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

作者:漢宣團隊(小明同學)無授權禁止轉載

三國是中國古代承上啟下的一段歷史,上承東漢,下啟西晉,分為魏、蜀、吳三國。在《三國演義》中看起來,蜀國應該是很強大的,擁有眾多出色的文臣武將,但在歷史上,蜀國卻是最先滅亡的,是跟諸葛亮頻繁北伐有關係嗎,還是另有原因?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

"

作者:漢宣團隊(小明同學)無授權禁止轉載

三國是中國古代承上啟下的一段歷史,上承東漢,下啟西晉,分為魏、蜀、吳三國。在《三國演義》中看起來,蜀國應該是很強大的,擁有眾多出色的文臣武將,但在歷史上,蜀國卻是最先滅亡的,是跟諸葛亮頻繁北伐有關係嗎,還是另有原因?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劉備建立蜀國之前,全是因為頂著一個劉家皇室血脈,打著“匡復漢室”的旗號才逐漸壯大起來的。漢獻帝退位,曹丕上位以後,劉備也馬上自立為王,稱要繼續延續漢室。既然是恢復漢室,其建立政權的合法性也要以漢室為基礎,這樣才可以穩定民心,要不然跟搶地盤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但在真實歷史上,劉備急於稱帝,說到底,在劉備眼中,搶地盤比恢復漢室還要重要。當時劉備稱帝時,對外宣稱漢獻帝已經遇害,天下無主,自己是迫不得已才當皇帝的。但其實漢獻帝只是被曹丕軟禁起來了,並沒有死。所以此舉就遭人質疑:天子還沒死,就著急當皇帝,比為漢室報仇還著急。

"

作者:漢宣團隊(小明同學)無授權禁止轉載

三國是中國古代承上啟下的一段歷史,上承東漢,下啟西晉,分為魏、蜀、吳三國。在《三國演義》中看起來,蜀國應該是很強大的,擁有眾多出色的文臣武將,但在歷史上,蜀國卻是最先滅亡的,是跟諸葛亮頻繁北伐有關係嗎,還是另有原因?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劉備建立蜀國之前,全是因為頂著一個劉家皇室血脈,打著“匡復漢室”的旗號才逐漸壯大起來的。漢獻帝退位,曹丕上位以後,劉備也馬上自立為王,稱要繼續延續漢室。既然是恢復漢室,其建立政權的合法性也要以漢室為基礎,這樣才可以穩定民心,要不然跟搶地盤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但在真實歷史上,劉備急於稱帝,說到底,在劉備眼中,搶地盤比恢復漢室還要重要。當時劉備稱帝時,對外宣稱漢獻帝已經遇害,天下無主,自己是迫不得已才當皇帝的。但其實漢獻帝只是被曹丕軟禁起來了,並沒有死。所以此舉就遭人質疑:天子還沒死,就著急當皇帝,比為漢室報仇還著急。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這個舉動,割斷了劉備與漢獻帝之間的聯繫,直到劉備死前,他都沒再有進攻曹魏的實質舉動。那他在稱帝時喊出的“要代天討伐曹家”就成了空喊,他的政權正統性,也成了問題。所以,劉備的蜀國必須要強調漢獻帝雖已禪位,但這是曹魏篡政權所造成的,是被曹賊一時奪去的。那麼由劉備這個漢室唯一的餘脈建立的蜀漢政權,必須代表漢室去討回天下,併合理的存在下去。

所以,蜀漢必須堅持討伐曹魏,才能證明自己的政治正確,壓制人們對其政權合法性的質疑,阻止內憂外患的發生,防止有人叛亂起義。但劉備自己沒有實行這個政策,而是把這個思路,當做遺囑託付給了諸葛亮,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去實現。甚至告訴他,如果你覺得我兒子拖你後腿,你就自己取代他,這一下子把伐魏上升到了誰也不能否定的高度,這就等於把鍋直接甩給諸葛亮,不辦也得辦。

"

