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

來源 | 美業新緯度(ID:meiyexinweidu)

美業公司轉型大健康,並不只是被後者萬億級的規模所吸引,其自身也具備一定的優勢:傳統美業品牌的會員正在衰老,是大健康產業精準的消費者;另外,美容和健康的消費理念越來越近,也為轉型奠定了基礎。

轉型找死,不轉型等死。這句話在最近幾年被反覆提及,在快速進行的變革中,大多數行業似乎都在面臨這種艱難抉擇。對於美業人來說,更是感同身受。

2016年,科技美容成為了投射進行業的一道光,美肌工坊等品牌藉此機會脫穎而出。傳統美容院開始面臨選擇,轉型科技美容吧,不懂這種全新的服務和經營模式,一旦轉型失敗,連此前的顧客也會流失;不轉型吧,隨著經濟下行趨勢的演進和新模式的衝擊,守住此前的地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種糾結只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因為新的科技美容品牌已經讓這條賽道略顯擁擠,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科技美容已經在營銷、服務、產品方面構築起壁壘。


美業巨頭的新獵場

尋找新的領地,是商業的永恆主題。

2016年,秀域對千餘家直營店的視覺系統進行了更換。深藍色的宇航員LOGO表明,秀域跨入了科技美容市場。


"

來源 | 美業新緯度(ID:meiyexinweidu)

美業公司轉型大健康,並不只是被後者萬億級的規模所吸引,其自身也具備一定的優勢:傳統美業品牌的會員正在衰老,是大健康產業精準的消費者;另外,美容和健康的消費理念越來越近,也為轉型奠定了基礎。

轉型找死,不轉型等死。這句話在最近幾年被反覆提及,在快速進行的變革中,大多數行業似乎都在面臨這種艱難抉擇。對於美業人來說,更是感同身受。

2016年,科技美容成為了投射進行業的一道光,美肌工坊等品牌藉此機會脫穎而出。傳統美容院開始面臨選擇,轉型科技美容吧,不懂這種全新的服務和經營模式,一旦轉型失敗,連此前的顧客也會流失;不轉型吧,隨著經濟下行趨勢的演進和新模式的衝擊,守住此前的地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種糾結只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因為新的科技美容品牌已經讓這條賽道略顯擁擠,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科技美容已經在營銷、服務、產品方面構築起壁壘。


美業巨頭的新獵場

尋找新的領地,是商業的永恆主題。

2016年,秀域對千餘家直營店的視覺系統進行了更換。深藍色的宇航員LOGO表明,秀域跨入了科技美容市場。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此後的2年時間裡,秀域用親身經歷證明,科技美容並非絕對安全的領地。科技美容之所以能迅速起勢,是因為抓住了年輕顧客對於效果和效率的需求。而美容行業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優質的服務和產品仍然是決定門店生死存亡的硬實力。

秀域董事長李曉寧也認為,轉型科技美容後,並沒有把秀域帶入藍海,反而陷入了前有醫美阻截,後有生美追擊的競爭紅海。

2019年1月,秀域宣佈從科技美容轉型為科技健康,公司業務向亞健康調理聚焦。

比秀域早4個月,創辦於2003年的綜合性美容連鎖品牌“靜博士”也宣佈全面轉型大健康產業。靜博士集團董事長祝愉勤表示,集團將從傳統美業升級為大健康服務業,打通生美、醫美、中醫、供應鏈和學校;從常規的養生升級為八大體質調理。


"

來源 | 美業新緯度(ID:meiyexinweidu)

美業公司轉型大健康,並不只是被後者萬億級的規模所吸引,其自身也具備一定的優勢:傳統美業品牌的會員正在衰老,是大健康產業精準的消費者;另外,美容和健康的消費理念越來越近,也為轉型奠定了基礎。

轉型找死,不轉型等死。這句話在最近幾年被反覆提及,在快速進行的變革中,大多數行業似乎都在面臨這種艱難抉擇。對於美業人來說,更是感同身受。

2016年,科技美容成為了投射進行業的一道光,美肌工坊等品牌藉此機會脫穎而出。傳統美容院開始面臨選擇,轉型科技美容吧,不懂這種全新的服務和經營模式,一旦轉型失敗,連此前的顧客也會流失;不轉型吧,隨著經濟下行趨勢的演進和新模式的衝擊,守住此前的地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種糾結只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因為新的科技美容品牌已經讓這條賽道略顯擁擠,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科技美容已經在營銷、服務、產品方面構築起壁壘。


