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

近幾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時代趨近飽和期,新零售行業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京東一個DAU已經漲到了 300 元,線上流量入不敷出,轉型和發展線下無疑是新零售可行的道路之一。

其中,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的轉型卻在發展線下的基礎上,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模式,百果園支持“線上著重社群營銷,線下實現店倉一體化。”,而三隻松鼠卻因為品牌深入人心,將線下門店做成“體驗模式”,鼓勵用戶來“吃喝玩樂”,兩種看似不同模式,卻成就了兩個品牌的成功轉型。

本文以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為例,將著重闡述兩家企業在社群營銷、會員管理、顧客體驗等新零售方面的實踐歷程和成果,供不同業態新零售企業參考。

百果園——一體化營銷

如果說“線上改造線下,倉店一體化”是生鮮電商的新路徑,那麼百果園恰恰走了一條看似相反卻殊途同歸的路。

"

近幾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時代趨近飽和期,新零售行業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京東一個DAU已經漲到了 300 元,線上流量入不敷出,轉型和發展線下無疑是新零售可行的道路之一。

其中,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的轉型卻在發展線下的基礎上,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模式,百果園支持“線上著重社群營銷,線下實現店倉一體化。”,而三隻松鼠卻因為品牌深入人心,將線下門店做成“體驗模式”,鼓勵用戶來“吃喝玩樂”,兩種看似不同模式,卻成就了兩個品牌的成功轉型。

本文以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為例,將著重闡述兩家企業在社群營銷、會員管理、顧客體驗等新零售方面的實踐歷程和成果,供不同業態新零售企業參考。

百果園——一體化營銷

如果說“線上改造線下,倉店一體化”是生鮮電商的新路徑,那麼百果園恰恰走了一條看似相反卻殊途同歸的路。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2001年創立於深圳,前期主要集中在南方一二線城市;2014年以來,進入發展快軌道;2015年5月,國內門店數突破1000家;2017年8月,百果園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並宣佈線上單月銷售額突破1.2億元;2018年,線上銷售額突破20億,佔總額的1/10;截至2019年3月,百果園全國門店數高達3700多家,遍佈全國70+城市,並以小程序為載體,開始線上帶動線下營銷模式。

百果園的社區零售有著兩個場景,一是用戶到店消費,二是用戶在家下單。

但百果園也將這兩種場景的銷售佔比控制“40%+60%”,線上佔比 40%,如果某一方面超出佔比,勢必會影響另一方面的平衡。

比如線上佔比過高後,為了滿足“59 分鐘送達”的目標,店內員工花費大量時間打包線上訂單,線下的導購、服務就會受到影響。同時,線上訂單量太多,水果的品質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對於零售企業來講,並不是某一方面佔比越高越好,而是需要找到現有人力和環境下支持的平衡點。

從一個應用中心開始

線上線下一體化,不是說說而已,百果園最早有兩個應用中心,分管著線上與線下,如今融合為一個應用中心,雖然有線上和線下兩條線,但兩者之間已經高度融合,基於線下門店的佈局來提供線上服務。

"

近幾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時代趨近飽和期,新零售行業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京東一個DAU已經漲到了 300 元,線上流量入不敷出,轉型和發展線下無疑是新零售可行的道路之一。

其中,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的轉型卻在發展線下的基礎上,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模式,百果園支持“線上著重社群營銷,線下實現店倉一體化。”,而三隻松鼠卻因為品牌深入人心,將線下門店做成“體驗模式”,鼓勵用戶來“吃喝玩樂”,兩種看似不同模式,卻成就了兩個品牌的成功轉型。

本文以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為例,將著重闡述兩家企業在社群營銷、會員管理、顧客體驗等新零售方面的實踐歷程和成果,供不同業態新零售企業參考。

百果園——一體化營銷

如果說“線上改造線下,倉店一體化”是生鮮電商的新路徑,那麼百果園恰恰走了一條看似相反卻殊途同歸的路。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2001年創立於深圳,前期主要集中在南方一二線城市;2014年以來,進入發展快軌道;2015年5月,國內門店數突破1000家;2017年8月,百果園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並宣佈線上單月銷售額突破1.2億元;2018年,線上銷售額突破20億,佔總額的1/10;截至2019年3月,百果園全國門店數高達3700多家,遍佈全國70+城市,並以小程序為載體,開始線上帶動線下營銷模式。

百果園的社區零售有著兩個場景,一是用戶到店消費,二是用戶在家下單。

但百果園也將這兩種場景的銷售佔比控制“40%+60%”,線上佔比 40%,如果某一方面超出佔比,勢必會影響另一方面的平衡。

比如線上佔比過高後,為了滿足“59 分鐘送達”的目標,店內員工花費大量時間打包線上訂單,線下的導購、服務就會受到影響。同時,線上訂單量太多,水果的品質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對於零售企業來講,並不是某一方面佔比越高越好,而是需要找到現有人力和環境下支持的平衡點。

從一個應用中心開始

線上線下一體化,不是說說而已,百果園最早有兩個應用中心,分管著線上與線下,如今融合為一個應用中心,雖然有線上和線下兩條線,但兩者之間已經高度融合,基於線下門店的佈局來提供線上服務。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與此同時,提供“線上下單,線下自取”模式,也是將線上、線下的流量互相導流的方式,百果園 50% 的流量來自於門店,剩下的 50%來源於社交傳播、線上的投放、廣告等方式,如何將門店流量導流到線上,讓他們體會到App 的方便,且將線上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並熟悉百果園品牌,確定門店的位置,“線上下單,線下自取”模式在此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多平臺投放

百果園小程序“百果園+”僅上線半年就累積了超過600萬的用戶,日訂單量最高達到 5 萬,且每個月都呈現翻倍增長的狀態,在線上電商 App 日益衰落的今天,“百果園+”小程序僅半年的數據就趕超了百果園 App 兩年半的用戶累積。

當然,百果園的發展模式不僅侷限於小程序,而是以門店+小程序+自有App+社群+微信公眾號的模式,用多平臺打造一個流量閉環。門店+社群是百果園的核心流量池,主要用於輻射門店周邊社區用戶,與用戶建立起積極的溝通渠道。並利用公眾號、小程序,進行服務推廣,幫助深度觸達用戶,喚醒消費,令每個平臺都通過自身優勢達到明確分工。

比如百果園旗下共上線了3款微信小程序。百果園+,主要用於提供核心業務。百果園好禮,以禮品卡形式,為用戶提供水果送禮的服務。百果心享,則專為付費會員提供服務。這三者業務分工不同,但可彼此跳轉關聯,多方打通微信生態圈業務。微信小程序除了“不用下載”、“登錄方便”等優勢,還被做為會員增長和會員運營的重要一環。

除此之外,百果園擁有數百萬人的社群,每個門店都有屬於自己的社群,每日在其中做團購、活動的推廣,並通過小程序易於傳播的特點,將線下門店的購物體驗轉化到線上場所。

線上付費用戶中,其實有 60% 的用戶是基於餓了麼、美團等第三平臺到來的,各大平臺生鮮 App 層出不窮,滲透率成為了首要難題,但美團、餓了麼等大平臺卻掌握著大部分的流量,將外部流量轉化進來,實現“低價拼團吸引用戶——刺激用戶到店自提——讓用戶熟悉門店——進而熟悉百果園品牌”這一閉環。

低價拼團

在拼團方面,百果園通過App進行試水,在取得令人驚喜的成績後,便試圖在App、小程序中都紛紛加入這一拼團要素,並且搭配到店服務,不僅可以提升銷量,提升新用戶對門店品牌的信賴感,更能加深用戶的到店消費習慣,最後還可刺激二次消費,可謂一舉多得。

"

近幾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時代趨近飽和期,新零售行業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京東一個DAU已經漲到了 300 元,線上流量入不敷出,轉型和發展線下無疑是新零售可行的道路之一。

其中,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的轉型卻在發展線下的基礎上,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模式,百果園支持“線上著重社群營銷,線下實現店倉一體化。”,而三隻松鼠卻因為品牌深入人心,將線下門店做成“體驗模式”,鼓勵用戶來“吃喝玩樂”,兩種看似不同模式,卻成就了兩個品牌的成功轉型。

本文以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為例,將著重闡述兩家企業在社群營銷、會員管理、顧客體驗等新零售方面的實踐歷程和成果,供不同業態新零售企業參考。

百果園——一體化營銷

如果說“線上改造線下,倉店一體化”是生鮮電商的新路徑,那麼百果園恰恰走了一條看似相反卻殊途同歸的路。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2001年創立於深圳,前期主要集中在南方一二線城市;2014年以來,進入發展快軌道;2015年5月,國內門店數突破1000家;2017年8月,百果園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並宣佈線上單月銷售額突破1.2億元;2018年,線上銷售額突破20億,佔總額的1/10;截至2019年3月,百果園全國門店數高達3700多家,遍佈全國70+城市,並以小程序為載體,開始線上帶動線下營銷模式。

百果園的社區零售有著兩個場景,一是用戶到店消費,二是用戶在家下單。

但百果園也將這兩種場景的銷售佔比控制“40%+60%”,線上佔比 40%,如果某一方面超出佔比,勢必會影響另一方面的平衡。

比如線上佔比過高後,為了滿足“59 分鐘送達”的目標,店內員工花費大量時間打包線上訂單,線下的導購、服務就會受到影響。同時,線上訂單量太多,水果的品質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對於零售企業來講,並不是某一方面佔比越高越好,而是需要找到現有人力和環境下支持的平衡點。

