小的物質的動畫片;思想是一種音調。

其實就是說,孩子在年幼時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這裡有個很貼切的例子,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裡,鄧莎兒子大麟子軟萌可愛。有一集天氣很冷,寒風刺骨,大麟子看到院子裡,被風吹的東倒西歪的花花草草,頓生憐憫之心,開始了“大麟子拯救小樹計劃”。他顧不上外婆早就準備好的早餐,眼睛一動不動盯著外面的盆栽,不停的喊著“快救救大樹吧,不能把這些花放在外面。我們可不可以去救他們。”,最終擰不過大麟子的媽媽和外婆把盆栽搬回來屋裡,大麟子才乖乖吃飯。很多網友留言:大麟子好有愛,太喜歡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泛靈心理”的影響下,都會對花花草草產生憐憫之心。

那麼,為什麼6歲之前的孩子會產生“泛靈心理”呢?

有沒有感到奇怪,為什麼孩子在三、四歲時候會出現泛靈心理,但成年人卻很少有類似的經歷?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1,孩子大腦發育導致。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腦科學專家發現,初生嬰兒腦重量約等於成年人重量的25%,在3歲時能增長至成年人的75%,這表明腦部發育在孩子最初的3年內是最快的。而通過影像資料科學家發現,這種種大腦重量增加不是因為神經細胞繁殖帶來的,而是比細胞更復雜的神經纖維長度伸長、突觸增多所帶來的。隨後,這種神經纖維的增加會減慢,同時還會伴隨突觸的消失或死亡。

芝加哥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Peter Huttenlocher發現:孩子剛出生時,約有50萬億個突觸連接,而成年人是這個數量的10倍。但當孩子3歲時,突觸連接的數目反超成人2倍,約有1000萬億個。而當孩子到了14歲左右後,突觸鏈接數量就和成年人基本一致了

從這組數據來看,3、4歲是人一生中突觸最多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最活躍、想象力最豐富,再加上孩子對“生命”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就很容易出現“泛靈心理”。

▼2、思想不成熟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2歲~6歲的孩子由於認知的侷限性,對世界的瞭解還不夠深入,所以他們不知道,到底什麼東西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意識的?而6歲之後的孩子接受了學校教育,他們的思想開始成熟,6歲左右的孩子大腦也做好了接受新認知的準備。他們開始通過文字、視頻認知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慢慢地就學會了分辨,也學會了敬畏生命。所以,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泛靈心理”也就逐漸失去了。

▼3、外物的影響

研究發現孩子是社交型學習者,6歲之前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幾乎都來自他所接觸的人或事。而現在很多兒歌、故事、動畫片、影視劇中大多都會發揮想象力,給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

"

同事婷婷家寶貝今年5歲,最近在鍛鍊分床睡,但進展並不順利。一到天黑,孩子就會念叨“我不要自己睡,媽媽,我害怕!”。雖然婷婷每次都很耐心地安慰孩子:“寶貝,媽媽在你邊上呢,不害怕哦”。但不管婷婷怎麼說,孩子依舊很牴觸自己睡,經常半夜爬回爸爸媽媽的床。婷婷生氣的說:“一個男孩子不知道在怕什麼,天天說關燈後有怪獸,自己睡怪獸會來找他。都跟他說了多少次了,沒有怪獸,怪獸是假的!還是沒用,眼看著一天天長大了還跟媽媽擠一張床,算怎麼回事!膽子這麼小,以後還能幹啥?”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婷婷的心情可以理解,“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道理我們都懂。大部分孩子鍛鍊分床睡的經歷都是一部血淚史,很多家長以為是孩子膽小。其實並不是,我想在這裡為孩子辯解一下:天黑孩子害怕,真不是孩子膽小,而是6歲之前的孩子正好處在泛靈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覺得世間所有物體都有生命,當然也包括黑暗中自己假想地所謂的“怪獸”。在他們的大腦裡,無法識別哪些是想象出來不存在的,哪些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我麼看來“怪獸”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但在孩子看來,那玩意確實存在,這就是泛靈期的特點。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著名的“泛靈理論”,就是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研究總結出來的。

泛靈理論到底是什麼?

