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說邵伯大馬頭(揚州江都邵伯鎮)

揚州 江都史話 2019-07-10

邵伯大馬頭,在邵伯鎮區的運河東岸邊上,與運河古堤相依而存。

據史載:大馬頭建於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運河古堤現存258米,寬4.7米,通高5.1米。面河部分為磚石結構,基部以大型條石為基礎,其上用大號城磚砌築,再在頂部壓上塊石。古堤南北兩端分別嵌有“金堤永固”(為光緒十六年重修時立)與“甘棠保障”(為宣統二年四月重修時立)兩塊石刻。在這兩塊石刻之間,聳立著一座高大的牌樓,橫額上嵌有石塊一方,上刻“大馬頭”三個古樸遒勁的凹字。牌樓向下,三十幾級又寬又長的青石臺階直伸河面,便於上裝下卸;牌樓向東,拾級而下,則連著古巷,通向鎮區的中大街;碼頭對岸則是潘家古渡,又和河西的大街遙遙相望。在碼頭北邊不遠處建有一座土地廟,船民們在此燒香,祈求平平安安、順風順水,終日香火不斷。(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史說邵伯大馬頭(揚州江都邵伯鎮)

“大馬頭”三字中的“馬”字左邊無“石”,常常被人誤以為是別字,民間流傳種種有關它的傳說。

有說這是乾隆皇帝的御筆。乾隆題字時曾說:在石板上寫“碼”字,還要石旁幹什麼?石絆馬腿,反而礙著前行的路,不吉利。皇帝金口玉言,誰敢說個“不”字。有說是一位狀元寫的,雖是醉酒筆誤,卻也飽滿端莊,剛勁有力。還有文墨之人留下一副繞口令式的上聯:“馬大頭,騎大頭馬,馬過大馬頭”,人名、馬名、地名,詞序顛倒反覆,讀來莊諧有致,令人咀嚼,回味無窮。至今無人對得下聯,竟成了絕對,又為充滿傳奇色彩的大馬頭平添了幾分魅力。(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史說邵伯大馬頭(揚州江都邵伯鎮)

其實,“碼頭”寫作“馬頭”,並不為錯。古時,碼頭原本就是便於兵馬上船的建築物,稱作“馬頭”。據宋《資治通鑑》載:“又於黎陽築馬頭,為渡之勢。”元人胡三省注曰:“附河岸築土植木夾以水次,以便兵馬入船,謂之馬頭。”隨著社會的發展,馬頭的功能逐漸從軍事轉向民生,有了停泊船隻、裝卸貨物、上下乘客之功用,“馬頭”的建築也從“築土植木夾之水次”發展到“置石於水邊”,即用石頭砌成,“馬頭”這才變成“碼頭”。所以,這裡的“馬”、“碼”通用。而書寫“大馬頭”的筆者,既非乾隆皇帝,亦非狀元,而是一位道道地地的邵伯人邱正襄(1858-1906,字贊思,1879年舉人,曾任上海縣學教諭)。他善詩詞歌賦,工書法,重品節,平生志學,逢地方義舉,則致力身行。太平天國時期,牌坊毀於兵燹,光緒年間里人捐資重建,公推邱正襄題寫匾額,寫下“大馬頭”三字。

史說邵伯大馬頭(揚州江都邵伯鎮)

說起邵伯大馬頭,那是對應“鎮江小碼頭”而言的。在揚州,曾發現過一本《船幫》的手抄本,書中詳述了中國的七十二個半碼頭,揚州獨佔四席,溧陽卻只能算半個。揚州的四席中,邵伯大馬頭又居最前列,有“運河第一渡”、“水上城坊”之稱譽。足見小小邵伯也曾有過睥睨江南、冠蓋江淮的歷史與氣慨。(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事實也正是這樣。邵伯素有“南北舟車孔道”之稱,大馬頭是南北客商在邵伯的停靠之處和商品貿易的主要場所。北方來的船隻裝著河南、山東的北貨,東海的淮鹽,不想過江;南方來的船隻載著江南的大米、茶葉,蘇杭的絲綢,江西的瓷器、桐油、麻絲,揚州的玉器、漆器,不願海運;他們一起在邵伯交匯、集散、中轉,造就街面商鋪鱗次櫛比,生意紅火,酒店、茶樓、浴室常年顧客盈門。

史說邵伯大馬頭(揚州江都邵伯鎮)

邵伯又是運河線上的一大驛站,在大馬頭旁就設有“巡檢司”,南來北往的官船、遞送公文的驛兵、進京趕考的士子,都從這裡往返、經過、歇腳。就連三下揚州的隋煬帝,六下江南的康熙、乾隆帝都曾在此逗留,寫下不少詩篇。尤其是乾隆帝龍行邵伯,就是從大馬頭登岸,微服私訪體察民情,留下了“天升館吃湯圓”、“森和煙店買菸絲”等趣聞軼事。可以想象,當年邵伯大馬頭人來人往、行旅如織,運河中舟楫如梭、首尾相接的場面,是何等繁盛。 朱毓麒 (海流 漉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