作者:漢宣團隊(小明同學)無授權禁止轉載

三國是中國古代承上啟下的一段歷史,上承東漢,下啟西晉,分為魏、蜀、吳三國。在《三國演義》中看起來,蜀國應該是很強大的,擁有眾多出色的文臣武將,但在歷史上,蜀國卻是最先滅亡的,是跟諸葛亮頻繁北伐有關係嗎,還是另有原因?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劉備建立蜀國之前,全是因為頂著一個劉家皇室血脈,打著“匡復漢室”的旗號才逐漸壯大起來的。漢獻帝退位,曹丕上位以後,劉備也馬上自立為王,稱要繼續延續漢室。既然是恢復漢室,其建立政權的合法性也要以漢室為基礎,這樣才可以穩定民心,要不然跟搶地盤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但在真實歷史上,劉備急於稱帝,說到底,在劉備眼中,搶地盤比恢復漢室還要重要。當時劉備稱帝時,對外宣稱漢獻帝已經遇害,天下無主,自己是迫不得已才當皇帝的。但其實漢獻帝只是被曹丕軟禁起來了,並沒有死。所以此舉就遭人質疑:天子還沒死,就著急當皇帝,比為漢室報仇還著急。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這個舉動,割斷了劉備與漢獻帝之間的聯繫,直到劉備死前,他都沒再有進攻曹魏的實質舉動。那他在稱帝時喊出的“要代天討伐曹家”就成了空喊,他的政權正統性,也成了問題。所以,劉備的蜀國必須要強調漢獻帝雖已禪位,但這是曹魏篡政權所造成的,是被曹賊一時奪去的。那麼由劉備這個漢室唯一的餘脈建立的蜀漢政權,必須代表漢室去討回天下,併合理的存在下去。

所以,蜀漢必須堅持討伐曹魏,才能證明自己的政治正確,壓制人們對其政權合法性的質疑,阻止內憂外患的發生,防止有人叛亂起義。但劉備自己沒有實行這個政策,而是把這個思路,當做遺囑託付給了諸葛亮,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去實現。甚至告訴他,如果你覺得我兒子拖你後腿,你就自己取代他,這一下子把伐魏上升到了誰也不能否定的高度,這就等於把鍋直接甩給諸葛亮,不辦也得辦。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劉備死後不到四年,諸葛亮就著手第一次北伐,從國力的恢復來看,顯然是有點著急。為何會如此急於北伐,是因為此時曹魏政權已經交到第三代人手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原人對它的認同度會越來越高,對漢室的懷念會越來越少。長此以往,恢復漢室就不再有民心基礎了,所以諸葛亮不能再等,哪怕國力未復,也要出兵。

諸葛亮北伐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積極的效果。在北伐期間,諸葛亮採取嚴刑峻法的模式,例如揮淚斬馬謖,重罰老將趙雲,甚至把自己都降了三級,就是為了讓人意識到北伐的堅定性。在嚴刑峻法和以天命為基礎的觀念感召下,蜀漢從劉備生前兵敗的危機中走了出來,讓大家重新認可了這個政權的合法性,在之後數年間,國家政治清明,國力雖然最弱,但卻最有進取心,不得不說這是得益於北伐這個準確的政治路線。

既然如此,為何北伐還是沒有成功呢?

"