在育兒界公認的“泛靈理論”是來自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曾在《兒童心理學》中提到了孩子們的世界觀。他認為6歲前的幼童,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的區別,也無法區分出生命與非生命體,在他們心中,花花草草也是能思考、有感情的生命。這就是孩子們的“萬物有靈”思維,也即泛靈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其實“泛靈”一詞並不是皮亞傑獨創,它最早是來自於17世紀的哲學思想的“泛靈論”,“泛靈論”主張一切物體都具有生命、感覺和思維能力。後來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的過程中,發現在2~6歲的孩子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思想、活的東西,從而將“泛靈心理”引進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經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遊戲、交談、生活等等,這就是泛靈心理的作用。一般來說:

  • 3歲的孩子,看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們會對傢俱、布偶、哪怕電線杆也能聊天;
  • 4歲的孩子,認為能動的就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認為,那些會隨風飄動的樹是有生命有意識的,他們會擔心小樹被晒傷。
  • 5歲的孩子,認為能“自己動”的才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你送給他一個會動的玩具,要比給他一個簡單的玩具效果好很多。在他們看來,會動的玩具是一個真正的朋友。
  • 6歲以後的孩子,才逐漸開始把動物、植物等看成是有生命的。開始對這個世界上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有了一定的認知。

基於上述孩子的發展階段,皮亞傑在《兒童心理學》中曾說:對幼兒來說,事物的名稱乃是物理地附著在事物上面的;夢是在床上默想出來的微小的物質的動畫片;思想是一種音調。

其實就是說,孩子在年幼時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這裡有個很貼切的例子,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裡,鄧莎兒子大麟子軟萌可愛。有一集天氣很冷,寒風刺骨,大麟子看到院子裡,被風吹的東倒西歪的花花草草,頓生憐憫之心,開始了“大麟子拯救小樹計劃”。他顧不上外婆早就準備好的早餐,眼睛一動不動盯著外面的盆栽,不停的喊著“快救救大樹吧,不能把這些花放在外面。我們可不可以去救他們。”,最終擰不過大麟子的媽媽和外婆把盆栽搬回來屋裡,大麟子才乖乖吃飯。很多網友留言:大麟子好有愛,太喜歡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泛靈心理”的影響下,都會對花花草草產生憐憫之心。

那麼,為什麼6歲之前的孩子會產生“泛靈心理”呢?

有沒有感到奇怪,為什麼孩子在三、四歲時候會出現泛靈心理,但成年人卻很少有類似的經歷?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1,孩子大腦發育導致。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腦科學專家發現,初生嬰兒腦重量約等於成年人重量的25%,在3歲時能增長至成年人的75%,這表明腦部發育在孩子最初的3年內是最快的。而通過影像資料科學家發現,這種種大腦重量增加不是因為神經細胞繁殖帶來的,而是比細胞更復雜的神經纖維長度伸長、突觸增多所帶來的。隨後,這種神經纖維的增加會減慢,同時還會伴隨突觸的消失或死亡。

芝加哥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Peter Huttenlocher發現:孩子剛出生時,約有50萬億個突觸連接,而成年人是這個數量的10倍。但當孩子3歲時,突觸連接的數目反超成人2倍,約有1000萬億個。而當孩子到了14歲左右後,突觸鏈接數量就和成年人基本一致了

從這組數據來看,3、4歲是人一生中突觸最多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最活躍、想象力最豐富,再加上孩子對“生命”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就很容易出現“泛靈心理”。

▼2、思想不成熟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2歲~6歲的孩子由於認知的侷限性,對世界的瞭解還不夠深入,所以他們不知道,到底什麼東西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意識的?而6歲之後的孩子接受了學校教育,他們的思想開始成熟,6歲左右的孩子大腦也做好了接受新認知的準備。他們開始通過文字、視頻認知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慢慢地就學會了分辨,也學會了敬畏生命。所以,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泛靈心理”也就逐漸失去了。

