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


"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吳仕增

說明:當時寫這篇文章是為了紀念洪均生老師逝世二週年,請學生翻譯成英文後在美國的《Tai chi》雜誌登出。這應是在海外專門介紹洪老師的第一篇長文。略作增加後中文版於2001年9月在《臺灣武林》刊出,這次僅改正數字,保留原貌。

洪均生老師1907年出生於河南禹縣。他的祖父是清朝官員,他自小跟父親住在北京,1996年1月23日在山東省濟南市逝世,按中國人的算法是享壽90歲.

洪老師自幼體弱多病,17歲時因病輟學,身體一直很差。1930年開始跟吳鑑泉的高足劉慕三先生學習吳式太極拳。幾個月後,劉慕三帶同他的三十幾個學生一起跟陳發科學習陳式太極拳,從此洪老師就成為陳發科的學生。練拳後身體越來越好,學拳的興趣越來越深厚,情同父子。有時陳發科到洪老師家中住,一住二三個月。日本軍侵入北京後,洪老師的生活無著,有時斷炊,則帶著六個孩子到陳發科家中吃飯。目前流傳下來的有關陳發科的武功事蹟,大部分是洪老師記述下來的。因為日軍侵入北京前洪老師的家庭經濟好,他身體不好沒有工作,每天追隨陳發科,親眼目睹許多事,記錄下來,使我們今日對陳發科的太極功夫才有些具體的瞭解. 1944年洪老師到山東濟南工作,才離開陳發科.1956年洪老師因太太去世,心情不好,就回北京散散心,再請陳發科講解拳式用法及推手,約四個月.這樣,洪老師跟隨陳發科學習實戰的陳式太極拳前後十五年,自己終生的實驗,研究,使他掌握了陳氏太極拳的拳理技法,成為當代陳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在洪老師逝世五週年的時候,寫文章來紀念他,我想除了介紹洪老師的美好品德、精湛拳藝之外,若是能將洪老師的一些具體的技法介紹出來,相信這會是讀者所更喜歡的.

"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吳仕增

說明:當時寫這篇文章是為了紀念洪均生老師逝世二週年,請學生翻譯成英文後在美國的《Tai chi》雜誌登出。這應是在海外專門介紹洪老師的第一篇長文。略作增加後中文版於2001年9月在《臺灣武林》刊出,這次僅改正數字,保留原貌。

洪均生老師1907年出生於河南禹縣。他的祖父是清朝官員,他自小跟父親住在北京,1996年1月23日在山東省濟南市逝世,按中國人的算法是享壽90歲.

洪老師自幼體弱多病,17歲時因病輟學,身體一直很差。1930年開始跟吳鑑泉的高足劉慕三先生學習吳式太極拳。幾個月後,劉慕三帶同他的三十幾個學生一起跟陳發科學習陳式太極拳,從此洪老師就成為陳發科的學生。練拳後身體越來越好,學拳的興趣越來越深厚,情同父子。有時陳發科到洪老師家中住,一住二三個月。日本軍侵入北京後,洪老師的生活無著,有時斷炊,則帶著六個孩子到陳發科家中吃飯。目前流傳下來的有關陳發科的武功事蹟,大部分是洪老師記述下來的。因為日軍侵入北京前洪老師的家庭經濟好,他身體不好沒有工作,每天追隨陳發科,親眼目睹許多事,記錄下來,使我們今日對陳發科的太極功夫才有些具體的瞭解. 1944年洪老師到山東濟南工作,才離開陳發科.1956年洪老師因太太去世,心情不好,就回北京散散心,再請陳發科講解拳式用法及推手,約四個月.這樣,洪老師跟隨陳發科學習實戰的陳式太極拳前後十五年,自己終生的實驗,研究,使他掌握了陳氏太極拳的拳理技法,成為當代陳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在洪老師逝世五週年的時候,寫文章來紀念他,我想除了介紹洪老師的美好品德、精湛拳藝之外,若是能將洪老師的一些具體的技法介紹出來,相信這會是讀者所更喜歡的.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當代太極拳名家中的佼佼者

因為時代的變遷,太極拳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地位已產生很大的變化。當代太極拳名家的功夫遠不及陳發科、楊澄甫時代或以前的名家,這是大家所能看到的。從 80年代開始,我接觸過許多在中國甚至世界著名的太極拳家,有的是跟他們學習,有的是聽他們講課示範,有的是看他們表演.也有的雖無機會接觸,但看過他們表演示範的錄影帶.我覺得當代的太極拳名家,若是能在推手中比較自在地發出勁來,讓對手乾脆跌出,那麼這位名家就算為有真功夫的名家了,當然這不包括那些只能先擺好架式來做發勁表演的人.在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在中國某市參加一個太極拳盛會,有一天早晨,某市代表團請一位由大會邀請來表演的太極拳名家去做輔導.做完套路的輔導之後,有人請這名家輔導推手,這名家隨便拉了旁邊一個人(一位年紀比他稍年輕的退休教授)來示範,掤,捋,擠,按.轉了幾個圈之後,這名家突然分開雙手,身向前俯,兩手去託對方的腋下,想把對方推出,對方一沉氣,這名家彈回一步(前腳退回變成後腳),這樣連續二三次.當然不是說有功夫的名家一定要推贏對方,因為必須看對方的強弱,例如這位名家拉的對手是武式名家郝少如的學生,雖然功夫未達到很高,但也有一定功力。問題是在這位名家當時去推對手的方法不對,是一般練推手未得真傳的推法,對手最多隻會被推退而已,不會被髮勁乾脆打出。所以我覺得好些名家的功夫並不是我們原來想象的那麼高。

在那些能乾脆發勁把人打出的名家中,能夠將人打得兩腳離地騰空而出,這是很少的了。而這些能將對手騰空打出的名家,有一些是將對方的來勁化解後,用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不是最好的,很費力。有一些則主要是將對方來勁改變方向打回他本身,再加上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才是最好的,發人省力得多。這樣的名家寥寥無幾,洪均生老師是僅有的幾位能高境界將人騰空打出的名家之一。

在未跟洪老師見面之前,我雖曾讀過洪老師的書稿和文章,讀過別人寫他的文章,寫信請教過他,但我對他功夫真正有多高並不清楚。1984年末,我去濟南,住在洪老師家中跟他練拳,才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真功夫。洪老師跟人講解拳式用法雖然很精彩,但並不能真正表現出他的功夫來,因講解拳式的用法必須依照拳式來做,而許多拳式動作是為初學的人而設的,真正能體現功夫的是在推手中。

有一天,幾位洪老師的學生到洪老師家來,大家聊天談拳,其中二位利用時間練習推手,一位姓劉,另一位A先生(我已忘記他的名字).當A用勁向劉推去時,劉用捋采法,A就雙腳離地向劉的側後方跳出,雖然不很遠,僅半米到一米之間,但已使我很詫異,因為他們並不是很用勁的練習,真正用勁能打多遠我不知道.當時我對把人騰空打出的技法不清楚,看過一些書,聽一些人講,說是在能夠乾脆發人出去之後,練到'氣足勁整'才能使人騰空而出,好象那時主要是氣勁的問題,不是技法的問題.但看到劉他們的練習,我明白不是這麼回事,主要還是技法的問題.技法對,就能夠打人騰空而出,氣勁足不足則是把人打多遠的問題.用擠按勁向前把人騰空打出已經不容易,用捋采勁向側後騰空發人出則更難,我看到洪老師的學生能夠做到,那麼洪老師的功夫更不用說了。

又有一天,劉先生與洪老師另一學生B先生到洪老師家來.B先生原來是練摔跤的,後來跟洪老師練拳,有一次他與一位太極拳名家推手,這位名家沒他辦法,誇他功夫不錯.這位名家曾寫一本不小的太極拳書,好象也很懂太極拳.B先生帶著一些推手的問題來向老師請教,洪老師在廳和他推手。不管他變什麼招式,他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手的動作很小,有時不動步,有時稍向前進步,B先生就被騰空打回約一米,有時稍遠一點就被打到沙發上(因廳地方較小).很精彩,我很開心,看了一陣,我忍不住對B先生說:"你一出力,整個人就被洪老師控制了."因為很明顯,B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B就勢背了,但他的力繼續發出,結果力就被打回到自己身上彈出.再過一會,我忍不住又說一次.B先生聽我這樣說,笑笑轉身向我說:"試一試."兩手擒拿我右手,因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他也不知我功夫怎樣, 所以很斯文,速度不快,用力也不大,我就用最近從洪老師處學到的動作化解.連續二次後,他看我可以化解,就比較快地用力扭我右手(右手抓我右腕,左手推我右肘上翻),我連忙右手鬆開掤勁,身稍向右轉,左手向前托住他右肘,然後兩手同時向前推出.B先生兩足離地向後跳出半米,B笑說:"你還有辦法."劉先生說:"吳老師當然有辦法."我連忙說:"我必須用兩隻手,洪老師用一隻手就可以."洪老師笑了.我這樣說,一方面是在老師面前謙虛一點,更主要的是我確實看到與老師的差別.因我主要是利用B兩手用力後不易變化,用我的力把他推出,並沒有先控制他使他勢背,也沒有用他的力打他,跟洪老師用的性質不同。

後來又一天,蔣家駿師兄從徐州到濟南洪老師家來.蔣以前跟陳照丕,陳照奎,陳金鰲等多位太極拳名家練拳,後來跟洪老師學.蔣同樣向洪老師請教推手一些問題,這一次是在洪老師家較大的房間推手,地方較寬.蔣不管用什麼動作,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蔣同樣受控制勢背.洪老師同樣有時有向前進步有時沒有, 蔣都被打得兩足離地騰空而出一二米遠.因蔣用力更大更快,所以他被打出的速度更快,離地更高,兩足落地的聲音更響.同時蔣仍保持著很端正的姿勢,好像隨時又可以進攻,非常精彩,我看得哈哈大笑。

在我未來見洪老師之前,我曾讀過蔣家駿師兄寫的一篇文章,談到1971年有一次他同洪老師推手的情況:我和洪老師推手,總覺得自己的手短,洪老師的手長.當時我無意問了洪老師一句,如果對方手突然按到胸部,不用手法能解嗎?當時洪老師笑了笑說: "你可試試用力發我,我不用手."我抱著疑惑的態度,真的用力向洪老師胸前猛按,那時覺得雙手如按在彈簧上,身不由己的被彈回一丈多遠,事後我嚇了一身汗。我請教洪老師,當時是怎樣把蔣師兄彈出去的。洪老師讓我試試,我雙手按到洪老師身上,覺得無法控制到他,兩手按不到實處,只覺得身裡面會旋轉變化(外形看不出動),好像按到轉動很靈敏的機器上,所以不敢冒失用力。正在猶豫時,洪老師一進步,用他的身通過我的手把我打回一步(前足退回成後足)。 我問洪老師:"是要進步的嗎?"洪老師說:"不,因為你不用力我才上步."我明白,我若用大力按去,就會被打出更遠。

洪老師講過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位學生在家裡練習太極拳的用法,練習的地方有三間房大, 他們在一邊練,洪師母蹲在中間一間的地上弄東西。這學生用右拳打去,洪老師用接手式(陳式太極拳第一個拳式金剛搗碓的動作,一手接人手腕,一手接人肘部) 去接,右手一接到這學生的右手腕外側,這學生便飛出,越過洪師母頭上,落到第三間地上,足有一丈多遠。把師母也嚇了一跳,以後洪老師和別人練用法,洪師母就走開了。洪老師說,這學生原來練形意拳的,他這一拳打得剛速至極,才會被彈回這麼遠。

上海一位著名武術家李東元先生,富有實戰經驗,也曾跟陳發科練陳式太極拳。1982年洪均生老師到上海蔘加全國太極拳名家表演。李東元先生看過洪老師表演,和洪老師見過面後,私下對他一位學生說:"洪老師的功夫很好,比XXX(一位非常出名的陳式太極拳家,有時他到上海教拳時也與李先生常有來往)好得多,不是同一級別的"這位學生後移居墨爾本,告訴我的.能讓李先生這樣稱讚是很不簡單的,因李先生本身功夫很好,不會輕易稱讚別人的。

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師兄弟陳中華跟我講過洪老師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第一次見洪老師時,洪老師和日本人試功夫的事,我已在介紹陳發科的文章中談過,不再贅述.第二件是1990年,陳中華從加拿大回山東探親,繼續跟洪老師學拳.一天,洪老師在濟南武術館裡教一群日本人,洪老師因中風後腿不好,只能坐在椅子上指點.陳中華則在門外跟一位師兄練習推手,忽然他們聽到館裡"轟"的一聲巨響後,人群"啊"的驚叫,陳中華他們連忙跑進館裡看發生什麼事.旁人告訴他們,日本人想請教洪老師一個問題,但今天的翻譯是一位年輕的新翻譯,無經驗,譯不出來,他想示範給洪老師看,洪老師正坐在椅上跟別人說話,轉過頭來見翻譯的手已來到面前,遂左手一抬,翻譯騰空飛起再跌到地板上"轟"的一聲,人們看到翻譯突然飛起,禁不住驚叫起來.

再一件,是陳中華有一天到洪老師家中去,看到洪老師睡床的一條橫木斷了,下面用一條木棍撐著(洪老師睡床是側靠著牆,一側朝外),洪老師問陳中華知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陳中華不知道,洪老師告訴他:有一學生某君(身強力大,功夫很不錯)自己在家裡琢磨一段時間後,自認為研究出一個絕招,故來找洪老師試試,哪知他一發勁,不見洪老師被打出,反而是他自己騰空飛起跌到床上,把橫木壓斷了。

"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吳仕增

說明:當時寫這篇文章是為了紀念洪均生老師逝世二週年,請學生翻譯成英文後在美國的《Tai chi》雜誌登出。這應是在海外專門介紹洪老師的第一篇長文。略作增加後中文版於2001年9月在《臺灣武林》刊出,這次僅改正數字,保留原貌。

洪均生老師1907年出生於河南禹縣。他的祖父是清朝官員,他自小跟父親住在北京,1996年1月23日在山東省濟南市逝世,按中國人的算法是享壽90歲.

洪老師自幼體弱多病,17歲時因病輟學,身體一直很差。1930年開始跟吳鑑泉的高足劉慕三先生學習吳式太極拳。幾個月後,劉慕三帶同他的三十幾個學生一起跟陳發科學習陳式太極拳,從此洪老師就成為陳發科的學生。練拳後身體越來越好,學拳的興趣越來越深厚,情同父子。有時陳發科到洪老師家中住,一住二三個月。日本軍侵入北京後,洪老師的生活無著,有時斷炊,則帶著六個孩子到陳發科家中吃飯。目前流傳下來的有關陳發科的武功事蹟,大部分是洪老師記述下來的。因為日軍侵入北京前洪老師的家庭經濟好,他身體不好沒有工作,每天追隨陳發科,親眼目睹許多事,記錄下來,使我們今日對陳發科的太極功夫才有些具體的瞭解. 1944年洪老師到山東濟南工作,才離開陳發科.1956年洪老師因太太去世,心情不好,就回北京散散心,再請陳發科講解拳式用法及推手,約四個月.這樣,洪老師跟隨陳發科學習實戰的陳式太極拳前後十五年,自己終生的實驗,研究,使他掌握了陳氏太極拳的拳理技法,成為當代陳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在洪老師逝世五週年的時候,寫文章來紀念他,我想除了介紹洪老師的美好品德、精湛拳藝之外,若是能將洪老師的一些具體的技法介紹出來,相信這會是讀者所更喜歡的.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當代太極拳名家中的佼佼者

因為時代的變遷,太極拳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地位已產生很大的變化。當代太極拳名家的功夫遠不及陳發科、楊澄甫時代或以前的名家,這是大家所能看到的。從 80年代開始,我接觸過許多在中國甚至世界著名的太極拳家,有的是跟他們學習,有的是聽他們講課示範,有的是看他們表演.也有的雖無機會接觸,但看過他們表演示範的錄影帶.我覺得當代的太極拳名家,若是能在推手中比較自在地發出勁來,讓對手乾脆跌出,那麼這位名家就算為有真功夫的名家了,當然這不包括那些只能先擺好架式來做發勁表演的人.在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在中國某市參加一個太極拳盛會,有一天早晨,某市代表團請一位由大會邀請來表演的太極拳名家去做輔導.做完套路的輔導之後,有人請這名家輔導推手,這名家隨便拉了旁邊一個人(一位年紀比他稍年輕的退休教授)來示範,掤,捋,擠,按.轉了幾個圈之後,這名家突然分開雙手,身向前俯,兩手去託對方的腋下,想把對方推出,對方一沉氣,這名家彈回一步(前腳退回變成後腳),這樣連續二三次.當然不是說有功夫的名家一定要推贏對方,因為必須看對方的強弱,例如這位名家拉的對手是武式名家郝少如的學生,雖然功夫未達到很高,但也有一定功力。問題是在這位名家當時去推對手的方法不對,是一般練推手未得真傳的推法,對手最多隻會被推退而已,不會被髮勁乾脆打出。所以我覺得好些名家的功夫並不是我們原來想象的那麼高。

在那些能乾脆發勁把人打出的名家中,能夠將人打得兩腳離地騰空而出,這是很少的了。而這些能將對手騰空打出的名家,有一些是將對方的來勁化解後,用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不是最好的,很費力。有一些則主要是將對方來勁改變方向打回他本身,再加上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才是最好的,發人省力得多。這樣的名家寥寥無幾,洪均生老師是僅有的幾位能高境界將人騰空打出的名家之一。

在未跟洪老師見面之前,我雖曾讀過洪老師的書稿和文章,讀過別人寫他的文章,寫信請教過他,但我對他功夫真正有多高並不清楚。1984年末,我去濟南,住在洪老師家中跟他練拳,才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真功夫。洪老師跟人講解拳式用法雖然很精彩,但並不能真正表現出他的功夫來,因講解拳式的用法必須依照拳式來做,而許多拳式動作是為初學的人而設的,真正能體現功夫的是在推手中。

有一天,幾位洪老師的學生到洪老師家來,大家聊天談拳,其中二位利用時間練習推手,一位姓劉,另一位A先生(我已忘記他的名字).當A用勁向劉推去時,劉用捋采法,A就雙腳離地向劉的側後方跳出,雖然不很遠,僅半米到一米之間,但已使我很詫異,因為他們並不是很用勁的練習,真正用勁能打多遠我不知道.當時我對把人騰空打出的技法不清楚,看過一些書,聽一些人講,說是在能夠乾脆發人出去之後,練到'氣足勁整'才能使人騰空而出,好象那時主要是氣勁的問題,不是技法的問題.但看到劉他們的練習,我明白不是這麼回事,主要還是技法的問題.技法對,就能夠打人騰空而出,氣勁足不足則是把人打多遠的問題.用擠按勁向前把人騰空打出已經不容易,用捋采勁向側後騰空發人出則更難,我看到洪老師的學生能夠做到,那麼洪老師的功夫更不用說了。

又有一天,劉先生與洪老師另一學生B先生到洪老師家來.B先生原來是練摔跤的,後來跟洪老師練拳,有一次他與一位太極拳名家推手,這位名家沒他辦法,誇他功夫不錯.這位名家曾寫一本不小的太極拳書,好象也很懂太極拳.B先生帶著一些推手的問題來向老師請教,洪老師在廳和他推手。不管他變什麼招式,他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手的動作很小,有時不動步,有時稍向前進步,B先生就被騰空打回約一米,有時稍遠一點就被打到沙發上(因廳地方較小).很精彩,我很開心,看了一陣,我忍不住對B先生說:"你一出力,整個人就被洪老師控制了."因為很明顯,B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B就勢背了,但他的力繼續發出,結果力就被打回到自己身上彈出.再過一會,我忍不住又說一次.B先生聽我這樣說,笑笑轉身向我說:"試一試."兩手擒拿我右手,因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他也不知我功夫怎樣, 所以很斯文,速度不快,用力也不大,我就用最近從洪老師處學到的動作化解.連續二次後,他看我可以化解,就比較快地用力扭我右手(右手抓我右腕,左手推我右肘上翻),我連忙右手鬆開掤勁,身稍向右轉,左手向前托住他右肘,然後兩手同時向前推出.B先生兩足離地向後跳出半米,B笑說:"你還有辦法."劉先生說:"吳老師當然有辦法."我連忙說:"我必須用兩隻手,洪老師用一隻手就可以."洪老師笑了.我這樣說,一方面是在老師面前謙虛一點,更主要的是我確實看到與老師的差別.因我主要是利用B兩手用力後不易變化,用我的力把他推出,並沒有先控制他使他勢背,也沒有用他的力打他,跟洪老師用的性質不同。

後來又一天,蔣家駿師兄從徐州到濟南洪老師家來.蔣以前跟陳照丕,陳照奎,陳金鰲等多位太極拳名家練拳,後來跟洪老師學.蔣同樣向洪老師請教推手一些問題,這一次是在洪老師家較大的房間推手,地方較寬.蔣不管用什麼動作,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蔣同樣受控制勢背.洪老師同樣有時有向前進步有時沒有, 蔣都被打得兩足離地騰空而出一二米遠.因蔣用力更大更快,所以他被打出的速度更快,離地更高,兩足落地的聲音更響.同時蔣仍保持著很端正的姿勢,好像隨時又可以進攻,非常精彩,我看得哈哈大笑。

在我未來見洪老師之前,我曾讀過蔣家駿師兄寫的一篇文章,談到1971年有一次他同洪老師推手的情況:我和洪老師推手,總覺得自己的手短,洪老師的手長.當時我無意問了洪老師一句,如果對方手突然按到胸部,不用手法能解嗎?當時洪老師笑了笑說: "你可試試用力發我,我不用手."我抱著疑惑的態度,真的用力向洪老師胸前猛按,那時覺得雙手如按在彈簧上,身不由己的被彈回一丈多遠,事後我嚇了一身汗。我請教洪老師,當時是怎樣把蔣師兄彈出去的。洪老師讓我試試,我雙手按到洪老師身上,覺得無法控制到他,兩手按不到實處,只覺得身裡面會旋轉變化(外形看不出動),好像按到轉動很靈敏的機器上,所以不敢冒失用力。正在猶豫時,洪老師一進步,用他的身通過我的手把我打回一步(前足退回成後足)。 我問洪老師:"是要進步的嗎?"洪老師說:"不,因為你不用力我才上步."我明白,我若用大力按去,就會被打出更遠。

洪老師講過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位學生在家裡練習太極拳的用法,練習的地方有三間房大, 他們在一邊練,洪師母蹲在中間一間的地上弄東西。這學生用右拳打去,洪老師用接手式(陳式太極拳第一個拳式金剛搗碓的動作,一手接人手腕,一手接人肘部) 去接,右手一接到這學生的右手腕外側,這學生便飛出,越過洪師母頭上,落到第三間地上,足有一丈多遠。把師母也嚇了一跳,以後洪老師和別人練用法,洪師母就走開了。洪老師說,這學生原來練形意拳的,他這一拳打得剛速至極,才會被彈回這麼遠。

上海一位著名武術家李東元先生,富有實戰經驗,也曾跟陳發科練陳式太極拳。1982年洪均生老師到上海蔘加全國太極拳名家表演。李東元先生看過洪老師表演,和洪老師見過面後,私下對他一位學生說:"洪老師的功夫很好,比XXX(一位非常出名的陳式太極拳家,有時他到上海教拳時也與李先生常有來往)好得多,不是同一級別的"這位學生後移居墨爾本,告訴我的.能讓李先生這樣稱讚是很不簡單的,因李先生本身功夫很好,不會輕易稱讚別人的。

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師兄弟陳中華跟我講過洪老師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第一次見洪老師時,洪老師和日本人試功夫的事,我已在介紹陳發科的文章中談過,不再贅述.第二件是1990年,陳中華從加拿大回山東探親,繼續跟洪老師學拳.一天,洪老師在濟南武術館裡教一群日本人,洪老師因中風後腿不好,只能坐在椅子上指點.陳中華則在門外跟一位師兄練習推手,忽然他們聽到館裡"轟"的一聲巨響後,人群"啊"的驚叫,陳中華他們連忙跑進館裡看發生什麼事.旁人告訴他們,日本人想請教洪老師一個問題,但今天的翻譯是一位年輕的新翻譯,無經驗,譯不出來,他想示範給洪老師看,洪老師正坐在椅上跟別人說話,轉過頭來見翻譯的手已來到面前,遂左手一抬,翻譯騰空飛起再跌到地板上"轟"的一聲,人們看到翻譯突然飛起,禁不住驚叫起來.

