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話“艾灸”

養生 艾灸 中醫 穴位 艾草 天津中醫一附院 2019-01-12
冬季養生話“艾灸”

作者:腎病科 雷洋洋 趙巖茹

艾灸療法的產生,在我國已有數千年曆史。所謂艾灸,就是通過把艾草的藥力通過穴位經絡帶到人體的病痛之處,借其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達到調和陰陽、溫經驅寒、溫陽補氣等治病養生功效。

冬季養生話“艾灸”

冬季屬陰,人的身體受到天氣的影響也會出現陰盛陽衰狀態,各個臟器的生理功能也隨之變化,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中醫認為,冬季的養生,以補陽、藏陽為主。在中醫外養法中,艾灸補陽在冬季尤為重要的。而艾草屬陽,加熱或燃燒後作用力更強,所以艾灸是補陽的最佳養生法。

冬季養生話“艾灸”

冬天艾灸這4個穴位最養脾腎

冬季養生話“艾灸”

腹側

冬季養生話“艾灸”

背側

宋代醫家竇材在《扁鵲心書》中告訴我們:“人於無病時,長灸關元穴、命門穴、氣海穴、中脘穴……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年命矣。

關元穴是元氣出入的“關卡”,氣海穴是陰中之陽、元氣之海,中脘穴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道之一,主治脾胃、消化系統疾病;命門穴,顧名思義,它是人體的生命之門,具有溫煦、推動五臟六腑之陽氣的作用,尤其是脾胃,更需要有命門之火的溫煦,才能發揮正常的運化功能。

冬季養生話“艾灸”

我們每天可以用艾條對這4個穴位進行艾灸20 分鐘,以皮膚髮紅為宜,可強壯元陽、理脾和胃,有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可以先灸背部的命門穴,然後再分別灸腹部的中脘穴、氣海穴、關元穴。

冬季天乾物燥,艾灸容易上火,對於本來就陰虛的朋友來說,更要注意:1,不要隨便艾灸整個督脈;2,多喝溫開水;3,加灸滋陰的三陰交、湧泉穴。

圖片來源:www.51yuansu.com

以上內容僅用於健康教育學習交流

冬季養生話“艾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