美業巨頭的新獵場

尋找新的領地,是商業的永恆主題。

2016年,秀域對千餘家直營店的視覺系統進行了更換。深藍色的宇航員LOGO表明,秀域跨入了科技美容市場。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此後的2年時間裡,秀域用親身經歷證明,科技美容並非絕對安全的領地。科技美容之所以能迅速起勢,是因為抓住了年輕顧客對於效果和效率的需求。而美容行業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優質的服務和產品仍然是決定門店生死存亡的硬實力。

秀域董事長李曉寧也認為,轉型科技美容後,並沒有把秀域帶入藍海,反而陷入了前有醫美阻截,後有生美追擊的競爭紅海。

2019年1月,秀域宣佈從科技美容轉型為科技健康,公司業務向亞健康調理聚焦。

比秀域早4個月,創辦於2003年的綜合性美容連鎖品牌“靜博士”也宣佈全面轉型大健康產業。靜博士集團董事長祝愉勤表示,集團將從傳統美業升級為大健康服務業,打通生美、醫美、中醫、供應鏈和學校;從常規的養生升級為八大體質調理。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不光是美容院,上游廠商也有向大健康產業轉型的趨勢,創立於1963年的美妝品牌玫琳凱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玫琳凱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更名為玫琳凱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吹響轉型號角。在此之前,他們投資1.3億元在杭州建設了保健品工廠。玫琳凱中國區高級營銷副總裁翁文芝表示,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玫琳凱發現女性不光有變美的需求,對健康的需求同樣強烈。


美業公司為何看好大健康領域?

隨著消費群體的變化,近幾年來,轉型的美業品牌並不少見。有向科技美容靠攏的,也有試水輕醫美市場的。向大健康轉型,主要是基於以下三個因素:

1. 16萬億的藍海市場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定下明確目標: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到2030年達16萬億。康養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從經營業態上來看,大健康產業不僅包括傳統醫藥醫療,還有健康養老、健康管理、保健品、醫療產業。美業公司向大健康產業轉型,主要集中在健康管理和保健品產業板塊。

按照8萬億的市場規模估算,美業可衝擊的市場規模為6500億元左右。

雖然規模不及1.3萬億的美業市場,但在這片新興市場上,不僅有政策紅利的支持,而且美業人確實看到了市場前景。


"

來源 | 美業新緯度(ID:meiyexinweidu)

美業公司轉型大健康,並不只是被後者萬億級的規模所吸引,其自身也具備一定的優勢:傳統美業品牌的會員正在衰老,是大健康產業精準的消費者;另外,美容和健康的消費理念越來越近,也為轉型奠定了基礎。

轉型找死,不轉型等死。這句話在最近幾年被反覆提及,在快速進行的變革中,大多數行業似乎都在面臨這種艱難抉擇。對於美業人來說,更是感同身受。

2016年,科技美容成為了投射進行業的一道光,美肌工坊等品牌藉此機會脫穎而出。傳統美容院開始面臨選擇,轉型科技美容吧,不懂這種全新的服務和經營模式,一旦轉型失敗,連此前的顧客也會流失;不轉型吧,隨著經濟下行趨勢的演進和新模式的衝擊,守住此前的地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種糾結只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因為新的科技美容品牌已經讓這條賽道略顯擁擠,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科技美容已經在營銷、服務、產品方面構築起壁壘。


美業巨頭的新獵場

尋找新的領地,是商業的永恆主題。

2016年,秀域對千餘家直營店的視覺系統進行了更換。深藍色的宇航員LOGO表明,秀域跨入了科技美容市場。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此後的2年時間裡,秀域用親身經歷證明,科技美容並非絕對安全的領地。科技美容之所以能迅速起勢,是因為抓住了年輕顧客對於效果和效率的需求。而美容行業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優質的服務和產品仍然是決定門店生死存亡的硬實力。

