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城區介紹

唐朝 遼朝 莜麥 北齊 科報傳媒 科報傳媒 2017-09-29

朔州市朔城區位於山西北部雁門關外,地理座標為東經112º-112º44'25"。北緯39º7'16"-39º28'27"。境域北起黑駝山與平魯區交界,南至紫金山與寧武、代縣、原平縣相鄰,東到東榆林與山陰縣接壤,西至蘭家窯與神池縣毗鄰。東西長67公里,南北寬36公里,距首都北京502公里。總面積1793平方公里,是朔州市府所在地。

境內交通便利,北同蒲鐵路、神朔鐵路、朔黃鐵路、同太公路、大運公路縱橫境內。

朔城區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莜麥、高粱、穀子、黍、玉米、綠豆、山藥等;主要經濟作物有胡麻、葵花、甜菜、小茴香和各種蔬菜。

歷史沿革

28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峙峪人"就在此棲居生息。夏商時。朔城區為樓煩地。

春秋戰國時期,為狄人所居。趙武靈王二十年(公元前306),攘地西北,置雲中、雁門、代郡,朔縣地屬趙國的雁門郡。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秦始皇派蒙恬率軍北擊匈奴,築土城養馬,故名馬邑。後置馬邑縣,屬雁門郡。

西漢襲秦制,稱馬邑縣。新朝王莽改馬邑縣為章昭縣。東漢初稱馬邑縣,屬幷州雁門郡。東漢末年廢縣。

三國、西晉均稱馬邑縣,俱屬幷州雁門郡。永嘉六年(312),馬邑地屬代國。東晉十六國時期,太元元年(376)代國亡,馬邑先屬前秦,不久歸後燕。

北魏初,馬邑為京畿內地。太和十七年(493)隸屬恆州。北齊天保八年(557),朔州治所移馬邑故城。同年置招遠縣,隸朔州廣安郡。北周仍稱招遠縣,為廣安郡治。

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升置朔州總管府。隋大業初,廢朔州總管府,罷朔州,置代郡,後改為馬邑郡,轄鄯陽(今朔城區)、雲內(今大同市口泉附近)、神武(今朔城區神武村)、開陽(今神池縣境)四縣。唐代稱鄯陽縣,為朔州治,屬河東道。

武德四年(621)改馬邑郡為朔州,轄鄯陽、常寧兩縣。開元五年(717),於鄯陽縣城東三十里的大同軍城(貞觀年間置)另置馬邑縣(故治即今朔城區神頭鎮馬邑村),隸屬於朔州。天寶元年(742),復改朔州為馬邑郡。乾元元年(758)又改馬邑郡置朔州。

五代後唐稱鄯陽縣,為朔州治。同光元年(923),設在金河縣的振武軍被契丹軍佔領,徙治朔州。五代後晉天福元年(936),把包括朔州、寰州在內的十六個州割讓給契丹。

遼代稱鄯陽縣,為朔州治,屬西京道。遼聖宗統和年間(983--1012),升朔州為順義軍,領鄯陽、馬邑、廣武三縣。

宋宣和五年(1123)金曾將朔州歸宋,改為朔寧府。金天會三年(1125)又為金國佔領,仍稱鄯陽縣。

元代稱鄯陽縣,為朔州治,屬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大同路。

明代稱朔州。洪武二年(1369)廢鄯陽縣併入朔州,朔州領馬邑一縣,屬山西布政司大同府。

清代稱朔州,初屬山西省大同府。順治十六年(1659),裁朔州衛併入朔州。雍正三年(1725)置朔平府(治右玉),轄右玉縣、左雲縣、平魯縣、寧遠廳、朔州和馬邑縣。嘉慶元年(1796)馬邑撤縣為鄉併入朔州。

民國元年(1912)改朔州為朔縣,屬山西省行政公署。民國三年(1914)設雁門道,朔縣隸屬雁門道。民國六年(1917)廢道,朔縣直屬山西省政府。1937年屬山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署。

1940年朔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屬晉西北行政公署第十一專員公署,同年9月改屬晉西北行政公署第二專署。次年朔縣屬第五專署。1942年朔縣屬晉綏分區第五專署,由綏察行署代管。1946年朔縣解放,屬晉綏邊區行政公署第五專員公署。

1949年朔縣屬察哈爾省雁北專員公署。1952年朔縣屬山西省雁北專員公署。1958年朔縣改屬晉北專區。1961年屬山西省雁北地區。1989年朔州建市,朔縣改稱朔城區。

風景名勝

朔城區旅遊資源較為豐富,境內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崇福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峙峪遺址、馬邑漢墓群。比較出名的風景名勝有"塞上西湖"之稱的神頭泉和朔州市紫金山自然保護區等。

朔州古城遺址北齊朔州古城與元末明初朔州城,是山西省現存較早、殘垣保存較完整的古城之一。(獅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