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

1840年7月。

英國鉄艦上的“夷炮”轟開了“天朝上邦”的滿清的家門兒,在朝堂裡,一些頗有遠見卓識的士人,開始切實地感受到那些“奇技淫巧”,也確實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而在同時期的歐洲,也有這樣一種“老生常談”開始流傳了起來:說是中國人也忒好玩兒了。他們首先配製出火藥來,卻只對放個煙花、點個炮仗興味盎然,再不過,就是看個竄天猴伍的;鑄炮的技術,卻直等到火藥的配方傳到了歐洲,才由我們去發明。

這個段子後來又“談”到了國內。

就有些個我們中國人,自己都覺著很有些道理了;事實上,這很扯。

就跟早先一直在大清國的官老爺們口中傳說的,那些“蠻夷”與鳥獸為伍,腿上沒有膝蓋骨,不能打彎,撂倒到地上自己個兒都爬不起來一樣。

"

1840年7月。

英國鉄艦上的“夷炮”轟開了“天朝上邦”的滿清的家門兒,在朝堂裡,一些頗有遠見卓識的士人,開始切實地感受到那些“奇技淫巧”,也確實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而在同時期的歐洲,也有這樣一種“老生常談”開始流傳了起來:說是中國人也忒好玩兒了。他們首先配製出火藥來,卻只對放個煙花、點個炮仗興味盎然,再不過,就是看個竄天猴伍的;鑄炮的技術,卻直等到火藥的配方傳到了歐洲,才由我們去發明。

這個段子後來又“談”到了國內。

就有些個我們中國人,自己都覺著很有些道理了;事實上,這很扯。

就跟早先一直在大清國的官老爺們口中傳說的,那些“蠻夷”與鳥獸為伍,腿上沒有膝蓋骨,不能打彎,撂倒到地上自己個兒都爬不起來一樣。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那麼在我們歷史上,火器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呢?

宋朝

北宋仁宗年間,官修了一部軍事典籍——《武經總要》,其中已經綜述了當時使用的火器,有十餘種之多。如火箭、火炮、引火球、竹火鷂等,都一一記錄在列。

只不過有專家稱,這些火器多是由竹筒或陶瓷製成。

除了文獻上的記載,在近些年田野考古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相應的證據:

1985年6月,美國的葉山博士來到四川大足石窟考察,在北山第149號石窟,發現一個宋代的銃炮造像。造像所展示的銃炮已經點燃,並噴出火焰和球形彈丸。葉山博士將造像的年代釐定為南宋時期,這可比西方早期的銃炮,早了至少一百多年呢。(據李約瑟《中國的地震與文明》)

其實在茅元儀(約公元1570-1637年)的《武備志》裡就曾有一段對火銃較為詳盡的文字描述,與造像上的火銃形象是頗為相似的,恰好可以互為印證。

"

1840年7月。

英國鉄艦上的“夷炮”轟開了“天朝上邦”的滿清的家門兒,在朝堂裡,一些頗有遠見卓識的士人,開始切實地感受到那些“奇技淫巧”,也確實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而在同時期的歐洲,也有這樣一種“老生常談”開始流傳了起來:說是中國人也忒好玩兒了。他們首先配製出火藥來,卻只對放個煙花、點個炮仗興味盎然,再不過,就是看個竄天猴伍的;鑄炮的技術,卻直等到火藥的配方傳到了歐洲,才由我們去發明。

這個段子後來又“談”到了國內。

就有些個我們中國人,自己都覺著很有些道理了;事實上,這很扯。

就跟早先一直在大清國的官老爺們口中傳說的,那些“蠻夷”與鳥獸為伍,腿上沒有膝蓋骨,不能打彎,撂倒到地上自己個兒都爬不起來一樣。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那麼在我們歷史上,火器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呢?

