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

上古時期,有兩個羿。

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

後是一種尊稱,可以稱國君,也可以稱為部落首領。

(可以參見孔穎達孔穎達《五經正義》“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以有配之。後,君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

"

上古時期,有兩個羿。

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

後是一種尊稱,可以稱國君,也可以稱為部落首領。

(可以參見孔穎達孔穎達《五經正義》“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以有配之。後,君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所以後羿其實就是羿君的意思,后羿也是羿。

但是當古籍裡分別使用這兩個稱呼的時候,人卻是不一樣的人。

羿的故事在《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這是一個為民做主的大英雄。

《山海經·海內經》上說: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也就是說當時的帝王俊賜給羿弓箭(彤弓素矰可以理解為一種具有某種法力弓箭吧),讓他去幫助下面的國家,羿就開始下到人間去幫助忍受艱苦的百姓。

所以在《山海經·海外南經》又有了新的記載:

“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持盾。一曰戈。”

也就是說羿射殺了一種名為鑿齒的怪獸,羿拿著弓箭,鑿齒拿著盾牌(或者說長戈)

"

上古時期,有兩個羿。

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

後是一種尊稱,可以稱國君,也可以稱為部落首領。

(可以參見孔穎達孔穎達《五經正義》“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以有配之。後,君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所以後羿其實就是羿君的意思,后羿也是羿。

但是當古籍裡分別使用這兩個稱呼的時候,人卻是不一樣的人。

羿的故事在《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這是一個為民做主的大英雄。

《山海經·海內經》上說: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也就是說當時的帝王俊賜給羿弓箭(彤弓素矰可以理解為一種具有某種法力弓箭吧),讓他去幫助下面的國家,羿就開始下到人間去幫助忍受艱苦的百姓。

所以在《山海經·海外南經》又有了新的記載:

“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持盾。一曰戈。”

也就是說羿射殺了一種名為鑿齒的怪獸,羿拿著弓箭,鑿齒拿著盾牌(或者說長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唐朝的成玄英在註解《莊子》的時候應用古本《山海經》裡說“羿射九日,落為沃焦”——這個在現代山海經沒有。

到了漢朝,《淮南子·本經訓》把整個羿的故事給梳理了一遍,只不過他把故事時間放到了堯帝的時代。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

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射日故事,上有十個太陽,烤焦萬物,下有各種怪獸紛紛出來作亂:

猰貐(yà yǔ)是一種人頭牛身的怪獸,叫起來像是嬰兒。

鑿齒在《山海經》裡提到過,牙齒長得像是鑿子一樣長,看樣子就是個吃人的傢伙。

九嬰是一種九頭怪獸,能噴水火,十分凶狠。

大風則是一種能帶來大風的鳥兒,估計扇動翅磅就是一場颱風。

封豨(xī)是一種會吃人,能毀壞莊稼的大野豬。

修蛇是一種連大象都能吃掉的蛇。

十個太陽和怪獸一起危害人間,真是民不聊生。

"

上古時期,有兩個羿。

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

後是一種尊稱,可以稱國君,也可以稱為部落首領。

(可以參見孔穎達孔穎達《五經正義》“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以有配之。後,君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所以後羿其實就是羿君的意思,后羿也是羿。

但是當古籍裡分別使用這兩個稱呼的時候,人卻是不一樣的人。

羿的故事在《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這是一個為民做主的大英雄。

《山海經·海內經》上說: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也就是說當時的帝王俊賜給羿弓箭(彤弓素矰可以理解為一種具有某種法力弓箭吧),讓他去幫助下面的國家,羿就開始下到人間去幫助忍受艱苦的百姓。

所以在《山海經·海外南經》又有了新的記載:

“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持盾。一曰戈。”

也就是說羿射殺了一種名為鑿齒的怪獸,羿拿著弓箭,鑿齒拿著盾牌(或者說長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唐朝的成玄英在註解《莊子》的時候應用古本《山海經》裡說“羿射九日,落為沃焦”——這個在現代山海經沒有。

到了漢朝,《淮南子·本經訓》把整個羿的故事給梳理了一遍,只不過他把故事時間放到了堯帝的時代。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

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射日故事,上有十個太陽,烤焦萬物,下有各種怪獸紛紛出來作亂:

猰貐(yà yǔ)是一種人頭牛身的怪獸,叫起來像是嬰兒。

鑿齒在《山海經》裡提到過,牙齒長得像是鑿子一樣長,看樣子就是個吃人的傢伙。

九嬰是一種九頭怪獸,能噴水火,十分凶狠。

大風則是一種能帶來大風的鳥兒,估計扇動翅磅就是一場颱風。

封豨(xī)是一種會吃人,能毀壞莊稼的大野豬。

修蛇是一種連大象都能吃掉的蛇。

十個太陽和怪獸一起危害人間,真是民不聊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堯帝就派羿出來了,不但射下來太陽,還四處追殺各種怪獸,將它們一一誅殺。

