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正義的化身,她卻孤獨了百年:孤獨是人生常態'

"

記得一個學生說過,她討厭她的爸爸媽媽,至於為什麼,她解釋道:“我媽媽小時候就不要我了,現在這個媽媽是我後媽來的,她跟爸爸生了個弟弟,弟弟出生後,他們就沒怎麼管我了,好吃的不給我吃,好玩的也不給我玩,都只想著弟弟,只一味的要求我要認真學習,考差了就罵我。一點也不覺得他們愛我。有心事都不敢跟他們說,感覺很孤獨。”

一個五年級的學生,說自己很孤獨。這讓人很心疼,這樣的年紀不該去承受這些。她的生活還不如留守兒童。父母在,卻猶如不在。

看過她爸爸的朋友圈,朋友圈都是弟弟的照片,而姐姐的照片一張都沒出現過。不禁讓人心生疑問:女兒是撿來的嗎?這麼不待見。都什麼年代了,還重男輕女。

不知學生的孤獨會持續多久,希望她像《百年孤獨》的女主角烏爾蘇拉,即使孤獨,也依舊活出自我。

《百年孤獨》是有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不僅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具有“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之稱。

作品通過描寫烏爾拉蘇見證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寫出了百年的孤獨。面對不如意,他們都走向了孤獨。細細品味,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許多的啟發。

一、什麼是孤獨

對於“孤獨”一詞,中國文字是這樣解釋的:孤就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想要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王者就必須接受孤獨。孤獨是一種狀態,孤獨的人都是思想者,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

林語堂說:“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走獸,有飛蟲,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孩童走獸飛蟲自然熱鬧,可那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有的人把孤獨理解為空虛寂寞,是失戀了的孤助無援,是失業了的迷茫。其實不然,蔣勳老師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

也就是說,一個人真正的孤獨是不管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他都能讓自己平靜下來,並且享受那種狀態。具有思想的高度和人生的境界。

"

記得一個學生說過,她討厭她的爸爸媽媽,至於為什麼,她解釋道:“我媽媽小時候就不要我了,現在這個媽媽是我後媽來的,她跟爸爸生了個弟弟,弟弟出生後,他們就沒怎麼管我了,好吃的不給我吃,好玩的也不給我玩,都只想著弟弟,只一味的要求我要認真學習,考差了就罵我。一點也不覺得他們愛我。有心事都不敢跟他們說,感覺很孤獨。”

一個五年級的學生,說自己很孤獨。這讓人很心疼,這樣的年紀不該去承受這些。她的生活還不如留守兒童。父母在,卻猶如不在。

看過她爸爸的朋友圈,朋友圈都是弟弟的照片,而姐姐的照片一張都沒出現過。不禁讓人心生疑問:女兒是撿來的嗎?這麼不待見。都什麼年代了,還重男輕女。

不知學生的孤獨會持續多久,希望她像《百年孤獨》的女主角烏爾蘇拉,即使孤獨,也依舊活出自我。

《百年孤獨》是有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不僅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具有“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之稱。

作品通過描寫烏爾拉蘇見證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寫出了百年的孤獨。面對不如意,他們都走向了孤獨。細細品味,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許多的啟發。

一、什麼是孤獨

對於“孤獨”一詞,中國文字是這樣解釋的:孤就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想要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王者就必須接受孤獨。孤獨是一種狀態,孤獨的人都是思想者,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

林語堂說:“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走獸,有飛蟲,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孩童走獸飛蟲自然熱鬧,可那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有的人把孤獨理解為空虛寂寞,是失戀了的孤助無援,是失業了的迷茫。其實不然,蔣勳老師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

也就是說,一個人真正的孤獨是不管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他都能讓自己平靜下來,並且享受那種狀態。具有思想的高度和人生的境界。

作為正義的化身,她卻孤獨了百年:孤獨是人生常態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二、書中的孤獨是怎樣的?

