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經濟、實用的養生方法:生薑和泡腳|《不生病的智慧》'

"
"
簡單、經濟、實用的養生方法:生薑和泡腳|《不生病的智慧》

我相信,每個人讀完馬凌悅這本《不生病的智慧》,都會對中醫很崇拜,我也是一樣。然後我在網上搜了一下這本書的作者馬凌悅,發現網上對她褒貶不一,有人說她是醫聖,包治百病;有人說她是騙子,把自己營銷成了“養生專家”。帶著辯證的觀點又看了這本書,我覺得不管“固元膏”是真是假,“泥鰍”有用沒用,生薑和泡腳這兩者的作用都不可忽視。

本文分成三塊內容,先介紹中醫的基本原理,這是為什麼生薑和泡腳起作用的原因,然後介紹生薑的作用及具體用法,最後介紹泡腳的重要及相關疑問解答。

一、補氣血、通經絡

幾千年來,中醫治病、防病的根本就是補氣血、通經絡。就如推拿、按摩、艾灸是依據古人發明的經絡學說,食療是依據古人為我們總結的各類食物的屬性、功效、宜忌。

先說氣血,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人體的臟器就如同人一樣,吃得飽了,幹起活來才有勁。而血就是臟器的“飯”

當體內的各種臟器每天都能吃上滿滿一大碗乾飯時,幹勁就十足,工作就幹得好。而當人體的總血量不夠,也就是給臟器減了飯量,雖然它們都還在運轉,但因為沒吃飽,就容易疲勞,無力,抵抗力下降,就出現了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時間一長,各臟器由於供血不足,各種疾病都會惹上身來。

比如,大腦沒吃飽,輕者頭暈、記憶力下降,重者出現腦缺血、腦梗塞,時間一長,腦子開始變“瘦”,腦萎縮、老年痴呆症也開始發生。

氣是什麼?“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中醫學對氣的解釋是這樣的:氣是由先天之精華、水谷之精氣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所組成。氣具有很強的活力,不停地運動著,中醫學以氣的運動來解釋生命活動。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即具有推動血液、津液的生成與運行,推動臟腑組織的各種生理活動的作用。

水在我們人體的表現形式就是血液,它滋養著我們全身,當溫度降低時,血液流速減慢,就出現滯澀、瘀堵,當溫度進一步降低,血液就會凝固,人就面臨死亡。使血液能流動起來的動力是溫度,它使血液在我們全身循環不息,維持著各臟器的生理活動,讓生命獲得保障。

"
簡單、經濟、實用的養生方法:生薑和泡腳|《不生病的智慧》

我相信,每個人讀完馬凌悅這本《不生病的智慧》,都會對中醫很崇拜,我也是一樣。然後我在網上搜了一下這本書的作者馬凌悅,發現網上對她褒貶不一,有人說她是醫聖,包治百病;有人說她是騙子,把自己營銷成了“養生專家”。帶著辯證的觀點又看了這本書,我覺得不管“固元膏”是真是假,“泥鰍”有用沒用,生薑和泡腳這兩者的作用都不可忽視。

本文分成三塊內容,先介紹中醫的基本原理,這是為什麼生薑和泡腳起作用的原因,然後介紹生薑的作用及具體用法,最後介紹泡腳的重要及相關疑問解答。

一、補氣血、通經絡

幾千年來,中醫治病、防病的根本就是補氣血、通經絡。就如推拿、按摩、艾灸是依據古人發明的經絡學說,食療是依據古人為我們總結的各類食物的屬性、功效、宜忌。

先說氣血,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人體的臟器就如同人一樣,吃得飽了,幹起活來才有勁。而血就是臟器的“飯”

當體內的各種臟器每天都能吃上滿滿一大碗乾飯時,幹勁就十足,工作就幹得好。而當人體的總血量不夠,也就是給臟器減了飯量,雖然它們都還在運轉,但因為沒吃飽,就容易疲勞,無力,抵抗力下降,就出現了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時間一長,各臟器由於供血不足,各種疾病都會惹上身來。

