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同年結婚,二十年後成為死敵,一個皇帝成為犧牲品

唐朝 太平公主 唐殤帝 武則天 劉秉光 2017-04-11

大唐永隆二年,也就是公元681年,大唐帝國迎來兩件大喜事,一是皇太子李顯娶太子妃韋氏,一是太平公主下嫁駙馬薛紹。娶了兒媳,又嫁女兒,正逢盛世,喜事連連,場面壯觀,高宗李治、皇后武則天都很高興。

殊不知,韋氏和太平公主這對同年為人妻的新娘,在二十多年後卻成為政治上的死對頭,最終韋氏敗亡,太平公主勝出。在這兩個女人的爭鬥中,一個年輕的傀儡皇帝被先後她們玩弄於鼓掌之間。這個倒黴的皇帝,就是殤帝李重茂,中宗李顯的幼子。李重茂的不幸,論其根源,不得不提及武則天。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政治女強人,殺伐決斷,作風潑辣,在權力面前六親不認。高宗死後,武則天以皇太后的身份把持朝政,先後廢掉了中宗李顯、睿宗李旦兩個兒子,革了唐命,自己做了皇帝。儘管武則天后來被逼退位,但她的政治行為深深地影響了很多宮廷女性,韋氏和太平公主均為典型代表人物。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退位,中宗復辟。中宗能重新坐上皇位,除了張柬之等五人發動政變,還得益於兩個女人,即嫡妻韋氏和妹妹太平公主。沒有韋氏的鼓勵和照料,中宗或許早死在流配之地,大概熬不到這一天;沒有太平公主幫忙,張易之兄弟不會那麼容易被誅殺,武則天也不會輕易退位。

中宗復位後,重新冊立韋氏為皇后,同時將太平公主晉封為鎮國太平公主。一個是老婆,一個是妹妹,誰親誰疏,中宗更偏向於老婆,當然也不虧待妹妹。這樣以來,就造成了兩位政治女強人的明爭暗鬥。起初,有武三思這個情夫,韋后跟太平公主打個平手。武三思被殺後,韋后就不是太平公主的對手了。

景龍二年(708年)春,韋后因為裙子上出現霧色雲,自以為天命所歸,便有了做武則天第二的想法,而最棘手的對手就是太平公主,“時中宗仁善,韋后、上官昭容用事禁中,皆以為智謀不及公主,甚憚之”。太平公主也不甘落後,“日益豪橫,進達朝士,多至大官”(《舊唐書·太平公主傳》),人氣大漲。

韋后知道不是太平公主的對手,決定出奇招以求勝。景龍四年(710年)六月初二,韋后毒死中宗,掌握大權。失去了中宗這個靠山,太平公主不得不暫時向韋后示弱示好,並參與了新帝的擁立。六月初七,韋后立中宗幼子,年僅十六歲的溫王李重茂為皇帝,改元唐隆,自己以皇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自此,韋后正式執政。

韋后的智謀,終歸不及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既然可以向她示弱,同樣也可以向其投彈。就在韋后準備效仿武則天再次革唐命的時候,太平公主與臨淄王李隆基結成政治聯盟。六月二十日夜,唐隆政變爆發,韋后一黨被一網打盡。韋后一死,被她扶上皇位的李重茂成為無皮之毛,只能面臨被廢被殺的命運。

為求自保,李重茂主動表示,把皇位讓給中宗之弟相王李旦,李旦堅辭不受。在這種情況下,太平公主只能出手了,只有李旦復位,她這個當妹妹的才能獲取更大利益。六月二十四日,太平公主來到大殿,見李重茂還坐在御座上,說“天下事歸相王,此非兒所坐”,隨即“掖王下”(《新唐書·太平公主傳》)。

掖,即牽著別人的手拉扯。《舊唐書·太平公主傳》則用了“提”字,意思相同。就這樣,李重茂被太平公主硬生生地拽下臺來。在太平公主等人的擁立下,李旦即位,第二次做了皇帝,是為睿宗,李重茂復封溫王。李旦即位,改元景雲,遠在均州的中宗長子李重福不服,便密謀佔據洛陽,繼而奪取皇位,最終失敗。

受李重福謀逆事件牽連,李重茂於景雲二年(711年)正月被改封襄王,並充任集州刺史。為了防範李重茂,睿宗還派了五百人馬專門看管和監視,以防其東山再起。後來,李重茂又被轉至房州擔任刺史。開元二年(714年)七月,李重茂死在房州,死因不明,時年二十歲,被玄宗李隆基追諡為殤皇帝。

李重茂為普通宮女所生,又是中宗幼子,按說輪不到他做皇帝。然而,大哥李重福被流放,二哥李重照、三哥李重俊又早死,現實把李重茂推上了歷史舞臺。韋后為了私利,將其立為傀儡皇帝,十八天後又被為私利而來的太平公主拽下臺來。一場姑嫂之間的政治戰爭,讓無辜的李重茂成了政治犧牲品。(劉秉光)

姑嫂同年結婚,二十年後成為死敵,一個皇帝成為犧牲品

姑嫂同年結婚,二十年後成為死敵,一個皇帝成為犧牲品

姑嫂同年結婚,二十年後成為死敵,一個皇帝成為犧牲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