▼3、外物的影響

研究發現孩子是社交型學習者,6歲之前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幾乎都來自他所接觸的人或事。而現在很多兒歌、故事、動畫片、影視劇中大多都會發揮想象力,給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比如:小侄子最愛看的《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講的就是小火車托馬斯和它的朋友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這種影響下,孩子會自然而然的認為,火車是有生命的。記得有次,帶小侄子出去旅遊,有人不小心把剛泡好的面撒了一地,小侄子嗷嗷大哭,安撫了好久才平靜下來。事後孩子說“小火車被熱水燙傷了,多疼啊!”,你看童言無忌其實就是“泛靈心理”的影響。

▼4、補充心理

除了上述原因,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孤僻,但內心又極其渴望社交、渴望與人交往,這時候孩子就有可能會幻想出一個“假想朋友”,從而出現“泛靈”現象。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補充心理”。

"

同事婷婷家寶貝今年5歲,最近在鍛鍊分床睡,但進展並不順利。一到天黑,孩子就會念叨“我不要自己睡,媽媽,我害怕!”。雖然婷婷每次都很耐心地安慰孩子:“寶貝,媽媽在你邊上呢,不害怕哦”。但不管婷婷怎麼說,孩子依舊很牴觸自己睡,經常半夜爬回爸爸媽媽的床。婷婷生氣的說:“一個男孩子不知道在怕什麼,天天說關燈後有怪獸,自己睡怪獸會來找他。都跟他說了多少次了,沒有怪獸,怪獸是假的!還是沒用,眼看著一天天長大了還跟媽媽擠一張床,算怎麼回事!膽子這麼小,以後還能幹啥?”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婷婷的心情可以理解,“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道理我們都懂。大部分孩子鍛鍊分床睡的經歷都是一部血淚史,很多家長以為是孩子膽小。其實並不是,我想在這裡為孩子辯解一下:天黑孩子害怕,真不是孩子膽小,而是6歲之前的孩子正好處在泛靈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覺得世間所有物體都有生命,當然也包括黑暗中自己假想地所謂的“怪獸”。在他們的大腦裡,無法識別哪些是想象出來不存在的,哪些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我麼看來“怪獸”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但在孩子看來,那玩意確實存在,這就是泛靈期的特點。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著名的“泛靈理論”,就是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研究總結出來的。

泛靈理論到底是什麼?

在育兒界公認的“泛靈理論”是來自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曾在《兒童心理學》中提到了孩子們的世界觀。他認為6歲前的幼童,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的區別,也無法區分出生命與非生命體,在他們心中,花花草草也是能思考、有感情的生命。這就是孩子們的“萬物有靈”思維,也即泛靈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其實“泛靈”一詞並不是皮亞傑獨創,它最早是來自於17世紀的哲學思想的“泛靈論”,“泛靈論”主張一切物體都具有生命、感覺和思維能力。後來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的過程中,發現在2~6歲的孩子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思想、活的東西,從而將“泛靈心理”引進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經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遊戲、交談、生活等等,這就是泛靈心理的作用。一般來說:

  • 3歲的孩子,看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們會對傢俱、布偶、哪怕電線杆也能聊天;
  • 4歲的孩子,認為能動的就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認為,那些會隨風飄動的樹是有生命有意識的,他們會擔心小樹被晒傷。
  • 5歲的孩子,認為能“自己動”的才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你送給他一個會動的玩具,要比給他一個簡單的玩具效果好很多。在他們看來,會動的玩具是一個真正的朋友。
  • 6歲以後的孩子,才逐漸開始把動物、植物等看成是有生命的。開始對這個世界上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有了一定的認知。

基於上述孩子的發展階段,皮亞傑在《兒童心理學》中曾說:對幼兒來說,事物的名稱乃是物理地附著在事物上面的;夢是在床上默想出來的微小的物質的動畫片;思想是一種音調。

其實就是說,孩子在年幼時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這裡有個很貼切的例子,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裡,鄧莎兒子大麟子軟萌可愛。有一集天氣很冷,寒風刺骨,大麟子看到院子裡,被風吹的東倒西歪的花花草草,頓生憐憫之心,開始了“大麟子拯救小樹計劃”。他顧不上外婆早就準備好的早餐,眼睛一動不動盯著外面的盆栽,不停的喊著“快救救大樹吧,不能把這些花放在外面。我們可不可以去救他們。”,最終擰不過大麟子的媽媽和外婆把盆栽搬回來屋裡,大麟子才乖乖吃飯。很多網友留言:大麟子好有愛,太喜歡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泛靈心理”的影響下,都會對花花草草產生憐憫之心。

那麼,為什麼6歲之前的孩子會產生“泛靈心理”呢?

