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駕崩 皇太極為何逼他最愛的妃子殉葬?

明朝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兼併東北女真各部後,在興京赫圖阿拉城建立後金政權,自稱天命皇帝。十年之後的天啟六年(1626年),68歲的努爾哈赤因老病去世,一代梟雄生涯就此告終。

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對後來的清朝而言屬於草創奠基階段,此時受漢家封建制度的影響還很小。努爾哈赤去世前,並沒有效仿中國皇室的傳統做法,遺命立下儲君,而是讓自己的子侄們實行“八王議政”制度,自行推舉領導人。

之前,有讀者朋友質疑清初八王議政制度是否存在。《東華錄·太宗錄》記載,努爾哈赤去世後,大貝勒代善擁立皇太極為帝,皇太極推辭說:“皇考無立我為君之命。若舍兄而嗣立,既懼弗克善承先志,又懼不能上契天心。”可為一例證,努爾哈赤臨終前,確實無立皇儲的舉動。


努爾哈赤駕崩 皇太極為何逼他最愛的妃子殉葬?


除了未立世子外,努爾哈赤臨終前,也未曾對自己的伴侶作出相應安排。努爾哈赤的本意,是有事大家商量著來辦,不要讓一人獨掌大權,欺壓其他弟兄。

但是,在權力鬥爭之下,努爾哈赤這種甩手掌櫃的行為,不但沒有使兄弟親人間更加和睦,反而引發了悲劇。在努爾哈赤去世的第二天,“皇后”自盡,為努爾哈赤殉葬。《武皇帝實錄》記載:“後於十二日辛亥辰時,自盡,壽三十七。”

這位“皇后”,其實並未正式冊立,其為烏喇國貝勒滿太之女。努爾哈赤前一任皇后去世後,她自動晉升為大妃,名義上為妃,而實際上居於後位。《武皇帝實錄》載:“(努爾哈赤)預遺言於諸王曰:‘俟吾終,必令殉之。’諸王以帝遺言告後,後支吾不從。”


努爾哈赤駕崩 皇太極為何逼他最愛的妃子殉葬?


從上面這段記載,透露出了一些細節。第一點,皇太極等人是在努爾哈赤死後,才跟大妃說要她殉葬的。第二點,大妃得知此事後,表現得很不情願,後來是在諸王的逼迫之下,才自盡殉葬,而且臨死前許下遺願,希望諸王善待她兩個年幼的兒子。

大妃共為努爾哈赤生下三個兒子,大兒子為阿濟格,兩個幼子分別為多爾袞和多鐸,在努爾哈赤去世時,分別只有15歲和13歲。從清朝歷史來看,皇室並沒有皇帝駕崩而皇后殉葬的習俗,而且根據從諸多細節,努爾哈赤生前也許根本沒有留下什麼遺言,而是以皇太極為首的幾位貝勒捏造出來,逼迫大妃殉葬的。

而皇太極之所以要逼迫大妃殉葬,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努爾哈赤臨終前留下的八王議政制度。


努爾哈赤駕崩 皇太極為何逼他最愛的妃子殉葬?


努爾哈赤去世前,皇太極因為在諸王中戰功最高,一人獨掌兩黃旗,加之得到大貝勒代善的支持,八旗已得其三,勢力最大。因此在努爾哈赤去世後的權力真空期,皇太極順利被眾人推舉,登上了皇位。

然而努爾哈赤英雄暮年,舐犢情深,也非常疼愛多爾袞和多鐸兩個小兒子。據孟森先生考證,多爾袞和多鐸成年之前,就已經各為一旗旗主,加上阿濟格這一母同胞的三兄弟,已掌三旗。

假如讓大妃繼續活著世上,撫養多爾袞和多鐸成年,這三兄弟聯合起來,將有與皇太極分庭抗禮的實力,對其皇位是潛在的巨大威脅。因此皇太極先除去其母,日後在通過自己的影響力,讓多爾袞和多鐸倒向自己一方,來鞏固自己皇位。努爾哈赤生前關懷稚子的善意,不料卻成為了逼迫大妃殉死的催命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