既然生命從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那孤獨來自何方?以《百年孤獨》為例:

1.求而不得,萬念俱灰

阿馬蘭塔一開始愛上了意大利技師,卻無疾而終,後與自己的侄子相戀,無法成婚,她對愛情婚姻充滿渴望,卻總是無法如願以償,致使她把自己關在房中縫製殮衣,被孤獨所侵蝕著。

想要的卻無法得到,人們容易產生一種消極的影響,把一切拒之門外,躲在自己的世界裡。

2.精神世界與現實格格不入

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是個富有創造精神的人,他喜歡研製武器和研究鍊金術,整日沉迷不休,他能看到馬孔多這個村莊的落後,想要通過自己的發明把馬孔多與外界連接起來,這在當時的社會是為人們所不能理解的。人們把他當成一種異類。人們的不理解以及實驗的失敗,讓他陷入了孤獨的天井中。

當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時,大部分人人最先是向現實妥協,捨棄自我,讓未來停留在想象當中。

"

記得一個學生說過,她討厭她的爸爸媽媽,至於為什麼,她解釋道:“我媽媽小時候就不要我了,現在這個媽媽是我後媽來的,她跟爸爸生了個弟弟,弟弟出生後,他們就沒怎麼管我了,好吃的不給我吃,好玩的也不給我玩,都只想著弟弟,只一味的要求我要認真學習,考差了就罵我。一點也不覺得他們愛我。有心事都不敢跟他們說,感覺很孤獨。”

一個五年級的學生,說自己很孤獨。這讓人很心疼,這樣的年紀不該去承受這些。她的生活還不如留守兒童。父母在,卻猶如不在。

看過她爸爸的朋友圈,朋友圈都是弟弟的照片,而姐姐的照片一張都沒出現過。不禁讓人心生疑問:女兒是撿來的嗎?這麼不待見。都什麼年代了,還重男輕女。

不知學生的孤獨會持續多久,希望她像《百年孤獨》的女主角烏爾蘇拉,即使孤獨,也依舊活出自我。

《百年孤獨》是有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不僅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具有“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之稱。

作品通過描寫烏爾拉蘇見證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寫出了百年的孤獨。面對不如意,他們都走向了孤獨。細細品味,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許多的啟發。

一、什麼是孤獨

對於“孤獨”一詞,中國文字是這樣解釋的:孤就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想要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王者就必須接受孤獨。孤獨是一種狀態,孤獨的人都是思想者,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

林語堂說:“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走獸,有飛蟲,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孩童走獸飛蟲自然熱鬧,可那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有的人把孤獨理解為空虛寂寞,是失戀了的孤助無援,是失業了的迷茫。其實不然,蔣勳老師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

也就是說,一個人真正的孤獨是不管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他都能讓自己平靜下來,並且享受那種狀態。具有思想的高度和人生的境界。

作為正義的化身,她卻孤獨了百年:孤獨是人生常態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二、書中的孤獨是怎樣的?

既然生命從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那孤獨來自何方?以《百年孤獨》為例:

1.求而不得,萬念俱灰

阿馬蘭塔一開始愛上了意大利技師,卻無疾而終,後與自己的侄子相戀,無法成婚,她對愛情婚姻充滿渴望,卻總是無法如願以償,致使她把自己關在房中縫製殮衣,被孤獨所侵蝕著。

想要的卻無法得到,人們容易產生一種消極的影響,把一切拒之門外,躲在自己的世界裡。

2.精神世界與現實格格不入

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是個富有創造精神的人,他喜歡研製武器和研究鍊金術,整日沉迷不休,他能看到馬孔多這個村莊的落後,想要通過自己的發明把馬孔多與外界連接起來,這在當時的社會是為人們所不能理解的。人們把他當成一種異類。人們的不理解以及實驗的失敗,讓他陷入了孤獨的天井中。

當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時,大部分人人最先是向現實妥協,捨棄自我,讓未來停留在想象當中。

作為正義的化身,她卻孤獨了百年:孤獨是人生常態

3.受別人影響,在意別人的看法

何塞·阿卡迪奧曾和一個女人私通並有了孩子,人們對此議論紛紛,他一直對人們懷著戒心,想要浪跡天涯,後來跟著吉普賽人離家出走。把人們排斥在外別人走不進他的內心,他也無法走進別人的內心。於是,一個人浪跡天涯,變得放蕩不羈。