比如,大腦沒吃飽,輕者頭暈、記憶力下降,重者出現腦缺血、腦梗塞,時間一長,腦子開始變“瘦”,腦萎縮、老年痴呆症也開始發生。

氣是什麼?“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中醫學對氣的解釋是這樣的:氣是由先天之精華、水谷之精氣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所組成。氣具有很強的活力,不停地運動著,中醫學以氣的運動來解釋生命活動。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即具有推動血液、津液的生成與運行,推動臟腑組織的各種生理活動的作用。

水在我們人體的表現形式就是血液,它滋養著我們全身,當溫度降低時,血液流速減慢,就出現滯澀、瘀堵,當溫度進一步降低,血液就會凝固,人就面臨死亡。使血液能流動起來的動力是溫度,它使血液在我們全身循環不息,維持著各臟器的生理活動,讓生命獲得保障。

簡單、經濟、實用的養生方法:生薑和泡腳|《不生病的智慧》

先天之精氣其實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腎”。腎為一身之陽,就像人體內的一團火,溫煦、照耀著全身。孩子之所以被稱做“純陽之體”,就是因為腎氣足,腎氣足就說明火力旺,代謝旺盛,總是處於生長、發育的狀態,而老人腎氣衰了,體溫就偏低,火力不足,循環代謝也就減慢了,身體逐漸衰弱。正如《黃帝內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思是說:“陽氣就好像天上的太陽一樣,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得生存。人體若沒有陽氣,體內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一片黑暗,這樣,生命就要停止。”

補氣就是補腎、暖腎、保暖、去寒,氣血充足就是身體內血液的量足、質優、腎氣足、基礎體溫偏高、各臟器功能正常,代謝旺盛、血脈暢通;氣血兩虧就是身體內血液的量少、質劣、腎氣虛、基礎體溫低、各臟器功能低下、代謝緩慢、血脈運行不暢。所以,補氣的目的就是讓身體保持適宜的溫度,再加上宗氣,也就是人在大自然中吸入的新鮮空氣。這樣人才能鮮活地立於天地之間。

說完了“補氣血”,接下來談談“通經絡”。經絡是人體天然藥庫,而要控制這個天賜的寶藏,只需要明白12經絡的運行原理就足夠了,這就是中醫整個經絡學說的要素(至於具體是哪12條經絡,對中醫感興趣的人自己去找吧)。 12經絡上面有三百多個穴位,我們沒必要都去記住。中醫在按摩經絡時有個說法叫「以痛為俞」也就是說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應的心經和心包經上沿著經絡慢慢地按壓,去感受整條經絡上各處的感覺。如有的地方痠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發酸、發脹,那麼這時你按摩的重點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把病灶揉開、揉散,甚至拔罐、艾炙、敲打都可以,越是痛感明顯的,越要堅持多刺激此處,這樣你身體的疾病很快就有好轉。如果只是死記硬背了所有穴位,但忽視了最痛的那一點,治病效果絕不會好。

二、生薑就是“還魂”藥

生薑祛病保健的方法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離姜的習慣,在《論語•鄉黨》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說。南宋朱熹在《論語集註》中說:“姜能通神明,去穢惡,幫不撤。”在現存最早的中藥專著《神農本草經》也裡關於有姜的記載:“乾薑,味辛溫,主胸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溫脾,腸闢下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推崇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勞,可蔬,可和,可果,可藥。”生薑熬的湯還有一個別名叫“還魂湯”。在蘇東坡的《雜證》中也曾記載,錢塘淨慈寺的和尚,八十多歲,顏色如童子,問其故,“自言服生薑四十年,故不老雲”。(顏色如童子啊!愛美的妹子,還不行動起來?!)民間也有“朝含三片姜,不用開藥方”,“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家備小姜,小病不慌”等說法。生薑性溫,其特有的“薑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
簡單、經濟、實用的養生方法:生薑和泡腳|《不生病的智慧》

