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經典的命題,一些人根據這個命題又提出其他一些說法,如“我欲故我在”、“我動故我在”、“我吃故我在”,等等。如此一來,這個命題的外延就漫無邊際了。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經典的命題,一些人根據這個命題又提出其他一些說法,如“我欲故我在”、“我動故我在”、“我吃故我在”,等等。如此一來,這個命題的外延就漫無邊際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追本溯源,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嚴肅的命題,目的是思考“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而不是普通的生活體驗;後來提出的許多說法和笛卡爾哲學的本意相去甚遠,有些屬於搞笑式說法。

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是,人們可以懷疑很多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能懷疑,這就是“懷疑”本身——“我思”,如果連“我思”本身也懷疑,這顯然違反思維邏輯,屬於自相矛盾。

笛卡爾通過“懷疑”確立了存在之物的第一個立足點——“我在”(心靈實體),以此為基礎,又陸續推論出其他存在,如世界的存在、上帝的存在。這是笛卡爾哲學的認識邏輯——以思維證存在。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認識論命題,其中,“我在”是心靈實體——自我意識,“我思”是認識能力,和物質、身體沒有直接關係,後來提出的一些說法大都和身體或物質有關。

如”我欲故我在“,這種說法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性不是理性,而是慾望和本能;弗洛伊德學說反對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強調非理性因素的決定作用。

根據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我欲”(人的慾望)不是自我意識(我思),沒有認識能力,“我欲”如何推知“我”的存在?即使已經確定”我欲“的存在,“慾望”也不可能“知道”“我”的存在。這個命題在邏輯層面解釋不通。

同樣的道理,“我動故我在”也不符合笛卡爾哲學的本意。

如果說“我欲”還和靈魂有關(柏拉圖認為,慾望是靈魂的三大要素之一),“我動”純屬身體行為,和人的理性認識(我思)無關,“我動”如何“得知”“我”的存在?

總之,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和理性認識有關,只有基於認識論角度才能正確理解該命題的含義。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經典的命題,一些人根據這個命題又提出其他一些說法,如“我欲故我在”、“我動故我在”、“我吃故我在”,等等。如此一來,這個命題的外延就漫無邊際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追本溯源,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嚴肅的命題,目的是思考“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而不是普通的生活體驗;後來提出的許多說法和笛卡爾哲學的本意相去甚遠,有些屬於搞笑式說法。

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是,人們可以懷疑很多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能懷疑,這就是“懷疑”本身——“我思”,如果連“我思”本身也懷疑,這顯然違反思維邏輯,屬於自相矛盾。

笛卡爾通過“懷疑”確立了存在之物的第一個立足點——“我在”(心靈實體),以此為基礎,又陸續推論出其他存在,如世界的存在、上帝的存在。這是笛卡爾哲學的認識邏輯——以思維證存在。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認識論命題,其中,“我在”是心靈實體——自我意識,“我思”是認識能力,和物質、身體沒有直接關係,後來提出的一些說法大都和身體或物質有關。

如”我欲故我在“,這種說法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性不是理性,而是慾望和本能;弗洛伊德學說反對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強調非理性因素的決定作用。

根據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我欲”(人的慾望)不是自我意識(我思),沒有認識能力,“我欲”如何推知“我”的存在?即使已經確定”我欲“的存在,“慾望”也不可能“知道”“我”的存在。這個命題在邏輯層面解釋不通。

同樣的道理,“我動故我在”也不符合笛卡爾哲學的本意。

如果說“我欲”還和靈魂有關(柏拉圖認為,慾望是靈魂的三大要素之一),“我動”純屬身體行為,和人的理性認識(我思)無關,“我動”如何“得知”“我”的存在?

總之,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和理性認識有關,只有基於認識論角度才能正確理解該命題的含義。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我思故我在”源自西方哲學,目的是探求“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此問題可概括為:物質存在和意識存在有何關係?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

這是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物質第一性或意識第一性,即人們經常談論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係。

關於物質和意識的關係,西方哲學有兩種看法:

一是唯物主義。根據唯物主義觀點,物質的存在和人的意識無關,即使離開人的意識,物質世界照樣存在。如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愛爾維修、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持這種看法。

二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認為,物質的存在(“是”)和人的意識有關,“存在”源於人的主觀意識,如英國哲學家貝克萊、休謨、德國哲學家康德持這種看法。

貝克萊認為,存在即感知,凡是存在之物,皆來自人的感覺經驗,離開人的主觀感覺,無法確認物質存在。

比如一張桌子,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的感知,離開人的感知,無法確定桌子的存在。

休謨認為,人的知識來自感覺經驗,感覺經驗變化無常,所以經驗知識不可靠(因果律來自觀念的心理聯想)。

康德認為,人的認識限於現象界——由時空直觀構造的主觀世界,無法認識“物自體”,科學知識源自人的先驗理性(知性範疇)。

雖然唯心主義的觀點有所不同,但認識立場和思想方法基本一致:在唯心主義看來,事物的“存在”依賴於人的“認識”,“存在論”和“認識論”有關。因此,人的意識(包括感覺經驗)決定物質的存在,而不是物質的存在決定人的意識。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經典的命題,一些人根據這個命題又提出其他一些說法,如“我欲故我在”、“我動故我在”、“我吃故我在”,等等。如此一來,這個命題的外延就漫無邊際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追本溯源,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嚴肅的命題,目的是思考“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而不是普通的生活體驗;後來提出的許多說法和笛卡爾哲學的本意相去甚遠,有些屬於搞笑式說法。

