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年40萬輛,北汽新能源完成了從無到有的高速發展。而隨著北汽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保有量增加,以及消費升級帶來的市場變化,曾經以“中端+國民車”為主力的產品結構已不足以支撐其繼續向上發展。

站在新起點,尋找新的突破口,是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2.0時代的新使命。2019年北汽新能源提出“品牌向上、產品向上”的發展戰略,經過半年調整,北汽新能源以中高端車型銷量佔比達90%,給出了一個不錯的開頭。接下來,北汽新能源將以技術為驅動,繼續朝著由高速度向高質量方向轉型發展。

從零起步到40萬輛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起初非常小眾,到200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也僅為5000輛,為鼓勵新能源汽車發展,當年四部委聯合啟動“十城千輛工程”(全稱為“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應用工程”),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迎來產業化時代。

也是在這一年,北汽集團意識到政策背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潛力,並在當年11月正式成立北汽新能源。由此,北汽新能源開始了十年新能源造車之路。

在市場化初期,北汽新能源依託傳統汽車業務,以公車消費為主,一直到2013年北汽新能源才從傳統業務中剝離出來,引入外部投資,成立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到2014年,北汽新能源才面向私人市場,於3月推出首款純電動轎車E150EV,但整個上半年也只賣出1輛車。

接下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進步、產品升級和生態進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並接納新能源汽車,北汽新能源才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18年3月26日北汽新能源第20萬輛純電動汽車下線,從1到20萬輛的發展,用了4年時間;而從20萬輛到30萬輛只用了8個月。如今北汽新能源的市場保有量超過40萬輛。

經過高速發展,北汽新能源已經站上了40萬輛的新起點,再次出發,向著哪個方向前進,是北汽新能源在新能源2.0時代需要思考的問題。

向上實現高端化轉型

事實上,北汽新能源的高速發展主要依賴的是“中端+國民車”的產品結構,特別是售價10萬元以內的國民車EC系列車型貢獻頗大。這樣的產品結構在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馬仿列看來,“在當時是對的,適用於幾年前的一個現狀。如今隨著技術快速發展以及消費升級、消費群體越來越年輕化,戰略必須向中高端方向轉型。”

於是,在2019年,北汽新能源提出“品牌向上、產品向上”的發展戰略。

在推動品牌向上方面,北汽新能源推出ARCFOX全新高端子品牌,並推出全球首個商業搭載5G技術的全新IMC智能模塊標準架構,實現L3至L4級的自動駕駛技術。與此同時北汽新能源還與戴姆勒、麥格納、華為等展開技術合作。

在推動產品向上方面,2019年,北汽新能源打造了“3456”產品體系,續航里程覆蓋300km至600km,能夠差異化滿足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其中,基於“達爾文系統”打造的EU5、EX3、EX5三款中高端車型,在上半年為北汽新能源貢獻了90%的銷量。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累計銷量為65159輛,同比增長21.57%。而這也表明,北汽新能源品牌、產品雙向上戰略成效初顯。

技術驅動高質量發展

在由高速度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過程中,無論是實現品牌向上,還是達成產品向上,北汽新能源都依靠技術向上來驅動。馬仿列表示,“5G推出後,對北汽新能源,對行業所有玩家來說,都面臨著巨大壓力和挑戰,解決問題根本上還是靠技術進步。”

據瞭解,北汽新能源在研發方面共投入53億元,佔營收的10%,目前已在全球擁有六國八地研發中心,打造了近1500人的新能源汽車專業研發團隊。其中,7月22日啟用的北汽新能源試驗中心,耗資20.51億元打造,擁有88個實驗室、400餘臺套測試設備,將成為北汽新能源技術進步的加速器,滿足其對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開發需求。

同時,作為技術研發的集大成者,“達爾文系統”在2018年被推出,擁有11項“黑科技”,涵蓋整車技術、三電系統、智能駕駛、智能網聯以及平臺開放與數據安全等多個領域。如今,“達爾文系統”再次新增7項“黑科技”,包括智能溫控技術、一體化液冷箱體技術、第三代超級電驅、E-Secure防護架構、I-Drive智能系統、無線充電技術以及制動意圖識別與高回饋功能策略等,這些技術已在後續車型上陸續應用。

隨著搭載新技術的車型陸續上市,北汽新能源的產品結構將得到有效改善,並將在中高端市場實現突破。品牌向上、產品向上,北汽新能源繼續在路上。

原標題:北汽新能源 40萬輛新起點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