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太極拳 王宗嶽 林智勝 沈壽 學有所獲 2019-09-17
"
"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前面大師兄分享了他練功過程中對“鬆”的理解和體悟,引經據典,文采斐然;有理有據,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師兄弟之間交流、學習,由大師兄開了一個好頭。正如大衛師兄說的那樣:準備充分,謙虛低調,值得我們師兄弟共同學習。

而後來師弟們的發言都是自己練功過程的深刻領悟,都是經驗之談,是我們師門這次活動的寶貴的資料。

今天,我來湊個熱鬧,談談自己練功過程一點感悟。我體悟不深,比起諸位師兄弟的博聞廣見,旁徵博引,難免有疏漏與不當之處,權且當作拋磚引玉吧,請師兄弟姐妹們多多批評指正。

我分享的題目是《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腳下功夫也是太極拳入門的練法之一。大師兄談的是形而上的“鬆”,我談的是形而下的“腳”,不過,殊途同歸,共同指向太極拳的入門功夫。

我以為,初學太極,不能妄談意與氣。要先培根,根基不牢,不能根深葉茂。王宗嶽宗師對“命意源頭在腰隙”一言解釋有一段話是這樣的:“其根在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後退,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這段話深刻地闡述了“腳為根本”的道理。關於“其根在腳”這一句,各家註釋迭出。就我這個孤陋寡聞之人,所見版本就不外八九家,如陳微明、鄭曼青、董英傑、楊振鐸、沈壽等大師,都對此有過論述。陳、楊、武、吳、孫等各派大家,所述不勝枚舉。楊師澄甫的《太極拳體用全書》中有一篇《太極拳之腰腿》,專門闡述腰腿在太極拳中的重要作用,比如,他說“實則太極拳一勢一式,拿勁、提勁、化勁、發勁等,均以腰腿為主動,無腰腿即不能成一勢一式,更不能化人發人。”陳微明在《太極拳講義》一書中,對“其根在腳”的解釋是:“故變動其根在腳,由腳而上至腿,由腿而上至腰,由腰而上至手指,完整一氣。故太極以手指放人而跌出者,並非僅手指之力,起力乃發於足跟,而人不知也。”此外,陳微明在《太極拳講義》論“基礎”中還說:“其跟在腳,即是立點。”這個“立點”,便是根本點。

我剛學太極拳的時候,我們的恩師扎西師父就告誡我:練太極拳好比蓋樓房,練好腿腳功夫,就如同打好樓房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穩固,樓修得再高,裝潢再漂亮,也是枉然。

因此,我以為練好腳下的功夫,就是有了根本;如果沒有根本,就如同大樹失去了根,就會枯死。我們練太極就必須從腳下的功夫練起,練好腳下的功夫,就等於太極入門了。

"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前面大師兄分享了他練功過程中對“鬆”的理解和體悟,引經據典,文采斐然;有理有據,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師兄弟之間交流、學習,由大師兄開了一個好頭。正如大衛師兄說的那樣:準備充分,謙虛低調,值得我們師兄弟共同學習。

而後來師弟們的發言都是自己練功過程的深刻領悟,都是經驗之談,是我們師門這次活動的寶貴的資料。

今天,我來湊個熱鬧,談談自己練功過程一點感悟。我體悟不深,比起諸位師兄弟的博聞廣見,旁徵博引,難免有疏漏與不當之處,權且當作拋磚引玉吧,請師兄弟姐妹們多多批評指正。

我分享的題目是《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腳下功夫也是太極拳入門的練法之一。大師兄談的是形而上的“鬆”,我談的是形而下的“腳”,不過,殊途同歸,共同指向太極拳的入門功夫。

我以為,初學太極,不能妄談意與氣。要先培根,根基不牢,不能根深葉茂。王宗嶽宗師對“命意源頭在腰隙”一言解釋有一段話是這樣的:“其根在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後退,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這段話深刻地闡述了“腳為根本”的道理。關於“其根在腳”這一句,各家註釋迭出。就我這個孤陋寡聞之人,所見版本就不外八九家,如陳微明、鄭曼青、董英傑、楊振鐸、沈壽等大師,都對此有過論述。陳、楊、武、吳、孫等各派大家,所述不勝枚舉。楊師澄甫的《太極拳體用全書》中有一篇《太極拳之腰腿》,專門闡述腰腿在太極拳中的重要作用,比如,他說“實則太極拳一勢一式,拿勁、提勁、化勁、發勁等,均以腰腿為主動,無腰腿即不能成一勢一式,更不能化人發人。”陳微明在《太極拳講義》一書中,對“其根在腳”的解釋是:“故變動其根在腳,由腳而上至腿,由腿而上至腰,由腰而上至手指,完整一氣。故太極以手指放人而跌出者,並非僅手指之力,起力乃發於足跟,而人不知也。”此外,陳微明在《太極拳講義》論“基礎”中還說:“其跟在腳,即是立點。”這個“立點”,便是根本點。

我剛學太極拳的時候,我們的恩師扎西師父就告誡我:練太極拳好比蓋樓房,練好腿腳功夫,就如同打好樓房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穩固,樓修得再高,裝潢再漂亮,也是枉然。

因此,我以為練好腳下的功夫,就是有了根本;如果沒有根本,就如同大樹失去了根,就會枯死。我們練太極就必須從腳下的功夫練起,練好腳下的功夫,就等於太極入門了。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那麼,下面我就說說我自己的一點練習的方法和一些粗淺的感悟。

練好腳下功夫第一步,要“知角度,明方向”。

為什麼說“知角度,明方向”是第一步呢?王宗嶽宗師曾說:“十三總勢者: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進退左右中,此五行也……合此八卦五行大象,而為太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八法五步”,沈壽在《太極拳論譚》中注《打手歌》,即以九宮格來表示:


