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大同的節日文化,飲食文化,兩個方面。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大同,探索大同古都那些神祕而又美麗的民俗文化。

一、曲藝文化

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曲藝文化,曲藝起於鄉間,古時候,曲藝用來反映民間心聲,反映人民疾苦,反映作者對社會的反思,後來被人們廣為流傳,曲藝一代代傳承,到了現在依舊影響著我們的情感、品德、風俗、思想。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和諧發展。

大同地區,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這裡的曲種特別豐富。多數戲種起源於清朝,成熟於清末。目前在大同依然廣為流傳的曲藝有以下幾種:耍孩兒、羅羅腔、北路梆子、二人臺、秧歌等。除了這經常出沒在舞臺的曲藝之外,還有幾乎無人問津的“賽戲”“弦子腔”等。這些曲藝文化有一部分是漢族和蒙古族共同創造的表演形式,還有山西、河北兩省文化藝術交流融匯的產物。還有一部分是大同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

不同的曲藝,不同的風格,他們千姿百態的存在於大同民間。深受人們的喜愛。

"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大同的節日文化,飲食文化,兩個方面。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大同,探索大同古都那些神祕而又美麗的民俗文化。

一、曲藝文化

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曲藝文化,曲藝起於鄉間,古時候,曲藝用來反映民間心聲,反映人民疾苦,反映作者對社會的反思,後來被人們廣為流傳,曲藝一代代傳承,到了現在依舊影響著我們的情感、品德、風俗、思想。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和諧發展。

大同地區,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這裡的曲種特別豐富。多數戲種起源於清朝,成熟於清末。目前在大同依然廣為流傳的曲藝有以下幾種:耍孩兒、羅羅腔、北路梆子、二人臺、秧歌等。除了這經常出沒在舞臺的曲藝之外,還有幾乎無人問津的“賽戲”“弦子腔”等。這些曲藝文化有一部分是漢族和蒙古族共同創造的表演形式,還有山西、河北兩省文化藝術交流融匯的產物。還有一部分是大同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

不同的曲藝,不同的風格,他們千姿百態的存在於大同民間。深受人們的喜愛。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1. 耍孩兒

耍孩兒,又叫“咳咳腔”是大同的特色地方曲藝,在大同,耍孩兒特別受人們歡迎,因為耍孩兒的發音與其他戲曲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外地很多人很難習慣,但是這個特有的腔調,讓人越聽越喜歡。戲曲處處洋溢著大同人民的質樸醇厚,和無比濃厚的鄉土氣息。

耍孩兒摺子戲經典代表:

《昭君出塞》主要講述的是漢元帝時期,漢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不得已去抵抗匈奴,但是面對強大的匈奴,漢人也無計可施。就在國家危難的關頭,不得已只好採取和番之策,把公主王昭君嫁給了於單。遠離家鄉的王昭君滿眼是無奈和悲傷。

《扇墳》主要講的是唐僧師徒的事,話說取經路上唐僧被獅子洞妖怪抓走後,豬八戒看情況不妙,覺得不如分行李,還俗,各回各家。孫悟空看不慣豬八戒半途而廢的做法,於是變成了一個上墳的寡婦,戲弄豬八戒。正當豬八戒對寡婦有了愛慕之意的時候,孫悟空突然變回原形,嚇了豬八戒一跳。最後終於在孫悟空的勸說下,讓豬八戒重新有了取經的決心。

"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大同的節日文化,飲食文化,兩個方面。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大同,探索大同古都那些神祕而又美麗的民俗文化。

一、曲藝文化

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曲藝文化,曲藝起於鄉間,古時候,曲藝用來反映民間心聲,反映人民疾苦,反映作者對社會的反思,後來被人們廣為流傳,曲藝一代代傳承,到了現在依舊影響著我們的情感、品德、風俗、思想。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和諧發展。

大同地區,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這裡的曲種特別豐富。多數戲種起源於清朝,成熟於清末。目前在大同依然廣為流傳的曲藝有以下幾種:耍孩兒、羅羅腔、北路梆子、二人臺、秧歌等。除了這經常出沒在舞臺的曲藝之外,還有幾乎無人問津的“賽戲”“弦子腔”等。這些曲藝文化有一部分是漢族和蒙古族共同創造的表演形式,還有山西、河北兩省文化藝術交流融匯的產物。還有一部分是大同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