從一個應用中心開始

線上線下一體化,不是說說而已,百果園最早有兩個應用中心,分管著線上與線下,如今融合為一個應用中心,雖然有線上和線下兩條線,但兩者之間已經高度融合,基於線下門店的佈局來提供線上服務。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與此同時,提供“線上下單,線下自取”模式,也是將線上、線下的流量互相導流的方式,百果園 50% 的流量來自於門店,剩下的 50%來源於社交傳播、線上的投放、廣告等方式,如何將門店流量導流到線上,讓他們體會到App 的方便,且將線上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並熟悉百果園品牌,確定門店的位置,“線上下單,線下自取”模式在此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多平臺投放

百果園小程序“百果園+”僅上線半年就累積了超過600萬的用戶,日訂單量最高達到 5 萬,且每個月都呈現翻倍增長的狀態,在線上電商 App 日益衰落的今天,“百果園+”小程序僅半年的數據就趕超了百果園 App 兩年半的用戶累積。

當然,百果園的發展模式不僅侷限於小程序,而是以門店+小程序+自有App+社群+微信公眾號的模式,用多平臺打造一個流量閉環。門店+社群是百果園的核心流量池,主要用於輻射門店周邊社區用戶,與用戶建立起積極的溝通渠道。並利用公眾號、小程序,進行服務推廣,幫助深度觸達用戶,喚醒消費,令每個平臺都通過自身優勢達到明確分工。

比如百果園旗下共上線了3款微信小程序。百果園+,主要用於提供核心業務。百果園好禮,以禮品卡形式,為用戶提供水果送禮的服務。百果心享,則專為付費會員提供服務。這三者業務分工不同,但可彼此跳轉關聯,多方打通微信生態圈業務。微信小程序除了“不用下載”、“登錄方便”等優勢,還被做為會員增長和會員運營的重要一環。

除此之外,百果園擁有數百萬人的社群,每個門店都有屬於自己的社群,每日在其中做團購、活動的推廣,並通過小程序易於傳播的特點,將線下門店的購物體驗轉化到線上場所。

線上付費用戶中,其實有 60% 的用戶是基於餓了麼、美團等第三平臺到來的,各大平臺生鮮 App 層出不窮,滲透率成為了首要難題,但美團、餓了麼等大平臺卻掌握著大部分的流量,將外部流量轉化進來,實現“低價拼團吸引用戶——刺激用戶到店自提——讓用戶熟悉門店——進而熟悉百果園品牌”這一閉環。

低價拼團

在拼團方面,百果園通過App進行試水,在取得令人驚喜的成績後,便試圖在App、小程序中都紛紛加入這一拼團要素,並且搭配到店服務,不僅可以提升銷量,提升新用戶對門店品牌的信賴感,更能加深用戶的到店消費習慣,最後還可刺激二次消費,可謂一舉多得。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隨即百果園增加購買方式、用“陌生用戶拼團”的方式讓老用戶帶動新用戶。百果園這一角度可以說是另闢蹊徑,因為他們並不是以銷售額為導向的。

百果園李想坦言:“如果以銷售額為導向,用戶可能一次在線上買夠了,到店後就不會產生購買。如果拼團是非常低的價格,就會吸引很多低淨值的用戶,到店後也不會產生購買。拼團的毛利率很低,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用戶到店和挖掘新客,二次銷售的毛利率會更高。”

2018年10月19日,百果園入局社區拼團,項目名稱一米鮮生活,定位中高端社區團購品牌。

據相關人士透露,一米鮮生活正在一個三線城市試點,預計項目正式啟動在兩個月後。做的產品以水果為主,暫時沒有其他日用消費品,價格還在測試中。

這個資訊顯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百果園看準了縣域經濟,開始走向下沉用戶市場。如今”五環內“流量越來越貴,一線城市的市場趨近於飽和狀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人選擇走向三線城市及以下,看縣域人口對互聯網的需求與機會,百果園顯然也抓住了這次的風口,從一線城市創建,慢慢走向三線城市。

用戶增長與留存

百果園的線上流量,有 50%來自於門店,還有50%是通過社交傳播、線上的投放、廣告等。門店的流量其實還是百果園電商最核心的,為客戶提供更多消費場景、更多便捷的服務,是百果園一直以來的構思和佈局。

實際上百果園的用戶增長並沒有太多依靠線上流量,雖然百果園建設了“門店+小程序+自有App+社群+微信公眾號”全平臺運營的流量閉環,但因為目前互聯網線上流量一日貴過一日,甚至需要幾百塊錢一個DAU。所以,反向操作,以門店的線下流量轉化為線上流量反而是最適合百果園的增長路徑。

1、私域流量概念

早在 2018 年,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臺獲客成本已超過 300 元/人,公域流量已經成為大部分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品。低成本的「私域流量」被許多企業視為增長破局的靈丹妙藥。

為什麼私域流量突然火爆?

我們先來看一個用戶增長公式:用戶增長=用戶總量×用戶價值=用戶總量×1/(1-月留存率)×ARPU=用戶總量×1/(1-月留存率)×購買率×客單價

在這個公式中,「用戶總量」背後是拉新成本,留存率隱含著留客成本,購買頻率跟復購率掛鉤,客單價跟產品價格關聯。

而私域流量,就是通過社交分享吸引新用戶,用社交關係直接觸達用戶、留住用戶,並且反覆引導用戶購買……也就是說,私域流量直接提高了用戶增長公式中的 3 個指標:用戶總量、留存率和購買頻率。

所以,百果園將每個門店的線下用戶添加入社群中,將其轉化為線上用戶,同時在社群中運用優惠活動促進拉新,相當於有了一個 600w+ 的私域流量池!

2、構建會員體系

一個靈活的會員體系是用戶留存最好的手段,尤其生鮮行業。百果園的 IT 部門專門有一個研發團隊,用於服務百果園的會員體系。未來百果園將繼續深度挖掘會員價值、店倉價值及供應鏈價值,優化社群營銷戰略。

為什麼要做會員體系?

國內互聯網市場趨近飽和,流量也被無數創業者洗了一遍又一遍,面對越來越高的拉新成本,除了 BAT 這樣的巨頭公司,其他公司很難再拿到更多的新流量,而像 BAT 這樣的巨頭,已經佔取了市面上 90% 的流量。

拉新成本太高,非巨頭企業只能在垂直領域尋找精準人群,並建立會員體系將圈子明確化,最後通過一定的付費方式和會員服務,將用戶留存住。

另外,未來趨勢決定會員體系的必要性。早期對於每一個人,我們是整體看這個數據,所以那時候千人一面,就是所有人,原來我們通過APP、淘寶、天貓看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慢慢可能到了現在這個屬於千人千面階段,大家打開APP可能看到商品不一樣,根據你消費的數據,包括百果園現在給你的消費數據,包括營銷平臺都是根據會員的標籤,會員可以有很多標籤,比如他的年齡、他的購買頻次等等,根據這樣一些標籤去做精準化營銷。這要通過系統實現精細化營銷,這是千人千面。

接下來五年可能是一人千面,也就是說對於每個人的營銷,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打開看到的商品是不一樣的,可能是同一個人,但這時候變成貨找人了,根據你現在的行為,它通過大數據判斷你現在需求到底是什麼,你現在可能需要什麼東西,然後給你推薦相應的信息,所以變成一人千面的方式。

百果園的會員方式以充值為主,會員費199元/年,包含優惠券、會員特價、免費配送、多倍積分、專享活動等8大會員權益。先讓用戶在你這裡存錢,鎖住用戶的注意力,增加用戶粘性和活躍度,延伸用戶生命週期。並且通過多渠道可使用會員的方式,讓用戶在整個移動互聯網區域內都能靈活、方便使用會員的權益與服務。

同時,通過社群,設置”會員喚醒“服務,增加那些不活躍的用戶的權益,以較大折扣、優惠來喚醒會員,激活流失用戶。

百果園的會員喚醒方式有六種手段:

l 用戶第一次接觸這個店,推廣會員服務,新用戶可享用優惠券、商品折扣、免配送費等多項優惠政策,讓用戶感覺會員的購買是超值的,將普通付費用戶變成會員;

l 根據每個用戶的購買習慣,為用戶設置標籤,標記用戶的喜好,並跟蹤,推送用戶感興趣的商品。比如某用戶在夏季經常購買荔枝,那麼當荔枝有優惠的時候,會講優惠信息主動推送到用戶手機中。反之,若用戶從未購買過榴蓮,甚至從未點擊關於榴蓮的推送鏈接,那麼久減少該用戶手機裡的榴蓮推送次數,確保千人千面;

l 除了為用戶推送其感興趣的商品外,根據每個季節不同的熱點、當季水果等,直接給出優惠,推送近期賣的比較好的果品或熱點。比如“荔枝自由”、“車釐子自由”等熱點關鍵詞時,推送此類水果的優惠更能促成銷售;

l 六天、七天、十五天沒有消費的,系統會分析用戶,進行“用戶喚醒”,但如果用戶長時間沒有反饋,則關閉用戶喚醒,避免過度騷擾。

總結百果園的新零售轉型

任何創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百果園成立初期,連續虧了7年,後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基於消費者對水果的認知提升了,才開始逐步進入快速發展的週期。