這樣的功勞,上比女媧補天,下齊大禹治水。

但是這樣的大英雄,其命運結局可不大好,除了射日,就是他的另外一個故事了“嫦娥奔月”。

《淮南子外八篇》說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於桂樹下,歲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也就是說羿在外出打獵的時候在桂樹下遇見了嫦娥,成就他們天作之合。

"

上古時期,有兩個羿。

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

後是一種尊稱,可以稱國君,也可以稱為部落首領。

(可以參見孔穎達孔穎達《五經正義》“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以有配之。後,君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所以後羿其實就是羿君的意思,后羿也是羿。

但是當古籍裡分別使用這兩個稱呼的時候,人卻是不一樣的人。

羿的故事在《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這是一個為民做主的大英雄。

《山海經·海內經》上說: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也就是說當時的帝王俊賜給羿弓箭(彤弓素矰可以理解為一種具有某種法力弓箭吧),讓他去幫助下面的國家,羿就開始下到人間去幫助忍受艱苦的百姓。

所以在《山海經·海外南經》又有了新的記載:

“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持盾。一曰戈。”

也就是說羿射殺了一種名為鑿齒的怪獸,羿拿著弓箭,鑿齒拿著盾牌(或者說長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唐朝的成玄英在註解《莊子》的時候應用古本《山海經》裡說“羿射九日,落為沃焦”——這個在現代山海經沒有。

到了漢朝,《淮南子·本經訓》把整個羿的故事給梳理了一遍,只不過他把故事時間放到了堯帝的時代。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

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射日故事,上有十個太陽,烤焦萬物,下有各種怪獸紛紛出來作亂:

猰貐(yà yǔ)是一種人頭牛身的怪獸,叫起來像是嬰兒。

鑿齒在《山海經》裡提到過,牙齒長得像是鑿子一樣長,看樣子就是個吃人的傢伙。

九嬰是一種九頭怪獸,能噴水火,十分凶狠。

大風則是一種能帶來大風的鳥兒,估計扇動翅磅就是一場颱風。

封豨(xī)是一種會吃人,能毀壞莊稼的大野豬。

修蛇是一種連大象都能吃掉的蛇。

十個太陽和怪獸一起危害人間,真是民不聊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堯帝就派羿出來了,不但射下來太陽,還四處追殺各種怪獸,將它們一一誅殺。

這樣的功勞,上比女媧補天,下齊大禹治水。

但是這樣的大英雄,其命運結局可不大好,除了射日,就是他的另外一個故事了“嫦娥奔月”。

《淮南子外八篇》說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於桂樹下,歲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也就是說羿在外出打獵的時候在桂樹下遇見了嫦娥,成就他們天作之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緊接著《淮南子·覽冥訓》又說了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藥,嫦娥自己一個人把不死藥吃掉,奔月而去。

其實這個結尾還是好的,在一個故事裡,羿的妻子給他戴上了一頂小綠帽——屈原在《天問》裡說的。

"

上古時期,有兩個羿。

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

後是一種尊稱,可以稱國君,也可以稱為部落首領。

(可以參見孔穎達孔穎達《五經正義》“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以有配之。後,君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所以後羿其實就是羿君的意思,后羿也是羿。

但是當古籍裡分別使用這兩個稱呼的時候,人卻是不一樣的人。

羿的故事在《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這是一個為民做主的大英雄。

《山海經·海內經》上說: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也就是說當時的帝王俊賜給羿弓箭(彤弓素矰可以理解為一種具有某種法力弓箭吧),讓他去幫助下面的國家,羿就開始下到人間去幫助忍受艱苦的百姓。

所以在《山海經·海外南經》又有了新的記載:

“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持盾。一曰戈。”

也就是說羿射殺了一種名為鑿齒的怪獸,羿拿著弓箭,鑿齒拿著盾牌(或者說長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唐朝的成玄英在註解《莊子》的時候應用古本《山海經》裡說“羿射九日,落為沃焦”——這個在現代山海經沒有。

到了漢朝,《淮南子·本經訓》把整個羿的故事給梳理了一遍,只不過他把故事時間放到了堯帝的時代。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

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射日故事,上有十個太陽,烤焦萬物,下有各種怪獸紛紛出來作亂:

猰貐(yà yǔ)是一種人頭牛身的怪獸,叫起來像是嬰兒。

鑿齒在《山海經》裡提到過,牙齒長得像是鑿子一樣長,看樣子就是個吃人的傢伙。

九嬰是一種九頭怪獸,能噴水火,十分凶狠。

大風則是一種能帶來大風的鳥兒,估計扇動翅磅就是一場颱風。

封豨(xī)是一種會吃人,能毀壞莊稼的大野豬。

修蛇是一種連大象都能吃掉的蛇。

十個太陽和怪獸一起危害人間,真是民不聊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堯帝就派羿出來了,不但射下來太陽,還四處追殺各種怪獸,將它們一一誅殺。