"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前面大師兄分享了他練功過程中對“鬆”的理解和體悟,引經據典,文采斐然;有理有據,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師兄弟之間交流、學習,由大師兄開了一個好頭。正如大衛師兄說的那樣:準備充分,謙虛低調,值得我們師兄弟共同學習。

而後來師弟們的發言都是自己練功過程的深刻領悟,都是經驗之談,是我們師門這次活動的寶貴的資料。

今天,我來湊個熱鬧,談談自己練功過程一點感悟。我體悟不深,比起諸位師兄弟的博聞廣見,旁徵博引,難免有疏漏與不當之處,權且當作拋磚引玉吧,請師兄弟姐妹們多多批評指正。

我分享的題目是《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腳下功夫也是太極拳入門的練法之一。大師兄談的是形而上的“鬆”,我談的是形而下的“腳”,不過,殊途同歸,共同指向太極拳的入門功夫。

我以為,初學太極,不能妄談意與氣。要先培根,根基不牢,不能根深葉茂。王宗嶽宗師對“命意源頭在腰隙”一言解釋有一段話是這樣的:“其根在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後退,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這段話深刻地闡述了“腳為根本”的道理。關於“其根在腳”這一句,各家註釋迭出。就我這個孤陋寡聞之人,所見版本就不外八九家,如陳微明、鄭曼青、董英傑、楊振鐸、沈壽等大師,都對此有過論述。陳、楊、武、吳、孫等各派大家,所述不勝枚舉。楊師澄甫的《太極拳體用全書》中有一篇《太極拳之腰腿》,專門闡述腰腿在太極拳中的重要作用,比如,他說“實則太極拳一勢一式,拿勁、提勁、化勁、發勁等,均以腰腿為主動,無腰腿即不能成一勢一式,更不能化人發人。”陳微明在《太極拳講義》一書中,對“其根在腳”的解釋是:“故變動其根在腳,由腳而上至腿,由腿而上至腰,由腰而上至手指,完整一氣。故太極以手指放人而跌出者,並非僅手指之力,起力乃發於足跟,而人不知也。”此外,陳微明在《太極拳講義》論“基礎”中還說:“其跟在腳,即是立點。”這個“立點”,便是根本點。

我剛學太極拳的時候,我們的恩師扎西師父就告誡我:練太極拳好比蓋樓房,練好腿腳功夫,就如同打好樓房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穩固,樓修得再高,裝潢再漂亮,也是枉然。

因此,我以為練好腳下的功夫,就是有了根本;如果沒有根本,就如同大樹失去了根,就會枯死。我們練太極就必須從腳下的功夫練起,練好腳下的功夫,就等於太極入門了。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那麼,下面我就說說我自己的一點練習的方法和一些粗淺的感悟。

練好腳下功夫第一步,要“知角度,明方向”。

為什麼說“知角度,明方向”是第一步呢?王宗嶽宗師曾說:“十三總勢者: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進退左右中,此五行也……合此八卦五行大象,而為太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八法五步”,沈壽在《太極拳論譚》中注《打手歌》,即以九宮格來表示: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你看,“八法”四正四隅,正是八個方向,四正角,四斜角。腳下方向明瞭,角度對了,就是練拳的第一步。方向不對,就是錯了。“五步”也是一樣,進退左右中定,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因此,“知角度,明方向”是在練拳的過程中始終要銘記在心的。

具體在練習中要怎樣做呢?首先要做到落腳方位的準確性和身體方位的明確性,“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力由脊發,步隨身轉”。

以右腿在前,左腿在後的正弓步為例。右腿膝蓋與地面垂直,膝蓋要垂直往外撐;左腳45度,3拳寬;肚臍眼朝正前方;裹胯裹正,腳尖朝正前方。正弓步鼻尖、膝蓋尖、腳尖,所有的尖都是筆直朝正前方;兩肩也是正方向,比如說身體朝正南的話,左肩到正東,右肩到正西,肚臍眼朝正南。落腳方位準確,身體的方位準確,這就是完整的正弓步了。

再舉個例子,側弓步,以面向東方為例: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寬窄1至1拳半;膝蓋朝前,往前弓,中線對70度,後腳度45度;右腳尖對著東南方,左腳對正東方;肚臍眼先裹到正前面,然後向右擺,先擺45度的斜方向,再擺一點點,基本上70度左右。這時候重心還是前七後三,你只要把肚臍眼方向對準確,它就一定不會差。頭向前,眼睛往前看,肚臍眼70度。這是單鞭的步法,沒有扭脖子,扭脖子就是步型的寬窄不夠。

當然,這只是很淺易也很淺顯的例子,但至少能說明腳的方向和身體方向的關聯,能告訴我們“知角度,明方向”的重要性。

再往下說開去,為什麼太極拳步型的寬窄那麼重要呢?這也是腳底的角度決定的。正弓步與側弓步區別:1.寬窄變了。2.肚臍眼方向變了(就是身體的中心線變了)

為什麼正弓步三拳寬,側弓步一拳寬呢?

是因為身體的中心線變了,而中心線的變化是由腳底下的寬窄度決定的。為什麼腳底下的寬窄一變,中心線就變呢?那就是我們人體的結構問題了。因為我們正弓步,肚臍眼朝正前方,胯是三拳寬,所以我們的腳下要有三拳。而側弓步是腳下一拳寬,身要側,為什麼要側身呢?因為你身正腳底下你就是夾襠,就是扭著的。你只有肚臍眼70度,才正好。也就是說你腳底下一拳寬,身體的中心線必須向側方向。腳的落點和身體的方向就是如此緊密關聯的。

因此,我們練拳也好,講拳也好,必須明確我們的人體結構,腳的落點與身體的方向是和它息息相關的,而我,在我的練拳和講拳中,就特別強調這一點。所以說步型寬窄決定了你身體的中心線,這就是定律或者說是公式。學拳把這些搞清楚,學一次成一次。其實,把自己的步型做對了,身形就對了,骨骼也就對上了,那麼所有的勁點、勁路、勁別全都出來了,你想都不用想就自動出來了。這就是我們恩師所講的“骨骼對上,勁就來了”。

