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這些“王羲之法帖”偽作

此帖首見於《淳化閣帖》,在王羲之帖卷六之首,引人注目。北宋米芾、黃伯思鑑定偽作。黃伯思《法帖刊誤》以為:一則從文辭看,如“宅上靜眠”為“今流俗語”,二則從形體風神看,“筆無晉韻”,所以是“近世不工書者偽作”。這種評判基本合理。不過此帖並非一概“不工書”,一無是處,或可視為考察北宋王羲之刻帖真偽之樣本。——張天弓

警惕這些“王羲之法帖”偽作

王羲之《適得書帖》 草書 國家圖書館藏

王羲之的尺牘之《適得書帖》

文/張天弓

載/中國書法報

原帖釋文:

適得書,知足下問。吾欲中冷,甚憒憒①,向宅上靜佳眠②,都不知足下來門,甚無意,恨不暫面。王羲之。③

帖文大意:

剛收到來函,知閣下問候。那天我好像著了涼,十分煩悶乏力,在家靜睡,很深沉,完全不知您的來訪,沒有接待確屬無心,只恨沒能見上一面。王羲之。

註解

①憒憒:煩悶貌。明代董其昌《臨〈淳化閣帖〉卷六》中《臨〈適得書帖〉》寫為“憒憒”,清代王澍《〈淳化祕閣法帖〉考正》亦同。

②宅上靜佳眠:北宋黃伯思《法帖刊誤》判“宅上靜眠”為“今流俗語”,漏引“佳”字。

③此帖北宋米芾、黃伯思、清代王澍均判定偽作。《法帖刊誤》以其言辭有“今流俗語”,又目定此帖“筆無晉韻”,故為“近世不工書者偽作”。王澍《〈淳化祕閣法帖〉考正》將米、黃鑑評結論與姜夔《續書譜》“草書”條對照,以多字“連屬”為中心,論證此帖為偽作。既然此帖文辭與書法俱偽,無須深究文本意涵。

解讀

此帖首見於《淳化閣帖》,在王羲之帖卷六之首,引人注目。北宋米芾、黃伯思鑑定偽作。黃伯思《法帖刊誤》以為:一則從文辭看,如“宅上靜眠”為“今流俗語”,二則從形體風神看,“筆無晉韻”,所以是“近世不工書者偽作”。這種評判基本合理。不過此帖並非一概“不工書”,一無是處,或可視為考察北宋王羲之刻帖真偽之樣本。

先看形質,再從形質看神韻,與傳世王羲之名跡比勘,知曉鑑別法帖之方法。

提示:其一,形神俱劣如“面王”“羲之”,兩個兩字屬連,模糊“王羲之”署名,不合晉人書儀,且字勢拙劣。

警惕這些“王羲之法帖”偽作

“面王”兩字


警惕這些“王羲之法帖”偽作

“羲之”兩字

另,相鄰之“來門甚”三字,粗鄙至極。

警惕這些“王羲之法帖”偽作

“來門甚”三字

其二,篇首“知足下問吾”五字屬連,不似王羲之小草兩字連屬,是為宋人評判晉唐草書之重要標準,五字連屬雖“筆無晉韻”,但略知“筆有唐宋法”。

警惕這些“王羲之法帖”偽作

“知足下問吾”五字屬連

其三,最需斟酌的是“中”字、“欲”字,形似而神不似;“暫”字、“都”字,又略顯晉人筆意,在晉人風韻與唐人習氣之間,終為全篇筆勢縱引、一味下行所遮掩。

警惕這些“王羲之法帖”偽作

警惕這些“王羲之法帖”偽作

警惕這些“王羲之法帖”偽作

警惕這些“王羲之法帖”偽作

不妨通篇反覆比照,心有所得,再臨寫證之,審美與技法互證。清代王澍《〈淳化祕閣法帖〉考正》,綜述北宋米、黃鑑評結論與南宋姜夔《續書譜》之草書理論,以草書多字“連屬”為中心,深入論證此帖偽作。

其多字連屬,實為連筆字組,晉人今草所新創,唐人大草所推崇,於是筆勢連綿而流弊為纏繞不絕,宋人視為“大病”。王澍所論,涉及認識王羲之草書真相之關紐,為書法審美之至要,值得深究。

- end -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總監丨馮錯

編輯 | 凌晨 Anna 猴小竄 羊羊羊

責任編輯 | 凌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