有沒有感到奇怪,為什麼孩子在三、四歲時候會出現泛靈心理,但成年人卻很少有類似的經歷?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1,孩子大腦發育導致。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腦科學專家發現,初生嬰兒腦重量約等於成年人重量的25%,在3歲時能增長至成年人的75%,這表明腦部發育在孩子最初的3年內是最快的。而通過影像資料科學家發現,這種種大腦重量增加不是因為神經細胞繁殖帶來的,而是比細胞更復雜的神經纖維長度伸長、突觸增多所帶來的。隨後,這種神經纖維的增加會減慢,同時還會伴隨突觸的消失或死亡。

芝加哥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Peter Huttenlocher發現:孩子剛出生時,約有50萬億個突觸連接,而成年人是這個數量的10倍。但當孩子3歲時,突觸連接的數目反超成人2倍,約有1000萬億個。而當孩子到了14歲左右後,突觸鏈接數量就和成年人基本一致了

從這組數據來看,3、4歲是人一生中突觸最多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最活躍、想象力最豐富,再加上孩子對“生命”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就很容易出現“泛靈心理”。

▼2、思想不成熟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2歲~6歲的孩子由於認知的侷限性,對世界的瞭解還不夠深入,所以他們不知道,到底什麼東西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意識的?而6歲之後的孩子接受了學校教育,他們的思想開始成熟,6歲左右的孩子大腦也做好了接受新認知的準備。他們開始通過文字、視頻認知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慢慢地就學會了分辨,也學會了敬畏生命。所以,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泛靈心理”也就逐漸失去了。

▼3、外物的影響

研究發現孩子是社交型學習者,6歲之前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幾乎都來自他所接觸的人或事。而現在很多兒歌、故事、動畫片、影視劇中大多都會發揮想象力,給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比如:小侄子最愛看的《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講的就是小火車托馬斯和它的朋友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這種影響下,孩子會自然而然的認為,火車是有生命的。記得有次,帶小侄子出去旅遊,有人不小心把剛泡好的面撒了一地,小侄子嗷嗷大哭,安撫了好久才平靜下來。事後孩子說“小火車被熱水燙傷了,多疼啊!”,你看童言無忌其實就是“泛靈心理”的影響。

▼4、補充心理

除了上述原因,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孤僻,但內心又極其渴望社交、渴望與人交往,這時候孩子就有可能會幻想出一個“假想朋友”,從而出現“泛靈”現象。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補充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孩子,有些成年人也會在補充心理的作用下出現泛靈心理,比如電影《女人不壞》中,桂綸鎂飾演的鐵菱就幻想出來了一個完美男友。當然孩子出現補充心理,家長也不必驚慌,這種補充心理一般會隨著孩子步入社會,結識新朋友而逐漸退去,很少會有像鐵菱一樣直至成年還處於補充心理的。

既然每個孩子都會出現“泛靈期”,那麼在“泛靈期”家長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可以利用“泛靈心理”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