秀域董事長李曉寧也認為,轉型科技美容後,並沒有把秀域帶入藍海,反而陷入了前有醫美阻截,後有生美追擊的競爭紅海。

2019年1月,秀域宣佈從科技美容轉型為科技健康,公司業務向亞健康調理聚焦。

比秀域早4個月,創辦於2003年的綜合性美容連鎖品牌“靜博士”也宣佈全面轉型大健康產業。靜博士集團董事長祝愉勤表示,集團將從傳統美業升級為大健康服務業,打通生美、醫美、中醫、供應鏈和學校;從常規的養生升級為八大體質調理。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不光是美容院,上游廠商也有向大健康產業轉型的趨勢,創立於1963年的美妝品牌玫琳凱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玫琳凱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更名為玫琳凱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吹響轉型號角。在此之前,他們投資1.3億元在杭州建設了保健品工廠。玫琳凱中國區高級營銷副總裁翁文芝表示,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玫琳凱發現女性不光有變美的需求,對健康的需求同樣強烈。


美業公司為何看好大健康領域?

隨著消費群體的變化,近幾年來,轉型的美業品牌並不少見。有向科技美容靠攏的,也有試水輕醫美市場的。向大健康轉型,主要是基於以下三個因素:

1. 16萬億的藍海市場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定下明確目標: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到2030年達16萬億。康養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從經營業態上來看,大健康產業不僅包括傳統醫藥醫療,還有健康養老、健康管理、保健品、醫療產業。美業公司向大健康產業轉型,主要集中在健康管理和保健品產業板塊。

按照8萬億的市場規模估算,美業可衝擊的市場規模為6500億元左右。

雖然規模不及1.3萬億的美業市場,但在這片新興市場上,不僅有政策紅利的支持,而且美業人確實看到了市場前景。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70%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15%的人處於疾病狀態。未來10年,各種慢性病將以爆發式的速度迅速擴展到每一個家庭。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健康支出僅為全球人均健康支出的20%。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和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中國健康管理和保健品產業還有巨大的機會。

2. 進一步深挖顧客價值

經過十多年發展,秀域和靜博士都已成為美容市場的代表品牌。前者曾在全國開出了超過1000家門店,年營收最高達20億元;後者儘管只在浙江地區運營,但已經分化出了靜博士美容、靜港醫美、靜元堂國醫館等子品牌,會員超過10萬人。

科技美容瘋狂掠奪年輕顧客,秀域和靜博士的應對措施分別是轉型科技美容,以及推出年輕化品牌“MISS靜”。

秀域再次向科技健康轉型,表明傳統品牌在面對年輕消費者時,無論是經營策略、品項設計,還是營銷方式上,都難以適應。相反,自己的會員在不斷老化,對抗衰等美容需求越來越旺盛,他們會逐漸淡出美容市場,但是他們對健康的需求卻越來越旺盛。

人到中年,正面臨贍養老人、撫養孩子的關鍵階段,他們一旦出現健康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家庭的正常運轉,因此他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正在逼近頂點。

與其拉攏年輕顧客做美容,不如繼續開發原有會員的潛力。以秀域為例,轉型前,它的消費人群是30~40歲為主的女性,轉型後則變成了所有家庭;轉型前的服務項目是美容,轉型後則變成了減肥、健康調理等黏性更高的項目。


"

來源 | 美業新緯度(ID:meiyexinweidu)

美業公司轉型大健康,並不只是被後者萬億級的規模所吸引,其自身也具備一定的優勢:傳統美業品牌的會員正在衰老,是大健康產業精準的消費者;另外,美容和健康的消費理念越來越近,也為轉型奠定了基礎。

轉型找死,不轉型等死。這句話在最近幾年被反覆提及,在快速進行的變革中,大多數行業似乎都在面臨這種艱難抉擇。對於美業人來說,更是感同身受。

2016年,科技美容成為了投射進行業的一道光,美肌工坊等品牌藉此機會脫穎而出。傳統美容院開始面臨選擇,轉型科技美容吧,不懂這種全新的服務和經營模式,一旦轉型失敗,連此前的顧客也會流失;不轉型吧,隨著經濟下行趨勢的演進和新模式的衝擊,守住此前的地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種糾結只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因為新的科技美容品牌已經讓這條賽道略顯擁擠,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科技美容已經在營銷、服務、產品方面構築起壁壘。