這樣的功勞,上比女媧補天,下齊大禹治水。

但是這樣的大英雄,其命運結局可不大好,除了射日,就是他的另外一個故事了“嫦娥奔月”。

《淮南子外八篇》說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於桂樹下,歲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也就是說羿在外出打獵的時候在桂樹下遇見了嫦娥,成就他們天作之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緊接著《淮南子·覽冥訓》又說了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藥,嫦娥自己一個人把不死藥吃掉,奔月而去。

其實這個結尾還是好的,在一個故事裡,羿的妻子給他戴上了一頂小綠帽——屈原在《天問》裡說的。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屈大夫在他這首長詩裡,發出了一連串疑問,也把中國神話重頭做了個梳理,涉及到羿有以下情節: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馮珧利決,封豨是射。

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

浞娶純狐,眩妻爰謀。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翻譯一下就是:

帝堯派遣夷羿降臨,消除憂患安慰夏民。

為何箭射那個河伯,奪取他的妻子洛嬪?

持著寶弓套著扳指,把那巨大野豬射死。

為何獻上蒸祭肥肉,天帝心中並不舒適?

寒浞要娶純狐氏女,羿妻合夥把羿謀殺。

為何羿能射穿皮革,其妻與浞能消滅他?

"

上古時期,有兩個羿。

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

後是一種尊稱,可以稱國君,也可以稱為部落首領。

(可以參見孔穎達孔穎達《五經正義》“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以有配之。後,君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所以後羿其實就是羿君的意思,后羿也是羿。

但是當古籍裡分別使用這兩個稱呼的時候,人卻是不一樣的人。

羿的故事在《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這是一個為民做主的大英雄。

《山海經·海內經》上說: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也就是說當時的帝王俊賜給羿弓箭(彤弓素矰可以理解為一種具有某種法力弓箭吧),讓他去幫助下面的國家,羿就開始下到人間去幫助忍受艱苦的百姓。

所以在《山海經·海外南經》又有了新的記載:

“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持盾。一曰戈。”

也就是說羿射殺了一種名為鑿齒的怪獸,羿拿著弓箭,鑿齒拿著盾牌(或者說長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唐朝的成玄英在註解《莊子》的時候應用古本《山海經》裡說“羿射九日,落為沃焦”——這個在現代山海經沒有。

到了漢朝,《淮南子·本經訓》把整個羿的故事給梳理了一遍,只不過他把故事時間放到了堯帝的時代。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

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射日故事,上有十個太陽,烤焦萬物,下有各種怪獸紛紛出來作亂:

猰貐(yà yǔ)是一種人頭牛身的怪獸,叫起來像是嬰兒。

鑿齒在《山海經》裡提到過,牙齒長得像是鑿子一樣長,看樣子就是個吃人的傢伙。

九嬰是一種九頭怪獸,能噴水火,十分凶狠。

大風則是一種能帶來大風的鳥兒,估計扇動翅磅就是一場颱風。

封豨(xī)是一種會吃人,能毀壞莊稼的大野豬。

修蛇是一種連大象都能吃掉的蛇。

十個太陽和怪獸一起危害人間,真是民不聊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堯帝就派羿出來了,不但射下來太陽,還四處追殺各種怪獸,將它們一一誅殺。

這樣的功勞,上比女媧補天,下齊大禹治水。

但是這樣的大英雄,其命運結局可不大好,除了射日,就是他的另外一個故事了“嫦娥奔月”。

《淮南子外八篇》說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於桂樹下,歲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也就是說羿在外出打獵的時候在桂樹下遇見了嫦娥,成就他們天作之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緊接著《淮南子·覽冥訓》又說了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藥,嫦娥自己一個人把不死藥吃掉,奔月而去。

其實這個結尾還是好的,在一個故事裡,羿的妻子給他戴上了一頂小綠帽——屈原在《天問》裡說的。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屈大夫在他這首長詩裡,發出了一連串疑問,也把中國神話重頭做了個梳理,涉及到羿有以下情節: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馮珧利決,封豨是射。

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

浞娶純狐,眩妻爰謀。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翻譯一下就是:

帝堯派遣夷羿降臨,消除憂患安慰夏民。

為何箭射那個河伯,奪取他的妻子洛嬪?

持著寶弓套著扳指,把那巨大野豬射死。

為何獻上蒸祭肥肉,天帝心中並不舒適?