宋朝

北宋仁宗年間,官修了一部軍事典籍——《武經總要》,其中已經綜述了當時使用的火器,有十餘種之多。如火箭、火炮、引火球、竹火鷂等,都一一記錄在列。

只不過有專家稱,這些火器多是由竹筒或陶瓷製成。

除了文獻上的記載,在近些年田野考古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相應的證據:

1985年6月,美國的葉山博士來到四川大足石窟考察,在北山第149號石窟,發現一個宋代的銃炮造像。造像所展示的銃炮已經點燃,並噴出火焰和球形彈丸。葉山博士將造像的年代釐定為南宋時期,這可比西方早期的銃炮,早了至少一百多年呢。(據李約瑟《中國的地震與文明》)

其實在茅元儀(約公元1570-1637年)的《武備志》裡就曾有一段對火銃較為詳盡的文字描述,與造像上的火銃形象是頗為相似的,恰好可以互為印證。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銃炮

《宋史·陳規傳》還講過一個故事:

紹定二年(即公元1132年),李衡攻打德安,“(陳)規以六十人持火銃自西門出,焚天橋,以火牛助之。須臾皆燼,(李)橫拔寨去。”

陳規在自己的《守城錄》裡,也提到了這次戰役,說是有好幾種火器都被運用在這場戰爭中,僅火銃就有30條。

到了南宋的後期,火器的製造就頗具規模了。

如南宋理宗寶祐四年(即公元1256年),馬光佐知建康府(今南京)的時候,宋廷就搞起一個大型兵工廠,統一製造出的火器,再分發到各地的軍營。直到開慶元年(公元1259),庫裡尚存放著火器六萬餘件呢,其中就包括鐵火筒和突火筒(據,周應合《景定建康志》)。

由上述記載中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最晚在公元1259年的時候,我們已經制造出銅銃和鐵火槍了。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戰場上,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了。

元朝

"

1840年7月。

英國鉄艦上的“夷炮”轟開了“天朝上邦”的滿清的家門兒,在朝堂裡,一些頗有遠見卓識的士人,開始切實地感受到那些“奇技淫巧”,也確實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而在同時期的歐洲,也有這樣一種“老生常談”開始流傳了起來:說是中國人也忒好玩兒了。他們首先配製出火藥來,卻只對放個煙花、點個炮仗興味盎然,再不過,就是看個竄天猴伍的;鑄炮的技術,卻直等到火藥的配方傳到了歐洲,才由我們去發明。

這個段子後來又“談”到了國內。

就有些個我們中國人,自己都覺著很有些道理了;事實上,這很扯。

就跟早先一直在大清國的官老爺們口中傳說的,那些“蠻夷”與鳥獸為伍,腿上沒有膝蓋骨,不能打彎,撂倒到地上自己個兒都爬不起來一樣。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那麼在我們歷史上,火器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呢?

宋朝

北宋仁宗年間,官修了一部軍事典籍——《武經總要》,其中已經綜述了當時使用的火器,有十餘種之多。如火箭、火炮、引火球、竹火鷂等,都一一記錄在列。

只不過有專家稱,這些火器多是由竹筒或陶瓷製成。

除了文獻上的記載,在近些年田野考古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相應的證據:

1985年6月,美國的葉山博士來到四川大足石窟考察,在北山第149號石窟,發現一個宋代的銃炮造像。造像所展示的銃炮已經點燃,並噴出火焰和球形彈丸。葉山博士將造像的年代釐定為南宋時期,這可比西方早期的銃炮,早了至少一百多年呢。(據李約瑟《中國的地震與文明》)

其實在茅元儀(約公元1570-1637年)的《武備志》裡就曾有一段對火銃較為詳盡的文字描述,與造像上的火銃形象是頗為相似的,恰好可以互為印證。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銃炮

《宋史·陳規傳》還講過一個故事:

紹定二年(即公元1132年),李衡攻打德安,“(陳)規以六十人持火銃自西門出,焚天橋,以火牛助之。須臾皆燼,(李)橫拔寨去。”

陳規在自己的《守城錄》裡,也提到了這次戰役,說是有好幾種火器都被運用在這場戰爭中,僅火銃就有30條。

到了南宋的後期,火器的製造就頗具規模了。

如南宋理宗寶祐四年(即公元1256年),馬光佐知建康府(今南京)的時候,宋廷就搞起一個大型兵工廠,統一製造出的火器,再分發到各地的軍營。直到開慶元年(公元1259),庫裡尚存放著火器六萬餘件呢,其中就包括鐵火筒和突火筒(據,周應合《景定建康志》)。

由上述記載中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最晚在公元1259年的時候,我們已經制造出銅銃和鐵火槍了。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戰場上,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了。

