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CT偶爾發現得過腦梗死,怎麼辦?

做CT偶爾發現得過腦梗死,怎麼辦?

不少老年患者因其他疾病或症狀進行影像檢查時,無意中發現腦部居然有“梗死灶”,然而這些患者並沒有出現肢體癱瘓、麻木或口齒不清等腦卒中的症狀。

對於這種毫無症狀的腦梗死,怎麼處理?

近期,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專門發佈了《中國無症狀腦梗死診治共識》,幫助臨床醫生對無症狀腦梗死進行恰當診治。這裡介紹給大家,如果您有同樣的情況,希望可以幫您對自己的疾病有個更好的認識。

要點見下:

1.老年人群中無症狀腦梗死患病率為8%~28%,且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病、血液系統疾病等均是無症狀腦梗死的高危因素。

2.無症狀腦梗死的人以後發生有症狀的腦梗死和痴呆的風險高。這部分人5年後發生有症狀腦梗死的風險為3%~10%,高於健康人2倍左右。

3.診斷無症狀腦梗死,磁共振成像(MRI)敏感度和精確性均優於計算機斷層掃描(CT)。

4.具有腦卒中危險因素的中老年人腦CT或MRI發現腦內有軟化灶,且沒有相關的臨床表現者,既往也沒有腦梗死或短暫性腦缺血(TIA)病史時,應考慮為無症狀腦梗死。

5.治療目的是降低以後發生有症狀腦梗死和痴呆的風險,推薦意見:

(1)確定為無症狀腦梗死後,要積極篩查腦卒中危險因素,並規範治療。有高血壓就控制好血壓、有糖尿病就控制好血糖、血脂高者就控制血脂達標、戒菸、有房顫者抗凝治療、有情緒障礙者治療心理疾病……;

(2)根據存在的危險因素評估未來10年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風險>10%的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另外,合併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慢性腎病患者,也建議服用阿司匹林;

(3)伴有血管危險因素的無症狀腦梗死患者,參照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TIA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指南給予個體化預防處理,並隨訪。每個人情況不同,請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