所以我說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一步,一定要“知角度,明方向”,要做到落腳方位和身體方向的準確性。

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二步,是腳步要穩固,兩腿要有力,這是拳架乃至技擊的基礎保證。我們恩師在《感恩太極》一書“簡答弟子問”一章說到:“足為一身之根,要平實踏地,穩固不搖。”站立不穩,遑論進退。拳諺有言“邁步如犁行地、落地如樹生根”,“腰如蛇行,步如粘”。而“力源於足,發於腿,主宰於腰,通達於脊,形於指稍”則告訴我們:根基紮實,身體平衡,勁力通達就順暢,軀幹、上肢才能靈活多變。鄭曼青《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中說:“不倒翁,周身輕靈,其根在腳,非具有鬆沉兩種功夫,不易辦到。按不倒翁之重心,在乎下部一點。”這個比喻非常鮮明地闡述了腳下穩固的重要性,也點出了穩固的要點在於“鬆沉”。更何況“兩股有力則腰能鬆”,郝月如在《武式太極拳行功走架要言》中也曾這樣說:“兩腿必須求其得力,欲要使兩腿得力,兩胯便不可倒,不可左右凸出,亦不可用力,必須以意將兩胯鬆開豎直。”所以說腳步穩固、兩腿有力是基礎保證,做到了這一點,才有腰胯的鬆活和身體的鬆沉。

那麼,如何在練習中體現呢?舉個簡單例子:比如,練弓步,就要強調腳下要用力,身體的重量前七後三,兩腳要有蹬撐,膝蓋要撐開。腳下用力很重要,腳下一用力,就意味著有蹬撐,有圓襠,勁力能通達於手;沒用力就沒有蹬撐。有蹬撐,還意味著兩胯要鬆開豎直,慢慢的,腰胯也會鬆活起來。腳下一用力,還意味著引氣下行。最後鬆沉就這樣慢慢練出來了。若腳下不用力,你始終是飄浮的,根基不穩的。

關於用力的問題,初練者一定要記住,腳下有多大力,用多大力,最後要形成什麼呢?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就是我一走就是這樣,再走還是這樣,永遠都是這樣,這就成了。

因此,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二步,我認為是腳步要穩固,兩腿要得力,要能使得上勁兒。

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三步,是兩腳要虛實分明。張三丰祖師的《十三勢歌》說:“轉變虛實須留意。”王宗嶽祖師說:“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澄甫宗師在《十要》裡說:“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由此可見,太極拳分虛實的重要性。一陰一陽為之道,簡而言之,太極拳就是一虛一實而已。虛實除了腳底下動作的虛實,當然還有意的虛實,勁的虛實,神的虛實……我們雖然暫時做不到太極拳的全部虛實,但是我們可以把腳下動作做到虛實分明。

那麼,如何在練習中做到分虛實呢?澄甫宗師舉例說:“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郝月如在《武式太極拳行功走架要言》也說:“兩腿既要分清虛實,又必須裹襠,……實非全然佔煞,必須精神貫注;虛非全然無力,氣勢必須騰挪,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勁由內換,邁步須如履薄冰,則步伐無不得力而又輕盈。”鄭曼青解釋“分虛實”,是這樣說的:“以右手與左腳相貫一線之勁。右腳與左手亦然。如右手左腳實,則右腳左手虛。反之,則亦然,是為分清。總之全身負擔,只許放在一隻腳上。其轉變時,要注意尾閭與夾脊得中,方為不失中定。”這些闡述都在強調練拳過程中腳下身體重量的承擔、過渡和轉換。因為勁由腳生,所以分清腳下的虛實及虛實的過渡和轉換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落實到自己的練拳上呢?我以我們平時在做的摟膝拗步為例子。恩師強調“外旋里收下沉”,我們若真正做到了外旋里收下沉,就好辦了。做好了外旋里收,然後就要下沉。當你腳底下往下踩,頭領起來,肩往下微微壓著點兒,胯根往下落一點,像槓桿一樣,你的腳就輕輕鬆鬆地提起來了。這個下沉和提腳,就是虛實的過渡和轉換。我們說“逢提必轉,逢轉必沉,逢沉必領”,就是這樣一個腳下身體重量的承擔、過渡和轉換的過程,就是腳底的“虛實分明”的功夫。用我經常在教學中的話說,就是“頭虛領,肩下沉,胯下落,腳下踩”,然後另一隻腳就能輕輕鬆鬆提起。推廣到其他每一個的動作,走架的時候就能處處做到腳下的虛實分明,那麼我們就真正擁有了鬆沉與輕靈,也就有了初步的太極功夫。

練好腳下功夫的第四步,是起落要輕靈。王宗嶽宗師的《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邁步如貓行。”恩師在《感恩太極·答弟子問》中這樣解說:“邁步如貓行”,在太極拳中意取其“輕、平、穩”之態。要求步法要輕靈、緩慢、柔和,輕起輕落,點起點落不可高低起伏。彰顯太極拳鬆靜輕靈、中正平穩、神意內斂、精神專注的風格特點。

因此,起落輕靈就要做到“點起點落,輕起輕落,緩起緩落”。腳後根輕輕的原地提起,然後漸漸至腳尖垂直離開地面,是為點起。彼時身體、膝蓋紋絲不動,方為正確的點起。點落,腳跟先輕輕落地,然後漸漸全腳掌落地,平穩踏實。就好比飛機落地一樣,我的小腿往前走的時候,就像飛機沿著這跑道往前飛,然後後面輪子先落地,再前面輪子落下,有一個先後的時間流。有了點起點落,就有了輕起輕落和緩起緩落,也就有了“邁步如貓行”。你只要做到這一點,那麼,一切都有了。“邁步須如履薄冰,則步伐無不得力而又輕盈”,就是表述太極拳邁步的輕靈和分虛實。試想你往結冰的湖面去走一走,你自動就會分輕緩、輕靈和虛實了。太極拳其實不難,只要平時按這個去做的話,你都會有,只是你日用而不知罷了。

