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書法 白露 陳淳 草書 北京晚報 北京晚報 2017-09-09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九月的第一個節氣。自然平添了一些料峭的寒意,宛如一道清涼的藩籬,把夏天和秋天明顯隔開,從此不必再面對酷暑難耐的尷尬。壓抑許久的心胸瞬間變得坦蕩起來,可以遊離於伏天的挾裹,一種消逝已久的情愫湧起。當陽光在遠野升起,不禁吟道:卻道天涼好個秋!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古詩中的“白露”千姿百態,冷暖人生。歷代書法經典中也呈現了不一樣的白露時分。經典佳作背後的故事,成為除了精湛的筆墨之外,格外耐人尋味的重要原因。下面讓我們來欣賞數幅白露時節的書法作品。

陳淳《宋之問<秋蓮賦>》 草書冊頁

陳淳(1483-1544),字道復,後以字行,更字復甫,號白陽。曾學畫於文徵明,文氏門下聲譽最高,較文而疏放,又法米芾、黃公望、王蒙,尤擅水墨寫意花鳥,開明代寫意花鳥畫新格局。徐渭齊名,人稱“青藤、白陽”。

《宋之問<秋蓮賦>》這幅草書冊頁現藏於遼寧博物館。行筆放縱率意而又穩健老成,結體變化而不拘一格,氣息圓潤清媚,是晚明狂草代表人物。

以下是這幅草書冊頁的局部圖: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釋文:(既如秦女豔日兮)鳳鳴,又似洛妃拾翠兮鴻驚。足使瑤草罷色,芳樹無情。複道兮詰曲,離宮兮相屬,飛閣兮周廬,金鋪兮璧除。君之駕兮旖旎,蓮之葉兮扶疎。萬乗頋焉駐彩騎,六宮喜兮停羅裾。仰仙遊而徳澤,縱覽而神虛。豈與(夫溪澗兮沼沚,自生兮自死)。

當江清月冷,白露秋風起時,貧病交加的陳淳已是暮年,持筆抄錄宋之問的《秋蓮賦》時,他可能想不到,四百多年後的人們,正以此作來窺探他當時的心境。

《陳白陽集·附錄》中介紹陳淳:“膺內外之懿,挺明秀之質,望之若瑤筍琪樹,鸞翔鳳舉,使人心醉,既為父祖所鍾愛”。顯赫的家世加上俊朗的外表,使得陳淳在文徵明門生中很快嶄露頭角,並得到文氏的青睞。

然而三十三歲那年,父親因病離世,成為陳淳的人生轉折點。陳淳開始消極厭世,崇尚玄學,以詩書畫酒為伴,並開始與歌伎交往。這也成為與老師文徵明產生裂痕的直接誘因。陳淳某次宴請老師,卻請來了歌伎,不想文徵明當即罷席而去。此後,二人反目。陳淳以改變書畫風格來與文徵明劃清界限,“自此絕不作細楷字,亦絕不作小山水圖”。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釋文:(既如秦女豔日兮)鳳鳴,又似洛妃拾翠兮鴻驚。足使瑤草罷色,芳樹無情。複道兮詰曲,離宮兮相屬,飛閣兮周廬,金鋪兮璧除。君之駕兮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陳淳只用十多天就達到了“筆下浩然”的另一種書畫風格,使文徵明大為吃驚。其實,陳淳生性瀟灑豪意,並非由衷地喜愛文徵明端莊規整秀美的風格。一旦有了某種機會,就立刻找到了自己的藝術道路。

此後,陳淳北遊太學,在國子監的幾年中看到了官場的黑暗和人性的爾虞我詐,這與他的內心背道而馳,所以寫下“爾亦向人尋富貴,須知隨處有風波”的詩句,自此絕意仕途。

陳淳雖然少年時家境優越,晚年卻十分潦倒。起初,陳淳還能從容面對,“避暑離家一老身,隨身書劍自忘貧”,但隨著年事漸高,身染肺疾,陳淳開始懷疑自己中年之後刻意追求灑脫的人生,後悔沒有選擇仕途,“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誰通?”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釋文:旖旎,蓮之葉兮扶疎。萬乗頋焉駐彩騎,六宮喜兮停羅裾。仰仙遊而徳澤,縱覽而神虛。豈與(夫溪澗兮沼沚,自生兮自死)。

仲秋的蓮池,一日減似一日。殘荷脈脈,讓人心旌飄蕩。想當初,宋之問作《秋蓮賦》,也是從自然中感嘆人生際遇。宋之問一生攀附權貴,最終還是被賜死。陳淳已經年過耳順,誰又能真正體會他此時的心情,理解他的境遇?雖說看透了滄桑世事,面對無情的現實,何以聊以度殘生?