寒浞要娶純狐氏女,羿妻合夥把羿謀殺。

為何羿能射穿皮革,其妻與浞能消滅他?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在屈原敘述的故事裡,帝堯派遣羿為民除害,可是羿卻射了河伯,奪走了她的妻子宓妃。羿把封豨殺死之後,還把豬肉獻給了天地,可是天帝並不開心,結果呢他被一個叫寒浞的人與他的妻子合夥弄死了羿。

但是這並不是羿唯一的歸宿,《孟子》裡說“逄蒙學射於羿 ,盡羿之道。思天下唯羿勝己,於是殺羿 。”

羿收了一個徒弟蓬蒙,蓬蒙把羿的所有本領全部學會,但是他覺得只要有羿在,自己就不是天下第一,於是他就殺掉了羿。

不管是被老婆和情夫一起殺死,還是被自己的徒弟殺死,這個大英雄的後半生充滿了兩個字:背叛。

被兄弟背叛,被老婆背叛。

"

上古時期,有兩個羿。

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

後是一種尊稱,可以稱國君,也可以稱為部落首領。

(可以參見孔穎達孔穎達《五經正義》“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以有配之。後,君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所以後羿其實就是羿君的意思,后羿也是羿。

但是當古籍裡分別使用這兩個稱呼的時候,人卻是不一樣的人。

羿的故事在《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這是一個為民做主的大英雄。

《山海經·海內經》上說: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也就是說當時的帝王俊賜給羿弓箭(彤弓素矰可以理解為一種具有某種法力弓箭吧),讓他去幫助下面的國家,羿就開始下到人間去幫助忍受艱苦的百姓。

所以在《山海經·海外南經》又有了新的記載:

“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持盾。一曰戈。”

也就是說羿射殺了一種名為鑿齒的怪獸,羿拿著弓箭,鑿齒拿著盾牌(或者說長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唐朝的成玄英在註解《莊子》的時候應用古本《山海經》裡說“羿射九日,落為沃焦”——這個在現代山海經沒有。

到了漢朝,《淮南子·本經訓》把整個羿的故事給梳理了一遍,只不過他把故事時間放到了堯帝的時代。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

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射日故事,上有十個太陽,烤焦萬物,下有各種怪獸紛紛出來作亂:

猰貐(yà yǔ)是一種人頭牛身的怪獸,叫起來像是嬰兒。

鑿齒在《山海經》裡提到過,牙齒長得像是鑿子一樣長,看樣子就是個吃人的傢伙。

九嬰是一種九頭怪獸,能噴水火,十分凶狠。

大風則是一種能帶來大風的鳥兒,估計扇動翅磅就是一場颱風。

封豨(xī)是一種會吃人,能毀壞莊稼的大野豬。

修蛇是一種連大象都能吃掉的蛇。

十個太陽和怪獸一起危害人間,真是民不聊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堯帝就派羿出來了,不但射下來太陽,還四處追殺各種怪獸,將它們一一誅殺。

這樣的功勞,上比女媧補天,下齊大禹治水。

但是這樣的大英雄,其命運結局可不大好,除了射日,就是他的另外一個故事了“嫦娥奔月”。

《淮南子外八篇》說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於桂樹下,歲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也就是說羿在外出打獵的時候在桂樹下遇見了嫦娥,成就他們天作之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緊接著《淮南子·覽冥訓》又說了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藥,嫦娥自己一個人把不死藥吃掉,奔月而去。

其實這個結尾還是好的,在一個故事裡,羿的妻子給他戴上了一頂小綠帽——屈原在《天問》裡說的。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屈大夫在他這首長詩裡,發出了一連串疑問,也把中國神話重頭做了個梳理,涉及到羿有以下情節: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馮珧利決,封豨是射。

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

浞娶純狐,眩妻爰謀。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翻譯一下就是:

帝堯派遣夷羿降臨,消除憂患安慰夏民。

為何箭射那個河伯,奪取他的妻子洛嬪?

持著寶弓套著扳指,把那巨大野豬射死。

為何獻上蒸祭肥肉,天帝心中並不舒適?

寒浞要娶純狐氏女,羿妻合夥把羿謀殺。

為何羿能射穿皮革,其妻與浞能消滅他?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在屈原敘述的故事裡,帝堯派遣羿為民除害,可是羿卻射了河伯,奪走了她的妻子宓妃。羿把封豨殺死之後,還把豬肉獻給了天地,可是天帝並不開心,結果呢他被一個叫寒浞的人與他的妻子合夥弄死了羿。

但是這並不是羿唯一的歸宿,《孟子》裡說“逄蒙學射於羿 ,盡羿之道。思天下唯羿勝己,於是殺羿 。”

羿收了一個徒弟蓬蒙,蓬蒙把羿的所有本領全部學會,但是他覺得只要有羿在,自己就不是天下第一,於是他就殺掉了羿。

不管是被老婆和情夫一起殺死,還是被自己的徒弟殺死,這個大英雄的後半生充滿了兩個字:背叛。

被兄弟背叛,被老婆背叛。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淮南子·氾論訓》似乎也在為淮南子鳴不平,他說“羿除天下之害,死而為宗布”。

羿死後,成為宗布神,這個神名字聽起來似乎很厲害,但實際上就是萬鬼之首。

《淮南子·詮言訓》“棓,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

也就是說蓬蒙最後是用一根桃木棍子打死的羿,羿死後成為萬鬼之首,所以後來的道士除鬼都用桃木劍。

這麼一個為民請命的大神,卻淪落到這樣的地步,實在太憋屈了。

為什麼羿的故事前後差別如此之大,其實這是因為把羿和后羿搞混了。

"

