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明:回鶻人的故事

(參見拙作)

唐朝末年即九世紀末葉時,中原政權被宦官弄權,節度使尾大不掉已成頑疾,對西部疆域管理形同虛設;吐蕃政權徹底滅亡,擴張時在河湟和河西地區留下的一些勢力,互不統屬、各自為戰。這時,僅剩的強力族群便是長期在蒙古高原和西北地區遊牧的回鶻人了。

回鶻,舊稱“回紇”,是歐亞大陸上一支古老的族群,中國古代北部、西北部有強大影響力的族群之一。

在隋唐以前,回鶻居住在漠北鄂兒渾河、色格楞河流域,過著與其他遊牧族群一樣的生活。那時,他們使用突厥的“盧尼”文字,信奉原始宗教薩滿教。

公元六世紀中期,也就是中國南北朝末期,漠北突厥人崛起,建立了突厥汗國,回鶻人成為其統治下的子民。

簡明:回鶻人的故事

(壁畫上的回鶻人/來自網絡)

不久,突厥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突厥部的勢力擴張到伊朗,東突厥部的勢力則主要在漠北,後來也擴張到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地區北部。

隋朝時期,回鶻人已經壯大起來,逐漸開始擺脫突厥人的控制,唐朝建立後,回鶻人與中原一貫維持著友好關係,歷史記載中幾乎看不到雙方交惡的記錄,回鶻人從中原引進先進文化和生產工具以及包括絲綢在內的“奢侈品”,而唐朝則從回鶻人那裡得到急需的戰馬。太宗貞觀年間,回鶻人配合唐軍消滅了一直侵襲農耕地區的薛延陀部政權。

唐玄宗天寶年間,經過唐朝持續打擊的突厥人勢力衰落了,回鶻人在中原支持下,於744年建立了回鶻汗國,其勢力東起額爾古納河流域,西至阿爾泰山,並有一些部落遷徙至漠南一線。

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亂”進程中,回鶻人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直接派出戰鬥力很強的部隊,直接編入唐朝中央軍序列,參與平叛,一面通過易貨貿易形式,向唐軍提供戰馬、武器等,還向西南方向到河西走廊、西域,與北上犯唐的吐蕃軍隊直接交鋒。當唐朝大批戍邊部隊內調後,回鶻人成為防守唐朝邊地的主要力量,在西域的北庭都護府,回鶻人與吐蕃人進行了無數次殊死的戰鬥,付出了重大的犧牲。

簡明:回鶻人的故事

(參見拙作)

回鶻人深受唐朝的各種影響,有不少人曾經將其信仰的薩滿教改為中原人普遍信仰的佛教。在協助唐朝平亂中,回鶻人深入到中原,廣為接觸了當時在中原同樣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粟特人,隨之開始信仰後者的摩尼教,並將其定為整個汗國的國教。

回鶻汗國的歷任可汗均接受唐朝中央政府的冊封,唐朝也處於高度信任,而大量使用回鶻人到中原各地擔任官職。不僅如此,唐朝在與回鶻人接壤地區的邊防軍鎮,往往因為長期和平的原因,而不必駐守大規模軍隊,這樣大大減輕了中原的負擔;唐朝還根據戰略和對其他部族防衛的需要,在漠北迴鶻汗國的一些地方,直接派駐中原的部隊。

唐朝與回鶻的關係,是古代中央與地方、漢族與少數民族、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關係中的典範:協助唐朝滅薛延陀部後,回鶻遣使報告唐廷;“(薛)延陀不事大國,以自取亡,其下駭鳥散,不知所之。今各有分地,願歸命天子,請置唐官。”唐廷同意了回鶻的請求,正式在其各部設置羈縻府州,“府置都督,州置刺史,府州皆置長史”,“以唐官官之,凡數千人”。唐廷還根據回鶻的請求,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開闢了一條通往都城長安的寬大驛道,命名為“參天至尊道”,沿途分設驛站,供應回鶻等漠北來往的使臣和商賈。

和親政策是中國古代中原與各少數民族之間一項增進友好和親情的重要手段,自漢朝開啟以來,到唐朝時已經成為基本國策之一了。與回鶻的和親,不僅長期的,而且是雙方高度自願的,更是互相的——唐朝先後有四位公主嫁於回鶻可汗為後(即“可敦”),而且這四位公主無一例外都是真正的皇帝女兒,因此與其他和親時將宗室女相嫁不同,唐朝對回鶻的信任程度、親密程度可見一斑。和親還是相互的,回鶻也有公主嫁給唐朝皇帝宗室之子為妻的。

簡明:回鶻人的故事

(參見拙作)

這種長期的和親政策,加強了雙方的人員、物資交流往來,不斷鞏固和夯實唐朝與回鶻人之間的關係.回鶻人深受中原影響,以至於汗室及貴族紛紛學習唐朝文化,甚至早草原上建立了諸如“可漢城”、“公主城”、“富貴城”等完全仿照中原模式的城市。