再一件,是陳中華有一天到洪老師家中去,看到洪老師睡床的一條橫木斷了,下面用一條木棍撐著(洪老師睡床是側靠著牆,一側朝外),洪老師問陳中華知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陳中華不知道,洪老師告訴他:有一學生某君(身強力大,功夫很不錯)自己在家裡琢磨一段時間後,自認為研究出一個絕招,故來找洪老師試試,哪知他一發勁,不見洪老師被打出,反而是他自己騰空飛起跌到床上,把橫木壓斷了。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精湛的技藝

在談洪老師的太極拳技藝之前,我們先弄明白幾個有關太極拳技藝的問題。

有人以為太極拳的技法都是一樣的,這位老師有教的,那位老師也應該教,如果沒有,就是他不懂.其實這是誤解,是對太極拳不瞭解。太極拳已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練習的人千千萬萬,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技術流派,派中有派,五花八門數不清。有人說不管哪一派,都是好的,各有特點,這樣說太籠統,不一定對。造成不同的流派有幾種原因,我們來看一下:一種是練太極拳的人學不到真正的太極拳技法,自作聰明,把其他武術的某些東西拿進來,不合太極拳的風格,這不是太極拳技法,可以說是錯的。好像要去爬太極拳這座名山,找不到,隨便找一座山來爬,自欺欺人,這種情況很多。另一種是得不到明師指點,學習到一定的太極拳的技法, 許多技術難題不能正確解決,只能用一些低層次的手段解決,其技術既有一定的太極拳風格,但也帶有許多不好的東西,影響了以後的提高,停留在較低層次.好比進入了太極拳這座大山,由於不識路,只能爬上小山頭,永遠達不到高層次.除非除去一些不好的東西,好像爬下小山頭,另找真正的高峰.這種情況是大多數太極拳練習者的境況。再一種情況是學對了太極拳,能夠到達高層次,但每一位高手都會有自己的技術特點,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心理素質不同,性格修養不同,學識不同,當他們的功夫達到較高程度後,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初學的人要儘量像老師,儘量去明白體會老師教的東西,當功夫達到較高級階段時,就跟老師不完全一樣。如果一個人的拳跟老師完全一樣,這個人的功夫就還未達到高的階段,還未最好發揮出自己的長處來.這些差別就如同已到達太極拳的主峰,主峰有許多不同的部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觀.還有一種,就是在正確的太極拳技法裡,有學習的層次不同,如同爬對了主峰,向上爬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東西。

舉個例子來說,"氣沉丹田"這個要求,每一個練太極拳的人都會經常聽人說到,或是在書中看到。對於功夫不高的人,要做到氣沉丹田已經不是容易的事。1984年我去西安跟陳立清老師學習陳式太極拳,認識了一位陳家溝陳氏後人。他的太極拳功夫不錯,文革期間曾回陳家溝住幾年,跟陳家溝多位前輩學習過.我們比較熟悉後,一次我去他家,他很真誠地跟我談了一些陳式太極拳的練習方法。說到氣沉丹田,他說,其實應該氣沉到足底,才能把人騰空打起.我覺得他講的有道理,後來我跟我的武式太極拳老師劉積順老師提到這一點時,劉老師則說,其實應該沉入地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會,我認識到,氣沉到丹田,足底,地下,都是對的,只是功夫階段的差別。如果你僅僅知道氣沉丹田,不知道要沉到足底,地下,或者你以為氣沉足底,地下是錯的,那麼你的功夫提高到一定程度後就難以進步了.所以我們有機會學到一些太極拳技法後,就不要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才知道太極拳的祕訣,別人不懂,而要多方面學習,對不同的技法進行比較,體驗,看看哪些是對的,哪些境界比較高。對的要堅持練習,細心琢磨,因為好的太極拳技法是需要你改變原來許多不好的用力習慣,需要較長時間練習,可能進步沒有那些不大正確的人快,推手可能推不過那些不大對的,這不必怕,如同爬錯山的人,可能路很好走,一下子爬得很高,但他以後不可能進步。練得對,開始時較難爬,爬得慢,好像比人低,但能長期不斷進步,一段較長的時間後,好壞就分別出來。

有人以為太極拳書上說的都是對的,特別是以前的拳論,都是正確的。我曾對學生說過一個拳法要求,有一位原學過太極拳多年,後來才跟我學的學生說,這要求在太極拳書上從沒見過。我說書上沒說到的東西方很多,而且書有些是說錯的。那個學生很驚奇,說:"拳書還會錯?"其實中國以前的武術家大多數是文化不高,不懂寫文章.即使能為,也會因為保守不說得太清楚,所以書上沒有的東西其實是遠遠多於書上有的。書上有的也有可能是錯的,或是較低層次的,中國武術界有一句話:"要傳一句話,不傳三本書."意思說真正要傳授功夫,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某一方面的功夫,當然這句話裡面,還有許多具體的方法要講。如果不想傳授的話,寫三本書並不會讓你真正瞭解.即使是真心要寫出來,還有一個文字跟理解的差別,中國有句成語叫"按圖索驥",說古代有一個很著名的相馬專家伯樂,把他相馬的經驗寫成書,大家都說他寫得好,他的兒子把這本書背得很熟之後,就以為自己已經懂得相馬了,伯樂就讓他去相一匹千里馬來,他見了許多千里馬都看不出,結果捉來一隻大蛤蟆,說這很符合他父親書裡寫的要求.太極拳的書可以幫助人們學習太極拳,但人們不能只靠書本來學習。

洪老師告訴我,六十年代有人寫了一本陳式太極拳書,洪老師看後,覺得裡面說的拳理或拳式動作有許多不符合陳發科所教的.他一邊看一邊把批評的內容寫在書的空白處,結果評語多過書的原文.洪老師共批了二本,都被他的學生收藏了。

洪均生老師主要的太極拳技法都是來自陳發科,他人很聰明,跟陳發科學習十五年,對陳發科的太極拳技法理解很深.同時和學生進行試驗體會,所以他的技法是很實用和高境界的。洪老師的拳式動作有一些小動作跟陳發科有差別,是因為洪老師每一個拳式都是按照實用的技法來打的,怎樣用就怎樣打。以前的人比較保守,教的拳式動作不知怎麼用,或者不能很好用,要老師講解,才知道具體怎樣用。比如金剛搗碓的接手動作,原來陳發科教的是兩手手心相向同時上舉,高與肩平。但陳發科講解用法時,則是一前一後,一高一低,一順纏一逆纏,是一手接人的手腕,一手接人的肘部。洪老師經陳發科同意後,就按照用法來打拳式.還有個別動作是吸收其他武術的,以前洪老師寫書的手稿都有詳細說明。八十年代,陳發科的女兒陳豫俠二次請洪老師講解拳式用法和推手,她看洪老師的拳後說,看你打拳就像看到父親打拳一樣,而且把到濟南洪老師家來稱為回孃家,把洪老師當成兄長,因她的父兄都去世了。

因為洪老師用實用的、高境界的太極拳技法來指導學生,所以他的學生中有許多人推手的功夫不錯,有的甚至達到比較高的層次.現在中國每年都有舉行全國推手比賽,按體重分五個級別(後來增加級別),若有哪一位太極拳名家的學生獲得全國賽的一塊金牌,就會很高興,大家也覺得他教得不錯.洪老師的學生們在濟南武術館培養學生,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推手比賽,多年來都獲得很好的成績,經常是獲得五塊金牌中的多數,有時甚至囊括五塊金牌(近幾年他的學生陸續離開濟南武術館,各自教拳去了),這也是對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的印證。對於這些成績,洪老師本人並未十分得意,他在信中對我說,這並不是證明這些學生的學生已達到太極拳的高層次,只是他們的對手比他們低而已。洪老師總是鼓勵學生要繼續努力向真正的太極拳高峰進取。

在這裡不準備全面的,詳細的介紹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就是一本書也介紹不了,僅僅把幾個很普通,很基本,但又是很重要的技法提出來給大家參考就是。

"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吳仕增

說明:當時寫這篇文章是為了紀念洪均生老師逝世二週年,請學生翻譯成英文後在美國的《Tai chi》雜誌登出。這應是在海外專門介紹洪老師的第一篇長文。略作增加後中文版於2001年9月在《臺灣武林》刊出,這次僅改正數字,保留原貌。

洪均生老師1907年出生於河南禹縣。他的祖父是清朝官員,他自小跟父親住在北京,1996年1月23日在山東省濟南市逝世,按中國人的算法是享壽90歲.

洪老師自幼體弱多病,17歲時因病輟學,身體一直很差。1930年開始跟吳鑑泉的高足劉慕三先生學習吳式太極拳。幾個月後,劉慕三帶同他的三十幾個學生一起跟陳發科學習陳式太極拳,從此洪老師就成為陳發科的學生。練拳後身體越來越好,學拳的興趣越來越深厚,情同父子。有時陳發科到洪老師家中住,一住二三個月。日本軍侵入北京後,洪老師的生活無著,有時斷炊,則帶著六個孩子到陳發科家中吃飯。目前流傳下來的有關陳發科的武功事蹟,大部分是洪老師記述下來的。因為日軍侵入北京前洪老師的家庭經濟好,他身體不好沒有工作,每天追隨陳發科,親眼目睹許多事,記錄下來,使我們今日對陳發科的太極功夫才有些具體的瞭解. 1944年洪老師到山東濟南工作,才離開陳發科.1956年洪老師因太太去世,心情不好,就回北京散散心,再請陳發科講解拳式用法及推手,約四個月.這樣,洪老師跟隨陳發科學習實戰的陳式太極拳前後十五年,自己終生的實驗,研究,使他掌握了陳氏太極拳的拳理技法,成為當代陳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在洪老師逝世五週年的時候,寫文章來紀念他,我想除了介紹洪老師的美好品德、精湛拳藝之外,若是能將洪老師的一些具體的技法介紹出來,相信這會是讀者所更喜歡的.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當代太極拳名家中的佼佼者

因為時代的變遷,太極拳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地位已產生很大的變化。當代太極拳名家的功夫遠不及陳發科、楊澄甫時代或以前的名家,這是大家所能看到的。從 80年代開始,我接觸過許多在中國甚至世界著名的太極拳家,有的是跟他們學習,有的是聽他們講課示範,有的是看他們表演.也有的雖無機會接觸,但看過他們表演示範的錄影帶.我覺得當代的太極拳名家,若是能在推手中比較自在地發出勁來,讓對手乾脆跌出,那麼這位名家就算為有真功夫的名家了,當然這不包括那些只能先擺好架式來做發勁表演的人.在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在中國某市參加一個太極拳盛會,有一天早晨,某市代表團請一位由大會邀請來表演的太極拳名家去做輔導.做完套路的輔導之後,有人請這名家輔導推手,這名家隨便拉了旁邊一個人(一位年紀比他稍年輕的退休教授)來示範,掤,捋,擠,按.轉了幾個圈之後,這名家突然分開雙手,身向前俯,兩手去託對方的腋下,想把對方推出,對方一沉氣,這名家彈回一步(前腳退回變成後腳),這樣連續二三次.當然不是說有功夫的名家一定要推贏對方,因為必須看對方的強弱,例如這位名家拉的對手是武式名家郝少如的學生,雖然功夫未達到很高,但也有一定功力。問題是在這位名家當時去推對手的方法不對,是一般練推手未得真傳的推法,對手最多隻會被推退而已,不會被髮勁乾脆打出。所以我覺得好些名家的功夫並不是我們原來想象的那麼高。

在那些能乾脆發勁把人打出的名家中,能夠將人打得兩腳離地騰空而出,這是很少的了。而這些能將對手騰空打出的名家,有一些是將對方的來勁化解後,用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不是最好的,很費力。有一些則主要是將對方來勁改變方向打回他本身,再加上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才是最好的,發人省力得多。這樣的名家寥寥無幾,洪均生老師是僅有的幾位能高境界將人騰空打出的名家之一。

在未跟洪老師見面之前,我雖曾讀過洪老師的書稿和文章,讀過別人寫他的文章,寫信請教過他,但我對他功夫真正有多高並不清楚。1984年末,我去濟南,住在洪老師家中跟他練拳,才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真功夫。洪老師跟人講解拳式用法雖然很精彩,但並不能真正表現出他的功夫來,因講解拳式的用法必須依照拳式來做,而許多拳式動作是為初學的人而設的,真正能體現功夫的是在推手中。

有一天,幾位洪老師的學生到洪老師家來,大家聊天談拳,其中二位利用時間練習推手,一位姓劉,另一位A先生(我已忘記他的名字).當A用勁向劉推去時,劉用捋采法,A就雙腳離地向劉的側後方跳出,雖然不很遠,僅半米到一米之間,但已使我很詫異,因為他們並不是很用勁的練習,真正用勁能打多遠我不知道.當時我對把人騰空打出的技法不清楚,看過一些書,聽一些人講,說是在能夠乾脆發人出去之後,練到'氣足勁整'才能使人騰空而出,好象那時主要是氣勁的問題,不是技法的問題.但看到劉他們的練習,我明白不是這麼回事,主要還是技法的問題.技法對,就能夠打人騰空而出,氣勁足不足則是把人打多遠的問題.用擠按勁向前把人騰空打出已經不容易,用捋采勁向側後騰空發人出則更難,我看到洪老師的學生能夠做到,那麼洪老師的功夫更不用說了。

又有一天,劉先生與洪老師另一學生B先生到洪老師家來.B先生原來是練摔跤的,後來跟洪老師練拳,有一次他與一位太極拳名家推手,這位名家沒他辦法,誇他功夫不錯.這位名家曾寫一本不小的太極拳書,好象也很懂太極拳.B先生帶著一些推手的問題來向老師請教,洪老師在廳和他推手。不管他變什麼招式,他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手的動作很小,有時不動步,有時稍向前進步,B先生就被騰空打回約一米,有時稍遠一點就被打到沙發上(因廳地方較小).很精彩,我很開心,看了一陣,我忍不住對B先生說:"你一出力,整個人就被洪老師控制了."因為很明顯,B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B就勢背了,但他的力繼續發出,結果力就被打回到自己身上彈出.再過一會,我忍不住又說一次.B先生聽我這樣說,笑笑轉身向我說:"試一試."兩手擒拿我右手,因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他也不知我功夫怎樣, 所以很斯文,速度不快,用力也不大,我就用最近從洪老師處學到的動作化解.連續二次後,他看我可以化解,就比較快地用力扭我右手(右手抓我右腕,左手推我右肘上翻),我連忙右手鬆開掤勁,身稍向右轉,左手向前托住他右肘,然後兩手同時向前推出.B先生兩足離地向後跳出半米,B笑說:"你還有辦法."劉先生說:"吳老師當然有辦法."我連忙說:"我必須用兩隻手,洪老師用一隻手就可以."洪老師笑了.我這樣說,一方面是在老師面前謙虛一點,更主要的是我確實看到與老師的差別.因我主要是利用B兩手用力後不易變化,用我的力把他推出,並沒有先控制他使他勢背,也沒有用他的力打他,跟洪老師用的性質不同。

後來又一天,蔣家駿師兄從徐州到濟南洪老師家來.蔣以前跟陳照丕,陳照奎,陳金鰲等多位太極拳名家練拳,後來跟洪老師學.蔣同樣向洪老師請教推手一些問題,這一次是在洪老師家較大的房間推手,地方較寬.蔣不管用什麼動作,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蔣同樣受控制勢背.洪老師同樣有時有向前進步有時沒有, 蔣都被打得兩足離地騰空而出一二米遠.因蔣用力更大更快,所以他被打出的速度更快,離地更高,兩足落地的聲音更響.同時蔣仍保持著很端正的姿勢,好像隨時又可以進攻,非常精彩,我看得哈哈大笑。

在我未來見洪老師之前,我曾讀過蔣家駿師兄寫的一篇文章,談到1971年有一次他同洪老師推手的情況:我和洪老師推手,總覺得自己的手短,洪老師的手長.當時我無意問了洪老師一句,如果對方手突然按到胸部,不用手法能解嗎?當時洪老師笑了笑說: "你可試試用力發我,我不用手."我抱著疑惑的態度,真的用力向洪老師胸前猛按,那時覺得雙手如按在彈簧上,身不由己的被彈回一丈多遠,事後我嚇了一身汗。我請教洪老師,當時是怎樣把蔣師兄彈出去的。洪老師讓我試試,我雙手按到洪老師身上,覺得無法控制到他,兩手按不到實處,只覺得身裡面會旋轉變化(外形看不出動),好像按到轉動很靈敏的機器上,所以不敢冒失用力。正在猶豫時,洪老師一進步,用他的身通過我的手把我打回一步(前足退回成後足)。 我問洪老師:"是要進步的嗎?"洪老師說:"不,因為你不用力我才上步."我明白,我若用大力按去,就會被打出更遠。

洪老師講過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位學生在家裡練習太極拳的用法,練習的地方有三間房大, 他們在一邊練,洪師母蹲在中間一間的地上弄東西。這學生用右拳打去,洪老師用接手式(陳式太極拳第一個拳式金剛搗碓的動作,一手接人手腕,一手接人肘部) 去接,右手一接到這學生的右手腕外側,這學生便飛出,越過洪師母頭上,落到第三間地上,足有一丈多遠。把師母也嚇了一跳,以後洪老師和別人練用法,洪師母就走開了。洪老師說,這學生原來練形意拳的,他這一拳打得剛速至極,才會被彈回這麼遠。

上海一位著名武術家李東元先生,富有實戰經驗,也曾跟陳發科練陳式太極拳。1982年洪均生老師到上海蔘加全國太極拳名家表演。李東元先生看過洪老師表演,和洪老師見過面後,私下對他一位學生說:"洪老師的功夫很好,比XXX(一位非常出名的陳式太極拳家,有時他到上海教拳時也與李先生常有來往)好得多,不是同一級別的"這位學生後移居墨爾本,告訴我的.能讓李先生這樣稱讚是很不簡單的,因李先生本身功夫很好,不會輕易稱讚別人的。

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師兄弟陳中華跟我講過洪老師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第一次見洪老師時,洪老師和日本人試功夫的事,我已在介紹陳發科的文章中談過,不再贅述.第二件是1990年,陳中華從加拿大回山東探親,繼續跟洪老師學拳.一天,洪老師在濟南武術館裡教一群日本人,洪老師因中風後腿不好,只能坐在椅子上指點.陳中華則在門外跟一位師兄練習推手,忽然他們聽到館裡"轟"的一聲巨響後,人群"啊"的驚叫,陳中華他們連忙跑進館裡看發生什麼事.旁人告訴他們,日本人想請教洪老師一個問題,但今天的翻譯是一位年輕的新翻譯,無經驗,譯不出來,他想示範給洪老師看,洪老師正坐在椅上跟別人說話,轉過頭來見翻譯的手已來到面前,遂左手一抬,翻譯騰空飛起再跌到地板上"轟"的一聲,人們看到翻譯突然飛起,禁不住驚叫起來.

再一件,是陳中華有一天到洪老師家中去,看到洪老師睡床的一條橫木斷了,下面用一條木棍撐著(洪老師睡床是側靠著牆,一側朝外),洪老師問陳中華知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陳中華不知道,洪老師告訴他:有一學生某君(身強力大,功夫很不錯)自己在家裡琢磨一段時間後,自認為研究出一個絕招,故來找洪老師試試,哪知他一發勁,不見洪老師被打出,反而是他自己騰空飛起跌到床上,把橫木壓斷了。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精湛的技藝

在談洪老師的太極拳技藝之前,我們先弄明白幾個有關太極拳技藝的問題。

有人以為太極拳的技法都是一樣的,這位老師有教的,那位老師也應該教,如果沒有,就是他不懂.其實這是誤解,是對太極拳不瞭解。太極拳已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練習的人千千萬萬,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技術流派,派中有派,五花八門數不清。有人說不管哪一派,都是好的,各有特點,這樣說太籠統,不一定對。造成不同的流派有幾種原因,我們來看一下:一種是練太極拳的人學不到真正的太極拳技法,自作聰明,把其他武術的某些東西拿進來,不合太極拳的風格,這不是太極拳技法,可以說是錯的。好像要去爬太極拳這座名山,找不到,隨便找一座山來爬,自欺欺人,這種情況很多。另一種是得不到明師指點,學習到一定的太極拳的技法, 許多技術難題不能正確解決,只能用一些低層次的手段解決,其技術既有一定的太極拳風格,但也帶有許多不好的東西,影響了以後的提高,停留在較低層次.好比進入了太極拳這座大山,由於不識路,只能爬上小山頭,永遠達不到高層次.除非除去一些不好的東西,好像爬下小山頭,另找真正的高峰.這種情況是大多數太極拳練習者的境況。再一種情況是學對了太極拳,能夠到達高層次,但每一位高手都會有自己的技術特點,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心理素質不同,性格修養不同,學識不同,當他們的功夫達到較高程度後,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初學的人要儘量像老師,儘量去明白體會老師教的東西,當功夫達到較高級階段時,就跟老師不完全一樣。如果一個人的拳跟老師完全一樣,這個人的功夫就還未達到高的階段,還未最好發揮出自己的長處來.這些差別就如同已到達太極拳的主峰,主峰有許多不同的部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觀.還有一種,就是在正確的太極拳技法裡,有學習的層次不同,如同爬對了主峰,向上爬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東西。

舉個例子來說,"氣沉丹田"這個要求,每一個練太極拳的人都會經常聽人說到,或是在書中看到。對於功夫不高的人,要做到氣沉丹田已經不是容易的事。1984年我去西安跟陳立清老師學習陳式太極拳,認識了一位陳家溝陳氏後人。他的太極拳功夫不錯,文革期間曾回陳家溝住幾年,跟陳家溝多位前輩學習過.我們比較熟悉後,一次我去他家,他很真誠地跟我談了一些陳式太極拳的練習方法。說到氣沉丹田,他說,其實應該氣沉到足底,才能把人騰空打起.我覺得他講的有道理,後來我跟我的武式太極拳老師劉積順老師提到這一點時,劉老師則說,其實應該沉入地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會,我認識到,氣沉到丹田,足底,地下,都是對的,只是功夫階段的差別。如果你僅僅知道氣沉丹田,不知道要沉到足底,地下,或者你以為氣沉足底,地下是錯的,那麼你的功夫提高到一定程度後就難以進步了.所以我們有機會學到一些太極拳技法後,就不要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才知道太極拳的祕訣,別人不懂,而要多方面學習,對不同的技法進行比較,體驗,看看哪些是對的,哪些境界比較高。對的要堅持練習,細心琢磨,因為好的太極拳技法是需要你改變原來許多不好的用力習慣,需要較長時間練習,可能進步沒有那些不大正確的人快,推手可能推不過那些不大對的,這不必怕,如同爬錯山的人,可能路很好走,一下子爬得很高,但他以後不可能進步。練得對,開始時較難爬,爬得慢,好像比人低,但能長期不斷進步,一段較長的時間後,好壞就分別出來。

有人以為太極拳書上說的都是對的,特別是以前的拳論,都是正確的。我曾對學生說過一個拳法要求,有一位原學過太極拳多年,後來才跟我學的學生說,這要求在太極拳書上從沒見過。我說書上沒說到的東西方很多,而且書有些是說錯的。那個學生很驚奇,說:"拳書還會錯?"其實中國以前的武術家大多數是文化不高,不懂寫文章.即使能為,也會因為保守不說得太清楚,所以書上沒有的東西其實是遠遠多於書上有的。書上有的也有可能是錯的,或是較低層次的,中國武術界有一句話:"要傳一句話,不傳三本書."意思說真正要傳授功夫,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某一方面的功夫,當然這句話裡面,還有許多具體的方法要講。如果不想傳授的話,寫三本書並不會讓你真正瞭解.即使是真心要寫出來,還有一個文字跟理解的差別,中國有句成語叫"按圖索驥",說古代有一個很著名的相馬專家伯樂,把他相馬的經驗寫成書,大家都說他寫得好,他的兒子把這本書背得很熟之後,就以為自己已經懂得相馬了,伯樂就讓他去相一匹千里馬來,他見了許多千里馬都看不出,結果捉來一隻大蛤蟆,說這很符合他父親書裡寫的要求.太極拳的書可以幫助人們學習太極拳,但人們不能只靠書本來學習。

洪老師告訴我,六十年代有人寫了一本陳式太極拳書,洪老師看後,覺得裡面說的拳理或拳式動作有許多不符合陳發科所教的.他一邊看一邊把批評的內容寫在書的空白處,結果評語多過書的原文.洪老師共批了二本,都被他的學生收藏了。

洪均生老師主要的太極拳技法都是來自陳發科,他人很聰明,跟陳發科學習十五年,對陳發科的太極拳技法理解很深.同時和學生進行試驗體會,所以他的技法是很實用和高境界的。洪老師的拳式動作有一些小動作跟陳發科有差別,是因為洪老師每一個拳式都是按照實用的技法來打的,怎樣用就怎樣打。以前的人比較保守,教的拳式動作不知怎麼用,或者不能很好用,要老師講解,才知道具體怎樣用。比如金剛搗碓的接手動作,原來陳發科教的是兩手手心相向同時上舉,高與肩平。但陳發科講解用法時,則是一前一後,一高一低,一順纏一逆纏,是一手接人的手腕,一手接人的肘部。洪老師經陳發科同意後,就按照用法來打拳式.還有個別動作是吸收其他武術的,以前洪老師寫書的手稿都有詳細說明。八十年代,陳發科的女兒陳豫俠二次請洪老師講解拳式用法和推手,她看洪老師的拳後說,看你打拳就像看到父親打拳一樣,而且把到濟南洪老師家來稱為回孃家,把洪老師當成兄長,因她的父兄都去世了。

因為洪老師用實用的、高境界的太極拳技法來指導學生,所以他的學生中有許多人推手的功夫不錯,有的甚至達到比較高的層次.現在中國每年都有舉行全國推手比賽,按體重分五個級別(後來增加級別),若有哪一位太極拳名家的學生獲得全國賽的一塊金牌,就會很高興,大家也覺得他教得不錯.洪老師的學生們在濟南武術館培養學生,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推手比賽,多年來都獲得很好的成績,經常是獲得五塊金牌中的多數,有時甚至囊括五塊金牌(近幾年他的學生陸續離開濟南武術館,各自教拳去了),這也是對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的印證。對於這些成績,洪老師本人並未十分得意,他在信中對我說,這並不是證明這些學生的學生已達到太極拳的高層次,只是他們的對手比他們低而已。洪老師總是鼓勵學生要繼續努力向真正的太極拳高峰進取。

