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一直“抄襲”我們產品,奈雪の茶創始人朋友圈“怒懟”

櫻桃 德克士 肯德基 喬布斯 裝修 職業餐飲網 2018-11-30


喜茶一直“抄襲”我們產品,奈雪の茶創始人朋友圈“怒懟”



文丨職業餐飲網 程三月

奈雪の茶創始人彭心發朋友圈,直接@喜茶創始人聶雲辰,“怒懟”喜茶抄襲!

聶雲辰還回復了……

頭部茶飲隔空喊話,讓我們來看看到底在吵什麼?

奈雪の茶創始人發朋友圈

“怒懟”喜茶抄襲:抄完霸氣石榴,又抄軟歐包!


原因是奈雪の茶的創始人彭心看見喜茶接受採訪的時候說,本來想上新一款車釐子茶飲但沒成功,那是喜茶曾經上過的產品,於是發了個朋友圈:

這位自比喬布斯的朋友。抄完奈雪的芝士草莓,又抄完霸氣蜜桃,抄完霸氣黑提,又抄霸氣石榴,再來抄軟歐包。除了當年芝士草莓是在奈雪上了四個月後上的,其他都是隔了一年跟著奈雪迴歸產品上。我都替你沒意思了。前段時間看到採訪,原來是想抄我們的霸氣車釐子沒搞定呀,今年我們的霸氣車釐子又迴歸啦,我就在等著看,會不會又抄呢?新式茶飲行業剛剛開始,需要更多產品思考和創意,抄襲是最容易的,但是不斷創新和有自己清晰的定位,才是品牌長期之道,也是我們應該一起帶給這個行業的。很期待看到你們做個自己創新的產品,為這個行業帶來些思考和創意呀。



喜茶一直“抄襲”我們產品,奈雪の茶創始人朋友圈“怒懟”


(圖中“奈雪”為奈雪の茶創始人彭心)

喜茶創始人聶雲辰回覆:

“創新”不是搶時間佔位


喜茶創始人聶雲辰看到彭心發的朋友圈之後,回覆:

看來你對“市場競爭”、“抄襲”、“創新”這三個詞的理解和我有巨大的差異,同時也能看出你對喬布斯和蘋果知之甚少。“創新”不是搶時間佔位,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把所有世界上的水果或者材料都拼湊起來先出了,然後指責以後的人都在“抄襲”自己,如果只是這樣那創新真是太簡單和幼稚了。但真正的創新的困難恰恰是要去發現裂縫與不足並提供更好的東西。如果按你這個理解那基本上喜茶每天都可以說別人在“抄襲”自己,但我們一向是用市場結果說話,而不是做一些無意義的無病呻吟言盡於此,無論你說什麼我不會再回了。



喜茶一直“抄襲”我們產品,奈雪の茶創始人朋友圈“怒懟”


(圖中“neo”為喜茶創始人聶雲辰)

餐飲行業常見的3種“抄襲”法


一切的創新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抄襲是餐飲行業很常見的事,有的抄襲會破壞市場規範,甚至違法;但有的“模仿”則會促進市場競爭。

像素級抄襲:連細節都抄


有一種抄襲叫做像素級的抄襲,就是把你的品牌logo、裝修、產品等細節全部照搬。

有的還會變個品牌名字,有的甚至連名字都不改,蹭你的熱度,壞你的招牌,這種最氣人了。

一些商標還沒註冊的品牌也容易陷入這種苦惱,比如備受山寨之苦的網紅茶飲品牌鹿角巷,記者曾經採訪其創始人邱茂庭時,問他:“如何區分市場上山寨和正版的鹿角巷。”

他攤著手,無奈地說:“我也不知道。”


喜茶一直“抄襲”我們產品,奈雪の茶創始人朋友圈“怒懟”


(不知道上圖鹿角巷logo是正版還是山寨版)

然而,這種像素級的抄襲者要不就會被消費者識破騙局,開不下去倒閉;要不就是等原品牌註冊商標下來,得改頭換面。

模仿式“抄襲”:只抄品類和模式


還有一種是模仿式“抄襲”,就是隻抄模式和品類,但是有自己的品牌名稱和裝修設計等。

這種在品類風口來的時候最常見,比如渝是乎開創了酸菜魚快餐化的模式之後,引來一大批做酸菜魚快餐的模仿者。

潮汕牛肉火鍋、榴蓮披薩、銅鍋牛蛙等品類風靡的時候也有著同樣的現象。

這種模仿式“抄襲”其實是市場競爭的結果,開創者要是稍微一不留神,就會被模仿者捷足先登,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喜茶一直“抄襲”我們產品,奈雪の茶創始人朋友圈“怒懟”



融合性“抄襲”:其實算是創新了


還有一種融合性“抄襲”,就是餐飲老闆去國內外考察,回來結合自己品牌調性和企業文化進行改良和升級。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抄襲”可以稱作為創新。

比如,華萊士作為中國本土的快餐品牌,其在國內的發展規模可與肯德基、麥當勞媲美了。一樣的漢堡,一樣的炸雞,也擋不住人家年收入超五億,也沒人說他抄襲。

還有德克士,和肯德基差不多,但是德克士可不在一二線城市和麥肯“拼刺刀”,而是轉戰三四線城市,並大肆覆蓋,形成自己獨特競爭力。

這種模仿者和開創者地域不同、客群也不同,並且形成“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和諧局面。


喜茶一直“抄襲”我們產品,奈雪の茶創始人朋友圈“怒懟”


小 結

齊白石曾說:“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在創新成本高昂的情況下,誰都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遠還省力。

此時,開創者要不就保持永遠走在前端,要不就打造自己的獨特競爭力,讓別人一抄就死。

模仿者也決不能做“拿來主義”,而是應該和自身品牌調性結合,把別人的做成自己的,把自己的做成最好的。

而關於創新,其本質是將已有的東西,重新進行組合,再由市場去認證過的,才算是真的創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