目前百果園的轉型,其生鮮邏輯更像是生鮮食材裡的小米。對比一些專注於門店數增長的生鮮品牌來說,百果園跳出了單純的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選擇在商品、供應鏈和生態鏈上發力,從農產品流通層面來推動整個產業鏈向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

百果園是“自下而上”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其在向新零售轉型的過程中,也碰到過很多困難。比如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零售企業在思維方式、固有經驗、組織基因上存在本質的區別,這是需要認識和突破的。且對傳統企業來說,要完成整個從供應鏈到中臺再到前臺的網絡數字化和IT化的改造升級也是非常難的。天圖投資管理合夥人潘攀告訴創業邦,百果園曾動用了400多個IT人員,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才把這個事情完全打通。

三隻松鼠-從線上模式到 O2O模式

同百果園的發展路徑不太一樣,三隻松鼠創建之初只走線上模式。

"

近幾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時代趨近飽和期,新零售行業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京東一個DAU已經漲到了 300 元,線上流量入不敷出,轉型和發展線下無疑是新零售可行的道路之一。

其中,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的轉型卻在發展線下的基礎上,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模式,百果園支持“線上著重社群營銷,線下實現店倉一體化。”,而三隻松鼠卻因為品牌深入人心,將線下門店做成“體驗模式”,鼓勵用戶來“吃喝玩樂”,兩種看似不同模式,卻成就了兩個品牌的成功轉型。

本文以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為例,將著重闡述兩家企業在社群營銷、會員管理、顧客體驗等新零售方面的實踐歷程和成果,供不同業態新零售企業參考。

百果園——一體化營銷

如果說“線上改造線下,倉店一體化”是生鮮電商的新路徑,那麼百果園恰恰走了一條看似相反卻殊途同歸的路。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2001年創立於深圳,前期主要集中在南方一二線城市;2014年以來,進入發展快軌道;2015年5月,國內門店數突破1000家;2017年8月,百果園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並宣佈線上單月銷售額突破1.2億元;2018年,線上銷售額突破20億,佔總額的1/10;截至2019年3月,百果園全國門店數高達3700多家,遍佈全國70+城市,並以小程序為載體,開始線上帶動線下營銷模式。

百果園的社區零售有著兩個場景,一是用戶到店消費,二是用戶在家下單。

但百果園也將這兩種場景的銷售佔比控制“40%+60%”,線上佔比 40%,如果某一方面超出佔比,勢必會影響另一方面的平衡。

比如線上佔比過高後,為了滿足“59 分鐘送達”的目標,店內員工花費大量時間打包線上訂單,線下的導購、服務就會受到影響。同時,線上訂單量太多,水果的品質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對於零售企業來講,並不是某一方面佔比越高越好,而是需要找到現有人力和環境下支持的平衡點。

從一個應用中心開始

線上線下一體化,不是說說而已,百果園最早有兩個應用中心,分管著線上與線下,如今融合為一個應用中心,雖然有線上和線下兩條線,但兩者之間已經高度融合,基於線下門店的佈局來提供線上服務。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與此同時,提供“線上下單,線下自取”模式,也是將線上、線下的流量互相導流的方式,百果園 50% 的流量來自於門店,剩下的 50%來源於社交傳播、線上的投放、廣告等方式,如何將門店流量導流到線上,讓他們體會到App 的方便,且將線上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並熟悉百果園品牌,確定門店的位置,“線上下單,線下自取”模式在此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多平臺投放

百果園小程序“百果園+”僅上線半年就累積了超過600萬的用戶,日訂單量最高達到 5 萬,且每個月都呈現翻倍增長的狀態,在線上電商 App 日益衰落的今天,“百果園+”小程序僅半年的數據就趕超了百果園 App 兩年半的用戶累積。

當然,百果園的發展模式不僅侷限於小程序,而是以門店+小程序+自有App+社群+微信公眾號的模式,用多平臺打造一個流量閉環。門店+社群是百果園的核心流量池,主要用於輻射門店周邊社區用戶,與用戶建立起積極的溝通渠道。並利用公眾號、小程序,進行服務推廣,幫助深度觸達用戶,喚醒消費,令每個平臺都通過自身優勢達到明確分工。

比如百果園旗下共上線了3款微信小程序。百果園+,主要用於提供核心業務。百果園好禮,以禮品卡形式,為用戶提供水果送禮的服務。百果心享,則專為付費會員提供服務。這三者業務分工不同,但可彼此跳轉關聯,多方打通微信生態圈業務。微信小程序除了“不用下載”、“登錄方便”等優勢,還被做為會員增長和會員運營的重要一環。

除此之外,百果園擁有數百萬人的社群,每個門店都有屬於自己的社群,每日在其中做團購、活動的推廣,並通過小程序易於傳播的特點,將線下門店的購物體驗轉化到線上場所。

線上付費用戶中,其實有 60% 的用戶是基於餓了麼、美團等第三平臺到來的,各大平臺生鮮 App 層出不窮,滲透率成為了首要難題,但美團、餓了麼等大平臺卻掌握著大部分的流量,將外部流量轉化進來,實現“低價拼團吸引用戶——刺激用戶到店自提——讓用戶熟悉門店——進而熟悉百果園品牌”這一閉環。

低價拼團

在拼團方面,百果園通過App進行試水,在取得令人驚喜的成績後,便試圖在App、小程序中都紛紛加入這一拼團要素,並且搭配到店服務,不僅可以提升銷量,提升新用戶對門店品牌的信賴感,更能加深用戶的到店消費習慣,最後還可刺激二次消費,可謂一舉多得。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隨即百果園增加購買方式、用“陌生用戶拼團”的方式讓老用戶帶動新用戶。百果園這一角度可以說是另闢蹊徑,因為他們並不是以銷售額為導向的。

百果園李想坦言:“如果以銷售額為導向,用戶可能一次在線上買夠了,到店後就不會產生購買。如果拼團是非常低的價格,就會吸引很多低淨值的用戶,到店後也不會產生購買。拼團的毛利率很低,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用戶到店和挖掘新客,二次銷售的毛利率會更高。”

2018年10月19日,百果園入局社區拼團,項目名稱一米鮮生活,定位中高端社區團購品牌。

據相關人士透露,一米鮮生活正在一個三線城市試點,預計項目正式啟動在兩個月後。做的產品以水果為主,暫時沒有其他日用消費品,價格還在測試中。

這個資訊顯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百果園看準了縣域經濟,開始走向下沉用戶市場。如今”五環內“流量越來越貴,一線城市的市場趨近於飽和狀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人選擇走向三線城市及以下,看縣域人口對互聯網的需求與機會,百果園顯然也抓住了這次的風口,從一線城市創建,慢慢走向三線城市。

用戶增長與留存

百果園的線上流量,有 50%來自於門店,還有50%是通過社交傳播、線上的投放、廣告等。門店的流量其實還是百果園電商最核心的,為客戶提供更多消費場景、更多便捷的服務,是百果園一直以來的構思和佈局。

實際上百果園的用戶增長並沒有太多依靠線上流量,雖然百果園建設了“門店+小程序+自有App+社群+微信公眾號”全平臺運營的流量閉環,但因為目前互聯網線上流量一日貴過一日,甚至需要幾百塊錢一個DAU。所以,反向操作,以門店的線下流量轉化為線上流量反而是最適合百果園的增長路徑。

1、私域流量概念

早在 2018 年,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臺獲客成本已超過 300 元/人,公域流量已經成為大部分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品。低成本的「私域流量」被許多企業視為增長破局的靈丹妙藥。

為什麼私域流量突然火爆?

我們先來看一個用戶增長公式:用戶增長=用戶總量×用戶價值=用戶總量×1/(1-月留存率)×ARPU=用戶總量×1/(1-月留存率)×購買率×客單價

在這個公式中,「用戶總量」背後是拉新成本,留存率隱含著留客成本,購買頻率跟復購率掛鉤,客單價跟產品價格關聯。

而私域流量,就是通過社交分享吸引新用戶,用社交關係直接觸達用戶、留住用戶,並且反覆引導用戶購買……也就是說,私域流量直接提高了用戶增長公式中的 3 個指標:用戶總量、留存率和購買頻率。

所以,百果園將每個門店的線下用戶添加入社群中,將其轉化為線上用戶,同時在社群中運用優惠活動促進拉新,相當於有了一個 600w+ 的私域流量池!

2、構建會員體系

一個靈活的會員體系是用戶留存最好的手段,尤其生鮮行業。百果園的 IT 部門專門有一個研發團隊,用於服務百果園的會員體系。未來百果園將繼續深度挖掘會員價值、店倉價值及供應鏈價值,優化社群營銷戰略。

為什麼要做會員體系?