同事婷婷家寶貝今年5歲,最近在鍛鍊分床睡,但進展並不順利。一到天黑,孩子就會念叨“我不要自己睡,媽媽,我害怕!”。雖然婷婷每次都很耐心地安慰孩子:“寶貝,媽媽在你邊上呢,不害怕哦”。但不管婷婷怎麼說,孩子依舊很牴觸自己睡,經常半夜爬回爸爸媽媽的床。婷婷生氣的說:“一個男孩子不知道在怕什麼,天天說關燈後有怪獸,自己睡怪獸會來找他。都跟他說了多少次了,沒有怪獸,怪獸是假的!還是沒用,眼看著一天天長大了還跟媽媽擠一張床,算怎麼回事!膽子這麼小,以後還能幹啥?”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婷婷的心情可以理解,“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道理我們都懂。大部分孩子鍛鍊分床睡的經歷都是一部血淚史,很多家長以為是孩子膽小。其實並不是,我想在這裡為孩子辯解一下:天黑孩子害怕,真不是孩子膽小,而是6歲之前的孩子正好處在泛靈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覺得世間所有物體都有生命,當然也包括黑暗中自己假想地所謂的“怪獸”。在他們的大腦裡,無法識別哪些是想象出來不存在的,哪些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我麼看來“怪獸”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但在孩子看來,那玩意確實存在,這就是泛靈期的特點。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著名的“泛靈理論”,就是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研究總結出來的。

泛靈理論到底是什麼?

在育兒界公認的“泛靈理論”是來自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曾在《兒童心理學》中提到了孩子們的世界觀。他認為6歲前的幼童,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的區別,也無法區分出生命與非生命體,在他們心中,花花草草也是能思考、有感情的生命。這就是孩子們的“萬物有靈”思維,也即泛靈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其實“泛靈”一詞並不是皮亞傑獨創,它最早是來自於17世紀的哲學思想的“泛靈論”,“泛靈論”主張一切物體都具有生命、感覺和思維能力。後來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的過程中,發現在2~6歲的孩子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思想、活的東西,從而將“泛靈心理”引進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經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遊戲、交談、生活等等,這就是泛靈心理的作用。一般來說:

  • 3歲的孩子,看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們會對傢俱、布偶、哪怕電線杆也能聊天;
  • 4歲的孩子,認為能動的就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認為,那些會隨風飄動的樹是有生命有意識的,他們會擔心小樹被晒傷。
  • 5歲的孩子,認為能“自己動”的才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你送給他一個會動的玩具,要比給他一個簡單的玩具效果好很多。在他們看來,會動的玩具是一個真正的朋友。
  • 6歲以後的孩子,才逐漸開始把動物、植物等看成是有生命的。開始對這個世界上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有了一定的認知。

基於上述孩子的發展階段,皮亞傑在《兒童心理學》中曾說:對幼兒來說,事物的名稱乃是物理地附著在事物上面的;夢是在床上默想出來的微小的物質的動畫片;思想是一種音調。

其實就是說,孩子在年幼時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這裡有個很貼切的例子,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裡,鄧莎兒子大麟子軟萌可愛。有一集天氣很冷,寒風刺骨,大麟子看到院子裡,被風吹的東倒西歪的花花草草,頓生憐憫之心,開始了“大麟子拯救小樹計劃”。他顧不上外婆早就準備好的早餐,眼睛一動不動盯著外面的盆栽,不停的喊著“快救救大樹吧,不能把這些花放在外面。我們可不可以去救他們。”,最終擰不過大麟子的媽媽和外婆把盆栽搬回來屋裡,大麟子才乖乖吃飯。很多網友留言:大麟子好有愛,太喜歡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泛靈心理”的影響下,都會對花花草草產生憐憫之心。

那麼,為什麼6歲之前的孩子會產生“泛靈心理”呢?

有沒有感到奇怪,為什麼孩子在三、四歲時候會出現泛靈心理,但成年人卻很少有類似的經歷?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1,孩子大腦發育導致。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腦科學專家發現,初生嬰兒腦重量約等於成年人重量的25%,在3歲時能增長至成年人的75%,這表明腦部發育在孩子最初的3年內是最快的。而通過影像資料科學家發現,這種種大腦重量增加不是因為神經細胞繁殖帶來的,而是比細胞更復雜的神經纖維長度伸長、突觸增多所帶來的。隨後,這種神經纖維的增加會減慢,同時還會伴隨突觸的消失或死亡。

芝加哥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Peter Huttenlocher發現:孩子剛出生時,約有50萬億個突觸連接,而成年人是這個數量的10倍。但當孩子3歲時,突觸連接的數目反超成人2倍,約有1000萬億個。而當孩子到了14歲左右後,突觸鏈接數量就和成年人基本一致了