不同的曲藝,不同的風格,他們千姿百態的存在於大同民間。深受人們的喜愛。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1. 耍孩兒

耍孩兒,又叫“咳咳腔”是大同的特色地方曲藝,在大同,耍孩兒特別受人們歡迎,因為耍孩兒的發音與其他戲曲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外地很多人很難習慣,但是這個特有的腔調,讓人越聽越喜歡。戲曲處處洋溢著大同人民的質樸醇厚,和無比濃厚的鄉土氣息。

耍孩兒摺子戲經典代表:

《昭君出塞》主要講述的是漢元帝時期,漢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不得已去抵抗匈奴,但是面對強大的匈奴,漢人也無計可施。就在國家危難的關頭,不得已只好採取和番之策,把公主王昭君嫁給了於單。遠離家鄉的王昭君滿眼是無奈和悲傷。

《扇墳》主要講的是唐僧師徒的事,話說取經路上唐僧被獅子洞妖怪抓走後,豬八戒看情況不妙,覺得不如分行李,還俗,各回各家。孫悟空看不慣豬八戒半途而廢的做法,於是變成了一個上墳的寡婦,戲弄豬八戒。正當豬八戒對寡婦有了愛慕之意的時候,孫悟空突然變回原形,嚇了豬八戒一跳。最後終於在孫悟空的勸說下,讓豬八戒重新有了取經的決心。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2. 羅羅腔

羅羅腔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在前面唱,剩下的人在後臺幫腔。但是隨著後來的發展,卻把後臺的幫腔取消了。這樣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臺上的人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不用跟後臺的節奏。這樣就會讓表演更加自然。

羅羅腔經典劇《描金櫃》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剛考中進士的劉傲,拖家帶口去赴任。可是命運不濟的劉傲,在路途上被李子明謀殺了。李子明還奪走了劉傲的妻子張巧榮,張巧榮嘴上答應,心裡卻想著如何報殺夫之仇,就這樣張巧榮委屈的在李子明家度過了三年。一天張巧榮的哥哥張九成,奉命調查這件謀殺案。兄妹相見後,張巧榮把所有的事都告訴了哥哥。不巧李子明突然回到家中,張巧榮就把哥哥藏到了描金櫃中,等李子明走後,張九成找機會逃走了。不日李子明被拘捕歸案。張巧榮已解心頭之恨,不久便跳河自殺了。

"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大同的節日文化,飲食文化,兩個方面。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大同,探索大同古都那些神祕而又美麗的民俗文化。

一、曲藝文化

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曲藝文化,曲藝起於鄉間,古時候,曲藝用來反映民間心聲,反映人民疾苦,反映作者對社會的反思,後來被人們廣為流傳,曲藝一代代傳承,到了現在依舊影響著我們的情感、品德、風俗、思想。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和諧發展。

大同地區,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這裡的曲種特別豐富。多數戲種起源於清朝,成熟於清末。目前在大同依然廣為流傳的曲藝有以下幾種:耍孩兒、羅羅腔、北路梆子、二人臺、秧歌等。除了這經常出沒在舞臺的曲藝之外,還有幾乎無人問津的“賽戲”“弦子腔”等。這些曲藝文化有一部分是漢族和蒙古族共同創造的表演形式,還有山西、河北兩省文化藝術交流融匯的產物。還有一部分是大同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

不同的曲藝,不同的風格,他們千姿百態的存在於大同民間。深受人們的喜愛。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1. 耍孩兒

耍孩兒,又叫“咳咳腔”是大同的特色地方曲藝,在大同,耍孩兒特別受人們歡迎,因為耍孩兒的發音與其他戲曲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外地很多人很難習慣,但是這個特有的腔調,讓人越聽越喜歡。戲曲處處洋溢著大同人民的質樸醇厚,和無比濃厚的鄉土氣息。

耍孩兒摺子戲經典代表:

《昭君出塞》主要講述的是漢元帝時期,漢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不得已去抵抗匈奴,但是面對強大的匈奴,漢人也無計可施。就在國家危難的關頭,不得已只好採取和番之策,把公主王昭君嫁給了於單。遠離家鄉的王昭君滿眼是無奈和悲傷。