在這裡不準備全面的,詳細的介紹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就是一本書也介紹不了,僅僅把幾個很普通,很基本,但又是很重要的技法提出來給大家參考就是。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1、真正的“外柔內剛”

洪均生老師說:“太極是掤勁.”意思是說太極拳是掤勁拳,沒有掤勁就沒有太極拳.掤勁是太極拳一切技法的基礎,其實陳發科,楊澄甫等許多太極拳名家都作過類似的論述,強調練太極拳要練出掤勁練成外柔內剛.有些練太極拳的人強調放鬆柔軟,不同意掤勁,說練掤勁就不會鬆不會柔,推手就會頂勁.其實會這樣說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對掤勁沒有正確的認識,不知道怎樣才是有掤勁,以為掤勁就是肢體拉得圓圓的很有彈性的樣子.也有人對陳式太極拳有誤會,為以陳式太極拳套路動作有發勁,一定是很用力,很僵硬的.如果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陳式太極拳套路表演,能夠和洪老師推推手,就會對掤勁,對陳式太極拳有新的認識.洪老師的拳打得很鬆很柔,有些動作的關節弧度很大(特別是手掌,臂部的動作)你會覺得一定是關節柔軟才能打得這樣。當洪老師發勁時,並沒有感到他鼓勁用力,只是速度突然變快"嗖"地一聲而出.如果你有機會和洪老師推手,接觸後覺得他的手臂很柔軟,但你也感到裡面有掤勁,而這掤勁沒有頂你的勁也沒有壓到你.洪老師的拳打得鬆柔,但你會感覺到不是沒分量輕飄飄的鬆,而是既鬆柔又穩重。推手時雖然知道他裡面有掤勁,但你會感覺到這掤勁轉得很滑很順,有經驗的人就不敢輕易去進攻他。

鬆柔在推手中的好處是:⑴和對方接觸後易粘住對方。⑵觸覺(聽勁)更靈。⑶能更好的隨對方,這樣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知道對方的勁和決定自己的變化。⑷對方的勁不易傳到自己身上,使他的勁不起作用。⑸易於變化其他的動作,等等。有人過於追求鬆柔的好處,卻不敢和不懂鬆出掤勁來,結果在推手中只能應付用勁簡單,僵硬的對手。對於用勁太大太快的對手,無掤勁就等於失去了保護自己的防線。洪教師的既鬆柔又有掤勁的作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常常使對方誤認為可以很容易攻擊到洪老師的中心,誘使對方冒昧進攻,結果其發出的勁力反被彈回自己身上。如果只講求鬆柔,不含掤勁,謹慎的對手就不會貿然向虛處發勁,就像人們不會用力去推一條柔軟的樹枝一樣,有經驗的人就會用鬆沉的勁逼你,直至感到你無法再變,有實處可打才發勁。

洪老師很強調全身骨節要鬆開(這是陳發科講的),這樣才能在柔軟中保持掤勁,但這種鬆開必須是很自然的,不是用力去拉,洪老師特別強調手指關節要鬆開,不能彎曲疲軟,並且很注意手指鬆開的方向,角度。以前我讀洪老師的書稿時,對於書中指明那個動作手指須指向什麼方向的做法難以理解,好像很麻煩。後來跟洪老師學習,逐步練習才明白:手指鬆開的方向角度是根據動作用勁的變化來調節的,做得正確手才不會產生丟勁或頂勁,而且能更好控制對手,越試驗越有興趣。有人打拳時發勁可能很猛,但做鬆柔的動作時手指卻彎曲疲軟,說明這時手的關節沒鬆開,掤勁丟失了,在推手中若出現這種情況,有經驗的對手會趁機擠入,給對方可利用的機會。

許多人都同意太極拳要練出掤勁,但怎樣練掤勁卻是有許多的不同。舉例來說,當對方用勁按在我一手的前臂上,怎樣拉出掤勁來呢?有一種很普遍的做法就是把手臂儘量向前外拉開,肘不貼肋,腋下如有彈簧把上臂撐開,把前臂,腕,掌前拉成外弧形,使對方的來勁被架起,這種做法應該說是掤勁的一種,不過屬於比較低級、簡單的。這樣拉出來的掤勁好像很經得起對方按來的力,但本身拉出來的力卻可以被對方利用(對方可順著你拉出來的力用捋勁),同時拉得太過則變化較難,較慢。同樣做手的掤勁,洪老師是用肘下沉來鬆開肩的掤勁,主要是上下對拉的力,沒有向前頂對方的力,也沒有向後縮的力可給對方利用。對方直力來,我用橫力鬆開。洪老師還說肘需要貼肋時可以貼肋。有人可能會說這樣做對方可按我手臂而打到我肋部,其實不會。雖然外形看肘好像貼到肋,其實肘的勁不是放鬆貼到肋,而是向下沉,保持著掤勁,肘和肋之間仍有空隙,對方的勁達不到肋裡面,這樣做的好處是在推手中為化勁爭取更多的空間,同時不頂勁,關節鬆活,容易變化。

許多和陳發科推過手的人都有這種感覺,當陳發科真正用勁時,對方會感到五臟震盪,流眼淚,欲嘔吐,或如觸電感覺等等,一個勁就把人打出。洪老師在1956年從濟南迴北京再跟陳發科學習。在推手時,洪老師可以走化陳發科的第一個勁,陳發科用第二個勁把洪老師打出。陳發科的太太誇洪老師功夫不錯,有進步,說:“我在外面不看,也能聽出你被老師打出的聲音,跟別人不同。”對於陳發科用勁時洪老師不會產生大的反應,洪老師謙虛地說:“可能是我的手無力吧。”其實是洪老師的手鬆柔而保持掤勁,若是僅僅無力而無掤勁,則陳發科的勁就直入身來,那能走化呢?

因為洪老師的拳打得鬆柔,發勁自如,所以當他年近八十歲時,在大會上表演炮捶,整個套路僅用二分鐘多一點,這是年輕人也很難做到的。

"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吳仕增

說明:當時寫這篇文章是為了紀念洪均生老師逝世二週年,請學生翻譯成英文後在美國的《Tai chi》雜誌登出。這應是在海外專門介紹洪老師的第一篇長文。略作增加後中文版於2001年9月在《臺灣武林》刊出,這次僅改正數字,保留原貌。

洪均生老師1907年出生於河南禹縣。他的祖父是清朝官員,他自小跟父親住在北京,1996年1月23日在山東省濟南市逝世,按中國人的算法是享壽90歲.

洪老師自幼體弱多病,17歲時因病輟學,身體一直很差。1930年開始跟吳鑑泉的高足劉慕三先生學習吳式太極拳。幾個月後,劉慕三帶同他的三十幾個學生一起跟陳發科學習陳式太極拳,從此洪老師就成為陳發科的學生。練拳後身體越來越好,學拳的興趣越來越深厚,情同父子。有時陳發科到洪老師家中住,一住二三個月。日本軍侵入北京後,洪老師的生活無著,有時斷炊,則帶著六個孩子到陳發科家中吃飯。目前流傳下來的有關陳發科的武功事蹟,大部分是洪老師記述下來的。因為日軍侵入北京前洪老師的家庭經濟好,他身體不好沒有工作,每天追隨陳發科,親眼目睹許多事,記錄下來,使我們今日對陳發科的太極功夫才有些具體的瞭解. 1944年洪老師到山東濟南工作,才離開陳發科.1956年洪老師因太太去世,心情不好,就回北京散散心,再請陳發科講解拳式用法及推手,約四個月.這樣,洪老師跟隨陳發科學習實戰的陳式太極拳前後十五年,自己終生的實驗,研究,使他掌握了陳氏太極拳的拳理技法,成為當代陳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在洪老師逝世五週年的時候,寫文章來紀念他,我想除了介紹洪老師的美好品德、精湛拳藝之外,若是能將洪老師的一些具體的技法介紹出來,相信這會是讀者所更喜歡的.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當代太極拳名家中的佼佼者

因為時代的變遷,太極拳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地位已產生很大的變化。當代太極拳名家的功夫遠不及陳發科、楊澄甫時代或以前的名家,這是大家所能看到的。從 80年代開始,我接觸過許多在中國甚至世界著名的太極拳家,有的是跟他們學習,有的是聽他們講課示範,有的是看他們表演.也有的雖無機會接觸,但看過他們表演示範的錄影帶.我覺得當代的太極拳名家,若是能在推手中比較自在地發出勁來,讓對手乾脆跌出,那麼這位名家就算為有真功夫的名家了,當然這不包括那些只能先擺好架式來做發勁表演的人.在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在中國某市參加一個太極拳盛會,有一天早晨,某市代表團請一位由大會邀請來表演的太極拳名家去做輔導.做完套路的輔導之後,有人請這名家輔導推手,這名家隨便拉了旁邊一個人(一位年紀比他稍年輕的退休教授)來示範,掤,捋,擠,按.轉了幾個圈之後,這名家突然分開雙手,身向前俯,兩手去託對方的腋下,想把對方推出,對方一沉氣,這名家彈回一步(前腳退回變成後腳),這樣連續二三次.當然不是說有功夫的名家一定要推贏對方,因為必須看對方的強弱,例如這位名家拉的對手是武式名家郝少如的學生,雖然功夫未達到很高,但也有一定功力。問題是在這位名家當時去推對手的方法不對,是一般練推手未得真傳的推法,對手最多隻會被推退而已,不會被髮勁乾脆打出。所以我覺得好些名家的功夫並不是我們原來想象的那麼高。

在那些能乾脆發勁把人打出的名家中,能夠將人打得兩腳離地騰空而出,這是很少的了。而這些能將對手騰空打出的名家,有一些是將對方的來勁化解後,用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不是最好的,很費力。有一些則主要是將對方來勁改變方向打回他本身,再加上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才是最好的,發人省力得多。這樣的名家寥寥無幾,洪均生老師是僅有的幾位能高境界將人騰空打出的名家之一。

在未跟洪老師見面之前,我雖曾讀過洪老師的書稿和文章,讀過別人寫他的文章,寫信請教過他,但我對他功夫真正有多高並不清楚。1984年末,我去濟南,住在洪老師家中跟他練拳,才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真功夫。洪老師跟人講解拳式用法雖然很精彩,但並不能真正表現出他的功夫來,因講解拳式的用法必須依照拳式來做,而許多拳式動作是為初學的人而設的,真正能體現功夫的是在推手中。

有一天,幾位洪老師的學生到洪老師家來,大家聊天談拳,其中二位利用時間練習推手,一位姓劉,另一位A先生(我已忘記他的名字).當A用勁向劉推去時,劉用捋采法,A就雙腳離地向劉的側後方跳出,雖然不很遠,僅半米到一米之間,但已使我很詫異,因為他們並不是很用勁的練習,真正用勁能打多遠我不知道.當時我對把人騰空打出的技法不清楚,看過一些書,聽一些人講,說是在能夠乾脆發人出去之後,練到'氣足勁整'才能使人騰空而出,好象那時主要是氣勁的問題,不是技法的問題.但看到劉他們的練習,我明白不是這麼回事,主要還是技法的問題.技法對,就能夠打人騰空而出,氣勁足不足則是把人打多遠的問題.用擠按勁向前把人騰空打出已經不容易,用捋采勁向側後騰空發人出則更難,我看到洪老師的學生能夠做到,那麼洪老師的功夫更不用說了。

又有一天,劉先生與洪老師另一學生B先生到洪老師家來.B先生原來是練摔跤的,後來跟洪老師練拳,有一次他與一位太極拳名家推手,這位名家沒他辦法,誇他功夫不錯.這位名家曾寫一本不小的太極拳書,好象也很懂太極拳.B先生帶著一些推手的問題來向老師請教,洪老師在廳和他推手。不管他變什麼招式,他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手的動作很小,有時不動步,有時稍向前進步,B先生就被騰空打回約一米,有時稍遠一點就被打到沙發上(因廳地方較小).很精彩,我很開心,看了一陣,我忍不住對B先生說:"你一出力,整個人就被洪老師控制了."因為很明顯,B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B就勢背了,但他的力繼續發出,結果力就被打回到自己身上彈出.再過一會,我忍不住又說一次.B先生聽我這樣說,笑笑轉身向我說:"試一試."兩手擒拿我右手,因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他也不知我功夫怎樣, 所以很斯文,速度不快,用力也不大,我就用最近從洪老師處學到的動作化解.連續二次後,他看我可以化解,就比較快地用力扭我右手(右手抓我右腕,左手推我右肘上翻),我連忙右手鬆開掤勁,身稍向右轉,左手向前托住他右肘,然後兩手同時向前推出.B先生兩足離地向後跳出半米,B笑說:"你還有辦法."劉先生說:"吳老師當然有辦法."我連忙說:"我必須用兩隻手,洪老師用一隻手就可以."洪老師笑了.我這樣說,一方面是在老師面前謙虛一點,更主要的是我確實看到與老師的差別.因我主要是利用B兩手用力後不易變化,用我的力把他推出,並沒有先控制他使他勢背,也沒有用他的力打他,跟洪老師用的性質不同。

後來又一天,蔣家駿師兄從徐州到濟南洪老師家來.蔣以前跟陳照丕,陳照奎,陳金鰲等多位太極拳名家練拳,後來跟洪老師學.蔣同樣向洪老師請教推手一些問題,這一次是在洪老師家較大的房間推手,地方較寬.蔣不管用什麼動作,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蔣同樣受控制勢背.洪老師同樣有時有向前進步有時沒有, 蔣都被打得兩足離地騰空而出一二米遠.因蔣用力更大更快,所以他被打出的速度更快,離地更高,兩足落地的聲音更響.同時蔣仍保持著很端正的姿勢,好像隨時又可以進攻,非常精彩,我看得哈哈大笑。

在我未來見洪老師之前,我曾讀過蔣家駿師兄寫的一篇文章,談到1971年有一次他同洪老師推手的情況:我和洪老師推手,總覺得自己的手短,洪老師的手長.當時我無意問了洪老師一句,如果對方手突然按到胸部,不用手法能解嗎?當時洪老師笑了笑說: "你可試試用力發我,我不用手."我抱著疑惑的態度,真的用力向洪老師胸前猛按,那時覺得雙手如按在彈簧上,身不由己的被彈回一丈多遠,事後我嚇了一身汗。我請教洪老師,當時是怎樣把蔣師兄彈出去的。洪老師讓我試試,我雙手按到洪老師身上,覺得無法控制到他,兩手按不到實處,只覺得身裡面會旋轉變化(外形看不出動),好像按到轉動很靈敏的機器上,所以不敢冒失用力。正在猶豫時,洪老師一進步,用他的身通過我的手把我打回一步(前足退回成後足)。 我問洪老師:"是要進步的嗎?"洪老師說:"不,因為你不用力我才上步."我明白,我若用大力按去,就會被打出更遠。

洪老師講過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位學生在家裡練習太極拳的用法,練習的地方有三間房大, 他們在一邊練,洪師母蹲在中間一間的地上弄東西。這學生用右拳打去,洪老師用接手式(陳式太極拳第一個拳式金剛搗碓的動作,一手接人手腕,一手接人肘部) 去接,右手一接到這學生的右手腕外側,這學生便飛出,越過洪師母頭上,落到第三間地上,足有一丈多遠。把師母也嚇了一跳,以後洪老師和別人練用法,洪師母就走開了。洪老師說,這學生原來練形意拳的,他這一拳打得剛速至極,才會被彈回這麼遠。

上海一位著名武術家李東元先生,富有實戰經驗,也曾跟陳發科練陳式太極拳。1982年洪均生老師到上海蔘加全國太極拳名家表演。李東元先生看過洪老師表演,和洪老師見過面後,私下對他一位學生說:"洪老師的功夫很好,比XXX(一位非常出名的陳式太極拳家,有時他到上海教拳時也與李先生常有來往)好得多,不是同一級別的"這位學生後移居墨爾本,告訴我的.能讓李先生這樣稱讚是很不簡單的,因李先生本身功夫很好,不會輕易稱讚別人的。

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師兄弟陳中華跟我講過洪老師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第一次見洪老師時,洪老師和日本人試功夫的事,我已在介紹陳發科的文章中談過,不再贅述.第二件是1990年,陳中華從加拿大回山東探親,繼續跟洪老師學拳.一天,洪老師在濟南武術館裡教一群日本人,洪老師因中風後腿不好,只能坐在椅子上指點.陳中華則在門外跟一位師兄練習推手,忽然他們聽到館裡"轟"的一聲巨響後,人群"啊"的驚叫,陳中華他們連忙跑進館裡看發生什麼事.旁人告訴他們,日本人想請教洪老師一個問題,但今天的翻譯是一位年輕的新翻譯,無經驗,譯不出來,他想示範給洪老師看,洪老師正坐在椅上跟別人說話,轉過頭來見翻譯的手已來到面前,遂左手一抬,翻譯騰空飛起再跌到地板上"轟"的一聲,人們看到翻譯突然飛起,禁不住驚叫起來.

再一件,是陳中華有一天到洪老師家中去,看到洪老師睡床的一條橫木斷了,下面用一條木棍撐著(洪老師睡床是側靠著牆,一側朝外),洪老師問陳中華知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陳中華不知道,洪老師告訴他:有一學生某君(身強力大,功夫很不錯)自己在家裡琢磨一段時間後,自認為研究出一個絕招,故來找洪老師試試,哪知他一發勁,不見洪老師被打出,反而是他自己騰空飛起跌到床上,把橫木壓斷了。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精湛的技藝

在談洪老師的太極拳技藝之前,我們先弄明白幾個有關太極拳技藝的問題。

有人以為太極拳的技法都是一樣的,這位老師有教的,那位老師也應該教,如果沒有,就是他不懂.其實這是誤解,是對太極拳不瞭解。太極拳已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練習的人千千萬萬,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技術流派,派中有派,五花八門數不清。有人說不管哪一派,都是好的,各有特點,這樣說太籠統,不一定對。造成不同的流派有幾種原因,我們來看一下:一種是練太極拳的人學不到真正的太極拳技法,自作聰明,把其他武術的某些東西拿進來,不合太極拳的風格,這不是太極拳技法,可以說是錯的。好像要去爬太極拳這座名山,找不到,隨便找一座山來爬,自欺欺人,這種情況很多。另一種是得不到明師指點,學習到一定的太極拳的技法, 許多技術難題不能正確解決,只能用一些低層次的手段解決,其技術既有一定的太極拳風格,但也帶有許多不好的東西,影響了以後的提高,停留在較低層次.好比進入了太極拳這座大山,由於不識路,只能爬上小山頭,永遠達不到高層次.除非除去一些不好的東西,好像爬下小山頭,另找真正的高峰.這種情況是大多數太極拳練習者的境況。再一種情況是學對了太極拳,能夠到達高層次,但每一位高手都會有自己的技術特點,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心理素質不同,性格修養不同,學識不同,當他們的功夫達到較高程度後,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初學的人要儘量像老師,儘量去明白體會老師教的東西,當功夫達到較高級階段時,就跟老師不完全一樣。如果一個人的拳跟老師完全一樣,這個人的功夫就還未達到高的階段,還未最好發揮出自己的長處來.這些差別就如同已到達太極拳的主峰,主峰有許多不同的部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觀.還有一種,就是在正確的太極拳技法裡,有學習的層次不同,如同爬對了主峰,向上爬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東西。

舉個例子來說,"氣沉丹田"這個要求,每一個練太極拳的人都會經常聽人說到,或是在書中看到。對於功夫不高的人,要做到氣沉丹田已經不是容易的事。1984年我去西安跟陳立清老師學習陳式太極拳,認識了一位陳家溝陳氏後人。他的太極拳功夫不錯,文革期間曾回陳家溝住幾年,跟陳家溝多位前輩學習過.我們比較熟悉後,一次我去他家,他很真誠地跟我談了一些陳式太極拳的練習方法。說到氣沉丹田,他說,其實應該氣沉到足底,才能把人騰空打起.我覺得他講的有道理,後來我跟我的武式太極拳老師劉積順老師提到這一點時,劉老師則說,其實應該沉入地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會,我認識到,氣沉到丹田,足底,地下,都是對的,只是功夫階段的差別。如果你僅僅知道氣沉丹田,不知道要沉到足底,地下,或者你以為氣沉足底,地下是錯的,那麼你的功夫提高到一定程度後就難以進步了.所以我們有機會學到一些太極拳技法後,就不要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才知道太極拳的祕訣,別人不懂,而要多方面學習,對不同的技法進行比較,體驗,看看哪些是對的,哪些境界比較高。對的要堅持練習,細心琢磨,因為好的太極拳技法是需要你改變原來許多不好的用力習慣,需要較長時間練習,可能進步沒有那些不大正確的人快,推手可能推不過那些不大對的,這不必怕,如同爬錯山的人,可能路很好走,一下子爬得很高,但他以後不可能進步。練得對,開始時較難爬,爬得慢,好像比人低,但能長期不斷進步,一段較長的時間後,好壞就分別出來。

有人以為太極拳書上說的都是對的,特別是以前的拳論,都是正確的。我曾對學生說過一個拳法要求,有一位原學過太極拳多年,後來才跟我學的學生說,這要求在太極拳書上從沒見過。我說書上沒說到的東西方很多,而且書有些是說錯的。那個學生很驚奇,說:"拳書還會錯?"其實中國以前的武術家大多數是文化不高,不懂寫文章.即使能為,也會因為保守不說得太清楚,所以書上沒有的東西其實是遠遠多於書上有的。書上有的也有可能是錯的,或是較低層次的,中國武術界有一句話:"要傳一句話,不傳三本書."意思說真正要傳授功夫,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某一方面的功夫,當然這句話裡面,還有許多具體的方法要講。如果不想傳授的話,寫三本書並不會讓你真正瞭解.即使是真心要寫出來,還有一個文字跟理解的差別,中國有句成語叫"按圖索驥",說古代有一個很著名的相馬專家伯樂,把他相馬的經驗寫成書,大家都說他寫得好,他的兒子把這本書背得很熟之後,就以為自己已經懂得相馬了,伯樂就讓他去相一匹千里馬來,他見了許多千里馬都看不出,結果捉來一隻大蛤蟆,說這很符合他父親書裡寫的要求.太極拳的書可以幫助人們學習太極拳,但人們不能只靠書本來學習。

洪老師告訴我,六十年代有人寫了一本陳式太極拳書,洪老師看後,覺得裡面說的拳理或拳式動作有許多不符合陳發科所教的.他一邊看一邊把批評的內容寫在書的空白處,結果評語多過書的原文.洪老師共批了二本,都被他的學生收藏了。

洪均生老師主要的太極拳技法都是來自陳發科,他人很聰明,跟陳發科學習十五年,對陳發科的太極拳技法理解很深.同時和學生進行試驗體會,所以他的技法是很實用和高境界的。洪老師的拳式動作有一些小動作跟陳發科有差別,是因為洪老師每一個拳式都是按照實用的技法來打的,怎樣用就怎樣打。以前的人比較保守,教的拳式動作不知怎麼用,或者不能很好用,要老師講解,才知道具體怎樣用。比如金剛搗碓的接手動作,原來陳發科教的是兩手手心相向同時上舉,高與肩平。但陳發科講解用法時,則是一前一後,一高一低,一順纏一逆纏,是一手接人的手腕,一手接人的肘部。洪老師經陳發科同意後,就按照用法來打拳式.還有個別動作是吸收其他武術的,以前洪老師寫書的手稿都有詳細說明。八十年代,陳發科的女兒陳豫俠二次請洪老師講解拳式用法和推手,她看洪老師的拳後說,看你打拳就像看到父親打拳一樣,而且把到濟南洪老師家來稱為回孃家,把洪老師當成兄長,因她的父兄都去世了。

因為洪老師用實用的、高境界的太極拳技法來指導學生,所以他的學生中有許多人推手的功夫不錯,有的甚至達到比較高的層次.現在中國每年都有舉行全國推手比賽,按體重分五個級別(後來增加級別),若有哪一位太極拳名家的學生獲得全國賽的一塊金牌,就會很高興,大家也覺得他教得不錯.洪老師的學生們在濟南武術館培養學生,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推手比賽,多年來都獲得很好的成績,經常是獲得五塊金牌中的多數,有時甚至囊括五塊金牌(近幾年他的學生陸續離開濟南武術館,各自教拳去了),這也是對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的印證。對於這些成績,洪老師本人並未十分得意,他在信中對我說,這並不是證明這些學生的學生已達到太極拳的高層次,只是他們的對手比他們低而已。洪老師總是鼓勵學生要繼續努力向真正的太極拳高峰進取。

在這裡不準備全面的,詳細的介紹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就是一本書也介紹不了,僅僅把幾個很普通,很基本,但又是很重要的技法提出來給大家參考就是。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1、真正的“外柔內剛”

洪均生老師說:“太極是掤勁.”意思是說太極拳是掤勁拳,沒有掤勁就沒有太極拳.掤勁是太極拳一切技法的基礎,其實陳發科,楊澄甫等許多太極拳名家都作過類似的論述,強調練太極拳要練出掤勁練成外柔內剛.有些練太極拳的人強調放鬆柔軟,不同意掤勁,說練掤勁就不會鬆不會柔,推手就會頂勁.其實會這樣說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對掤勁沒有正確的認識,不知道怎樣才是有掤勁,以為掤勁就是肢體拉得圓圓的很有彈性的樣子.也有人對陳式太極拳有誤會,為以陳式太極拳套路動作有發勁,一定是很用力,很僵硬的.如果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陳式太極拳套路表演,能夠和洪老師推推手,就會對掤勁,對陳式太極拳有新的認識.洪老師的拳打得很鬆很柔,有些動作的關節弧度很大(特別是手掌,臂部的動作)你會覺得一定是關節柔軟才能打得這樣。當洪老師發勁時,並沒有感到他鼓勁用力,只是速度突然變快"嗖"地一聲而出.如果你有機會和洪老師推手,接觸後覺得他的手臂很柔軟,但你也感到裡面有掤勁,而這掤勁沒有頂你的勁也沒有壓到你.洪老師的拳打得鬆柔,但你會感覺到不是沒分量輕飄飄的鬆,而是既鬆柔又穩重。推手時雖然知道他裡面有掤勁,但你會感覺到這掤勁轉得很滑很順,有經驗的人就不敢輕易去進攻他。