作者:漢宣團隊(小明同學)無授權禁止轉載

三國是中國古代承上啟下的一段歷史,上承東漢,下啟西晉,分為魏、蜀、吳三國。在《三國演義》中看起來,蜀國應該是很強大的,擁有眾多出色的文臣武將,但在歷史上,蜀國卻是最先滅亡的,是跟諸葛亮頻繁北伐有關係嗎,還是另有原因?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劉備建立蜀國之前,全是因為頂著一個劉家皇室血脈,打著“匡復漢室”的旗號才逐漸壯大起來的。漢獻帝退位,曹丕上位以後,劉備也馬上自立為王,稱要繼續延續漢室。既然是恢復漢室,其建立政權的合法性也要以漢室為基礎,這樣才可以穩定民心,要不然跟搶地盤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但在真實歷史上,劉備急於稱帝,說到底,在劉備眼中,搶地盤比恢復漢室還要重要。當時劉備稱帝時,對外宣稱漢獻帝已經遇害,天下無主,自己是迫不得已才當皇帝的。但其實漢獻帝只是被曹丕軟禁起來了,並沒有死。所以此舉就遭人質疑:天子還沒死,就著急當皇帝,比為漢室報仇還著急。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這個舉動,割斷了劉備與漢獻帝之間的聯繫,直到劉備死前,他都沒再有進攻曹魏的實質舉動。那他在稱帝時喊出的“要代天討伐曹家”就成了空喊,他的政權正統性,也成了問題。所以,劉備的蜀國必須要強調漢獻帝雖已禪位,但這是曹魏篡政權所造成的,是被曹賊一時奪去的。那麼由劉備這個漢室唯一的餘脈建立的蜀漢政權,必須代表漢室去討回天下,併合理的存在下去。

所以,蜀漢必須堅持討伐曹魏,才能證明自己的政治正確,壓制人們對其政權合法性的質疑,阻止內憂外患的發生,防止有人叛亂起義。但劉備自己沒有實行這個政策,而是把這個思路,當做遺囑託付給了諸葛亮,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去實現。甚至告訴他,如果你覺得我兒子拖你後腿,你就自己取代他,這一下子把伐魏上升到了誰也不能否定的高度,這就等於把鍋直接甩給諸葛亮,不辦也得辦。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劉備死後不到四年,諸葛亮就著手第一次北伐,從國力的恢復來看,顯然是有點著急。為何會如此急於北伐,是因為此時曹魏政權已經交到第三代人手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原人對它的認同度會越來越高,對漢室的懷念會越來越少。長此以往,恢復漢室就不再有民心基礎了,所以諸葛亮不能再等,哪怕國力未復,也要出兵。

諸葛亮北伐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積極的效果。在北伐期間,諸葛亮採取嚴刑峻法的模式,例如揮淚斬馬謖,重罰老將趙雲,甚至把自己都降了三級,就是為了讓人意識到北伐的堅定性。在嚴刑峻法和以天命為基礎的觀念感召下,蜀漢從劉備生前兵敗的危機中走了出來,讓大家重新認可了這個政權的合法性,在之後數年間,國家政治清明,國力雖然最弱,但卻最有進取心,不得不說這是得益於北伐這個準確的政治路線。

既然如此,為何北伐還是沒有成功呢?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第一、就是劉備早年的政治失誤造成的,在早年劉備與諸葛亮交談的《隆中對》中,提出的設想就是“跨有荊益”的基礎上實現兩路出兵,夾擊曹魏。但劉備在世時,荊州已經失去,從荊州出兵的通道沒有了,蜀軍就只能從地勢不好的秦川一帶進軍,補給線長,糧草總是出問題,所以北伐很難與曹魏持續作戰,更談不上威脅中原。諸葛亮北伐明知不行,還要繼續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

作者:漢宣團隊(小明同學)無授權禁止轉載

三國是中國古代承上啟下的一段歷史,上承東漢,下啟西晉,分為魏、蜀、吳三國。在《三國演義》中看起來,蜀國應該是很強大的,擁有眾多出色的文臣武將,但在歷史上,蜀國卻是最先滅亡的,是跟諸葛亮頻繁北伐有關係嗎,還是另有原因?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劉備建立蜀國之前,全是因為頂著一個劉家皇室血脈,打著“匡復漢室”的旗號才逐漸壯大起來的。漢獻帝退位,曹丕上位以後,劉備也馬上自立為王,稱要繼續延續漢室。既然是恢復漢室,其建立政權的合法性也要以漢室為基礎,這樣才可以穩定民心,要不然跟搶地盤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但在真實歷史上,劉備急於稱帝,說到底,在劉備眼中,搶地盤比恢復漢室還要重要。當時劉備稱帝時,對外宣稱漢獻帝已經遇害,天下無主,自己是迫不得已才當皇帝的。但其實漢獻帝只是被曹丕軟禁起來了,並沒有死。所以此舉就遭人質疑:天子還沒死,就著急當皇帝,比為漢室報仇還著急。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這個舉動,割斷了劉備與漢獻帝之間的聯繫,直到劉備死前,他都沒再有進攻曹魏的實質舉動。那他在稱帝時喊出的“要代天討伐曹家”就成了空喊,他的政權正統性,也成了問題。所以,劉備的蜀國必須要強調漢獻帝雖已禪位,但這是曹魏篡政權所造成的,是被曹賊一時奪去的。那麼由劉備這個漢室唯一的餘脈建立的蜀漢政權,必須代表漢室去討回天下,併合理的存在下去。