由此,我們既要把握“貓步”中輕靈、柔和、敏捷、無聲無息、“軟著陸”的特點,又要領會“邁步如臨深淵”時的精神專注、神意內斂、動作輕緩、腳分虛實的精神。同時,還應做到勻速、連貫、綿綿不斷。

由於時間關係,有關腳底功夫的其他方面,就不再贅述了,留待師兄弟姐妹們指正、補充。

我之所以這樣安排這四個順序,是因為這四樣是有次第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方向明瞭,起步就不會錯;腳下有力,才能有腰胯的鬆活和身體的鬆沉;澄甫宗師在《十要》中說:“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若做到了分虛實,起落輕靈就也就能輕鬆做到了。這四樣都做到了,基本上就可以稱之太極拳入門了。

大師兄在第一次分享完畢,來回答“怎樣做到鬆沉”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強調“其實拳最後都是在腳底下走,它的虛實變化、勁力來源都是要通過腳的變化才可以出現。”

小師兄在《學拳入道“四依”、“四不依”》一文中,援引南懷瑾先生的話講“修行要遵循四依四不依”,告誡我們學拳要“依經不依論”,要“依法不依人”。我見識淺薄,不敢自專,故文中援用諸位先賢之言,與大家一同學習。

非常抱歉,耽誤大家許多功夫。個人所思所想,未必成理。懇請師兄弟姐妹們多多批評指正!

非常感謝大家!

感恩!

"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前面大師兄分享了他練功過程中對“鬆”的理解和體悟,引經據典,文采斐然;有理有據,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師兄弟之間交流、學習,由大師兄開了一個好頭。正如大衛師兄說的那樣:準備充分,謙虛低調,值得我們師兄弟共同學習。

而後來師弟們的發言都是自己練功過程的深刻領悟,都是經驗之談,是我們師門這次活動的寶貴的資料。

今天,我來湊個熱鬧,談談自己練功過程一點感悟。我體悟不深,比起諸位師兄弟的博聞廣見,旁徵博引,難免有疏漏與不當之處,權且當作拋磚引玉吧,請師兄弟姐妹們多多批評指正。

我分享的題目是《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腳下功夫也是太極拳入門的練法之一。大師兄談的是形而上的“鬆”,我談的是形而下的“腳”,不過,殊途同歸,共同指向太極拳的入門功夫。

我以為,初學太極,不能妄談意與氣。要先培根,根基不牢,不能根深葉茂。王宗嶽宗師對“命意源頭在腰隙”一言解釋有一段話是這樣的:“其根在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後退,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這段話深刻地闡述了“腳為根本”的道理。關於“其根在腳”這一句,各家註釋迭出。就我這個孤陋寡聞之人,所見版本就不外八九家,如陳微明、鄭曼青、董英傑、楊振鐸、沈壽等大師,都對此有過論述。陳、楊、武、吳、孫等各派大家,所述不勝枚舉。楊師澄甫的《太極拳體用全書》中有一篇《太極拳之腰腿》,專門闡述腰腿在太極拳中的重要作用,比如,他說“實則太極拳一勢一式,拿勁、提勁、化勁、發勁等,均以腰腿為主動,無腰腿即不能成一勢一式,更不能化人發人。”陳微明在《太極拳講義》一書中,對“其根在腳”的解釋是:“故變動其根在腳,由腳而上至腿,由腿而上至腰,由腰而上至手指,完整一氣。故太極以手指放人而跌出者,並非僅手指之力,起力乃發於足跟,而人不知也。”此外,陳微明在《太極拳講義》論“基礎”中還說:“其跟在腳,即是立點。”這個“立點”,便是根本點。

我剛學太極拳的時候,我們的恩師扎西師父就告誡我:練太極拳好比蓋樓房,練好腿腳功夫,就如同打好樓房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穩固,樓修得再高,裝潢再漂亮,也是枉然。

因此,我以為練好腳下的功夫,就是有了根本;如果沒有根本,就如同大樹失去了根,就會枯死。我們練太極就必須從腳下的功夫練起,練好腳下的功夫,就等於太極入門了。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那麼,下面我就說說我自己的一點練習的方法和一些粗淺的感悟。

練好腳下功夫第一步,要“知角度,明方向”。

為什麼說“知角度,明方向”是第一步呢?王宗嶽宗師曾說:“十三總勢者: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進退左右中,此五行也……合此八卦五行大象,而為太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八法五步”,沈壽在《太極拳論譚》中注《打手歌》,即以九宮格來表示: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你看,“八法”四正四隅,正是八個方向,四正角,四斜角。腳下方向明瞭,角度對了,就是練拳的第一步。方向不對,就是錯了。“五步”也是一樣,進退左右中定,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因此,“知角度,明方向”是在練拳的過程中始終要銘記在心的。

具體在練習中要怎樣做呢?首先要做到落腳方位的準確性和身體方位的明確性,“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力由脊發,步隨身轉”。

以右腿在前,左腿在後的正弓步為例。右腿膝蓋與地面垂直,膝蓋要垂直往外撐;左腳45度,3拳寬;肚臍眼朝正前方;裹胯裹正,腳尖朝正前方。正弓步鼻尖、膝蓋尖、腳尖,所有的尖都是筆直朝正前方;兩肩也是正方向,比如說身體朝正南的話,左肩到正東,右肩到正西,肚臍眼朝正南。落腳方位準確,身體的方位準確,這就是完整的正弓步了。

