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車主:油改電比純電專屬平臺車更好'

"

編者按:在選擇電動汽車時,主流聲音都是說純電專屬平臺上設計的電動汽車更好,更值得購買。那麼,電動車主怎麼看?最近,一位理工科出身的電動車主向電駒投稿,給出了另一種觀點。

以下為全文:

2016年初,參加搖號三年多的我眼見燃油車指標遙遙無期,在朋友的勸說下,毅然改投當時指標尚且充裕的新能源汽車門下,並在當年7月購入了自己的第一輛純電動汽車——北汽EX200。一晃三年時間過去,隨著燃油車指標的進一步收緊,北京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日漸火爆。用車剛需的人們從將信將疑中猛醒過來,爭先恐後的湧進新能源汽車的指標池裡,轉眼間隊伍就排到了2027年。

三年的時間,我變成了較早接觸純電動汽車的“老鳥”,除了平日裡偷閒蒐羅一些感興趣的新車數據,也時常會被菜鳥叫住,搖頭晃腦點評一二。常常聽到很多準備購買純電動汽車的人表示,一定要買一輛純電動專屬平臺打造的電動汽車。作為一名理工科車主,初次購車時我也抱著相同的觀點。理由很簡單,較之以燃油車型改造,電動專屬平臺無需妥協同款燃油車的既有結構,設計上會盡可能偏向電動汽車的用車特點,結構佈局會更加合理。

然而,在具備了幾年的用車經驗之後,我卻要說,下次我仍會選油、電同款的純電動汽車。

2016年11月,因為過度迷信倒車影像,忽略了反光鏡的重要性,我在停車倒庫時不慎擠壞了愛車的左後輪眉和尾燈下後槓包角飾板。懊惱的同時,我深信這樣一個小小的破損修復起來完全沒有難度。畢竟只是一塊獨立的塑料板,花不了幾兩銀子就能擺平。於是我第一時間去了最近的特約維修站。然而維修站的報價卻讓我傻了眼,必須更換整個後槓及後包圍,光配件報價就1200元。

"

編者按:在選擇電動汽車時,主流聲音都是說純電專屬平臺上設計的電動汽車更好,更值得購買。那麼,電動車主怎麼看?最近,一位理工科出身的電動車主向電駒投稿,給出了另一種觀點。

以下為全文:

2016年初,參加搖號三年多的我眼見燃油車指標遙遙無期,在朋友的勸說下,毅然改投當時指標尚且充裕的新能源汽車門下,並在當年7月購入了自己的第一輛純電動汽車——北汽EX200。一晃三年時間過去,隨著燃油車指標的進一步收緊,北京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日漸火爆。用車剛需的人們從將信將疑中猛醒過來,爭先恐後的湧進新能源汽車的指標池裡,轉眼間隊伍就排到了2027年。

三年的時間,我變成了較早接觸純電動汽車的“老鳥”,除了平日裡偷閒蒐羅一些感興趣的新車數據,也時常會被菜鳥叫住,搖頭晃腦點評一二。常常聽到很多準備購買純電動汽車的人表示,一定要買一輛純電動專屬平臺打造的電動汽車。作為一名理工科車主,初次購車時我也抱著相同的觀點。理由很簡單,較之以燃油車型改造,電動專屬平臺無需妥協同款燃油車的既有結構,設計上會盡可能偏向電動汽車的用車特點,結構佈局會更加合理。

然而,在具備了幾年的用車經驗之後,我卻要說,下次我仍會選油、電同款的純電動汽車。

2016年11月,因為過度迷信倒車影像,忽略了反光鏡的重要性,我在停車倒庫時不慎擠壞了愛車的左後輪眉和尾燈下後槓包角飾板。懊惱的同時,我深信這樣一個小小的破損修復起來完全沒有難度。畢竟只是一塊獨立的塑料板,花不了幾兩銀子就能擺平。於是我第一時間去了最近的特約維修站。然而維修站的報價卻讓我傻了眼,必須更換整個後槓及後包圍,光配件報價就1200元。