元朝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史籍中,有關有關元代軍隊配備火銃或者將火銃用於實戰的記載,集中出現在元代的末年,相對也並不豐富。有趣的是在現代考古過程中,發現的最早的銅火銃實物,卻是屬於元代的。

1935年,在北京房山雲居寺裡,就發現了一件刻有“至順三年二月吉日綏邊討寇軍第叄佰號馬山”銘文的銅火銃。銃身全長353毫米,口徑105毫米,重6.94千克,銃身前部另刻有“射穿百札·聲動九天”,中部刻“神飛”,尾部“至正辛卯”、“天山”字樣。

此外,另有阿城銃、西安景龍池銃、通縣銃、張家口銃,專家以為也是出自元代的。

也是在這個時期,歐洲開始出現了火器製造技術。

其實早在1258 年的時候,蒙古鐵騎已經在使用由俘獲的宋國的匠人制造出出的火箭、噴火筒和火銃了。西征到阿拉伯帝國,並在那裡建立起蒙古伊利汗國的時候,火器製作技術,也隨之傳播到了那裡,是極有可能的。

19世紀初的時候,波蘭扎沃斯基伯爵就曾藏有一部手稿——《諸藝大全》,是由蒙古伊利汗國的阿拉伯人沙姆丁寫的,大約成書於公元1320年左右。書中便提到了“中國箭”(火箭),並配有插圖,圖中手持噴火筒的是一名蒙古士兵。手稿後來被移藏於俄國聖彼得堡博物館。

這個故事並不是孤例,相關的記載其實還有很多,錢君於此不再一一引證。我們的火器製作技術,正是在這個時期由蒙古人傳播到歐洲的,當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

1840年7月。

英國鉄艦上的“夷炮”轟開了“天朝上邦”的滿清的家門兒,在朝堂裡,一些頗有遠見卓識的士人,開始切實地感受到那些“奇技淫巧”,也確實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而在同時期的歐洲,也有這樣一種“老生常談”開始流傳了起來:說是中國人也忒好玩兒了。他們首先配製出火藥來,卻只對放個煙花、點個炮仗興味盎然,再不過,就是看個竄天猴伍的;鑄炮的技術,卻直等到火藥的配方傳到了歐洲,才由我們去發明。

這個段子後來又“談”到了國內。

就有些個我們中國人,自己都覺著很有些道理了;事實上,這很扯。

就跟早先一直在大清國的官老爺們口中傳說的,那些“蠻夷”與鳥獸為伍,腿上沒有膝蓋骨,不能打彎,撂倒到地上自己個兒都爬不起來一樣。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那麼在我們歷史上,火器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呢?

宋朝

北宋仁宗年間,官修了一部軍事典籍——《武經總要》,其中已經綜述了當時使用的火器,有十餘種之多。如火箭、火炮、引火球、竹火鷂等,都一一記錄在列。

只不過有專家稱,這些火器多是由竹筒或陶瓷製成。

除了文獻上的記載,在近些年田野考古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相應的證據:

1985年6月,美國的葉山博士來到四川大足石窟考察,在北山第149號石窟,發現一個宋代的銃炮造像。造像所展示的銃炮已經點燃,並噴出火焰和球形彈丸。葉山博士將造像的年代釐定為南宋時期,這可比西方早期的銃炮,早了至少一百多年呢。(據李約瑟《中國的地震與文明》)

其實在茅元儀(約公元1570-1637年)的《武備志》裡就曾有一段對火銃較為詳盡的文字描述,與造像上的火銃形象是頗為相似的,恰好可以互為印證。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銃炮

《宋史·陳規傳》還講過一個故事:

紹定二年(即公元1132年),李衡攻打德安,“(陳)規以六十人持火銃自西門出,焚天橋,以火牛助之。須臾皆燼,(李)橫拔寨去。”

陳規在自己的《守城錄》裡,也提到了這次戰役,說是有好幾種火器都被運用在這場戰爭中,僅火銃就有30條。

到了南宋的後期,火器的製造就頗具規模了。

如南宋理宗寶祐四年(即公元1256年),馬光佐知建康府(今南京)的時候,宋廷就搞起一個大型兵工廠,統一製造出的火器,再分發到各地的軍營。直到開慶元年(公元1259),庫裡尚存放著火器六萬餘件呢,其中就包括鐵火筒和突火筒(據,周應合《景定建康志》)。