再舉個例子,側弓步,以面向東方為例: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寬窄1至1拳半;膝蓋朝前,往前弓,中線對70度,後腳度45度;右腳尖對著東南方,左腳對正東方;肚臍眼先裹到正前面,然後向右擺,先擺45度的斜方向,再擺一點點,基本上70度左右。這時候重心還是前七後三,你只要把肚臍眼方向對準確,它就一定不會差。頭向前,眼睛往前看,肚臍眼70度。這是單鞭的步法,沒有扭脖子,扭脖子就是步型的寬窄不夠。

當然,這只是很淺易也很淺顯的例子,但至少能說明腳的方向和身體方向的關聯,能告訴我們“知角度,明方向”的重要性。

再往下說開去,為什麼太極拳步型的寬窄那麼重要呢?這也是腳底的角度決定的。正弓步與側弓步區別:1.寬窄變了。2.肚臍眼方向變了(就是身體的中心線變了)

為什麼正弓步三拳寬,側弓步一拳寬呢?

是因為身體的中心線變了,而中心線的變化是由腳底下的寬窄度決定的。為什麼腳底下的寬窄一變,中心線就變呢?那就是我們人體的結構問題了。因為我們正弓步,肚臍眼朝正前方,胯是三拳寬,所以我們的腳下要有三拳。而側弓步是腳下一拳寬,身要側,為什麼要側身呢?因為你身正腳底下你就是夾襠,就是扭著的。你只有肚臍眼70度,才正好。也就是說你腳底下一拳寬,身體的中心線必須向側方向。腳的落點和身體的方向就是如此緊密關聯的。

因此,我們練拳也好,講拳也好,必須明確我們的人體結構,腳的落點與身體的方向是和它息息相關的,而我,在我的練拳和講拳中,就特別強調這一點。所以說步型寬窄決定了你身體的中心線,這就是定律或者說是公式。學拳把這些搞清楚,學一次成一次。其實,把自己的步型做對了,身形就對了,骨骼也就對上了,那麼所有的勁點、勁路、勁別全都出來了,你想都不用想就自動出來了。這就是我們恩師所講的“骨骼對上,勁就來了”。

所以我說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一步,一定要“知角度,明方向”,要做到落腳方位和身體方向的準確性。

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二步,是腳步要穩固,兩腿要有力,這是拳架乃至技擊的基礎保證。我們恩師在《感恩太極》一書“簡答弟子問”一章說到:“足為一身之根,要平實踏地,穩固不搖。”站立不穩,遑論進退。拳諺有言“邁步如犁行地、落地如樹生根”,“腰如蛇行,步如粘”。而“力源於足,發於腿,主宰於腰,通達於脊,形於指稍”則告訴我們:根基紮實,身體平衡,勁力通達就順暢,軀幹、上肢才能靈活多變。鄭曼青《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中說:“不倒翁,周身輕靈,其根在腳,非具有鬆沉兩種功夫,不易辦到。按不倒翁之重心,在乎下部一點。”這個比喻非常鮮明地闡述了腳下穩固的重要性,也點出了穩固的要點在於“鬆沉”。更何況“兩股有力則腰能鬆”,郝月如在《武式太極拳行功走架要言》中也曾這樣說:“兩腿必須求其得力,欲要使兩腿得力,兩胯便不可倒,不可左右凸出,亦不可用力,必須以意將兩胯鬆開豎直。”所以說腳步穩固、兩腿有力是基礎保證,做到了這一點,才有腰胯的鬆活和身體的鬆沉。

那麼,如何在練習中體現呢?舉個簡單例子:比如,練弓步,就要強調腳下要用力,身體的重量前七後三,兩腳要有蹬撐,膝蓋要撐開。腳下用力很重要,腳下一用力,就意味著有蹬撐,有圓襠,勁力能通達於手;沒用力就沒有蹬撐。有蹬撐,還意味著兩胯要鬆開豎直,慢慢的,腰胯也會鬆活起來。腳下一用力,還意味著引氣下行。最後鬆沉就這樣慢慢練出來了。若腳下不用力,你始終是飄浮的,根基不穩的。

關於用力的問題,初練者一定要記住,腳下有多大力,用多大力,最後要形成什麼呢?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就是我一走就是這樣,再走還是這樣,永遠都是這樣,這就成了。

因此,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二步,我認為是腳步要穩固,兩腿要得力,要能使得上勁兒。

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三步,是兩腳要虛實分明。張三丰祖師的《十三勢歌》說:“轉變虛實須留意。”王宗嶽祖師說:“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澄甫宗師在《十要》裡說:“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由此可見,太極拳分虛實的重要性。一陰一陽為之道,簡而言之,太極拳就是一虛一實而已。虛實除了腳底下動作的虛實,當然還有意的虛實,勁的虛實,神的虛實……我們雖然暫時做不到太極拳的全部虛實,但是我們可以把腳下動作做到虛實分明。

那麼,如何在練習中做到分虛實呢?澄甫宗師舉例說:“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郝月如在《武式太極拳行功走架要言》也說:“兩腿既要分清虛實,又必須裹襠,……實非全然佔煞,必須精神貫注;虛非全然無力,氣勢必須騰挪,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勁由內換,邁步須如履薄冰,則步伐無不得力而又輕盈。”鄭曼青解釋“分虛實”,是這樣說的:“以右手與左腳相貫一線之勁。右腳與左手亦然。如右手左腳實,則右腳左手虛。反之,則亦然,是為分清。總之全身負擔,只許放在一隻腳上。其轉變時,要注意尾閭與夾脊得中,方為不失中定。”這些闡述都在強調練拳過程中腳下身體重量的承擔、過渡和轉換。因為勁由腳生,所以分清腳下的虛實及虛實的過渡和轉換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落實到自己的練拳上呢?我以我們平時在做的摟膝拗步為例子。恩師強調“外旋里收下沉”,我們若真正做到了外旋里收下沉,就好辦了。做好了外旋里收,然後就要下沉。當你腳底下往下踩,頭領起來,肩往下微微壓著點兒,胯根往下落一點,像槓桿一樣,你的腳就輕輕鬆鬆地提起來了。這個下沉和提腳,就是虛實的過渡和轉換。我們說“逢提必轉,逢轉必沉,逢沉必領”,就是這樣一個腳下身體重量的承擔、過渡和轉換的過程,就是腳底的“虛實分明”的功夫。用我經常在教學中的話說,就是“頭虛領,肩下沉,胯下落,腳下踩”,然後另一隻腳就能輕輕鬆鬆提起。推廣到其他每一個的動作,走架的時候就能處處做到腳下的虛實分明,那麼我們就真正擁有了鬆沉與輕靈,也就有了初步的太極功夫。