上古時期,有兩個羿。

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

後是一種尊稱,可以稱國君,也可以稱為部落首領。

(可以參見孔穎達孔穎達《五經正義》“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以有配之。後,君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所以後羿其實就是羿君的意思,后羿也是羿。

但是當古籍裡分別使用這兩個稱呼的時候,人卻是不一樣的人。

羿的故事在《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這是一個為民做主的大英雄。

《山海經·海內經》上說: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也就是說當時的帝王俊賜給羿弓箭(彤弓素矰可以理解為一種具有某種法力弓箭吧),讓他去幫助下面的國家,羿就開始下到人間去幫助忍受艱苦的百姓。

所以在《山海經·海外南經》又有了新的記載:

“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持盾。一曰戈。”

也就是說羿射殺了一種名為鑿齒的怪獸,羿拿著弓箭,鑿齒拿著盾牌(或者說長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唐朝的成玄英在註解《莊子》的時候應用古本《山海經》裡說“羿射九日,落為沃焦”——這個在現代山海經沒有。

到了漢朝,《淮南子·本經訓》把整個羿的故事給梳理了一遍,只不過他把故事時間放到了堯帝的時代。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

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射日故事,上有十個太陽,烤焦萬物,下有各種怪獸紛紛出來作亂:

猰貐(yà yǔ)是一種人頭牛身的怪獸,叫起來像是嬰兒。

鑿齒在《山海經》裡提到過,牙齒長得像是鑿子一樣長,看樣子就是個吃人的傢伙。

九嬰是一種九頭怪獸,能噴水火,十分凶狠。

大風則是一種能帶來大風的鳥兒,估計扇動翅磅就是一場颱風。

封豨(xī)是一種會吃人,能毀壞莊稼的大野豬。

修蛇是一種連大象都能吃掉的蛇。

十個太陽和怪獸一起危害人間,真是民不聊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堯帝就派羿出來了,不但射下來太陽,還四處追殺各種怪獸,將它們一一誅殺。

這樣的功勞,上比女媧補天,下齊大禹治水。

但是這樣的大英雄,其命運結局可不大好,除了射日,就是他的另外一個故事了“嫦娥奔月”。

《淮南子外八篇》說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於桂樹下,歲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也就是說羿在外出打獵的時候在桂樹下遇見了嫦娥,成就他們天作之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緊接著《淮南子·覽冥訓》又說了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藥,嫦娥自己一個人把不死藥吃掉,奔月而去。

其實這個結尾還是好的,在一個故事裡,羿的妻子給他戴上了一頂小綠帽——屈原在《天問》裡說的。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屈大夫在他這首長詩裡,發出了一連串疑問,也把中國神話重頭做了個梳理,涉及到羿有以下情節: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馮珧利決,封豨是射。

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

浞娶純狐,眩妻爰謀。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翻譯一下就是:

帝堯派遣夷羿降臨,消除憂患安慰夏民。

為何箭射那個河伯,奪取他的妻子洛嬪?

持著寶弓套著扳指,把那巨大野豬射死。

為何獻上蒸祭肥肉,天帝心中並不舒適?

寒浞要娶純狐氏女,羿妻合夥把羿謀殺。

為何羿能射穿皮革,其妻與浞能消滅他?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在屈原敘述的故事裡,帝堯派遣羿為民除害,可是羿卻射了河伯,奪走了她的妻子宓妃。羿把封豨殺死之後,還把豬肉獻給了天地,可是天帝並不開心,結果呢他被一個叫寒浞的人與他的妻子合夥弄死了羿。

但是這並不是羿唯一的歸宿,《孟子》裡說“逄蒙學射於羿 ,盡羿之道。思天下唯羿勝己,於是殺羿 。”

羿收了一個徒弟蓬蒙,蓬蒙把羿的所有本領全部學會,但是他覺得只要有羿在,自己就不是天下第一,於是他就殺掉了羿。

不管是被老婆和情夫一起殺死,還是被自己的徒弟殺死,這個大英雄的後半生充滿了兩個字:背叛。

被兄弟背叛,被老婆背叛。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淮南子·氾論訓》似乎也在為淮南子鳴不平,他說“羿除天下之害,死而為宗布”。

羿死後,成為宗布神,這個神名字聽起來似乎很厲害,但實際上就是萬鬼之首。

《淮南子·詮言訓》“棓,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

也就是說蓬蒙最後是用一根桃木棍子打死的羿,羿死後成為萬鬼之首,所以後來的道士除鬼都用桃木劍。

這麼一個為民請命的大神,卻淪落到這樣的地步,實在太憋屈了。

為什麼羿的故事前後差別如此之大,其實這是因為把羿和后羿搞混了。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后羿是《左傳》裡的夏朝人,他的形象可不怎麼光明。

