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和聲

泉州北門外不到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大山,那就是聞名遠近的"清源山",此山又名"齊雲山",又俗稱"北山"。山坳中有塊大石,石中有個孔竅,清泉進出,清冽甘香,鄉人叫它為"乳泉",因此,這山也叫"泉山"。高度有數千仞,周圍四十華里,橫跨有十幾裡。

泉州:道教勝地清源山

據《名勝志》說:"山有三十六巖洞"。《隆慶府志》載:"上起三峰",中峰上為"純陽洞",也叫"清源洞",這是上洞,明代李光縉曾在這兒讀書修性;清代粘本盛勒石"第一洞天"四個大字于山門上,這是宋代裴道人形蛻的地方,因此,也稱"蛻巖"。

泉州:道教勝地清源山

從這兒南下約有半里之處,是為"紫澤宮",青蔥靜沓,這是下洞,有塊石碑勒"海月潮光",另有俞大猷的石刻"君恩山重",又石刻"紫澤洞天",唐代的蔡如金、譚紫霄、董伯華都在這兒修煉。

泉州:道教勝地清源山

在上洞和下洞之間,有兩道清泉,中間的叫"清源泉",右邊的叫"藜杖泉",又有一口"玉龍井",這些都是中峰的勝蹟。

在"純陽洞"右邊約半里之處為右峰,也名東巖,此間奇石倚天,上面有"海潮室",相傳裴道人曾住在這兒。山峽中有一大石頭,刻著"清源福地"。旁邊是"遵巖",可遵和尚曾在這兒修行,以他的法號為巖名。

最是奇妙的,此間周圍數百尺,有一塊巨石好像是人工平鋪的一樣,石面平滑滑的,又名"百丈坪",平滑的石埕中有"巨人跡"。明代,曾和唐順之齊名,大家都合稱他們為"王唐"的先祖王慎中,曾經在這巖中苦讀書經史籍。

再從這兒向南走半里路,是"泰嘉巖",地很平曠,有一座"泰嘉寺",明代侍郎顧珀,曾在此結廬讀書。這寺的下方是"靈源庵",循庵口一條小徑向西北方走上半里,便是"半嶺巖",巖前有個石門,巖的北面還有個巖,那是"寒山岩"。再向東南走半里山徑,就到了"棲霞巖",它的右邊是"大道巖",這"大道巖"另一別稱是"芭蕉古洞"。再向南走去,右邊是"瑞像巖",巖的左面平滑得像是經過琢磨似的,這巖也叫"天柱峰"。兩峰對崎,危石平列,有如僧尼群立其間,因此,也叫"羅漢峰"。峰後有口"靈潭",這潭深有數十尺。

在這近處,又有"聖泉"、"瑞香泉"、"獅子峰"、"回舶峰"、"蓮花峰"、"雲髻峰"。這一帶有很多怪石,倒像臺灣金山野柳的海灘一樣,有筍形、蟒形、龜形、城形和"富"、"門"諸名勝。旁邊是"日休巖",天然的石罅,稱之"石門",裡面深有數十丈,上端一條小徑,沿此小路走,可通往"瑞像巖";石門的下端,有"霹靂巖",宋代陳讜手題的"北山勝概",又有"峭壁攢峰忘歸透碧巖"等字,以及有不少唐、宋遊客們題字的石刻。近處有個"片瓦巖",又叫"虎巖",據說:五代時,高僧守息和尚曾經在這兒馴虎。有四字石刻"大休歇場",因此,又名"大休巖",唐代歐陽詹、林蘊、林藻,曾在這兒讀書。

有一塊大石,像硯臺的形狀,雕著"石硯"兩字,另有一間小房子,看來有點像磚窯,明代黃鳳翔寫了一對聯,石刻妥善之後嵌在壁上;在那巖前,有李開芳寫的"高山仰止"。巖右則為"不易巖",從這巖後走上約六十公尺,有一段石如線,稱為"一脈石"。向南走半里,就是"碧霄巖",這兒怪石委萃,重複相依,形成狹長的空間,仰視碧天,有如一線劃空,因此,叫"小有天",也稱"拍洪崖肩"。

泉州:道教勝地清源山

轉向北,進入一小徑,那是"上碧霄",石罅上刻有"透碧霄"三個字,南面的右側,有宋代三山林奭書刻著一個大"壽"字,字高二十尺,據說是祝賀他父母的壽。另有石刻"少留冷飲"四字,稱為"小云關",其中琢有三尊佛像,這是"下碧霄"。再向南行,便是"梅巖",唐代陳嘏在此讀書練字。在那山谷口雕有"梅關"兩字,另刻有"梅巖山界"四字,五代留從效就在這兒建造一幢很講究的別墅。