《扇墳》主要講的是唐僧師徒的事,話說取經路上唐僧被獅子洞妖怪抓走後,豬八戒看情況不妙,覺得不如分行李,還俗,各回各家。孫悟空看不慣豬八戒半途而廢的做法,於是變成了一個上墳的寡婦,戲弄豬八戒。正當豬八戒對寡婦有了愛慕之意的時候,孫悟空突然變回原形,嚇了豬八戒一跳。最後終於在孫悟空的勸說下,讓豬八戒重新有了取經的決心。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2. 羅羅腔

羅羅腔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在前面唱,剩下的人在後臺幫腔。但是隨著後來的發展,卻把後臺的幫腔取消了。這樣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臺上的人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不用跟後臺的節奏。這樣就會讓表演更加自然。

羅羅腔經典劇《描金櫃》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剛考中進士的劉傲,拖家帶口去赴任。可是命運不濟的劉傲,在路途上被李子明謀殺了。李子明還奪走了劉傲的妻子張巧榮,張巧榮嘴上答應,心裡卻想著如何報殺夫之仇,就這樣張巧榮委屈的在李子明家度過了三年。一天張巧榮的哥哥張九成,奉命調查這件謀殺案。兄妹相見後,張巧榮把所有的事都告訴了哥哥。不巧李子明突然回到家中,張巧榮就把哥哥藏到了描金櫃中,等李子明走後,張九成找機會逃走了。不日李子明被拘捕歸案。張巧榮已解心頭之恨,不久便跳河自殺了。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3.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也是大同地區的一個重要劇種。看過北路梆子的人都知道,唱戲全靠喊,粗獷,高亢的聲音透露出大同人的豪邁,闊達。體現了大同的民俗風情和地域特色。

4. 二人臺

二人臺在大同也非常普及,每逢婚喪嫁娶,經常可以看見二人臺的出現。二人臺的特徵是:內容生動有趣,語調跌宕起伏。既有山西的風格特色,又不失內蒙的情調。

不管怎麼說,曲藝給人們到來了文化、歡樂。形形色色的曲藝也正在以不同的方式,風格,不斷地傳承演化。只是希望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很好地被傳承下去,別讓過去的永遠過去。

"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大同的節日文化,飲食文化,兩個方面。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大同,探索大同古都那些神祕而又美麗的民俗文化。

一、曲藝文化

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曲藝文化,曲藝起於鄉間,古時候,曲藝用來反映民間心聲,反映人民疾苦,反映作者對社會的反思,後來被人們廣為流傳,曲藝一代代傳承,到了現在依舊影響著我們的情感、品德、風俗、思想。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和諧發展。

大同地區,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這裡的曲種特別豐富。多數戲種起源於清朝,成熟於清末。目前在大同依然廣為流傳的曲藝有以下幾種:耍孩兒、羅羅腔、北路梆子、二人臺、秧歌等。除了這經常出沒在舞臺的曲藝之外,還有幾乎無人問津的“賽戲”“弦子腔”等。這些曲藝文化有一部分是漢族和蒙古族共同創造的表演形式,還有山西、河北兩省文化藝術交流融匯的產物。還有一部分是大同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

不同的曲藝,不同的風格,他們千姿百態的存在於大同民間。深受人們的喜愛。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1. 耍孩兒

耍孩兒,又叫“咳咳腔”是大同的特色地方曲藝,在大同,耍孩兒特別受人們歡迎,因為耍孩兒的發音與其他戲曲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外地很多人很難習慣,但是這個特有的腔調,讓人越聽越喜歡。戲曲處處洋溢著大同人民的質樸醇厚,和無比濃厚的鄉土氣息。

耍孩兒摺子戲經典代表:

《昭君出塞》主要講述的是漢元帝時期,漢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不得已去抵抗匈奴,但是面對強大的匈奴,漢人也無計可施。就在國家危難的關頭,不得已只好採取和番之策,把公主王昭君嫁給了於單。遠離家鄉的王昭君滿眼是無奈和悲傷。