國內互聯網市場趨近飽和,流量也被無數創業者洗了一遍又一遍,面對越來越高的拉新成本,除了 BAT 這樣的巨頭公司,其他公司很難再拿到更多的新流量,而像 BAT 這樣的巨頭,已經佔取了市面上 90% 的流量。

拉新成本太高,非巨頭企業只能在垂直領域尋找精準人群,並建立會員體系將圈子明確化,最後通過一定的付費方式和會員服務,將用戶留存住。

另外,未來趨勢決定會員體系的必要性。早期對於每一個人,我們是整體看這個數據,所以那時候千人一面,就是所有人,原來我們通過APP、淘寶、天貓看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慢慢可能到了現在這個屬於千人千面階段,大家打開APP可能看到商品不一樣,根據你消費的數據,包括百果園現在給你的消費數據,包括營銷平臺都是根據會員的標籤,會員可以有很多標籤,比如他的年齡、他的購買頻次等等,根據這樣一些標籤去做精準化營銷。這要通過系統實現精細化營銷,這是千人千面。

接下來五年可能是一人千面,也就是說對於每個人的營銷,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打開看到的商品是不一樣的,可能是同一個人,但這時候變成貨找人了,根據你現在的行為,它通過大數據判斷你現在需求到底是什麼,你現在可能需要什麼東西,然後給你推薦相應的信息,所以變成一人千面的方式。

百果園的會員方式以充值為主,會員費199元/年,包含優惠券、會員特價、免費配送、多倍積分、專享活動等8大會員權益。先讓用戶在你這裡存錢,鎖住用戶的注意力,增加用戶粘性和活躍度,延伸用戶生命週期。並且通過多渠道可使用會員的方式,讓用戶在整個移動互聯網區域內都能靈活、方便使用會員的權益與服務。

同時,通過社群,設置”會員喚醒“服務,增加那些不活躍的用戶的權益,以較大折扣、優惠來喚醒會員,激活流失用戶。

百果園的會員喚醒方式有六種手段:

l 用戶第一次接觸這個店,推廣會員服務,新用戶可享用優惠券、商品折扣、免配送費等多項優惠政策,讓用戶感覺會員的購買是超值的,將普通付費用戶變成會員;

l 根據每個用戶的購買習慣,為用戶設置標籤,標記用戶的喜好,並跟蹤,推送用戶感興趣的商品。比如某用戶在夏季經常購買荔枝,那麼當荔枝有優惠的時候,會講優惠信息主動推送到用戶手機中。反之,若用戶從未購買過榴蓮,甚至從未點擊關於榴蓮的推送鏈接,那麼久減少該用戶手機裡的榴蓮推送次數,確保千人千面;

l 除了為用戶推送其感興趣的商品外,根據每個季節不同的熱點、當季水果等,直接給出優惠,推送近期賣的比較好的果品或熱點。比如“荔枝自由”、“車釐子自由”等熱點關鍵詞時,推送此類水果的優惠更能促成銷售;

l 六天、七天、十五天沒有消費的,系統會分析用戶,進行“用戶喚醒”,但如果用戶長時間沒有反饋,則關閉用戶喚醒,避免過度騷擾。

總結百果園的新零售轉型

任何創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百果園成立初期,連續虧了7年,後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基於消費者對水果的認知提升了,才開始逐步進入快速發展的週期。

目前百果園的轉型,其生鮮邏輯更像是生鮮食材裡的小米。對比一些專注於門店數增長的生鮮品牌來說,百果園跳出了單純的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選擇在商品、供應鏈和生態鏈上發力,從農產品流通層面來推動整個產業鏈向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

百果園是“自下而上”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其在向新零售轉型的過程中,也碰到過很多困難。比如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零售企業在思維方式、固有經驗、組織基因上存在本質的區別,這是需要認識和突破的。且對傳統企業來說,要完成整個從供應鏈到中臺再到前臺的網絡數字化和IT化的改造升級也是非常難的。天圖投資管理合夥人潘攀告訴創業邦,百果園曾動用了400多個IT人員,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才把這個事情完全打通。

三隻松鼠-從線上模式到 O2O模式

同百果園的發展路徑不太一樣,三隻松鼠創建之初只走線上模式。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營銷模式

自 2012 年創辦以來,因為移動互聯網的剛剛興起,線上流量非常便宜甚至是免費的,三隻松鼠開始了大成本換大流量的營銷模式。

1、大成本傳播

2012 年,很多人還不清楚或不願意嘗試付費流量,三隻松鼠卻花很多成本開始了品牌營銷之路。

首先是線上傳播,從微博開始,與多個品牌/IP合作發佈轉發抽獎活動,鼓勵用戶自發轉發,要知道這與百果園的優惠活動是不一樣的,優惠活動可以控制一定的成本,得到線上有效付費用戶。而三隻松鼠的這波操作,是為了打出品牌,讓自己快速被人們所熟知,並不注重關注我的人是不是我的精準用戶,未來能不能付費。

同樣,電視劇廣告植入與轉發抽獎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成本繼續增加,無論是《歡樂頌》、《好先生》、《微微一笑很傾城》還是《小別離》你都能看到三隻松鼠的身影,或是以零食出現,或是以玩具公仔出現,廣告總是植入得恰到好處,讓人印象深刻。不過此時的三隻松鼠已經開始精確投放廣告,將品牌定位打造出來,他所植入的幾家電視劇都是當下 80、90 後愛看的大火電視劇,初步的用戶篩選已經形成。

付費促銷活動:隨後,三隻松鼠開始了促銷營銷之路,貌似所有電商的殊途同歸之路,比如購物滿xxx元,就可以優惠xxx元。這波操作既是對用戶的進一步篩選,定位真正能夠付費的用戶,也是控制營銷成本,目的是將前面打出去的品牌推廣成本”賺回來“。

只有 80、90 後用戶遠遠是不夠的,孩子才是最好的付費用戶(看大環境下的互聯網教育行業持續增長即可知),三隻松鼠乘勝追擊,打造同名動畫,瞬間抓住了 00 後甚至 10 後的眼球,2018年《三隻松鼠》動畫播放量已過1億(以愛奇藝為準),可見其火爆程度。

當然,除此之外,三隻松鼠是淘搶購首批商家,為了在淘寶上獲得好的展位和露出,也花費了不少成本,成功獲得了一大波關注。由此形成:”哪怕我沒吃過三隻松鼠,肯定聽說過他們的名字“的影響。

2、個性化服務與質量“營銷”

“主人主人,我是小鼠兒。”三隻松鼠在服務方面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每位客服人員都必須以松鼠的口吻來與顧客交流,並稱對方為“主人”,打造個性化服務。

三隻松鼠要求每一位客服都要以一個松鼠寵物的身份與用戶對話,視用戶為主人,甚至可以“撒嬌賣萌聊心事”。這一創新無疑提升了客戶體驗,強化了品牌形象,讓顧客聽到“主人”這兩個字,就想到三隻松鼠。

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所以三隻松鼠抓住這一特性,打造個性化服務,管顧客叫“主人”,使顧客的聽視覺得到了享受、虛榮心得到了滿足。讓人記住了品牌,有了炫耀的資本,間接地幫品牌作宣傳。

除了客服的與眾不同,三隻松鼠力求“超出用戶心理預期”。 三隻松鼠用戶體驗策略:“在每個細節上都要超越用戶期望,創造讓用戶尖叫的服務,才是核心競爭力。”

讓客戶尖叫的前提是找到每一個癢點和痛點。比如,三隻松鼠團隊發現,消費者購買堅果,肯定需要一個垃圾袋,於是,三隻松鼠就在包裹中,放置一個0.18元的袋子,隨著這增加了額外的成本,但是消費者會被三隻松鼠的細心和體貼關懷所深深感動。這就是極致體驗。

除了服務上的優質,三隻松鼠的質量也”營銷“了一波,2017年2月12日,三隻松鼠CEO章燎原剃了光頭,帶領著核心團隊怒砸蘇州金鷹商業中心的線下投食店,損失了超200萬。 這種質量上的”寧缺毋濫“,可以給用戶極大的安全感,讓用戶相信三隻松鼠的質量是信得過的。

除此之外,三隻松鼠的包裝箱也是別出心裁,外包裝,UI,箱子和膠帶完全統一,強化了品牌的形象。另外,附上三隻松鼠形象的開箱標籤及開箱器,間接告訴用戶:”您購買的物品是未經過拆箱的,非常安全。“從而優化用戶體驗。

純線上模式轉 O2O 模式

三隻松鼠的銷售平臺已經累積購買用戶超過3,800萬人,但在 2016 年,他們意識到,靠純電商是行不通的。

所以,三是松鼠開始了從線上轉 O2O 模式的道路。

首先,增加 200 平方的線下投食店,滿足線下體驗與互動。並開展松鼠聯盟小店,為年輕人創業打造機會,區別於講究標準化管理、講究區域化的保護,同時資金門檻極高的傳統加盟店模式,松鼠小店更想做的是聯盟,而不是加盟——重視每一位店主的個人IP,並會竭力將其與三隻松鼠的IP相融合。

"

近幾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時代趨近飽和期,新零售行業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京東一個DAU已經漲到了 300 元,線上流量入不敷出,轉型和發展線下無疑是新零售可行的道路之一。

其中,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的轉型卻在發展線下的基礎上,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模式,百果園支持“線上著重社群營銷,線下實現店倉一體化。”,而三隻松鼠卻因為品牌深入人心,將線下門店做成“體驗模式”,鼓勵用戶來“吃喝玩樂”,兩種看似不同模式,卻成就了兩個品牌的成功轉型。

本文以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為例,將著重闡述兩家企業在社群營銷、會員管理、顧客體驗等新零售方面的實踐歷程和成果,供不同業態新零售企業參考。