我相信,每個人讀完馬凌悅這本《不生病的智慧》,都會對中醫很崇拜,我也是一樣。然後我在網上搜了一下這本書的作者馬凌悅,發現網上對她褒貶不一,有人說她是醫聖,包治百病;有人說她是騙子,把自己營銷成了“養生專家”。帶著辯證的觀點又看了這本書,我覺得不管“固元膏”是真是假,“泥鰍”有用沒用,生薑和泡腳這兩者的作用都不可忽視。

本文分成三塊內容,先介紹中醫的基本原理,這是為什麼生薑和泡腳起作用的原因,然後介紹生薑的作用及具體用法,最後介紹泡腳的重要及相關疑問解答。

一、補氣血、通經絡

幾千年來,中醫治病、防病的根本就是補氣血、通經絡。就如推拿、按摩、艾灸是依據古人發明的經絡學說,食療是依據古人為我們總結的各類食物的屬性、功效、宜忌。

先說氣血,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人體的臟器就如同人一樣,吃得飽了,幹起活來才有勁。而血就是臟器的“飯”

當體內的各種臟器每天都能吃上滿滿一大碗乾飯時,幹勁就十足,工作就幹得好。而當人體的總血量不夠,也就是給臟器減了飯量,雖然它們都還在運轉,但因為沒吃飽,就容易疲勞,無力,抵抗力下降,就出現了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時間一長,各臟器由於供血不足,各種疾病都會惹上身來。

比如,大腦沒吃飽,輕者頭暈、記憶力下降,重者出現腦缺血、腦梗塞,時間一長,腦子開始變“瘦”,腦萎縮、老年痴呆症也開始發生。

氣是什麼?“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中醫學對氣的解釋是這樣的:氣是由先天之精華、水谷之精氣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所組成。氣具有很強的活力,不停地運動著,中醫學以氣的運動來解釋生命活動。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即具有推動血液、津液的生成與運行,推動臟腑組織的各種生理活動的作用。

水在我們人體的表現形式就是血液,它滋養著我們全身,當溫度降低時,血液流速減慢,就出現滯澀、瘀堵,當溫度進一步降低,血液就會凝固,人就面臨死亡。使血液能流動起來的動力是溫度,它使血液在我們全身循環不息,維持著各臟器的生理活動,讓生命獲得保障。

簡單、經濟、實用的養生方法:生薑和泡腳|《不生病的智慧》

先天之精氣其實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腎”。腎為一身之陽,就像人體內的一團火,溫煦、照耀著全身。孩子之所以被稱做“純陽之體”,就是因為腎氣足,腎氣足就說明火力旺,代謝旺盛,總是處於生長、發育的狀態,而老人腎氣衰了,體溫就偏低,火力不足,循環代謝也就減慢了,身體逐漸衰弱。正如《黃帝內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思是說:“陽氣就好像天上的太陽一樣,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得生存。人體若沒有陽氣,體內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一片黑暗,這樣,生命就要停止。”

補氣就是補腎、暖腎、保暖、去寒,氣血充足就是身體內血液的量足、質優、腎氣足、基礎體溫偏高、各臟器功能正常,代謝旺盛、血脈暢通;氣血兩虧就是身體內血液的量少、質劣、腎氣虛、基礎體溫低、各臟器功能低下、代謝緩慢、血脈運行不暢。所以,補氣的目的就是讓身體保持適宜的溫度,再加上宗氣,也就是人在大自然中吸入的新鮮空氣。這樣人才能鮮活地立於天地之間。

說完了“補氣血”,接下來談談“通經絡”。經絡是人體天然藥庫,而要控制這個天賜的寶藏,只需要明白12經絡的運行原理就足夠了,這就是中醫整個經絡學說的要素(至於具體是哪12條經絡,對中醫感興趣的人自己去找吧)。 12經絡上面有三百多個穴位,我們沒必要都去記住。中醫在按摩經絡時有個說法叫「以痛為俞」也就是說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應的心經和心包經上沿著經絡慢慢地按壓,去感受整條經絡上各處的感覺。如有的地方痠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發酸、發脹,那麼這時你按摩的重點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把病灶揉開、揉散,甚至拔罐、艾炙、敲打都可以,越是痛感明顯的,越要堅持多刺激此處,這樣你身體的疾病很快就有好轉。如果只是死記硬背了所有穴位,但忽視了最痛的那一點,治病效果絕不會好。

