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敬之

1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法養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也。”(《清聖祖實錄》卷一五一,康熙三十年五月乙巳)

康熙三十年(1691)五月,皇帝率諸王公大臣約蒙古各部落首領會盟多倫諾爾歸來,古北口總兵官蔡元報告其管轄的那一帶長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工部擬批准,怎料康熙以此諭駁回。

世人皆認為康熙之所以不再修築長城,是因其從歷史的經驗教訓和祖輩入關的經歷中認識到:長城並不是防患固國的屏障,真正的長城在人民的心中,在富民強國,凝聚民族精神裡。

"

向敬之

1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法養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也。”(《清聖祖實錄》卷一五一,康熙三十年五月乙巳)

康熙三十年(1691)五月,皇帝率諸王公大臣約蒙古各部落首領會盟多倫諾爾歸來,古北口總兵官蔡元報告其管轄的那一帶長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工部擬批准,怎料康熙以此諭駁回。

世人皆認為康熙之所以不再修築長城,是因其從歷史的經驗教訓和祖輩入關的經歷中認識到:長城並不是防患固國的屏障,真正的長城在人民的心中,在富民強國,凝聚民族精神裡。

康熙為何有廢長城之舉?雍正說:大清已實現華夷一家

中年康熙讀書像

這斷章取義丟了前文:“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清聖祖實錄》卷一五一,康熙三十年五月乙巳)那才是康熙心裡盤算著的另一種政治策略:長城內外都是他的天下,今有提議修繕八旗子弟鐵血破殘垣的長城,是要防患北國冰天雪域再起龍吟氣,還是指桑罵槐稱其外族主政的不合正統?他豈能“興工勞役”再修一道土工長城,重築分割關內多民族與“三北”遊牧民族的隔離牆,來時刻提醒自己來自關外,是強搶過來的“帝王治天下”之“本原”,而非由來有“自”。

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理念,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禮記》進一步對“大一統”有云:“天無二日,土無二主,家無二尊,以之治之也,即大一統之義也。”但是,部落之爭,國家之戰,導致了中原地區政權修長城,以抗禦邊患,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秦始皇築長城,以此作為中原農耕民族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風火牆,作為華夏文化與草原文化的分界線。

長城內外,對立衝突。歷史上的“中國”,也就成為一個政治地理和國家疆域的舊概念,也導致了商周以降的中原歷代王朝,尤其是漢族中央政權,一方面強化“大一統”,一方面排斥“夷狄”。所謂“內中國外夷狄”,也就成為了中原政權堅守的民族觀念和傳統。

為了這一個分界線,歷朝歷代對長城賦予了重大的軍事防禦功能。中央政權不惜靡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斷修復、加固長城。而此卻以明朝為最,明朝自太祖開國起,不但分封了九大攘夷塞王,而且把修長城當為一項國策,一直延續到崇禎亡國前夕。

2

明修長城,最初旨在防禦蒙古殘元勢力,後來又與蒙古瓦剌、韃靼對峙,後攔截東北女真—滿洲不得破關南下。這道防火牆真的有用嗎?作用是有一些,像明軍扼守山海關,滿洲勢力直至明亡後吳三桂被迫開關迎降前,始終不能越過此處長城一步。但是,1449年的土木之變,1629年的己巳之變,也先的瓦剌兵,皇太極的後金兵,先後威脅明朝京師,都是越過長城後的長驅直入。

就是皇太極時期,八旗兵曾五次入關,對明朝社會秩序、經濟生產以及政治建設,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甲申鉅變,滿洲入關,問鼎北京,逐鹿中原。長城,對於清朝政權而言,早已失去了防禦“三北”遊牧勢力的作用。

先說東北。

這是滿洲統治者的發祥之地、龍興之地,皇太極時代已基本統一東北全境:“自東北海濱,迄西北海濱,其間使犬、使鹿之邦,及產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種、漁獵為生之俗,厄魯特部落,以至斡難河源,遠邇諸國,在在臣服。”(《清太宗實錄》卷六十一,崇德七年六月辛丑)迄至順治元年,攝政睿親王多爾袞統兵入關,也相繼拿下了明軍撤走的寧遠、中後所等四處孤城。

至康熙二十八年,清廷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東段邊境,將北至外興安嶺以南的廣闊地區,都納入了大清王朝的版圖。

"

向敬之

1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法養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也。”(《清聖祖實錄》卷一五一,康熙三十年五月乙巳)

