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道”、“德”、“經”?'

道德經 老子 哲學 莊子 宇宙 不完美媽媽 江蘇劉志祥 2019-09-19
"

以前我理解“道德經”,都是將“道德”放在一起的,其實不是,在約5000字的《道德經》裡,“道”出現了近80次、“德”出現了近五十次,但兩個字從沒並列過,都是分開講的。這本書講得就是“道”與“德”(通過重複、首尾、正反)。那麼,什麼是“道”、“德”還有“經”?

"

以前我理解“道德經”,都是將“道德”放在一起的,其實不是,在約5000字的《道德經》裡,“道”出現了近80次、“德”出現了近五十次,但兩個字從沒並列過,都是分開講的。這本書講得就是“道”與“德”(通過重複、首尾、正反)。那麼,什麼是“道”、“德”還有“經”?

什麼是“道”、“德”、“經”?

一、道

1、天道、人道

老子講和“道”有兩層含義,一叫天道,萬物的本源叫作“道”,也叫作“母”,母親的母。宇宙的規律叫作“道”,也叫作“常”,“非常道”的那個“常”。這是“天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二是人道,一般的“道”,人走的道。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方向和目標;

第二,規則和境界;

走道是交通,得有規則,比如都靠右走。在規則基礎上還得走出境界來,自覺自願。

第三個邊界和底線。走山路的時候不得有邊界嗎?越界就掉到深淵裡了。

所以《道德經》裡的“道”,有兩層含義,高層叫天道,本源、規律,這個是哲學層面的;低層叫人道,方向、目標、規則、境界、邊界、底線。

(高層與低層,就跟“形而上”與“形而下”、精神與肉體一樣。人的外形都差不多,本質的區別都是精神不同;精神會促成人的肉體行為,精神就是一種“無”;精神層次越高,這種精神會生存越久。被人、後人記住的,往往是人的一種“精神”。)

2、“道”是一種中和物。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經》第四章

“衝”,左偏旁兩點水,表示一陰一陽;“衝”表示陰陽中和。上段意思是:道是陰陽兩者互相中和,其作用無窮無盡,其淵深、淵博好像萬物的宗主。它鋒芒不外露,解除紛擾,在光明之處便與光融合,在塵垢之處便與塵垢同一。其深遠幽暗好像無處不在。我不知它是從何而來,在象帝之前便已存在。

“道”是一種“橢圓”、“圓形”、“球形”,一種中和,在有與無之間,所以有“道可道,非常道”。

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這是完整的一句話。

第一個道是名詞,指的是“天道”,第二個道是動詞,“說出”的意思,第三個“道”是“人道”。“常”是規律、天道。

第一個名是指的事物的外在,第二個名指的是語言和邏輯,就是定義。

這句話的意思是:可以說出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可以說出的名也就不是真正的名。

老子認為中國古代的事物,它的本真稱之為“道”,而它的外在稱之為“名”,“道”和“名”之間它是一種依存關係;同時它又是不可認知的,事物的本真,是不可以說出的,你只可以體會事物的名,但你也不能完全描述它,你只可以體會。就像莊子說的“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道”用“名”這個工具來表達,但我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時,這個工具都有侷限,何況用來表達“道”呢?“道”是高大的、深刻的,所以叫“常道”。一旦用語言和邏輯把它講出來,它就變得不高大了,不深刻了,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因為就是“名可名,(也)非常名”。

所以會講道理的人,都會用形象、用故事,讓大家來“悟道”。

二、德

“德”,記住這個字就行了。雙立人,表示我們一起走在“道”上;下面是個“十”字,遇到十字路口的時候怎麼辦;下面是個倒“目”,最早的目就這樣寫,就是我們眼睛要盯著前面那個“道”;不僅如此,我們還要同心同德,自覺自願地追尋那個“道”。

“德”就是按照“道”去做,按照“道”去做就是“有德”,不按照“道”去做就是“失德”。所以“道德”這兩個字是拆開來的,而且是有前後順序。

三、經

“經”通“徑”,小路,道路,途徑。

所以我會想,“道德經”可否解釋為:“按照‘道‘去做(有‘德‘)的路徑”呢?

注:參考《道德經說什麼》、百度。

190908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