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是,人們可以懷疑很多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能懷疑,這就是“懷疑”本身——“我思”,如果連“我思”本身也懷疑,這顯然違反思維邏輯,屬於自相矛盾。

笛卡爾通過“懷疑”確立了存在之物的第一個立足點——“我在”(心靈實體),以此為基礎,又陸續推論出其他存在,如世界的存在、上帝的存在。這是笛卡爾哲學的認識邏輯——以思維證存在。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認識論命題,其中,“我在”是心靈實體——自我意識,“我思”是認識能力,和物質、身體沒有直接關係,後來提出的一些說法大都和身體或物質有關。

如”我欲故我在“,這種說法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性不是理性,而是慾望和本能;弗洛伊德學說反對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強調非理性因素的決定作用。

根據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我欲”(人的慾望)不是自我意識(我思),沒有認識能力,“我欲”如何推知“我”的存在?即使已經確定”我欲“的存在,“慾望”也不可能“知道”“我”的存在。這個命題在邏輯層面解釋不通。

同樣的道理,“我動故我在”也不符合笛卡爾哲學的本意。

如果說“我欲”還和靈魂有關(柏拉圖認為,慾望是靈魂的三大要素之一),“我動”純屬身體行為,和人的理性認識(我思)無關,“我動”如何“得知”“我”的存在?

總之,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和理性認識有關,只有基於認識論角度才能正確理解該命題的含義。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我思故我在”源自西方哲學,目的是探求“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此問題可概括為:物質存在和意識存在有何關係?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

這是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物質第一性或意識第一性,即人們經常談論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係。

關於物質和意識的關係,西方哲學有兩種看法:

一是唯物主義。根據唯物主義觀點,物質的存在和人的意識無關,即使離開人的意識,物質世界照樣存在。如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愛爾維修、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持這種看法。

二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認為,物質的存在(“是”)和人的意識有關,“存在”源於人的主觀意識,如英國哲學家貝克萊、休謨、德國哲學家康德持這種看法。

貝克萊認為,存在即感知,凡是存在之物,皆來自人的感覺經驗,離開人的主觀感覺,無法確認物質存在。

比如一張桌子,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的感知,離開人的感知,無法確定桌子的存在。

休謨認為,人的知識來自感覺經驗,感覺經驗變化無常,所以經驗知識不可靠(因果律來自觀念的心理聯想)。

康德認為,人的認識限於現象界——由時空直觀構造的主觀世界,無法認識“物自體”,科學知識源自人的先驗理性(知性範疇)。

雖然唯心主義的觀點有所不同,但認識立場和思想方法基本一致:在唯心主義看來,事物的“存在”依賴於人的“認識”,“存在論”和“認識論”有關。因此,人的意識(包括感覺經驗)決定物質的存在,而不是物質的存在決定人的意識。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唯物主義思想容易理解,因為貼近生活實際,唯心主義觀點令人費解,因為背離生活常識,所以唯心主義經常遭到人們的質疑和批評。

比如有人會說,一張桌子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和人的存在沒有關係;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意識沒有關係,等等。這是流行的唯物主義見解。

根據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事物的存在離不開人的認識(以思維證存在),外部世界的存在只有從認識論層面才能解釋清楚(貝克萊認為認識包括人的感知經驗)。

比如一張桌子,張三看到它,可以確定桌子的存在;如果張三看不到它,如何確定桌子繼續存在?假如桌子已被別人拿走銷燬,桌子還繼續存在嗎?

再如太陽、月亮的例子。人們常常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和人的認識沒有關係。唯心主義哲學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存在有關。

從認識論層面而言,假如人類從來沒有感知到太陽、月亮,如何確認太陽、月亮的存在?假如太陽、月亮從未進入人類的認識視野,如何確定它們的存在?

唯心主義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認識”有關,它們的“存在”和人的“認識”互為條件,兩者不可分離,這是唯心主義哲學的認識論辯證法。

根據康德哲學的先驗原則,人們對太陽、月亮的感知與理解是太陽、月亮存在的前提“條件”,這個“條件”不是“發生學”意義上的條件,而是“認識論”意義上的條件——思想認識條件。

中國南宋思想家陸九淵曾說: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陸九淵集》卷三十六)。這種說法同樣蘊含唯心主義認識論。

陸九淵的意思是說,人心就像宇宙的鏡子,可以反映宇宙萬物的存在;宇宙萬物的存在只有通過人心的映照才能顯現出來。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經典的命題,一些人根據這個命題又提出其他一些說法,如“我欲故我在”、“我動故我在”、“我吃故我在”,等等。如此一來,這個命題的外延就漫無邊際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追本溯源,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嚴肅的命題,目的是思考“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而不是普通的生活體驗;後來提出的許多說法和笛卡爾哲學的本意相去甚遠,有些屬於搞笑式說法。

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是,人們可以懷疑很多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能懷疑,這就是“懷疑”本身——“我思”,如果連“我思”本身也懷疑,這顯然違反思維邏輯,屬於自相矛盾。

笛卡爾通過“懷疑”確立了存在之物的第一個立足點——“我在”(心靈實體),以此為基礎,又陸續推論出其他存在,如世界的存在、上帝的存在。這是笛卡爾哲學的認識邏輯——以思維證存在。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認識論命題,其中,“我在”是心靈實體——自我意識,“我思”是認識能力,和物質、身體沒有直接關係,後來提出的一些說法大都和身體或物質有關。

如”我欲故我在“,這種說法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性不是理性,而是慾望和本能;弗洛伊德學說反對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強調非理性因素的決定作用。

根據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我欲”(人的慾望)不是自我意識(我思),沒有認識能力,“我欲”如何推知“我”的存在?即使已經確定”我欲“的存在,“慾望”也不可能“知道”“我”的存在。這個命題在邏輯層面解釋不通。

同樣的道理,“我動故我在”也不符合笛卡爾哲學的本意。

如果說“我欲”還和靈魂有關(柏拉圖認為,慾望是靈魂的三大要素之一),“我動”純屬身體行為,和人的理性認識(我思)無關,“我動”如何“得知”“我”的存在?

