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西遊記》:沙和尚原來如此腹黑!

你所不知道的《西遊記》:沙和尚原來如此腹黑!

捲簾大將的輝煌期

沙和尚也叫沙僧、沙悟淨。他給大家的印象就是憨厚、老實,實際上真是那麼回事嗎?沙和尚在被貶入凡間之前啊,是在天上做神仙的,啊,捲簾大將!!!大家一直有聽說這個名頭,那他到底是幹什麼的呢?其實捲簾大將就是幫玉皇大帝把前頭門簾捲起來:“皇上慢走,小心龍體!”完事之後呢,再把簾子放下,是吧,有點那個大內總管小李子的意思。哎實際上呢,就是玉帝的貼身侍衛,往來護駕,出入隨朝。

其實天庭呢,就好比人間的朝廷。人家說這個官場是非多,沙和尚能做到貼身侍衛這個位置,說明他對官場的是是非非,以及怎樣才能在官場立足是十分了解的。這年頭啊,要不懂個溜鬚拍馬,見風使舵,踩著別人脖子往上爬,他能做得了官嗎?

皈依佛門的洗剪吹

沙和尚因為打碎了琉璃盞,觸犯天規,被貶出了天庭。之前他是御前侍衛,又罰他去保護唐僧,那說明沙和尚的武功肯定差不到哪裡去。

後來呢,經過唐僧的點化出了家。從唐僧給沙僧剃度的一幕看,唐僧也是有本事的。你看沙僧出家前可能是洗剪吹的成員,他這個一頭紅毛啊,唐僧一摸就給做了個美髮,頭髮剃了還省個染色護理,真是特別厲害。

戰鬥力不弱的沙僧

咱看看原著《西遊記》第十九回,講豬八戒大戰孫悟空:“他兩個自二更時分,直戰到東方發白,那怪不能迎敵,敗陣而逃。”孫悟空和豬八戒大戰了8、9個小時,說明他倆的戰鬥力是差不多的。

再看看第二十二回豬八戒大戰沙和尚,三次的交手,第一次“他兩個來來往往,戰經二十個回合,不能分勝負”,第二次“二人整鬥有兩個時辰,不分勝敗”,第三次 “這一場,來來往往,鬥經三十回合,不見強弱”。打了那麼多次也沒分出勝負,豬八戒和孫悟空打了平手,沙和尚和豬八戒又打了平手,說明這三人武功是差不多的,可是在整本的西遊記當中,沙和尚出手的次數少之又少,要不就是孫悟空,要不就是豬八戒,所以人人都認為沙和尚沒什麼本事,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處。

該出手時才出手

首先,沙和尚並不也是壞人,但是他心目當中最高目標就是能重返天庭,而重返天庭的前提條件就是能順利的西天取經,完成任務。所以,一般情況下,他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事也是大師兄和二師兄的事。他只要能夠安安穩穩取完經,回到天庭就心滿意足了。成不成得了正果,他是無所謂的。真正威脅到切身利益時,他才會出手。

我們來看女兒國這一回,這裡講的並不是妖怪,而是女兒國的國王看上唐僧了,那麼猴子和豬頭對此沒法子了是吧,這是沙僧出手了:我師父那是羅漢轉世,又是大唐欽差,不圖你傾城美貌,也不貪你那託國之富,你就死了心放我們過去吧!瞧這話講起來可是一套一套的。

有便宜不佔的是傻子

有的人說沙和尚在《西遊記》裡只有四句臺詞:“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啦!”、“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啦!”、“大師兄,二師兄和師父被妖怪抓走啦!”、“……(自己被抓走了)”這不正說明他能明哲保身嘛!天塌下來,有姚明頂著呢!我能取完經回來才是最重要的。

雖說是這麼一個人,但有好處的時候,也從沒見他落下過,來看人蔘果那一回:偷人蔘果那一回,孫悟空往下弄,豬八戒在下面接,沙和尚不知所蹤,壞事他們兩個幹,沙和尚就不摻合,是吧!然後回來分贓了,沙和尚問人蔘果是怎麼來的,孫悟空說偷來的,沙和尚這個時候也不說什麼了,低下頭吃他的人蔘果,反正也不是我偷的。要被發現呢,唐僧也只會罵孫悟空和豬八戒,關我屁事。這個中國人有句古語叫做:悶聲發大財。

有後臺的妖怪不能得罪

再說到這個通天河那一回,孫悟空不通水性,就讓八戒和沙僧下水,一個天蓬元帥一個捲簾大將,水性都比他強。這時候沙悟淨又說話了:“我們兩個把妖怪引出來,你在岸上等著行嗎?”大家看到了嗎,他倆引妖怪出來,然後讓孫悟空一棍子拍死,萬一這妖怪有後臺呢,被打死了也不算我的,責任我可擔不起。結果,這金魚是觀音菩薩的,這要是被沙和尚拍死了,他還想回天庭?哼哼,讓你走後庭都不一定。所以,沙和尚這一路上都是看得非常清楚的,這些個妖怪都是有後臺的,輕易動不得啊!

人情世故學家

沙和尚在師徒幾人中,是最冷靜分析事物的一個,只是不輕易露出來。現在來看看紅孩兒那一回了:紅孩兒抓了唐僧,孫悟空知道他老子是牛魔王,孫猴子高興啊,那是我結拜大哥,槓槓的!孫悟空要去找紅孩兒時,沙悟淨出來說話了:大師兄,俗話都說了,三年不上門,是親也不親。你五百年沒找過人家了,人還認你嗎?從這裡完全可以看出他很懂得人情世故,中國還有句古話說得好嘛——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幾百年沒找的親戚,能好說話嗎?孫悟空呢,非得去找,結果不是被紅孩兒燒地差點毛都沒有了。

只有羅漢當的沙僧

我告訴你,沙和尚是個高手,不過他的“高”不是說武功多好,而是在社會上生存的技能,這項技能是他獨有的,現在的社會也不乏這樣的人,比比皆是。最後封佛的時候,沙和尚只封了個羅漢,連小白龍都封了個八部天龍廣利菩薩,沙悟淨那羅漢比菩薩都不如,為什麼呢?佛祖難道眼睛瞎了?看不懂你這一路上是怎麼過來的啊,你的心思難道他們看不懂嗎?所以啊,到最後只落得個羅漢。

挑擔之人到底是誰

這裡引用了不少電視劇裡的橋段,而非原著裡的,其實這二者間還是有些區別的:原著裡沙和尚的性格刻畫地更加深刻,電視劇有較大的改動。比如說“你挑著擔,我牽著馬”這一句唱詞世人皆知,實際上挑擔的人是豬八戒,牽馬的才是沙和尚,你不信的話看下原著第一百回封佛的時候,如來佛祖封豬八戒時說了這麼一句:“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沙和尚呢“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恰是這一點反應了沙僧不是挑擔的。

實際上這樣的人不是什麼壞人,只是這個社會使得他們不得不明哲保身,只願能夠平平安安地生活,最終達到目的,也不願做出頭之鳥。《西遊記》的故事,把這個社會的現實真是展現的淋漓盡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