別人的想法容易左右我們的思想,無法正確看待,受到消極的影響,我們就很容易迷失自我。封閉自己的內心,與這個世界相隔離。

4.孤立無援,一個人抗爭

烏爾蘇拉是一個反對暴力、權欲、空想和放縱自我的人。她是正義的化身。她一直努力使後代生活在一個和平、沒有荒淫、消頹的環境中,一個人的力量太薄弱了,任憑她怎麼抗爭,但都是徒勞無功。

建立理想的世界,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即便如此,她也一直孤軍奮戰到底。到最後,雖有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惋惜,但心中的美好,並未隨著自己的死亡而消逝。她是本書中,唯一一個最讓人讚許的人物。即使孤獨,也活出了自我。

三、面對孤獨,該怎麼做?

前面說到的人物,他們都走向了孤獨,可面對孤獨他們大部分都採取了消極的態度。他們以逃避現實來換取平靜,沒有上升到思想的高度,也沒體現出人生的境界。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孤獨是人生的常態。學會享受孤獨,我們才能享受更好美好的人生。

如今的社會如此喧囂,我們總是把自己的身心放在了其他的事情上,以致於我們缺少和自己對話的時間。沒有和自己對話的時間,我們就不能進行自我反思。人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他人的過程中產生智慧的,而這些智慧促進我們不斷完善自我,活出自我。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練書法?因為練書法能讓我們平靜內心並學會獨處。獨處,能讓我們思有所考,靜思,能讓我們有所感悟。

在社交媒體上流傳著一句話——“你那麼合群,該有多平凡”,是啊,我們總是在別人周圍疲於奔命,卻忘了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享受孤獨,才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獨處時,我們可以更好地直面自己的內心,我享受現在的狀態?我喜歡現在的人生嗎?我未來還要去追求什麼呢?不斷地追問自己,便有了答案。

"

記得一個學生說過,她討厭她的爸爸媽媽,至於為什麼,她解釋道:“我媽媽小時候就不要我了,現在這個媽媽是我後媽來的,她跟爸爸生了個弟弟,弟弟出生後,他們就沒怎麼管我了,好吃的不給我吃,好玩的也不給我玩,都只想著弟弟,只一味的要求我要認真學習,考差了就罵我。一點也不覺得他們愛我。有心事都不敢跟他們說,感覺很孤獨。”

一個五年級的學生,說自己很孤獨。這讓人很心疼,這樣的年紀不該去承受這些。她的生活還不如留守兒童。父母在,卻猶如不在。

看過她爸爸的朋友圈,朋友圈都是弟弟的照片,而姐姐的照片一張都沒出現過。不禁讓人心生疑問:女兒是撿來的嗎?這麼不待見。都什麼年代了,還重男輕女。

不知學生的孤獨會持續多久,希望她像《百年孤獨》的女主角烏爾蘇拉,即使孤獨,也依舊活出自我。

《百年孤獨》是有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不僅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具有“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之稱。

作品通過描寫烏爾拉蘇見證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寫出了百年的孤獨。面對不如意,他們都走向了孤獨。細細品味,他們對待生活的態度,給我們的人生帶來了許多的啟發。

一、什麼是孤獨

對於“孤獨”一詞,中國文字是這樣解釋的:孤就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想要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王者就必須接受孤獨。孤獨是一種狀態,孤獨的人都是思想者,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

林語堂說:“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走獸,有飛蟲,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餘兩鬢風。孩童走獸飛蟲自然熱鬧,可那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有的人把孤獨理解為空虛寂寞,是失戀了的孤助無援,是失業了的迷茫。其實不然,蔣勳老師說:“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

也就是說,一個人真正的孤獨是不管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他都能讓自己平靜下來,並且享受那種狀態。具有思想的高度和人生的境界。

作為正義的化身,她卻孤獨了百年:孤獨是人生常態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二、書中的孤獨是怎樣的?