總之,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和理性認識有關,只有基於認識論角度才能正確理解該命題的含義。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我思故我在”源自西方哲學,目的是探求“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此問題可概括為:物質存在和意識存在有何關係?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

這是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物質第一性或意識第一性,即人們經常談論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係。

關於物質和意識的關係,西方哲學有兩種看法:

一是唯物主義。根據唯物主義觀點,物質的存在和人的意識無關,即使離開人的意識,物質世界照樣存在。如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愛爾維修、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持這種看法。

二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認為,物質的存在(“是”)和人的意識有關,“存在”源於人的主觀意識,如英國哲學家貝克萊、休謨、德國哲學家康德持這種看法。

貝克萊認為,存在即感知,凡是存在之物,皆來自人的感覺經驗,離開人的主觀感覺,無法確認物質存在。

比如一張桌子,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的感知,離開人的感知,無法確定桌子的存在。

休謨認為,人的知識來自感覺經驗,感覺經驗變化無常,所以經驗知識不可靠(因果律來自觀念的心理聯想)。

康德認為,人的認識限於現象界——由時空直觀構造的主觀世界,無法認識“物自體”,科學知識源自人的先驗理性(知性範疇)。

雖然唯心主義的觀點有所不同,但認識立場和思想方法基本一致:在唯心主義看來,事物的“存在”依賴於人的“認識”,“存在論”和“認識論”有關。因此,人的意識(包括感覺經驗)決定物質的存在,而不是物質的存在決定人的意識。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唯物主義思想容易理解,因為貼近生活實際,唯心主義觀點令人費解,因為背離生活常識,所以唯心主義經常遭到人們的質疑和批評。

比如有人會說,一張桌子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和人的存在沒有關係;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意識沒有關係,等等。這是流行的唯物主義見解。

根據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事物的存在離不開人的認識(以思維證存在),外部世界的存在只有從認識論層面才能解釋清楚(貝克萊認為認識包括人的感知經驗)。

比如一張桌子,張三看到它,可以確定桌子的存在;如果張三看不到它,如何確定桌子繼續存在?假如桌子已被別人拿走銷燬,桌子還繼續存在嗎?

再如太陽、月亮的例子。人們常常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和人的認識沒有關係。唯心主義哲學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存在有關。

從認識論層面而言,假如人類從來沒有感知到太陽、月亮,如何確認太陽、月亮的存在?假如太陽、月亮從未進入人類的認識視野,如何確定它們的存在?

唯心主義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認識”有關,它們的“存在”和人的“認識”互為條件,兩者不可分離,這是唯心主義哲學的認識論辯證法。

根據康德哲學的先驗原則,人們對太陽、月亮的感知與理解是太陽、月亮存在的前提“條件”,這個“條件”不是“發生學”意義上的條件,而是“認識論”意義上的條件——思想認識條件。

中國南宋思想家陸九淵曾說: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陸九淵集》卷三十六)。這種說法同樣蘊含唯心主義認識論。

陸九淵的意思是說,人心就像宇宙的鏡子,可以反映宇宙萬物的存在;宇宙萬物的存在只有通過人心的映照才能顯現出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從現代科學意義上說,唯心主義認識論絕非詭辯,而是符合現代量子力學原理。根據量子力學認識論,事物的存在狀態和觀察者(人)有關,和人的認識有關;離開作為觀察者的“人”,事物的存在狀態無法確定。

舉個例子,假如一個人從北京把兩隻手套(一隻左手套,一隻右手套)分別寄到上海和廣州(郵寄者不知道各個手套的郵寄城市):接收者一方如何確認寄往上海的手套是左手套還是右手套?這是手套存在的不確定狀態——量子狀態。

根據量子力學認識論原理,確定手套的存在狀態只有一個方法:打開手套包裹“看”一下,這個“看”一下便是觀察者的認識過程(如貝克萊的“感知”、康德的“時空直觀”),這是確定手套存在狀態的認識論方法。一旦發生“看”的事件,手套的存在狀態才能確定:寄往上海的手套要麼是左手套,要麼是右手套,兩者必居其一,不能同時共存。這種認識結果便是量子狀態的“坍塌”(由“不確定”變為“確定”)。因此,是觀察者的認識(“看”)決定手套的存在狀態,而不是手套的存在狀態決定觀察者的認識。

笛卡爾從“我思”推論出外部世界的存在同樣包含這種認識論原則——以認識證存在。在笛卡爾看來,外部世界的“存在”和人的“認識”有關,後者可以推知前者。這是笛卡爾“二元論”哲學的唯心主義成分。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經典的命題,一些人根據這個命題又提出其他一些說法,如“我欲故我在”、“我動故我在”、“我吃故我在”,等等。如此一來,這個命題的外延就漫無邊際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追本溯源,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嚴肅的命題,目的是思考“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而不是普通的生活體驗;後來提出的許多說法和笛卡爾哲學的本意相去甚遠,有些屬於搞笑式說法。