二、生薑就是“還魂”藥

生薑祛病保健的方法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離姜的習慣,在《論語•鄉黨》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說。南宋朱熹在《論語集註》中說:“姜能通神明,去穢惡,幫不撤。”在現存最早的中藥專著《神農本草經》也裡關於有姜的記載:“乾薑,味辛溫,主胸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溫脾,腸闢下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推崇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勞,可蔬,可和,可果,可藥。”生薑熬的湯還有一個別名叫“還魂湯”。在蘇東坡的《雜證》中也曾記載,錢塘淨慈寺的和尚,八十多歲,顏色如童子,問其故,“自言服生薑四十年,故不老雲”。(顏色如童子啊!愛美的妹子,還不行動起來?!)民間也有“朝含三片姜,不用開藥方”,“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家備小姜,小病不慌”等說法。生薑性溫,其特有的“薑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簡單、經濟、實用的養生方法:生薑和泡腳|《不生病的智慧》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所以,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裡呆久後,吃生薑就能及時排除寒氣,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下面針對一些常見病來介紹一下生薑的不同用法:

受涼感冒:用生薑3~4片加半勺紅糖煮水喝,一日2~3次。

感冒伴有咳嗽:生薑3~4片、大蒜7~8瓣加紅糖半勺一起煮,一日2~3次。

感冒伴有發熱:在生薑、紅糖水中再加入大蔥1根一次2~3次。

吃過食物後腹脹:可直接口含生薑片,或喝生薑水,一會兒就能緩解。

受涼引起腹瀉:用燒開的生薑水衝雞蛋,一日2~3次,很快就好,腹瀉停止後再喝一天,以鞏固療效,暖胃腸。

空調房間後呆久後引起的渾身發緊,頭髮脹:隨時口含生薑片或每天在用2~3片生薑泡水喝,身體的不適馬上消除。

口腔潰瘍、牙周炎、口臭、喉嚨發癢:口含生薑片或煮生薑水喝就能治癒,以後只要不吃寒涼食物,就不會復發。

咽喉腫痛:在熱姜水中加入少許的食鹽,當茶飲用。

孕期嘔吐:經常口含一片生薑就能治療和預防。

小兒吐奶:用1~2片生薑煮水喝後再餵奶。

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生薑和紅棗(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2次,就能開胃。

關節痛:每天早上起床後吃幾片生薑或者煮姜棗水喝,一日3次堅持吃能明顯緩解關節的疼痛。

痛經:在生薑、紅糖水裡再加入2~3粒山楂,一日2~3次即好。

酒後頭痛、頭暈:可用生薑煮水喝,馬上緩解。

手腳已生凍瘡但未破潰:可用生薑煮水泡手、泡腳。

長痱子:用生薑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頭屑多、掉髮:經常用溫姜水洗頭,效果不錯可試試。

狐臭:每天用生薑片多擦幾次,能明顯減少臭味。

另外,生薑還有解毒的功能。如誤食了毒覃,輕者會舌麻、噁心、嘔吐,最好的方法就是趕緊口嚼生薑,連吃幾片,怕辣的人就多切幾片生薑煮水喝,要連喝幾次至症狀完全消失;重者會引起神志不清、昏迷,在送入醫院搶救後,等病情穩定了之後,就給病人喝生薑水,這樣能更快速地驅除毒質。

中年男士易患高血壓病,是由於體內寒溼重,經絡瘀堵不暢造成的。可以在每晚泡腳的水中加入生薑,有助於去寒、降血壓。同時生薑又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就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說,常用生薑水泡腳既可以去寒又不上火,而且降壓、補腎,同時可以治療男性前列腺炎等疾病。

生薑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常吃會引起肝火旺,所以一般情況下,肝炎病人是忌吃的,口乾、便祕、患痔瘡的病人也要少吃。

