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技術控的選車糾結,果斷下手軒逸•純電還是靜待寶來純電呢?

前幾天,知行君和一位定居上海的老同學聊起了他的購車糾結。他的預算不到20萬,考慮到昂貴的上牌費和家人對合資品牌的品質信賴等因素,他將目光放在了合資純電動車上。

工科生出身的他對技術非常看重,考慮到實際生活需求以及純電動車的特點,紮實可靠的技術是他最看重的。而不久前日產率先推出了純電動車型軒逸•純電。日產的電動車技術早有耳聞,而軒逸更是銷量第一的A級車,空間和舒適性都相當不錯。一番衡量之下,朋友基本拿定了主意。

一個技術控的選車糾結,果斷下手軒逸•純電還是靜待寶來純電呢?

然而就在將要掏腰包的時候,大眾推出了寶來純電動版車型。同樣是老牌經典家轎的電動版車型,是否要等待寶來純電上市後再做決定呢?朋友再次陷入了糾結之中。

朋友有困難自然不能袖手旁觀,知行君決定幫朋友仔細分析一下。

電動化時代,關鍵還要看技術是否過硬

如果說起純電動技術,日產是很有發言權的。日產的電動化步伐邁的很早,1947年就發佈了首款電動車,全球知名電動車型聆風更是全球量產純電動車型的領軍人物,其時豐田、大眾等品牌還在努力推油電混動車型。

前不久日產宣佈聆風銷量突破40萬臺成為全球最暢銷純電動車,並且累積行駛里程達100億公里電池0重大故障,這一成績確實值得驕傲。而軒逸•純電則是沿用了搭載於聆風上的純電系統,可靠性自然不會差。

一個技術控的選車糾結,果斷下手軒逸•純電還是靜待寶來純電呢?

為什麼認為日產的純電技術可靠?知行君覺得這與日產一直關注純電動車的發展是分不開的。與本田豐田關注的方向不同,日產在純電系統的研發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軒逸•純電的能量回收率達到了22%,並且擁有非常高效的電池管理技術,38kW•h容量的電池組能夠做到體積小續航長,與多年的電池技術積累分不開。

一個技術控的選車糾結,果斷下手軒逸•純電還是靜待寶來純電呢?

另外可靠性還來自軒逸•純電採用的E-Platform純電專屬平臺,電池和電路佈局設計更合理,而不是像油改電那樣後期對燃油車進行改動升級,因此車輛的安全性自然就更有保障。

要知道,軒逸•純電搭載的永磁同步電機早在2011年就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殊榮,榮譽在手,還是能說明實力的。

即有聆風身上的那套高效安全的純電系統,又能借用軒逸多年打拼積澱下來的口碑和認可,對於軒逸•純電來說,真算得上是強強組合了。

一個技術控的選車糾結,果斷下手軒逸•純電還是靜待寶來純電呢?

反觀寶來純電,採用的依舊是大眾的MQB平臺,而基於MEB純電平臺開發的車型最早也要等到明年。與軒逸•純電的先天優勢相比,寶來純電就難免稍遜一籌了。對於大眾來說,基於MQB平臺的寶來純電只能算是一款過渡性產品,研發思路和技術沉澱等方面自然也就不能與軒逸•純電相比了。

一個技術控的選車糾結,果斷下手軒逸•純電還是靜待寶來純電呢?

誰能跑得更遠?這個問題不能忽視

使用時真正的純電續航里程有多少?這是每個消費者都要去考慮的重要問題。跑得遠不但意味著日常使用更省心,同時也代表著這臺車的電池和三電調校的水平是否過硬。

此前知行君對軒逸•純電的續航表現做過一些測試。例如純高速路況,在開啟空調正常行駛200km的情況下,平均電耗在14.2KWH/100km,而綜合路況下測得的平均電耗在12.9KWH/100km,綜合路況下的實際續航里程與官方提供的續航里程相差無幾。

一個技術控的選車糾結,果斷下手軒逸•純電還是靜待寶來純電呢?