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是,人們可以懷疑很多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能懷疑,這就是“懷疑”本身——“我思”,如果連“我思”本身也懷疑,這顯然違反思維邏輯,屬於自相矛盾。

笛卡爾通過“懷疑”確立了存在之物的第一個立足點——“我在”(心靈實體),以此為基礎,又陸續推論出其他存在,如世界的存在、上帝的存在。這是笛卡爾哲學的認識邏輯——以思維證存在。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認識論命題,其中,“我在”是心靈實體——自我意識,“我思”是認識能力,和物質、身體沒有直接關係,後來提出的一些說法大都和身體或物質有關。

如”我欲故我在“,這種說法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性不是理性,而是慾望和本能;弗洛伊德學說反對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強調非理性因素的決定作用。

根據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我欲”(人的慾望)不是自我意識(我思),沒有認識能力,“我欲”如何推知“我”的存在?即使已經確定”我欲“的存在,“慾望”也不可能“知道”“我”的存在。這個命題在邏輯層面解釋不通。

同樣的道理,“我動故我在”也不符合笛卡爾哲學的本意。

如果說“我欲”還和靈魂有關(柏拉圖認為,慾望是靈魂的三大要素之一),“我動”純屬身體行為,和人的理性認識(我思)無關,“我動”如何“得知”“我”的存在?

總之,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和理性認識有關,只有基於認識論角度才能正確理解該命題的含義。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我思故我在”源自西方哲學,目的是探求“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此問題可概括為:物質存在和意識存在有何關係?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

這是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物質第一性或意識第一性,即人們經常談論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係。

關於物質和意識的關係,西方哲學有兩種看法:

一是唯物主義。根據唯物主義觀點,物質的存在和人的意識無關,即使離開人的意識,物質世界照樣存在。如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愛爾維修、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持這種看法。

二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認為,物質的存在(“是”)和人的意識有關,“存在”源於人的主觀意識,如英國哲學家貝克萊、休謨、德國哲學家康德持這種看法。

貝克萊認為,存在即感知,凡是存在之物,皆來自人的感覺經驗,離開人的主觀感覺,無法確認物質存在。

比如一張桌子,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的感知,離開人的感知,無法確定桌子的存在。

休謨認為,人的知識來自感覺經驗,感覺經驗變化無常,所以經驗知識不可靠(因果律來自觀念的心理聯想)。

康德認為,人的認識限於現象界——由時空直觀構造的主觀世界,無法認識“物自體”,科學知識源自人的先驗理性(知性範疇)。

雖然唯心主義的觀點有所不同,但認識立場和思想方法基本一致:在唯心主義看來,事物的“存在”依賴於人的“認識”,“存在論”和“認識論”有關。因此,人的意識(包括感覺經驗)決定物質的存在,而不是物質的存在決定人的意識。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唯物主義思想容易理解,因為貼近生活實際,唯心主義觀點令人費解,因為背離生活常識,所以唯心主義經常遭到人們的質疑和批評。

比如有人會說,一張桌子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和人的存在沒有關係;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意識沒有關係,等等。這是流行的唯物主義見解。

根據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事物的存在離不開人的認識(以思維證存在),外部世界的存在只有從認識論層面才能解釋清楚(貝克萊認為認識包括人的感知經驗)。

比如一張桌子,張三看到它,可以確定桌子的存在;如果張三看不到它,如何確定桌子繼續存在?假如桌子已被別人拿走銷燬,桌子還繼續存在嗎?

再如太陽、月亮的例子。人們常常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和人的認識沒有關係。唯心主義哲學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存在有關。

從認識論層面而言,假如人類從來沒有感知到太陽、月亮,如何確認太陽、月亮的存在?假如太陽、月亮從未進入人類的認識視野,如何確定它們的存在?

唯心主義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認識”有關,它們的“存在”和人的“認識”互為條件,兩者不可分離,這是唯心主義哲學的認識論辯證法。

根據康德哲學的先驗原則,人們對太陽、月亮的感知與理解是太陽、月亮存在的前提“條件”,這個“條件”不是“發生學”意義上的條件,而是“認識論”意義上的條件——思想認識條件。

中國南宋思想家陸九淵曾說: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陸九淵集》卷三十六)。這種說法同樣蘊含唯心主義認識論。

陸九淵的意思是說,人心就像宇宙的鏡子,可以反映宇宙萬物的存在;宇宙萬物的存在只有通過人心的映照才能顯現出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從現代科學意義上說,唯心主義認識論絕非詭辯,而是符合現代量子力學原理。根據量子力學認識論,事物的存在狀態和觀察者(人)有關,和人的認識有關;離開作為觀察者的“人”,事物的存在狀態無法確定。

舉個例子,假如一個人從北京把兩隻手套(一隻左手套,一隻右手套)分別寄到上海和廣州(郵寄者不知道各個手套的郵寄城市):接收者一方如何確認寄往上海的手套是左手套還是右手套?這是手套存在的不確定狀態——量子狀態。

根據量子力學認識論原理,確定手套的存在狀態只有一個方法:打開手套包裹“看”一下,這個“看”一下便是觀察者的認識過程(如貝克萊的“感知”、康德的“時空直觀”),這是確定手套存在狀態的認識論方法。一旦發生“看”的事件,手套的存在狀態才能確定:寄往上海的手套要麼是左手套,要麼是右手套,兩者必居其一,不能同時共存。這種認識結果便是量子狀態的“坍塌”(由“不確定”變為“確定”)。因此,是觀察者的認識(“看”)決定手套的存在狀態,而不是手套的存在狀態決定觀察者的認識。