練好腳下功夫的第四步,是起落要輕靈。王宗嶽宗師的《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邁步如貓行。”恩師在《感恩太極·答弟子問》中這樣解說:“邁步如貓行”,在太極拳中意取其“輕、平、穩”之態。要求步法要輕靈、緩慢、柔和,輕起輕落,點起點落不可高低起伏。彰顯太極拳鬆靜輕靈、中正平穩、神意內斂、精神專注的風格特點。

因此,起落輕靈就要做到“點起點落,輕起輕落,緩起緩落”。腳後根輕輕的原地提起,然後漸漸至腳尖垂直離開地面,是為點起。彼時身體、膝蓋紋絲不動,方為正確的點起。點落,腳跟先輕輕落地,然後漸漸全腳掌落地,平穩踏實。就好比飛機落地一樣,我的小腿往前走的時候,就像飛機沿著這跑道往前飛,然後後面輪子先落地,再前面輪子落下,有一個先後的時間流。有了點起點落,就有了輕起輕落和緩起緩落,也就有了“邁步如貓行”。你只要做到這一點,那麼,一切都有了。“邁步須如履薄冰,則步伐無不得力而又輕盈”,就是表述太極拳邁步的輕靈和分虛實。試想你往結冰的湖面去走一走,你自動就會分輕緩、輕靈和虛實了。太極拳其實不難,只要平時按這個去做的話,你都會有,只是你日用而不知罷了。

由此,我們既要把握“貓步”中輕靈、柔和、敏捷、無聲無息、“軟著陸”的特點,又要領會“邁步如臨深淵”時的精神專注、神意內斂、動作輕緩、腳分虛實的精神。同時,還應做到勻速、連貫、綿綿不斷。

由於時間關係,有關腳底功夫的其他方面,就不再贅述了,留待師兄弟姐妹們指正、補充。

我之所以這樣安排這四個順序,是因為這四樣是有次第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方向明瞭,起步就不會錯;腳下有力,才能有腰胯的鬆活和身體的鬆沉;澄甫宗師在《十要》中說:“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若做到了分虛實,起落輕靈就也就能輕鬆做到了。這四樣都做到了,基本上就可以稱之太極拳入門了。

大師兄在第一次分享完畢,來回答“怎樣做到鬆沉”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強調“其實拳最後都是在腳底下走,它的虛實變化、勁力來源都是要通過腳的變化才可以出現。”

小師兄在《學拳入道“四依”、“四不依”》一文中,援引南懷瑾先生的話講“修行要遵循四依四不依”,告誡我們學拳要“依經不依論”,要“依法不依人”。我見識淺薄,不敢自專,故文中援用諸位先賢之言,與大家一同學習。

非常抱歉,耽誤大家許多功夫。個人所思所想,未必成理。懇請師兄弟姐妹們多多批評指正!

非常感謝大家!

感恩!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2019年3月《中華武術》雜誌全文刊發本文

"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前面大師兄分享了他練功過程中對“鬆”的理解和體悟,引經據典,文采斐然;有理有據,給我們很大的啟發。我們師兄弟之間交流、學習,由大師兄開了一個好頭。正如大衛師兄說的那樣:準備充分,謙虛低調,值得我們師兄弟共同學習。

而後來師弟們的發言都是自己練功過程的深刻領悟,都是經驗之談,是我們師門這次活動的寶貴的資料。

今天,我來湊個熱鬧,談談自己練功過程一點感悟。我體悟不深,比起諸位師兄弟的博聞廣見,旁徵博引,難免有疏漏與不當之處,權且當作拋磚引玉吧,請師兄弟姐妹們多多批評指正。

我分享的題目是《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腳下功夫也是太極拳入門的練法之一。大師兄談的是形而上的“鬆”,我談的是形而下的“腳”,不過,殊途同歸,共同指向太極拳的入門功夫。

我以為,初學太極,不能妄談意與氣。要先培根,根基不牢,不能根深葉茂。王宗嶽宗師對“命意源頭在腰隙”一言解釋有一段話是這樣的:“其根在腳,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後退,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這段話深刻地闡述了“腳為根本”的道理。關於“其根在腳”這一句,各家註釋迭出。就我這個孤陋寡聞之人,所見版本就不外八九家,如陳微明、鄭曼青、董英傑、楊振鐸、沈壽等大師,都對此有過論述。陳、楊、武、吳、孫等各派大家,所述不勝枚舉。楊師澄甫的《太極拳體用全書》中有一篇《太極拳之腰腿》,專門闡述腰腿在太極拳中的重要作用,比如,他說“實則太極拳一勢一式,拿勁、提勁、化勁、發勁等,均以腰腿為主動,無腰腿即不能成一勢一式,更不能化人發人。”陳微明在《太極拳講義》一書中,對“其根在腳”的解釋是:“故變動其根在腳,由腳而上至腿,由腿而上至腰,由腰而上至手指,完整一氣。故太極以手指放人而跌出者,並非僅手指之力,起力乃發於足跟,而人不知也。”此外,陳微明在《太極拳講義》論“基礎”中還說:“其跟在腳,即是立點。”這個“立點”,便是根本點。