從這組數據來看,3、4歲是人一生中突觸最多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最活躍、想象力最豐富,再加上孩子對“生命”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就很容易出現“泛靈心理”。

▼2、思想不成熟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2歲~6歲的孩子由於認知的侷限性,對世界的瞭解還不夠深入,所以他們不知道,到底什麼東西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意識的?而6歲之後的孩子接受了學校教育,他們的思想開始成熟,6歲左右的孩子大腦也做好了接受新認知的準備。他們開始通過文字、視頻認知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慢慢地就學會了分辨,也學會了敬畏生命。所以,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泛靈心理”也就逐漸失去了。

▼3、外物的影響

研究發現孩子是社交型學習者,6歲之前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幾乎都來自他所接觸的人或事。而現在很多兒歌、故事、動畫片、影視劇中大多都會發揮想象力,給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比如:小侄子最愛看的《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講的就是小火車托馬斯和它的朋友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這種影響下,孩子會自然而然的認為,火車是有生命的。記得有次,帶小侄子出去旅遊,有人不小心把剛泡好的面撒了一地,小侄子嗷嗷大哭,安撫了好久才平靜下來。事後孩子說“小火車被熱水燙傷了,多疼啊!”,你看童言無忌其實就是“泛靈心理”的影響。

▼4、補充心理

除了上述原因,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孤僻,但內心又極其渴望社交、渴望與人交往,這時候孩子就有可能會幻想出一個“假想朋友”,從而出現“泛靈”現象。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補充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孩子,有些成年人也會在補充心理的作用下出現泛靈心理,比如電影《女人不壞》中,桂綸鎂飾演的鐵菱就幻想出來了一個完美男友。當然孩子出現補充心理,家長也不必驚慌,這種補充心理一般會隨著孩子步入社會,結識新朋友而逐漸退去,很少會有像鐵菱一樣直至成年還處於補充心理的。

既然每個孩子都會出現“泛靈期”,那麼在“泛靈期”家長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可以利用“泛靈心理”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上面說了“泛靈心理”最大的特點就是會把周圍事物視為有生命的,具有人的特徵,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將物品擬人化的特點,幫助孩子培養同理心。這種方法其實在日常育兒中經常見到,比如我就碰到過,有孩子隨意丟棄玩具,媽媽對孩子說“你把玩具丟在這裡,它會找不到回家的路,晚上就只能孤零零的自己在這裡睡了。”孩子聽後,立馬就撿起了丟在地上的玩具。這就是泛靈心理巧用實例。

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利用“泛靈心理”,比如:孩子亂塗亂畫,父母可以這樣說:“你把牆壁畫的好亂,它不喜歡,不會再和我們做朋友了”;孩子亂扔玩具,父母可以這樣說“玩具累了,要回家休息了,你把它丟在地上摔疼了,趕緊撿起來讓它回到自己的家裡去吧。”等等。總之,家長可以採用這種將物擬人化泛靈心理,使孩子產生同理心,進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

▼其次,要注意不要濫用“泛靈心理”

"

同事婷婷家寶貝今年5歲,最近在鍛鍊分床睡,但進展並不順利。一到天黑,孩子就會念叨“我不要自己睡,媽媽,我害怕!”。雖然婷婷每次都很耐心地安慰孩子:“寶貝,媽媽在你邊上呢,不害怕哦”。但不管婷婷怎麼說,孩子依舊很牴觸自己睡,經常半夜爬回爸爸媽媽的床。婷婷生氣的說:“一個男孩子不知道在怕什麼,天天說關燈後有怪獸,自己睡怪獸會來找他。都跟他說了多少次了,沒有怪獸,怪獸是假的!還是沒用,眼看著一天天長大了還跟媽媽擠一張床,算怎麼回事!膽子這麼小,以後還能幹啥?”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婷婷的心情可以理解,“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道理我們都懂。大部分孩子鍛鍊分床睡的經歷都是一部血淚史,很多家長以為是孩子膽小。其實並不是,我想在這裡為孩子辯解一下:天黑孩子害怕,真不是孩子膽小,而是6歲之前的孩子正好處在泛靈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覺得世間所有物體都有生命,當然也包括黑暗中自己假想地所謂的“怪獸”。在他們的大腦裡,無法識別哪些是想象出來不存在的,哪些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我麼看來“怪獸”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但在孩子看來,那玩意確實存在,這就是泛靈期的特點。兒童發展心理學中著名的“泛靈理論”,就是對這個時期的孩子研究總結出來的。

泛靈理論到底是什麼?