康熙三十年(1691)五月,皇帝率諸王公大臣約蒙古各部落首領會盟多倫諾爾歸來,古北口總兵官蔡元報告其管轄的那一帶長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工部擬批准,怎料康熙以此諭駁回。

世人皆認為康熙之所以不再修築長城,是因其從歷史的經驗教訓和祖輩入關的經歷中認識到:長城並不是防患固國的屏障,真正的長城在人民的心中,在富民強國,凝聚民族精神裡。

康熙為何有廢長城之舉?雍正說:大清已實現華夷一家

中年康熙讀書像

這斷章取義丟了前文:“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清聖祖實錄》卷一五一,康熙三十年五月乙巳)那才是康熙心裡盤算著的另一種政治策略:長城內外都是他的天下,今有提議修繕八旗子弟鐵血破殘垣的長城,是要防患北國冰天雪域再起龍吟氣,還是指桑罵槐稱其外族主政的不合正統?他豈能“興工勞役”再修一道土工長城,重築分割關內多民族與“三北”遊牧民族的隔離牆,來時刻提醒自己來自關外,是強搶過來的“帝王治天下”之“本原”,而非由來有“自”。

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理念,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禮記》進一步對“大一統”有云:“天無二日,土無二主,家無二尊,以之治之也,即大一統之義也。”但是,部落之爭,國家之戰,導致了中原地區政權修長城,以抗禦邊患,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秦始皇築長城,以此作為中原農耕民族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風火牆,作為華夏文化與草原文化的分界線。

長城內外,對立衝突。歷史上的“中國”,也就成為一個政治地理和國家疆域的舊概念,也導致了商周以降的中原歷代王朝,尤其是漢族中央政權,一方面強化“大一統”,一方面排斥“夷狄”。所謂“內中國外夷狄”,也就成為了中原政權堅守的民族觀念和傳統。

為了這一個分界線,歷朝歷代對長城賦予了重大的軍事防禦功能。中央政權不惜靡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斷修復、加固長城。而此卻以明朝為最,明朝自太祖開國起,不但分封了九大攘夷塞王,而且把修長城當為一項國策,一直延續到崇禎亡國前夕。

2

明修長城,最初旨在防禦蒙古殘元勢力,後來又與蒙古瓦剌、韃靼對峙,後攔截東北女真—滿洲不得破關南下。這道防火牆真的有用嗎?作用是有一些,像明軍扼守山海關,滿洲勢力直至明亡後吳三桂被迫開關迎降前,始終不能越過此處長城一步。但是,1449年的土木之變,1629年的己巳之變,也先的瓦剌兵,皇太極的後金兵,先後威脅明朝京師,都是越過長城後的長驅直入。

就是皇太極時期,八旗兵曾五次入關,對明朝社會秩序、經濟生產以及政治建設,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甲申鉅變,滿洲入關,問鼎北京,逐鹿中原。長城,對於清朝政權而言,早已失去了防禦“三北”遊牧勢力的作用。

先說東北。

這是滿洲統治者的發祥之地、龍興之地,皇太極時代已基本統一東北全境:“自東北海濱,迄西北海濱,其間使犬、使鹿之邦,及產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種、漁獵為生之俗,厄魯特部落,以至斡難河源,遠邇諸國,在在臣服。”(《清太宗實錄》卷六十一,崇德七年六月辛丑)迄至順治元年,攝政睿親王多爾袞統兵入關,也相繼拿下了明軍撤走的寧遠、中後所等四處孤城。

至康熙二十八年,清廷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東段邊境,將北至外興安嶺以南的廣闊地區,都納入了大清王朝的版圖。

康熙為何有廢長城之舉?雍正說:大清已實現華夷一家

皇太極像

再說北部。

這是蒙古部族勢力範圍,諸部互不統屬,紛爭不斷。皇太極天聰年間,對強悍的察哈爾部進行多次征討,迫使其首領林丹汗死在流亡途中。皇太極一統漠南蒙古,並組建蒙古八旗,以盟旗制度統轄蒙古諸部,並威逼漠北蒙古即喀爾喀諸部與清廷建立朝貢關係。

再說西北。

康熙二十九年,準噶爾首領噶爾丹率部東侵,意圖與清廷爭奪內外蒙古。康熙帝先派兩路大軍緊急,繼而御駕親征,大敗噶爾丹,使之帶著千餘人倉皇逃亡漠北。

康熙初征大勝,為加強北方邊防與喀爾喀諸部管理,於是邀約蒙古諸部貴族,進行一次多倫會盟,定疆界,製法令,並將在內蒙古推行的盟旗制度推至喀爾喀三部,明確清朝中央政府對喀爾喀蒙古的國家主權管理。