百果園——一體化營銷

如果說“線上改造線下,倉店一體化”是生鮮電商的新路徑,那麼百果園恰恰走了一條看似相反卻殊途同歸的路。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2001年創立於深圳,前期主要集中在南方一二線城市;2014年以來,進入發展快軌道;2015年5月,國內門店數突破1000家;2017年8月,百果園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並宣佈線上單月銷售額突破1.2億元;2018年,線上銷售額突破20億,佔總額的1/10;截至2019年3月,百果園全國門店數高達3700多家,遍佈全國70+城市,並以小程序為載體,開始線上帶動線下營銷模式。

百果園的社區零售有著兩個場景,一是用戶到店消費,二是用戶在家下單。

但百果園也將這兩種場景的銷售佔比控制“40%+60%”,線上佔比 40%,如果某一方面超出佔比,勢必會影響另一方面的平衡。

比如線上佔比過高後,為了滿足“59 分鐘送達”的目標,店內員工花費大量時間打包線上訂單,線下的導購、服務就會受到影響。同時,線上訂單量太多,水果的品質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對於零售企業來講,並不是某一方面佔比越高越好,而是需要找到現有人力和環境下支持的平衡點。

從一個應用中心開始

線上線下一體化,不是說說而已,百果園最早有兩個應用中心,分管著線上與線下,如今融合為一個應用中心,雖然有線上和線下兩條線,但兩者之間已經高度融合,基於線下門店的佈局來提供線上服務。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與此同時,提供“線上下單,線下自取”模式,也是將線上、線下的流量互相導流的方式,百果園 50% 的流量來自於門店,剩下的 50%來源於社交傳播、線上的投放、廣告等方式,如何將門店流量導流到線上,讓他們體會到App 的方便,且將線上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並熟悉百果園品牌,確定門店的位置,“線上下單,線下自取”模式在此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多平臺投放

百果園小程序“百果園+”僅上線半年就累積了超過600萬的用戶,日訂單量最高達到 5 萬,且每個月都呈現翻倍增長的狀態,在線上電商 App 日益衰落的今天,“百果園+”小程序僅半年的數據就趕超了百果園 App 兩年半的用戶累積。

當然,百果園的發展模式不僅侷限於小程序,而是以門店+小程序+自有App+社群+微信公眾號的模式,用多平臺打造一個流量閉環。門店+社群是百果園的核心流量池,主要用於輻射門店周邊社區用戶,與用戶建立起積極的溝通渠道。並利用公眾號、小程序,進行服務推廣,幫助深度觸達用戶,喚醒消費,令每個平臺都通過自身優勢達到明確分工。

比如百果園旗下共上線了3款微信小程序。百果園+,主要用於提供核心業務。百果園好禮,以禮品卡形式,為用戶提供水果送禮的服務。百果心享,則專為付費會員提供服務。這三者業務分工不同,但可彼此跳轉關聯,多方打通微信生態圈業務。微信小程序除了“不用下載”、“登錄方便”等優勢,還被做為會員增長和會員運營的重要一環。

除此之外,百果園擁有數百萬人的社群,每個門店都有屬於自己的社群,每日在其中做團購、活動的推廣,並通過小程序易於傳播的特點,將線下門店的購物體驗轉化到線上場所。

線上付費用戶中,其實有 60% 的用戶是基於餓了麼、美團等第三平臺到來的,各大平臺生鮮 App 層出不窮,滲透率成為了首要難題,但美團、餓了麼等大平臺卻掌握著大部分的流量,將外部流量轉化進來,實現“低價拼團吸引用戶——刺激用戶到店自提——讓用戶熟悉門店——進而熟悉百果園品牌”這一閉環。

低價拼團

在拼團方面,百果園通過App進行試水,在取得令人驚喜的成績後,便試圖在App、小程序中都紛紛加入這一拼團要素,並且搭配到店服務,不僅可以提升銷量,提升新用戶對門店品牌的信賴感,更能加深用戶的到店消費習慣,最後還可刺激二次消費,可謂一舉多得。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隨即百果園增加購買方式、用“陌生用戶拼團”的方式讓老用戶帶動新用戶。百果園這一角度可以說是另闢蹊徑,因為他們並不是以銷售額為導向的。

百果園李想坦言:“如果以銷售額為導向,用戶可能一次在線上買夠了,到店後就不會產生購買。如果拼團是非常低的價格,就會吸引很多低淨值的用戶,到店後也不會產生購買。拼團的毛利率很低,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用戶到店和挖掘新客,二次銷售的毛利率會更高。”

2018年10月19日,百果園入局社區拼團,項目名稱一米鮮生活,定位中高端社區團購品牌。

據相關人士透露,一米鮮生活正在一個三線城市試點,預計項目正式啟動在兩個月後。做的產品以水果為主,暫時沒有其他日用消費品,價格還在測試中。

這個資訊顯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百果園看準了縣域經濟,開始走向下沉用戶市場。如今”五環內“流量越來越貴,一線城市的市場趨近於飽和狀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人選擇走向三線城市及以下,看縣域人口對互聯網的需求與機會,百果園顯然也抓住了這次的風口,從一線城市創建,慢慢走向三線城市。

用戶增長與留存

百果園的線上流量,有 50%來自於門店,還有50%是通過社交傳播、線上的投放、廣告等。門店的流量其實還是百果園電商最核心的,為客戶提供更多消費場景、更多便捷的服務,是百果園一直以來的構思和佈局。

實際上百果園的用戶增長並沒有太多依靠線上流量,雖然百果園建設了“門店+小程序+自有App+社群+微信公眾號”全平臺運營的流量閉環,但因為目前互聯網線上流量一日貴過一日,甚至需要幾百塊錢一個DAU。所以,反向操作,以門店的線下流量轉化為線上流量反而是最適合百果園的增長路徑。

1、私域流量概念

早在 2018 年,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臺獲客成本已超過 300 元/人,公域流量已經成為大部分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品。低成本的「私域流量」被許多企業視為增長破局的靈丹妙藥。

為什麼私域流量突然火爆?

我們先來看一個用戶增長公式:用戶增長=用戶總量×用戶價值=用戶總量×1/(1-月留存率)×ARPU=用戶總量×1/(1-月留存率)×購買率×客單價

在這個公式中,「用戶總量」背後是拉新成本,留存率隱含著留客成本,購買頻率跟復購率掛鉤,客單價跟產品價格關聯。

而私域流量,就是通過社交分享吸引新用戶,用社交關係直接觸達用戶、留住用戶,並且反覆引導用戶購買……也就是說,私域流量直接提高了用戶增長公式中的 3 個指標:用戶總量、留存率和購買頻率。

所以,百果園將每個門店的線下用戶添加入社群中,將其轉化為線上用戶,同時在社群中運用優惠活動促進拉新,相當於有了一個 600w+ 的私域流量池!

2、構建會員體系

一個靈活的會員體系是用戶留存最好的手段,尤其生鮮行業。百果園的 IT 部門專門有一個研發團隊,用於服務百果園的會員體系。未來百果園將繼續深度挖掘會員價值、店倉價值及供應鏈價值,優化社群營銷戰略。

為什麼要做會員體系?

國內互聯網市場趨近飽和,流量也被無數創業者洗了一遍又一遍,面對越來越高的拉新成本,除了 BAT 這樣的巨頭公司,其他公司很難再拿到更多的新流量,而像 BAT 這樣的巨頭,已經佔取了市面上 90% 的流量。

拉新成本太高,非巨頭企業只能在垂直領域尋找精準人群,並建立會員體系將圈子明確化,最後通過一定的付費方式和會員服務,將用戶留存住。

另外,未來趨勢決定會員體系的必要性。早期對於每一個人,我們是整體看這個數據,所以那時候千人一面,就是所有人,原來我們通過APP、淘寶、天貓看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慢慢可能到了現在這個屬於千人千面階段,大家打開APP可能看到商品不一樣,根據你消費的數據,包括百果園現在給你的消費數據,包括營銷平臺都是根據會員的標籤,會員可以有很多標籤,比如他的年齡、他的購買頻次等等,根據這樣一些標籤去做精準化營銷。這要通過系統實現精細化營銷,這是千人千面。

接下來五年可能是一人千面,也就是說對於每個人的營銷,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打開看到的商品是不一樣的,可能是同一個人,但這時候變成貨找人了,根據你現在的行為,它通過大數據判斷你現在需求到底是什麼,你現在可能需要什麼東西,然後給你推薦相應的信息,所以變成一人千面的方式。

百果園的會員方式以充值為主,會員費199元/年,包含優惠券、會員特價、免費配送、多倍積分、專享活動等8大會員權益。先讓用戶在你這裡存錢,鎖住用戶的注意力,增加用戶粘性和活躍度,延伸用戶生命週期。並且通過多渠道可使用會員的方式,讓用戶在整個移動互聯網區域內都能靈活、方便使用會員的權益與服務。