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於原獸。棄武羅、伯困、熊髡、龍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讒子弟也。伯明後寒棄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為己相。浞行媚於內而施賂於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外內鹹服。羿猶不悛,將歸自田,家眾殺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諸,死於窮門。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澆及豷,恃其讒慝詐偽而不德於民。靡奔有鬲氏。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尋氏。處澆於過,處豷於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少康滅澆於過,後杼滅豷於戈。

上面這段話不太好理解,簡要敘述如下:

夏朝我們知道是大禹的兒子啟創建的,但是啟死後,他的兒子太康繼承王位,不理國政,沉湎酒色,結果有窮國的國君后羿就趁機掌握國政,跟我們熟悉的套路一樣,他先扶持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傀儡大王,仲康死後,后羿趕走了仲康的兒子,自己做了夏朝的國君。

"

上古時期,有兩個羿。

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

後是一種尊稱,可以稱國君,也可以稱為部落首領。

(可以參見孔穎達孔穎達《五經正義》“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以有配之。後,君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所以後羿其實就是羿君的意思,后羿也是羿。

但是當古籍裡分別使用這兩個稱呼的時候,人卻是不一樣的人。

羿的故事在《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這是一個為民做主的大英雄。

《山海經·海內經》上說: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也就是說當時的帝王俊賜給羿弓箭(彤弓素矰可以理解為一種具有某種法力弓箭吧),讓他去幫助下面的國家,羿就開始下到人間去幫助忍受艱苦的百姓。

所以在《山海經·海外南經》又有了新的記載:

“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持盾。一曰戈。”

也就是說羿射殺了一種名為鑿齒的怪獸,羿拿著弓箭,鑿齒拿著盾牌(或者說長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唐朝的成玄英在註解《莊子》的時候應用古本《山海經》裡說“羿射九日,落為沃焦”——這個在現代山海經沒有。

到了漢朝,《淮南子·本經訓》把整個羿的故事給梳理了一遍,只不過他把故事時間放到了堯帝的時代。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

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射日故事,上有十個太陽,烤焦萬物,下有各種怪獸紛紛出來作亂:

猰貐(yà yǔ)是一種人頭牛身的怪獸,叫起來像是嬰兒。

鑿齒在《山海經》裡提到過,牙齒長得像是鑿子一樣長,看樣子就是個吃人的傢伙。

九嬰是一種九頭怪獸,能噴水火,十分凶狠。

大風則是一種能帶來大風的鳥兒,估計扇動翅磅就是一場颱風。

封豨(xī)是一種會吃人,能毀壞莊稼的大野豬。

修蛇是一種連大象都能吃掉的蛇。

十個太陽和怪獸一起危害人間,真是民不聊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堯帝就派羿出來了,不但射下來太陽,還四處追殺各種怪獸,將它們一一誅殺。

這樣的功勞,上比女媧補天,下齊大禹治水。

但是這樣的大英雄,其命運結局可不大好,除了射日,就是他的另外一個故事了“嫦娥奔月”。

《淮南子外八篇》說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於桂樹下,歲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也就是說羿在外出打獵的時候在桂樹下遇見了嫦娥,成就他們天作之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緊接著《淮南子·覽冥訓》又說了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藥,嫦娥自己一個人把不死藥吃掉,奔月而去。

其實這個結尾還是好的,在一個故事裡,羿的妻子給他戴上了一頂小綠帽——屈原在《天問》裡說的。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屈大夫在他這首長詩裡,發出了一連串疑問,也把中國神話重頭做了個梳理,涉及到羿有以下情節: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馮珧利決,封豨是射。

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

浞娶純狐,眩妻爰謀。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翻譯一下就是:

帝堯派遣夷羿降臨,消除憂患安慰夏民。

為何箭射那個河伯,奪取他的妻子洛嬪?

持著寶弓套著扳指,把那巨大野豬射死。

為何獻上蒸祭肥肉,天帝心中並不舒適?

寒浞要娶純狐氏女,羿妻合夥把羿謀殺。

為何羿能射穿皮革,其妻與浞能消滅他?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在屈原敘述的故事裡,帝堯派遣羿為民除害,可是羿卻射了河伯,奪走了她的妻子宓妃。羿把封豨殺死之後,還把豬肉獻給了天地,可是天帝並不開心,結果呢他被一個叫寒浞的人與他的妻子合夥弄死了羿。

但是這並不是羿唯一的歸宿,《孟子》裡說“逄蒙學射於羿 ,盡羿之道。思天下唯羿勝己,於是殺羿 。”

羿收了一個徒弟蓬蒙,蓬蒙把羿的所有本領全部學會,但是他覺得只要有羿在,自己就不是天下第一,於是他就殺掉了羿。

不管是被老婆和情夫一起殺死,還是被自己的徒弟殺死,這個大英雄的後半生充滿了兩個字:背叛。

被兄弟背叛,被老婆背叛。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淮南子·氾論訓》似乎也在為淮南子鳴不平,他說“羿除天下之害,死而為宗布”。