既然生命從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那孤獨來自何方?以《百年孤獨》為例:

1.求而不得,萬念俱灰

阿馬蘭塔一開始愛上了意大利技師,卻無疾而終,後與自己的侄子相戀,無法成婚,她對愛情婚姻充滿渴望,卻總是無法如願以償,致使她把自己關在房中縫製殮衣,被孤獨所侵蝕著。

想要的卻無法得到,人們容易產生一種消極的影響,把一切拒之門外,躲在自己的世界裡。

2.精神世界與現實格格不入

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是個富有創造精神的人,他喜歡研製武器和研究鍊金術,整日沉迷不休,他能看到馬孔多這個村莊的落後,想要通過自己的發明把馬孔多與外界連接起來,這在當時的社會是為人們所不能理解的。人們把他當成一種異類。人們的不理解以及實驗的失敗,讓他陷入了孤獨的天井中。

當理想與現實發生衝突時,大部分人人最先是向現實妥協,捨棄自我,讓未來停留在想象當中。

作為正義的化身,她卻孤獨了百年:孤獨是人生常態

3.受別人影響,在意別人的看法

何塞·阿卡迪奧曾和一個女人私通並有了孩子,人們對此議論紛紛,他一直對人們懷著戒心,想要浪跡天涯,後來跟著吉普賽人離家出走。把人們排斥在外別人走不進他的內心,他也無法走進別人的內心。於是,一個人浪跡天涯,變得放蕩不羈。

別人的想法容易左右我們的思想,無法正確看待,受到消極的影響,我們就很容易迷失自我。封閉自己的內心,與這個世界相隔離。

4.孤立無援,一個人抗爭

烏爾蘇拉是一個反對暴力、權欲、空想和放縱自我的人。她是正義的化身。她一直努力使後代生活在一個和平、沒有荒淫、消頹的環境中,一個人的力量太薄弱了,任憑她怎麼抗爭,但都是徒勞無功。

建立理想的世界,一個人的力量太有限,即便如此,她也一直孤軍奮戰到底。到最後,雖有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惋惜,但心中的美好,並未隨著自己的死亡而消逝。她是本書中,唯一一個最讓人讚許的人物。即使孤獨,也活出了自我。

三、面對孤獨,該怎麼做?

前面說到的人物,他們都走向了孤獨,可面對孤獨他們大部分都採取了消極的態度。他們以逃避現實來換取平靜,沒有上升到思想的高度,也沒體現出人生的境界。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孤獨是人生的常態。學會享受孤獨,我們才能享受更好美好的人生。

如今的社會如此喧囂,我們總是把自己的身心放在了其他的事情上,以致於我們缺少和自己對話的時間。沒有和自己對話的時間,我們就不能進行自我反思。人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他人的過程中產生智慧的,而這些智慧促進我們不斷完善自我,活出自我。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練書法?因為練書法能讓我們平靜內心並學會獨處。獨處,能讓我們思有所考,靜思,能讓我們有所感悟。

在社交媒體上流傳著一句話——“你那麼合群,該有多平凡”,是啊,我們總是在別人周圍疲於奔命,卻忘了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享受孤獨,才更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獨處時,我們可以更好地直面自己的內心,我享受現在的狀態?我喜歡現在的人生嗎?我未來還要去追求什麼呢?不斷地追問自己,便有了答案。

作為正義的化身,她卻孤獨了百年:孤獨是人生常態

享受孤獨,才能更專注。梵高一生窮困潦倒,身邊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他四處流浪,陪伴他的只有畫板。不善言辭的他接受了現實的冰冷,習慣了,孤獨而且享受孤獨,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畫畫上面,孤獨讓他專注。他把自己眼中的世界呈現在畫作上。正因為他忍受孤獨的耐力,讓我們知道了有一個偉大的畫家叫做梵高。

享受孤獨,造就堅強的內心。享受孤獨的人,內心平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懂得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懂得人與事物之間的關係,更懂得把關注放在自己的人生課題上。

日本文學界泰斗級人物川端康成,從小父母雙亡,感受不到親情,長大後,連愛情也不肯眷顧他,讓他備受打擊。以至於最後他看開了,只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於是他便把更多的時間花費在文字創作上,才造就了這麼多的優秀文學作品。

特別喜歡這麼一句話——“當你覺得全世界都拋棄了你的時候,其實是世界安靜了下來,讓你在孤獨裡聽見了自己”。

孤獨,並不可怕,接受並享受孤獨,我們才能在獨處中,看清和完善自己。把從關注別人,轉移到關注自己,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自己的時光裡,人生,才不枉此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