理工科車主:油改電比純電專屬平臺車更好

​我不禁怒從心頭起,當我是沒有機械常識的菜鳥啊!明明眼見是獨立的配件,並無結構上的硬性連接,卻非要綁定維修,豈有此理!於是斷然喝退糾纏不休的店家,自行去淘寶上搜索副廠配件。眾所周時,EX200是從北汽紳寶X25車型改造而來,因此沒費多少工夫,我就從某寶上淘得紳寶X25的副廠件,連同安裝時必要的後槓支架(連接件)消費170元。隨後找了個認識的修理小店,花了50元的人工費,復原的天衣無縫。

"

編者按:在選擇電動汽車時,主流聲音都是說純電專屬平臺上設計的電動汽車更好,更值得購買。那麼,電動車主怎麼看?最近,一位理工科出身的電動車主向電駒投稿,給出了另一種觀點。

以下為全文:

2016年初,參加搖號三年多的我眼見燃油車指標遙遙無期,在朋友的勸說下,毅然改投當時指標尚且充裕的新能源汽車門下,並在當年7月購入了自己的第一輛純電動汽車——北汽EX200。一晃三年時間過去,隨著燃油車指標的進一步收緊,北京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日漸火爆。用車剛需的人們從將信將疑中猛醒過來,爭先恐後的湧進新能源汽車的指標池裡,轉眼間隊伍就排到了2027年。

三年的時間,我變成了較早接觸純電動汽車的“老鳥”,除了平日裡偷閒蒐羅一些感興趣的新車數據,也時常會被菜鳥叫住,搖頭晃腦點評一二。常常聽到很多準備購買純電動汽車的人表示,一定要買一輛純電動專屬平臺打造的電動汽車。作為一名理工科車主,初次購車時我也抱著相同的觀點。理由很簡單,較之以燃油車型改造,電動專屬平臺無需妥協同款燃油車的既有結構,設計上會盡可能偏向電動汽車的用車特點,結構佈局會更加合理。

然而,在具備了幾年的用車經驗之後,我卻要說,下次我仍會選油、電同款的純電動汽車。

2016年11月,因為過度迷信倒車影像,忽略了反光鏡的重要性,我在停車倒庫時不慎擠壞了愛車的左後輪眉和尾燈下後槓包角飾板。懊惱的同時,我深信這樣一個小小的破損修復起來完全沒有難度。畢竟只是一塊獨立的塑料板,花不了幾兩銀子就能擺平。於是我第一時間去了最近的特約維修站。然而維修站的報價卻讓我傻了眼,必須更換整個後槓及後包圍,光配件報價就1200元。

理工科車主:油改電比純電專屬平臺車更好

​我不禁怒從心頭起,當我是沒有機械常識的菜鳥啊!明明眼見是獨立的配件,並無結構上的硬性連接,卻非要綁定維修,豈有此理!於是斷然喝退糾纏不休的店家,自行去淘寶上搜索副廠配件。眾所周時,EX200是從北汽紳寶X25車型改造而來,因此沒費多少工夫,我就從某寶上淘得紳寶X25的副廠件,連同安裝時必要的後槓支架(連接件)消費170元。隨後找了個認識的修理小店,花了50元的人工費,復原的天衣無縫。

理工科車主:油改電比純電專屬平臺車更好

​這次簡單的車損維修,僅連工帶料花費就比原廠配件費節省了將近1000元,更不用說4S店高昂的工時費了。對於平民用車一族來說,這是個不小的數目。正因為我的電動汽車脫胎於保有量不低的汽油車型,才會在多如牛毛的汽車配件網店上輕易淘得價格低廉又完全匹配的副廠件,並且各處可得市值安裝工藝的修車師傅。試想如果換成是純電專屬平臺下開發的電動車型,我大約只能任由4S店和特約維修站宰割了。即使僥倖淘到配件,找到技藝嫻熟的修車師傅,也會因為保有量不高,維修經驗少的原因,增加維修安裝的成本。

"

編者按:在選擇電動汽車時,主流聲音都是說純電專屬平臺上設計的電動汽車更好,更值得購買。那麼,電動車主怎麼看?最近,一位理工科出身的電動車主向電駒投稿,給出了另一種觀點。

以下為全文:

2016年初,參加搖號三年多的我眼見燃油車指標遙遙無期,在朋友的勸說下,毅然改投當時指標尚且充裕的新能源汽車門下,並在當年7月購入了自己的第一輛純電動汽車——北汽EX200。一晃三年時間過去,隨著燃油車指標的進一步收緊,北京的純電動汽車市場日漸火爆。用車剛需的人們從將信將疑中猛醒過來,爭先恐後的湧進新能源汽車的指標池裡,轉眼間隊伍就排到了2027年。

三年的時間,我變成了較早接觸純電動汽車的“老鳥”,除了平日裡偷閒蒐羅一些感興趣的新車數據,也時常會被菜鳥叫住,搖頭晃腦點評一二。常常聽到很多準備購買純電動汽車的人表示,一定要買一輛純電動專屬平臺打造的電動汽車。作為一名理工科車主,初次購車時我也抱著相同的觀點。理由很簡單,較之以燃油車型改造,電動專屬平臺無需妥協同款燃油車的既有結構,設計上會盡可能偏向電動汽車的用車特點,結構佈局會更加合理。

然而,在具備了幾年的用車經驗之後,我卻要說,下次我仍會選油、電同款的純電動汽車。

2016年11月,因為過度迷信倒車影像,忽略了反光鏡的重要性,我在停車倒庫時不慎擠壞了愛車的左後輪眉和尾燈下後槓包角飾板。懊惱的同時,我深信這樣一個小小的破損修復起來完全沒有難度。畢竟只是一塊獨立的塑料板,花不了幾兩銀子就能擺平。於是我第一時間去了最近的特約維修站。然而維修站的報價卻讓我傻了眼,必須更換整個後槓及後包圍,光配件報價就1200元。

理工科車主:油改電比純電專屬平臺車更好

​我不禁怒從心頭起,當我是沒有機械常識的菜鳥啊!明明眼見是獨立的配件,並無結構上的硬性連接,卻非要綁定維修,豈有此理!於是斷然喝退糾纏不休的店家,自行去淘寶上搜索副廠配件。眾所周時,EX200是從北汽紳寶X25車型改造而來,因此沒費多少工夫,我就從某寶上淘得紳寶X25的副廠件,連同安裝時必要的後槓支架(連接件)消費170元。隨後找了個認識的修理小店,花了50元的人工費,復原的天衣無縫。

理工科車主:油改電比純電專屬平臺車更好

​這次簡單的車損維修,僅連工帶料花費就比原廠配件費節省了將近1000元,更不用說4S店高昂的工時費了。對於平民用車一族來說,這是個不小的數目。正因為我的電動汽車脫胎於保有量不低的汽油車型,才會在多如牛毛的汽車配件網店上輕易淘得價格低廉又完全匹配的副廠件,並且各處可得市值安裝工藝的修車師傅。試想如果換成是純電專屬平臺下開發的電動車型,我大約只能任由4S店和特約維修站宰割了。即使僥倖淘到配件,找到技藝嫻熟的修車師傅,也會因為保有量不高,維修經驗少的原因,增加維修安裝的成本。

理工科車主:油改電比純電專屬平臺車更好

​我們老百姓用車講究經濟實惠,車是用來伺候人的,不是人伺候車。純電動平臺車型的設計優勢固然存在,但其成本回收完全依賴自產自銷。反觀改型電動汽車,因為有著先期上市的汽油車型做鋪墊,已經積累了大量路試經驗和反饋意見,在推出之前很多細節缺陷都會得到有效彌補;另外大部分車體及內飾不需要重新開發設計,成本攤銷大幅降低,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多實用價值,同時也降低了後期綜合維修成本,即使是購買一些美化裝飾件也非常容易。畢竟很多海外經典的電動汽車也都是先有的汽油原型車,比如日產聆風就脫胎於騏達,而這並沒有影響它作為一款全球銷量最好的電動汽車神一般的存在。

我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至少在電動汽車總體保有量沒有大幅增長之前,購買汽油車改型的純電動汽車不失為一個經濟之選。順便提一句,本人近期已喜提人生第二輛電動汽車,綜合工況續航415公里,初步擺脫了里程焦慮症,可喜可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