剋制吃薑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時配一些舒肝、理氣的食物,如山楂、菊花,用它們泡茶喝,這樣就可以消除生薑引起的燥熱而不傷身體。

三、天天泡腳不等於天天足底按摩

現在很流行足部按摩。它確實能治療很多的疾病,因為腳是人的根,在根上疏理、疏通的效果當然是最好的。但你又反過來想過沒有?按摩足底就如我們生爐子一樣,爐子裡堆了很多的煤塊,塞得太實了,火就不容易燒得旺、燒得透。只要在爐子底下一捅,讓其稍有一些空隙、鬆動,整個爐子的火就「騰」地一下燃了起來。但是爐子已經燒得很旺了,你還在反覆地桶爐底,只能是大量消耗煤塊,浪費能源,而且時間一長,架得太空了,爐子的火沒了底氣,燃燒的速度就會慢下來,還會有熄滅的危險

"
簡單、經濟、實用的養生方法:生薑和泡腳|《不生病的智慧》

我相信,每個人讀完馬凌悅這本《不生病的智慧》,都會對中醫很崇拜,我也是一樣。然後我在網上搜了一下這本書的作者馬凌悅,發現網上對她褒貶不一,有人說她是醫聖,包治百病;有人說她是騙子,把自己營銷成了“養生專家”。帶著辯證的觀點又看了這本書,我覺得不管“固元膏”是真是假,“泥鰍”有用沒用,生薑和泡腳這兩者的作用都不可忽視。

本文分成三塊內容,先介紹中醫的基本原理,這是為什麼生薑和泡腳起作用的原因,然後介紹生薑的作用及具體用法,最後介紹泡腳的重要及相關疑問解答。

一、補氣血、通經絡

幾千年來,中醫治病、防病的根本就是補氣血、通經絡。就如推拿、按摩、艾灸是依據古人發明的經絡學說,食療是依據古人為我們總結的各類食物的屬性、功效、宜忌。

先說氣血,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人體的臟器就如同人一樣,吃得飽了,幹起活來才有勁。而血就是臟器的“飯”

當體內的各種臟器每天都能吃上滿滿一大碗乾飯時,幹勁就十足,工作就幹得好。而當人體的總血量不夠,也就是給臟器減了飯量,雖然它們都還在運轉,但因為沒吃飽,就容易疲勞,無力,抵抗力下降,就出現了人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時間一長,各臟器由於供血不足,各種疾病都會惹上身來。

比如,大腦沒吃飽,輕者頭暈、記憶力下降,重者出現腦缺血、腦梗塞,時間一長,腦子開始變“瘦”,腦萎縮、老年痴呆症也開始發生。

氣是什麼?“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中醫學對氣的解釋是這樣的:氣是由先天之精華、水谷之精氣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氣所組成。氣具有很強的活力,不停地運動著,中醫學以氣的運動來解釋生命活動。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即具有推動血液、津液的生成與運行,推動臟腑組織的各種生理活動的作用。

水在我們人體的表現形式就是血液,它滋養著我們全身,當溫度降低時,血液流速減慢,就出現滯澀、瘀堵,當溫度進一步降低,血液就會凝固,人就面臨死亡。使血液能流動起來的動力是溫度,它使血液在我們全身循環不息,維持著各臟器的生理活動,讓生命獲得保障。

簡單、經濟、實用的養生方法:生薑和泡腳|《不生病的智慧》

先天之精氣其實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腎”。腎為一身之陽,就像人體內的一團火,溫煦、照耀著全身。孩子之所以被稱做“純陽之體”,就是因為腎氣足,腎氣足就說明火力旺,代謝旺盛,總是處於生長、發育的狀態,而老人腎氣衰了,體溫就偏低,火力不足,循環代謝也就減慢了,身體逐漸衰弱。正如《黃帝內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思是說:“陽氣就好像天上的太陽一樣,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得生存。人體若沒有陽氣,體內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一片黑暗,這樣,生命就要停止。”