《扇墳》主要講的是唐僧師徒的事,話說取經路上唐僧被獅子洞妖怪抓走後,豬八戒看情況不妙,覺得不如分行李,還俗,各回各家。孫悟空看不慣豬八戒半途而廢的做法,於是變成了一個上墳的寡婦,戲弄豬八戒。正當豬八戒對寡婦有了愛慕之意的時候,孫悟空突然變回原形,嚇了豬八戒一跳。最後終於在孫悟空的勸說下,讓豬八戒重新有了取經的決心。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2. 羅羅腔

羅羅腔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在前面唱,剩下的人在後臺幫腔。但是隨著後來的發展,卻把後臺的幫腔取消了。這樣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臺上的人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不用跟後臺的節奏。這樣就會讓表演更加自然。

羅羅腔經典劇《描金櫃》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剛考中進士的劉傲,拖家帶口去赴任。可是命運不濟的劉傲,在路途上被李子明謀殺了。李子明還奪走了劉傲的妻子張巧榮,張巧榮嘴上答應,心裡卻想著如何報殺夫之仇,就這樣張巧榮委屈的在李子明家度過了三年。一天張巧榮的哥哥張九成,奉命調查這件謀殺案。兄妹相見後,張巧榮把所有的事都告訴了哥哥。不巧李子明突然回到家中,張巧榮就把哥哥藏到了描金櫃中,等李子明走後,張九成找機會逃走了。不日李子明被拘捕歸案。張巧榮已解心頭之恨,不久便跳河自殺了。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3.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也是大同地區的一個重要劇種。看過北路梆子的人都知道,唱戲全靠喊,粗獷,高亢的聲音透露出大同人的豪邁,闊達。體現了大同的民俗風情和地域特色。

4. 二人臺

二人臺在大同也非常普及,每逢婚喪嫁娶,經常可以看見二人臺的出現。二人臺的特徵是:內容生動有趣,語調跌宕起伏。既有山西的風格特色,又不失內蒙的情調。

不管怎麼說,曲藝給人們到來了文化、歡樂。形形色色的曲藝也正在以不同的方式,風格,不斷地傳承演化。只是希望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很好地被傳承下去,別讓過去的永遠過去。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二、婚俗文化

中國古代的時候,結婚往往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管在哪個地方都結婚都十分隆重,而且有很多的風俗講究。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講究也去了不少,但是還有很多習俗仍然伴隨著大同人一直前行。

大同的婚俗大概如下:

1.下茶

結婚前一天男方家的人要到女方家,把彩禮等東西全部交付清,大同人稱之為“下茶”。一般是男方的長輩和媒人一起去辦這件事。他們把彩禮和茶錢酒錢,放進“食盒”中,隆重的送到女方家。

2.毛毯

男方娶親時要給新娘子準備一條純毛毛毯。放在車座上,然後新娘坐在毛毯上。等到了婆家,這張毛毯要被壓箱底。象徵著小夫妻生活厚重。

3.通心長命線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歲數錢,新娘幾歲就要給幾百,再加二百元,打個比方,新娘20歲結婚,新郎就要給兩千二百元歲數錢。

4.放鞭炮

男方家會在娶親當天五更放三個大鞭炮。其一,為了增添新婚的喜慶的氣氛,其二,為了告訴他人,今天我家有喜事。其三,為了告訴各路神仙,今天這家人娶親,不要來煩擾。

5.迎娶

娶親的車一般是八輛,第一個車一般是白色的,象徵白頭到老。其他的車就是黑的。加上攝像車一共九輛車圖個“天長地久”。啟程前男方要給女方準備兩瓶紅酒(象徵著紅紅火火)上面插著兩根芹菜(象徵勤快)或一棵子母蔥,用紅線纏繞,紅線不能打結,一塊離娘肉,豬肉或羊肉。

到了女方家,首先要點鞭炮。然後新郎抱著穿一身紅的新娘上婚車。

新娘在去婆家的路上腳不能沾地,只能讓新郎抱著走。孃家人會把拿來的紅酒瓶子清空,一個裡面放綠豆,另一個放胡麻油。(象徵著生根發芽)