笛卡爾從“我思”推論出外部世界的存在同樣包含這種認識論原則——以認識證存在。在笛卡爾看來,外部世界的“存在”和人的“認識”有關,後者可以推知前者。這是笛卡爾“二元論”哲學的唯心主義成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德國現象學家胡塞爾認為,笛卡爾發現了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入口——自我意識,這是西方近代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笛卡爾哲學的重大貢獻。西方思想家在笛卡爾哲學的基礎上創立了近代認識論哲學,如康德、席勒、謝林、黑格爾、胡塞爾等。

從“存在論”意義上看,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包含兩種存在:一是“心靈實體”的存在——“我在”;二是“認識”的存在——“我思”。

“我思”的存在是認識外部世界的前提,笛卡爾由此推論出“物質實體”和上帝的存在,此即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哲學。

康德借鑑笛卡爾的“我思”概念(“思維”),創立了先驗認識論哲學;康德認為,人的先驗理性(如因果、質、量等知性範疇)是經驗知識成立的前提條件。

黑格爾把康德的先驗理性和外部世界相統一,讓絕對精神(又叫絕對理念)統領一切,創立了“存在論”和“認識論”相統一的理念論哲學。

胡塞爾不滿意黑格爾哲學的獨斷性,把笛卡爾的“我思”(康德的先驗理性)和“觀念”對象相結合,創立了“意向性”理論。上述思想綜合起來,便構成了西方認識論哲學的演變邏輯。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經典的命題,一些人根據這個命題又提出其他一些說法,如“我欲故我在”、“我動故我在”、“我吃故我在”,等等。如此一來,這個命題的外延就漫無邊際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追本溯源,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嚴肅的命題,目的是思考“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而不是普通的生活體驗;後來提出的許多說法和笛卡爾哲學的本意相去甚遠,有些屬於搞笑式說法。

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是,人們可以懷疑很多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能懷疑,這就是“懷疑”本身——“我思”,如果連“我思”本身也懷疑,這顯然違反思維邏輯,屬於自相矛盾。

笛卡爾通過“懷疑”確立了存在之物的第一個立足點——“我在”(心靈實體),以此為基礎,又陸續推論出其他存在,如世界的存在、上帝的存在。這是笛卡爾哲學的認識邏輯——以思維證存在。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認識論命題,其中,“我在”是心靈實體——自我意識,“我思”是認識能力,和物質、身體沒有直接關係,後來提出的一些說法大都和身體或物質有關。

如”我欲故我在“,這種說法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性不是理性,而是慾望和本能;弗洛伊德學說反對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強調非理性因素的決定作用。

根據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我欲”(人的慾望)不是自我意識(我思),沒有認識能力,“我欲”如何推知“我”的存在?即使已經確定”我欲“的存在,“慾望”也不可能“知道”“我”的存在。這個命題在邏輯層面解釋不通。

同樣的道理,“我動故我在”也不符合笛卡爾哲學的本意。

如果說“我欲”還和靈魂有關(柏拉圖認為,慾望是靈魂的三大要素之一),“我動”純屬身體行為,和人的理性認識(我思)無關,“我動”如何“得知”“我”的存在?

總之,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和理性認識有關,只有基於認識論角度才能正確理解該命題的含義。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我思故我在”源自西方哲學,目的是探求“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此問題可概括為:物質存在和意識存在有何關係?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

這是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物質第一性或意識第一性,即人們經常談論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係。

關於物質和意識的關係,西方哲學有兩種看法:

一是唯物主義。根據唯物主義觀點,物質的存在和人的意識無關,即使離開人的意識,物質世界照樣存在。如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愛爾維修、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持這種看法。

二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認為,物質的存在(“是”)和人的意識有關,“存在”源於人的主觀意識,如英國哲學家貝克萊、休謨、德國哲學家康德持這種看法。

貝克萊認為,存在即感知,凡是存在之物,皆來自人的感覺經驗,離開人的主觀感覺,無法確認物質存在。

比如一張桌子,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的感知,離開人的感知,無法確定桌子的存在。

休謨認為,人的知識來自感覺經驗,感覺經驗變化無常,所以經驗知識不可靠(因果律來自觀念的心理聯想)。

康德認為,人的認識限於現象界——由時空直觀構造的主觀世界,無法認識“物自體”,科學知識源自人的先驗理性(知性範疇)。

雖然唯心主義的觀點有所不同,但認識立場和思想方法基本一致:在唯心主義看來,事物的“存在”依賴於人的“認識”,“存在論”和“認識論”有關。因此,人的意識(包括感覺經驗)決定物質的存在,而不是物質的存在決定人的意識。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唯物主義思想容易理解,因為貼近生活實際,唯心主義觀點令人費解,因為背離生活常識,所以唯心主義經常遭到人們的質疑和批評。

比如有人會說,一張桌子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和人的存在沒有關係;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意識沒有關係,等等。這是流行的唯物主義見解。

根據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事物的存在離不開人的認識(以思維證存在),外部世界的存在只有從認識論層面才能解釋清楚(貝克萊認為認識包括人的感知經驗)。

比如一張桌子,張三看到它,可以確定桌子的存在;如果張三看不到它,如何確定桌子繼續存在?假如桌子已被別人拿走銷燬,桌子還繼續存在嗎?

再如太陽、月亮的例子。人們常常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和人的認識沒有關係。唯心主義哲學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存在有關。

從認識論層面而言,假如人類從來沒有感知到太陽、月亮,如何確認太陽、月亮的存在?假如太陽、月亮從未進入人類的認識視野,如何確定它們的存在?