由上述記載中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最晚在公元1259年的時候,我們已經制造出銅銃和鐵火槍了。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戰場上,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了。

元朝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史籍中,有關有關元代軍隊配備火銃或者將火銃用於實戰的記載,集中出現在元代的末年,相對也並不豐富。有趣的是在現代考古過程中,發現的最早的銅火銃實物,卻是屬於元代的。

1935年,在北京房山雲居寺裡,就發現了一件刻有“至順三年二月吉日綏邊討寇軍第叄佰號馬山”銘文的銅火銃。銃身全長353毫米,口徑105毫米,重6.94千克,銃身前部另刻有“射穿百札·聲動九天”,中部刻“神飛”,尾部“至正辛卯”、“天山”字樣。

此外,另有阿城銃、西安景龍池銃、通縣銃、張家口銃,專家以為也是出自元代的。

也是在這個時期,歐洲開始出現了火器製造技術。

其實早在1258 年的時候,蒙古鐵騎已經在使用由俘獲的宋國的匠人制造出出的火箭、噴火筒和火銃了。西征到阿拉伯帝國,並在那裡建立起蒙古伊利汗國的時候,火器製作技術,也隨之傳播到了那裡,是極有可能的。

19世紀初的時候,波蘭扎沃斯基伯爵就曾藏有一部手稿——《諸藝大全》,是由蒙古伊利汗國的阿拉伯人沙姆丁寫的,大約成書於公元1320年左右。書中便提到了“中國箭”(火箭),並配有插圖,圖中手持噴火筒的是一名蒙古士兵。手稿後來被移藏於俄國聖彼得堡博物館。

這個故事並不是孤例,相關的記載其實還有很多,錢君於此不再一一引證。我們的火器製作技術,正是在這個時期由蒙古人傳播到歐洲的,當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明朝

明代初期,我們的火器技術得以迅猛的發展。在大明王朝的建立過程中,火器已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然也就很受當時的皇帝們的重視了。

如在中華點校本的《明史·兵志一》裡,就有記載稱,“京軍三大營,一曰五軍,一曰三千,一曰神機。其制皆備於永樂時。”其中的神機營,便是使用火器(主要是火銃)作戰的“特種部隊”。到了永樂年間,就已經成功製造出重達千斤的大型火銃(炮)了。這時的火器技術是上承宋、元的。

明代中後期,我們的火器製造技術開始逐漸落後於西方。

當資本主義萌芽於14世紀最早出現在歐洲的時候,他們的手工業作坊裡,已經開始仿製從中國傳過去的火器。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中,歐洲的手工作坊分工越來越精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工藝水平改進的節奏加快。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沉澱。當葡萄牙人冒險渡洋開始騷擾大明的東南沿海時,葡萄牙人的佛郎機,驚豔了整個大明朝堂,這可比大明的神機火炮要先進的多,威力也更大得多。

當時明朝得到這種大炮的方式主要有三個:

  • 其一,是在騷擾我國東南沿海的荷蘭殖民者船上發現的;
  • 其二,是由來華的天主教耶穌會士介紹來的;
  • 其三,是明朝廷仿製而來的。

明廷迫於軍事上的需要,積極吸收、推廣和改進此項技術,使其成為了明嘉靖到萬曆年間最犀利的火器。

不過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佛郎機本身的設計就有不少不合理之處,口徑小,殺傷力有限;其次,所使用的樣炮是繳獲來的,在仿製的過程中不按其理、不通其法,其殺傷力就更有限了。

"

1840年7月。

英國鉄艦上的“夷炮”轟開了“天朝上邦”的滿清的家門兒,在朝堂裡,一些頗有遠見卓識的士人,開始切實地感受到那些“奇技淫巧”,也確實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而在同時期的歐洲,也有這樣一種“老生常談”開始流傳了起來:說是中國人也忒好玩兒了。他們首先配製出火藥來,卻只對放個煙花、點個炮仗興味盎然,再不過,就是看個竄天猴伍的;鑄炮的技術,卻直等到火藥的配方傳到了歐洲,才由我們去發明。

這個段子後來又“談”到了國內。

就有些個我們中國人,自己都覺著很有些道理了;事實上,這很扯。

就跟早先一直在大清國的官老爺們口中傳說的,那些“蠻夷”與鳥獸為伍,腿上沒有膝蓋骨,不能打彎,撂倒到地上自己個兒都爬不起來一樣。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那麼在我們歷史上,火器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呢?