女方回品也分為三種,一、將送來的洗漱用品全部帶回,二、離娘肉贈五回二,贈七回三,三、綠豆一瓶,上面綁著兩雙紅筷子,雙生芹菜一棵(帶鬍鬚)紅線纏繞,不能打結。

6.翻身餅

新娘要在結婚前一天晚上吃翻身餅和骨頭,意味著渴望“翻身”過好日子。

7.堵門

男方的朋友們會在新房門口堵住不讓進。會百般刁難這對小夫妻,考驗夫妻的親密度。

"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大同的節日文化,飲食文化,兩個方面。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大同,探索大同古都那些神祕而又美麗的民俗文化。

一、曲藝文化

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曲藝文化,曲藝起於鄉間,古時候,曲藝用來反映民間心聲,反映人民疾苦,反映作者對社會的反思,後來被人們廣為流傳,曲藝一代代傳承,到了現在依舊影響著我們的情感、品德、風俗、思想。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和諧發展。

大同地區,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這裡的曲種特別豐富。多數戲種起源於清朝,成熟於清末。目前在大同依然廣為流傳的曲藝有以下幾種:耍孩兒、羅羅腔、北路梆子、二人臺、秧歌等。除了這經常出沒在舞臺的曲藝之外,還有幾乎無人問津的“賽戲”“弦子腔”等。這些曲藝文化有一部分是漢族和蒙古族共同創造的表演形式,還有山西、河北兩省文化藝術交流融匯的產物。還有一部分是大同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

不同的曲藝,不同的風格,他們千姿百態的存在於大同民間。深受人們的喜愛。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1. 耍孩兒

耍孩兒,又叫“咳咳腔”是大同的特色地方曲藝,在大同,耍孩兒特別受人們歡迎,因為耍孩兒的發音與其他戲曲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外地很多人很難習慣,但是這個特有的腔調,讓人越聽越喜歡。戲曲處處洋溢著大同人民的質樸醇厚,和無比濃厚的鄉土氣息。

耍孩兒摺子戲經典代表:

《昭君出塞》主要講述的是漢元帝時期,漢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不得已去抵抗匈奴,但是面對強大的匈奴,漢人也無計可施。就在國家危難的關頭,不得已只好採取和番之策,把公主王昭君嫁給了於單。遠離家鄉的王昭君滿眼是無奈和悲傷。

《扇墳》主要講的是唐僧師徒的事,話說取經路上唐僧被獅子洞妖怪抓走後,豬八戒看情況不妙,覺得不如分行李,還俗,各回各家。孫悟空看不慣豬八戒半途而廢的做法,於是變成了一個上墳的寡婦,戲弄豬八戒。正當豬八戒對寡婦有了愛慕之意的時候,孫悟空突然變回原形,嚇了豬八戒一跳。最後終於在孫悟空的勸說下,讓豬八戒重新有了取經的決心。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2. 羅羅腔

羅羅腔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在前面唱,剩下的人在後臺幫腔。但是隨著後來的發展,卻把後臺的幫腔取消了。這樣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臺上的人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不用跟後臺的節奏。這樣就會讓表演更加自然。

羅羅腔經典劇《描金櫃》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剛考中進士的劉傲,拖家帶口去赴任。可是命運不濟的劉傲,在路途上被李子明謀殺了。李子明還奪走了劉傲的妻子張巧榮,張巧榮嘴上答應,心裡卻想著如何報殺夫之仇,就這樣張巧榮委屈的在李子明家度過了三年。一天張巧榮的哥哥張九成,奉命調查這件謀殺案。兄妹相見後,張巧榮把所有的事都告訴了哥哥。不巧李子明突然回到家中,張巧榮就把哥哥藏到了描金櫃中,等李子明走後,張九成找機會逃走了。不日李子明被拘捕歸案。張巧榮已解心頭之恨,不久便跳河自殺了。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3.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也是大同地區的一個重要劇種。看過北路梆子的人都知道,唱戲全靠喊,粗獷,高亢的聲音透露出大同人的豪邁,闊達。體現了大同的民俗風情和地域特色。

4. 二人臺

二人臺在大同也非常普及,每逢婚喪嫁娶,經常可以看見二人臺的出現。二人臺的特徵是:內容生動有趣,語調跌宕起伏。既有山西的風格特色,又不失內蒙的情調。

不管怎麼說,曲藝給人們到來了文化、歡樂。形形色色的曲藝也正在以不同的方式,風格,不斷地傳承演化。只是希望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很好地被傳承下去,別讓過去的永遠過去。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二、婚俗文化