唯心主義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認識”有關,它們的“存在”和人的“認識”互為條件,兩者不可分離,這是唯心主義哲學的認識論辯證法。

根據康德哲學的先驗原則,人們對太陽、月亮的感知與理解是太陽、月亮存在的前提“條件”,這個“條件”不是“發生學”意義上的條件,而是“認識論”意義上的條件——思想認識條件。

中國南宋思想家陸九淵曾說: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陸九淵集》卷三十六)。這種說法同樣蘊含唯心主義認識論。

陸九淵的意思是說,人心就像宇宙的鏡子,可以反映宇宙萬物的存在;宇宙萬物的存在只有通過人心的映照才能顯現出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從現代科學意義上說,唯心主義認識論絕非詭辯,而是符合現代量子力學原理。根據量子力學認識論,事物的存在狀態和觀察者(人)有關,和人的認識有關;離開作為觀察者的“人”,事物的存在狀態無法確定。

舉個例子,假如一個人從北京把兩隻手套(一隻左手套,一隻右手套)分別寄到上海和廣州(郵寄者不知道各個手套的郵寄城市):接收者一方如何確認寄往上海的手套是左手套還是右手套?這是手套存在的不確定狀態——量子狀態。

根據量子力學認識論原理,確定手套的存在狀態只有一個方法:打開手套包裹“看”一下,這個“看”一下便是觀察者的認識過程(如貝克萊的“感知”、康德的“時空直觀”),這是確定手套存在狀態的認識論方法。一旦發生“看”的事件,手套的存在狀態才能確定:寄往上海的手套要麼是左手套,要麼是右手套,兩者必居其一,不能同時共存。這種認識結果便是量子狀態的“坍塌”(由“不確定”變為“確定”)。因此,是觀察者的認識(“看”)決定手套的存在狀態,而不是手套的存在狀態決定觀察者的認識。

笛卡爾從“我思”推論出外部世界的存在同樣包含這種認識論原則——以認識證存在。在笛卡爾看來,外部世界的“存在”和人的“認識”有關,後者可以推知前者。這是笛卡爾“二元論”哲學的唯心主義成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德國現象學家胡塞爾認為,笛卡爾發現了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入口——自我意識,這是西方近代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笛卡爾哲學的重大貢獻。西方思想家在笛卡爾哲學的基礎上創立了近代認識論哲學,如康德、席勒、謝林、黑格爾、胡塞爾等。

從“存在論”意義上看,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包含兩種存在:一是“心靈實體”的存在——“我在”;二是“認識”的存在——“我思”。

“我思”的存在是認識外部世界的前提,笛卡爾由此推論出“物質實體”和上帝的存在,此即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哲學。

康德借鑑笛卡爾的“我思”概念(“思維”),創立了先驗認識論哲學;康德認為,人的先驗理性(如因果、質、量等知性範疇)是經驗知識成立的前提條件。

黑格爾把康德的先驗理性和外部世界相統一,讓絕對精神(又叫絕對理念)統領一切,創立了“存在論”和“認識論”相統一的理念論哲學。

胡塞爾不滿意黑格爾哲學的獨斷性,把笛卡爾的“我思”(康德的先驗理性)和“觀念”對象相結合,創立了“意向性”理論。上述思想綜合起來,便構成了西方認識論哲學的演變邏輯。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中國文化講究“物極必反”,這種認識方法同樣適合西方認識論哲學。西方認識論哲學發展到胡塞爾的“意向性”已經走入死衚衕:“意向性”始終侷限於人的內在“自我”,無法和外部世界相統一,這種看法明顯違揹人的生活常識。

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生活在真實的世界——物質世界,而不是生活在胡塞爾的“意向性”世界——“觀念”世界。

比如太陽是存在的,房子是存在的,張三是存在的;這些事物的存在皆非胡塞爾的抽象“觀念”,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可觸、可感、可知,和人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繫。這些生活常識對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造成重大沖擊,這也是海德格爾“存在主義”產生的重要背景。

海德格爾認為,胡塞爾的“意向性”不是現象學還原的終點(“回到事物本身”),現象學還原的終點是人的存在和外部世界的存在——“存在者整體”(又叫“存在”本身)。這是海德格爾哲學的思考方向和研究目標。

海德格爾認為,人的存在又叫“此在”(Dasein),意思是“在世界之中存在”;“此在”是海德格爾新造的一個組合詞,不能分開。

在海德格爾看來,“此在”既是人的存在,又是世界的存在,兩者不可分割,共同構成“存在者”整體——“存在”本身;“存在”本身是存在者存在的前提條件,在此基礎上,“現成存在者”才顯現出來(海德格爾稱為“現成在手者”),如太陽的存在、月亮的存在、房子的存在、張三的存在等等。

海德格爾哲學的貢獻在於:用“存在論”取代“認識論”,用“生活世界”取代“觀念世界”,消除了胡塞爾哲學的主觀性——主客體分離,把人的存在拉回到現實生活;同時又把笛卡爾的“我思”和人的非理性因素相結合(如情感、願望、意志等),扭轉了西方哲學的發展方向。

"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經典的命題,一些人根據這個命題又提出其他一些說法,如“我欲故我在”、“我動故我在”、“我吃故我在”,等等。如此一來,這個命題的外延就漫無邊際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追本溯源,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很嚴肅的命題,目的是思考“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而不是普通的生活體驗;後來提出的許多說法和笛卡爾哲學的本意相去甚遠,有些屬於搞笑式說法。

