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退潮新能源汽車產業何去何從

新能源 能源 新能源汽車 商用車 環球網 2017-06-14

產業視線

新築通工的1.4億元訂單在蓉一錘定音,830臺新能源汽車將在今年8月交付至4家企業;此外,成都雅駿向京東、德邦物流等企業交付了首批1000輛新能源輕卡物流車……新能源汽車領域動作頻頻,不少業界人士認為,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走過產業培育期,進入“躍升期”。

近年來,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情況如何?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潮,川企又該如何應對市場競爭?

□魏馮 本報記者 陳巖

四川現狀

產業政策完善,助力項目加速佈局

從全國來看,我省新能源汽車產業起步並不算早,但發展迅速。

2013年至2014年,新能源汽車在全國40個城市遍地開花,推廣城市名單初現“四川身影”,成都和瀘州先後入選。

2014年下半年,我省提出重點發展“雙五”產業,新能源汽車被列入我省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之一,予以重點支持。自此,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2015年,我省出臺《四川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從應用和生產兩端出發實施研發創新工程,並提出將在2020年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10萬輛,將產值瞄準至“千億級”;今年2月,我省發佈《四川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將我省建成國家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隨著一批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落地,我省在該領域吸引了不少投資。以珠海銀隆為例,去年8月,珠海銀隆成都新能源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將重點建設純電動客車、純電動專用車、新能源乘用車等項目。這已是雙方年內的第二次“握手”,就在此前3個月,珠海銀隆總投資約30億元的生產製造基地,落戶成都天府新區西區產業園。

珠海銀隆相關負責人道出了在川加速佈局的關鍵:新能源汽車產業扶持政策完備,項目協調推進能力強;依託“蓉歐+”通道優勢,外向型強;項目落地的天府新區,擬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高地,空間廣闊。

產業前瞻

補貼整體退潮,倒逼新能源產業自我變革

正在崛起的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卻不得不面臨一個全行業的共同問題——政府補貼整體“退潮”,企業進入市場搏殺,將何去何從?

據國家發佈的《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 2016 年基礎上下降40%。

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補貼退潮,將倒逼我省新能源產業的自我變革。

在技術創新上,一些企業或引入“互聯網+”進行智能互聯,或自主研發核心技術。例如,吉利集團在純電動輕卡上配置車聯網系統,通過手機查閱車輛滿載率等,降低運送成本和返空率;成都雅駿則自主研發生產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部件,核心技術的支撐讓其在物流領域站穩腳跟。

此外,一些企業聚焦研發特定車種。比如,新築通工著力開發純電動城市物流車、純電動快充城市客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城市客車等車種,今年10月,還將瞄準新能源機場擺渡車領域;而野馬汽車則覆蓋乘用車、專用車和客車3類車種,並將於2019年推出市場價10萬元的A0級小型車。

“目前,我省仍面臨著缺乏產業鏈協同創新、缺乏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充電電費不統一等問題。”上述負責人介紹,未來,我省將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內容將覆蓋新能源汽車產業全產業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