我剛學太極拳的時候,我們的恩師扎西師父就告誡我:練太極拳好比蓋樓房,練好腿腳功夫,就如同打好樓房的地基;如果地基不穩固,樓修得再高,裝潢再漂亮,也是枉然。

因此,我以為練好腳下的功夫,就是有了根本;如果沒有根本,就如同大樹失去了根,就會枯死。我們練太極就必須從腳下的功夫練起,練好腳下的功夫,就等於太極入門了。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那麼,下面我就說說我自己的一點練習的方法和一些粗淺的感悟。

練好腳下功夫第一步,要“知角度,明方向”。

為什麼說“知角度,明方向”是第一步呢?王宗嶽宗師曾說:“十三總勢者:掤捋擠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進退左右中,此五行也……合此八卦五行大象,而為太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八法五步”,沈壽在《太極拳論譚》中注《打手歌》,即以九宮格來表示: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你看,“八法”四正四隅,正是八個方向,四正角,四斜角。腳下方向明瞭,角度對了,就是練拳的第一步。方向不對,就是錯了。“五步”也是一樣,進退左右中定,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因此,“知角度,明方向”是在練拳的過程中始終要銘記在心的。

具體在練習中要怎樣做呢?首先要做到落腳方位的準確性和身體方位的明確性,“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力由脊發,步隨身轉”。

以右腿在前,左腿在後的正弓步為例。右腿膝蓋與地面垂直,膝蓋要垂直往外撐;左腳45度,3拳寬;肚臍眼朝正前方;裹胯裹正,腳尖朝正前方。正弓步鼻尖、膝蓋尖、腳尖,所有的尖都是筆直朝正前方;兩肩也是正方向,比如說身體朝正南的話,左肩到正東,右肩到正西,肚臍眼朝正南。落腳方位準確,身體的方位準確,這就是完整的正弓步了。

再舉個例子,側弓步,以面向東方為例: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寬窄1至1拳半;膝蓋朝前,往前弓,中線對70度,後腳度45度;右腳尖對著東南方,左腳對正東方;肚臍眼先裹到正前面,然後向右擺,先擺45度的斜方向,再擺一點點,基本上70度左右。這時候重心還是前七後三,你只要把肚臍眼方向對準確,它就一定不會差。頭向前,眼睛往前看,肚臍眼70度。這是單鞭的步法,沒有扭脖子,扭脖子就是步型的寬窄不夠。

當然,這只是很淺易也很淺顯的例子,但至少能說明腳的方向和身體方向的關聯,能告訴我們“知角度,明方向”的重要性。

再往下說開去,為什麼太極拳步型的寬窄那麼重要呢?這也是腳底的角度決定的。正弓步與側弓步區別:1.寬窄變了。2.肚臍眼方向變了(就是身體的中心線變了)

為什麼正弓步三拳寬,側弓步一拳寬呢?

是因為身體的中心線變了,而中心線的變化是由腳底下的寬窄度決定的。為什麼腳底下的寬窄一變,中心線就變呢?那就是我們人體的結構問題了。因為我們正弓步,肚臍眼朝正前方,胯是三拳寬,所以我們的腳下要有三拳。而側弓步是腳下一拳寬,身要側,為什麼要側身呢?因為你身正腳底下你就是夾襠,就是扭著的。你只有肚臍眼70度,才正好。也就是說你腳底下一拳寬,身體的中心線必須向側方向。腳的落點和身體的方向就是如此緊密關聯的。

因此,我們練拳也好,講拳也好,必須明確我們的人體結構,腳的落點與身體的方向是和它息息相關的,而我,在我的練拳和講拳中,就特別強調這一點。所以說步型寬窄決定了你身體的中心線,這就是定律或者說是公式。學拳把這些搞清楚,學一次成一次。其實,把自己的步型做對了,身形就對了,骨骼也就對上了,那麼所有的勁點、勁路、勁別全都出來了,你想都不用想就自動出來了。這就是我們恩師所講的“骨骼對上,勁就來了”。

所以我說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一步,一定要“知角度,明方向”,要做到落腳方位和身體方向的準確性。

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二步,是腳步要穩固,兩腿要有力,這是拳架乃至技擊的基礎保證。我們恩師在《感恩太極》一書“簡答弟子問”一章說到:“足為一身之根,要平實踏地,穩固不搖。”站立不穩,遑論進退。拳諺有言“邁步如犁行地、落地如樹生根”,“腰如蛇行,步如粘”。而“力源於足,發於腿,主宰於腰,通達於脊,形於指稍”則告訴我們:根基紮實,身體平衡,勁力通達就順暢,軀幹、上肢才能靈活多變。鄭曼青《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中說:“不倒翁,周身輕靈,其根在腳,非具有鬆沉兩種功夫,不易辦到。按不倒翁之重心,在乎下部一點。”這個比喻非常鮮明地闡述了腳下穩固的重要性,也點出了穩固的要點在於“鬆沉”。更何況“兩股有力則腰能鬆”,郝月如在《武式太極拳行功走架要言》中也曾這樣說:“兩腿必須求其得力,欲要使兩腿得力,兩胯便不可倒,不可左右凸出,亦不可用力,必須以意將兩胯鬆開豎直。”所以說腳步穩固、兩腿有力是基礎保證,做到了這一點,才有腰胯的鬆活和身體的鬆沉。

那麼,如何在練習中體現呢?舉個簡單例子:比如,練弓步,就要強調腳下要用力,身體的重量前七後三,兩腳要有蹬撐,膝蓋要撐開。腳下用力很重要,腳下一用力,就意味著有蹬撐,有圓襠,勁力能通達於手;沒用力就沒有蹬撐。有蹬撐,還意味著兩胯要鬆開豎直,慢慢的,腰胯也會鬆活起來。腳下一用力,還意味著引氣下行。最後鬆沉就這樣慢慢練出來了。若腳下不用力,你始終是飄浮的,根基不穩的。