宋朝

北宋仁宗年間,官修了一部軍事典籍——《武經總要》,其中已經綜述了當時使用的火器,有十餘種之多。如火箭、火炮、引火球、竹火鷂等,都一一記錄在列。

只不過有專家稱,這些火器多是由竹筒或陶瓷製成。

除了文獻上的記載,在近些年田野考古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相應的證據:

1985年6月,美國的葉山博士來到四川大足石窟考察,在北山第149號石窟,發現一個宋代的銃炮造像。造像所展示的銃炮已經點燃,並噴出火焰和球形彈丸。葉山博士將造像的年代釐定為南宋時期,這可比西方早期的銃炮,早了至少一百多年呢。(據李約瑟《中國的地震與文明》)

其實在茅元儀(約公元1570-1637年)的《武備志》裡就曾有一段對火銃較為詳盡的文字描述,與造像上的火銃形象是頗為相似的,恰好可以互為印證。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銃炮

《宋史·陳規傳》還講過一個故事:

紹定二年(即公元1132年),李衡攻打德安,“(陳)規以六十人持火銃自西門出,焚天橋,以火牛助之。須臾皆燼,(李)橫拔寨去。”

陳規在自己的《守城錄》裡,也提到了這次戰役,說是有好幾種火器都被運用在這場戰爭中,僅火銃就有30條。

到了南宋的後期,火器的製造就頗具規模了。

如南宋理宗寶祐四年(即公元1256年),馬光佐知建康府(今南京)的時候,宋廷就搞起一個大型兵工廠,統一製造出的火器,再分發到各地的軍營。直到開慶元年(公元1259),庫裡尚存放著火器六萬餘件呢,其中就包括鐵火筒和突火筒(據,周應合《景定建康志》)。

由上述記載中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最晚在公元1259年的時候,我們已經制造出銅銃和鐵火槍了。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戰場上,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了。

元朝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史籍中,有關有關元代軍隊配備火銃或者將火銃用於實戰的記載,集中出現在元代的末年,相對也並不豐富。有趣的是在現代考古過程中,發現的最早的銅火銃實物,卻是屬於元代的。

1935年,在北京房山雲居寺裡,就發現了一件刻有“至順三年二月吉日綏邊討寇軍第叄佰號馬山”銘文的銅火銃。銃身全長353毫米,口徑105毫米,重6.94千克,銃身前部另刻有“射穿百札·聲動九天”,中部刻“神飛”,尾部“至正辛卯”、“天山”字樣。

此外,另有阿城銃、西安景龍池銃、通縣銃、張家口銃,專家以為也是出自元代的。

也是在這個時期,歐洲開始出現了火器製造技術。

其實早在1258 年的時候,蒙古鐵騎已經在使用由俘獲的宋國的匠人制造出出的火箭、噴火筒和火銃了。西征到阿拉伯帝國,並在那裡建立起蒙古伊利汗國的時候,火器製作技術,也隨之傳播到了那裡,是極有可能的。

19世紀初的時候,波蘭扎沃斯基伯爵就曾藏有一部手稿——《諸藝大全》,是由蒙古伊利汗國的阿拉伯人沙姆丁寫的,大約成書於公元1320年左右。書中便提到了“中國箭”(火箭),並配有插圖,圖中手持噴火筒的是一名蒙古士兵。手稿後來被移藏於俄國聖彼得堡博物館。

這個故事並不是孤例,相關的記載其實還有很多,錢君於此不再一一引證。我們的火器製作技術,正是在這個時期由蒙古人傳播到歐洲的,當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明朝

明代初期,我們的火器技術得以迅猛的發展。在大明王朝的建立過程中,火器已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然也就很受當時的皇帝們的重視了。