寫完此作的第二年,陳淳便在遺恨中離世。一件經典書法作品,成為他對這個世界最後的陳辭。

書道千秋

[明] 倪元璐 《<章華宮人夜上樓>七言詩軸》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號鴻寶。天啟二年(1621)進士。為人清正,有忠義之氣,骨鯁氣剛。書法得王右軍、顏魯公和蘇東坡三人翰墨之助,以雄深高渾見魄力,書風奇偉。往往縱筆疾書,隨心所欲。

倪元璐書法有明人行書流便秀雅的特點,又有澀勁朴茂的風貌,其源出於帖學筆法,深得魯公厚實勁健之筆意,而更為勁峭,結體趨於扁方,呈欹側之勢,以險寓正,風格奇倔剛毅,異態高古,於明末自成一格。

這幅紙本行草書豎幅縱134釐米,橫50.8釐米,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釋文:

章華宮人夜上樓,

君王望月西山頭。

夜深宮殿門不鎖,

白露滿山山葉墮。

[清] 劉墉 行書尺牘

劉墉(1720-1805),字崇如,號石庵,又號木庵、青原、香巖等。乾隆十六年進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銜。與翁方綱、王文治、樑同書並稱為乾嘉年間國朝四大書家。

劉墉書從顏真卿出,但較之顏氏更顯圓潤渾厚,作書喜用濃墨,遂有“濃墨宰相”之稱。此手札更見性情,不拘一格,時見妙筆。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以下兩張圖片是這幅行書尺牘的局部大圖: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釋文:敬候紱庭尚書制軍大人安好。接讀教言,深荷存注。得悉興居之勝,尤為遙頌,且慰渴仰也。此際貧窘,實望賙濟,拜領申謝。弟一無善狀,惟辭受未損聲名。公之雅惠不受,即是不通,又將何處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釋文:求助邪,愧恧終不免耳。政務馭重,眷齎優隆,奏績承禧,欽向曷既。弟精神氣力極好,來弁具見,自能口稟。手此復候,幸恕不荘。尚書制軍大人閣下。世弟劉墉頓首拜啟。白露日。

[近代] 溥儒 草書立軸四條屏(局部)

溥儒(1896-1963),字心畲,號西山居士、西山逸士、舊王孫等。道光皇帝第六子親王的次孫,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弟。自幼飽學,稍長專心研究文學藝術,精通經史和書畫,篤嗜詩文、書畫,皆有成就。

行草學二王、米芾,飄灑暢酣,凸顯個人主張樹立骨力的要則,善於取勢,作品秀逸挺勁,用筆輕重疾徐,起伏頓挫,極富變化,字裡行間有一種清逸絕塵、蕭散飄逸的氣韻。

下圖溥儒的這幅草書立軸四條屏(局部),縱132釐米,橫32釐米。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釋文:

(榆)塞秋高白露寒。

當日西陲徵萬馬,

蚤時南內散千官。

杜陵野老憂君國,

奔向寧知行路難。

[近代] 馬一浮 行書手札

馬一浮(1883-1967),字一佛,後字一浮,號湛翁,別署蠲翁、蠲叟、蠲戲老人。中國近現代思想家、詩人和書法家。是引進馬克思《資本論》的中華第一人,與梁漱溟、熊十力合稱為“現代三聖”(或“新儒家三聖”)。

書法功力沉厚,化合章草、漢隸,自成一家,有種尚古而脫古的感覺,運筆俊利,橫劃多呈上翻之勢,用墨濃淡相宜,結體優雅峻拔,拙中寓巧,章法清逸有致,淡拘成法,氣格高古,流露出一股濃厚的書卷氣息,生動秀逸、酣暢盡致。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以下兩張圖片是這幅行書手札的局部大圖: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釋文:

潦後感。

愁霖弇日晝如年,

收潦初晴望九淵。

病起時聞風隕籜,

詩成恰似箭離弦。

小山叢桂幽居近,

八月浮槎利涉先。

但使神(凝遺物累),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釋文:

(但使神)凝遺物累,

未妨高臥詠秋天。

癸卯秋分,書與蘇盫老友,即以代簡。蠲叟。白露前來書附詩良慰。還湖上已久,曠未作答,未知中秋有意回杭否。暇望示及。

結語

不同書家,因為人生經歷和性格不同,帶給欣賞者不一樣的情感體驗。筆墨經典中隱藏著各種信息,需要用心體悟揣摩。

落英徘徊,寒暑往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生朝露,書道千秋。

白露|人生朝露 書道千秋

(本文源自北京晚報2017年9月7日40-41版)

來源:北京晚報·墨緣

作者 璐蓓

實習編輯 蘇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