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是,人們可以懷疑很多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能懷疑,這就是“懷疑”本身——“我思”,如果連“我思”本身也懷疑,這顯然違反思維邏輯,屬於自相矛盾。

笛卡爾通過“懷疑”確立了存在之物的第一個立足點——“我在”(心靈實體),以此為基礎,又陸續推論出其他存在,如世界的存在、上帝的存在。這是笛卡爾哲學的認識邏輯——以思維證存在。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個認識論命題,其中,“我在”是心靈實體——自我意識,“我思”是認識能力,和物質、身體沒有直接關係,後來提出的一些說法大都和身體或物質有關。

如”我欲故我在“,這種說法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性不是理性,而是慾望和本能;弗洛伊德學說反對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強調非理性因素的決定作用。

根據笛卡爾的推理邏輯,“我欲”(人的慾望)不是自我意識(我思),沒有認識能力,“我欲”如何推知“我”的存在?即使已經確定”我欲“的存在,“慾望”也不可能“知道”“我”的存在。這個命題在邏輯層面解釋不通。

同樣的道理,“我動故我在”也不符合笛卡爾哲學的本意。

如果說“我欲”還和靈魂有關(柏拉圖認為,慾望是靈魂的三大要素之一),“我動”純屬身體行為,和人的理性認識(我思)無關,“我動”如何“得知”“我”的存在?

總之,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和理性認識有關,只有基於認識論角度才能正確理解該命題的含義。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我思故我在”源自西方哲學,目的是探求“何物存在”的哲學問題,此問題可概括為:物質存在和意識存在有何關係?是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

這是西方哲學的基本問題——物質第一性或意識第一性,即人們經常談論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關係。

關於物質和意識的關係,西方哲學有兩種看法:

一是唯物主義。根據唯物主義觀點,物質的存在和人的意識無關,即使離開人的意識,物質世界照樣存在。如法國哲學家狄德羅、愛爾維修、德國哲學家費爾巴哈持這種看法。

二是唯心主義。唯心主義認為,物質的存在(“是”)和人的意識有關,“存在”源於人的主觀意識,如英國哲學家貝克萊、休謨、德國哲學家康德持這種看法。

貝克萊認為,存在即感知,凡是存在之物,皆來自人的感覺經驗,離開人的主觀感覺,無法確認物質存在。

比如一張桌子,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的感知,離開人的感知,無法確定桌子的存在。

休謨認為,人的知識來自感覺經驗,感覺經驗變化無常,所以經驗知識不可靠(因果律來自觀念的心理聯想)。

康德認為,人的認識限於現象界——由時空直觀構造的主觀世界,無法認識“物自體”,科學知識源自人的先驗理性(知性範疇)。

雖然唯心主義的觀點有所不同,但認識立場和思想方法基本一致:在唯心主義看來,事物的“存在”依賴於人的“認識”,“存在論”和“認識論”有關。因此,人的意識(包括感覺經驗)決定物質的存在,而不是物質的存在決定人的意識。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唯物主義思想容易理解,因為貼近生活實際,唯心主義觀點令人費解,因為背離生活常識,所以唯心主義經常遭到人們的質疑和批評。

比如有人會說,一張桌子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和人的存在沒有關係;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意識沒有關係,等等。這是流行的唯物主義見解。

根據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事物的存在離不開人的認識(以思維證存在),外部世界的存在只有從認識論層面才能解釋清楚(貝克萊認為認識包括人的感知經驗)。

比如一張桌子,張三看到它,可以確定桌子的存在;如果張三看不到它,如何確定桌子繼續存在?假如桌子已被別人拿走銷燬,桌子還繼續存在嗎?

再如太陽、月亮的例子。人們常常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是客觀事實,和人的認識沒有關係。唯心主義哲學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存在有關。

從認識論層面而言,假如人類從來沒有感知到太陽、月亮,如何確認太陽、月亮的存在?假如太陽、月亮從未進入人類的認識視野,如何確定它們的存在?

唯心主義認為,太陽、月亮的存在和人的“認識”有關,它們的“存在”和人的“認識”互為條件,兩者不可分離,這是唯心主義哲學的認識論辯證法。

根據康德哲學的先驗原則,人們對太陽、月亮的感知與理解是太陽、月亮存在的前提“條件”,這個“條件”不是“發生學”意義上的條件,而是“認識論”意義上的條件——思想認識條件。

中國南宋思想家陸九淵曾說: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陸九淵集》卷三十六)。這種說法同樣蘊含唯心主義認識論。

陸九淵的意思是說,人心就像宇宙的鏡子,可以反映宇宙萬物的存在;宇宙萬物的存在只有通過人心的映照才能顯現出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從現代科學意義上說,唯心主義認識論絕非詭辯,而是符合現代量子力學原理。根據量子力學認識論,事物的存在狀態和觀察者(人)有關,和人的認識有關;離開作為觀察者的“人”,事物的存在狀態無法確定。

舉個例子,假如一個人從北京把兩隻手套(一隻左手套,一隻右手套)分別寄到上海和廣州(郵寄者不知道各個手套的郵寄城市):接收者一方如何確認寄往上海的手套是左手套還是右手套?這是手套存在的不確定狀態——量子狀態。