美業巨頭的新獵場

尋找新的領地,是商業的永恆主題。

2016年,秀域對千餘家直營店的視覺系統進行了更換。深藍色的宇航員LOGO表明,秀域跨入了科技美容市場。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此後的2年時間裡,秀域用親身經歷證明,科技美容並非絕對安全的領地。科技美容之所以能迅速起勢,是因為抓住了年輕顧客對於效果和效率的需求。而美容行業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優質的服務和產品仍然是決定門店生死存亡的硬實力。

秀域董事長李曉寧也認為,轉型科技美容後,並沒有把秀域帶入藍海,反而陷入了前有醫美阻截,後有生美追擊的競爭紅海。

2019年1月,秀域宣佈從科技美容轉型為科技健康,公司業務向亞健康調理聚焦。

比秀域早4個月,創辦於2003年的綜合性美容連鎖品牌“靜博士”也宣佈全面轉型大健康產業。靜博士集團董事長祝愉勤表示,集團將從傳統美業升級為大健康服務業,打通生美、醫美、中醫、供應鏈和學校;從常規的養生升級為八大體質調理。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不光是美容院,上游廠商也有向大健康產業轉型的趨勢,創立於1963年的美妝品牌玫琳凱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玫琳凱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更名為玫琳凱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吹響轉型號角。在此之前,他們投資1.3億元在杭州建設了保健品工廠。玫琳凱中國區高級營銷副總裁翁文芝表示,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玫琳凱發現女性不光有變美的需求,對健康的需求同樣強烈。


美業公司為何看好大健康領域?

隨著消費群體的變化,近幾年來,轉型的美業品牌並不少見。有向科技美容靠攏的,也有試水輕醫美市場的。向大健康轉型,主要是基於以下三個因素:

1. 16萬億的藍海市場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定下明確目標: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到2030年達16萬億。康養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從經營業態上來看,大健康產業不僅包括傳統醫藥醫療,還有健康養老、健康管理、保健品、醫療產業。美業公司向大健康產業轉型,主要集中在健康管理和保健品產業板塊。

按照8萬億的市場規模估算,美業可衝擊的市場規模為6500億元左右。

雖然規模不及1.3萬億的美業市場,但在這片新興市場上,不僅有政策紅利的支持,而且美業人確實看到了市場前景。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70%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15%的人處於疾病狀態。未來10年,各種慢性病將以爆發式的速度迅速擴展到每一個家庭。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健康支出僅為全球人均健康支出的20%。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和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中國健康管理和保健品產業還有巨大的機會。

2. 進一步深挖顧客價值

經過十多年發展,秀域和靜博士都已成為美容市場的代表品牌。前者曾在全國開出了超過1000家門店,年營收最高達20億元;後者儘管只在浙江地區運營,但已經分化出了靜博士美容、靜港醫美、靜元堂國醫館等子品牌,會員超過10萬人。

科技美容瘋狂掠奪年輕顧客,秀域和靜博士的應對措施分別是轉型科技美容,以及推出年輕化品牌“MISS靜”。

秀域再次向科技健康轉型,表明傳統品牌在面對年輕消費者時,無論是經營策略、品項設計,還是營銷方式上,都難以適應。相反,自己的會員在不斷老化,對抗衰等美容需求越來越旺盛,他們會逐漸淡出美容市場,但是他們對健康的需求卻越來越旺盛。

人到中年,正面臨贍養老人、撫養孩子的關鍵階段,他們一旦出現健康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家庭的正常運轉,因此他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正在逼近頂點。

與其拉攏年輕顧客做美容,不如繼續開發原有會員的潛力。以秀域為例,轉型前,它的消費人群是30~40歲為主的女性,轉型後則變成了所有家庭;轉型前的服務項目是美容,轉型後則變成了減肥、健康調理等黏性更高的項目。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3. 大健康產業不會被輕易顛覆

在2012年之前,美業人的日子可謂逍遙自在,即便是賺不到大錢,但也不至於面臨生存考驗。隨著移動互聯網向各行各業的深入,美業市場被不斷衝擊,才有了今天層出不窮的轉型故事。

從傳統經營起家的美業人不喜歡轉型這種決定生死存亡的冒險,他們希望獲得一塊風平浪靜的領地,而大健康產業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人們選擇保健品和食品時,非常謹慎,美業人一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有了穩定的會員體系,消費者就不願意冒險去更換別的產品了。