如在中華點校本的《明史·兵志一》裡,就有記載稱,“京軍三大營,一曰五軍,一曰三千,一曰神機。其制皆備於永樂時。”其中的神機營,便是使用火器(主要是火銃)作戰的“特種部隊”。到了永樂年間,就已經成功製造出重達千斤的大型火銃(炮)了。這時的火器技術是上承宋、元的。

明代中後期,我們的火器製造技術開始逐漸落後於西方。

當資本主義萌芽於14世紀最早出現在歐洲的時候,他們的手工業作坊裡,已經開始仿製從中國傳過去的火器。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中,歐洲的手工作坊分工越來越精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工藝水平改進的節奏加快。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沉澱。當葡萄牙人冒險渡洋開始騷擾大明的東南沿海時,葡萄牙人的佛郎機,驚豔了整個大明朝堂,這可比大明的神機火炮要先進的多,威力也更大得多。

當時明朝得到這種大炮的方式主要有三個:

  • 其一,是在騷擾我國東南沿海的荷蘭殖民者船上發現的;
  • 其二,是由來華的天主教耶穌會士介紹來的;
  • 其三,是明朝廷仿製而來的。

明廷迫於軍事上的需要,積極吸收、推廣和改進此項技術,使其成為了明嘉靖到萬曆年間最犀利的火器。

不過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佛郎機本身的設計就有不少不合理之處,口徑小,殺傷力有限;其次,所使用的樣炮是繳獲來的,在仿製的過程中不按其理、不通其法,其殺傷力就更有限了。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而真正對大明的火器製造產生重大影響的,卻是紅夷大炮。在《明史·兵志》裡,就有一段關於紅夷大炮的記載,說是“大西洋船至,復得巨炮,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當時的明朝人稱荷蘭人為紅夷,明朝以為大炮是葡萄牙人從荷蘭人手中買了的,所以,稱其為紅夷大炮。據史學家們的研究,這些炮應該是由英國人制造的。

紅夷大炮之所以在明末頗受重視,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的。

當時遼東的戰局可是讓明朝的皇帝們絞盡了腦汁。尤其是到了1619年以後,大明與後金先後進行過幾次大戰,雖然明朝的神機營裡早就配備了佛郎機 、鳥銃等火器,但因為火器本身的粗製濫造,更有施放技術也不嫻熟,所以在戰場上屢遭敗績。

明光宗泰昌元年(即 1620年 ),徐光啟向西商購買了四門紅夷大炮, 1621年 3 月,遼東戰局急劇惡化,七月,又購得22門。據《明熹宗實錄 》稱,天啟六年(即1626年)正月的一次與後金的戰役中,後金遭遇了第一次與明戰爭的重大挫折,此戰以後,紅夷大炮威名遠播。

明廷隨之開始仿製。如徐光啟於崇禎三年 (公元 1630年 )二月至八月間,就仿製紅夷炮 400餘門。此外,廣東 、福建、雲 南、山西等地都在仿製西洋大炮,至 1644 年明朝 滅亡時, 已造出各類紅夷炮 1000餘門。

"

1840年7月。

英國鉄艦上的“夷炮”轟開了“天朝上邦”的滿清的家門兒,在朝堂裡,一些頗有遠見卓識的士人,開始切實地感受到那些“奇技淫巧”,也確實有不少值得學習的地方。

而在同時期的歐洲,也有這樣一種“老生常談”開始流傳了起來:說是中國人也忒好玩兒了。他們首先配製出火藥來,卻只對放個煙花、點個炮仗興味盎然,再不過,就是看個竄天猴伍的;鑄炮的技術,卻直等到火藥的配方傳到了歐洲,才由我們去發明。

這個段子後來又“談”到了國內。

就有些個我們中國人,自己都覺著很有些道理了;事實上,這很扯。

就跟早先一直在大清國的官老爺們口中傳說的,那些“蠻夷”與鳥獸為伍,腿上沒有膝蓋骨,不能打彎,撂倒到地上自己個兒都爬不起來一樣。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那麼在我們歷史上,火器是從何時開始出現,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呢?

