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揚州 康熙 讀書 淥洋湖 董恂 江都史話 2019-08-21
"

在江都葑塞湖畔,有一個野趣天成的去處,它就是著名詩人郭元釪幽居的牛鳴雙村。

葑塞湖,據董恂在《甘棠小志》中考證,乃荇絲湖,又名“恆子湖”,在淥洋湖之南,艾菱湖之北,因湖中荇草漫漫而名。牛鳴雙村就坐落在這荇絲湖旁。所謂“雙村”,乃沿溪而建,隔溪相望,“可立而呼”的兩個村落。在“綠楊藪澤中”,有“茅屋亂叢簇”,雖然“縱橫村巷小”,只是“夜不閉戶”的“小家三四”,但“宛轉溪橋曲”,“江湖汗漫波”,充滿了水鄉村居的野趣。(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

在江都葑塞湖畔,有一個野趣天成的去處,它就是著名詩人郭元釪幽居的牛鳴雙村。

葑塞湖,據董恂在《甘棠小志》中考證,乃荇絲湖,又名“恆子湖”,在淥洋湖之南,艾菱湖之北,因湖中荇草漫漫而名。牛鳴雙村就坐落在這荇絲湖旁。所謂“雙村”,乃沿溪而建,隔溪相望,“可立而呼”的兩個村落。在“綠楊藪澤中”,有“茅屋亂叢簇”,雖然“縱橫村巷小”,只是“夜不閉戶”的“小家三四”,但“宛轉溪橋曲”,“江湖汗漫波”,充滿了水鄉村居的野趣。(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郭元釪(?—1722),字於宮,號雙村,江都人,出身於書香門第。祖父郭茂英,歲貢生,以授徒自給。父親郭士璟,官至工部主事,著作頗豐。郭元釪自幼聰穎異常,及長工詩文,23歲時詩已成集。康熙南巡時他兩次獻詩,均獲嘉獎。他學博思深,詩筆奇險,得以躋身詩壇之列。

郭元釪從小生活在牛鳴雙村,因為“生而已然”,養成了“樂安閒而喜原野”的性情,喜歡上了家鄉的自然風光。這裡春夏之交是“石架爪籬白竹門”,“桔槔聲歇打場喧”;秋日是“白樹溪橋紅葉村”,“一樓寒雨看秋原”;冬天則是“榆楊縱橫,蓼草旁雜”,“猶然一樂土也”。他“嘗讀書其間,風晨月夕,往詣過從,嗑然而笑,愀然而嘆,翼然而趨,植然而立”,“以東西南北之人,為蒹葭忘世之語”,何等瀟灑、自在、悠然,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

在江都葑塞湖畔,有一個野趣天成的去處,它就是著名詩人郭元釪幽居的牛鳴雙村。

葑塞湖,據董恂在《甘棠小志》中考證,乃荇絲湖,又名“恆子湖”,在淥洋湖之南,艾菱湖之北,因湖中荇草漫漫而名。牛鳴雙村就坐落在這荇絲湖旁。所謂“雙村”,乃沿溪而建,隔溪相望,“可立而呼”的兩個村落。在“綠楊藪澤中”,有“茅屋亂叢簇”,雖然“縱橫村巷小”,只是“夜不閉戶”的“小家三四”,但“宛轉溪橋曲”,“江湖汗漫波”,充滿了水鄉村居的野趣。(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郭元釪(?—1722),字於宮,號雙村,江都人,出身於書香門第。祖父郭茂英,歲貢生,以授徒自給。父親郭士璟,官至工部主事,著作頗豐。郭元釪自幼聰穎異常,及長工詩文,23歲時詩已成集。康熙南巡時他兩次獻詩,均獲嘉獎。他學博思深,詩筆奇險,得以躋身詩壇之列。