根據量子力學認識論原理,確定手套的存在狀態只有一個方法:打開手套包裹“看”一下,這個“看”一下便是觀察者的認識過程(如貝克萊的“感知”、康德的“時空直觀”),這是確定手套存在狀態的認識論方法。一旦發生“看”的事件,手套的存在狀態才能確定:寄往上海的手套要麼是左手套,要麼是右手套,兩者必居其一,不能同時共存。這種認識結果便是量子狀態的“坍塌”(由“不確定”變為“確定”)。因此,是觀察者的認識(“看”)決定手套的存在狀態,而不是手套的存在狀態決定觀察者的認識。

笛卡爾從“我思”推論出外部世界的存在同樣包含這種認識論原則——以認識證存在。在笛卡爾看來,外部世界的“存在”和人的“認識”有關,後者可以推知前者。這是笛卡爾“二元論”哲學的唯心主義成分。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德國現象學家胡塞爾認為,笛卡爾發現了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入口——自我意識,這是西方近代認識論哲學的起點,也是笛卡爾哲學的重大貢獻。西方思想家在笛卡爾哲學的基礎上創立了近代認識論哲學,如康德、席勒、謝林、黑格爾、胡塞爾等。

從“存在論”意義上看,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包含兩種存在:一是“心靈實體”的存在——“我在”;二是“認識”的存在——“我思”。

“我思”的存在是認識外部世界的前提,笛卡爾由此推論出“物質實體”和上帝的存在,此即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哲學。

康德借鑑笛卡爾的“我思”概念(“思維”),創立了先驗認識論哲學;康德認為,人的先驗理性(如因果、質、量等知性範疇)是經驗知識成立的前提條件。

黑格爾把康德的先驗理性和外部世界相統一,讓絕對精神(又叫絕對理念)統領一切,創立了“存在論”和“認識論”相統一的理念論哲學。

胡塞爾不滿意黑格爾哲學的獨斷性,把笛卡爾的“我思”(康德的先驗理性)和“觀念”對象相結合,創立了“意向性”理論。上述思想綜合起來,便構成了西方認識論哲學的演變邏輯。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中國文化講究“物極必反”,這種認識方法同樣適合西方認識論哲學。西方認識論哲學發展到胡塞爾的“意向性”已經走入死衚衕:“意向性”始終侷限於人的內在“自我”,無法和外部世界相統一,這種看法明顯違揹人的生活常識。

現實生活中的每個人都生活在真實的世界——物質世界,而不是生活在胡塞爾的“意向性”世界——“觀念”世界。

比如太陽是存在的,房子是存在的,張三是存在的;這些事物的存在皆非胡塞爾的抽象“觀念”,而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可觸、可感、可知,和人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繫。這些生活常識對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造成重大沖擊,這也是海德格爾“存在主義”產生的重要背景。

海德格爾認為,胡塞爾的“意向性”不是現象學還原的終點(“回到事物本身”),現象學還原的終點是人的存在和外部世界的存在——“存在者整體”(又叫“存在”本身)。這是海德格爾哲學的思考方向和研究目標。

海德格爾認為,人的存在又叫“此在”(Dasein),意思是“在世界之中存在”;“此在”是海德格爾新造的一個組合詞,不能分開。

在海德格爾看來,“此在”既是人的存在,又是世界的存在,兩者不可分割,共同構成“存在者”整體——“存在”本身;“存在”本身是存在者存在的前提條件,在此基礎上,“現成存在者”才顯現出來(海德格爾稱為“現成在手者”),如太陽的存在、月亮的存在、房子的存在、張三的存在等等。

海德格爾哲學的貢獻在於:用“存在論”取代“認識論”,用“生活世界”取代“觀念世界”,消除了胡塞爾哲學的主觀性——主客體分離,把人的存在拉回到現實生活;同時又把笛卡爾的“我思”和人的非理性因素相結合(如情感、願望、意志等),扭轉了西方哲學的發展方向。

“我思故我在”:笛卡爾哲學的認識論意義及侷限性

對於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命題,不少讀者往往有一種誤解,認為笛卡爾的“我思”與“我在”是指生活中的某個人,如張三、李四,這是一種錯誤理解。

笛卡爾的“我思”(“懷疑”)不同於海德格爾的“此在”,不是指現實生活中的某個人(如張三),而是指人的反思能力——普遍理性;普遍理性不帶感情色彩,是科學思維和認知思維,目的是獲取客觀事物的知識或真理。

普通人的“我思”往往和情感有關,是一種生活體驗;這種“我思”被學者們稱為“前反思”或“前科學”意識(張志揚,《形而上學的巴比倫塔》)。比如張三“懷疑”朋友的忠誠,“懷疑”朋友欺騙自己;張三的“懷疑”不是科學認識,和追求真理無關。

正因如此,海德格爾才批評笛卡爾的認識論哲學,認為笛卡爾哲學掩蓋了人性世界的複雜性與真實性,這是海德格爾存在主義哲學的深層用意之一。

從人性層面看,笛卡爾的“我思”不包含情感、願望等非理性因素;海德格爾的“此在”既包含“理解”(“前反思”意識),又包含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成分。笛卡爾的“我思”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是一個“大寫的”“人”;海德格爾的“此在”生活在世界之中,是現實生活中的某個人(如張三)。這是兩種認識方式的差異:笛卡爾的“我思”導向“知識”或“真理”,海德格爾的“此在”導向“生活世界”。

綜上所述,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奠定了西方近代認識論哲學的基礎,但又包含不少盲點和誤區;直至海德格爾“存在主義”的出現,笛卡爾哲學的侷限性才暴露出來。正如宋代文學家蘇軾所闡發的哲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或許人性以及人類生活世界的複雜性正在於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