所以,蜀漢必須堅持討伐曹魏,才能證明自己的政治正確,壓制人們對其政權合法性的質疑,阻止內憂外患的發生,防止有人叛亂起義。但劉備自己沒有實行這個政策,而是把這個思路,當做遺囑託付給了諸葛亮,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去實現。甚至告訴他,如果你覺得我兒子拖你後腿,你就自己取代他,這一下子把伐魏上升到了誰也不能否定的高度,這就等於把鍋直接甩給諸葛亮,不辦也得辦。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劉備死後不到四年,諸葛亮就著手第一次北伐,從國力的恢復來看,顯然是有點著急。為何會如此急於北伐,是因為此時曹魏政權已經交到第三代人手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原人對它的認同度會越來越高,對漢室的懷念會越來越少。長此以往,恢復漢室就不再有民心基礎了,所以諸葛亮不能再等,哪怕國力未復,也要出兵。

諸葛亮北伐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積極的效果。在北伐期間,諸葛亮採取嚴刑峻法的模式,例如揮淚斬馬謖,重罰老將趙雲,甚至把自己都降了三級,就是為了讓人意識到北伐的堅定性。在嚴刑峻法和以天命為基礎的觀念感召下,蜀漢從劉備生前兵敗的危機中走了出來,讓大家重新認可了這個政權的合法性,在之後數年間,國家政治清明,國力雖然最弱,但卻最有進取心,不得不說這是得益於北伐這個準確的政治路線。

既然如此,為何北伐還是沒有成功呢?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第一、就是劉備早年的政治失誤造成的,在早年劉備與諸葛亮交談的《隆中對》中,提出的設想就是“跨有荊益”的基礎上實現兩路出兵,夾擊曹魏。但劉備在世時,荊州已經失去,從荊州出兵的通道沒有了,蜀軍就只能從地勢不好的秦川一帶進軍,補給線長,糧草總是出問題,所以北伐很難與曹魏持續作戰,更談不上威脅中原。諸葛亮北伐明知不行,還要繼續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

作者:漢宣團隊(小明同學)無授權禁止轉載

三國是中國古代承上啟下的一段歷史,上承東漢,下啟西晉,分為魏、蜀、吳三國。在《三國演義》中看起來,蜀國應該是很強大的,擁有眾多出色的文臣武將,但在歷史上,蜀國卻是最先滅亡的,是跟諸葛亮頻繁北伐有關係嗎,還是另有原因?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劉備建立蜀國之前,全是因為頂著一個劉家皇室血脈,打著“匡復漢室”的旗號才逐漸壯大起來的。漢獻帝退位,曹丕上位以後,劉備也馬上自立為王,稱要繼續延續漢室。既然是恢復漢室,其建立政權的合法性也要以漢室為基礎,這樣才可以穩定民心,要不然跟搶地盤就沒有什麼區別了。