同時,通過社群,設置”會員喚醒“服務,增加那些不活躍的用戶的權益,以較大折扣、優惠來喚醒會員,激活流失用戶。

百果園的會員喚醒方式有六種手段:

l 用戶第一次接觸這個店,推廣會員服務,新用戶可享用優惠券、商品折扣、免配送費等多項優惠政策,讓用戶感覺會員的購買是超值的,將普通付費用戶變成會員;

l 根據每個用戶的購買習慣,為用戶設置標籤,標記用戶的喜好,並跟蹤,推送用戶感興趣的商品。比如某用戶在夏季經常購買荔枝,那麼當荔枝有優惠的時候,會講優惠信息主動推送到用戶手機中。反之,若用戶從未購買過榴蓮,甚至從未點擊關於榴蓮的推送鏈接,那麼久減少該用戶手機裡的榴蓮推送次數,確保千人千面;

l 除了為用戶推送其感興趣的商品外,根據每個季節不同的熱點、當季水果等,直接給出優惠,推送近期賣的比較好的果品或熱點。比如“荔枝自由”、“車釐子自由”等熱點關鍵詞時,推送此類水果的優惠更能促成銷售;

l 六天、七天、十五天沒有消費的,系統會分析用戶,進行“用戶喚醒”,但如果用戶長時間沒有反饋,則關閉用戶喚醒,避免過度騷擾。

總結百果園的新零售轉型

任何創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百果園成立初期,連續虧了7年,後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基於消費者對水果的認知提升了,才開始逐步進入快速發展的週期。

目前百果園的轉型,其生鮮邏輯更像是生鮮食材裡的小米。對比一些專注於門店數增長的生鮮品牌來說,百果園跳出了單純的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選擇在商品、供應鏈和生態鏈上發力,從農產品流通層面來推動整個產業鏈向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

百果園是“自下而上”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其在向新零售轉型的過程中,也碰到過很多困難。比如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零售企業在思維方式、固有經驗、組織基因上存在本質的區別,這是需要認識和突破的。且對傳統企業來說,要完成整個從供應鏈到中臺再到前臺的網絡數字化和IT化的改造升級也是非常難的。天圖投資管理合夥人潘攀告訴創業邦,百果園曾動用了400多個IT人員,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才把這個事情完全打通。

三隻松鼠-從線上模式到 O2O模式

同百果園的發展路徑不太一樣,三隻松鼠創建之初只走線上模式。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營銷模式

自 2012 年創辦以來,因為移動互聯網的剛剛興起,線上流量非常便宜甚至是免費的,三隻松鼠開始了大成本換大流量的營銷模式。

1、大成本傳播

2012 年,很多人還不清楚或不願意嘗試付費流量,三隻松鼠卻花很多成本開始了品牌營銷之路。

首先是線上傳播,從微博開始,與多個品牌/IP合作發佈轉發抽獎活動,鼓勵用戶自發轉發,要知道這與百果園的優惠活動是不一樣的,優惠活動可以控制一定的成本,得到線上有效付費用戶。而三隻松鼠的這波操作,是為了打出品牌,讓自己快速被人們所熟知,並不注重關注我的人是不是我的精準用戶,未來能不能付費。

同樣,電視劇廣告植入與轉發抽獎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成本繼續增加,無論是《歡樂頌》、《好先生》、《微微一笑很傾城》還是《小別離》你都能看到三隻松鼠的身影,或是以零食出現,或是以玩具公仔出現,廣告總是植入得恰到好處,讓人印象深刻。不過此時的三隻松鼠已經開始精確投放廣告,將品牌定位打造出來,他所植入的幾家電視劇都是當下 80、90 後愛看的大火電視劇,初步的用戶篩選已經形成。

付費促銷活動:隨後,三隻松鼠開始了促銷營銷之路,貌似所有電商的殊途同歸之路,比如購物滿xxx元,就可以優惠xxx元。這波操作既是對用戶的進一步篩選,定位真正能夠付費的用戶,也是控制營銷成本,目的是將前面打出去的品牌推廣成本”賺回來“。

只有 80、90 後用戶遠遠是不夠的,孩子才是最好的付費用戶(看大環境下的互聯網教育行業持續增長即可知),三隻松鼠乘勝追擊,打造同名動畫,瞬間抓住了 00 後甚至 10 後的眼球,2018年《三隻松鼠》動畫播放量已過1億(以愛奇藝為準),可見其火爆程度。

當然,除此之外,三隻松鼠是淘搶購首批商家,為了在淘寶上獲得好的展位和露出,也花費了不少成本,成功獲得了一大波關注。由此形成:”哪怕我沒吃過三隻松鼠,肯定聽說過他們的名字“的影響。

2、個性化服務與質量“營銷”

“主人主人,我是小鼠兒。”三隻松鼠在服務方面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每位客服人員都必須以松鼠的口吻來與顧客交流,並稱對方為“主人”,打造個性化服務。

三隻松鼠要求每一位客服都要以一個松鼠寵物的身份與用戶對話,視用戶為主人,甚至可以“撒嬌賣萌聊心事”。這一創新無疑提升了客戶體驗,強化了品牌形象,讓顧客聽到“主人”這兩個字,就想到三隻松鼠。

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所以三隻松鼠抓住這一特性,打造個性化服務,管顧客叫“主人”,使顧客的聽視覺得到了享受、虛榮心得到了滿足。讓人記住了品牌,有了炫耀的資本,間接地幫品牌作宣傳。

除了客服的與眾不同,三隻松鼠力求“超出用戶心理預期”。 三隻松鼠用戶體驗策略:“在每個細節上都要超越用戶期望,創造讓用戶尖叫的服務,才是核心競爭力。”

讓客戶尖叫的前提是找到每一個癢點和痛點。比如,三隻松鼠團隊發現,消費者購買堅果,肯定需要一個垃圾袋,於是,三隻松鼠就在包裹中,放置一個0.18元的袋子,隨著這增加了額外的成本,但是消費者會被三隻松鼠的細心和體貼關懷所深深感動。這就是極致體驗。

除了服務上的優質,三隻松鼠的質量也”營銷“了一波,2017年2月12日,三隻松鼠CEO章燎原剃了光頭,帶領著核心團隊怒砸蘇州金鷹商業中心的線下投食店,損失了超200萬。 這種質量上的”寧缺毋濫“,可以給用戶極大的安全感,讓用戶相信三隻松鼠的質量是信得過的。

除此之外,三隻松鼠的包裝箱也是別出心裁,外包裝,UI,箱子和膠帶完全統一,強化了品牌的形象。另外,附上三隻松鼠形象的開箱標籤及開箱器,間接告訴用戶:”您購買的物品是未經過拆箱的,非常安全。“從而優化用戶體驗。

純線上模式轉 O2O 模式

三隻松鼠的銷售平臺已經累積購買用戶超過3,800萬人,但在 2016 年,他們意識到,靠純電商是行不通的。

所以,三是松鼠開始了從線上轉 O2O 模式的道路。

首先,增加 200 平方的線下投食店,滿足線下體驗與互動。並開展松鼠聯盟小店,為年輕人創業打造機會,區別於講究標準化管理、講究區域化的保護,同時資金門檻極高的傳統加盟店模式,松鼠小店更想做的是聯盟,而不是加盟——重視每一位店主的個人IP,並會竭力將其與三隻松鼠的IP相融合。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所以每一家松鼠小店,不叫“三隻松鼠”,而是“xx(店主名)與三隻松鼠的零食訂閱店”,並且專門為店主設計可愛的動漫形象,與松鼠完美融合。

除此之外,松鼠小店無加盟費,無管理費,去掉90%條條框框,開放進貨自由,最大程度賦能小店主,小店主可以根據自己的經營策略與喜好,將店鋪進行個性化裝修、制定專屬店鋪的促銷活動。

經過一系列改造,三隻松鼠投食店首年銷售額均超過800萬元,並計劃未來 5 年內開設一萬家松鼠小店,而截至今年 6 月,三隻松鼠正在準備 IPO 上市。

高科技運營會員模式

在線下店鋪,三隻松鼠不求賣出商品,只希望用戶在線下店鋪“吃好、喝好、玩好”,所以乍看從線上轉移線下是消費降級,其實是另闢蹊徑的營銷。

線下店鋪中,消費者用三隻松鼠App對商品進行掃碼,就可以直接加入線上購物車,成為引流到線上的巧妙心機。另外,與傳統的紙質標籤相比,電子價籤只需要用PDA發射器掃碼商品和價籤,幾秒就能修改所有的價格,大大減少人力物力資本,並且能夠由總部統一調控修改所有的價格。雖然前期成本較大,但是耗電量低,既環保又便捷。

"

近幾年,國內移動互聯網時代趨近飽和期,新零售行業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京東一個DAU已經漲到了 300 元,線上流量入不敷出,轉型和發展線下無疑是新零售可行的道路之一。

其中,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的轉型卻在發展線下的基礎上,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兩個模式,百果園支持“線上著重社群營銷,線下實現店倉一體化。”,而三隻松鼠卻因為品牌深入人心,將線下門店做成“體驗模式”,鼓勵用戶來“吃喝玩樂”,兩種看似不同模式,卻成就了兩個品牌的成功轉型。

本文以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為例,將著重闡述兩家企業在社群營銷、會員管理、顧客體驗等新零售方面的實踐歷程和成果,供不同業態新零售企業參考。

百果園——一體化營銷

如果說“線上改造線下,倉店一體化”是生鮮電商的新路徑,那麼百果園恰恰走了一條看似相反卻殊途同歸的路。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2001年創立於深圳,前期主要集中在南方一二線城市;2014年以來,進入發展快軌道;2015年5月,國內門店數突破1000家;2017年8月,百果園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並宣佈線上單月銷售額突破1.2億元;2018年,線上銷售額突破20億,佔總額的1/10;截至2019年3月,百果園全國門店數高達3700多家,遍佈全國70+城市,並以小程序為載體,開始線上帶動線下營銷模式。