補氣就是補腎、暖腎、保暖、去寒,氣血充足就是身體內血液的量足、質優、腎氣足、基礎體溫偏高、各臟器功能正常,代謝旺盛、血脈暢通;氣血兩虧就是身體內血液的量少、質劣、腎氣虛、基礎體溫低、各臟器功能低下、代謝緩慢、血脈運行不暢。所以,補氣的目的就是讓身體保持適宜的溫度,再加上宗氣,也就是人在大自然中吸入的新鮮空氣。這樣人才能鮮活地立於天地之間。

說完了“補氣血”,接下來談談“通經絡”。經絡是人體天然藥庫,而要控制這個天賜的寶藏,只需要明白12經絡的運行原理就足夠了,這就是中醫整個經絡學說的要素(至於具體是哪12條經絡,對中醫感興趣的人自己去找吧)。 12經絡上面有三百多個穴位,我們沒必要都去記住。中醫在按摩經絡時有個說法叫「以痛為俞」也就是說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應的心經和心包經上沿著經絡慢慢地按壓,去感受整條經絡上各處的感覺。如有的地方痠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發酸、發脹,那麼這時你按摩的重點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把病灶揉開、揉散,甚至拔罐、艾炙、敲打都可以,越是痛感明顯的,越要堅持多刺激此處,這樣你身體的疾病很快就有好轉。如果只是死記硬背了所有穴位,但忽視了最痛的那一點,治病效果絕不會好。

二、生薑就是“還魂”藥

生薑祛病保健的方法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代,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離姜的習慣,在《論語•鄉黨》中有:“不撤姜食,不多食”之說。南宋朱熹在《論語集註》中說:“姜能通神明,去穢惡,幫不撤。”在現存最早的中藥專著《神農本草經》也裡關於有姜的記載:“乾薑,味辛溫,主胸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溫脾,腸闢下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也推崇姜的妙用:“姜,辛而不勞,可蔬,可和,可果,可藥。”生薑熬的湯還有一個別名叫“還魂湯”。在蘇東坡的《雜證》中也曾記載,錢塘淨慈寺的和尚,八十多歲,顏色如童子,問其故,“自言服生薑四十年,故不老雲”。(顏色如童子啊!愛美的妹子,還不行動起來?!)民間也有“朝含三片姜,不用開藥方”,“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家備小姜,小病不慌”等說法。生薑性溫,其特有的“薑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簡單、經濟、實用的養生方法:生薑和泡腳|《不生病的智慧》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所以,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裡呆久後,吃生薑就能及時排除寒氣,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下面針對一些常見病來介紹一下生薑的不同用法:

受涼感冒:用生薑3~4片加半勺紅糖煮水喝,一日2~3次。

感冒伴有咳嗽:生薑3~4片、大蒜7~8瓣加紅糖半勺一起煮,一日2~3次。

感冒伴有發熱:在生薑、紅糖水中再加入大蔥1根一次2~3次。

吃過食物後腹脹:可直接口含生薑片,或喝生薑水,一會兒就能緩解。

受涼引起腹瀉:用燒開的生薑水衝雞蛋,一日2~3次,很快就好,腹瀉停止後再喝一天,以鞏固療效,暖胃腸。

空調房間後呆久後引起的渾身發緊,頭髮脹:隨時口含生薑片或每天在用2~3片生薑泡水喝,身體的不適馬上消除。

口腔潰瘍、牙周炎、口臭、喉嚨發癢:口含生薑片或煮生薑水喝就能治癒,以後只要不吃寒涼食物,就不會復發。

咽喉腫痛:在熱姜水中加入少許的食鹽,當茶飲用。

孕期嘔吐:經常口含一片生薑就能治療和預防。

小兒吐奶:用1~2片生薑煮水喝後再餵奶。

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生薑和紅棗(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2次,就能開胃。

關節痛:每天早上起床後吃幾片生薑或者煮姜棗水喝,一日3次堅持吃能明顯緩解關節的疼痛。

痛經:在生薑、紅糖水裡再加入2~3粒山楂,一日2~3次即好。

酒後頭痛、頭暈:可用生薑煮水喝,馬上緩解。

手腳已生凍瘡但未破潰:可用生薑煮水泡手、泡腳。

長痱子:用生薑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頭屑多、掉髮:經常用溫姜水洗頭,效果不錯可試試。