郭元釪從小生活在牛鳴雙村,因為“生而已然”,養成了“樂安閒而喜原野”的性情,喜歡上了家鄉的自然風光。這裡春夏之交是“石架爪籬白竹門”,“桔槔聲歇打場喧”;秋日是“白樹溪橋紅葉村”,“一樓寒雨看秋原”;冬天則是“榆楊縱橫,蓼草旁雜”,“猶然一樂土也”。他“嘗讀書其間,風晨月夕,往詣過從,嗑然而笑,愀然而嘆,翼然而趨,植然而立”,“以東西南北之人,為蒹葭忘世之語”,何等瀟灑、自在、悠然,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郭元釪熱愛家鄉,寫下大量詩篇讚美這水鄉漁村,並將自己的詩集名為《牛鳴雙村集》,還在另一詩集《拏音集》中專門作序介紹家鄉的美景,他自己因號“雙村”。

牛鳴雙村地處偏僻,遠離塵囂,很少為世人所知。不過,它也曾有過風光的時刻,曹寅等一批文人名士都先後專程來踏訪過。(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

在江都葑塞湖畔,有一個野趣天成的去處,它就是著名詩人郭元釪幽居的牛鳴雙村。

葑塞湖,據董恂在《甘棠小志》中考證,乃荇絲湖,又名“恆子湖”,在淥洋湖之南,艾菱湖之北,因湖中荇草漫漫而名。牛鳴雙村就坐落在這荇絲湖旁。所謂“雙村”,乃沿溪而建,隔溪相望,“可立而呼”的兩個村落。在“綠楊藪澤中”,有“茅屋亂叢簇”,雖然“縱橫村巷小”,只是“夜不閉戶”的“小家三四”,但“宛轉溪橋曲”,“江湖汗漫波”,充滿了水鄉村居的野趣。(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郭元釪(?—1722),字於宮,號雙村,江都人,出身於書香門第。祖父郭茂英,歲貢生,以授徒自給。父親郭士璟,官至工部主事,著作頗豐。郭元釪自幼聰穎異常,及長工詩文,23歲時詩已成集。康熙南巡時他兩次獻詩,均獲嘉獎。他學博思深,詩筆奇險,得以躋身詩壇之列。

郭元釪從小生活在牛鳴雙村,因為“生而已然”,養成了“樂安閒而喜原野”的性情,喜歡上了家鄉的自然風光。這裡春夏之交是“石架爪籬白竹門”,“桔槔聲歇打場喧”;秋日是“白樹溪橋紅葉村”,“一樓寒雨看秋原”;冬天則是“榆楊縱橫,蓼草旁雜”,“猶然一樂土也”。他“嘗讀書其間,風晨月夕,往詣過從,嗑然而笑,愀然而嘆,翼然而趨,植然而立”,“以東西南北之人,為蒹葭忘世之語”,何等瀟灑、自在、悠然,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郭元釪熱愛家鄉,寫下大量詩篇讚美這水鄉漁村,並將自己的詩集名為《牛鳴雙村集》,還在另一詩集《拏音集》中專門作序介紹家鄉的美景,他自己因號“雙村”。

牛鳴雙村地處偏僻,遠離塵囂,很少為世人所知。不過,它也曾有過風光的時刻,曹寅等一批文人名士都先後專程來踏訪過。(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康熙四十四年(1705),郭元釪應通政使、兼理兩淮鹽政曹寅之邀,參與校勘《全唐詩》。期間,與曹寅相處甚洽。一度時期,曹寅有些耳閉,兩眼復又看不清東西,與人交流只靠手勢或寫字來進行,心情非常鬱悶,曾一連寫過五首《賀新郎》詞來傾訴自己的苦惱。郭元釪從家鄉打聽到用槿木屑枕頭可治耳疾的偏方,便從牛鳴雙村特地做了“槿屑枕”送給曹公。誰知,還真就見了效,曹寅為此寫下了《於宮贈槿屑枕志謝》的詩:“已厭清談飛鋸屑,重開裝枕治奇聾。逆行可是通靈訣,常帶餘香入夢中。”以後,曹寅蒙生了到牛鳴雙村一遊的想法,不久便帶領校勘《全唐詩》的一班文人學士來到了雙村。

"