到了宋代,留正(忠宣)在此修築一堂,題名"四梅巖",相傳舊有古鬆數百株環植在此間,但早已絕苗了。附近有一口潭,是為"綠潭",雕有"綠潭瀑布"石刻,波礫蒼勁,是唐代讀書人所寫的。爬上最高的地方,那是"風雱",有石棋局、石硯、煉丹臼。北面有雙石對崎,一泓泉水,環繞其間,宋朝寺丞黃維之題為"雲生漱玉"泉。東邊為"妙覺巖",在石屏的下面潺潺的流著清泉,石面上刻著"瑞泉"。再往東走,那是"獅巖",一塊大岩石,形狀蠻像是隻雄獅,泉石幽奇,景象清曠。

循著山路再東行,便是"龜巖",巨石贔屓,形狀像穹龜伏在鱉上。再向山坳走下來,就是"賜恩巖"了,這"賜恩巖"是唐代皇朝賜給刺史許稷的山權,又傳說是李文肅(邴)在此隱居,朝恩四及,因此,巖名"賜恩"。元祐年間,居民夜見光相,嗣後就鐫雕白衣觀音像在巖上,並有"鳶飛魚躍"四字石刻。賜恩巖的下面是"中巖",循著那山徑下來,就是"下巖",都是李邴所築造的,倚在大岩石前構築寺屋。

泉州:道教勝地清源山

這兒附近有"鏡石"、"醉月臺"等勝蹟。紫澤山西南約一公里的地方,是為右峰,也叫"西巖",和"東巖"對崎,元代王翰,鐫刻"天海一色"四字在岩石上。迤邐南下,矗起三石為三峰,巖高百餘尺,嵌空豎立。明代隆慶元年(一五六七),泉州知府萬慶,在石上勒"天子萬壽",稍為上端則有"西洞天",為明代林孕昌所建造的。旁邊有個石亭,叫"偕樂亭"。這下端,是"南臺巖",因在二洞的南方,所以名為"南臺",是唐代蔡南玉在此祈雨的地方,王子真寫"出岫無心"大字鐫刻石上。明代成化年間,惠禧和尚又鑿山累石,建樓築室。它的東側是"雲巢巖",岩石懸峭,石罅中常有飛雲盤旋其中,明代詹仰庇受謫罷黜之後,歸隱在這兒。附近又有個"南彌陀巖",在擎珠峰的上面,巖右有飛瀑泉,大旱也不會枯竭。

從雲巢巖下墜的巖壁之間,冬夏不停地琮琤,發出像竹箭的聲音,泉邊有塊大岩石,刻有"泉窟觀瀑"。遊人躡蹬而上,有一條小石路,通過這石徑就是一個平臺,明代詹仰庇書刻"一嘯臺"。此外,一塊豎立的岩石,元朝時期,在這石上雕琢了一座彌陀佛的塑像,高有一丈六尺,其貌特別端妙。下邊是"木龍巖",相傳,這兒有一棵古木的樹根,蜿蜒有如龍騰,為唐代歐陽秬所得,並在這兒替它撰寫贊文。

再偏西,是"觀音巖",也叫"千手巖"。宋代元祐年間,有一個靜寂的黑夜,泉州的老百姓,忽然遠望此處露顯光相,第二天,官紳居民和佛教徒集議,就在這兒開始雕琢一座觀世音的大石像在那岩石上端。紹興年間,觀音菩薩又託夢給鄉紳蔡氏,蔡氏又重新的修飾這座石像。

泉州:道教勝地清源山

下邊是"羽仙岩",在羅山和武山二峰之下,後來改名為"老君巖",天成的石像,只不過經好事者略加雕琢,儼然成為巨佛了。宋代時,羅山上有"北斗殿";武山上有"真君殿",朱子晦翁經常到這兒來遊憩。明代汪旦在此書刻"元元洞天"四字,山巔上豎立著六塊大石,季本稱之為"六老峰",並撰詩刻石。再下來是"勢至巖",有兩泓大瀑布,一條是源自泰嘉山的,一條則源自紫澤山,環著巖的左右,彙集成潭稱為"濯衣潭",後來,此潭積泥數尺,竟變成良田了,但它的石樑仍然存在。岸背有塊平石,可坐數人,並可隱沒不現,刻有"陶石"二字。再下端有個"劍潭",相傳有羽流(仙道)在此鑄劍。有個石洞,為明代丁衍夏隱讀之處,這些巖寺,都是右峰聯綴的勝地。

這清源山,風景幽美,古蹟特多,相傳宋代大中祥符元年,韓琦在泉州城內誕生時,清源山上鳴聲有如玉磬。清代陳慶鏞的《籀經堂類稿》裡記《韓魏公像贊》,有"……顯顯魏公,誕生泉國,玉磬山鳴,天蔚其特"。原注說:"公誕生泉州,初誕生時泉山鳴如玉磬者三日"。又明代成化丁酉年蔡虛齋先生中解元,清源山也鳴聲如玉磬,據《閩中摭聞》泉州府篇的記載:"蔡虛齋清以理學從祀文廟,賜諡文莊,舉解元時,清源山鳴如玉磬者三日。

泉州:道教勝地清源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