但在真實歷史上,劉備急於稱帝,說到底,在劉備眼中,搶地盤比恢復漢室還要重要。當時劉備稱帝時,對外宣稱漢獻帝已經遇害,天下無主,自己是迫不得已才當皇帝的。但其實漢獻帝只是被曹丕軟禁起來了,並沒有死。所以此舉就遭人質疑:天子還沒死,就著急當皇帝,比為漢室報仇還著急。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這個舉動,割斷了劉備與漢獻帝之間的聯繫,直到劉備死前,他都沒再有進攻曹魏的實質舉動。那他在稱帝時喊出的“要代天討伐曹家”就成了空喊,他的政權正統性,也成了問題。所以,劉備的蜀國必須要強調漢獻帝雖已禪位,但這是曹魏篡政權所造成的,是被曹賊一時奪去的。那麼由劉備這個漢室唯一的餘脈建立的蜀漢政權,必須代表漢室去討回天下,併合理的存在下去。

所以,蜀漢必須堅持討伐曹魏,才能證明自己的政治正確,壓制人們對其政權合法性的質疑,阻止內憂外患的發生,防止有人叛亂起義。但劉備自己沒有實行這個政策,而是把這個思路,當做遺囑託付給了諸葛亮,讓他不惜一切代價去實現。甚至告訴他,如果你覺得我兒子拖你後腿,你就自己取代他,這一下子把伐魏上升到了誰也不能否定的高度,這就等於把鍋直接甩給諸葛亮,不辦也得辦。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劉備死後不到四年,諸葛亮就著手第一次北伐,從國力的恢復來看,顯然是有點著急。為何會如此急於北伐,是因為此時曹魏政權已經交到第三代人手裡,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原人對它的認同度會越來越高,對漢室的懷念會越來越少。長此以往,恢復漢室就不再有民心基礎了,所以諸葛亮不能再等,哪怕國力未復,也要出兵。

諸葛亮北伐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積極的效果。在北伐期間,諸葛亮採取嚴刑峻法的模式,例如揮淚斬馬謖,重罰老將趙雲,甚至把自己都降了三級,就是為了讓人意識到北伐的堅定性。在嚴刑峻法和以天命為基礎的觀念感召下,蜀漢從劉備生前兵敗的危機中走了出來,讓大家重新認可了這個政權的合法性,在之後數年間,國家政治清明,國力雖然最弱,但卻最有進取心,不得不說這是得益於北伐這個準確的政治路線。

既然如此,為何北伐還是沒有成功呢?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第一、就是劉備早年的政治失誤造成的,在早年劉備與諸葛亮交談的《隆中對》中,提出的設想就是“跨有荊益”的基礎上實現兩路出兵,夾擊曹魏。但劉備在世時,荊州已經失去,從荊州出兵的通道沒有了,蜀軍就只能從地勢不好的秦川一帶進軍,補給線長,糧草總是出問題,所以北伐很難與曹魏持續作戰,更談不上威脅中原。諸葛亮北伐明知不行,還要繼續上,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諸葛亮為何要頻繁北伐,三國中蜀漢政權為什麼最先滅亡?

​第二、是益州的內憂,劉備死後不久,益州就發生叛亂,雖然諸葛亮很快就平定了益州的叛亂,但反叛勢力還是一直存在。諸葛亮在世時,還能對反叛勢力進行鎮壓,當諸葛亮死後,這些勢力就不受控制了,迅速擴大。其中當時擔任光祿大夫的譙周寫了一片《仇國論》,幾乎影響了整個蜀國,甚至促進了蜀國的滅亡。

《仇國論》的觀點就是力量弱小的國家是打不過強敵的,應學周文王那樣休養生息,不要窮兵黷武,實際上就是反對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此文一出,蜀國上下都反對繼續北伐了,民間更是出現大量逃兵役的情況。之後蜀國就採取軍事收縮策略,把注意力轉移到保境安民上了。人們越來越不想和曹魏爭鬥,只求得過且過。於是在公元263年,後主劉禪面對曹魏的進攻,在《仇國論》窮兵黷武的影響下,和大臣的勸說之後,主動選擇了投降,蜀漢滅亡,其實那時候魏軍距離蜀漢都城還很遠。

諸葛亮北伐是為了漢室政權的合法性、正統性,迫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即便他知道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為了劉備的遺願和匡扶漢室,他還是在堅持北伐,最後也因北伐過勞而死,為蜀漢確實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