鬆柔在推手中的好處是:⑴和對方接觸後易粘住對方。⑵觸覺(聽勁)更靈。⑶能更好的隨對方,這樣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知道對方的勁和決定自己的變化。⑷對方的勁不易傳到自己身上,使他的勁不起作用。⑸易於變化其他的動作,等等。有人過於追求鬆柔的好處,卻不敢和不懂鬆出掤勁來,結果在推手中只能應付用勁簡單,僵硬的對手。對於用勁太大太快的對手,無掤勁就等於失去了保護自己的防線。洪教師的既鬆柔又有掤勁的作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常常使對方誤認為可以很容易攻擊到洪老師的中心,誘使對方冒昧進攻,結果其發出的勁力反被彈回自己身上。如果只講求鬆柔,不含掤勁,謹慎的對手就不會貿然向虛處發勁,就像人們不會用力去推一條柔軟的樹枝一樣,有經驗的人就會用鬆沉的勁逼你,直至感到你無法再變,有實處可打才發勁。

洪老師很強調全身骨節要鬆開(這是陳發科講的),這樣才能在柔軟中保持掤勁,但這種鬆開必須是很自然的,不是用力去拉,洪老師特別強調手指關節要鬆開,不能彎曲疲軟,並且很注意手指鬆開的方向,角度。以前我讀洪老師的書稿時,對於書中指明那個動作手指須指向什麼方向的做法難以理解,好像很麻煩。後來跟洪老師學習,逐步練習才明白:手指鬆開的方向角度是根據動作用勁的變化來調節的,做得正確手才不會產生丟勁或頂勁,而且能更好控制對手,越試驗越有興趣。有人打拳時發勁可能很猛,但做鬆柔的動作時手指卻彎曲疲軟,說明這時手的關節沒鬆開,掤勁丟失了,在推手中若出現這種情況,有經驗的對手會趁機擠入,給對方可利用的機會。

許多人都同意太極拳要練出掤勁,但怎樣練掤勁卻是有許多的不同。舉例來說,當對方用勁按在我一手的前臂上,怎樣拉出掤勁來呢?有一種很普遍的做法就是把手臂儘量向前外拉開,肘不貼肋,腋下如有彈簧把上臂撐開,把前臂,腕,掌前拉成外弧形,使對方的來勁被架起,這種做法應該說是掤勁的一種,不過屬於比較低級、簡單的。這樣拉出來的掤勁好像很經得起對方按來的力,但本身拉出來的力卻可以被對方利用(對方可順著你拉出來的力用捋勁),同時拉得太過則變化較難,較慢。同樣做手的掤勁,洪老師是用肘下沉來鬆開肩的掤勁,主要是上下對拉的力,沒有向前頂對方的力,也沒有向後縮的力可給對方利用。對方直力來,我用橫力鬆開。洪老師還說肘需要貼肋時可以貼肋。有人可能會說這樣做對方可按我手臂而打到我肋部,其實不會。雖然外形看肘好像貼到肋,其實肘的勁不是放鬆貼到肋,而是向下沉,保持著掤勁,肘和肋之間仍有空隙,對方的勁達不到肋裡面,這樣做的好處是在推手中為化勁爭取更多的空間,同時不頂勁,關節鬆活,容易變化。

許多和陳發科推過手的人都有這種感覺,當陳發科真正用勁時,對方會感到五臟震盪,流眼淚,欲嘔吐,或如觸電感覺等等,一個勁就把人打出。洪老師在1956年從濟南迴北京再跟陳發科學習。在推手時,洪老師可以走化陳發科的第一個勁,陳發科用第二個勁把洪老師打出。陳發科的太太誇洪老師功夫不錯,有進步,說:“我在外面不看,也能聽出你被老師打出的聲音,跟別人不同。”對於陳發科用勁時洪老師不會產生大的反應,洪老師謙虛地說:“可能是我的手無力吧。”其實是洪老師的手鬆柔而保持掤勁,若是僅僅無力而無掤勁,則陳發科的勁就直入身來,那能走化呢?

因為洪老師的拳打得鬆柔,發勁自如,所以當他年近八十歲時,在大會上表演炮捶,整個套路僅用二分鐘多一點,這是年輕人也很難做到的。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2、真正的立體螺旋

許多練太極拳的人都知道太極拳是講求螺旋勁的,陳式太極拳旋轉更明顯,稱為纏絲勁。好多人在談到纏絲勁時,常常是講手,腿怎樣轉是順,怎樣轉是逆,其實這只是講纏絲動作,並不是講纏絲勁。纏絲的動作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看到,即使是嬰孩,睡在床上,高興時都會扭動手掌,我們不能夠說他在練纏絲勁。中國武術講“勁”,意思是指通過一定的技術訓練,使全身的力量能夠比較協調、集中地向一個目標運動。所以說纏絲勁或螺旋勁,是指全身的勁力集中,協調地做某種螺旋運動。手的轉動必須是通過這種整體勁帶動而做出來的,這種手的纏絲動作才具有纏絲勁,才是太極拳所追求的。

“勁起於足根”(不是足跟),這是每個練習太極拳的人所知道的。但勁從足根蹬出來後要怎樣繼續運進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做法,就是因為這做法的不同,使得練出來的螺旋勁的質量也不同,也使得許多人的功夫達到一定程度後無法再提高。洪老師因為螺旋勁做得好,所以他化勁,控制人,把人騰空打出就顯得很容易。在這裡我們無可能詳細,全面來討論螺旋勁的做法,我僅把洪老師很強調的一點,而這一點也是作為螺旋勁的關鍵做法提出來。

我們先看看一種在練太極拳的人中很普遍的做法,舉例來說,右足在前,左足在後的右弓步,兩手要向前推對方,許多人是左足蹬,右腿前弓(兩膝同高),帶動腰身向右轉(兩側骨盆骨同高),再帶動兩手向前推出。這樣腿腰做出來的勁是平面轉動的,產生的力是基本水平向前的,可以把對方推出,無法使對方兩足離地騰空而起。或者必須使自己重心低於對方,用手斜向前上推才能使對方兩足離地,這使得能把對方騰空推出的可能性變得很小。洪老師則很強調用兩膝的提落來調節,使勁從一開始蹬出就具備立方體螺旋。開始蹬勁時,左膝要下沉,右膝向前上弓起,使左膝低於右膝,帶動腰右轉時,左側骨盆隨左膝稍下沉,比右側骨盆稍低,使得腿,腰轉動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螺旋的。

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談太極拳,他練太極拳多年,曾專門跟一位推手非常出名的名家學習。我談到洪老師的螺旋勁的做法時,為了讓他更明白,我讓他兩手推我的身來試試,他雙手按住我兩邊的腰猛向前發力,想把我向後推出,我一接到他的勁便一膝提一膝落,他變成一手高一手低,身向一側栽倒。他覺得不好理解,因為他知道太極拳要轉腰,他就用兩手用力封住我腰兩側,使我腰不能左右轉動,我就無法變了,結果怎麼是他要摔下而不是我後退呢?我讓他再做一遍,慢慢做和講,我接到他兩手的勁後,知道不能左右轉動,但我用兩膝的提落來帶動腰上下轉動,使他兩隻手一隻被帶上,一隻被帶下,導致他的身體也旋轉成一側高一側低而跌下。其實當時我的技法運用尚不夠好,因我一接到他的勁後上下轉動太大,使他手勁完全改變方向成一上一下,當他失去重心時他的勁僅出一部分,尚未發出最大的勁來。若是洪老師做,對方一出勁他轉動很有分寸,僅讓對方勁的方向作小的改變,但重心並未受到大的破壞,對方仍可繼續出更大的勁,這樣可讓對方的勁彈回他自己身上而身體騰空出去,這更巧妙。

有人說洪老師沒學到陳式太極拳的祕密功法“丹田內轉”。說這種話的人只是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和淺薄而已,因為他既無看到洪老師的拳,也無看到丹田內轉怎樣練.如果看過洪老師的拳,就知道他丹田有轉動,而且轉動得很精密,恰到好處.如果看過丹田內轉的練法,就會知道這種練法外形很明顯,保密不了.真有丹田內轉的功夫,即使打拳時保守不明顯練出來,但在推手中一定會用出來.洪老師那麼敏銳,不要說跟陳發科學拳十五年,就是十五日都能看出丹田在轉動.我原來知道丹田要轉動,但沒聽過“丹田內轉”這種叫法,後來有人寫文章提到“丹田內轉”,我覺得這種說法很合乎陳式太極拳的特點。我不清楚這是一種新的“祕密功法”還是隻是一種新叫法。我請教了好幾人,也寫信請教洪老師,洪老師的回答很簡單,只說“丹田內轉”陳(發科)老師沒教過。這是一種事實,陳發科只教過丹田轉動,但沒教過“丹田內轉”,不單對洪老師,對其他人也一樣無。我們可看到以前的書,文章都沒用到“丹田內轉”這叫法。包括陳照奎先生在1963年寫的關於陳式太極拳套路和推手的長文,有提到“氣沉丹田”等要求,也講到練纏絲勁時丹田轉動重要性,但也沒用“丹田內轉”的叫法。我估計這叫法是陳照奎先生後來起的,提醒人注意丹田轉動。在陳式太極拳裡,有許多技法原來是沒有專門的名稱的,後來大家才逐步起名。洪老師講過一件事,有一次陳照奎先生去濟南探望洪老師,談話間提到一技法(名字我已忘了),洪老師不知指什麼,反問陳老師,陳老師說:“師兄你沒練過嗎?”洪老師說:“你做給我看看。”陳老師做了,洪老師看了笑說:“這是還沒開始學套路就先練的。”原是單手劃圈的基本功訓練,以前沒有名稱。陳老師使用一個新叫法,洪老師不明白。其實這基本功洪老師是最重視,不單讓剛學拳的學生練,即使學拳多年的學生仍堅持練。用手簡單的劃圈來訓練全身纏絲勁的運轉,洪老師則把這動作分為二種,叫“正手圈”和“反手圈”。洪老師為什麼不使用“丹田內轉”這種叫法呢?可能是怕引起誤會。因為洪老師的作法是:丹田的轉動不是由丹田自己做的,丹田這部分本身是不動的,由於兩膝的提落而帶動丹田的運動,隨著兩膝的一起一落,丹田也是一邊起一邊落,沒有整個丹田起落而劃圈的做法。整個丹田起落易引起重心上浮。而一邊沉一邊起的轉動使重心沉穩。我沒見過陳照奎先生打拳,不知他的丹田內轉怎樣做,而他的學生做的又有不同。1984年我去外地學拳,見過陳照奎先生的一位學生練拳,他跟陳老師學了十年拳,拳的動作很漂亮,纏絲動作轉得很明顯,但我覺得他丹田上下轉動太大,引起重心上浮。我問陳立清老師,陳照奎先生是否像這樣練?陳立清老師很乾脆說:“不會!”

有人說丹田是中心,用丹田的轉動來帶動身體的轉動,這樣做勁的起點太高,重心容易浮動,難以打人騰空而出,而且勁力的發展也易受到限制。洪老師用腿勁來帶動丹田的轉動,這樣做重心既沉穩,勁的出發點很低,易打人騰空而出,而且也有利於以後勁的發展。

學太極拳的人都知道手的動作要走弧形,圓圈,同時手臂自身也要轉動。往往走弧形,圓圈較易做到,但手臂自身怎樣配合全身動作轉動則比較困難。必須明白每個動作的技擊用法,根據用法來決定自轉多少,一些人因不明白用法,因而有時轉得不夠,有時又轉得太多。以前我讀洪老師的書稿,看他說某動作手指要指向何方,手心要朝向何方,我因不明用法而覺得太繁瑣,好像沒必要,後來看洪老師怎樣做,在試驗中才明白確實很重要。有時我和學生試驗,試試轉得不夠效果怎樣,轉得太多又不好了,只有轉到恰到好處才真正體現太極拳的巧妙來,很有趣味。有一次和雷慕尼老師談到洪老師的拳,他說:“洪老師的拳手轉得很多,是對的,纏絲勁的體現。”後來和馮志強老師談到洪老師的拳,他也說:“洪老師的手轉得多。”洪老師的手轉得多主要是指自轉,不是指劃弧走圈。

"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吳仕增

說明:當時寫這篇文章是為了紀念洪均生老師逝世二週年,請學生翻譯成英文後在美國的《Tai chi》雜誌登出。這應是在海外專門介紹洪老師的第一篇長文。略作增加後中文版於2001年9月在《臺灣武林》刊出,這次僅改正數字,保留原貌。

洪均生老師1907年出生於河南禹縣。他的祖父是清朝官員,他自小跟父親住在北京,1996年1月23日在山東省濟南市逝世,按中國人的算法是享壽90歲.

洪老師自幼體弱多病,17歲時因病輟學,身體一直很差。1930年開始跟吳鑑泉的高足劉慕三先生學習吳式太極拳。幾個月後,劉慕三帶同他的三十幾個學生一起跟陳發科學習陳式太極拳,從此洪老師就成為陳發科的學生。練拳後身體越來越好,學拳的興趣越來越深厚,情同父子。有時陳發科到洪老師家中住,一住二三個月。日本軍侵入北京後,洪老師的生活無著,有時斷炊,則帶著六個孩子到陳發科家中吃飯。目前流傳下來的有關陳發科的武功事蹟,大部分是洪老師記述下來的。因為日軍侵入北京前洪老師的家庭經濟好,他身體不好沒有工作,每天追隨陳發科,親眼目睹許多事,記錄下來,使我們今日對陳發科的太極功夫才有些具體的瞭解. 1944年洪老師到山東濟南工作,才離開陳發科.1956年洪老師因太太去世,心情不好,就回北京散散心,再請陳發科講解拳式用法及推手,約四個月.這樣,洪老師跟隨陳發科學習實戰的陳式太極拳前後十五年,自己終生的實驗,研究,使他掌握了陳氏太極拳的拳理技法,成為當代陳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在洪老師逝世五週年的時候,寫文章來紀念他,我想除了介紹洪老師的美好品德、精湛拳藝之外,若是能將洪老師的一些具體的技法介紹出來,相信這會是讀者所更喜歡的.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當代太極拳名家中的佼佼者

因為時代的變遷,太極拳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地位已產生很大的變化。當代太極拳名家的功夫遠不及陳發科、楊澄甫時代或以前的名家,這是大家所能看到的。從 80年代開始,我接觸過許多在中國甚至世界著名的太極拳家,有的是跟他們學習,有的是聽他們講課示範,有的是看他們表演.也有的雖無機會接觸,但看過他們表演示範的錄影帶.我覺得當代的太極拳名家,若是能在推手中比較自在地發出勁來,讓對手乾脆跌出,那麼這位名家就算為有真功夫的名家了,當然這不包括那些只能先擺好架式來做發勁表演的人.在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在中國某市參加一個太極拳盛會,有一天早晨,某市代表團請一位由大會邀請來表演的太極拳名家去做輔導.做完套路的輔導之後,有人請這名家輔導推手,這名家隨便拉了旁邊一個人(一位年紀比他稍年輕的退休教授)來示範,掤,捋,擠,按.轉了幾個圈之後,這名家突然分開雙手,身向前俯,兩手去託對方的腋下,想把對方推出,對方一沉氣,這名家彈回一步(前腳退回變成後腳),這樣連續二三次.當然不是說有功夫的名家一定要推贏對方,因為必須看對方的強弱,例如這位名家拉的對手是武式名家郝少如的學生,雖然功夫未達到很高,但也有一定功力。問題是在這位名家當時去推對手的方法不對,是一般練推手未得真傳的推法,對手最多隻會被推退而已,不會被髮勁乾脆打出。所以我覺得好些名家的功夫並不是我們原來想象的那麼高。

在那些能乾脆發勁把人打出的名家中,能夠將人打得兩腳離地騰空而出,這是很少的了。而這些能將對手騰空打出的名家,有一些是將對方的來勁化解後,用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不是最好的,很費力。有一些則主要是將對方來勁改變方向打回他本身,再加上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才是最好的,發人省力得多。這樣的名家寥寥無幾,洪均生老師是僅有的幾位能高境界將人騰空打出的名家之一。

在未跟洪老師見面之前,我雖曾讀過洪老師的書稿和文章,讀過別人寫他的文章,寫信請教過他,但我對他功夫真正有多高並不清楚。1984年末,我去濟南,住在洪老師家中跟他練拳,才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真功夫。洪老師跟人講解拳式用法雖然很精彩,但並不能真正表現出他的功夫來,因講解拳式的用法必須依照拳式來做,而許多拳式動作是為初學的人而設的,真正能體現功夫的是在推手中。

有一天,幾位洪老師的學生到洪老師家來,大家聊天談拳,其中二位利用時間練習推手,一位姓劉,另一位A先生(我已忘記他的名字).當A用勁向劉推去時,劉用捋采法,A就雙腳離地向劉的側後方跳出,雖然不很遠,僅半米到一米之間,但已使我很詫異,因為他們並不是很用勁的練習,真正用勁能打多遠我不知道.當時我對把人騰空打出的技法不清楚,看過一些書,聽一些人講,說是在能夠乾脆發人出去之後,練到'氣足勁整'才能使人騰空而出,好象那時主要是氣勁的問題,不是技法的問題.但看到劉他們的練習,我明白不是這麼回事,主要還是技法的問題.技法對,就能夠打人騰空而出,氣勁足不足則是把人打多遠的問題.用擠按勁向前把人騰空打出已經不容易,用捋采勁向側後騰空發人出則更難,我看到洪老師的學生能夠做到,那麼洪老師的功夫更不用說了。

又有一天,劉先生與洪老師另一學生B先生到洪老師家來.B先生原來是練摔跤的,後來跟洪老師練拳,有一次他與一位太極拳名家推手,這位名家沒他辦法,誇他功夫不錯.這位名家曾寫一本不小的太極拳書,好象也很懂太極拳.B先生帶著一些推手的問題來向老師請教,洪老師在廳和他推手。不管他變什麼招式,他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手的動作很小,有時不動步,有時稍向前進步,B先生就被騰空打回約一米,有時稍遠一點就被打到沙發上(因廳地方較小).很精彩,我很開心,看了一陣,我忍不住對B先生說:"你一出力,整個人就被洪老師控制了."因為很明顯,B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B就勢背了,但他的力繼續發出,結果力就被打回到自己身上彈出.再過一會,我忍不住又說一次.B先生聽我這樣說,笑笑轉身向我說:"試一試."兩手擒拿我右手,因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他也不知我功夫怎樣, 所以很斯文,速度不快,用力也不大,我就用最近從洪老師處學到的動作化解.連續二次後,他看我可以化解,就比較快地用力扭我右手(右手抓我右腕,左手推我右肘上翻),我連忙右手鬆開掤勁,身稍向右轉,左手向前托住他右肘,然後兩手同時向前推出.B先生兩足離地向後跳出半米,B笑說:"你還有辦法."劉先生說:"吳老師當然有辦法."我連忙說:"我必須用兩隻手,洪老師用一隻手就可以."洪老師笑了.我這樣說,一方面是在老師面前謙虛一點,更主要的是我確實看到與老師的差別.因我主要是利用B兩手用力後不易變化,用我的力把他推出,並沒有先控制他使他勢背,也沒有用他的力打他,跟洪老師用的性質不同。

後來又一天,蔣家駿師兄從徐州到濟南洪老師家來.蔣以前跟陳照丕,陳照奎,陳金鰲等多位太極拳名家練拳,後來跟洪老師學.蔣同樣向洪老師請教推手一些問題,這一次是在洪老師家較大的房間推手,地方較寬.蔣不管用什麼動作,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蔣同樣受控制勢背.洪老師同樣有時有向前進步有時沒有, 蔣都被打得兩足離地騰空而出一二米遠.因蔣用力更大更快,所以他被打出的速度更快,離地更高,兩足落地的聲音更響.同時蔣仍保持著很端正的姿勢,好像隨時又可以進攻,非常精彩,我看得哈哈大笑。

在我未來見洪老師之前,我曾讀過蔣家駿師兄寫的一篇文章,談到1971年有一次他同洪老師推手的情況:我和洪老師推手,總覺得自己的手短,洪老師的手長.當時我無意問了洪老師一句,如果對方手突然按到胸部,不用手法能解嗎?當時洪老師笑了笑說: "你可試試用力發我,我不用手."我抱著疑惑的態度,真的用力向洪老師胸前猛按,那時覺得雙手如按在彈簧上,身不由己的被彈回一丈多遠,事後我嚇了一身汗。我請教洪老師,當時是怎樣把蔣師兄彈出去的。洪老師讓我試試,我雙手按到洪老師身上,覺得無法控制到他,兩手按不到實處,只覺得身裡面會旋轉變化(外形看不出動),好像按到轉動很靈敏的機器上,所以不敢冒失用力。正在猶豫時,洪老師一進步,用他的身通過我的手把我打回一步(前足退回成後足)。 我問洪老師:"是要進步的嗎?"洪老師說:"不,因為你不用力我才上步."我明白,我若用大力按去,就會被打出更遠。

洪老師講過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位學生在家裡練習太極拳的用法,練習的地方有三間房大, 他們在一邊練,洪師母蹲在中間一間的地上弄東西。這學生用右拳打去,洪老師用接手式(陳式太極拳第一個拳式金剛搗碓的動作,一手接人手腕,一手接人肘部) 去接,右手一接到這學生的右手腕外側,這學生便飛出,越過洪師母頭上,落到第三間地上,足有一丈多遠。把師母也嚇了一跳,以後洪老師和別人練用法,洪師母就走開了。洪老師說,這學生原來練形意拳的,他這一拳打得剛速至極,才會被彈回這麼遠。

上海一位著名武術家李東元先生,富有實戰經驗,也曾跟陳發科練陳式太極拳。1982年洪均生老師到上海蔘加全國太極拳名家表演。李東元先生看過洪老師表演,和洪老師見過面後,私下對他一位學生說:"洪老師的功夫很好,比XXX(一位非常出名的陳式太極拳家,有時他到上海教拳時也與李先生常有來往)好得多,不是同一級別的"這位學生後移居墨爾本,告訴我的.能讓李先生這樣稱讚是很不簡單的,因李先生本身功夫很好,不會輕易稱讚別人的。

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師兄弟陳中華跟我講過洪老師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第一次見洪老師時,洪老師和日本人試功夫的事,我已在介紹陳發科的文章中談過,不再贅述.第二件是1990年,陳中華從加拿大回山東探親,繼續跟洪老師學拳.一天,洪老師在濟南武術館裡教一群日本人,洪老師因中風後腿不好,只能坐在椅子上指點.陳中華則在門外跟一位師兄練習推手,忽然他們聽到館裡"轟"的一聲巨響後,人群"啊"的驚叫,陳中華他們連忙跑進館裡看發生什麼事.旁人告訴他們,日本人想請教洪老師一個問題,但今天的翻譯是一位年輕的新翻譯,無經驗,譯不出來,他想示範給洪老師看,洪老師正坐在椅上跟別人說話,轉過頭來見翻譯的手已來到面前,遂左手一抬,翻譯騰空飛起再跌到地板上"轟"的一聲,人們看到翻譯突然飛起,禁不住驚叫起來.

