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養生正逢時,那些你不知道的養生知識?

養生 芒種 小暑 生薑 蔣錫平 2017-05-22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5月20-22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60°時開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這時中國北方夏熟作物子粒逐漸飽滿,早稻開始結穗,在禾稻上始見小粒的谷實、滿滿的,南方進入夏收夏種季節。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農家,從莊稼的小滿裡憧憬著夏收的殷實。

節氣由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小滿

小滿

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乾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節氣物候

“小滿三候”: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

苦菜秀:《埤雅》以荼為苦菜。 《毛詩》曰:“誰謂荼苦?”是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爾雅》曰:“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此苦萊宜言英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蔡邕《月令》以謂苦蕒菜。

靡草死:鄭康成、鮑景翔皆雲:靡草,葶藶之屬。《禮記》注曰:“草之枝葉而靡細者。”方氏曰:“凡物感陽而生者,則強而立;感陰而生者,則柔而靡。”謂之靡草,則至陰之所生也,故不勝至陽而死。

原為小暑至,後《金史志》改麥秋至。《月令》:“麥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滿為四月之中氣,故易之。秋者,百穀成熟之時,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也”。

從氣候特徵來看,在小滿節氣到下一個芒種節氣期間,全國各地都是漸次進入了夏季,南北溫差進一步縮小,降水進一步增多。

養生祕方

由於小滿節氣是皮膚病的高發期,按未病先防的養生觀。

小滿

重點講講“風疹”的防治。《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古代醫家對此病早已有所認識。“風疹”的病因病機不外乎三點:一,溼鬱肌膚,復感風熱或風寒,與溼相博,鬱於肌膚皮毛腠理之間而發病;二,由於腸胃積熱,復感風邪,內不得疏洩,外不得透達,鬱於皮毛腠理之間而來;三,與身體素質有關,吃魚、蝦、蟹等食物過敏導致脾胃不和,蘊溼生熱,鬱於肌膚髮為本病。風疹可發生於身體的任何部位,發病迅速,皮膚上會突然出現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塊成片,或呈丘疹樣,此起彼伏,疏密不一,並伴有皮膚異常瘙癢,隨氣候冷熱而減輕或加劇。當我們瞭解了發病的機理後,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加以預防和治療。

飲食調養上對各種類似的皮膚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溼熱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絲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藕、胡蘿蔔、西紅柿、西瓜、山藥、蛇肉、鯽魚、草魚、鴨肉等;忌食高粱厚味,甘肥滋膩,生溼助溼的食物,如動物脂肪、海腥魚類、酸澀辛辣、性屬溫熱助火之品及油煎燻烤之物,如生蔥、生蒜、生薑、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魚、蝦、蟹各種海鮮發物、牛、羊、狗、鵝肉類等。

小滿時節,萬物繁茂,生長最旺盛,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處於最旺盛的時期,消耗的營養物質為四季二十四節氣中最多,所以,應及時適當補充,才能使身體五臟六腑不受損傷。此節氣的湯品也十分重要,宜綠豆芽蛤蜊湯、苦瓜木棉花牛肉湯、淮山赤小豆節瓜豬月展湯、薺菜生薑魚頭湯、胡椒粒老雞豬肚湯、西洋參紅棗生魚湯,千斤拔雞腳湯等,這些湯品具清熱、養陰、祛溼、暖胃、溫補等功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