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著名的“四句教”說了點什麼?

王陽明 老子 惠能 文化 禪境 2017-04-11

王陽明著名的“四句教”說了點什麼?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

商業是關於利害的計較;修行是關於善惡的計較。

:所有的商業創意,或者是有利的、或者是有害的。

:分析利害需要的是商業知識/經驗,知識是實踐的指導。

:商業實踐/經營就是做自己認為有利的事情,實踐出真知。

從想法到知識到實踐,商業是以利害反覆度量自己的過程,而最終我們能得到的是對市場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市場基本規律是客觀的、中性的,並沒有什麼利害之分。

所以說我們用不斷的利害計較,認識到了一個沒有利害的規律。

修行也是這樣,只不過度量自己的尺子從“利害”換成了“善惡”。

“有善有惡意之動”——我們的每一個意念,都是有善惡之分的;

“知善知惡是良知”——幫助我們判斷善惡的知識和經驗就叫做“良知”,良知是行善的指導。

“為善去惡是格物”——修行就是踐行那些我們認為是善的東西,善行出善知。

“無善無噁心之體”——意、知、行三者是相互促進的。用善惡不斷的去考量這三個東西,最後就會到達一個無善無惡的境界。

王陽明著名的“四句教”說了點什麼?

這個境界佛家講叫“空”。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空無一物,哪裡容得了善惡。

老子講叫“道”。

《道德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仁”都被捨去了,哪裡還有善惡的藏身之地。

守仁講叫“心”。

臨終時,弟子問王陽明“先生有什麼要交代的?”王陽明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光明之境,自然再無善惡可分。

所以連傑說:“善惡是修行路上的計較,但終須被遺忘。”這就是王陽明四句教的意思。

為商,格之以利害;拋掉利害,一切暗合市場規律;

修身,格之以善惡;捨去善惡,心性可達澄明之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