百果園的社區零售有著兩個場景,一是用戶到店消費,二是用戶在家下單。

但百果園也將這兩種場景的銷售佔比控制“40%+60%”,線上佔比 40%,如果某一方面超出佔比,勢必會影響另一方面的平衡。

比如線上佔比過高後,為了滿足“59 分鐘送達”的目標,店內員工花費大量時間打包線上訂單,線下的導購、服務就會受到影響。同時,線上訂單量太多,水果的品質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對於零售企業來講,並不是某一方面佔比越高越好,而是需要找到現有人力和環境下支持的平衡點。

從一個應用中心開始

線上線下一體化,不是說說而已,百果園最早有兩個應用中心,分管著線上與線下,如今融合為一個應用中心,雖然有線上和線下兩條線,但兩者之間已經高度融合,基於線下門店的佈局來提供線上服務。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與此同時,提供“線上下單,線下自取”模式,也是將線上、線下的流量互相導流的方式,百果園 50% 的流量來自於門店,剩下的 50%來源於社交傳播、線上的投放、廣告等方式,如何將門店流量導流到線上,讓他們體會到App 的方便,且將線上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並熟悉百果園品牌,確定門店的位置,“線上下單,線下自取”模式在此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多平臺投放

百果園小程序“百果園+”僅上線半年就累積了超過600萬的用戶,日訂單量最高達到 5 萬,且每個月都呈現翻倍增長的狀態,在線上電商 App 日益衰落的今天,“百果園+”小程序僅半年的數據就趕超了百果園 App 兩年半的用戶累積。

當然,百果園的發展模式不僅侷限於小程序,而是以門店+小程序+自有App+社群+微信公眾號的模式,用多平臺打造一個流量閉環。門店+社群是百果園的核心流量池,主要用於輻射門店周邊社區用戶,與用戶建立起積極的溝通渠道。並利用公眾號、小程序,進行服務推廣,幫助深度觸達用戶,喚醒消費,令每個平臺都通過自身優勢達到明確分工。

比如百果園旗下共上線了3款微信小程序。百果園+,主要用於提供核心業務。百果園好禮,以禮品卡形式,為用戶提供水果送禮的服務。百果心享,則專為付費會員提供服務。這三者業務分工不同,但可彼此跳轉關聯,多方打通微信生態圈業務。微信小程序除了“不用下載”、“登錄方便”等優勢,還被做為會員增長和會員運營的重要一環。

除此之外,百果園擁有數百萬人的社群,每個門店都有屬於自己的社群,每日在其中做團購、活動的推廣,並通過小程序易於傳播的特點,將線下門店的購物體驗轉化到線上場所。

線上付費用戶中,其實有 60% 的用戶是基於餓了麼、美團等第三平臺到來的,各大平臺生鮮 App 層出不窮,滲透率成為了首要難題,但美團、餓了麼等大平臺卻掌握著大部分的流量,將外部流量轉化進來,實現“低價拼團吸引用戶——刺激用戶到店自提——讓用戶熟悉門店——進而熟悉百果園品牌”這一閉環。

低價拼團

在拼團方面,百果園通過App進行試水,在取得令人驚喜的成績後,便試圖在App、小程序中都紛紛加入這一拼團要素,並且搭配到店服務,不僅可以提升銷量,提升新用戶對門店品牌的信賴感,更能加深用戶的到店消費習慣,最後還可刺激二次消費,可謂一舉多得。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隨即百果園增加購買方式、用“陌生用戶拼團”的方式讓老用戶帶動新用戶。百果園這一角度可以說是另闢蹊徑,因為他們並不是以銷售額為導向的。

百果園李想坦言:“如果以銷售額為導向,用戶可能一次在線上買夠了,到店後就不會產生購買。如果拼團是非常低的價格,就會吸引很多低淨值的用戶,到店後也不會產生購買。拼團的毛利率很低,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用戶到店和挖掘新客,二次銷售的毛利率會更高。”

2018年10月19日,百果園入局社區拼團,項目名稱一米鮮生活,定位中高端社區團購品牌。

據相關人士透露,一米鮮生活正在一個三線城市試點,預計項目正式啟動在兩個月後。做的產品以水果為主,暫時沒有其他日用消費品,價格還在測試中。

這個資訊顯示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百果園看準了縣域經濟,開始走向下沉用戶市場。如今”五環內“流量越來越貴,一線城市的市場趨近於飽和狀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人選擇走向三線城市及以下,看縣域人口對互聯網的需求與機會,百果園顯然也抓住了這次的風口,從一線城市創建,慢慢走向三線城市。

用戶增長與留存

百果園的線上流量,有 50%來自於門店,還有50%是通過社交傳播、線上的投放、廣告等。門店的流量其實還是百果園電商最核心的,為客戶提供更多消費場景、更多便捷的服務,是百果園一直以來的構思和佈局。

實際上百果園的用戶增長並沒有太多依靠線上流量,雖然百果園建設了“門店+小程序+自有App+社群+微信公眾號”全平臺運營的流量閉環,但因為目前互聯網線上流量一日貴過一日,甚至需要幾百塊錢一個DAU。所以,反向操作,以門店的線下流量轉化為線上流量反而是最適合百果園的增長路徑。

1、私域流量概念

早在 2018 年,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臺獲客成本已超過 300 元/人,公域流量已經成為大部分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品。低成本的「私域流量」被許多企業視為增長破局的靈丹妙藥。

為什麼私域流量突然火爆?

我們先來看一個用戶增長公式:用戶增長=用戶總量×用戶價值=用戶總量×1/(1-月留存率)×ARPU=用戶總量×1/(1-月留存率)×購買率×客單價

在這個公式中,「用戶總量」背後是拉新成本,留存率隱含著留客成本,購買頻率跟復購率掛鉤,客單價跟產品價格關聯。

而私域流量,就是通過社交分享吸引新用戶,用社交關係直接觸達用戶、留住用戶,並且反覆引導用戶購買……也就是說,私域流量直接提高了用戶增長公式中的 3 個指標:用戶總量、留存率和購買頻率。

所以,百果園將每個門店的線下用戶添加入社群中,將其轉化為線上用戶,同時在社群中運用優惠活動促進拉新,相當於有了一個 600w+ 的私域流量池!

2、構建會員體系

一個靈活的會員體系是用戶留存最好的手段,尤其生鮮行業。百果園的 IT 部門專門有一個研發團隊,用於服務百果園的會員體系。未來百果園將繼續深度挖掘會員價值、店倉價值及供應鏈價值,優化社群營銷戰略。

為什麼要做會員體系?

國內互聯網市場趨近飽和,流量也被無數創業者洗了一遍又一遍,面對越來越高的拉新成本,除了 BAT 這樣的巨頭公司,其他公司很難再拿到更多的新流量,而像 BAT 這樣的巨頭,已經佔取了市面上 90% 的流量。

拉新成本太高,非巨頭企業只能在垂直領域尋找精準人群,並建立會員體系將圈子明確化,最後通過一定的付費方式和會員服務,將用戶留存住。

另外,未來趨勢決定會員體系的必要性。早期對於每一個人,我們是整體看這個數據,所以那時候千人一面,就是所有人,原來我們通過APP、淘寶、天貓看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慢慢可能到了現在這個屬於千人千面階段,大家打開APP可能看到商品不一樣,根據你消費的數據,包括百果園現在給你的消費數據,包括營銷平臺都是根據會員的標籤,會員可以有很多標籤,比如他的年齡、他的購買頻次等等,根據這樣一些標籤去做精準化營銷。這要通過系統實現精細化營銷,這是千人千面。

接下來五年可能是一人千面,也就是說對於每個人的營銷,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打開看到的商品是不一樣的,可能是同一個人,但這時候變成貨找人了,根據你現在的行為,它通過大數據判斷你現在需求到底是什麼,你現在可能需要什麼東西,然後給你推薦相應的信息,所以變成一人千面的方式。

百果園的會員方式以充值為主,會員費199元/年,包含優惠券、會員特價、免費配送、多倍積分、專享活動等8大會員權益。先讓用戶在你這裡存錢,鎖住用戶的注意力,增加用戶粘性和活躍度,延伸用戶生命週期。並且通過多渠道可使用會員的方式,讓用戶在整個移動互聯網區域內都能靈活、方便使用會員的權益與服務。

同時,通過社群,設置”會員喚醒“服務,增加那些不活躍的用戶的權益,以較大折扣、優惠來喚醒會員,激活流失用戶。

百果園的會員喚醒方式有六種手段:

l 用戶第一次接觸這個店,推廣會員服務,新用戶可享用優惠券、商品折扣、免配送費等多項優惠政策,讓用戶感覺會員的購買是超值的,將普通付費用戶變成會員;

l 根據每個用戶的購買習慣,為用戶設置標籤,標記用戶的喜好,並跟蹤,推送用戶感興趣的商品。比如某用戶在夏季經常購買荔枝,那麼當荔枝有優惠的時候,會講優惠信息主動推送到用戶手機中。反之,若用戶從未購買過榴蓮,甚至從未點擊關於榴蓮的推送鏈接,那麼久減少該用戶手機裡的榴蓮推送次數,確保千人千面;

l 除了為用戶推送其感興趣的商品外,根據每個季節不同的熱點、當季水果等,直接給出優惠,推送近期賣的比較好的果品或熱點。比如“荔枝自由”、“車釐子自由”等熱點關鍵詞時,推送此類水果的優惠更能促成銷售;

l 六天、七天、十五天沒有消費的,系統會分析用戶,進行“用戶喚醒”,但如果用戶長時間沒有反饋,則關閉用戶喚醒,避免過度騷擾。

總結百果園的新零售轉型

任何創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百果園成立初期,連續虧了7年,後來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基於消費者對水果的認知提升了,才開始逐步進入快速發展的週期。

