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子午谷奇謀也就問諸葛亮要五千兵馬,諸葛亮為什麼不敢一試'

"

根據《魏略》記載,魏延提出子午谷計劃的理由及要點如下:

曹魏在長安的守將是夏侯楙,是曹家的女婿,此人怯而無謀。現在給我五千精兵,再派五千人專門負責運糧食,由褒中出發,沿秦嶺向東,走子午道北行,不用十天就可以到達長安。夏侯楙聽說我突然殺到,必然乘船而逃。

夏侯楙一走,長安只剩下御史、京兆尹這些官員,長安附近有橫門邸閣的糧倉,加上百姓手中的散糧,足可以供人馬食用,曹魏關外人馬聚合好殺到長安,最少得二十天,而丞相您率領大軍從斜谷出來,絕對能趕到,這樣就可以一舉拿下咸陽以西的地盤!

簡單總結,該計劃就是兩路出擊的方案:一路走子午道,一路走褒斜道,只不過褒斜道開始作佯攻,主攻方向放在子午道,出奇不意地拿下長安,之後兩路大軍會合,佔領曹魏的整個關中地區。

有人認為這個計劃很高明,原因是魏延久居漢中,對當地情況十分了解,在蜀、魏軍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弱小的一方應出奇制勝,魏延的計劃正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

"

根據《魏略》記載,魏延提出子午谷計劃的理由及要點如下:

曹魏在長安的守將是夏侯楙,是曹家的女婿,此人怯而無謀。現在給我五千精兵,再派五千人專門負責運糧食,由褒中出發,沿秦嶺向東,走子午道北行,不用十天就可以到達長安。夏侯楙聽說我突然殺到,必然乘船而逃。

夏侯楙一走,長安只剩下御史、京兆尹這些官員,長安附近有橫門邸閣的糧倉,加上百姓手中的散糧,足可以供人馬食用,曹魏關外人馬聚合好殺到長安,最少得二十天,而丞相您率領大軍從斜谷出來,絕對能趕到,這樣就可以一舉拿下咸陽以西的地盤!

簡單總結,該計劃就是兩路出擊的方案:一路走子午道,一路走褒斜道,只不過褒斜道開始作佯攻,主攻方向放在子午道,出奇不意地拿下長安,之後兩路大軍會合,佔領曹魏的整個關中地區。

有人認為這個計劃很高明,原因是魏延久居漢中,對當地情況十分了解,在蜀、魏軍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弱小的一方應出奇制勝,魏延的計劃正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

魏延​子午谷奇謀也就問諸葛亮要五千兵馬,諸葛亮為什麼不敢一試

但也有人認為這個計劃過於冒險,該計劃要想成功,出奇不意是關鍵,但上萬人、十多天的軍事行動不讓敵人察覺是不可能的,曹魏一定會在沿途派出很多偵察兵,一旦知曉蜀軍動向,一方面會在山中依託險要地勢進行襲擾和阻擊,另一方面會調集重兵把守午口,使蜀軍不得入關中。

即使費盡千難萬險、做出重大犧牲後殺到長安城下,面對這個千年古都,能否立即得手希望也很渺茫。所以,魏延的子午谷計劃不是出奇制勝,而是純粹的軍事冒險。

但歷來支持這項計劃的一方似乎佔據了上風,這是因為諸葛亮沒有采取魏延的作戰計劃,而他的北伐也沒有取得最後的成功,所以有人認為假如採納了魏延的計劃,沒準就成功了。

"

根據《魏略》記載,魏延提出子午谷計劃的理由及要點如下:

曹魏在長安的守將是夏侯楙,是曹家的女婿,此人怯而無謀。現在給我五千精兵,再派五千人專門負責運糧食,由褒中出發,沿秦嶺向東,走子午道北行,不用十天就可以到達長安。夏侯楙聽說我突然殺到,必然乘船而逃。

夏侯楙一走,長安只剩下御史、京兆尹這些官員,長安附近有橫門邸閣的糧倉,加上百姓手中的散糧,足可以供人馬食用,曹魏關外人馬聚合好殺到長安,最少得二十天,而丞相您率領大軍從斜谷出來,絕對能趕到,這樣就可以一舉拿下咸陽以西的地盤!

