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注意了!這五種情況不能用降糖藥'

糖尿病 高血壓 體檢 低血糖 藥品 腎臟病 體育 人民網四川頻道 2019-08-28
"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大多數患者喜歡用服藥的方式控糖。但是有幾種情況糖尿病患者是不能改用降糖藥的。此外,在不少糖友心裡,糖化比血糖更能說明問題,因而覺得糖化正常即可,有時甚至會忽略空腹和餐後血糖的測定,這是不對的。還有哪些情況要引起糖友們的重視呢?快來看看吧!

【五種情況不能用降糖藥】

1.患有1型糖尿病者。這類患者的胰島B細胞已經被破壞,幾乎不能分泌胰島素。而基本所有口服降糖藥的作用都是建立在胰島B細胞尚有部分功能的基礎上,所以這類患者單獨使用口服降糖藥不能使血糖有效下降,必須用胰島素替代治療。

2.妊娠期與哺乳期的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藥不僅可能會引起胎兒畸形或發育異常,還會通過乳汁被嬰兒吸收,導致嬰兒低血糖或引發其他疾病。

3.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這類患者應禁用或慎用口服降糖藥,是因為降糖藥大多需要經肝臟代謝、經腎臟排出。肝腎功能不全者服用口服降糖藥後,可能發生藥物積蓄中毒或低血糖症,甚至有可能會進一步損傷肝腎功能。

4.糖尿病急性併發症。如有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症性昏迷等情況的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藥效果很差,甚至還可能會加重病情。

5.糖尿病慢性併發症晚期。比較嚴重的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特別是發展到中晚期的腎病、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常需要改用胰島素治療。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主任醫師王世東提醒,糖尿病患者在用藥前,一定要先檢查肝腎功能。另外,因某種原因進食量小或不能規律進食的糖尿病患者應該密切觀察血糖,根據血糖的高低和進餐量的多少,及時調整用藥劑量,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動,危害健康。

【糖化代替不了血糖監測】

在不少糖友心裡,糖化比血糖更能說明問題,因而覺得糖化正常即可,有時甚至會忽略空腹和餐後血糖的測定,這是不對的。

王世東介紹,糖化血紅蛋白形成後在體內存在時間較長,能夠反映出近2~3個月左右的平均血糖水平,適合評估長期血糖控制效果,不易受一過性精神緊張及突發急病等的影響。人體血糖的濃度會受進食、運動、情緒等多方面的影響,所以人體血糖是處於波動狀態的。自我血糖監測(SMBG)只監測即刻的血糖濃度,能夠看到一天或多天中的血糖波動情況。一般糖尿病患者需要測量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用於每日血糖控制情況的評估。

王世東提醒糖友,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各有各的意義,不能相互替代。糖化血紅蛋白異常高導致糖尿病腎臟病、周圍神經病變等慢性併發症的發生;而嚴重的隨機血糖升高則會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滲性昏迷等急性併發症。《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表示中國2型糖尿病控制目標為糖化血紅蛋白<7%。糖友每日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爾/升以下,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8毫摩爾/升以下,這樣血糖波動小且相對平穩。

(責編:袁菡苓、羅昱)

【糖友更要防乾眼】

有些糖尿病患者會注意到,雖然定期檢查沒有發現眼底病變,但是眼睛仍是覺得不舒服、不自在。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是否是患上乾眼症了。

乾眼症是指淚液量減少、淚液質量下降,引起淚膜不穩定等一系列症狀和其帶來的眼表損傷。常見症狀有眼睛乾澀、容易疲倦、眼癢、有異物感、痛灼熱感、分泌物黏稠、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研究表明,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及血糖的提高,乾眼的患病率明顯升高。

眼睛要舒適,依賴於高質量淚膜,為眼表提供光滑表面,潤滑作用避免了眨眼對眼睛表面的機械損傷。高血糖狀態使細胞內滲透壓改變,淚液表面張力改變,使淚膜破裂時間縮短,造成乾眼。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經纖維受損,一方面降低了自主神經反射對淚液分泌的調控作用,另一方面造成角膜上皮細胞和分泌細胞營養下降,分泌功能減弱,致使淚液當中的有效成分下降。

有些患者不太重視,然而,糖尿病引起的乾眼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就會逐漸發展為角膜上皮反覆剝脫,導致上皮再生延遲,角膜神經退行性改變等問題,容易造成角膜炎,甚至失明。要想防治乾眼症,要控制血糖,避免波動;注意衛生,切勿胡亂揉眼;勞逸結合,避免長時間注視屏幕;定期到醫院檢查及選用人工淚液眼藥水。

【尿糖高,多查查腎】

對糖友來說,生活中監測血糖是常有的事,只要血糖值正常,很多人就會大鬆一口氣,覺得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然而,卻有一些糖友在體檢時遇到過血糖正常、尿糖升高的情況,因此疑惑不解:明明血糖不高,為什麼尿液中還會有糖呢?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伍學焱強調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糖友也要定期進行尿常規檢查。定期進行尿常規檢查,看尿糖與血糖變化是否一致,同時觀察是否有尿蛋白,做到早期檢測,早期發現糖尿病患者的腎臟異常,從而預防腎病。

2.控制血壓。由於高血壓會導致血管收縮,腎小球硬化。

3.飲食要低鹽,控制蛋白質攝入量。糖友在生活中要想護好腎,除了飲食上低鹽低糖,也要在保證身體蛋白質需求量的基礎上控制蛋白質攝入,因為蛋白質攝入過量所產生的代謝廢物會加重腎臟負擔。每人每天所攝入優質蛋白質的克數不應超過自己身高的標準體重數,比如一個人身高為1.72米,標準體重為67公斤,那他一天攝入的蛋白質不要超過67克。

4.糖友易併發腎臟病的主要還是因為血糖高,因此控制血糖不能鬆懈。但是日常中的血糖監測只能反映出一瞬間的血糖含量,無法反映糖友最近一段時期的狀態,因此,應該以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做為控制血糖的標準,這樣可以反映出最近2~3個月或2~3周的血糖水平,以便於調整治療方案。

綜合自人民網-生命時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