對於美業人來說,這是一塊很容易打造壁壘,很難被顛覆的市場。


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很多品牌用失敗的轉型告訴我們,隔行如隔山。即便是BAT,也難以改寫企業基因——“阿里做不成社交,騰訊做不成電商”始終是中國商業界的一句警示。

實際上,美業與大健康在發展趨勢上逐步走向統一,以及大健康產業在營銷方式上的特點,決定了美業和大健康產業有著相似的基因,美業公司的轉型也並非是註定的敗局。

1. 消費者對美的認知在向健康傾斜

自上世紀80年代誕生起,美容院承載的功能僅限於“美容”二字,隨著消費市場對於美的認知升級,美容院除了提供美容服務外,還是一種休閒和放鬆的場所。

最近幾年,隨著亞健康時代的來臨,美容理念已經開始向養生傾斜。這成為美業轉型大健康的契機。


"

來源 | 美業新緯度(ID:meiyexinweidu)

美業公司轉型大健康,並不只是被後者萬億級的規模所吸引,其自身也具備一定的優勢:傳統美業品牌的會員正在衰老,是大健康產業精準的消費者;另外,美容和健康的消費理念越來越近,也為轉型奠定了基礎。

轉型找死,不轉型等死。這句話在最近幾年被反覆提及,在快速進行的變革中,大多數行業似乎都在面臨這種艱難抉擇。對於美業人來說,更是感同身受。

2016年,科技美容成為了投射進行業的一道光,美肌工坊等品牌藉此機會脫穎而出。傳統美容院開始面臨選擇,轉型科技美容吧,不懂這種全新的服務和經營模式,一旦轉型失敗,連此前的顧客也會流失;不轉型吧,隨著經濟下行趨勢的演進和新模式的衝擊,守住此前的地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種糾結只持續了一年多時間。因為新的科技美容品牌已經讓這條賽道略顯擁擠,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科技美容已經在營銷、服務、產品方面構築起壁壘。


美業巨頭的新獵場

尋找新的領地,是商業的永恆主題。

2016年,秀域對千餘家直營店的視覺系統進行了更換。深藍色的宇航員LOGO表明,秀域跨入了科技美容市場。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此後的2年時間裡,秀域用親身經歷證明,科技美容並非絕對安全的領地。科技美容之所以能迅速起勢,是因為抓住了年輕顧客對於效果和效率的需求。而美容行業的本質並沒有發生變化,優質的服務和產品仍然是決定門店生死存亡的硬實力。

秀域董事長李曉寧也認為,轉型科技美容後,並沒有把秀域帶入藍海,反而陷入了前有醫美阻截,後有生美追擊的競爭紅海。

2019年1月,秀域宣佈從科技美容轉型為科技健康,公司業務向亞健康調理聚焦。

比秀域早4個月,創辦於2003年的綜合性美容連鎖品牌“靜博士”也宣佈全面轉型大健康產業。靜博士集團董事長祝愉勤表示,集團將從傳統美業升級為大健康服務業,打通生美、醫美、中醫、供應鏈和學校;從常規的養生升級為八大體質調理。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不光是美容院,上游廠商也有向大健康產業轉型的趨勢,創立於1963年的美妝品牌玫琳凱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玫琳凱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更名為玫琳凱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吹響轉型號角。在此之前,他們投資1.3億元在杭州建設了保健品工廠。玫琳凱中國區高級營銷副總裁翁文芝表示,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玫琳凱發現女性不光有變美的需求,對健康的需求同樣強烈。


美業公司為何看好大健康領域?