在江都葑塞湖畔,有一個野趣天成的去處,它就是著名詩人郭元釪幽居的牛鳴雙村。

葑塞湖,據董恂在《甘棠小志》中考證,乃荇絲湖,又名“恆子湖”,在淥洋湖之南,艾菱湖之北,因湖中荇草漫漫而名。牛鳴雙村就坐落在這荇絲湖旁。所謂“雙村”,乃沿溪而建,隔溪相望,“可立而呼”的兩個村落。在“綠楊藪澤中”,有“茅屋亂叢簇”,雖然“縱橫村巷小”,只是“夜不閉戶”的“小家三四”,但“宛轉溪橋曲”,“江湖汗漫波”,充滿了水鄉村居的野趣。(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郭元釪(?—1722),字於宮,號雙村,江都人,出身於書香門第。祖父郭茂英,歲貢生,以授徒自給。父親郭士璟,官至工部主事,著作頗豐。郭元釪自幼聰穎異常,及長工詩文,23歲時詩已成集。康熙南巡時他兩次獻詩,均獲嘉獎。他學博思深,詩筆奇險,得以躋身詩壇之列。

郭元釪從小生活在牛鳴雙村,因為“生而已然”,養成了“樂安閒而喜原野”的性情,喜歡上了家鄉的自然風光。這裡春夏之交是“石架爪籬白竹門”,“桔槔聲歇打場喧”;秋日是“白樹溪橋紅葉村”,“一樓寒雨看秋原”;冬天則是“榆楊縱橫,蓼草旁雜”,“猶然一樂土也”。他“嘗讀書其間,風晨月夕,往詣過從,嗑然而笑,愀然而嘆,翼然而趨,植然而立”,“以東西南北之人,為蒹葭忘世之語”,何等瀟灑、自在、悠然,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郭元釪熱愛家鄉,寫下大量詩篇讚美這水鄉漁村,並將自己的詩集名為《牛鳴雙村集》,還在另一詩集《拏音集》中專門作序介紹家鄉的美景,他自己因號“雙村”。

牛鳴雙村地處偏僻,遠離塵囂,很少為世人所知。不過,它也曾有過風光的時刻,曹寅等一批文人名士都先後專程來踏訪過。(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康熙四十四年(1705),郭元釪應通政使、兼理兩淮鹽政曹寅之邀,參與校勘《全唐詩》。期間,與曹寅相處甚洽。一度時期,曹寅有些耳閉,兩眼復又看不清東西,與人交流只靠手勢或寫字來進行,心情非常鬱悶,曾一連寫過五首《賀新郎》詞來傾訴自己的苦惱。郭元釪從家鄉打聽到用槿木屑枕頭可治耳疾的偏方,便從牛鳴雙村特地做了“槿屑枕”送給曹公。誰知,還真就見了效,曹寅為此寫下了《於宮贈槿屑枕志謝》的詩:“已厭清談飛鋸屑,重開裝枕治奇聾。逆行可是通靈訣,常帶餘香入夢中。”以後,曹寅蒙生了到牛鳴雙村一遊的想法,不久便帶領校勘《全唐詩》的一班文人學士來到了雙村。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曹寅一行人是春天來的。一到這水鄉村居,只見野花小草鋪就的綠薦滿眼都是,紅色的花片灑落了一階,他們都被這奇特的美景吸引住了。最令人讚賞的是,這裡的環境幽靜極了,放下卷簾,點起炷香,拋開書本即可入睡,真是一個值得小住的極佳去處!曹寅以《好事近》詞牌寫下了《同人赴雙村醵酒戲填》:“潦倒廣陵春,幾個風流分醉。紅薦一堦花片,又澆他婪尾。鉤簾重放篆煙空,好是拋書睡。直在醉鄉左側,小住為佳耳。”