中國古代的時候,結婚往往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管在哪個地方都結婚都十分隆重,而且有很多的風俗講究。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講究也去了不少,但是還有很多習俗仍然伴隨著大同人一直前行。

大同的婚俗大概如下:

1.下茶

結婚前一天男方家的人要到女方家,把彩禮等東西全部交付清,大同人稱之為“下茶”。一般是男方的長輩和媒人一起去辦這件事。他們把彩禮和茶錢酒錢,放進“食盒”中,隆重的送到女方家。

2.毛毯

男方娶親時要給新娘子準備一條純毛毛毯。放在車座上,然後新娘坐在毛毯上。等到了婆家,這張毛毯要被壓箱底。象徵著小夫妻生活厚重。

3.通心長命線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歲數錢,新娘幾歲就要給幾百,再加二百元,打個比方,新娘20歲結婚,新郎就要給兩千二百元歲數錢。

4.放鞭炮

男方家會在娶親當天五更放三個大鞭炮。其一,為了增添新婚的喜慶的氣氛,其二,為了告訴他人,今天我家有喜事。其三,為了告訴各路神仙,今天這家人娶親,不要來煩擾。

5.迎娶

娶親的車一般是八輛,第一個車一般是白色的,象徵白頭到老。其他的車就是黑的。加上攝像車一共九輛車圖個“天長地久”。啟程前男方要給女方準備兩瓶紅酒(象徵著紅紅火火)上面插著兩根芹菜(象徵勤快)或一棵子母蔥,用紅線纏繞,紅線不能打結,一塊離娘肉,豬肉或羊肉。

到了女方家,首先要點鞭炮。然後新郎抱著穿一身紅的新娘上婚車。

新娘在去婆家的路上腳不能沾地,只能讓新郎抱著走。孃家人會把拿來的紅酒瓶子清空,一個裡面放綠豆,另一個放胡麻油。(象徵著生根發芽)

女方回品也分為三種,一、將送來的洗漱用品全部帶回,二、離娘肉贈五回二,贈七回三,三、綠豆一瓶,上面綁著兩雙紅筷子,雙生芹菜一棵(帶鬍鬚)紅線纏繞,不能打結。

6.翻身餅

新娘要在結婚前一天晚上吃翻身餅和骨頭,意味著渴望“翻身”過好日子。

7.堵門

男方的朋友們會在新房門口堵住不讓進。會百般刁難這對小夫妻,考驗夫妻的親密度。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三、生辰文化

1.出生

在大同,嬰兒出生後,孩子的外祖父和外祖母要給嬰兒送去衣服,被褥、枕頭、鞋襪。等一套行李衣服。孩子一個月大的時候,要過滿月。一百天要過白天。

2.圓鎖

十二歲要過圓鎖,關於圓鎖有著長遠的歷史了。圓鎖是一種象徵,象徵著長大,成人。

圓鎖的來歷

古時候人們都很迷信,認為小孩子在未成年時魂魄是不全的,必須用生肖鎖鎖命。在古代十二為滿,等到孩子十二歲的時候,就意味著孩子已經成年了。過十二歲生日那天要舉行開鎖儀式。後來演變演變著,就變成了人們對孩子步入青少年的一種祝福。

慶祝方式

小孩在十二歲的時候要舉行開鎖儀式,就是在家裡的族譜前,擺放好貢品,點上香,插在香斗上。全家老少都要前往族譜前,一起燒香、跪拜、磕頭。長輩要在開鎖的孩子前訓示,然後,開鎖人向祖宗禱告,被開鎖人要在祖宗牌位前跪拜。之後,開鎖人(一般由被開鎖人的舅舅擔任)用鑰匙打開事先掛在被開鎖人脖子上的鎖(鎖上有十二層紅布圍裹的標記,一年一層),這樣,開鎖儀式即行宣告結束,然後全家人聚在一起擺設一頓家宴,以示慶祝。

歷史的變遷

後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原來的圓鎖彷彿也沒有那麼隆重了。人們只是簡單地請親戚朋友們吃個飯,簡單慶祝他一下就完成了。