宋朝

北宋仁宗年間,官修了一部軍事典籍——《武經總要》,其中已經綜述了當時使用的火器,有十餘種之多。如火箭、火炮、引火球、竹火鷂等,都一一記錄在列。

只不過有專家稱,這些火器多是由竹筒或陶瓷製成。

除了文獻上的記載,在近些年田野考古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相應的證據:

1985年6月,美國的葉山博士來到四川大足石窟考察,在北山第149號石窟,發現一個宋代的銃炮造像。造像所展示的銃炮已經點燃,並噴出火焰和球形彈丸。葉山博士將造像的年代釐定為南宋時期,這可比西方早期的銃炮,早了至少一百多年呢。(據李約瑟《中國的地震與文明》)

其實在茅元儀(約公元1570-1637年)的《武備志》裡就曾有一段對火銃較為詳盡的文字描述,與造像上的火銃形象是頗為相似的,恰好可以互為印證。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銃炮

《宋史·陳規傳》還講過一個故事:

紹定二年(即公元1132年),李衡攻打德安,“(陳)規以六十人持火銃自西門出,焚天橋,以火牛助之。須臾皆燼,(李)橫拔寨去。”

陳規在自己的《守城錄》裡,也提到了這次戰役,說是有好幾種火器都被運用在這場戰爭中,僅火銃就有30條。

到了南宋的後期,火器的製造就頗具規模了。

如南宋理宗寶祐四年(即公元1256年),馬光佐知建康府(今南京)的時候,宋廷就搞起一個大型兵工廠,統一製造出的火器,再分發到各地的軍營。直到開慶元年(公元1259),庫裡尚存放著火器六萬餘件呢,其中就包括鐵火筒和突火筒(據,周應合《景定建康志》)。

由上述記載中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最晚在公元1259年的時候,我們已經制造出銅銃和鐵火槍了。也是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戰場上,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火器了。

元朝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史籍中,有關有關元代軍隊配備火銃或者將火銃用於實戰的記載,集中出現在元代的末年,相對也並不豐富。有趣的是在現代考古過程中,發現的最早的銅火銃實物,卻是屬於元代的。

1935年,在北京房山雲居寺裡,就發現了一件刻有“至順三年二月吉日綏邊討寇軍第叄佰號馬山”銘文的銅火銃。銃身全長353毫米,口徑105毫米,重6.94千克,銃身前部另刻有“射穿百札·聲動九天”,中部刻“神飛”,尾部“至正辛卯”、“天山”字樣。

此外,另有阿城銃、西安景龍池銃、通縣銃、張家口銃,專家以為也是出自元代的。

也是在這個時期,歐洲開始出現了火器製造技術。

其實早在1258 年的時候,蒙古鐵騎已經在使用由俘獲的宋國的匠人制造出出的火箭、噴火筒和火銃了。西征到阿拉伯帝國,並在那裡建立起蒙古伊利汗國的時候,火器製作技術,也隨之傳播到了那裡,是極有可能的。

19世紀初的時候,波蘭扎沃斯基伯爵就曾藏有一部手稿——《諸藝大全》,是由蒙古伊利汗國的阿拉伯人沙姆丁寫的,大約成書於公元1320年左右。書中便提到了“中國箭”(火箭),並配有插圖,圖中手持噴火筒的是一名蒙古士兵。手稿後來被移藏於俄國聖彼得堡博物館。

這個故事並不是孤例,相關的記載其實還有很多,錢君於此不再一一引證。我們的火器製作技術,正是在這個時期由蒙古人傳播到歐洲的,當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明朝

明代初期,我們的火器技術得以迅猛的發展。在大明王朝的建立過程中,火器已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然也就很受當時的皇帝們的重視了。

如在中華點校本的《明史·兵志一》裡,就有記載稱,“京軍三大營,一曰五軍,一曰三千,一曰神機。其制皆備於永樂時。”其中的神機營,便是使用火器(主要是火銃)作戰的“特種部隊”。到了永樂年間,就已經成功製造出重達千斤的大型火銃(炮)了。這時的火器技術是上承宋、元的。

明代中後期,我們的火器製造技術開始逐漸落後於西方。

當資本主義萌芽於14世紀最早出現在歐洲的時候,他們的手工業作坊裡,已經開始仿製從中國傳過去的火器。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中,歐洲的手工作坊分工越來越精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工藝水平改進的節奏加快。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沉澱。當葡萄牙人冒險渡洋開始騷擾大明的東南沿海時,葡萄牙人的佛郎機,驚豔了整個大明朝堂,這可比大明的神機火炮要先進的多,威力也更大得多。