再一件,是陳中華有一天到洪老師家中去,看到洪老師睡床的一條橫木斷了,下面用一條木棍撐著(洪老師睡床是側靠著牆,一側朝外),洪老師問陳中華知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陳中華不知道,洪老師告訴他:有一學生某君(身強力大,功夫很不錯)自己在家裡琢磨一段時間後,自認為研究出一個絕招,故來找洪老師試試,哪知他一發勁,不見洪老師被打出,反而是他自己騰空飛起跌到床上,把橫木壓斷了。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精湛的技藝

在談洪老師的太極拳技藝之前,我們先弄明白幾個有關太極拳技藝的問題。

有人以為太極拳的技法都是一樣的,這位老師有教的,那位老師也應該教,如果沒有,就是他不懂.其實這是誤解,是對太極拳不瞭解。太極拳已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練習的人千千萬萬,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技術流派,派中有派,五花八門數不清。有人說不管哪一派,都是好的,各有特點,這樣說太籠統,不一定對。造成不同的流派有幾種原因,我們來看一下:一種是練太極拳的人學不到真正的太極拳技法,自作聰明,把其他武術的某些東西拿進來,不合太極拳的風格,這不是太極拳技法,可以說是錯的。好像要去爬太極拳這座名山,找不到,隨便找一座山來爬,自欺欺人,這種情況很多。另一種是得不到明師指點,學習到一定的太極拳的技法, 許多技術難題不能正確解決,只能用一些低層次的手段解決,其技術既有一定的太極拳風格,但也帶有許多不好的東西,影響了以後的提高,停留在較低層次.好比進入了太極拳這座大山,由於不識路,只能爬上小山頭,永遠達不到高層次.除非除去一些不好的東西,好像爬下小山頭,另找真正的高峰.這種情況是大多數太極拳練習者的境況。再一種情況是學對了太極拳,能夠到達高層次,但每一位高手都會有自己的技術特點,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心理素質不同,性格修養不同,學識不同,當他們的功夫達到較高程度後,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初學的人要儘量像老師,儘量去明白體會老師教的東西,當功夫達到較高級階段時,就跟老師不完全一樣。如果一個人的拳跟老師完全一樣,這個人的功夫就還未達到高的階段,還未最好發揮出自己的長處來.這些差別就如同已到達太極拳的主峰,主峰有許多不同的部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觀.還有一種,就是在正確的太極拳技法裡,有學習的層次不同,如同爬對了主峰,向上爬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東西。

舉個例子來說,"氣沉丹田"這個要求,每一個練太極拳的人都會經常聽人說到,或是在書中看到。對於功夫不高的人,要做到氣沉丹田已經不是容易的事。1984年我去西安跟陳立清老師學習陳式太極拳,認識了一位陳家溝陳氏後人。他的太極拳功夫不錯,文革期間曾回陳家溝住幾年,跟陳家溝多位前輩學習過.我們比較熟悉後,一次我去他家,他很真誠地跟我談了一些陳式太極拳的練習方法。說到氣沉丹田,他說,其實應該氣沉到足底,才能把人騰空打起.我覺得他講的有道理,後來我跟我的武式太極拳老師劉積順老師提到這一點時,劉老師則說,其實應該沉入地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會,我認識到,氣沉到丹田,足底,地下,都是對的,只是功夫階段的差別。如果你僅僅知道氣沉丹田,不知道要沉到足底,地下,或者你以為氣沉足底,地下是錯的,那麼你的功夫提高到一定程度後就難以進步了.所以我們有機會學到一些太極拳技法後,就不要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才知道太極拳的祕訣,別人不懂,而要多方面學習,對不同的技法進行比較,體驗,看看哪些是對的,哪些境界比較高。對的要堅持練習,細心琢磨,因為好的太極拳技法是需要你改變原來許多不好的用力習慣,需要較長時間練習,可能進步沒有那些不大正確的人快,推手可能推不過那些不大對的,這不必怕,如同爬錯山的人,可能路很好走,一下子爬得很高,但他以後不可能進步。練得對,開始時較難爬,爬得慢,好像比人低,但能長期不斷進步,一段較長的時間後,好壞就分別出來。

有人以為太極拳書上說的都是對的,特別是以前的拳論,都是正確的。我曾對學生說過一個拳法要求,有一位原學過太極拳多年,後來才跟我學的學生說,這要求在太極拳書上從沒見過。我說書上沒說到的東西方很多,而且書有些是說錯的。那個學生很驚奇,說:"拳書還會錯?"其實中國以前的武術家大多數是文化不高,不懂寫文章.即使能為,也會因為保守不說得太清楚,所以書上沒有的東西其實是遠遠多於書上有的。書上有的也有可能是錯的,或是較低層次的,中國武術界有一句話:"要傳一句話,不傳三本書."意思說真正要傳授功夫,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某一方面的功夫,當然這句話裡面,還有許多具體的方法要講。如果不想傳授的話,寫三本書並不會讓你真正瞭解.即使是真心要寫出來,還有一個文字跟理解的差別,中國有句成語叫"按圖索驥",說古代有一個很著名的相馬專家伯樂,把他相馬的經驗寫成書,大家都說他寫得好,他的兒子把這本書背得很熟之後,就以為自己已經懂得相馬了,伯樂就讓他去相一匹千里馬來,他見了許多千里馬都看不出,結果捉來一隻大蛤蟆,說這很符合他父親書裡寫的要求.太極拳的書可以幫助人們學習太極拳,但人們不能只靠書本來學習。

洪老師告訴我,六十年代有人寫了一本陳式太極拳書,洪老師看後,覺得裡面說的拳理或拳式動作有許多不符合陳發科所教的.他一邊看一邊把批評的內容寫在書的空白處,結果評語多過書的原文.洪老師共批了二本,都被他的學生收藏了。

洪均生老師主要的太極拳技法都是來自陳發科,他人很聰明,跟陳發科學習十五年,對陳發科的太極拳技法理解很深.同時和學生進行試驗體會,所以他的技法是很實用和高境界的。洪老師的拳式動作有一些小動作跟陳發科有差別,是因為洪老師每一個拳式都是按照實用的技法來打的,怎樣用就怎樣打。以前的人比較保守,教的拳式動作不知怎麼用,或者不能很好用,要老師講解,才知道具體怎樣用。比如金剛搗碓的接手動作,原來陳發科教的是兩手手心相向同時上舉,高與肩平。但陳發科講解用法時,則是一前一後,一高一低,一順纏一逆纏,是一手接人的手腕,一手接人的肘部。洪老師經陳發科同意後,就按照用法來打拳式.還有個別動作是吸收其他武術的,以前洪老師寫書的手稿都有詳細說明。八十年代,陳發科的女兒陳豫俠二次請洪老師講解拳式用法和推手,她看洪老師的拳後說,看你打拳就像看到父親打拳一樣,而且把到濟南洪老師家來稱為回孃家,把洪老師當成兄長,因她的父兄都去世了。

因為洪老師用實用的、高境界的太極拳技法來指導學生,所以他的學生中有許多人推手的功夫不錯,有的甚至達到比較高的層次.現在中國每年都有舉行全國推手比賽,按體重分五個級別(後來增加級別),若有哪一位太極拳名家的學生獲得全國賽的一塊金牌,就會很高興,大家也覺得他教得不錯.洪老師的學生們在濟南武術館培養學生,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推手比賽,多年來都獲得很好的成績,經常是獲得五塊金牌中的多數,有時甚至囊括五塊金牌(近幾年他的學生陸續離開濟南武術館,各自教拳去了),這也是對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的印證。對於這些成績,洪老師本人並未十分得意,他在信中對我說,這並不是證明這些學生的學生已達到太極拳的高層次,只是他們的對手比他們低而已。洪老師總是鼓勵學生要繼續努力向真正的太極拳高峰進取。

在這裡不準備全面的,詳細的介紹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就是一本書也介紹不了,僅僅把幾個很普通,很基本,但又是很重要的技法提出來給大家參考就是。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1、真正的“外柔內剛”

洪均生老師說:“太極是掤勁.”意思是說太極拳是掤勁拳,沒有掤勁就沒有太極拳.掤勁是太極拳一切技法的基礎,其實陳發科,楊澄甫等許多太極拳名家都作過類似的論述,強調練太極拳要練出掤勁練成外柔內剛.有些練太極拳的人強調放鬆柔軟,不同意掤勁,說練掤勁就不會鬆不會柔,推手就會頂勁.其實會這樣說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對掤勁沒有正確的認識,不知道怎樣才是有掤勁,以為掤勁就是肢體拉得圓圓的很有彈性的樣子.也有人對陳式太極拳有誤會,為以陳式太極拳套路動作有發勁,一定是很用力,很僵硬的.如果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陳式太極拳套路表演,能夠和洪老師推推手,就會對掤勁,對陳式太極拳有新的認識.洪老師的拳打得很鬆很柔,有些動作的關節弧度很大(特別是手掌,臂部的動作)你會覺得一定是關節柔軟才能打得這樣。當洪老師發勁時,並沒有感到他鼓勁用力,只是速度突然變快"嗖"地一聲而出.如果你有機會和洪老師推手,接觸後覺得他的手臂很柔軟,但你也感到裡面有掤勁,而這掤勁沒有頂你的勁也沒有壓到你.洪老師的拳打得鬆柔,但你會感覺到不是沒分量輕飄飄的鬆,而是既鬆柔又穩重。推手時雖然知道他裡面有掤勁,但你會感覺到這掤勁轉得很滑很順,有經驗的人就不敢輕易去進攻他。

鬆柔在推手中的好處是:⑴和對方接觸後易粘住對方。⑵觸覺(聽勁)更靈。⑶能更好的隨對方,這樣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知道對方的勁和決定自己的變化。⑷對方的勁不易傳到自己身上,使他的勁不起作用。⑸易於變化其他的動作,等等。有人過於追求鬆柔的好處,卻不敢和不懂鬆出掤勁來,結果在推手中只能應付用勁簡單,僵硬的對手。對於用勁太大太快的對手,無掤勁就等於失去了保護自己的防線。洪教師的既鬆柔又有掤勁的作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常常使對方誤認為可以很容易攻擊到洪老師的中心,誘使對方冒昧進攻,結果其發出的勁力反被彈回自己身上。如果只講求鬆柔,不含掤勁,謹慎的對手就不會貿然向虛處發勁,就像人們不會用力去推一條柔軟的樹枝一樣,有經驗的人就會用鬆沉的勁逼你,直至感到你無法再變,有實處可打才發勁。

洪老師很強調全身骨節要鬆開(這是陳發科講的),這樣才能在柔軟中保持掤勁,但這種鬆開必須是很自然的,不是用力去拉,洪老師特別強調手指關節要鬆開,不能彎曲疲軟,並且很注意手指鬆開的方向,角度。以前我讀洪老師的書稿時,對於書中指明那個動作手指須指向什麼方向的做法難以理解,好像很麻煩。後來跟洪老師學習,逐步練習才明白:手指鬆開的方向角度是根據動作用勁的變化來調節的,做得正確手才不會產生丟勁或頂勁,而且能更好控制對手,越試驗越有興趣。有人打拳時發勁可能很猛,但做鬆柔的動作時手指卻彎曲疲軟,說明這時手的關節沒鬆開,掤勁丟失了,在推手中若出現這種情況,有經驗的對手會趁機擠入,給對方可利用的機會。

許多人都同意太極拳要練出掤勁,但怎樣練掤勁卻是有許多的不同。舉例來說,當對方用勁按在我一手的前臂上,怎樣拉出掤勁來呢?有一種很普遍的做法就是把手臂儘量向前外拉開,肘不貼肋,腋下如有彈簧把上臂撐開,把前臂,腕,掌前拉成外弧形,使對方的來勁被架起,這種做法應該說是掤勁的一種,不過屬於比較低級、簡單的。這樣拉出來的掤勁好像很經得起對方按來的力,但本身拉出來的力卻可以被對方利用(對方可順著你拉出來的力用捋勁),同時拉得太過則變化較難,較慢。同樣做手的掤勁,洪老師是用肘下沉來鬆開肩的掤勁,主要是上下對拉的力,沒有向前頂對方的力,也沒有向後縮的力可給對方利用。對方直力來,我用橫力鬆開。洪老師還說肘需要貼肋時可以貼肋。有人可能會說這樣做對方可按我手臂而打到我肋部,其實不會。雖然外形看肘好像貼到肋,其實肘的勁不是放鬆貼到肋,而是向下沉,保持著掤勁,肘和肋之間仍有空隙,對方的勁達不到肋裡面,這樣做的好處是在推手中為化勁爭取更多的空間,同時不頂勁,關節鬆活,容易變化。

許多和陳發科推過手的人都有這種感覺,當陳發科真正用勁時,對方會感到五臟震盪,流眼淚,欲嘔吐,或如觸電感覺等等,一個勁就把人打出。洪老師在1956年從濟南迴北京再跟陳發科學習。在推手時,洪老師可以走化陳發科的第一個勁,陳發科用第二個勁把洪老師打出。陳發科的太太誇洪老師功夫不錯,有進步,說:“我在外面不看,也能聽出你被老師打出的聲音,跟別人不同。”對於陳發科用勁時洪老師不會產生大的反應,洪老師謙虛地說:“可能是我的手無力吧。”其實是洪老師的手鬆柔而保持掤勁,若是僅僅無力而無掤勁,則陳發科的勁就直入身來,那能走化呢?

因為洪老師的拳打得鬆柔,發勁自如,所以當他年近八十歲時,在大會上表演炮捶,整個套路僅用二分鐘多一點,這是年輕人也很難做到的。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2、真正的立體螺旋

許多練太極拳的人都知道太極拳是講求螺旋勁的,陳式太極拳旋轉更明顯,稱為纏絲勁。好多人在談到纏絲勁時,常常是講手,腿怎樣轉是順,怎樣轉是逆,其實這只是講纏絲動作,並不是講纏絲勁。纏絲的動作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看到,即使是嬰孩,睡在床上,高興時都會扭動手掌,我們不能夠說他在練纏絲勁。中國武術講“勁”,意思是指通過一定的技術訓練,使全身的力量能夠比較協調、集中地向一個目標運動。所以說纏絲勁或螺旋勁,是指全身的勁力集中,協調地做某種螺旋運動。手的轉動必須是通過這種整體勁帶動而做出來的,這種手的纏絲動作才具有纏絲勁,才是太極拳所追求的。

“勁起於足根”(不是足跟),這是每個練習太極拳的人所知道的。但勁從足根蹬出來後要怎樣繼續運進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做法,就是因為這做法的不同,使得練出來的螺旋勁的質量也不同,也使得許多人的功夫達到一定程度後無法再提高。洪老師因為螺旋勁做得好,所以他化勁,控制人,把人騰空打出就顯得很容易。在這裡我們無可能詳細,全面來討論螺旋勁的做法,我僅把洪老師很強調的一點,而這一點也是作為螺旋勁的關鍵做法提出來。

我們先看看一種在練太極拳的人中很普遍的做法,舉例來說,右足在前,左足在後的右弓步,兩手要向前推對方,許多人是左足蹬,右腿前弓(兩膝同高),帶動腰身向右轉(兩側骨盆骨同高),再帶動兩手向前推出。這樣腿腰做出來的勁是平面轉動的,產生的力是基本水平向前的,可以把對方推出,無法使對方兩足離地騰空而起。或者必須使自己重心低於對方,用手斜向前上推才能使對方兩足離地,這使得能把對方騰空推出的可能性變得很小。洪老師則很強調用兩膝的提落來調節,使勁從一開始蹬出就具備立方體螺旋。開始蹬勁時,左膝要下沉,右膝向前上弓起,使左膝低於右膝,帶動腰右轉時,左側骨盆隨左膝稍下沉,比右側骨盆稍低,使得腿,腰轉動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螺旋的。

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談太極拳,他練太極拳多年,曾專門跟一位推手非常出名的名家學習。我談到洪老師的螺旋勁的做法時,為了讓他更明白,我讓他兩手推我的身來試試,他雙手按住我兩邊的腰猛向前發力,想把我向後推出,我一接到他的勁便一膝提一膝落,他變成一手高一手低,身向一側栽倒。他覺得不好理解,因為他知道太極拳要轉腰,他就用兩手用力封住我腰兩側,使我腰不能左右轉動,我就無法變了,結果怎麼是他要摔下而不是我後退呢?我讓他再做一遍,慢慢做和講,我接到他兩手的勁後,知道不能左右轉動,但我用兩膝的提落來帶動腰上下轉動,使他兩隻手一隻被帶上,一隻被帶下,導致他的身體也旋轉成一側高一側低而跌下。其實當時我的技法運用尚不夠好,因我一接到他的勁後上下轉動太大,使他手勁完全改變方向成一上一下,當他失去重心時他的勁僅出一部分,尚未發出最大的勁來。若是洪老師做,對方一出勁他轉動很有分寸,僅讓對方勁的方向作小的改變,但重心並未受到大的破壞,對方仍可繼續出更大的勁,這樣可讓對方的勁彈回他自己身上而身體騰空出去,這更巧妙。

有人說洪老師沒學到陳式太極拳的祕密功法“丹田內轉”。說這種話的人只是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和淺薄而已,因為他既無看到洪老師的拳,也無看到丹田內轉怎樣練.如果看過洪老師的拳,就知道他丹田有轉動,而且轉動得很精密,恰到好處.如果看過丹田內轉的練法,就會知道這種練法外形很明顯,保密不了.真有丹田內轉的功夫,即使打拳時保守不明顯練出來,但在推手中一定會用出來.洪老師那麼敏銳,不要說跟陳發科學拳十五年,就是十五日都能看出丹田在轉動.我原來知道丹田要轉動,但沒聽過“丹田內轉”這種叫法,後來有人寫文章提到“丹田內轉”,我覺得這種說法很合乎陳式太極拳的特點。我不清楚這是一種新的“祕密功法”還是隻是一種新叫法。我請教了好幾人,也寫信請教洪老師,洪老師的回答很簡單,只說“丹田內轉”陳(發科)老師沒教過。這是一種事實,陳發科只教過丹田轉動,但沒教過“丹田內轉”,不單對洪老師,對其他人也一樣無。我們可看到以前的書,文章都沒用到“丹田內轉”這叫法。包括陳照奎先生在1963年寫的關於陳式太極拳套路和推手的長文,有提到“氣沉丹田”等要求,也講到練纏絲勁時丹田轉動重要性,但也沒用“丹田內轉”的叫法。我估計這叫法是陳照奎先生後來起的,提醒人注意丹田轉動。在陳式太極拳裡,有許多技法原來是沒有專門的名稱的,後來大家才逐步起名。洪老師講過一件事,有一次陳照奎先生去濟南探望洪老師,談話間提到一技法(名字我已忘了),洪老師不知指什麼,反問陳老師,陳老師說:“師兄你沒練過嗎?”洪老師說:“你做給我看看。”陳老師做了,洪老師看了笑說:“這是還沒開始學套路就先練的。”原是單手劃圈的基本功訓練,以前沒有名稱。陳老師使用一個新叫法,洪老師不明白。其實這基本功洪老師是最重視,不單讓剛學拳的學生練,即使學拳多年的學生仍堅持練。用手簡單的劃圈來訓練全身纏絲勁的運轉,洪老師則把這動作分為二種,叫“正手圈”和“反手圈”。洪老師為什麼不使用“丹田內轉”這種叫法呢?可能是怕引起誤會。因為洪老師的作法是:丹田的轉動不是由丹田自己做的,丹田這部分本身是不動的,由於兩膝的提落而帶動丹田的運動,隨著兩膝的一起一落,丹田也是一邊起一邊落,沒有整個丹田起落而劃圈的做法。整個丹田起落易引起重心上浮。而一邊沉一邊起的轉動使重心沉穩。我沒見過陳照奎先生打拳,不知他的丹田內轉怎樣做,而他的學生做的又有不同。1984年我去外地學拳,見過陳照奎先生的一位學生練拳,他跟陳老師學了十年拳,拳的動作很漂亮,纏絲動作轉得很明顯,但我覺得他丹田上下轉動太大,引起重心上浮。我問陳立清老師,陳照奎先生是否像這樣練?陳立清老師很乾脆說:“不會!”

有人說丹田是中心,用丹田的轉動來帶動身體的轉動,這樣做勁的起點太高,重心容易浮動,難以打人騰空而出,而且勁力的發展也易受到限制。洪老師用腿勁來帶動丹田的轉動,這樣做重心既沉穩,勁的出發點很低,易打人騰空而出,而且也有利於以後勁的發展。

學太極拳的人都知道手的動作要走弧形,圓圈,同時手臂自身也要轉動。往往走弧形,圓圈較易做到,但手臂自身怎樣配合全身動作轉動則比較困難。必須明白每個動作的技擊用法,根據用法來決定自轉多少,一些人因不明白用法,因而有時轉得不夠,有時又轉得太多。以前我讀洪老師的書稿,看他說某動作手指要指向何方,手心要朝向何方,我因不明用法而覺得太繁瑣,好像沒必要,後來看洪老師怎樣做,在試驗中才明白確實很重要。有時我和學生試驗,試試轉得不夠效果怎樣,轉得太多又不好了,只有轉到恰到好處才真正體現太極拳的巧妙來,很有趣味。有一次和雷慕尼老師談到洪老師的拳,他說:“洪老師的拳手轉得很多,是對的,纏絲勁的體現。”後來和馮志強老師談到洪老師的拳,他也說:“洪老師的手轉得多。”洪老師的手轉得多主要是指自轉,不是指劃弧走圈。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3、真正的步隨身換

學太極拳的人大都知道要上下相隨,步隨身換。但初學的人往往是一用力就不會移動重心,更不懂得步法的變換。練了一段時間後,懂得重心在兩腿間的變動,但步法仍不懂變換。只有練到步法的變換比較熟練後,才能更好發揮上半身的各種用法。

洪老師講過一件事,他1930年開始跟陳發科練拳,三幾年後,有一次他經過一個地方,看到一個師傅模樣的人在同學生推手,大家輪流跟他推,洪老師很感興趣,也上去推,當這位師傅用捋法捋洪老師時,洪老師趁勢前腳前移半步插襠,上邊用手擠他,這師傅被擠退一步。事後旁邊的人才告訴洪老師,這師傅是某式太極拳宗師的名弟子,洪老師說要是我早知道是他,我就不敢跟他推了。這件事並不是說明當時洪老師的太極拳整體水平比那師傅強,因為可能那位師傅平時跟別人推時,別人不懂趁勢進步,較容易被他捋出,他沒料到洪教師進步插襠那麼快而穩,大意而被打出。但至少可以說明進步插襠運用得好,會使手的用法效果好得多。

在什麼情況下才變換步法呢?通常有二種,一種是當原來的步法使用到盡頭才變換下一步法,例如兩手去推對方,當前膝弓至與足尖垂直,兩手推至接近平直不能再向前推了,不得已才變換步法繼續前推。另一種是原來的步法並不用至盡頭,最多隻讓前足膝蓋弓到跟前足跟垂直。只在最有力的範圍內使用,若要超過就變換步法。因為步手若用到盡頭,其實後面一段已不是處在最有力的範圍內,雖然仍可推對方,但如強弓之末,效果已大打折扣。變換步法可以有二種,一種是前足向前進半步(可大可小),後足跟進半步仍是後足。另一種是後足向前邁進一步成前足。不過保持手、腿常常處於最有力的使用範圍內,就需要步法變換得好。如果步法變換的功夫不夠好,一動步重心就搖動,反而給對方可以利用的機會。因此,洪老師對於步法有很嚴格的要求,有非常實用的價值。舉個例來看,邁步向前,陳式太極拳有的是要求前足擦地而出,有的則不要求,其他太極拳則不要求。陳發科所教的則要求要擦地。前足跟擦地而出,除可實際進攻對方(如鏟對方的腳)的作用外,主要的作用是使得邁出的步又快又穩,前足擦地使重心不易搖晃,也可防止對方勾腳,重心也可隨出腳而適當前移至與對方有用的距離。洪老師要求,前足跟著地時要與後足距離約一肩寬,著地點是足底的跟部內側而不是正後部,前足尖斜內扣,擦出時後腿要塌好襠勁,使前足擦出又快又穩,若後腿襠勁不足使前足也支撐重心就變得又重又慢。

"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吳仕增

說明:當時寫這篇文章是為了紀念洪均生老師逝世二週年,請學生翻譯成英文後在美國的《Tai chi》雜誌登出。這應是在海外專門介紹洪老師的第一篇長文。略作增加後中文版於2001年9月在《臺灣武林》刊出,這次僅改正數字,保留原貌。

洪均生老師1907年出生於河南禹縣。他的祖父是清朝官員,他自小跟父親住在北京,1996年1月23日在山東省濟南市逝世,按中國人的算法是享壽90歲.