在育兒界公認的“泛靈理論”是來自心理學家讓·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曾在《兒童心理學》中提到了孩子們的世界觀。他認為6歲前的幼童,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的區別,也無法區分出生命與非生命體,在他們心中,花花草草也是能思考、有感情的生命。這就是孩子們的“萬物有靈”思維,也即泛靈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其實“泛靈”一詞並不是皮亞傑獨創,它最早是來自於17世紀的哲學思想的“泛靈論”,“泛靈論”主張一切物體都具有生命、感覺和思維能力。後來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的過程中,發現在2~6歲的孩子會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有思想、活的東西,從而將“泛靈心理”引進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孩子們經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遊戲、交談、生活等等,這就是泛靈心理的作用。一般來說:

  • 3歲的孩子,看什麼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們會對傢俱、布偶、哪怕電線杆也能聊天;
  • 4歲的孩子,認為能動的就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認為,那些會隨風飄動的樹是有生命有意識的,他們會擔心小樹被晒傷。
  • 5歲的孩子,認為能“自己動”的才是生命,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你送給他一個會動的玩具,要比給他一個簡單的玩具效果好很多。在他們看來,會動的玩具是一個真正的朋友。
  • 6歲以後的孩子,才逐漸開始把動物、植物等看成是有生命的。開始對這個世界上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有了一定的認知。

基於上述孩子的發展階段,皮亞傑在《兒童心理學》中曾說:對幼兒來說,事物的名稱乃是物理地附著在事物上面的;夢是在床上默想出來的微小的物質的動畫片;思想是一種音調。

其實就是說,孩子在年幼時無法區分思維與物質。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這裡有個很貼切的例子,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裡,鄧莎兒子大麟子軟萌可愛。有一集天氣很冷,寒風刺骨,大麟子看到院子裡,被風吹的東倒西歪的花花草草,頓生憐憫之心,開始了“大麟子拯救小樹計劃”。他顧不上外婆早就準備好的早餐,眼睛一動不動盯著外面的盆栽,不停的喊著“快救救大樹吧,不能把這些花放在外面。我們可不可以去救他們。”,最終擰不過大麟子的媽媽和外婆把盆栽搬回來屋裡,大麟子才乖乖吃飯。很多網友留言:大麟子好有愛,太喜歡了。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在“泛靈心理”的影響下,都會對花花草草產生憐憫之心。

那麼,為什麼6歲之前的孩子會產生“泛靈心理”呢?

有沒有感到奇怪,為什麼孩子在三、四歲時候會出現泛靈心理,但成年人卻很少有類似的經歷?其實這是有原因的:

▼1,孩子大腦發育導致。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腦科學專家發現,初生嬰兒腦重量約等於成年人重量的25%,在3歲時能增長至成年人的75%,這表明腦部發育在孩子最初的3年內是最快的。而通過影像資料科學家發現,這種種大腦重量增加不是因為神經細胞繁殖帶來的,而是比細胞更復雜的神經纖維長度伸長、突觸增多所帶來的。隨後,這種神經纖維的增加會減慢,同時還會伴隨突觸的消失或死亡。

芝加哥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Peter Huttenlocher發現:孩子剛出生時,約有50萬億個突觸連接,而成年人是這個數量的10倍。但當孩子3歲時,突觸連接的數目反超成人2倍,約有1000萬億個。而當孩子到了14歲左右後,突觸鏈接數量就和成年人基本一致了

從這組數據來看,3、4歲是人一生中突觸最多的時候,也就是說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最活躍、想象力最豐富,再加上孩子對“生命”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就很容易出現“泛靈心理”。