當時明朝得到這種大炮的方式主要有三個:

  • 其一,是在騷擾我國東南沿海的荷蘭殖民者船上發現的;
  • 其二,是由來華的天主教耶穌會士介紹來的;
  • 其三,是明朝廷仿製而來的。

明廷迫於軍事上的需要,積極吸收、推廣和改進此項技術,使其成為了明嘉靖到萬曆年間最犀利的火器。

不過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佛郎機本身的設計就有不少不合理之處,口徑小,殺傷力有限;其次,所使用的樣炮是繳獲來的,在仿製的過程中不按其理、不通其法,其殺傷力就更有限了。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而真正對大明的火器製造產生重大影響的,卻是紅夷大炮。在《明史·兵志》裡,就有一段關於紅夷大炮的記載,說是“大西洋船至,復得巨炮,曰紅夷。長二丈餘,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當時的明朝人稱荷蘭人為紅夷,明朝以為大炮是葡萄牙人從荷蘭人手中買了的,所以,稱其為紅夷大炮。據史學家們的研究,這些炮應該是由英國人制造的。

紅夷大炮之所以在明末頗受重視,是有其歷史必然性的。

當時遼東的戰局可是讓明朝的皇帝們絞盡了腦汁。尤其是到了1619年以後,大明與後金先後進行過幾次大戰,雖然明朝的神機營裡早就配備了佛郎機 、鳥銃等火器,但因為火器本身的粗製濫造,更有施放技術也不嫻熟,所以在戰場上屢遭敗績。

明光宗泰昌元年(即 1620年 ),徐光啟向西商購買了四門紅夷大炮, 1621年 3 月,遼東戰局急劇惡化,七月,又購得22門。據《明熹宗實錄 》稱,天啟六年(即1626年)正月的一次與後金的戰役中,後金遭遇了第一次與明戰爭的重大挫折,此戰以後,紅夷大炮威名遠播。

明廷隨之開始仿製。如徐光啟於崇禎三年 (公元 1630年 )二月至八月間,就仿製紅夷炮 400餘門。此外,廣東 、福建、雲 南、山西等地都在仿製西洋大炮,至 1644 年明朝 滅亡時, 已造出各類紅夷炮 1000餘門。

火器,在我們古代史上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1631年 , 徐光啟調葡人陸若漢到登洲 (今蓬萊)造炮練兵。這實質是想用紅夷大炮裝備和訓練士兵 。並且在 1631 年 5 月救援皮島的戰鬥中,取得過了輝煌的戰績。後來因孔有德、耿仲明的突然譁變,帶著大炮一起降了後金。還是這一支軍隊,搭配上以滿人為主的八旗步騎兵後,竟成為後金一支無堅不摧的勁旅。在逼退沙俄、平定葛爾丹等一系列戰役中,抖盡了威風。

至此明與後金的火器數量對比開始改變,明軍的火器優勢不復存在,並且後金也已經具備了仿製紅夷火器的技術。似乎到了這會兒,清軍入關的趨勢已成。

清代

1627年前後,明朝取得寧錦大捷。面對明軍 “堅城加大炮”的固守戰術,皇太極才越來越迫切地感到火器的重要性,才開始重用俘獲的漢人工匠,嘗試仿製西洋火器。

大體上,後金是從1628或1629年開始造炮的,約在1633年,組織起一支具有相當規模的炮隊。在與大明的戰爭時期,也曾掀起過一段生產紅夷大炮的高潮。

1644年大清入關以後,為了肅清農民軍、南明政權及各地反清武裝,也曾再次掀起一波造炮的高潮。

到了康熙朝,隨著國家日趨安定,自以為八旗軍驍勇無比與火炮技術天下無敵的大清國皇帝,也就不去在意造炮技術的提升了。

甚至於在康熙二十八年八 月,康熙便採用了監察御史史拉塞“天下已定,除陝西近邊及沿海地方外,其別省火器應概行禁止,毋許存留 ”的建議,對火器的發展大加限制起來,真真的是“飛鳥盡良弓藏”啊。

而我們開篇講到的那一幕,大清國日後的落後捱打,似乎打這會兒就已經埋下種子了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