簡單總結,該計劃就是兩路出擊的方案:一路走子午道,一路走褒斜道,只不過褒斜道開始作佯攻,主攻方向放在子午道,出奇不意地拿下長安,之後兩路大軍會合,佔領曹魏的整個關中地區。

有人認為這個計劃很高明,原因是魏延久居漢中,對當地情況十分了解,在蜀、魏軍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弱小的一方應出奇制勝,魏延的計劃正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

魏延​子午谷奇謀也就問諸葛亮要五千兵馬,諸葛亮為什麼不敢一試

但也有人認為這個計劃過於冒險,該計劃要想成功,出奇不意是關鍵,但上萬人、十多天的軍事行動不讓敵人察覺是不可能的,曹魏一定會在沿途派出很多偵察兵,一旦知曉蜀軍動向,一方面會在山中依託險要地勢進行襲擾和阻擊,另一方面會調集重兵把守午口,使蜀軍不得入關中。

即使費盡千難萬險、做出重大犧牲後殺到長安城下,面對這個千年古都,能否立即得手希望也很渺茫。所以,魏延的子午谷計劃不是出奇制勝,而是純粹的軍事冒險。

但歷來支持這項計劃的一方似乎佔據了上風,這是因為諸葛亮沒有采取魏延的作戰計劃,而他的北伐也沒有取得最後的成功,所以有人認為假如採納了魏延的計劃,沒準就成功了。

魏延​子午谷奇謀也就問諸葛亮要五千兵馬,諸葛亮為什麼不敢一試

這個邏輯其實有些問題,北伐沒有成功不一定全由進攻路線的選擇所造成,而即使諸葛亮最終選擇的路線有問題,也不能說明走子午谷就一定正確。

兵法有奇正之分,孫子兵法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常規戰法為正,出奇不意為奇,二者必須結合起來,脫離常規戰法的基礎,一味出奇則未必致勝。

"

根據《魏略》記載,魏延提出子午谷計劃的理由及要點如下:

曹魏在長安的守將是夏侯楙,是曹家的女婿,此人怯而無謀。現在給我五千精兵,再派五千人專門負責運糧食,由褒中出發,沿秦嶺向東,走子午道北行,不用十天就可以到達長安。夏侯楙聽說我突然殺到,必然乘船而逃。

夏侯楙一走,長安只剩下御史、京兆尹這些官員,長安附近有橫門邸閣的糧倉,加上百姓手中的散糧,足可以供人馬食用,曹魏關外人馬聚合好殺到長安,最少得二十天,而丞相您率領大軍從斜谷出來,絕對能趕到,這樣就可以一舉拿下咸陽以西的地盤!

簡單總結,該計劃就是兩路出擊的方案:一路走子午道,一路走褒斜道,只不過褒斜道開始作佯攻,主攻方向放在子午道,出奇不意地拿下長安,之後兩路大軍會合,佔領曹魏的整個關中地區。

有人認為這個計劃很高明,原因是魏延久居漢中,對當地情況十分了解,在蜀、魏軍力不對等的狀況下,弱小的一方應出奇制勝,魏延的計劃正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

魏延​子午谷奇謀也就問諸葛亮要五千兵馬,諸葛亮為什麼不敢一試

但也有人認為這個計劃過於冒險,該計劃要想成功,出奇不意是關鍵,但上萬人、十多天的軍事行動不讓敵人察覺是不可能的,曹魏一定會在沿途派出很多偵察兵,一旦知曉蜀軍動向,一方面會在山中依託險要地勢進行襲擾和阻擊,另一方面會調集重兵把守午口,使蜀軍不得入關中。

即使費盡千難萬險、做出重大犧牲後殺到長安城下,面對這個千年古都,能否立即得手希望也很渺茫。所以,魏延的子午谷計劃不是出奇制勝,而是純粹的軍事冒險。

但歷來支持這項計劃的一方似乎佔據了上風,這是因為諸葛亮沒有采取魏延的作戰計劃,而他的北伐也沒有取得最後的成功,所以有人認為假如採納了魏延的計劃,沒準就成功了。

魏延​子午谷奇謀也就問諸葛亮要五千兵馬,諸葛亮為什麼不敢一試

這個邏輯其實有些問題,北伐沒有成功不一定全由進攻路線的選擇所造成,而即使諸葛亮最終選擇的路線有問題,也不能說明走子午谷就一定正確。

兵法有奇正之分,孫子兵法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常規戰法為正,出奇不意為奇,二者必須結合起來,脫離常規戰法的基礎,一味出奇則未必致勝。

魏延​子午谷奇謀也就問諸葛亮要五千兵馬,諸葛亮為什麼不敢一試

說魏延的計劃是冒險,因為這項計劃的核心是長途奔襲擊,僅以五千能戰之兵去攻長安,雖是奇兵,但缺少常規戰法做為基礎就成為孤軍。

夏侯楙雖然不是名將,但也不會看到屈屈幾千人就棄城而逃,一旦夏侯楙不逃,魏延的計劃就輸掉了一大半。

在冷兵器時代,兵家怕的不是野戰,不是守城,而是攻城,即使一座孤城,久攻不下的戰例也不勝枚舉,魏延想率五千人攻進長安,幾乎等於靠買彩票發財。

正所謂勇則勇矣、智則未也,諸葛亮認為魏延的計劃將致蜀軍孤懸於外,作為蜀漢的丞相,他不能去賭,所以諸葛亮沒有采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