此時的長城,雖然承載了幾千年的歷史風雨和民族記憶,但不過是橫亙在大清王朝內陸的一座長長的土牆。倘若再如前明那般勞民百萬,斥資巨大,那也是典型的浪費,勞民傷財。

當然,康熙廢長城之舉,又是中華歷史上的一大創舉,正式將中央政府直轄的勢力範圍“中國”的地理座標,由秦修長城真正的、全面的、縱深地延伸到長城以外,實現了長城內外的“大一統”。

3

康熙帝果斷地制止大臣請旨撥款修復長城,這就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康熙廢長城”。此舉,標誌著在政治上中國不再有長城內外之分,也廢棄了承傳了兩千多前的“華夷之辨”。

他死後沒有明確繼承人選,雍正即位頗受爭議。湘南士人曾靜大肆炒作呂留良的“華夷之說”,將入中原的滿人指斥為“異類”、為“禽獸”,遭到雍正嚴厲地反駁:“逆賊呂留良等,以夷狄比於禽獸,未知上天厭棄內地無有德者,方眷命我外夷為內地主……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並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今逆賊等於天下一統、華夷一家之時,而妄判中外,謬生忿戾,豈非逆天悖理,無父無君,蜂蟻不若之異類乎?”(《大義覺迷錄》卷一)

"

向敬之

1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法養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也。”(《清聖祖實錄》卷一五一,康熙三十年五月乙巳)

康熙三十年(1691)五月,皇帝率諸王公大臣約蒙古各部落首領會盟多倫諾爾歸來,古北口總兵官蔡元報告其管轄的那一帶長城“傾塌甚多,請行修築”,工部擬批准,怎料康熙以此諭駁回。

世人皆認為康熙之所以不再修築長城,是因其從歷史的經驗教訓和祖輩入關的經歷中認識到:長城並不是防患固國的屏障,真正的長城在人民的心中,在富民強國,凝聚民族精神裡。

康熙為何有廢長城之舉?雍正說:大清已實現華夷一家

中年康熙讀書像

這斷章取義丟了前文:“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專恃險阻。”(《清聖祖實錄》卷一五一,康熙三十年五月乙巳)那才是康熙心裡盤算著的另一種政治策略:長城內外都是他的天下,今有提議修繕八旗子弟鐵血破殘垣的長城,是要防患北國冰天雪域再起龍吟氣,還是指桑罵槐稱其外族主政的不合正統?他豈能“興工勞役”再修一道土工長城,重築分割關內多民族與“三北”遊牧民族的隔離牆,來時刻提醒自己來自關外,是強搶過來的“帝王治天下”之“本原”,而非由來有“自”。

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理念,認為“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禮記》進一步對“大一統”有云:“天無二日,土無二主,家無二尊,以之治之也,即大一統之義也。”但是,部落之爭,國家之戰,導致了中原地區政權修長城,以抗禦邊患,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秦始皇築長城,以此作為中原農耕民族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風火牆,作為華夏文化與草原文化的分界線。

長城內外,對立衝突。歷史上的“中國”,也就成為一個政治地理和國家疆域的舊概念,也導致了商周以降的中原歷代王朝,尤其是漢族中央政權,一方面強化“大一統”,一方面排斥“夷狄”。所謂“內中國外夷狄”,也就成為了中原政權堅守的民族觀念和傳統。

為了這一個分界線,歷朝歷代對長城賦予了重大的軍事防禦功能。中央政權不惜靡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斷修復、加固長城。而此卻以明朝為最,明朝自太祖開國起,不但分封了九大攘夷塞王,而且把修長城當為一項國策,一直延續到崇禎亡國前夕。

2

明修長城,最初旨在防禦蒙古殘元勢力,後來又與蒙古瓦剌、韃靼對峙,後攔截東北女真—滿洲不得破關南下。這道防火牆真的有用嗎?作用是有一些,像明軍扼守山海關,滿洲勢力直至明亡後吳三桂被迫開關迎降前,始終不能越過此處長城一步。但是,1449年的土木之變,1629年的己巳之變,也先的瓦剌兵,皇太極的後金兵,先後威脅明朝京師,都是越過長城後的長驅直入。