"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了大同的節日文化,飲食文化,兩個方面。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大同,探索大同古都那些神祕而又美麗的民俗文化。

一、曲藝文化

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曲藝文化,曲藝起於鄉間,古時候,曲藝用來反映民間心聲,反映人民疾苦,反映作者對社會的反思,後來被人們廣為流傳,曲藝一代代傳承,到了現在依舊影響著我們的情感、品德、風俗、思想。維繫著中華民族的和諧發展。

大同地區,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這裡的曲種特別豐富。多數戲種起源於清朝,成熟於清末。目前在大同依然廣為流傳的曲藝有以下幾種:耍孩兒、羅羅腔、北路梆子、二人臺、秧歌等。除了這經常出沒在舞臺的曲藝之外,還有幾乎無人問津的“賽戲”“弦子腔”等。這些曲藝文化有一部分是漢族和蒙古族共同創造的表演形式,還有山西、河北兩省文化藝術交流融匯的產物。還有一部分是大同土生土長的民間藝術。

不同的曲藝,不同的風格,他們千姿百態的存在於大同民間。深受人們的喜愛。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1. 耍孩兒

耍孩兒,又叫“咳咳腔”是大同的特色地方曲藝,在大同,耍孩兒特別受人們歡迎,因為耍孩兒的發音與其他戲曲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外地很多人很難習慣,但是這個特有的腔調,讓人越聽越喜歡。戲曲處處洋溢著大同人民的質樸醇厚,和無比濃厚的鄉土氣息。

耍孩兒摺子戲經典代表:

《昭君出塞》主要講述的是漢元帝時期,漢人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不得已去抵抗匈奴,但是面對強大的匈奴,漢人也無計可施。就在國家危難的關頭,不得已只好採取和番之策,把公主王昭君嫁給了於單。遠離家鄉的王昭君滿眼是無奈和悲傷。

《扇墳》主要講的是唐僧師徒的事,話說取經路上唐僧被獅子洞妖怪抓走後,豬八戒看情況不妙,覺得不如分行李,還俗,各回各家。孫悟空看不慣豬八戒半途而廢的做法,於是變成了一個上墳的寡婦,戲弄豬八戒。正當豬八戒對寡婦有了愛慕之意的時候,孫悟空突然變回原形,嚇了豬八戒一跳。最後終於在孫悟空的勸說下,讓豬八戒重新有了取經的決心。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2. 羅羅腔

羅羅腔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在前面唱,剩下的人在後臺幫腔。但是隨著後來的發展,卻把後臺的幫腔取消了。這樣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臺上的人有了較大的發展空間。不用跟後臺的節奏。這樣就會讓表演更加自然。

羅羅腔經典劇《描金櫃》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剛考中進士的劉傲,拖家帶口去赴任。可是命運不濟的劉傲,在路途上被李子明謀殺了。李子明還奪走了劉傲的妻子張巧榮,張巧榮嘴上答應,心裡卻想著如何報殺夫之仇,就這樣張巧榮委屈的在李子明家度過了三年。一天張巧榮的哥哥張九成,奉命調查這件謀殺案。兄妹相見後,張巧榮把所有的事都告訴了哥哥。不巧李子明突然回到家中,張巧榮就把哥哥藏到了描金櫃中,等李子明走後,張九成找機會逃走了。不日李子明被拘捕歸案。張巧榮已解心頭之恨,不久便跳河自殺了。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3.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也是大同地區的一個重要劇種。看過北路梆子的人都知道,唱戲全靠喊,粗獷,高亢的聲音透露出大同人的豪邁,闊達。體現了大同的民俗風情和地域特色。

4. 二人臺

二人臺在大同也非常普及,每逢婚喪嫁娶,經常可以看見二人臺的出現。二人臺的特徵是:內容生動有趣,語調跌宕起伏。既有山西的風格特色,又不失內蒙的情調。

不管怎麼說,曲藝給人們到來了文化、歡樂。形形色色的曲藝也正在以不同的方式,風格,不斷地傳承演化。只是希望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很好地被傳承下去,別讓過去的永遠過去。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二、婚俗文化

中國古代的時候,結婚往往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管在哪個地方都結婚都十分隆重,而且有很多的風俗講究。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講究也去了不少,但是還有很多習俗仍然伴隨著大同人一直前行。

