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打翻韓系車飯碗,國產車有這麼實力嗎?

即便國產車市場份額大如天,但還是吃不了韓系車固有市場份額,同樣也打不翻韓系車該有的飯碗,從技術角度以及市場口碑來說,韓系車都要比我們想象中的更穩固。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42.1%,相比之下韓系車市場份額不足6%。從市場佔有率上來說很明顯韓系車處於劣勢,這與日本車的23%、美系車的20%相比,韓系車的市場份額最差,僅僅次於法系車。

也正因為如此,韓系車的市場份額是最容易被打翻的,不少人會參考已經被打翻的法系車市場份額分析韓系車,可能下一個被踢出局的將會是現代、起亞。


想要打翻韓系車飯碗,國產車有這麼實力嗎?


有意思的是,今年6月份起亞銷量數據顯示逆勢上揚,雖然基礎銷量仍然表現不夠好,但這足以證明韓系車正在復甦,頂得住市場壓力銷量走高對於韓系車來說是個很好的跡象,雖然現代銷量還未公佈,但從過去幾個月銷量數據分析整體表現也不太會差。

韓系車的抗壓能力以及機動能力比法系車強太多,位於歐洲大陸上的法系車,果然沒有鄰邦韓國人更懂中國人需要什麼。


想要打翻韓系車飯碗,國產車有這麼實力嗎?


韓系車的市場不會被鯨吞,他們的飯碗也不會被打翻,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韓系車作為亞洲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其技術儲備量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想,其次同屬亞洲人數的韓國人,很清楚中國人想要什麼產品。

用豐富的技術裝備出卓越的產品吸引國內消費者,精明韓國人可比固執的法國人聰明許多。


想要打翻韓系車飯碗,國產車有這麼實力嗎?


韓系車技術表現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從核心技術表現上來說,韓系車擁有一整套的AT、CVT、雙離合、匹配混動技術的AT變速箱,而四驅、前後橋甚至零配件產業龐大的現代集團都有涉獵,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韓系車是為數不多可以拋開整個產業,自己完成造車動作的企業,從技術壁壘突破能力上來說,韓系車的技術積累能力要比諸多合資車都要強大。

自主品牌與韓系車的差距,嚴格意義上來說很大,長城、比亞迪等企業依然無法擺脫現代變速箱的誘惑,產品表現力與愛信相當的AT變速箱讓國產車無法追趕。


想要打翻韓系車飯碗,國產車有這麼實力嗎?


畢竟不少自主品牌還在選擇人家現代的變速箱, 想要做到超車,首先我們需要具備基本的技術積累,魏建軍的那句“想要單純依靠新能源超車是不可能的”,言外之意就是企業仍然需要做強技術,最大規模。

現代起亞年銷量超700萬,國產車哪個能給出這樣傲人的成績?

在全球市場範圍內,現代起亞集團在歐洲、非洲、美洲等市場都有著不錯的銷量,從銷量數據評定,其曾經是全球四大汽車產業集團之一,即便是銷量下滑的今天,仍然是八大汽車集團之一,自主品牌銷量最大的吉利,其實全球角度分析,不足現代起亞1/3,至於技術方面的差距,就不提了。


想要打翻韓系車飯碗,國產車有這麼實力嗎?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真正的超越韓系車,國產車必須要建立完整的技術鏈體系,從發動機變速箱到產品設計,從四驅系統到基本質量控制,這些技術的積累只是超越韓系車的第一步,想要打翻韓系車的飯碗,我們還需要從全球角度分析,做好運營同樣關鍵,將700萬的現代起亞拉下馬,現代對於國產車來說難度不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