回鶻汗國的大汗,都以身為唐朝皇帝的外甥而自豪,在與唐廷往來文書中,皆以甥舅相稱,執甥舅之禮。大批迴鶻商人旅居內地,特別是集中在長安居住,形成了頗具規模的聚居區。

即使回鶻人後來西遷和唐朝滅亡100餘年後,他們在上表北宋朝廷的文書中,依然還將皇帝稱為“舅舅”(981年,高昌回鶻向北宋納貢時,在上表太宗趙匡義時仍自稱“西州外生(甥)”),這種綿延數百年的親情,至今思之,仍令人歎為觀止、溫馨不已。

“安史之亂”後的八世紀末、九世紀初,回鶻可汗上表唐廷,請求將其名由“回紇”改為“回鶻”,中央政府準其申請。自此,漢文史籍中不復有“回紇”一詞。

在吐蕃王國即將土崩瓦解的八世紀中葉,回鶻汗國也遭遇了重大變故,原先在它統治下的黠戛斯部勢力強大起來,滅掉了回鶻汗國政權,而此時的唐朝,卻無力保護這個曾經為其保衛疆域、平定內亂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政權和民族。

面對勝兵十萬、能征善戰的黠戛斯人,回鶻人似乎銳氣盡失,他們無法在漠北立足了,只好舉族外遷。向南是中原,多為農耕之地,顯然不適合遊牧民族的生息,向東主要是廣袤的森林,也不是最適合他們生活的地方,於是,他們做出了西遷的決定。

簡明:回鶻人的故事

(參見拙作)

840年(唐文宗開成五年),回鶻人開始大規模遷徙,主要分作三支:

一支遷往今天山山脈和吐魯番盆地,定都高昌(始建於公元前一世紀的西漢時期,由大將李廣利帶軍民在此屯田建設。高昌城遺址位於今中國新疆吐魯番市東45公里處,其形制完全模仿西漢都城長安,當時城中居民有三萬人左右。東漢時期,此地被設為高昌郡。從古代西域外族文獻中可以看出,高昌多被成為“秦城”。唐時,著名的玄奘曾在此住腳併為當地人講經),夏都為北庭(治所在今中國新疆昌吉州吉木薩爾縣北破城子),這部分回鶻人被稱作“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後來被叫做“畏兀兒”,也就是今天中國維吾爾族的先民;

一支遷往今帕米爾以西的楚河一帶,被稱為“蔥嶺西回鶻”,870年(唐懿宗鹹通十一年),建立了喀喇汗國,逐漸將宗教信仰由摩尼教和佛教改為伊斯蘭教。

1041年(北宋仁宗慶曆元年、遼興宗重熙十年、西夏景宗天授禮法延祚四年)該國分為東西兩部,其東部者1211年亡於西遼,西部者1212年亡於花剌子模國;還有一支則遷往河西走廊,稱作“河西回鶻”或“甘州回鶻”,他們與漢人經過長時間融合後,形成今天的中國“裕固族”。

簡明:回鶻人的故事

(裕固族/來自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喀喇汗國雖然是操突厥語的回鶻人,在西域首次建立的穆斯林王朝,但力圖保存東方王朝的特色,特別是強調與中原的傳統聯繫。在喀喇汗國諸汗稱號中,在諸汗鑄造的錢幣上,經常有“桃花石·卜格拉汗”、“秦之王”、“秦與東方之王”等字樣,而“桃花石”和“秦”都是古代歐亞大陸對中國的稱謂。

喀喇汗國時代,在喀什噶爾人馬合木的《突厥語大辭典》以及中世紀阿拉伯、波斯文獻的多處記載中,都明確地將喀喇汗國東部包括喀什噶爾在內的廣大地區,與宋(“摩秦”)、契丹並列,認為中國是由此三部組成。

為了珍存和紀念這些悠久的文化與歷史, 2006年,中國政府出資修繕了《突厥語大辭典》的作者喀什噶爾人馬合木的陵墓。

回鶻西遷後,宗教信仰逐漸由摩尼教變為佛教,高昌一帶成為史上著名的佛教文化集散地之一,今天從大量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用漢文、回鶻文撰寫的佛經。由於長期與中原交好,回鶻人的文化水準很高,他們借用粟特文字創制的回鶻文,直到十七世紀時還在使用。尤為重要的是,回鶻人還幫助契丹人創制了“契丹小字”,幫助成吉思汗創制了“蒙古文”,而努爾哈赤正是在“蒙古文”的基礎上創制了滿族自己的文字。

簡明:回鶻人的故事

(參見拙作)

原先河西走廊和西域作為唐朝的疆域,主要居民是漢人。隨著回鶻人的大規模遷入,當地居民的民族構成出現了變化。十世紀時,唐朝滅亡,中原進入封建割據的“五代十國”時期,“(河西走廊地區吐蕃已弱)回鶻、党項諸羌夷分侵其地”,惟剩涼州、沙州等地不肯降服,並且與中原北方政權保持著密切聯繫,其他州縣多數被甘州回鶻佔有。

甘州回鶻勢力強大,將牙帳建於甘州,張議潮的後人們也因為失去了中原的有力支撐,而不得不接受回鶻的統治。到十一世紀初期時,河西走廊全部被甘州回鶻所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