大同的婚俗大概如下:

1.下茶

結婚前一天男方家的人要到女方家,把彩禮等東西全部交付清,大同人稱之為“下茶”。一般是男方的長輩和媒人一起去辦這件事。他們把彩禮和茶錢酒錢,放進“食盒”中,隆重的送到女方家。

2.毛毯

男方娶親時要給新娘子準備一條純毛毛毯。放在車座上,然後新娘坐在毛毯上。等到了婆家,這張毛毯要被壓箱底。象徵著小夫妻生活厚重。

3.通心長命線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歲數錢,新娘幾歲就要給幾百,再加二百元,打個比方,新娘20歲結婚,新郎就要給兩千二百元歲數錢。

4.放鞭炮

男方家會在娶親當天五更放三個大鞭炮。其一,為了增添新婚的喜慶的氣氛,其二,為了告訴他人,今天我家有喜事。其三,為了告訴各路神仙,今天這家人娶親,不要來煩擾。

5.迎娶

娶親的車一般是八輛,第一個車一般是白色的,象徵白頭到老。其他的車就是黑的。加上攝像車一共九輛車圖個“天長地久”。啟程前男方要給女方準備兩瓶紅酒(象徵著紅紅火火)上面插著兩根芹菜(象徵勤快)或一棵子母蔥,用紅線纏繞,紅線不能打結,一塊離娘肉,豬肉或羊肉。

到了女方家,首先要點鞭炮。然後新郎抱著穿一身紅的新娘上婚車。

新娘在去婆家的路上腳不能沾地,只能讓新郎抱著走。孃家人會把拿來的紅酒瓶子清空,一個裡面放綠豆,另一個放胡麻油。(象徵著生根發芽)

女方回品也分為三種,一、將送來的洗漱用品全部帶回,二、離娘肉贈五回二,贈七回三,三、綠豆一瓶,上面綁著兩雙紅筷子,雙生芹菜一棵(帶鬍鬚)紅線纏繞,不能打結。

6.翻身餅

新娘要在結婚前一天晚上吃翻身餅和骨頭,意味著渴望“翻身”過好日子。

7.堵門

男方的朋友們會在新房門口堵住不讓進。會百般刁難這對小夫妻,考驗夫妻的親密度。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三、生辰文化

1.出生

在大同,嬰兒出生後,孩子的外祖父和外祖母要給嬰兒送去衣服,被褥、枕頭、鞋襪。等一套行李衣服。孩子一個月大的時候,要過滿月。一百天要過白天。

2.圓鎖

十二歲要過圓鎖,關於圓鎖有著長遠的歷史了。圓鎖是一種象徵,象徵著長大,成人。

圓鎖的來歷

古時候人們都很迷信,認為小孩子在未成年時魂魄是不全的,必須用生肖鎖鎖命。在古代十二為滿,等到孩子十二歲的時候,就意味著孩子已經成年了。過十二歲生日那天要舉行開鎖儀式。後來演變演變著,就變成了人們對孩子步入青少年的一種祝福。

慶祝方式

小孩在十二歲的時候要舉行開鎖儀式,就是在家裡的族譜前,擺放好貢品,點上香,插在香斗上。全家老少都要前往族譜前,一起燒香、跪拜、磕頭。長輩要在開鎖的孩子前訓示,然後,開鎖人向祖宗禱告,被開鎖人要在祖宗牌位前跪拜。之後,開鎖人(一般由被開鎖人的舅舅擔任)用鑰匙打開事先掛在被開鎖人脖子上的鎖(鎖上有十二層紅布圍裹的標記,一年一層),這樣,開鎖儀式即行宣告結束,然後全家人聚在一起擺設一頓家宴,以示慶祝。

歷史的變遷

後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原來的圓鎖彷彿也沒有那麼隆重了。人們只是簡單地請親戚朋友們吃個飯,簡單慶祝他一下就完成了。

走進山西大同,聆聽你所不知道的大同文化(二)

大同是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既有著悠久的民俗風韻,又不缺現代的科技文明。大同會在與時俱進發展的同時,保留最淳樸的傳統民俗。希望大同一天比一天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