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全不危,養德就是養生!

養生 黃帝內經 中醫 文化 老子 孔子 張其成 2019-04-05
德全不危,養德就是養生!

作為“醫學之宗”的《黃帝內經》指 出,養 護 健 康,不只是單純生理上的養護,更是個人修養狀態的全面體現,提出了“德全不危”的觀點,一語道破涵養道德與養護身體之關係,系統梳理這一思想,對於引導現代人保養健康具有重要啟示。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德全不危,養德就是養生!

《內經》指出,“百病生於氣也”意指多種疾病的發生,都是由於氣的失調引起的。這一思想奠定了中醫診病治病的基礎。

中醫認為,導致疾病的原因縱然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百病皆因氣而生,若要保養身體,不生病,需“正氣存內”。而要做到“正氣存內”,就離不開一定的道德修養水準。

因此,古人特別強調通過修身養性,調控好自己的情緒,使喜、怒、哀、樂之氣保持在中正、中和的狀態,通過內煉,調節血氣、經絡與臟腑,達到身心合一,自覺抵制一切外來干擾。由此可見,“《黃帝內經》是一部講‘內求’的書,要使生命健康長壽,不要外求,要往裡求、往內求。”這與孔子所倡導的“克己復禮”、“為仁由己”是一致的,因為相較於外部各種約束力量而言,個人內心的自覺才是事情成敗的關鍵。

《內經》還指出,疾病的發生,除了“生於氣”之外,還與燥溼、寒暑、風雨、飲食、居處等外部原因有密切關係。也就是說,疾病的產生由內傷和外感兩種原因造成。找到了原因,《內經》簡單而精湛地提煉出了養護身體的總綱領,即“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素問·上古天真論》),做到了這些,人們便會達到形與神俱而終其天年之目的。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國人幾千年來孜孜以求的生命高度與理想境界。《論語·學 而》雲:“禮 之 用,和 為 貴”。“禮”的 作用,在於使人的關係和諧;《老子》雲:“萬物負陰而抱陽,衝 氣 以 為 和”。“和”是 萬 物 生 生 不 息 之 根基,也是《黃帝內經》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內經》理論體系的核心思想就是如何保持人體的整體協

調和動態平衡”。這一思想體現在天道觀、天人觀、人事觀、人體觀、養生觀等各個領域,亦可表述為生命個體與外部環境之“和”及生命個體自身的心身、形神之“和”。

內外合和,心態平衡

德全不危,養德就是養生!

自然環境是生命個體所面臨的最大外部環境。實現人與自然之和諧,達“天人合一”之境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內經》指出,個體生命應順時而動,據四時與四季 變 化,自 覺 安 排 日 常 起 居在自然中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尤其是在陽氣生髮、萬物復甦的春天,要“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行”。這種悠然自得,與天地萬物構成和諧統一整體的思想,也正是“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 境 界,更是一種陶冶情操,促進身體健康的方法。

《黃帝內經》除了突出與自然的和諧之外,它還告訴我們,個體生命作為社會存在物,如何與他人及社會和諧相處,以及在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中如何保持身心平和,也影響著身體的養護與健康。因此,保持一顆平常心,“美其食,任 其 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才能達到“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的境界。

這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與個體高尚的道德情操密切相關。博大的胸襟,曠達的情懷,樂觀的態度,進取的精神,會使人保持從容不迫的情緒,從而調節好面臨的各種問題,維護身心健康。

身心一體,形與神俱

德全不危,養德就是養生!

在人體這一閉合的生命系統中,“心”是五臟六腑之大主,一旦受到外部環境特別是不良情緒的影響,便會引發五臟六腑功能的紊亂,甚至出現“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的嚴重後果。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保養健康的第一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