關於用力的問題,初練者一定要記住,腳下有多大力,用多大力,最後要形成什麼呢?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就是我一走就是這樣,再走還是這樣,永遠都是這樣,這就成了。

因此,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二步,我認為是腳步要穩固,兩腿要得力,要能使得上勁兒。

練好腳下功夫的第三步,是兩腳要虛實分明。張三丰祖師的《十三勢歌》說:“轉變虛實須留意。”王宗嶽祖師說:“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澄甫宗師在《十要》裡說:“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由此可見,太極拳分虛實的重要性。一陰一陽為之道,簡而言之,太極拳就是一虛一實而已。虛實除了腳底下動作的虛實,當然還有意的虛實,勁的虛實,神的虛實……我們雖然暫時做不到太極拳的全部虛實,但是我們可以把腳下動作做到虛實分明。

那麼,如何在練習中做到分虛實呢?澄甫宗師舉例說:“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則右腿為實,左腿為虛;全身坐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郝月如在《武式太極拳行功走架要言》也說:“兩腿既要分清虛實,又必須裹襠,……實非全然佔煞,必須精神貫注;虛非全然無力,氣勢必須騰挪,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勁由內換,邁步須如履薄冰,則步伐無不得力而又輕盈。”鄭曼青解釋“分虛實”,是這樣說的:“以右手與左腳相貫一線之勁。右腳與左手亦然。如右手左腳實,則右腳左手虛。反之,則亦然,是為分清。總之全身負擔,只許放在一隻腳上。其轉變時,要注意尾閭與夾脊得中,方為不失中定。”這些闡述都在強調練拳過程中腳下身體重量的承擔、過渡和轉換。因為勁由腳生,所以分清腳下的虛實及虛實的過渡和轉換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落實到自己的練拳上呢?我以我們平時在做的摟膝拗步為例子。恩師強調“外旋里收下沉”,我們若真正做到了外旋里收下沉,就好辦了。做好了外旋里收,然後就要下沉。當你腳底下往下踩,頭領起來,肩往下微微壓著點兒,胯根往下落一點,像槓桿一樣,你的腳就輕輕鬆鬆地提起來了。這個下沉和提腳,就是虛實的過渡和轉換。我們說“逢提必轉,逢轉必沉,逢沉必領”,就是這樣一個腳下身體重量的承擔、過渡和轉換的過程,就是腳底的“虛實分明”的功夫。用我經常在教學中的話說,就是“頭虛領,肩下沉,胯下落,腳下踩”,然後另一隻腳就能輕輕鬆鬆提起。推廣到其他每一個的動作,走架的時候就能處處做到腳下的虛實分明,那麼我們就真正擁有了鬆沉與輕靈,也就有了初步的太極功夫。

練好腳下功夫的第四步,是起落要輕靈。王宗嶽宗師的《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邁步如貓行。”恩師在《感恩太極·答弟子問》中這樣解說:“邁步如貓行”,在太極拳中意取其“輕、平、穩”之態。要求步法要輕靈、緩慢、柔和,輕起輕落,點起點落不可高低起伏。彰顯太極拳鬆靜輕靈、中正平穩、神意內斂、精神專注的風格特點。

因此,起落輕靈就要做到“點起點落,輕起輕落,緩起緩落”。腳後根輕輕的原地提起,然後漸漸至腳尖垂直離開地面,是為點起。彼時身體、膝蓋紋絲不動,方為正確的點起。點落,腳跟先輕輕落地,然後漸漸全腳掌落地,平穩踏實。就好比飛機落地一樣,我的小腿往前走的時候,就像飛機沿著這跑道往前飛,然後後面輪子先落地,再前面輪子落下,有一個先後的時間流。有了點起點落,就有了輕起輕落和緩起緩落,也就有了“邁步如貓行”。你只要做到這一點,那麼,一切都有了。“邁步須如履薄冰,則步伐無不得力而又輕盈”,就是表述太極拳邁步的輕靈和分虛實。試想你往結冰的湖面去走一走,你自動就會分輕緩、輕靈和虛實了。太極拳其實不難,只要平時按這個去做的話,你都會有,只是你日用而不知罷了。

由此,我們既要把握“貓步”中輕靈、柔和、敏捷、無聲無息、“軟著陸”的特點,又要領會“邁步如臨深淵”時的精神專注、神意內斂、動作輕緩、腳分虛實的精神。同時,還應做到勻速、連貫、綿綿不斷。

由於時間關係,有關腳底功夫的其他方面,就不再贅述了,留待師兄弟姐妹們指正、補充。

我之所以這樣安排這四個順序,是因為這四樣是有次第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方向明瞭,起步就不會錯;腳下有力,才能有腰胯的鬆活和身體的鬆沉;澄甫宗師在《十要》中說:“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若做到了分虛實,起落輕靈就也就能輕鬆做到了。這四樣都做到了,基本上就可以稱之太極拳入門了。

大師兄在第一次分享完畢,來回答“怎樣做到鬆沉”這個問題的時候,也強調“其實拳最後都是在腳底下走,它的虛實變化、勁力來源都是要通過腳的變化才可以出現。”

小師兄在《學拳入道“四依”、“四不依”》一文中,援引南懷瑾先生的話講“修行要遵循四依四不依”,告誡我們學拳要“依經不依論”,要“依法不依人”。我見識淺薄,不敢自專,故文中援用諸位先賢之言,與大家一同學習。

非常抱歉,耽誤大家許多功夫。個人所思所想,未必成理。懇請師兄弟姐妹們多多批評指正!

非常感謝大家!

感恩!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2019年3月《中華武術》雜誌全文刊發本文

高保中老師談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的功夫從腳下練起》

2019年3月《中華武術》雜誌全文刊發本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