知行君查看了一下目前電動車的電耗水平,小型兩座車綜合在10kWh/100km左右,而像特斯拉Model S、蔚來ES6等熱門車型的平均電耗去到了17kWh/100km左右,同為純電動轎車的Aion S官方平均電耗是13.1kWh/100km。

如此來看軒逸•純電的平均電耗表現相當不錯了。而且軒逸•純電能夠採用快充方式,將電量在45分鐘的時間內充至80%,這也就是吃頓飯喝杯咖啡的時間。

一個技術控的選車糾結,果斷下手軒逸•純電還是靜待寶來純電呢?

正是由於軒逸•純電出色的三電技術水平以及高達22%的能量回收效率,才保證了電池的高效率,否則的話實際續航里程會有更大折扣。讓知行君印象深刻的還有軒逸•純電的E-control電機扭矩控制技術,在電池低電量的狀態下也能保證較高的動力輸出,沒有其他純電動車電量不足時那惱人的乏力感。

寶來純電37.2kWh的電池容量與軒逸•純電的幾乎一樣,但是官方公佈的NEDC續航只有270km,可見寶來純電的電池效率並不高,121Wh/kg的能量密度也比軒逸•純電的140Wh/kg還要低一些。

一個技術控的選車糾結,果斷下手軒逸•純電還是靜待寶來純電呢?

另外寶來純電的三電調校功力也實在有待考驗,實際續航里程會打多少折扣,實在是一個未知數。如果想要更穩妥些的話,還是軒逸•純電比較靠譜。

既然是日常代步,還得看看配置和舒適性怎麼樣

正是由於軒逸•純電採用了純電平臺開發,三電系統的佈局更合理,也不需要抬高地臺來安放碩大的電池,因此軒逸•純電的乘坐空間和後備箱空間並沒有受什麼影響。

舒適是軒逸的一大賣點,軒逸•純電將軒逸的大空間和“大沙發”搬了過來,後排的空間和座椅的舒適性完整的繼承。寶來純電雖然同樣考慮到了空間實用性,後排乘坐空間相較燃油車沒有變化,但畢竟軒逸的舒適性有口皆碑,寶來純電在這方面想要正面挑戰軒逸•純電,也佔不到什麼便宜。

一個技術控的選車糾結,果斷下手軒逸•純電還是靜待寶來純電呢?

此外軒逸•純電還給到了很多越級的配置,方向盤加熱、後排座椅加熱、液晶儀表都是B級車甚至豪華轎車才有的配置,不但是同級對手享受不到,連軒逸汽油版也沒有這待遇。

軒逸•純電還配備了很多更為實用的主動安全配置,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和主動剎車都給齊了。雖然軒逸•純電補貼後近16萬元的價格並不算低,但是考慮豐富的配置和可靠的動力系統以及舒適的口碑。從性價比方面看,軒逸•純電還是相當具有競爭力的。

一個技術控的選車糾結,果斷下手軒逸•純電還是靜待寶來純電呢?

目前寶來純電還沒有正式公佈配置表,但是從此前亮相的展車來看,軒逸•純電的這些配置在寶來純電身上並沒有看到。

知行有話說

不論是從技術方面還是實用性來看,軒逸•純電都是一個完整的純電動車,不僅純電系統已經經受了考驗,舒適性的保留和配置的提升也讓軒逸•純電錶現出了更大的吸引力。雖然名字裡帶著軒逸,但是很顯然二者是骨子裡都不同的兩款車。

寶來純電更像是寶來的電動版,同平臺讓它更像是油改電的作品而非新研發的純電動車型。與寶來相比,寶來純電在配置和舒適性上並沒有過多的亮點,三電技術也有待進一步的市場檢驗,更重要的是,由於電池能量密度的問題,寶來純電很可能不能享受國家新能源車補貼。這意味著在實際購車價格上,可能要高出不少。

對於朋友的困惑,知行君覺得既然是想要更成熟可靠的技術,日後的用車又想更穩妥放心,倒不如直接入手軒逸•純電。更何況目前軒逸•純電還有應對新能源補貼退坡的給力優惠政策:6月25日之前上牌依舊能享受到2018年的補貼。這個政策全國適用,此前沒有地補的城市可以享受與地補區域一樣的優惠補貼政策啦!考慮到又能省下一大筆錢,也就無需做進一步的等待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