洪老師自幼體弱多病,17歲時因病輟學,身體一直很差。1930年開始跟吳鑑泉的高足劉慕三先生學習吳式太極拳。幾個月後,劉慕三帶同他的三十幾個學生一起跟陳發科學習陳式太極拳,從此洪老師就成為陳發科的學生。練拳後身體越來越好,學拳的興趣越來越深厚,情同父子。有時陳發科到洪老師家中住,一住二三個月。日本軍侵入北京後,洪老師的生活無著,有時斷炊,則帶著六個孩子到陳發科家中吃飯。目前流傳下來的有關陳發科的武功事蹟,大部分是洪老師記述下來的。因為日軍侵入北京前洪老師的家庭經濟好,他身體不好沒有工作,每天追隨陳發科,親眼目睹許多事,記錄下來,使我們今日對陳發科的太極功夫才有些具體的瞭解. 1944年洪老師到山東濟南工作,才離開陳發科.1956年洪老師因太太去世,心情不好,就回北京散散心,再請陳發科講解拳式用法及推手,約四個月.這樣,洪老師跟隨陳發科學習實戰的陳式太極拳前後十五年,自己終生的實驗,研究,使他掌握了陳氏太極拳的拳理技法,成為當代陳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在洪老師逝世五週年的時候,寫文章來紀念他,我想除了介紹洪老師的美好品德、精湛拳藝之外,若是能將洪老師的一些具體的技法介紹出來,相信這會是讀者所更喜歡的.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當代太極拳名家中的佼佼者

因為時代的變遷,太極拳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地位已產生很大的變化。當代太極拳名家的功夫遠不及陳發科、楊澄甫時代或以前的名家,這是大家所能看到的。從 80年代開始,我接觸過許多在中國甚至世界著名的太極拳家,有的是跟他們學習,有的是聽他們講課示範,有的是看他們表演.也有的雖無機會接觸,但看過他們表演示範的錄影帶.我覺得當代的太極拳名家,若是能在推手中比較自在地發出勁來,讓對手乾脆跌出,那麼這位名家就算為有真功夫的名家了,當然這不包括那些只能先擺好架式來做發勁表演的人.在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在中國某市參加一個太極拳盛會,有一天早晨,某市代表團請一位由大會邀請來表演的太極拳名家去做輔導.做完套路的輔導之後,有人請這名家輔導推手,這名家隨便拉了旁邊一個人(一位年紀比他稍年輕的退休教授)來示範,掤,捋,擠,按.轉了幾個圈之後,這名家突然分開雙手,身向前俯,兩手去託對方的腋下,想把對方推出,對方一沉氣,這名家彈回一步(前腳退回變成後腳),這樣連續二三次.當然不是說有功夫的名家一定要推贏對方,因為必須看對方的強弱,例如這位名家拉的對手是武式名家郝少如的學生,雖然功夫未達到很高,但也有一定功力。問題是在這位名家當時去推對手的方法不對,是一般練推手未得真傳的推法,對手最多隻會被推退而已,不會被髮勁乾脆打出。所以我覺得好些名家的功夫並不是我們原來想象的那麼高。

在那些能乾脆發勁把人打出的名家中,能夠將人打得兩腳離地騰空而出,這是很少的了。而這些能將對手騰空打出的名家,有一些是將對方的來勁化解後,用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不是最好的,很費力。有一些則主要是將對方來勁改變方向打回他本身,再加上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才是最好的,發人省力得多。這樣的名家寥寥無幾,洪均生老師是僅有的幾位能高境界將人騰空打出的名家之一。

在未跟洪老師見面之前,我雖曾讀過洪老師的書稿和文章,讀過別人寫他的文章,寫信請教過他,但我對他功夫真正有多高並不清楚。1984年末,我去濟南,住在洪老師家中跟他練拳,才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真功夫。洪老師跟人講解拳式用法雖然很精彩,但並不能真正表現出他的功夫來,因講解拳式的用法必須依照拳式來做,而許多拳式動作是為初學的人而設的,真正能體現功夫的是在推手中。

有一天,幾位洪老師的學生到洪老師家來,大家聊天談拳,其中二位利用時間練習推手,一位姓劉,另一位A先生(我已忘記他的名字).當A用勁向劉推去時,劉用捋采法,A就雙腳離地向劉的側後方跳出,雖然不很遠,僅半米到一米之間,但已使我很詫異,因為他們並不是很用勁的練習,真正用勁能打多遠我不知道.當時我對把人騰空打出的技法不清楚,看過一些書,聽一些人講,說是在能夠乾脆發人出去之後,練到'氣足勁整'才能使人騰空而出,好象那時主要是氣勁的問題,不是技法的問題.但看到劉他們的練習,我明白不是這麼回事,主要還是技法的問題.技法對,就能夠打人騰空而出,氣勁足不足則是把人打多遠的問題.用擠按勁向前把人騰空打出已經不容易,用捋采勁向側後騰空發人出則更難,我看到洪老師的學生能夠做到,那麼洪老師的功夫更不用說了。

又有一天,劉先生與洪老師另一學生B先生到洪老師家來.B先生原來是練摔跤的,後來跟洪老師練拳,有一次他與一位太極拳名家推手,這位名家沒他辦法,誇他功夫不錯.這位名家曾寫一本不小的太極拳書,好象也很懂太極拳.B先生帶著一些推手的問題來向老師請教,洪老師在廳和他推手。不管他變什麼招式,他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手的動作很小,有時不動步,有時稍向前進步,B先生就被騰空打回約一米,有時稍遠一點就被打到沙發上(因廳地方較小).很精彩,我很開心,看了一陣,我忍不住對B先生說:"你一出力,整個人就被洪老師控制了."因為很明顯,B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B就勢背了,但他的力繼續發出,結果力就被打回到自己身上彈出.再過一會,我忍不住又說一次.B先生聽我這樣說,笑笑轉身向我說:"試一試."兩手擒拿我右手,因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他也不知我功夫怎樣, 所以很斯文,速度不快,用力也不大,我就用最近從洪老師處學到的動作化解.連續二次後,他看我可以化解,就比較快地用力扭我右手(右手抓我右腕,左手推我右肘上翻),我連忙右手鬆開掤勁,身稍向右轉,左手向前托住他右肘,然後兩手同時向前推出.B先生兩足離地向後跳出半米,B笑說:"你還有辦法."劉先生說:"吳老師當然有辦法."我連忙說:"我必須用兩隻手,洪老師用一隻手就可以."洪老師笑了.我這樣說,一方面是在老師面前謙虛一點,更主要的是我確實看到與老師的差別.因我主要是利用B兩手用力後不易變化,用我的力把他推出,並沒有先控制他使他勢背,也沒有用他的力打他,跟洪老師用的性質不同。

後來又一天,蔣家駿師兄從徐州到濟南洪老師家來.蔣以前跟陳照丕,陳照奎,陳金鰲等多位太極拳名家練拳,後來跟洪老師學.蔣同樣向洪老師請教推手一些問題,這一次是在洪老師家較大的房間推手,地方較寬.蔣不管用什麼動作,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蔣同樣受控制勢背.洪老師同樣有時有向前進步有時沒有, 蔣都被打得兩足離地騰空而出一二米遠.因蔣用力更大更快,所以他被打出的速度更快,離地更高,兩足落地的聲音更響.同時蔣仍保持著很端正的姿勢,好像隨時又可以進攻,非常精彩,我看得哈哈大笑。

在我未來見洪老師之前,我曾讀過蔣家駿師兄寫的一篇文章,談到1971年有一次他同洪老師推手的情況:我和洪老師推手,總覺得自己的手短,洪老師的手長.當時我無意問了洪老師一句,如果對方手突然按到胸部,不用手法能解嗎?當時洪老師笑了笑說: "你可試試用力發我,我不用手."我抱著疑惑的態度,真的用力向洪老師胸前猛按,那時覺得雙手如按在彈簧上,身不由己的被彈回一丈多遠,事後我嚇了一身汗。我請教洪老師,當時是怎樣把蔣師兄彈出去的。洪老師讓我試試,我雙手按到洪老師身上,覺得無法控制到他,兩手按不到實處,只覺得身裡面會旋轉變化(外形看不出動),好像按到轉動很靈敏的機器上,所以不敢冒失用力。正在猶豫時,洪老師一進步,用他的身通過我的手把我打回一步(前足退回成後足)。 我問洪老師:"是要進步的嗎?"洪老師說:"不,因為你不用力我才上步."我明白,我若用大力按去,就會被打出更遠。

洪老師講過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位學生在家裡練習太極拳的用法,練習的地方有三間房大, 他們在一邊練,洪師母蹲在中間一間的地上弄東西。這學生用右拳打去,洪老師用接手式(陳式太極拳第一個拳式金剛搗碓的動作,一手接人手腕,一手接人肘部) 去接,右手一接到這學生的右手腕外側,這學生便飛出,越過洪師母頭上,落到第三間地上,足有一丈多遠。把師母也嚇了一跳,以後洪老師和別人練用法,洪師母就走開了。洪老師說,這學生原來練形意拳的,他這一拳打得剛速至極,才會被彈回這麼遠。

上海一位著名武術家李東元先生,富有實戰經驗,也曾跟陳發科練陳式太極拳。1982年洪均生老師到上海蔘加全國太極拳名家表演。李東元先生看過洪老師表演,和洪老師見過面後,私下對他一位學生說:"洪老師的功夫很好,比XXX(一位非常出名的陳式太極拳家,有時他到上海教拳時也與李先生常有來往)好得多,不是同一級別的"這位學生後移居墨爾本,告訴我的.能讓李先生這樣稱讚是很不簡單的,因李先生本身功夫很好,不會輕易稱讚別人的。

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師兄弟陳中華跟我講過洪老師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第一次見洪老師時,洪老師和日本人試功夫的事,我已在介紹陳發科的文章中談過,不再贅述.第二件是1990年,陳中華從加拿大回山東探親,繼續跟洪老師學拳.一天,洪老師在濟南武術館裡教一群日本人,洪老師因中風後腿不好,只能坐在椅子上指點.陳中華則在門外跟一位師兄練習推手,忽然他們聽到館裡"轟"的一聲巨響後,人群"啊"的驚叫,陳中華他們連忙跑進館裡看發生什麼事.旁人告訴他們,日本人想請教洪老師一個問題,但今天的翻譯是一位年輕的新翻譯,無經驗,譯不出來,他想示範給洪老師看,洪老師正坐在椅上跟別人說話,轉過頭來見翻譯的手已來到面前,遂左手一抬,翻譯騰空飛起再跌到地板上"轟"的一聲,人們看到翻譯突然飛起,禁不住驚叫起來.

再一件,是陳中華有一天到洪老師家中去,看到洪老師睡床的一條橫木斷了,下面用一條木棍撐著(洪老師睡床是側靠著牆,一側朝外),洪老師問陳中華知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陳中華不知道,洪老師告訴他:有一學生某君(身強力大,功夫很不錯)自己在家裡琢磨一段時間後,自認為研究出一個絕招,故來找洪老師試試,哪知他一發勁,不見洪老師被打出,反而是他自己騰空飛起跌到床上,把橫木壓斷了。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精湛的技藝

在談洪老師的太極拳技藝之前,我們先弄明白幾個有關太極拳技藝的問題。

有人以為太極拳的技法都是一樣的,這位老師有教的,那位老師也應該教,如果沒有,就是他不懂.其實這是誤解,是對太極拳不瞭解。太極拳已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練習的人千千萬萬,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技術流派,派中有派,五花八門數不清。有人說不管哪一派,都是好的,各有特點,這樣說太籠統,不一定對。造成不同的流派有幾種原因,我們來看一下:一種是練太極拳的人學不到真正的太極拳技法,自作聰明,把其他武術的某些東西拿進來,不合太極拳的風格,這不是太極拳技法,可以說是錯的。好像要去爬太極拳這座名山,找不到,隨便找一座山來爬,自欺欺人,這種情況很多。另一種是得不到明師指點,學習到一定的太極拳的技法, 許多技術難題不能正確解決,只能用一些低層次的手段解決,其技術既有一定的太極拳風格,但也帶有許多不好的東西,影響了以後的提高,停留在較低層次.好比進入了太極拳這座大山,由於不識路,只能爬上小山頭,永遠達不到高層次.除非除去一些不好的東西,好像爬下小山頭,另找真正的高峰.這種情況是大多數太極拳練習者的境況。再一種情況是學對了太極拳,能夠到達高層次,但每一位高手都會有自己的技術特點,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心理素質不同,性格修養不同,學識不同,當他們的功夫達到較高程度後,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初學的人要儘量像老師,儘量去明白體會老師教的東西,當功夫達到較高級階段時,就跟老師不完全一樣。如果一個人的拳跟老師完全一樣,這個人的功夫就還未達到高的階段,還未最好發揮出自己的長處來.這些差別就如同已到達太極拳的主峰,主峰有許多不同的部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觀.還有一種,就是在正確的太極拳技法裡,有學習的層次不同,如同爬對了主峰,向上爬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東西。

舉個例子來說,"氣沉丹田"這個要求,每一個練太極拳的人都會經常聽人說到,或是在書中看到。對於功夫不高的人,要做到氣沉丹田已經不是容易的事。1984年我去西安跟陳立清老師學習陳式太極拳,認識了一位陳家溝陳氏後人。他的太極拳功夫不錯,文革期間曾回陳家溝住幾年,跟陳家溝多位前輩學習過.我們比較熟悉後,一次我去他家,他很真誠地跟我談了一些陳式太極拳的練習方法。說到氣沉丹田,他說,其實應該氣沉到足底,才能把人騰空打起.我覺得他講的有道理,後來我跟我的武式太極拳老師劉積順老師提到這一點時,劉老師則說,其實應該沉入地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會,我認識到,氣沉到丹田,足底,地下,都是對的,只是功夫階段的差別。如果你僅僅知道氣沉丹田,不知道要沉到足底,地下,或者你以為氣沉足底,地下是錯的,那麼你的功夫提高到一定程度後就難以進步了.所以我們有機會學到一些太極拳技法後,就不要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才知道太極拳的祕訣,別人不懂,而要多方面學習,對不同的技法進行比較,體驗,看看哪些是對的,哪些境界比較高。對的要堅持練習,細心琢磨,因為好的太極拳技法是需要你改變原來許多不好的用力習慣,需要較長時間練習,可能進步沒有那些不大正確的人快,推手可能推不過那些不大對的,這不必怕,如同爬錯山的人,可能路很好走,一下子爬得很高,但他以後不可能進步。練得對,開始時較難爬,爬得慢,好像比人低,但能長期不斷進步,一段較長的時間後,好壞就分別出來。

有人以為太極拳書上說的都是對的,特別是以前的拳論,都是正確的。我曾對學生說過一個拳法要求,有一位原學過太極拳多年,後來才跟我學的學生說,這要求在太極拳書上從沒見過。我說書上沒說到的東西方很多,而且書有些是說錯的。那個學生很驚奇,說:"拳書還會錯?"其實中國以前的武術家大多數是文化不高,不懂寫文章.即使能為,也會因為保守不說得太清楚,所以書上沒有的東西其實是遠遠多於書上有的。書上有的也有可能是錯的,或是較低層次的,中國武術界有一句話:"要傳一句話,不傳三本書."意思說真正要傳授功夫,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某一方面的功夫,當然這句話裡面,還有許多具體的方法要講。如果不想傳授的話,寫三本書並不會讓你真正瞭解.即使是真心要寫出來,還有一個文字跟理解的差別,中國有句成語叫"按圖索驥",說古代有一個很著名的相馬專家伯樂,把他相馬的經驗寫成書,大家都說他寫得好,他的兒子把這本書背得很熟之後,就以為自己已經懂得相馬了,伯樂就讓他去相一匹千里馬來,他見了許多千里馬都看不出,結果捉來一隻大蛤蟆,說這很符合他父親書裡寫的要求.太極拳的書可以幫助人們學習太極拳,但人們不能只靠書本來學習。

洪老師告訴我,六十年代有人寫了一本陳式太極拳書,洪老師看後,覺得裡面說的拳理或拳式動作有許多不符合陳發科所教的.他一邊看一邊把批評的內容寫在書的空白處,結果評語多過書的原文.洪老師共批了二本,都被他的學生收藏了。

洪均生老師主要的太極拳技法都是來自陳發科,他人很聰明,跟陳發科學習十五年,對陳發科的太極拳技法理解很深.同時和學生進行試驗體會,所以他的技法是很實用和高境界的。洪老師的拳式動作有一些小動作跟陳發科有差別,是因為洪老師每一個拳式都是按照實用的技法來打的,怎樣用就怎樣打。以前的人比較保守,教的拳式動作不知怎麼用,或者不能很好用,要老師講解,才知道具體怎樣用。比如金剛搗碓的接手動作,原來陳發科教的是兩手手心相向同時上舉,高與肩平。但陳發科講解用法時,則是一前一後,一高一低,一順纏一逆纏,是一手接人的手腕,一手接人的肘部。洪老師經陳發科同意後,就按照用法來打拳式.還有個別動作是吸收其他武術的,以前洪老師寫書的手稿都有詳細說明。八十年代,陳發科的女兒陳豫俠二次請洪老師講解拳式用法和推手,她看洪老師的拳後說,看你打拳就像看到父親打拳一樣,而且把到濟南洪老師家來稱為回孃家,把洪老師當成兄長,因她的父兄都去世了。

因為洪老師用實用的、高境界的太極拳技法來指導學生,所以他的學生中有許多人推手的功夫不錯,有的甚至達到比較高的層次.現在中國每年都有舉行全國推手比賽,按體重分五個級別(後來增加級別),若有哪一位太極拳名家的學生獲得全國賽的一塊金牌,就會很高興,大家也覺得他教得不錯.洪老師的學生們在濟南武術館培養學生,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推手比賽,多年來都獲得很好的成績,經常是獲得五塊金牌中的多數,有時甚至囊括五塊金牌(近幾年他的學生陸續離開濟南武術館,各自教拳去了),這也是對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的印證。對於這些成績,洪老師本人並未十分得意,他在信中對我說,這並不是證明這些學生的學生已達到太極拳的高層次,只是他們的對手比他們低而已。洪老師總是鼓勵學生要繼續努力向真正的太極拳高峰進取。

在這裡不準備全面的,詳細的介紹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就是一本書也介紹不了,僅僅把幾個很普通,很基本,但又是很重要的技法提出來給大家參考就是。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1、真正的“外柔內剛”

洪均生老師說:“太極是掤勁.”意思是說太極拳是掤勁拳,沒有掤勁就沒有太極拳.掤勁是太極拳一切技法的基礎,其實陳發科,楊澄甫等許多太極拳名家都作過類似的論述,強調練太極拳要練出掤勁練成外柔內剛.有些練太極拳的人強調放鬆柔軟,不同意掤勁,說練掤勁就不會鬆不會柔,推手就會頂勁.其實會這樣說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對掤勁沒有正確的認識,不知道怎樣才是有掤勁,以為掤勁就是肢體拉得圓圓的很有彈性的樣子.也有人對陳式太極拳有誤會,為以陳式太極拳套路動作有發勁,一定是很用力,很僵硬的.如果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陳式太極拳套路表演,能夠和洪老師推推手,就會對掤勁,對陳式太極拳有新的認識.洪老師的拳打得很鬆很柔,有些動作的關節弧度很大(特別是手掌,臂部的動作)你會覺得一定是關節柔軟才能打得這樣。當洪老師發勁時,並沒有感到他鼓勁用力,只是速度突然變快"嗖"地一聲而出.如果你有機會和洪老師推手,接觸後覺得他的手臂很柔軟,但你也感到裡面有掤勁,而這掤勁沒有頂你的勁也沒有壓到你.洪老師的拳打得鬆柔,但你會感覺到不是沒分量輕飄飄的鬆,而是既鬆柔又穩重。推手時雖然知道他裡面有掤勁,但你會感覺到這掤勁轉得很滑很順,有經驗的人就不敢輕易去進攻他。

鬆柔在推手中的好處是:⑴和對方接觸後易粘住對方。⑵觸覺(聽勁)更靈。⑶能更好的隨對方,這樣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知道對方的勁和決定自己的變化。⑷對方的勁不易傳到自己身上,使他的勁不起作用。⑸易於變化其他的動作,等等。有人過於追求鬆柔的好處,卻不敢和不懂鬆出掤勁來,結果在推手中只能應付用勁簡單,僵硬的對手。對於用勁太大太快的對手,無掤勁就等於失去了保護自己的防線。洪教師的既鬆柔又有掤勁的作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常常使對方誤認為可以很容易攻擊到洪老師的中心,誘使對方冒昧進攻,結果其發出的勁力反被彈回自己身上。如果只講求鬆柔,不含掤勁,謹慎的對手就不會貿然向虛處發勁,就像人們不會用力去推一條柔軟的樹枝一樣,有經驗的人就會用鬆沉的勁逼你,直至感到你無法再變,有實處可打才發勁。

洪老師很強調全身骨節要鬆開(這是陳發科講的),這樣才能在柔軟中保持掤勁,但這種鬆開必須是很自然的,不是用力去拉,洪老師特別強調手指關節要鬆開,不能彎曲疲軟,並且很注意手指鬆開的方向,角度。以前我讀洪老師的書稿時,對於書中指明那個動作手指須指向什麼方向的做法難以理解,好像很麻煩。後來跟洪老師學習,逐步練習才明白:手指鬆開的方向角度是根據動作用勁的變化來調節的,做得正確手才不會產生丟勁或頂勁,而且能更好控制對手,越試驗越有興趣。有人打拳時發勁可能很猛,但做鬆柔的動作時手指卻彎曲疲軟,說明這時手的關節沒鬆開,掤勁丟失了,在推手中若出現這種情況,有經驗的對手會趁機擠入,給對方可利用的機會。

許多人都同意太極拳要練出掤勁,但怎樣練掤勁卻是有許多的不同。舉例來說,當對方用勁按在我一手的前臂上,怎樣拉出掤勁來呢?有一種很普遍的做法就是把手臂儘量向前外拉開,肘不貼肋,腋下如有彈簧把上臂撐開,把前臂,腕,掌前拉成外弧形,使對方的來勁被架起,這種做法應該說是掤勁的一種,不過屬於比較低級、簡單的。這樣拉出來的掤勁好像很經得起對方按來的力,但本身拉出來的力卻可以被對方利用(對方可順著你拉出來的力用捋勁),同時拉得太過則變化較難,較慢。同樣做手的掤勁,洪老師是用肘下沉來鬆開肩的掤勁,主要是上下對拉的力,沒有向前頂對方的力,也沒有向後縮的力可給對方利用。對方直力來,我用橫力鬆開。洪老師還說肘需要貼肋時可以貼肋。有人可能會說這樣做對方可按我手臂而打到我肋部,其實不會。雖然外形看肘好像貼到肋,其實肘的勁不是放鬆貼到肋,而是向下沉,保持著掤勁,肘和肋之間仍有空隙,對方的勁達不到肋裡面,這樣做的好處是在推手中為化勁爭取更多的空間,同時不頂勁,關節鬆活,容易變化。

許多和陳發科推過手的人都有這種感覺,當陳發科真正用勁時,對方會感到五臟震盪,流眼淚,欲嘔吐,或如觸電感覺等等,一個勁就把人打出。洪老師在1956年從濟南迴北京再跟陳發科學習。在推手時,洪老師可以走化陳發科的第一個勁,陳發科用第二個勁把洪老師打出。陳發科的太太誇洪老師功夫不錯,有進步,說:“我在外面不看,也能聽出你被老師打出的聲音,跟別人不同。”對於陳發科用勁時洪老師不會產生大的反應,洪老師謙虛地說:“可能是我的手無力吧。”其實是洪老師的手鬆柔而保持掤勁,若是僅僅無力而無掤勁,則陳發科的勁就直入身來,那能走化呢?

因為洪老師的拳打得鬆柔,發勁自如,所以當他年近八十歲時,在大會上表演炮捶,整個套路僅用二分鐘多一點,這是年輕人也很難做到的。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2、真正的立體螺旋

許多練太極拳的人都知道太極拳是講求螺旋勁的,陳式太極拳旋轉更明顯,稱為纏絲勁。好多人在談到纏絲勁時,常常是講手,腿怎樣轉是順,怎樣轉是逆,其實這只是講纏絲動作,並不是講纏絲勁。纏絲的動作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看到,即使是嬰孩,睡在床上,高興時都會扭動手掌,我們不能夠說他在練纏絲勁。中國武術講“勁”,意思是指通過一定的技術訓練,使全身的力量能夠比較協調、集中地向一個目標運動。所以說纏絲勁或螺旋勁,是指全身的勁力集中,協調地做某種螺旋運動。手的轉動必須是通過這種整體勁帶動而做出來的,這種手的纏絲動作才具有纏絲勁,才是太極拳所追求的。

“勁起於足根”(不是足跟),這是每個練習太極拳的人所知道的。但勁從足根蹬出來後要怎樣繼續運進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做法,就是因為這做法的不同,使得練出來的螺旋勁的質量也不同,也使得許多人的功夫達到一定程度後無法再提高。洪老師因為螺旋勁做得好,所以他化勁,控制人,把人騰空打出就顯得很容易。在這裡我們無可能詳細,全面來討論螺旋勁的做法,我僅把洪老師很強調的一點,而這一點也是作為螺旋勁的關鍵做法提出來。

我們先看看一種在練太極拳的人中很普遍的做法,舉例來說,右足在前,左足在後的右弓步,兩手要向前推對方,許多人是左足蹬,右腿前弓(兩膝同高),帶動腰身向右轉(兩側骨盆骨同高),再帶動兩手向前推出。這樣腿腰做出來的勁是平面轉動的,產生的力是基本水平向前的,可以把對方推出,無法使對方兩足離地騰空而起。或者必須使自己重心低於對方,用手斜向前上推才能使對方兩足離地,這使得能把對方騰空推出的可能性變得很小。洪老師則很強調用兩膝的提落來調節,使勁從一開始蹬出就具備立方體螺旋。開始蹬勁時,左膝要下沉,右膝向前上弓起,使左膝低於右膝,帶動腰右轉時,左側骨盆隨左膝稍下沉,比右側骨盆稍低,使得腿,腰轉動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螺旋的。

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談太極拳,他練太極拳多年,曾專門跟一位推手非常出名的名家學習。我談到洪老師的螺旋勁的做法時,為了讓他更明白,我讓他兩手推我的身來試試,他雙手按住我兩邊的腰猛向前發力,想把我向後推出,我一接到他的勁便一膝提一膝落,他變成一手高一手低,身向一側栽倒。他覺得不好理解,因為他知道太極拳要轉腰,他就用兩手用力封住我腰兩側,使我腰不能左右轉動,我就無法變了,結果怎麼是他要摔下而不是我後退呢?我讓他再做一遍,慢慢做和講,我接到他兩手的勁後,知道不能左右轉動,但我用兩膝的提落來帶動腰上下轉動,使他兩隻手一隻被帶上,一隻被帶下,導致他的身體也旋轉成一側高一側低而跌下。其實當時我的技法運用尚不夠好,因我一接到他的勁後上下轉動太大,使他手勁完全改變方向成一上一下,當他失去重心時他的勁僅出一部分,尚未發出最大的勁來。若是洪老師做,對方一出勁他轉動很有分寸,僅讓對方勁的方向作小的改變,但重心並未受到大的破壞,對方仍可繼續出更大的勁,這樣可讓對方的勁彈回他自己身上而身體騰空出去,這更巧妙。

有人說洪老師沒學到陳式太極拳的祕密功法“丹田內轉”。說這種話的人只是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和淺薄而已,因為他既無看到洪老師的拳,也無看到丹田內轉怎樣練.如果看過洪老師的拳,就知道他丹田有轉動,而且轉動得很精密,恰到好處.如果看過丹田內轉的練法,就會知道這種練法外形很明顯,保密不了.真有丹田內轉的功夫,即使打拳時保守不明顯練出來,但在推手中一定會用出來.洪老師那麼敏銳,不要說跟陳發科學拳十五年,就是十五日都能看出丹田在轉動.我原來知道丹田要轉動,但沒聽過“丹田內轉”這種叫法,後來有人寫文章提到“丹田內轉”,我覺得這種說法很合乎陳式太極拳的特點。我不清楚這是一種新的“祕密功法”還是隻是一種新叫法。我請教了好幾人,也寫信請教洪老師,洪老師的回答很簡單,只說“丹田內轉”陳(發科)老師沒教過。這是一種事實,陳發科只教過丹田轉動,但沒教過“丹田內轉”,不單對洪老師,對其他人也一樣無。我們可看到以前的書,文章都沒用到“丹田內轉”這叫法。包括陳照奎先生在1963年寫的關於陳式太極拳套路和推手的長文,有提到“氣沉丹田”等要求,也講到練纏絲勁時丹田轉動重要性,但也沒用“丹田內轉”的叫法。我估計這叫法是陳照奎先生後來起的,提醒人注意丹田轉動。在陳式太極拳裡,有許多技法原來是沒有專門的名稱的,後來大家才逐步起名。洪老師講過一件事,有一次陳照奎先生去濟南探望洪老師,談話間提到一技法(名字我已忘了),洪老師不知指什麼,反問陳老師,陳老師說:“師兄你沒練過嗎?”洪老師說:“你做給我看看。”陳老師做了,洪老師看了笑說:“這是還沒開始學套路就先練的。”原是單手劃圈的基本功訓練,以前沒有名稱。陳老師使用一個新叫法,洪老師不明白。其實這基本功洪老師是最重視,不單讓剛學拳的學生練,即使學拳多年的學生仍堅持練。用手簡單的劃圈來訓練全身纏絲勁的運轉,洪老師則把這動作分為二種,叫“正手圈”和“反手圈”。洪老師為什麼不使用“丹田內轉”這種叫法呢?可能是怕引起誤會。因為洪老師的作法是:丹田的轉動不是由丹田自己做的,丹田這部分本身是不動的,由於兩膝的提落而帶動丹田的運動,隨著兩膝的一起一落,丹田也是一邊起一邊落,沒有整個丹田起落而劃圈的做法。整個丹田起落易引起重心上浮。而一邊沉一邊起的轉動使重心沉穩。我沒見過陳照奎先生打拳,不知他的丹田內轉怎樣做,而他的學生做的又有不同。1984年我去外地學拳,見過陳照奎先生的一位學生練拳,他跟陳老師學了十年拳,拳的動作很漂亮,纏絲動作轉得很明顯,但我覺得他丹田上下轉動太大,引起重心上浮。我問陳立清老師,陳照奎先生是否像這樣練?陳立清老師很乾脆說:“不會!”