隨著消費群體的變化,近幾年來,轉型的美業品牌並不少見。有向科技美容靠攏的,也有試水輕醫美市場的。向大健康轉型,主要是基於以下三個因素:

1. 16萬億的藍海市場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定下明確目標: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超8萬億,到2030年達16萬億。康養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從經營業態上來看,大健康產業不僅包括傳統醫藥醫療,還有健康養老、健康管理、保健品、醫療產業。美業公司向大健康產業轉型,主要集中在健康管理和保健品產業板塊。

按照8萬億的市場規模估算,美業可衝擊的市場規模為6500億元左右。

雖然規模不及1.3萬億的美業市場,但在這片新興市場上,不僅有政策紅利的支持,而且美業人確實看到了市場前景。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70%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15%的人處於疾病狀態。未來10年,各種慢性病將以爆發式的速度迅速擴展到每一個家庭。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健康支出僅為全球人均健康支出的20%。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升和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中國健康管理和保健品產業還有巨大的機會。

2. 進一步深挖顧客價值

經過十多年發展,秀域和靜博士都已成為美容市場的代表品牌。前者曾在全國開出了超過1000家門店,年營收最高達20億元;後者儘管只在浙江地區運營,但已經分化出了靜博士美容、靜港醫美、靜元堂國醫館等子品牌,會員超過10萬人。

科技美容瘋狂掠奪年輕顧客,秀域和靜博士的應對措施分別是轉型科技美容,以及推出年輕化品牌“MISS靜”。

秀域再次向科技健康轉型,表明傳統品牌在面對年輕消費者時,無論是經營策略、品項設計,還是營銷方式上,都難以適應。相反,自己的會員在不斷老化,對抗衰等美容需求越來越旺盛,他們會逐漸淡出美容市場,但是他們對健康的需求卻越來越旺盛。

人到中年,正面臨贍養老人、撫養孩子的關鍵階段,他們一旦出現健康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家庭的正常運轉,因此他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正在逼近頂點。

與其拉攏年輕顧客做美容,不如繼續開發原有會員的潛力。以秀域為例,轉型前,它的消費人群是30~40歲為主的女性,轉型後則變成了所有家庭;轉型前的服務項目是美容,轉型後則變成了減肥、健康調理等黏性更高的項目。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3. 大健康產業不會被輕易顛覆

在2012年之前,美業人的日子可謂逍遙自在,即便是賺不到大錢,但也不至於面臨生存考驗。隨著移動互聯網向各行各業的深入,美業市場被不斷衝擊,才有了今天層出不窮的轉型故事。

從傳統經營起家的美業人不喜歡轉型這種決定生死存亡的冒險,他們希望獲得一塊風平浪靜的領地,而大健康產業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人們選擇保健品和食品時,非常謹慎,美業人一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有了穩定的會員體系,消費者就不願意冒險去更換別的產品了。

對於美業人來說,這是一塊很容易打造壁壘,很難被顛覆的市場。


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很多品牌用失敗的轉型告訴我們,隔行如隔山。即便是BAT,也難以改寫企業基因——“阿里做不成社交,騰訊做不成電商”始終是中國商業界的一句警示。

實際上,美業與大健康在發展趨勢上逐步走向統一,以及大健康產業在營銷方式上的特點,決定了美業和大健康產業有著相似的基因,美業公司的轉型也並非是註定的敗局。

1. 消費者對美的認知在向健康傾斜

自上世紀80年代誕生起,美容院承載的功能僅限於“美容”二字,隨著消費市場對於美的認知升級,美容院除了提供美容服務外,還是一種休閒和放鬆的場所。

最近幾年,隨著亞健康時代的來臨,美容理念已經開始向養生傾斜。這成為美業轉型大健康的契機。


秀域、靜博士為何轉型大健康?勝算幾何?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2. 原有的顧客體系為轉型奠定了基礎

不同於快消費時代講求的“所見即所得”,健康產業的消費選擇謹慎得多,消費者傾向於相信熟人的推薦。而美業品牌多年積累的會員體系就是適合發展熟人經濟的資源,當取得會員的認可後,通過一些營銷手段,會員會為其帶來數倍甚至數十倍的銷售線索。

全國工商聯美容化妝品商會副會長、容大生物集團董事長韓敏就認為,美容與大健康產業息息相關,轉型升級到大健康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玫琳凱中國區高級營銷副總裁翁文芝也曾表示,過去幾十年,玫琳凱在全球建立了幾百萬的女性銷售團隊,這也是公司轉型到大健康產業的信心之一。

美業向大健康的進軍的大幕已經開啟,雖然兩塊市場的打法不盡相同,但那些已經打造出品牌影響力,沉澱了規模化會員體系的美業品牌,依然有機會在6500億元的市場裡開拓自己的領地。


美業新緯度(ID:meiyexinweidu)美業新知平臺·陪伴美業人成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