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

抑鬱症 焦慮症 營養學 睡眠 抗抑鬱圈 2017-06-06

認識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

每個人都想自己擁有精神健康。但是可能事與願違,原因可能是我們根本沒有弄清什麼是精神健康。是不是沒有精神病就等於精神健康呢?怎樣才算是精神病呢?精神病能否醫治?

沒有疾病不等如擁有健康。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為:─個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交三方面的和諧、安寧狀態。所以,健康不僅是不生病而已。

01


心臟病牽涉的器官是心臟,精神病所牽涉的器官是腦部。在精神病中,大腦某部分受損,產生了各種病症,包括認知功能、思想、情緒、感官、行為、生理功能(如睡眠、食慾)的異常,並影響一個人在生活上各方面的表現。和其他器官的疾病一樣,絕大部分的精神病都可以透過適當的治療而康復。隨著科研的發展,在最近的二、三十年,精神科治療得到很大的改進,尤其是在藥物治療方面。

精神病比很多人估計的更為普遍,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患上精神病。英國一個大型的調查發現,在職人口之中每六個人便有一個人患有精神病,即是患上精神病就如患上哮喘病一樣普遍。此外,每二十位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就有一位會患上老年痴呆症。世界衛生組織預期二十年後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重症,僅次於冠心病。

由於社會對精神病的歧視和誤解,令患者不願意求診及接受治療。即使患者鼓起勇氣求醫,他們常常也要隱瞞自己的病。這令一般人有錯覺,以為精神病很罕見。所以當我們明白精神病並非是絕症以及其普遍性,我們便更能幫助自己及其他人克服精神病患。

常見的精神病包括:老人痴呆症、物質濫用(如酒精、毒品、興奮劑等)有關的精神障礙、思覺失調、情緒病(包括抑鬱症躁狂症)、焦慮症(包括泛焦慮症、驚恐症、強迫症等)、精神分裂、雙相情感障礙、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病(包括自閉症、過度活躍症等)。

02


精神病所牽涉的器官是腦部。和大部分其他器官的疾病一樣,精神病是由外在及內在的成因一起造成的。

認識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

在精神病中,內在的成因主要是由遺傳所造成。外界壓力主要來自生活中各種令人傷心及精神耗損的事,例如童年時受虐待、失戀、失業、工作及家庭負擔。精神壓力引致體內產生過量的壓力荷爾蒙(包括皮質醇),從而損害腦部。其他外界壓力可以是有毒的化學物質(例如酒精、毒品),或者直接的大腦創傷(例如中風、頭部創傷)。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波動,或者有些極端的想法。如何界定一種情緒或者一個念頭是屬於不正常,甚至是有病?要抑鬱到什麼程度才算是抑鬱症呢?一般而言,一個精神病有兩部份:一、病症;二、病症所引致日常生活功能上的影響或令個人感到困擾。

精神科醫生在鑑定每一個病症時,會考慮其持續性、嚴重性和其他伴隨的症狀。精神科醫生評估病人時,會聆聽病人表述的感受和想法,以及觀察病人的行為。根據一系列國際公認的診斷標準,來監定病人所患的精神病的種類,並且分析病人生活上各種問題如何促使精神病的發生。所以,精神科醫生的臨床技巧以及病人是否願意透露病情,對於準確診斷精神病及計劃治療,是最為重要的。

由於社會對精神病的歧視和誤解,面對精神病比面對身體的其他疾病更困難。歧視令患者不願意求診及接受治療,但及早求診及完成治療,正是對抗精神病兩個最重要的步驟。踏出這兩步需要很多勇氣,很多不願求診或未能完成治療的病人,其實很多都感受到精神病病症所帶來的痛苦。患者如何面對精神病呢?親友如何鼓勵患者去接受治療呢?兩個成功的關鍵是:認識和態度。

如何避免精神病及擁有精神健康?

認識精神健康和精神疾病

  1. 雖然大部分的精神病都有遺傳的因素,但我們仍有很多方法去促進精神健康和減低患病風

  2. 維持身體健康,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是互相影響。健康飲食、充足睡眠、經常運動會為你帶來身體和精神健康;

  3. 經常運動,運動能有效地減低精神壓力。大部分精神病是由精神壓力所引發的;

  4. 保持與人接觸,與人分享快樂及分擔憂愁;

  5. 培養嗜好、學習新事物,維持身心活躍

  6. 培養正向思維,我們不能控制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但我們可以選擇看每件事物的角度。有證據顯示,「正向心理學」可以促進精神健康。

  7. 學習壓力處理

  8. 如有精神健康問題,及早尋求協助,因為絕大部分的精神病,現在都有有效的治療,大部分病人都可以康復。

  9. 永遠不接觸毒品,不濫用酒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kyyq6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