▼2、思想不成熟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2歲~6歲的孩子由於認知的侷限性,對世界的瞭解還不夠深入,所以他們不知道,到底什麼東西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意識的?而6歲之後的孩子接受了學校教育,他們的思想開始成熟,6歲左右的孩子大腦也做好了接受新認知的準備。他們開始通過文字、視頻認知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慢慢地就學會了分辨,也學會了敬畏生命。所以,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泛靈心理”也就逐漸失去了。

▼3、外物的影響

研究發現孩子是社交型學習者,6歲之前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幾乎都來自他所接觸的人或事。而現在很多兒歌、故事、動畫片、影視劇中大多都會發揮想象力,給一些沒有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比如:小侄子最愛看的《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講的就是小火車托馬斯和它的朋友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這種影響下,孩子會自然而然的認為,火車是有生命的。記得有次,帶小侄子出去旅遊,有人不小心把剛泡好的面撒了一地,小侄子嗷嗷大哭,安撫了好久才平靜下來。事後孩子說“小火車被熱水燙傷了,多疼啊!”,你看童言無忌其實就是“泛靈心理”的影響。

▼4、補充心理

除了上述原因,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孤僻,但內心又極其渴望社交、渴望與人交往,這時候孩子就有可能會幻想出一個“假想朋友”,從而出現“泛靈”現象。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補充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孩子,有些成年人也會在補充心理的作用下出現泛靈心理,比如電影《女人不壞》中,桂綸鎂飾演的鐵菱就幻想出來了一個完美男友。當然孩子出現補充心理,家長也不必驚慌,這種補充心理一般會隨著孩子步入社會,結識新朋友而逐漸退去,很少會有像鐵菱一樣直至成年還處於補充心理的。

既然每個孩子都會出現“泛靈期”,那麼在“泛靈期”家長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可以利用“泛靈心理”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上面說了“泛靈心理”最大的特點就是會把周圍事物視為有生命的,具有人的特徵,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將物品擬人化的特點,幫助孩子培養同理心。這種方法其實在日常育兒中經常見到,比如我就碰到過,有孩子隨意丟棄玩具,媽媽對孩子說“你把玩具丟在這裡,它會找不到回家的路,晚上就只能孤零零的自己在這裡睡了。”孩子聽後,立馬就撿起了丟在地上的玩具。這就是泛靈心理巧用實例。

其實,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利用“泛靈心理”,比如:孩子亂塗亂畫,父母可以這樣說:“你把牆壁畫的好亂,它不喜歡,不會再和我們做朋友了”;孩子亂扔玩具,父母可以這樣說“玩具累了,要回家休息了,你把它丟在地上摔疼了,趕緊撿起來讓它回到自己的家裡去吧。”等等。總之,家長可以採用這種將物擬人化泛靈心理,使孩子產生同理心,進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

▼其次,要注意不要濫用“泛靈心理”

“媽媽 我害怕”孩子天黑就害怕?不是他膽小,是泛靈心理在作怪

小時候,我們經常聽到“再不聽話,媽媽就把你送給大灰狼了”,“晚上不早點睡覺,妖怪就乘黑天把你抓走了”等等善意的威脅,但其實父母這樣做,實際上是在利用“泛靈心理”放大孩子的恐懼。6歲之前的孩子由於大腦發育的緣故,很難分清虛擬與現實,我們大人的一句玩笑話,孩子很肯能會當真,威脅式恐嚇,並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同事麗麗說,小時候有次玩的太開心忘了回家,媽媽找了好久才找到她,那次媽媽惡狠狠地說“要不是我找到你,你就被小鬼抓走了。”從那以後,她再也不敢晚上出門,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現在,導致麗麗每次加班都會很困擾。這就是過度使用“泛靈心理”的後果,所以平日在給孩子選擇故事繪本、動畫片時就需要家長多做功課,避免引發負面的“泛靈心理”。

孩子的泛靈期只是一個過程,而“泛靈心理”也是一把雙刃劍,這就需要我們家長格外注重泛靈心理的應用,多用正面泛靈,少用負面泛靈,從而引導孩子積極性格的培養,希望通過這篇文章,你能正確理解孩子經常和玩具竊竊私語,經常對沒有生命的物體產生情感的背後原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