羿死後,成為宗布神,這個神名字聽起來似乎很厲害,但實際上就是萬鬼之首。

《淮南子·詮言訓》“棓,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

也就是說蓬蒙最後是用一根桃木棍子打死的羿,羿死後成為萬鬼之首,所以後來的道士除鬼都用桃木劍。

這麼一個為民請命的大神,卻淪落到這樣的地步,實在太憋屈了。

為什麼羿的故事前後差別如此之大,其實這是因為把羿和后羿搞混了。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后羿是《左傳》裡的夏朝人,他的形象可不怎麼光明。

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於原獸。棄武羅、伯困、熊髡、龍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讒子弟也。伯明後寒棄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為己相。浞行媚於內而施賂於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外內鹹服。羿猶不悛,將歸自田,家眾殺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諸,死於窮門。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澆及豷,恃其讒慝詐偽而不德於民。靡奔有鬲氏。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尋氏。處澆於過,處豷於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少康滅澆於過,後杼滅豷於戈。

上面這段話不太好理解,簡要敘述如下:

夏朝我們知道是大禹的兒子啟創建的,但是啟死後,他的兒子太康繼承王位,不理國政,沉湎酒色,結果有窮國的國君后羿就趁機掌握國政,跟我們熟悉的套路一樣,他先扶持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傀儡大王,仲康死後,后羿趕走了仲康的兒子,自己做了夏朝的國君。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只不過后羿做了國君,但是后羿得位不正,危機四伏,他任寒浞為國相,結果寒浞把他玩弄於股掌之上,勾結后羿的老婆害死了后羿,寒浞和后羿的老婆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但是經過這麼一番內亂,寒浞政權的合理性非常不穩定,仲康的孫子少康趁機復國。

這個后羿按照後來儒家的觀點看簡直就是一個亂臣賊子,所以不被後來編書的儒家知識分子所喜歡,形象肯定不光明。

大英雄羿雖然光芒萬丈,但是在不經意間就為這個後來的羿背了鍋,他的故事就經常被人搞混。

其實看屈原在《天問》裡問的那些話,他已經把射殺怪獸的羿和亂臣賊子后羿混為一談了。

也難怪後來在許多神話故事裡,給羿設計了這麼悲慘的結局。

不過,這倒豐富了我們故事的多樣性。

將整個羿聯合起來看,可以看成一個忠心耿耿英雄受到打擊報復的故事。

"

上古時期,有兩個羿。

一個叫羿,一個叫后羿。

後是一種尊稱,可以稱國君,也可以稱為部落首領。

(可以參見孔穎達孔穎達《五經正義》“羿居窮石之地,故以窮為國號,以有配之。後,君也。窮國之君曰羿,羿是有窮君之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所以後羿其實就是羿君的意思,后羿也是羿。

但是當古籍裡分別使用這兩個稱呼的時候,人卻是不一樣的人。

羿的故事在《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這是一個為民做主的大英雄。

《山海經·海內經》上說: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也就是說當時的帝王俊賜給羿弓箭(彤弓素矰可以理解為一種具有某種法力弓箭吧),讓他去幫助下面的國家,羿就開始下到人間去幫助忍受艱苦的百姓。

所以在《山海經·海外南經》又有了新的記載:

“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羿射殺之。在崑崙虛東。羿持弓矢,鑿持盾。一曰戈。”

也就是說羿射殺了一種名為鑿齒的怪獸,羿拿著弓箭,鑿齒拿著盾牌(或者說長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唐朝的成玄英在註解《莊子》的時候應用古本《山海經》裡說“羿射九日,落為沃焦”——這個在現代山海經沒有。

到了漢朝,《淮南子·本經訓》把整個羿的故事給梳理了一遍,只不過他把故事時間放到了堯帝的時代。

逮至堯之時,十日並出,焦禾稼,殺草木,而民無所食。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為民害。堯乃使羿誅鑿齒於疇華之野,殺九嬰於凶水之上,繳大風於青丘之澤,上射十日而下殺猰貐,斷修蛇於洞庭,擒封豨於桑林。萬民皆喜。

這個就是我們熟悉的射日故事,上有十個太陽,烤焦萬物,下有各種怪獸紛紛出來作亂:

猰貐(yà yǔ)是一種人頭牛身的怪獸,叫起來像是嬰兒。

鑿齒在《山海經》裡提到過,牙齒長得像是鑿子一樣長,看樣子就是個吃人的傢伙。

九嬰是一種九頭怪獸,能噴水火,十分凶狠。

大風則是一種能帶來大風的鳥兒,估計扇動翅磅就是一場颱風。

封豨(xī)是一種會吃人,能毀壞莊稼的大野豬。

修蛇是一種連大象都能吃掉的蛇。

十個太陽和怪獸一起危害人間,真是民不聊生。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堯帝就派羿出來了,不但射下來太陽,還四處追殺各種怪獸,將它們一一誅殺。