狐臭:每天用生薑片多擦幾次,能明顯減少臭味。

另外,生薑還有解毒的功能。如誤食了毒覃,輕者會舌麻、噁心、嘔吐,最好的方法就是趕緊口嚼生薑,連吃幾片,怕辣的人就多切幾片生薑煮水喝,要連喝幾次至症狀完全消失;重者會引起神志不清、昏迷,在送入醫院搶救後,等病情穩定了之後,就給病人喝生薑水,這樣能更快速地驅除毒質。

中年男士易患高血壓病,是由於體內寒溼重,經絡瘀堵不暢造成的。可以在每晚泡腳的水中加入生薑,有助於去寒、降血壓。同時生薑又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就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說,常用生薑水泡腳既可以去寒又不上火,而且降壓、補腎,同時可以治療男性前列腺炎等疾病。

生薑唯一的不足之處就是常吃會引起肝火旺,所以一般情況下,肝炎病人是忌吃的,口乾、便祕、患痔瘡的病人也要少吃。

剋制吃薑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時配一些舒肝、理氣的食物,如山楂、菊花,用它們泡茶喝,這樣就可以消除生薑引起的燥熱而不傷身體。

三、天天泡腳不等於天天足底按摩

現在很流行足部按摩。它確實能治療很多的疾病,因為腳是人的根,在根上疏理、疏通的效果當然是最好的。但你又反過來想過沒有?按摩足底就如我們生爐子一樣,爐子裡堆了很多的煤塊,塞得太實了,火就不容易燒得旺、燒得透。只要在爐子底下一捅,讓其稍有一些空隙、鬆動,整個爐子的火就「騰」地一下燃了起來。但是爐子已經燒得很旺了,你還在反覆地桶爐底,只能是大量消耗煤塊,浪費能源,而且時間一長,架得太空了,爐子的火沒了底氣,燃燒的速度就會慢下來,還會有熄滅的危險

簡單、經濟、實用的養生方法:生薑和泡腳|《不生病的智慧》

足部按摩就和捅爐底是一個道理。很多人在剛開始做的時候,感覺效果非常明顯,就是因為它的確非常有效地疏通了經絡。可時間一長,人反倒容易疲勞了,特別是在冬天,是貯存能量的季節,要是還在做足底按摩,還在不斷「捅爐底」,大量消耗自身的能源,可想而知,身體反倒會越來越虛弱。

所以說,足底按摩是一個非常好的治病保健的方法,只要正確運用,是能幫你除病健身的,可用得太勤、不分季節、不分體質地隨時都在用,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冬季儘量不做或少做足部摩。如果非要做,半個月一次就足夠了。做足底按摩的同時,補血、補腎的食療必須跟上。身體虛弱的人最好少做,如果要做的話,不要做全足按摩,只要針對身體出現的不適之處,選擇一兩個反射區,對症按摩就可以了,而且按摩的時間不要太長,幾分鐘就行了。

足底按摩不能天天做,但熱水泡腳卻最好每天都泡。每晚用熱水泡腳,可以給勞累一天的各個臟器送去最實在的關懷,同時,泡腳後人會睡得很香,又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現在洗浴的方便使很多人從不單獨泡腳,而洗澡及泡澡使全身皮膚血管擴張,血液大多流向肢體,內臟及腦就容易出現缺血的症狀,所以,過度疲勞、身體虛弱的入洗澡及泡澡時容易出桃頭暈、心慌、乏力等症狀。

泡腳時要用高一些的桶來泡,通過熱力來放鬆腳上以及小腿處的經絡,使血液循環加快,改善心腦等器官的供血,而隨著熱力的不斷增加,就會微微出汗,可以疏通經絡,排出體內的寒氣和廢物,調節體溫,降虛火。另外血液循環的改善,對血壓有非常明顯的雙向調節作用。所以建議朋友們忙碌了一天後,一定要花上半個小時的時間給身體放鬆、調節。不要小看這半個小時,只要天天堅持,僅泡腳這一項保健方法就能使你多活10年。