有人說丹田是中心,用丹田的轉動來帶動身體的轉動,這樣做勁的起點太高,重心容易浮動,難以打人騰空而出,而且勁力的發展也易受到限制。洪老師用腿勁來帶動丹田的轉動,這樣做重心既沉穩,勁的出發點很低,易打人騰空而出,而且也有利於以後勁的發展。

學太極拳的人都知道手的動作要走弧形,圓圈,同時手臂自身也要轉動。往往走弧形,圓圈較易做到,但手臂自身怎樣配合全身動作轉動則比較困難。必須明白每個動作的技擊用法,根據用法來決定自轉多少,一些人因不明白用法,因而有時轉得不夠,有時又轉得太多。以前我讀洪老師的書稿,看他說某動作手指要指向何方,手心要朝向何方,我因不明用法而覺得太繁瑣,好像沒必要,後來看洪老師怎樣做,在試驗中才明白確實很重要。有時我和學生試驗,試試轉得不夠效果怎樣,轉得太多又不好了,只有轉到恰到好處才真正體現太極拳的巧妙來,很有趣味。有一次和雷慕尼老師談到洪老師的拳,他說:“洪老師的拳手轉得很多,是對的,纏絲勁的體現。”後來和馮志強老師談到洪老師的拳,他也說:“洪老師的手轉得多。”洪老師的手轉得多主要是指自轉,不是指劃弧走圈。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3、真正的步隨身換

學太極拳的人大都知道要上下相隨,步隨身換。但初學的人往往是一用力就不會移動重心,更不懂得步法的變換。練了一段時間後,懂得重心在兩腿間的變動,但步法仍不懂變換。只有練到步法的變換比較熟練後,才能更好發揮上半身的各種用法。

洪老師講過一件事,他1930年開始跟陳發科練拳,三幾年後,有一次他經過一個地方,看到一個師傅模樣的人在同學生推手,大家輪流跟他推,洪老師很感興趣,也上去推,當這位師傅用捋法捋洪老師時,洪老師趁勢前腳前移半步插襠,上邊用手擠他,這師傅被擠退一步。事後旁邊的人才告訴洪老師,這師傅是某式太極拳宗師的名弟子,洪老師說要是我早知道是他,我就不敢跟他推了。這件事並不是說明當時洪老師的太極拳整體水平比那師傅強,因為可能那位師傅平時跟別人推時,別人不懂趁勢進步,較容易被他捋出,他沒料到洪教師進步插襠那麼快而穩,大意而被打出。但至少可以說明進步插襠運用得好,會使手的用法效果好得多。

在什麼情況下才變換步法呢?通常有二種,一種是當原來的步法使用到盡頭才變換下一步法,例如兩手去推對方,當前膝弓至與足尖垂直,兩手推至接近平直不能再向前推了,不得已才變換步法繼續前推。另一種是原來的步法並不用至盡頭,最多隻讓前足膝蓋弓到跟前足跟垂直。只在最有力的範圍內使用,若要超過就變換步法。因為步手若用到盡頭,其實後面一段已不是處在最有力的範圍內,雖然仍可推對方,但如強弓之末,效果已大打折扣。變換步法可以有二種,一種是前足向前進半步(可大可小),後足跟進半步仍是後足。另一種是後足向前邁進一步成前足。不過保持手、腿常常處於最有力的使用範圍內,就需要步法變換得好。如果步法變換的功夫不夠好,一動步重心就搖動,反而給對方可以利用的機會。因此,洪老師對於步法有很嚴格的要求,有非常實用的價值。舉個例來看,邁步向前,陳式太極拳有的是要求前足擦地而出,有的則不要求,其他太極拳則不要求。陳發科所教的則要求要擦地。前足跟擦地而出,除可實際進攻對方(如鏟對方的腳)的作用外,主要的作用是使得邁出的步又快又穩,前足擦地使重心不易搖晃,也可防止對方勾腳,重心也可隨出腳而適當前移至與對方有用的距離。洪老師要求,前足跟著地時要與後足距離約一肩寬,著地點是足底的跟部內側而不是正後部,前足尖斜內扣,擦出時後腿要塌好襠勁,使前足擦出又快又穩,若後腿襠勁不足使前足也支撐重心就變得又重又慢。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永遠的懷念

洪老師是位極富個性的人,他聰明敏銳,博學強記,多才多藝。對人熱情真誠,胸懷豁達,為人正直、實在,性格幽默樂觀。即使不跟洪老師學拳,只跟他坐談聊天,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洪老師身上有著許多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很值得我們學習。

1、重感情,輕金錢

1984 年未,經過近二年的通信請教後,我終於有機會去跟洪老師見面。我寫信請洪老師幫我在他家附近找旅社住,我希望住得近點學習才方便。洪老師回信說讓我住到他 家裡去,我非常高興,這樣是既省錢又方便學習,但會給洪老師增添許多麻煩。到洪老師家後,大家很高興聊天,至晚上拳友們離開後,我拿出一點錢和糧票(當時中國大陸的糧食限量供應)給洪老師.洪老師把我的錢和糧票推回,說:“我們還需要這樣嗎?”意思是把我看成自己人,無須交什麼錢、學費。我聽後很感動,忙說:“我在這時吃飯,需要買米嘛。”洪老師才收下,洪老師這句話使我至今仍印象深刻。現在社會上,許多人父子、兄弟都很計較錢,不要說對朋友、學生。有一天,我要去武術館看洪老師的學生教拳,洪老師一位學生伴我去。一路上他告訴我,等一下要是見到有關方面的官員,不要說我在洪老師家住和學拳,因為有關方 面規定,外地或外國來跟洪老師學拳的,必須向他們交學費,再由他們拿出其中一點錢給洪老師。原來洪老師怕我經濟負擔太重,所以不讓我向他交學費也不讓我向 有關部門交學費。如果這位同學不說,我是不知道的,其實洪老師這樣做也要擔風險的,因當時他的政治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洪老師的另一位學生則告訴我,當我寫 信說要來學習時,洪老師就對他們說,這一個是要讓他來家裡學的,不去武術館的。這些事洪老師自己都沒有對我說。我到澳大利亞後,有一次我寄了一點錢給洪老師,不久,我聽說打算在北京建陳發科的衣冠塚,我寫信跟洪老師說,若真要建時請告訴我,我願意捐一點錢。洪老師則回信說把我寄給他的錢拿出來當我捐的。 我連忙回信說這一點錢是給他自己用的。其實,洪老師多年來因為政治的問題,經濟一直是不好的,是非常需要錢的,但他卻重視人的感情,不考慮自己多得到錢,反而處處為我的經濟考慮。

"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吳仕增

說明:當時寫這篇文章是為了紀念洪均生老師逝世二週年,請學生翻譯成英文後在美國的《Tai chi》雜誌登出。這應是在海外專門介紹洪老師的第一篇長文。略作增加後中文版於2001年9月在《臺灣武林》刊出,這次僅改正數字,保留原貌。

洪均生老師1907年出生於河南禹縣。他的祖父是清朝官員,他自小跟父親住在北京,1996年1月23日在山東省濟南市逝世,按中國人的算法是享壽90歲.

洪老師自幼體弱多病,17歲時因病輟學,身體一直很差。1930年開始跟吳鑑泉的高足劉慕三先生學習吳式太極拳。幾個月後,劉慕三帶同他的三十幾個學生一起跟陳發科學習陳式太極拳,從此洪老師就成為陳發科的學生。練拳後身體越來越好,學拳的興趣越來越深厚,情同父子。有時陳發科到洪老師家中住,一住二三個月。日本軍侵入北京後,洪老師的生活無著,有時斷炊,則帶著六個孩子到陳發科家中吃飯。目前流傳下來的有關陳發科的武功事蹟,大部分是洪老師記述下來的。因為日軍侵入北京前洪老師的家庭經濟好,他身體不好沒有工作,每天追隨陳發科,親眼目睹許多事,記錄下來,使我們今日對陳發科的太極功夫才有些具體的瞭解. 1944年洪老師到山東濟南工作,才離開陳發科.1956年洪老師因太太去世,心情不好,就回北京散散心,再請陳發科講解拳式用法及推手,約四個月.這樣,洪老師跟隨陳發科學習實戰的陳式太極拳前後十五年,自己終生的實驗,研究,使他掌握了陳氏太極拳的拳理技法,成為當代陳式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在洪老師逝世五週年的時候,寫文章來紀念他,我想除了介紹洪老師的美好品德、精湛拳藝之外,若是能將洪老師的一些具體的技法介紹出來,相信這會是讀者所更喜歡的.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當代太極拳名家中的佼佼者

因為時代的變遷,太極拳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地位已產生很大的變化。當代太極拳名家的功夫遠不及陳發科、楊澄甫時代或以前的名家,這是大家所能看到的。從 80年代開始,我接觸過許多在中國甚至世界著名的太極拳家,有的是跟他們學習,有的是聽他們講課示範,有的是看他們表演.也有的雖無機會接觸,但看過他們表演示範的錄影帶.我覺得當代的太極拳名家,若是能在推手中比較自在地發出勁來,讓對手乾脆跌出,那麼這位名家就算為有真功夫的名家了,當然這不包括那些只能先擺好架式來做發勁表演的人.在八十年代,有一次我在中國某市參加一個太極拳盛會,有一天早晨,某市代表團請一位由大會邀請來表演的太極拳名家去做輔導.做完套路的輔導之後,有人請這名家輔導推手,這名家隨便拉了旁邊一個人(一位年紀比他稍年輕的退休教授)來示範,掤,捋,擠,按.轉了幾個圈之後,這名家突然分開雙手,身向前俯,兩手去託對方的腋下,想把對方推出,對方一沉氣,這名家彈回一步(前腳退回變成後腳),這樣連續二三次.當然不是說有功夫的名家一定要推贏對方,因為必須看對方的強弱,例如這位名家拉的對手是武式名家郝少如的學生,雖然功夫未達到很高,但也有一定功力。問題是在這位名家當時去推對手的方法不對,是一般練推手未得真傳的推法,對手最多隻會被推退而已,不會被髮勁乾脆打出。所以我覺得好些名家的功夫並不是我們原來想象的那麼高。

在那些能乾脆發勁把人打出的名家中,能夠將人打得兩腳離地騰空而出,這是很少的了。而這些能將對手騰空打出的名家,有一些是將對方的來勁化解後,用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不是最好的,很費力。有一些則主要是將對方來勁改變方向打回他本身,再加上自己的勁力將對方打出,這才是最好的,發人省力得多。這樣的名家寥寥無幾,洪均生老師是僅有的幾位能高境界將人騰空打出的名家之一。

在未跟洪老師見面之前,我雖曾讀過洪老師的書稿和文章,讀過別人寫他的文章,寫信請教過他,但我對他功夫真正有多高並不清楚。1984年末,我去濟南,住在洪老師家中跟他練拳,才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真功夫。洪老師跟人講解拳式用法雖然很精彩,但並不能真正表現出他的功夫來,因講解拳式的用法必須依照拳式來做,而許多拳式動作是為初學的人而設的,真正能體現功夫的是在推手中。

有一天,幾位洪老師的學生到洪老師家來,大家聊天談拳,其中二位利用時間練習推手,一位姓劉,另一位A先生(我已忘記他的名字).當A用勁向劉推去時,劉用捋采法,A就雙腳離地向劉的側後方跳出,雖然不很遠,僅半米到一米之間,但已使我很詫異,因為他們並不是很用勁的練習,真正用勁能打多遠我不知道.當時我對把人騰空打出的技法不清楚,看過一些書,聽一些人講,說是在能夠乾脆發人出去之後,練到'氣足勁整'才能使人騰空而出,好象那時主要是氣勁的問題,不是技法的問題.但看到劉他們的練習,我明白不是這麼回事,主要還是技法的問題.技法對,就能夠打人騰空而出,氣勁足不足則是把人打多遠的問題.用擠按勁向前把人騰空打出已經不容易,用捋采勁向側後騰空發人出則更難,我看到洪老師的學生能夠做到,那麼洪老師的功夫更不用說了。

又有一天,劉先生與洪老師另一學生B先生到洪老師家來.B先生原來是練摔跤的,後來跟洪老師練拳,有一次他與一位太極拳名家推手,這位名家沒他辦法,誇他功夫不錯.這位名家曾寫一本不小的太極拳書,好象也很懂太極拳.B先生帶著一些推手的問題來向老師請教,洪老師在廳和他推手。不管他變什麼招式,他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手的動作很小,有時不動步,有時稍向前進步,B先生就被騰空打回約一米,有時稍遠一點就被打到沙發上(因廳地方較小).很精彩,我很開心,看了一陣,我忍不住對B先生說:"你一出力,整個人就被洪老師控制了."因為很明顯,B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B就勢背了,但他的力繼續發出,結果力就被打回到自己身上彈出.再過一會,我忍不住又說一次.B先生聽我這樣說,笑笑轉身向我說:"試一試."兩手擒拿我右手,因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他也不知我功夫怎樣, 所以很斯文,速度不快,用力也不大,我就用最近從洪老師處學到的動作化解.連續二次後,他看我可以化解,就比較快地用力扭我右手(右手抓我右腕,左手推我右肘上翻),我連忙右手鬆開掤勁,身稍向右轉,左手向前托住他右肘,然後兩手同時向前推出.B先生兩足離地向後跳出半米,B笑說:"你還有辦法."劉先生說:"吳老師當然有辦法."我連忙說:"我必須用兩隻手,洪老師用一隻手就可以."洪老師笑了.我這樣說,一方面是在老師面前謙虛一點,更主要的是我確實看到與老師的差別.因我主要是利用B兩手用力後不易變化,用我的力把他推出,並沒有先控制他使他勢背,也沒有用他的力打他,跟洪老師用的性質不同。

後來又一天,蔣家駿師兄從徐州到濟南洪老師家來.蔣以前跟陳照丕,陳照奎,陳金鰲等多位太極拳名家練拳,後來跟洪老師學.蔣同樣向洪老師請教推手一些問題,這一次是在洪老師家較大的房間推手,地方較寬.蔣不管用什麼動作,兩手一用力,洪老師身一轉,蔣同樣受控制勢背.洪老師同樣有時有向前進步有時沒有, 蔣都被打得兩足離地騰空而出一二米遠.因蔣用力更大更快,所以他被打出的速度更快,離地更高,兩足落地的聲音更響.同時蔣仍保持著很端正的姿勢,好像隨時又可以進攻,非常精彩,我看得哈哈大笑。

在我未來見洪老師之前,我曾讀過蔣家駿師兄寫的一篇文章,談到1971年有一次他同洪老師推手的情況:我和洪老師推手,總覺得自己的手短,洪老師的手長.當時我無意問了洪老師一句,如果對方手突然按到胸部,不用手法能解嗎?當時洪老師笑了笑說: "你可試試用力發我,我不用手."我抱著疑惑的態度,真的用力向洪老師胸前猛按,那時覺得雙手如按在彈簧上,身不由己的被彈回一丈多遠,事後我嚇了一身汗。我請教洪老師,當時是怎樣把蔣師兄彈出去的。洪老師讓我試試,我雙手按到洪老師身上,覺得無法控制到他,兩手按不到實處,只覺得身裡面會旋轉變化(外形看不出動),好像按到轉動很靈敏的機器上,所以不敢冒失用力。正在猶豫時,洪老師一進步,用他的身通過我的手把我打回一步(前足退回成後足)。 我問洪老師:"是要進步的嗎?"洪老師說:"不,因為你不用力我才上步."我明白,我若用大力按去,就會被打出更遠。

洪老師講過一件事:一次他和一位學生在家裡練習太極拳的用法,練習的地方有三間房大, 他們在一邊練,洪師母蹲在中間一間的地上弄東西。這學生用右拳打去,洪老師用接手式(陳式太極拳第一個拳式金剛搗碓的動作,一手接人手腕,一手接人肘部) 去接,右手一接到這學生的右手腕外側,這學生便飛出,越過洪師母頭上,落到第三間地上,足有一丈多遠。把師母也嚇了一跳,以後洪老師和別人練用法,洪師母就走開了。洪老師說,這學生原來練形意拳的,他這一拳打得剛速至極,才會被彈回這麼遠。

上海一位著名武術家李東元先生,富有實戰經驗,也曾跟陳發科練陳式太極拳。1982年洪均生老師到上海蔘加全國太極拳名家表演。李東元先生看過洪老師表演,和洪老師見過面後,私下對他一位學生說:"洪老師的功夫很好,比XXX(一位非常出名的陳式太極拳家,有時他到上海教拳時也與李先生常有來往)好得多,不是同一級別的"這位學生後移居墨爾本,告訴我的.能讓李先生這樣稱讚是很不簡單的,因李先生本身功夫很好,不會輕易稱讚別人的。

目前居住在加拿大的師兄弟陳中華跟我講過洪老師三件事,第一件事是他第一次見洪老師時,洪老師和日本人試功夫的事,我已在介紹陳發科的文章中談過,不再贅述.第二件是1990年,陳中華從加拿大回山東探親,繼續跟洪老師學拳.一天,洪老師在濟南武術館裡教一群日本人,洪老師因中風後腿不好,只能坐在椅子上指點.陳中華則在門外跟一位師兄練習推手,忽然他們聽到館裡"轟"的一聲巨響後,人群"啊"的驚叫,陳中華他們連忙跑進館裡看發生什麼事.旁人告訴他們,日本人想請教洪老師一個問題,但今天的翻譯是一位年輕的新翻譯,無經驗,譯不出來,他想示範給洪老師看,洪老師正坐在椅上跟別人說話,轉過頭來見翻譯的手已來到面前,遂左手一抬,翻譯騰空飛起再跌到地板上"轟"的一聲,人們看到翻譯突然飛起,禁不住驚叫起來.

再一件,是陳中華有一天到洪老師家中去,看到洪老師睡床的一條橫木斷了,下面用一條木棍撐著(洪老師睡床是側靠著牆,一側朝外),洪老師問陳中華知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陳中華不知道,洪老師告訴他:有一學生某君(身強力大,功夫很不錯)自己在家裡琢磨一段時間後,自認為研究出一個絕招,故來找洪老師試試,哪知他一發勁,不見洪老師被打出,反而是他自己騰空飛起跌到床上,把橫木壓斷了。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精湛的技藝

在談洪老師的太極拳技藝之前,我們先弄明白幾個有關太極拳技藝的問題。

有人以為太極拳的技法都是一樣的,這位老師有教的,那位老師也應該教,如果沒有,就是他不懂.其實這是誤解,是對太極拳不瞭解。太極拳已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練習的人千千萬萬,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技術流派,派中有派,五花八門數不清。有人說不管哪一派,都是好的,各有特點,這樣說太籠統,不一定對。造成不同的流派有幾種原因,我們來看一下:一種是練太極拳的人學不到真正的太極拳技法,自作聰明,把其他武術的某些東西拿進來,不合太極拳的風格,這不是太極拳技法,可以說是錯的。好像要去爬太極拳這座名山,找不到,隨便找一座山來爬,自欺欺人,這種情況很多。另一種是得不到明師指點,學習到一定的太極拳的技法, 許多技術難題不能正確解決,只能用一些低層次的手段解決,其技術既有一定的太極拳風格,但也帶有許多不好的東西,影響了以後的提高,停留在較低層次.好比進入了太極拳這座大山,由於不識路,只能爬上小山頭,永遠達不到高層次.除非除去一些不好的東西,好像爬下小山頭,另找真正的高峰.這種情況是大多數太極拳練習者的境況。再一種情況是學對了太極拳,能夠到達高層次,但每一位高手都會有自己的技術特點,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心理素質不同,性格修養不同,學識不同,當他們的功夫達到較高程度後,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初學的人要儘量像老師,儘量去明白體會老師教的東西,當功夫達到較高級階段時,就跟老師不完全一樣。如果一個人的拳跟老師完全一樣,這個人的功夫就還未達到高的階段,還未最好發揮出自己的長處來.這些差別就如同已到達太極拳的主峰,主峰有許多不同的部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觀.還有一種,就是在正確的太極拳技法裡,有學習的層次不同,如同爬對了主峰,向上爬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東西。

舉個例子來說,"氣沉丹田"這個要求,每一個練太極拳的人都會經常聽人說到,或是在書中看到。對於功夫不高的人,要做到氣沉丹田已經不是容易的事。1984年我去西安跟陳立清老師學習陳式太極拳,認識了一位陳家溝陳氏後人。他的太極拳功夫不錯,文革期間曾回陳家溝住幾年,跟陳家溝多位前輩學習過.我們比較熟悉後,一次我去他家,他很真誠地跟我談了一些陳式太極拳的練習方法。說到氣沉丹田,他說,其實應該氣沉到足底,才能把人騰空打起.我覺得他講的有道理,後來我跟我的武式太極拳老師劉積順老師提到這一點時,劉老師則說,其實應該沉入地下。經過一段時間的體會,我認識到,氣沉到丹田,足底,地下,都是對的,只是功夫階段的差別。如果你僅僅知道氣沉丹田,不知道要沉到足底,地下,或者你以為氣沉足底,地下是錯的,那麼你的功夫提高到一定程度後就難以進步了.所以我們有機會學到一些太極拳技法後,就不要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才知道太極拳的祕訣,別人不懂,而要多方面學習,對不同的技法進行比較,體驗,看看哪些是對的,哪些境界比較高。對的要堅持練習,細心琢磨,因為好的太極拳技法是需要你改變原來許多不好的用力習慣,需要較長時間練習,可能進步沒有那些不大正確的人快,推手可能推不過那些不大對的,這不必怕,如同爬錯山的人,可能路很好走,一下子爬得很高,但他以後不可能進步。練得對,開始時較難爬,爬得慢,好像比人低,但能長期不斷進步,一段較長的時間後,好壞就分別出來。

有人以為太極拳書上說的都是對的,特別是以前的拳論,都是正確的。我曾對學生說過一個拳法要求,有一位原學過太極拳多年,後來才跟我學的學生說,這要求在太極拳書上從沒見過。我說書上沒說到的東西方很多,而且書有些是說錯的。那個學生很驚奇,說:"拳書還會錯?"其實中國以前的武術家大多數是文化不高,不懂寫文章.即使能為,也會因為保守不說得太清楚,所以書上沒有的東西其實是遠遠多於書上有的。書上有的也有可能是錯的,或是較低層次的,中國武術界有一句話:"要傳一句話,不傳三本書."意思說真正要傳授功夫,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某一方面的功夫,當然這句話裡面,還有許多具體的方法要講。如果不想傳授的話,寫三本書並不會讓你真正瞭解.即使是真心要寫出來,還有一個文字跟理解的差別,中國有句成語叫"按圖索驥",說古代有一個很著名的相馬專家伯樂,把他相馬的經驗寫成書,大家都說他寫得好,他的兒子把這本書背得很熟之後,就以為自己已經懂得相馬了,伯樂就讓他去相一匹千里馬來,他見了許多千里馬都看不出,結果捉來一隻大蛤蟆,說這很符合他父親書裡寫的要求.太極拳的書可以幫助人們學習太極拳,但人們不能只靠書本來學習。