目前百果園的轉型,其生鮮邏輯更像是生鮮食材裡的小米。對比一些專注於門店數增長的生鮮品牌來說,百果園跳出了單純的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選擇在商品、供應鏈和生態鏈上發力,從農產品流通層面來推動整個產業鏈向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

百果園是“自下而上”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其在向新零售轉型的過程中,也碰到過很多困難。比如互聯網企業和傳統零售企業在思維方式、固有經驗、組織基因上存在本質的區別,這是需要認識和突破的。且對傳統企業來說,要完成整個從供應鏈到中臺再到前臺的網絡數字化和IT化的改造升級也是非常難的。天圖投資管理合夥人潘攀告訴創業邦,百果園曾動用了400多個IT人員,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才把這個事情完全打通。

三隻松鼠-從線上模式到 O2O模式

同百果園的發展路徑不太一樣,三隻松鼠創建之初只走線上模式。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營銷模式

自 2012 年創辦以來,因為移動互聯網的剛剛興起,線上流量非常便宜甚至是免費的,三隻松鼠開始了大成本換大流量的營銷模式。

1、大成本傳播

2012 年,很多人還不清楚或不願意嘗試付費流量,三隻松鼠卻花很多成本開始了品牌營銷之路。

首先是線上傳播,從微博開始,與多個品牌/IP合作發佈轉發抽獎活動,鼓勵用戶自發轉發,要知道這與百果園的優惠活動是不一樣的,優惠活動可以控制一定的成本,得到線上有效付費用戶。而三隻松鼠的這波操作,是為了打出品牌,讓自己快速被人們所熟知,並不注重關注我的人是不是我的精準用戶,未來能不能付費。

同樣,電視劇廣告植入與轉發抽獎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成本繼續增加,無論是《歡樂頌》、《好先生》、《微微一笑很傾城》還是《小別離》你都能看到三隻松鼠的身影,或是以零食出現,或是以玩具公仔出現,廣告總是植入得恰到好處,讓人印象深刻。不過此時的三隻松鼠已經開始精確投放廣告,將品牌定位打造出來,他所植入的幾家電視劇都是當下 80、90 後愛看的大火電視劇,初步的用戶篩選已經形成。

付費促銷活動:隨後,三隻松鼠開始了促銷營銷之路,貌似所有電商的殊途同歸之路,比如購物滿xxx元,就可以優惠xxx元。這波操作既是對用戶的進一步篩選,定位真正能夠付費的用戶,也是控制營銷成本,目的是將前面打出去的品牌推廣成本”賺回來“。

只有 80、90 後用戶遠遠是不夠的,孩子才是最好的付費用戶(看大環境下的互聯網教育行業持續增長即可知),三隻松鼠乘勝追擊,打造同名動畫,瞬間抓住了 00 後甚至 10 後的眼球,2018年《三隻松鼠》動畫播放量已過1億(以愛奇藝為準),可見其火爆程度。

當然,除此之外,三隻松鼠是淘搶購首批商家,為了在淘寶上獲得好的展位和露出,也花費了不少成本,成功獲得了一大波關注。由此形成:”哪怕我沒吃過三隻松鼠,肯定聽說過他們的名字“的影響。

2、個性化服務與質量“營銷”

“主人主人,我是小鼠兒。”三隻松鼠在服務方面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每位客服人員都必須以松鼠的口吻來與顧客交流,並稱對方為“主人”,打造個性化服務。

三隻松鼠要求每一位客服都要以一個松鼠寵物的身份與用戶對話,視用戶為主人,甚至可以“撒嬌賣萌聊心事”。這一創新無疑提升了客戶體驗,強化了品牌形象,讓顧客聽到“主人”這兩個字,就想到三隻松鼠。

每個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所以三隻松鼠抓住這一特性,打造個性化服務,管顧客叫“主人”,使顧客的聽視覺得到了享受、虛榮心得到了滿足。讓人記住了品牌,有了炫耀的資本,間接地幫品牌作宣傳。

除了客服的與眾不同,三隻松鼠力求“超出用戶心理預期”。 三隻松鼠用戶體驗策略:“在每個細節上都要超越用戶期望,創造讓用戶尖叫的服務,才是核心競爭力。”

讓客戶尖叫的前提是找到每一個癢點和痛點。比如,三隻松鼠團隊發現,消費者購買堅果,肯定需要一個垃圾袋,於是,三隻松鼠就在包裹中,放置一個0.18元的袋子,隨著這增加了額外的成本,但是消費者會被三隻松鼠的細心和體貼關懷所深深感動。這就是極致體驗。

除了服務上的優質,三隻松鼠的質量也”營銷“了一波,2017年2月12日,三隻松鼠CEO章燎原剃了光頭,帶領著核心團隊怒砸蘇州金鷹商業中心的線下投食店,損失了超200萬。 這種質量上的”寧缺毋濫“,可以給用戶極大的安全感,讓用戶相信三隻松鼠的質量是信得過的。

除此之外,三隻松鼠的包裝箱也是別出心裁,外包裝,UI,箱子和膠帶完全統一,強化了品牌的形象。另外,附上三隻松鼠形象的開箱標籤及開箱器,間接告訴用戶:”您購買的物品是未經過拆箱的,非常安全。“從而優化用戶體驗。

純線上模式轉 O2O 模式

三隻松鼠的銷售平臺已經累積購買用戶超過3,800萬人,但在 2016 年,他們意識到,靠純電商是行不通的。

所以,三是松鼠開始了從線上轉 O2O 模式的道路。

首先,增加 200 平方的線下投食店,滿足線下體驗與互動。並開展松鼠聯盟小店,為年輕人創業打造機會,區別於講究標準化管理、講究區域化的保護,同時資金門檻極高的傳統加盟店模式,松鼠小店更想做的是聯盟,而不是加盟——重視每一位店主的個人IP,並會竭力將其與三隻松鼠的IP相融合。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所以每一家松鼠小店,不叫“三隻松鼠”,而是“xx(店主名)與三隻松鼠的零食訂閱店”,並且專門為店主設計可愛的動漫形象,與松鼠完美融合。

除此之外,松鼠小店無加盟費,無管理費,去掉90%條條框框,開放進貨自由,最大程度賦能小店主,小店主可以根據自己的經營策略與喜好,將店鋪進行個性化裝修、制定專屬店鋪的促銷活動。

經過一系列改造,三隻松鼠投食店首年銷售額均超過800萬元,並計劃未來 5 年內開設一萬家松鼠小店,而截至今年 6 月,三隻松鼠正在準備 IPO 上市。

高科技運營會員模式

在線下店鋪,三隻松鼠不求賣出商品,只希望用戶在線下店鋪“吃好、喝好、玩好”,所以乍看從線上轉移線下是消費降級,其實是另闢蹊徑的營銷。

線下店鋪中,消費者用三隻松鼠App對商品進行掃碼,就可以直接加入線上購物車,成為引流到線上的巧妙心機。另外,與傳統的紙質標籤相比,電子價籤只需要用PDA發射器掃碼商品和價籤,幾秒就能修改所有的價格,大大減少人力物力資本,並且能夠由總部統一調控修改所有的價格。雖然前期成本較大,但是耗電量低,既環保又便捷。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看新零售企業社群營銷趨勢?

情緒感知系統:當消費者進入三隻松鼠的線下投食店開始,系統會對會員的心情、手勢、以及會員等級進行捕捉,電子標籤則自動為消費者定價。由以前的固定標價或定期優惠,轉變為動態智能定價,比如當顧客心情不佳時,會自動打折優惠。更神奇的是,如果後臺系統通過文本語義分析,檢測到顧客最近幾次來店都心情不佳,松鼠玩偶還會給顧客一個大大的擁抱,甚至送上一份小禮物,顯得更有溫度。通過系統對店內顧客情緒的感知,最終形成一張消費者情緒熱力圖,當發現消費者情緒較低時,品牌便可以根據用戶畫像遠程發起一場實時促銷,來開啟一場營銷活動。

根據上述分析,三隻松鼠從場景的改造、數字技術的應用、IP的植入,社群的運營,與消費者的親密互動,點點滴滴上都無不透出對新零售的理解與應用,三隻松鼠“投食店”結合人文與科技讓“兜售快樂”成為了現實。

結語

從百果園與三隻松鼠的對比可看出,一個注重銷售結果(百果園),以線下帶動線上的方式,將線上下流量完美融合,減少線上推廣/買量的成本,並通過門倉一體,減少了運輸成本。

而三隻松鼠,更注重品牌的打造,三隻松鼠創立之初,線上流量還沒有現在這麼貴,但他卻願意花大價錢教育用戶認識品牌、熟知品牌。從微博運營、電視劇植入可以看出,三隻松鼠對用戶的教育路徑是漫長的,成本也很高,但一旦品牌打出去後,後面的推廣會容易很多。

三隻松鼠的企業文化與“海底撈”有異曲同工之妙,超出用戶預期,用堅果引領時尚,打造松鼠 IP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