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我對智慧的定義是什麼?

亞瑟·叔本華 哲學 奧維德 柏拉圖 叔本華哲學智慧 2019-06-21
叔本華|我對智慧的定義是什麼?

來源:微信公眾號:叔本華哲學智慧


01

我們的智力能夠集中其力度,抑或鬆懈、無力,決定了生活呈現在我們眼裡的樣子。

如果我們的智力屬於前一種情況,那生活就會顯得短暫、渺小和匆匆即逝;生活中沒有什麼事情值得我們為之激動,相反,一切都是無足輕重的,甚至快樂、財富和名聲也是這樣。我們對生活甚至會形成這樣的看法:無論一個人如何遭受過失敗,他也不會真的在這方面失去很多。

但如果智力屬於後一種情形,那在這種智力的審視下,生活就反而顯得漫長和重要,一切都是馬虎不得,但又充滿艱難,我們因此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以爭取快樂,躍躍欲試地要大展一番拳腳,並確保佔有從搏鬥中獲得的戰利品。對生活的後一種看法是形而下的,亦即格拉西安所說的“對生活太過認真”。

而前一種觀點卻是超驗和形而上的,對此奧維德的“一切並不那麼重要”(《變形記》)是不錯的表達。但柏拉圖的這一句話把這種觀點表達得更好:“沒有什麼人、事值得我們為它如此煩心。”

第一種看法的產生,其實是因為在持這種看法的人的意識裡,認知取得了主導地位。這樣,認識力就不再純粹為意欲服務,而是被用以客觀地理解生活的現象;它也就不可避免地看清楚了生活現象的徒勞和虛無。而在持第二種觀點的人的心理意識,意欲佔據了優勢,認識力存在的目的純粹是為意欲照明目標以及通往這一目標的途徑。一個人的偉大抑或渺小,全在於上述哪一種觀點在意識裡取得優勢。

02

每個人都會把自己視覺範圍的盡頭當作是世界的盡頭,這一錯覺無論對於肉眼——它們把地平線上的天、地視為相連——還是精神智力方面的眼界而言,都是難以避免的。正是部分出於這一原因,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而這樣的標準通常不過是一個裁縫的標準而已,但我們卻又不得不對此加以忍受;另外,每個人都毫無根據地把自己的平庸和渺小加之於我們,而這樣的天方夜譚卻又居然馬上就被人們作為事實接受下來。

叔本華|我對智慧的定義是什麼?


03

在我們的頭腦中,有一些概念甚少是清晰和明確的,這些概念只是通過其名稱而勉強存留著。這些名稱其實只標示著這些概念的存在而已;一旦沒有了這些名稱,這些概念就不知其蹤了。例如,智慧這一概念就屬於這裡說的情形。這一概念在幾乎所有人的腦子裡都是那樣的模糊不清!我們只需看看哲學家對此概念所給予的解釋!

在我看來,智慧不僅標示了理論上的完善,而且,還包括實踐中的圓滿。我給予智慧的定義就是:對整體和普遍的事物能有一個完美和正確的認識,這一認識完全滲透在一個人的身上,它指導著這個人的一言一行,甚至在他的一舉手、一投足也充分顯示出來。

04

人們身上一切原初的,因此也就是真正的東西,就像自然力一樣無意識地發揮作用。經過了意識的東西,也就因此成為了表象(思想圖像)。因此,把諸如此類頭腦中的表象形之於外也就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表象的傳遞。據此,一切真正的和經受得住考驗的性格、精神素質從一開始都是無意識的;也正因為這樣,它們才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意識做出的事情都是經過一番補足和帶有目的的;所以,這類行為已經變成了造作,亦即欺騙。一個人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所完成的事情是不費吹灰之力的,這卻是任何努力都無法代替的。原初、自發的觀念、思想就屬於這一類東西——它構成了一切真正成就的根基和內核。因此,與生俱來的才是真正的和無懈可擊的。任何人如果想成就某樣事情,就必須在他所從事這一工作的時候——不管這是商業、寫作抑或教育——在不認識箇中規律的情況下遵循著規律。

叔本華|我對智慧的定義是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