洪老師告訴我,六十年代有人寫了一本陳式太極拳書,洪老師看後,覺得裡面說的拳理或拳式動作有許多不符合陳發科所教的.他一邊看一邊把批評的內容寫在書的空白處,結果評語多過書的原文.洪老師共批了二本,都被他的學生收藏了。

洪均生老師主要的太極拳技法都是來自陳發科,他人很聰明,跟陳發科學習十五年,對陳發科的太極拳技法理解很深.同時和學生進行試驗體會,所以他的技法是很實用和高境界的。洪老師的拳式動作有一些小動作跟陳發科有差別,是因為洪老師每一個拳式都是按照實用的技法來打的,怎樣用就怎樣打。以前的人比較保守,教的拳式動作不知怎麼用,或者不能很好用,要老師講解,才知道具體怎樣用。比如金剛搗碓的接手動作,原來陳發科教的是兩手手心相向同時上舉,高與肩平。但陳發科講解用法時,則是一前一後,一高一低,一順纏一逆纏,是一手接人的手腕,一手接人的肘部。洪老師經陳發科同意後,就按照用法來打拳式.還有個別動作是吸收其他武術的,以前洪老師寫書的手稿都有詳細說明。八十年代,陳發科的女兒陳豫俠二次請洪老師講解拳式用法和推手,她看洪老師的拳後說,看你打拳就像看到父親打拳一樣,而且把到濟南洪老師家來稱為回孃家,把洪老師當成兄長,因她的父兄都去世了。

因為洪老師用實用的、高境界的太極拳技法來指導學生,所以他的學生中有許多人推手的功夫不錯,有的甚至達到比較高的層次.現在中國每年都有舉行全國推手比賽,按體重分五個級別(後來增加級別),若有哪一位太極拳名家的學生獲得全國賽的一塊金牌,就會很高興,大家也覺得他教得不錯.洪老師的學生們在濟南武術館培養學生,代表山東省參加全國推手比賽,多年來都獲得很好的成績,經常是獲得五塊金牌中的多數,有時甚至囊括五塊金牌(近幾年他的學生陸續離開濟南武術館,各自教拳去了),這也是對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的印證。對於這些成績,洪老師本人並未十分得意,他在信中對我說,這並不是證明這些學生的學生已達到太極拳的高層次,只是他們的對手比他們低而已。洪老師總是鼓勵學生要繼續努力向真正的太極拳高峰進取。

在這裡不準備全面的,詳細的介紹洪老師的太極拳技法,因為這是不可能的,就是一本書也介紹不了,僅僅把幾個很普通,很基本,但又是很重要的技法提出來給大家參考就是。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1、真正的“外柔內剛”

洪均生老師說:“太極是掤勁.”意思是說太極拳是掤勁拳,沒有掤勁就沒有太極拳.掤勁是太極拳一切技法的基礎,其實陳發科,楊澄甫等許多太極拳名家都作過類似的論述,強調練太極拳要練出掤勁練成外柔內剛.有些練太極拳的人強調放鬆柔軟,不同意掤勁,說練掤勁就不會鬆不會柔,推手就會頂勁.其實會這樣說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對掤勁沒有正確的認識,不知道怎樣才是有掤勁,以為掤勁就是肢體拉得圓圓的很有彈性的樣子.也有人對陳式太極拳有誤會,為以陳式太極拳套路動作有發勁,一定是很用力,很僵硬的.如果有機會看到洪老師的陳式太極拳套路表演,能夠和洪老師推推手,就會對掤勁,對陳式太極拳有新的認識.洪老師的拳打得很鬆很柔,有些動作的關節弧度很大(特別是手掌,臂部的動作)你會覺得一定是關節柔軟才能打得這樣。當洪老師發勁時,並沒有感到他鼓勁用力,只是速度突然變快"嗖"地一聲而出.如果你有機會和洪老師推手,接觸後覺得他的手臂很柔軟,但你也感到裡面有掤勁,而這掤勁沒有頂你的勁也沒有壓到你.洪老師的拳打得鬆柔,但你會感覺到不是沒分量輕飄飄的鬆,而是既鬆柔又穩重。推手時雖然知道他裡面有掤勁,但你會感覺到這掤勁轉得很滑很順,有經驗的人就不敢輕易去進攻他。

鬆柔在推手中的好處是:⑴和對方接觸後易粘住對方。⑵觸覺(聽勁)更靈。⑶能更好的隨對方,這樣能有更多的時間來知道對方的勁和決定自己的變化。⑷對方的勁不易傳到自己身上,使他的勁不起作用。⑸易於變化其他的動作,等等。有人過於追求鬆柔的好處,卻不敢和不懂鬆出掤勁來,結果在推手中只能應付用勁簡單,僵硬的對手。對於用勁太大太快的對手,無掤勁就等於失去了保護自己的防線。洪教師的既鬆柔又有掤勁的作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常常使對方誤認為可以很容易攻擊到洪老師的中心,誘使對方冒昧進攻,結果其發出的勁力反被彈回自己身上。如果只講求鬆柔,不含掤勁,謹慎的對手就不會貿然向虛處發勁,就像人們不會用力去推一條柔軟的樹枝一樣,有經驗的人就會用鬆沉的勁逼你,直至感到你無法再變,有實處可打才發勁。

洪老師很強調全身骨節要鬆開(這是陳發科講的),這樣才能在柔軟中保持掤勁,但這種鬆開必須是很自然的,不是用力去拉,洪老師特別強調手指關節要鬆開,不能彎曲疲軟,並且很注意手指鬆開的方向,角度。以前我讀洪老師的書稿時,對於書中指明那個動作手指須指向什麼方向的做法難以理解,好像很麻煩。後來跟洪老師學習,逐步練習才明白:手指鬆開的方向角度是根據動作用勁的變化來調節的,做得正確手才不會產生丟勁或頂勁,而且能更好控制對手,越試驗越有興趣。有人打拳時發勁可能很猛,但做鬆柔的動作時手指卻彎曲疲軟,說明這時手的關節沒鬆開,掤勁丟失了,在推手中若出現這種情況,有經驗的對手會趁機擠入,給對方可利用的機會。

許多人都同意太極拳要練出掤勁,但怎樣練掤勁卻是有許多的不同。舉例來說,當對方用勁按在我一手的前臂上,怎樣拉出掤勁來呢?有一種很普遍的做法就是把手臂儘量向前外拉開,肘不貼肋,腋下如有彈簧把上臂撐開,把前臂,腕,掌前拉成外弧形,使對方的來勁被架起,這種做法應該說是掤勁的一種,不過屬於比較低級、簡單的。這樣拉出來的掤勁好像很經得起對方按來的力,但本身拉出來的力卻可以被對方利用(對方可順著你拉出來的力用捋勁),同時拉得太過則變化較難,較慢。同樣做手的掤勁,洪老師是用肘下沉來鬆開肩的掤勁,主要是上下對拉的力,沒有向前頂對方的力,也沒有向後縮的力可給對方利用。對方直力來,我用橫力鬆開。洪老師還說肘需要貼肋時可以貼肋。有人可能會說這樣做對方可按我手臂而打到我肋部,其實不會。雖然外形看肘好像貼到肋,其實肘的勁不是放鬆貼到肋,而是向下沉,保持著掤勁,肘和肋之間仍有空隙,對方的勁達不到肋裡面,這樣做的好處是在推手中為化勁爭取更多的空間,同時不頂勁,關節鬆活,容易變化。

許多和陳發科推過手的人都有這種感覺,當陳發科真正用勁時,對方會感到五臟震盪,流眼淚,欲嘔吐,或如觸電感覺等等,一個勁就把人打出。洪老師在1956年從濟南迴北京再跟陳發科學習。在推手時,洪老師可以走化陳發科的第一個勁,陳發科用第二個勁把洪老師打出。陳發科的太太誇洪老師功夫不錯,有進步,說:“我在外面不看,也能聽出你被老師打出的聲音,跟別人不同。”對於陳發科用勁時洪老師不會產生大的反應,洪老師謙虛地說:“可能是我的手無力吧。”其實是洪老師的手鬆柔而保持掤勁,若是僅僅無力而無掤勁,則陳發科的勁就直入身來,那能走化呢?

因為洪老師的拳打得鬆柔,發勁自如,所以當他年近八十歲時,在大會上表演炮捶,整個套路僅用二分鐘多一點,這是年輕人也很難做到的。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2、真正的立體螺旋

許多練太極拳的人都知道太極拳是講求螺旋勁的,陳式太極拳旋轉更明顯,稱為纏絲勁。好多人在談到纏絲勁時,常常是講手,腿怎樣轉是順,怎樣轉是逆,其實這只是講纏絲動作,並不是講纏絲勁。纏絲的動作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看到,即使是嬰孩,睡在床上,高興時都會扭動手掌,我們不能夠說他在練纏絲勁。中國武術講“勁”,意思是指通過一定的技術訓練,使全身的力量能夠比較協調、集中地向一個目標運動。所以說纏絲勁或螺旋勁,是指全身的勁力集中,協調地做某種螺旋運動。手的轉動必須是通過這種整體勁帶動而做出來的,這種手的纏絲動作才具有纏絲勁,才是太極拳所追求的。

“勁起於足根”(不是足跟),這是每個練習太極拳的人所知道的。但勁從足根蹬出來後要怎樣繼續運進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做法,就是因為這做法的不同,使得練出來的螺旋勁的質量也不同,也使得許多人的功夫達到一定程度後無法再提高。洪老師因為螺旋勁做得好,所以他化勁,控制人,把人騰空打出就顯得很容易。在這裡我們無可能詳細,全面來討論螺旋勁的做法,我僅把洪老師很強調的一點,而這一點也是作為螺旋勁的關鍵做法提出來。

我們先看看一種在練太極拳的人中很普遍的做法,舉例來說,右足在前,左足在後的右弓步,兩手要向前推對方,許多人是左足蹬,右腿前弓(兩膝同高),帶動腰身向右轉(兩側骨盆骨同高),再帶動兩手向前推出。這樣腿腰做出來的勁是平面轉動的,產生的力是基本水平向前的,可以把對方推出,無法使對方兩足離地騰空而起。或者必須使自己重心低於對方,用手斜向前上推才能使對方兩足離地,這使得能把對方騰空推出的可能性變得很小。洪老師則很強調用兩膝的提落來調節,使勁從一開始蹬出就具備立方體螺旋。開始蹬勁時,左膝要下沉,右膝向前上弓起,使左膝低於右膝,帶動腰右轉時,左側骨盆隨左膝稍下沉,比右側骨盆稍低,使得腿,腰轉動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螺旋的。

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談太極拳,他練太極拳多年,曾專門跟一位推手非常出名的名家學習。我談到洪老師的螺旋勁的做法時,為了讓他更明白,我讓他兩手推我的身來試試,他雙手按住我兩邊的腰猛向前發力,想把我向後推出,我一接到他的勁便一膝提一膝落,他變成一手高一手低,身向一側栽倒。他覺得不好理解,因為他知道太極拳要轉腰,他就用兩手用力封住我腰兩側,使我腰不能左右轉動,我就無法變了,結果怎麼是他要摔下而不是我後退呢?我讓他再做一遍,慢慢做和講,我接到他兩手的勁後,知道不能左右轉動,但我用兩膝的提落來帶動腰上下轉動,使他兩隻手一隻被帶上,一隻被帶下,導致他的身體也旋轉成一側高一側低而跌下。其實當時我的技法運用尚不夠好,因我一接到他的勁後上下轉動太大,使他手勁完全改變方向成一上一下,當他失去重心時他的勁僅出一部分,尚未發出最大的勁來。若是洪老師做,對方一出勁他轉動很有分寸,僅讓對方勁的方向作小的改變,但重心並未受到大的破壞,對方仍可繼續出更大的勁,這樣可讓對方的勁彈回他自己身上而身體騰空出去,這更巧妙。

有人說洪老師沒學到陳式太極拳的祕密功法“丹田內轉”。說這種話的人只是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和淺薄而已,因為他既無看到洪老師的拳,也無看到丹田內轉怎樣練.如果看過洪老師的拳,就知道他丹田有轉動,而且轉動得很精密,恰到好處.如果看過丹田內轉的練法,就會知道這種練法外形很明顯,保密不了.真有丹田內轉的功夫,即使打拳時保守不明顯練出來,但在推手中一定會用出來.洪老師那麼敏銳,不要說跟陳發科學拳十五年,就是十五日都能看出丹田在轉動.我原來知道丹田要轉動,但沒聽過“丹田內轉”這種叫法,後來有人寫文章提到“丹田內轉”,我覺得這種說法很合乎陳式太極拳的特點。我不清楚這是一種新的“祕密功法”還是隻是一種新叫法。我請教了好幾人,也寫信請教洪老師,洪老師的回答很簡單,只說“丹田內轉”陳(發科)老師沒教過。這是一種事實,陳發科只教過丹田轉動,但沒教過“丹田內轉”,不單對洪老師,對其他人也一樣無。我們可看到以前的書,文章都沒用到“丹田內轉”這叫法。包括陳照奎先生在1963年寫的關於陳式太極拳套路和推手的長文,有提到“氣沉丹田”等要求,也講到練纏絲勁時丹田轉動重要性,但也沒用“丹田內轉”的叫法。我估計這叫法是陳照奎先生後來起的,提醒人注意丹田轉動。在陳式太極拳裡,有許多技法原來是沒有專門的名稱的,後來大家才逐步起名。洪老師講過一件事,有一次陳照奎先生去濟南探望洪老師,談話間提到一技法(名字我已忘了),洪老師不知指什麼,反問陳老師,陳老師說:“師兄你沒練過嗎?”洪老師說:“你做給我看看。”陳老師做了,洪老師看了笑說:“這是還沒開始學套路就先練的。”原是單手劃圈的基本功訓練,以前沒有名稱。陳老師使用一個新叫法,洪老師不明白。其實這基本功洪老師是最重視,不單讓剛學拳的學生練,即使學拳多年的學生仍堅持練。用手簡單的劃圈來訓練全身纏絲勁的運轉,洪老師則把這動作分為二種,叫“正手圈”和“反手圈”。洪老師為什麼不使用“丹田內轉”這種叫法呢?可能是怕引起誤會。因為洪老師的作法是:丹田的轉動不是由丹田自己做的,丹田這部分本身是不動的,由於兩膝的提落而帶動丹田的運動,隨著兩膝的一起一落,丹田也是一邊起一邊落,沒有整個丹田起落而劃圈的做法。整個丹田起落易引起重心上浮。而一邊沉一邊起的轉動使重心沉穩。我沒見過陳照奎先生打拳,不知他的丹田內轉怎樣做,而他的學生做的又有不同。1984年我去外地學拳,見過陳照奎先生的一位學生練拳,他跟陳老師學了十年拳,拳的動作很漂亮,纏絲動作轉得很明顯,但我覺得他丹田上下轉動太大,引起重心上浮。我問陳立清老師,陳照奎先生是否像這樣練?陳立清老師很乾脆說:“不會!”

有人說丹田是中心,用丹田的轉動來帶動身體的轉動,這樣做勁的起點太高,重心容易浮動,難以打人騰空而出,而且勁力的發展也易受到限制。洪老師用腿勁來帶動丹田的轉動,這樣做重心既沉穩,勁的出發點很低,易打人騰空而出,而且也有利於以後勁的發展。

學太極拳的人都知道手的動作要走弧形,圓圈,同時手臂自身也要轉動。往往走弧形,圓圈較易做到,但手臂自身怎樣配合全身動作轉動則比較困難。必須明白每個動作的技擊用法,根據用法來決定自轉多少,一些人因不明白用法,因而有時轉得不夠,有時又轉得太多。以前我讀洪老師的書稿,看他說某動作手指要指向何方,手心要朝向何方,我因不明用法而覺得太繁瑣,好像沒必要,後來看洪老師怎樣做,在試驗中才明白確實很重要。有時我和學生試驗,試試轉得不夠效果怎樣,轉得太多又不好了,只有轉到恰到好處才真正體現太極拳的巧妙來,很有趣味。有一次和雷慕尼老師談到洪老師的拳,他說:“洪老師的拳手轉得很多,是對的,纏絲勁的體現。”後來和馮志強老師談到洪老師的拳,他也說:“洪老師的手轉得多。”洪老師的手轉得多主要是指自轉,不是指劃弧走圈。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3、真正的步隨身換

學太極拳的人大都知道要上下相隨,步隨身換。但初學的人往往是一用力就不會移動重心,更不懂得步法的變換。練了一段時間後,懂得重心在兩腿間的變動,但步法仍不懂變換。只有練到步法的變換比較熟練後,才能更好發揮上半身的各種用法。

洪老師講過一件事,他1930年開始跟陳發科練拳,三幾年後,有一次他經過一個地方,看到一個師傅模樣的人在同學生推手,大家輪流跟他推,洪老師很感興趣,也上去推,當這位師傅用捋法捋洪老師時,洪老師趁勢前腳前移半步插襠,上邊用手擠他,這師傅被擠退一步。事後旁邊的人才告訴洪老師,這師傅是某式太極拳宗師的名弟子,洪老師說要是我早知道是他,我就不敢跟他推了。這件事並不是說明當時洪老師的太極拳整體水平比那師傅強,因為可能那位師傅平時跟別人推時,別人不懂趁勢進步,較容易被他捋出,他沒料到洪教師進步插襠那麼快而穩,大意而被打出。但至少可以說明進步插襠運用得好,會使手的用法效果好得多。

在什麼情況下才變換步法呢?通常有二種,一種是當原來的步法使用到盡頭才變換下一步法,例如兩手去推對方,當前膝弓至與足尖垂直,兩手推至接近平直不能再向前推了,不得已才變換步法繼續前推。另一種是原來的步法並不用至盡頭,最多隻讓前足膝蓋弓到跟前足跟垂直。只在最有力的範圍內使用,若要超過就變換步法。因為步手若用到盡頭,其實後面一段已不是處在最有力的範圍內,雖然仍可推對方,但如強弓之末,效果已大打折扣。變換步法可以有二種,一種是前足向前進半步(可大可小),後足跟進半步仍是後足。另一種是後足向前邁進一步成前足。不過保持手、腿常常處於最有力的使用範圍內,就需要步法變換得好。如果步法變換的功夫不夠好,一動步重心就搖動,反而給對方可以利用的機會。因此,洪老師對於步法有很嚴格的要求,有非常實用的價值。舉個例來看,邁步向前,陳式太極拳有的是要求前足擦地而出,有的則不要求,其他太極拳則不要求。陳發科所教的則要求要擦地。前足跟擦地而出,除可實際進攻對方(如鏟對方的腳)的作用外,主要的作用是使得邁出的步又快又穩,前足擦地使重心不易搖晃,也可防止對方勾腳,重心也可隨出腳而適當前移至與對方有用的距離。洪老師要求,前足跟著地時要與後足距離約一肩寬,著地點是足底的跟部內側而不是正後部,前足尖斜內扣,擦出時後腿要塌好襠勁,使前足擦出又快又穩,若後腿襠勁不足使前足也支撐重心就變得又重又慢。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永遠的懷念

洪老師是位極富個性的人,他聰明敏銳,博學強記,多才多藝。對人熱情真誠,胸懷豁達,為人正直、實在,性格幽默樂觀。即使不跟洪老師學拳,只跟他坐談聊天,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洪老師身上有著許多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很值得我們學習。

1、重感情,輕金錢

1984 年未,經過近二年的通信請教後,我終於有機會去跟洪老師見面。我寫信請洪老師幫我在他家附近找旅社住,我希望住得近點學習才方便。洪老師回信說讓我住到他 家裡去,我非常高興,這樣是既省錢又方便學習,但會給洪老師增添許多麻煩。到洪老師家後,大家很高興聊天,至晚上拳友們離開後,我拿出一點錢和糧票(當時中國大陸的糧食限量供應)給洪老師.洪老師把我的錢和糧票推回,說:“我們還需要這樣嗎?”意思是把我看成自己人,無須交什麼錢、學費。我聽後很感動,忙說:“我在這時吃飯,需要買米嘛。”洪老師才收下,洪老師這句話使我至今仍印象深刻。現在社會上,許多人父子、兄弟都很計較錢,不要說對朋友、學生。有一天,我要去武術館看洪老師的學生教拳,洪老師一位學生伴我去。一路上他告訴我,等一下要是見到有關方面的官員,不要說我在洪老師家住和學拳,因為有關方 面規定,外地或外國來跟洪老師學拳的,必須向他們交學費,再由他們拿出其中一點錢給洪老師。原來洪老師怕我經濟負擔太重,所以不讓我向他交學費也不讓我向 有關部門交學費。如果這位同學不說,我是不知道的,其實洪老師這樣做也要擔風險的,因當時他的政治問題尚未完全解決。洪老師的另一位學生則告訴我,當我寫 信說要來學習時,洪老師就對他們說,這一個是要讓他來家裡學的,不去武術館的。這些事洪老師自己都沒有對我說。我到澳大利亞後,有一次我寄了一點錢給洪老師,不久,我聽說打算在北京建陳發科的衣冠塚,我寫信跟洪老師說,若真要建時請告訴我,我願意捐一點錢。洪老師則回信說把我寄給他的錢拿出來當我捐的。 我連忙回信說這一點錢是給他自己用的。其實,洪老師多年來因為政治的問題,經濟一直是不好的,是非常需要錢的,但他卻重視人的感情,不考慮自己多得到錢,反而處處為我的經濟考慮。

洪均生老師和他的陳氏太極拳


2、重太極,輕物質。

洪老師對太極拳的要求很高,對拳的東西是一絲不苟的。他講過一件事,一位日本女學生每年都到中國跟他學拳,三幾年後,一天在學拳時哭了,說:“我以為越學 越容易,怎麼越學越難呢?”其實是越學洪老師的要求越高,才會覺得難。我在洪老師家住時,有一次他一位學生家裡有喜事,請我們去吃飯,我說我差不多要回去 了,不如留在家中複習更好,洪老師去了。但那天有幾位不同地方來的學生來洪老師家,其中一位看我在複習“炮捶”後面幾個式子,告訴我“窩底炮”的一個右拳 收回的動作要怎樣做。跟我做的不同,他蹲得低,右拳收得低,轉得多,我也覺得他打得好,就照他的打法練。後來洪老師回來,看我練拳,發現我這個動作變了, 他臉色變了,口氣很嚴厲地問我:“這是誰教的?”並說這是以前的打法,因為右拳收得太近身,手臂轉得太多反而不能很好化勁。

洪老師對物質生活的要求都很隨便,雖然他年輕時家庭經濟很好,曾有過很好的物質生活。平時每日三餐都是他太太(繼室)或學生們煮的,他從不下廚房,也不過問吃什麼。因我廚技很差,也不去廚房,所以做飯時我們仍談拳聊天,直至開飯時才走到飯桌,有什麼吃什麼。他從沒跟我討論過什麼吃的,穿的。洪老師平時不戴眼鏡,只有寫字時才戴。我問他寫的字為什麼那麼小?他笑著告訴我,託人去買老花眼鏡,那知買的眼鏡度數太深,好像放大鏡一樣,寫的時候不覺得字小,為著不要浪費,將就用著,說後我們大笑。後來顧留馨老師也曾問我,洪老師寫信的字為什麼那麼小,我說了原因,顧老師也開心笑了。

3、重實際,輕虛名。

洪老師有一次寫信跟我提到,有關官員說北京、上海等地都已經有陳式太極拳研究會,山東也應該搞一個。洪老師答覆說,要真正有時間研究才好,我是無時間去做,誰要誰去做。他說其實這只是搞個名堂大家掛個名而已,無實際作用,所以他不要這樣的虛名。當人家誇洪老師拳打得好或推手推得好時,他常常說,你們沒有看到真正 好的,陳(發科)老師才是真正好的。有外國人贊他是“太極巨星”,他笑說“巨星”有什麼用,真正懂太極才好。洪老師教拳也有他一些特別的做法。我寫信提問題向他請教,他不單回答我的問題,有時候反問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對於他的提問,好像考試一樣,我儘可能用心考慮後才回答。因此我覆信常常很遲,但洪老師 並不責怪,有時一封信我還未復,他又來一信,使我很不好意思。因為按規矩,學生應該儘快給老師覆信,教師才可以遲復,但洪老師卻不在意。經過他這樣的教 學,使我對一些太極拳的要求不只是做得出,也可以分析一下其中一些道理。

雖然已是多年前的事了,但一想起在洪老師家中學拳的那些日子,心裡總覺得很溫馨、愉快。洪老師的新居是一套二房一廳的公寓(在樓下,方便練拳),洪老師夫婦住大房,我住小房。我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然後在廳中練拳。洪老師在我住他家時,他早上不出去教拳,差不多7時,洪老師開房出來,向他道過早安,洗盥後,便在他大房間裡飲茶談拳聊天,洪老師總是坐近在門邊的沙發,我坐另一邊的沙發。洪師母或他的學生來作早餐,飯後又飲茶坐談。有時我想到什麼問題問,他回答,需要用動作時就起身試驗。有時則談談人生景遇,甚至討論靈魂的有無。然後洪老師一聲“我們練拳”就開始教新的東西。有時候其他的學生來了,常有外地 的學生來,洪老師教他們,我在旁邊看,也有很多的收穫。一直至晚上9時,洪老師差不多要睡了,我才向他道晚安,回自己的房間複習、記錄今天聽到、學到的東西。每天十幾個小時候與洪老師相處,形式好像差不多,但日日都有新鮮的收穫。許多東西一直讓我體會著,直到今天,幫助我對太極拳的理解,相信以後還是繼續著。洪老師的形象,還是一直像以前那樣慈祥,親切浮現在我面前,直到永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