(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

在江都葑塞湖畔,有一個野趣天成的去處,它就是著名詩人郭元釪幽居的牛鳴雙村。

葑塞湖,據董恂在《甘棠小志》中考證,乃荇絲湖,又名“恆子湖”,在淥洋湖之南,艾菱湖之北,因湖中荇草漫漫而名。牛鳴雙村就坐落在這荇絲湖旁。所謂“雙村”,乃沿溪而建,隔溪相望,“可立而呼”的兩個村落。在“綠楊藪澤中”,有“茅屋亂叢簇”,雖然“縱橫村巷小”,只是“夜不閉戶”的“小家三四”,但“宛轉溪橋曲”,“江湖汗漫波”,充滿了水鄉村居的野趣。(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郭元釪(?—1722),字於宮,號雙村,江都人,出身於書香門第。祖父郭茂英,歲貢生,以授徒自給。父親郭士璟,官至工部主事,著作頗豐。郭元釪自幼聰穎異常,及長工詩文,23歲時詩已成集。康熙南巡時他兩次獻詩,均獲嘉獎。他學博思深,詩筆奇險,得以躋身詩壇之列。

郭元釪從小生活在牛鳴雙村,因為“生而已然”,養成了“樂安閒而喜原野”的性情,喜歡上了家鄉的自然風光。這裡春夏之交是“石架爪籬白竹門”,“桔槔聲歇打場喧”;秋日是“白樹溪橋紅葉村”,“一樓寒雨看秋原”;冬天則是“榆楊縱橫,蓼草旁雜”,“猶然一樂土也”。他“嘗讀書其間,風晨月夕,往詣過從,嗑然而笑,愀然而嘆,翼然而趨,植然而立”,“以東西南北之人,為蒹葭忘世之語”,何等瀟灑、自在、悠然,簡直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郭元釪熱愛家鄉,寫下大量詩篇讚美這水鄉漁村,並將自己的詩集名為《牛鳴雙村集》,還在另一詩集《拏音集》中專門作序介紹家鄉的美景,他自己因號“雙村”。

牛鳴雙村地處偏僻,遠離塵囂,很少為世人所知。不過,它也曾有過風光的時刻,曹寅等一批文人名士都先後專程來踏訪過。(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康熙四十四年(1705),郭元釪應通政使、兼理兩淮鹽政曹寅之邀,參與校勘《全唐詩》。期間,與曹寅相處甚洽。一度時期,曹寅有些耳閉,兩眼復又看不清東西,與人交流只靠手勢或寫字來進行,心情非常鬱悶,曾一連寫過五首《賀新郎》詞來傾訴自己的苦惱。郭元釪從家鄉打聽到用槿木屑枕頭可治耳疾的偏方,便從牛鳴雙村特地做了“槿屑枕”送給曹公。誰知,還真就見了效,曹寅為此寫下了《於宮贈槿屑枕志謝》的詩:“已厭清談飛鋸屑,重開裝枕治奇聾。逆行可是通靈訣,常帶餘香入夢中。”以後,曹寅蒙生了到牛鳴雙村一遊的想法,不久便帶領校勘《全唐詩》的一班文人學士來到了雙村。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曹寅一行人是春天來的。一到這水鄉村居,只見野花小草鋪就的綠薦滿眼都是,紅色的花片灑落了一階,他們都被這奇特的美景吸引住了。最令人讚賞的是,這裡的環境幽靜極了,放下卷簾,點起炷香,拋開書本即可入睡,真是一個值得小住的極佳去處!曹寅以《好事近》詞牌寫下了《同人赴雙村醵酒戲填》:“潦倒廣陵春,幾個風流分醉。紅薦一堦花片,又澆他婪尾。鉤簾重放篆煙空,好是拋書睡。直在醉鄉左側,小住為佳耳。”

(頭條號:江都史話 原創作品 轉載請註明出處)

封塞湖畔的牛鳴雙村(揚州江都邵伯鎮)

此後,郭元釪的不少友人,如張大受、王式丹、查慎行、查嗣瑮、周起渭等人都先後來到牛鳴雙村,為它寫下不少“棹歌”。金庸的先祖查慎行寫道:“煙光霧氣不曾幹,人與臥鷗共一灘。湖似貫珠船似蚌,酒如碧玉蟹如盤。”翰院詩人周起渭寫道:“聞說桃源避世深,雙村亦有桃花林。神仙只隔一溪水,卻是人間無處尋。”在他們的筆下,向世人展現了牛鳴雙村的非凡魅力。 朱毓麒 (朱玉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