1.泡腳的方法

泡腳要用桶來泡,木桶雖然保溫效果好,但太沉太貴,使用不方便,可以到超市買高一些的塑料桶代替,一邊泡一邊加熱水。現在有很多電動泡腳盆,如果能做得高一些,像桶一樣深,那就更好了。

2.泡腳的時間

一般人都會選擇在臨睡前泡腳,這樣一是方便,二是利於睡眠。但如果有充足的時間,特別是老人,可以在下午的4~5點左右,也就是膀胱經和腎經氣血最旺盛的時候泡腳,這時補腎的效果最好。

每次泡腳一般以泡到全身發熱,有微微出汗,就算是泡好了,泡完腳後要多喝水,及時補充水分。最好是一邊泡腳,一邊喝溫水或生薑紅糖水,讓身體內部多產熱,通過出汗讓寒溼及時排除體外。

孩子泡腳多數是用在冬季或受涼感冒時,感冒時要泡出汗為止。

3.泡腳水的溫度

視每個人具體耐熱程度而定,剛開始泡時溫度可以低一些,然後再慢慢地增添熱水,不斷加溫,泡到全身發熱為止。

4.為什麼有的人泡腳時不易出汗?

長年堅持泡腳的人都不存在這個問題,只有那些才開始泡腳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況,原因還是體內寒溼重。只要堅持泡腳,慢慢排掉身體內的寒溼,就會很容易出汗了。

5.為什麼有的人泡腳後身體會出現不適?

有的人泡腳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胸悶、頭暈的現象,是由於水溫過高,易使雙腳血管過度擴張,人體的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以致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出現這種情況的人基本上都是氣血兩虧的病人,這樣的人不但泡腳會引起不適,洗操更會引起不適。因為身體內的血少,血液跑到雙腳的多了,主要臟器就缺血了,遇到這類病人,我會告訴他們,泡腳的時間要少一些,同時要注意食療,多吃補血補腎的食物,從根本上改變缺血的狀況。聽了我的囑咐的病人,在增加營養的同時配合泡腳,堅持半個月至一個月下來,再泡腳時就不會出現胸悶、頭暈的現象了,這時再慢慢增加泡腳的時間及溫度,泡到全身微微出汗時就可以了。

6.泡腳的水中需要加東西嗎?

最好不要在泡腳的水中隨便加東西,因為由於熱力的作用,泡腳用的藥物是很容易吸收的。身體內寒氣重時可以加艾葉一起泡,但不能天天加,一週加1~2次,艾葉加一小把就可以了。記住,千萬不能在泡腳的水中經常加鹽,那樣會傷腎,容易引起全身浮腫,在我的病人中已有很多因看一些保健報刊上推薦以後用鹽水泡腳而引起全身浮腫、內分泌紊亂及原有的腎病加重的。

腳氣嚴重的人可以在泡腳的水中加入醋,能殺菌、止癢。

能堅持長年用溫水泡腳已經是非常好的保健方法了,別老想著加各種的中藥,如不適合你身體的狀況,反而會適得其反。

7.其它保健方法是否可以在泡腳時一同使用?

在泡腳的桶中鋪上鵝卵石,一邊泡,一邊踏石子按摩,效果自然好,但只限於年輕人,老人及病人不適合。

老人和病人在泡腳時,因他們的身體主要都是氣血兩虧,在熱力的作用下越是按摩腳,就越能引血向下,而在雙耳、頭部、雙臂的按摩能將氣血往上引,改善平時不通的心腦血管,促進其血液循環。

頸椎不好的人,泡腳的同時最好將雙手也一起泡,對治療頸椎病很有好處。

當泡腳泡到身體發熱時,乘熱勁將頸椎、肩膀、腰背活動活動,人會感覺非常輕鬆、舒爽,這時去睡覺,一定能睡得特別舒服,長久下去身體的免疫力,抵抗力都會慢慢地恢復甚至增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