就是皇太極時期,八旗兵曾五次入關,對明朝社會秩序、經濟生產以及政治建設,都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甲申鉅變,滿洲入關,問鼎北京,逐鹿中原。長城,對於清朝政權而言,早已失去了防禦“三北”遊牧勢力的作用。

先說東北。

這是滿洲統治者的發祥之地、龍興之地,皇太極時代已基本統一東北全境:“自東北海濱,迄西北海濱,其間使犬、使鹿之邦,及產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種、漁獵為生之俗,厄魯特部落,以至斡難河源,遠邇諸國,在在臣服。”(《清太宗實錄》卷六十一,崇德七年六月辛丑)迄至順治元年,攝政睿親王多爾袞統兵入關,也相繼拿下了明軍撤走的寧遠、中後所等四處孤城。

至康熙二十八年,清廷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中俄東段邊境,將北至外興安嶺以南的廣闊地區,都納入了大清王朝的版圖。

康熙為何有廢長城之舉?雍正說:大清已實現華夷一家

皇太極像

再說北部。

這是蒙古部族勢力範圍,諸部互不統屬,紛爭不斷。皇太極天聰年間,對強悍的察哈爾部進行多次征討,迫使其首領林丹汗死在流亡途中。皇太極一統漠南蒙古,並組建蒙古八旗,以盟旗制度統轄蒙古諸部,並威逼漠北蒙古即喀爾喀諸部與清廷建立朝貢關係。

再說西北。

康熙二十九年,準噶爾首領噶爾丹率部東侵,意圖與清廷爭奪內外蒙古。康熙帝先派兩路大軍緊急,繼而御駕親征,大敗噶爾丹,使之帶著千餘人倉皇逃亡漠北。

康熙初征大勝,為加強北方邊防與喀爾喀諸部管理,於是邀約蒙古諸部貴族,進行一次多倫會盟,定疆界,製法令,並將在內蒙古推行的盟旗制度推至喀爾喀三部,明確清朝中央政府對喀爾喀蒙古的國家主權管理。

此時的長城,雖然承載了幾千年的歷史風雨和民族記憶,但不過是橫亙在大清王朝內陸的一座長長的土牆。倘若再如前明那般勞民百萬,斥資巨大,那也是典型的浪費,勞民傷財。

當然,康熙廢長城之舉,又是中華歷史上的一大創舉,正式將中央政府直轄的勢力範圍“中國”的地理座標,由秦修長城真正的、全面的、縱深地延伸到長城以外,實現了長城內外的“大一統”。

3

康熙帝果斷地制止大臣請旨撥款修復長城,這就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康熙廢長城”。此舉,標誌著在政治上中國不再有長城內外之分,也廢棄了承傳了兩千多前的“華夷之辨”。

他死後沒有明確繼承人選,雍正即位頗受爭議。湘南士人曾靜大肆炒作呂留良的“華夷之說”,將入中原的滿人指斥為“異類”、為“禽獸”,遭到雍正嚴厲地反駁:“逆賊呂留良等,以夷狄比於禽獸,未知上天厭棄內地無有德者,方眷命我外夷為內地主……自我朝入主中土,君臨天下,並蒙古極邊諸部落,俱歸版圖。是中國之疆土開拓廣遠,乃中國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華夷中外之分論哉?……今逆賊等於天下一統、華夷一家之時,而妄判中外,謬生忿戾,豈非逆天悖理,無父無君,蜂蟻不若之異類乎?”(《大義覺迷錄》卷一)

康熙為何有廢長城之舉?雍正說:大清已實現華夷一家

允禮所繪雍正像

雍正的雄辯,雖有自我頌揚之意,但也間接地說明了康熙帝將太宗“滿洲、蒙古、漢人,俱為一體”的政治思想,推至了“天下一統、華夷一家”的融合高度。康熙帝堅持國家的統一,推行民族聯合政策,實現了國家與民族的“大一統”。

這是前所未有、史無前例的。

這讓大分裂時代承載著軍事防禦功能的長城,成為了盛世之下的一道憑弔歷史的文化遺產。

滿洲自關外入主中原,以滿族這一人數較少的統治民族高居中國頂層。康熙將從皇太極、順治處繼承的“滿漢一家”民族思想,做了深化。他要做“中外一視”“天下一家”的共主,證明自家皇權體系是“大一統”的正脈。從其親政以來的諸多大事:平叛三藩、收服臺灣、興廢太子、以治兼道、出兵準部……來看,其都是謹終如始地精心構建“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清聖祖實錄》卷二百七十五,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辛未)的康熙盛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