這樣的功勞,上比女媧補天,下齊大禹治水。

但是這樣的大英雄,其命運結局可不大好,除了射日,就是他的另外一個故事了“嫦娥奔月”。

《淮南子外八篇》說

“昔者羿狩獵山中,遇姮娥於桂樹下,歲以月桂為證,成天作之合。”

也就是說羿在外出打獵的時候在桂樹下遇見了嫦娥,成就他們天作之合。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緊接著《淮南子·覽冥訓》又說了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藥,嫦娥自己一個人把不死藥吃掉,奔月而去。

其實這個結尾還是好的,在一個故事裡,羿的妻子給他戴上了一頂小綠帽——屈原在《天問》裡說的。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屈大夫在他這首長詩裡,發出了一連串疑問,也把中國神話重頭做了個梳理,涉及到羿有以下情節: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

馮珧利決,封豨是射。

何獻蒸肉之膏,而後帝不若?

浞娶純狐,眩妻爰謀。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翻譯一下就是:

帝堯派遣夷羿降臨,消除憂患安慰夏民。

為何箭射那個河伯,奪取他的妻子洛嬪?

持著寶弓套著扳指,把那巨大野豬射死。

為何獻上蒸祭肥肉,天帝心中並不舒適?

寒浞要娶純狐氏女,羿妻合夥把羿謀殺。

為何羿能射穿皮革,其妻與浞能消滅他?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在屈原敘述的故事裡,帝堯派遣羿為民除害,可是羿卻射了河伯,奪走了她的妻子宓妃。羿把封豨殺死之後,還把豬肉獻給了天地,可是天帝並不開心,結果呢他被一個叫寒浞的人與他的妻子合夥弄死了羿。

但是這並不是羿唯一的歸宿,《孟子》裡說“逄蒙學射於羿 ,盡羿之道。思天下唯羿勝己,於是殺羿 。”

羿收了一個徒弟蓬蒙,蓬蒙把羿的所有本領全部學會,但是他覺得只要有羿在,自己就不是天下第一,於是他就殺掉了羿。

不管是被老婆和情夫一起殺死,還是被自己的徒弟殺死,這個大英雄的後半生充滿了兩個字:背叛。

被兄弟背叛,被老婆背叛。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淮南子·氾論訓》似乎也在為淮南子鳴不平,他說“羿除天下之害,死而為宗布”。

羿死後,成為宗布神,這個神名字聽起來似乎很厲害,但實際上就是萬鬼之首。

《淮南子·詮言訓》“棓,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

也就是說蓬蒙最後是用一根桃木棍子打死的羿,羿死後成為萬鬼之首,所以後來的道士除鬼都用桃木劍。

這麼一個為民請命的大神,卻淪落到這樣的地步,實在太憋屈了。

為什麼羿的故事前後差別如此之大,其實這是因為把羿和后羿搞混了。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后羿是《左傳》裡的夏朝人,他的形象可不怎麼光明。

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於原獸。棄武羅、伯困、熊髡、龍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讒子弟也。伯明後寒棄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為己相。浞行媚於內而施賂於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外內鹹服。羿猶不悛,將歸自田,家眾殺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諸,死於窮門。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澆及豷,恃其讒慝詐偽而不德於民。靡奔有鬲氏。使澆用師,滅斟灌及斟尋氏。處澆於過,處豷於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少康滅澆於過,後杼滅豷於戈。

上面這段話不太好理解,簡要敘述如下:

夏朝我們知道是大禹的兒子啟創建的,但是啟死後,他的兒子太康繼承王位,不理國政,沉湎酒色,結果有窮國的國君后羿就趁機掌握國政,跟我們熟悉的套路一樣,他先扶持太康的弟弟仲康為傀儡大王,仲康死後,后羿趕走了仲康的兒子,自己做了夏朝的國君。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只不過后羿做了國君,但是后羿得位不正,危機四伏,他任寒浞為國相,結果寒浞把他玩弄於股掌之上,勾結后羿的老婆害死了后羿,寒浞和后羿的老婆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但是經過這麼一番內亂,寒浞政權的合理性非常不穩定,仲康的孫子少康趁機復國。

這個后羿按照後來儒家的觀點看簡直就是一個亂臣賊子,所以不被後來編書的儒家知識分子所喜歡,形象肯定不光明。

大英雄羿雖然光芒萬丈,但是在不經意間就為這個後來的羿背了鍋,他的故事就經常被人搞混。

其實看屈原在《天問》裡問的那些話,他已經把射殺怪獸的羿和亂臣賊子后羿混為一談了。

也難怪後來在許多神話故事裡,給羿設計了這麼悲慘的結局。

不過,這倒豐富了我們故事的多樣性。

將整個羿聯合起來看,可以看成一個忠心耿耿英雄受到打擊報復的故事。

羿:一個為民請命的英雄,為什麼屢遭背叛,死後成為萬鬼之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