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角度全方面辨證論治慢性蕁麻疹,總有一個症狀跟你相似

相信慢性蕁麻疹困擾著許多人,很多人都試過在網上尋找治療方式,按照別人給出的藥方去抓藥,就會發現,為什麼別人的痊癒了,我的沒有?甚至還有些不良反應?

大家都是喝、敷同樣的藥方,為什麼卻毫無效果呢?這是因為蕁麻疹、白癜風、銀屑病、溼疹等,都是一些皮膚的疑難雜症,病機都是複雜多變的。開藥也就各不相同了,甚至劑量都是相差甚遠的。

其實網上尋中醫,最好的不是尋求藥方,而是由中草藥製成的中成藥才是最有效的。因為中成藥的成分都是控制在一個安全的範圍。對人體的副作用是極小的。

而藥方往往可能會因為一味有毒中藥(如蒼耳子等)因為調和中藥(如甘草等)的劑量不足,而增加體內積毒量。

蕁麻疹是皮膚科常見的疾病,臨床上以皮膚黏膜出現侷限性水腫反應、伴隨著瘙癢為主要表現,若症狀持續6周以上,就可以診斷為慢性蕁麻疹。病因複雜,容易反覆發作,波及範圍廣。成人、兒童均可能病發。

中醫治療皮膚的疑難雜症,有著獨特的優勢,尤其是慢性蕁麻疹。以傳統的辨證論治以及今年以來的辯體論治,對該病的治療都各具特色。

從中醫角度全方面辨證論治慢性蕁麻疹,總有一個症狀跟你相似


傳統辨證論治

  • 從外邪論治

1.風寒束表

即常說的寒冷性慢性蕁麻疹,寒冷季節多發。由於外感風寒,寒邪束於肌表,營衛失調,脈絡聚集故而發病。表現為皮疹顏色淡白、淡紅,皮疹遇風遇冷驟起,得暖則輕,脈浮緊,舌淡苔薄白。

治法:疏風散寒,益氣固表。使用玉屏桂枝烏梅湯中成藥治療此類蕁麻疹有明顯優勢,且價格低廉,該方是在麻黃湯的基礎上再添和血、疏風的藥物,臨床效果滿意。

2.風熱犯表

風熱犯表型慢性蕁麻疹常因稟賦不耐,風熱之邪氣侵襲或風寒邪氣入裡化熱而發作。表現丘疹顏色鮮紅,有灼熱感,癢感明顯,遇熱、遇風加重,苔薄黃或薄白,脈浮數。

治法:清熱祛風涼血。苦柏疏風清熱丸治療此類蕁麻疹,療效顯著。

  • 從血論治

1.血虛生風

該證常見於先天稟賦不足、年老久病人群,表現為皮疹反覆發作,勞累時或夜間加重,體瘦弱,舌紅少津,脈細。

治法:祛風止癢、養血潤燥、滋陰生津,藥方:荊芥10g,蟬蛻10g,浮萍10g,當歸10g,胡麻仁10g,麥冬10g,天冬10g,白芍10g,生地黃10g,炒酸棗仁10g,夜交藤10g,生甘草10g。

2.血熱生風

該型患者多由外感或內傷等原因引起的心肝火盛或素體陽亢而導致的血分熱盛,熱極生風引發,內風與外風相合,風血搏結,騰理鬱閉,發於肌膚,表現為夜間癢甚、尿黃、心煩、舌紅苔少、脈弦滑數、皮膚灼熱、紅腫等。

治法:清熱涼血、疏風止癢。清營湯、涼血消風散都是治療此類蕁麻疹的首選中成藥。

3.血瘀生風

血瘀型患者多見於慢性蕁麻疹疾病後期,舊病氣虛不能推動血液運行,舊血不去、新血不生,久病成瘀,血脈不通,瘀血阻於經絡膝理之間,丘疹顯現。表現為皮疹暗紅,多分佈於體表受壓迫處,舌暗,脈細澀。

治法:活血祛風。使用化痰祛瘀湯、四逆散合桃核承氣湯治療此類蕁麻疹。

從中醫角度全方面辨證論治慢性蕁麻疹,總有一個症狀跟你相似

  • 從肺腑論治

此類慢性蕁麻疹臨床表現多為皮膚受損,瘙癢,《內經》有“肺主皮毛”的說法。

1.脾胃失調

如脾虛溼蘊者,主要表現除皮疹顯現,皮膚瘙癢外,同時伴有食少、嘔惡、腹脹痛、便溏等症狀,舌淡胖,苔白膩。

治療:健脾和胃,疏風止癢。應用藿香正氣散、參苓白朮散治療。

2.肺脾虛弱

本證多見皮疹淡紅,惡風,伴短氣乏力、易感冒、納呆便溏等肺脾氣虛的症狀,舌淡白苔膩,脈緩,常反覆發作。

治療:健脾益氣,固表祛風。用玉屏風散、四君子湯治療。


近代辯體論治

主要為過敏體質,這種體質在先天遺傳基礎和後天外界環境影響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一種生理機能、自我調適能力低下的特異性體質,表現為對不同變應原的親和性和反應性增強。

這種體質是諸多過敏性疾病發生的根本,慢性蕁麻疹就是其中之一。

過敏體質者自身正氣不足,免疫功能紊亂,對環境和外界刺激的調節適應能力低下,是過敏性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而過敏源則是該病的外在因素,

中醫認為,先天過敏體質為根本,以血熱風擾、伏邪內潛為主要病機。

治療:以調體扶正為主,涼血祛風為輔。採用王琦教授的脫敏消風湯有良好的效果(開始幾天可能會不見效,堅持一段時間見效)。

從中醫角度全方面辨證論治慢性蕁麻疹,總有一個症狀跟你相似

蕁麻疹作為一種臨床常見、頑固難治的過敏性疾病,嚴重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希望看完這篇文章患者早日康復。

如果對慢性蕁麻疹還有什麼不懂的或有獨特見解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出來大家討論。

如果本文對你有所幫助,就請點個“關注”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