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催”不得,三大原因告訴你,愛“催”的家長早應想到了'

不完美媽媽 七三智慧課堂 2019-09-16
"

中秋假期的時候,與很多父母聊天發現,

家長朋友或多或少地,催過孩子做事,

尤其是讀小學階段的,特別假期剛結束,

孩子愛磨蹭的習慣又來了,讓不少家長焦頭爛額:

“我們家的孩子,磨蹭啊,難啊!”

“我天天催,孩子照樣愛理不理!”

“催、催、催,為什麼越催就越慢!”

"

中秋假期的時候,與很多父母聊天發現,

家長朋友或多或少地,催過孩子做事,

尤其是讀小學階段的,特別假期剛結束,

孩子愛磨蹭的習慣又來了,讓不少家長焦頭爛額:

“我們家的孩子,磨蹭啊,難啊!”

“我天天催,孩子照樣愛理不理!”

“催、催、催,為什麼越催就越慢!”

為何孩子“催”不得,三大原因告訴你,愛“催”的家長早應想到了

孩子不只是做作業、睡覺啊、上學啊,

總那麼拖,那麼磨,不催怎麼行?

可是啊,家長苦口婆心說一天,

反倒越來越懶散,說的話越來越不起作用,孩子還牴觸得不行,

很多家長極其頭疼,

為什麼孩子總是“催”不動,“催”不得,

到底什麼地方出了錯?

-

01

貼上負面標籤

"

中秋假期的時候,與很多父母聊天發現,

家長朋友或多或少地,催過孩子做事,

尤其是讀小學階段的,特別假期剛結束,

孩子愛磨蹭的習慣又來了,讓不少家長焦頭爛額:

“我們家的孩子,磨蹭啊,難啊!”

“我天天催,孩子照樣愛理不理!”

“催、催、催,為什麼越催就越慢!”

為何孩子“催”不得,三大原因告訴你,愛“催”的家長早應想到了

孩子不只是做作業、睡覺啊、上學啊,

總那麼拖,那麼磨,不催怎麼行?

可是啊,家長苦口婆心說一天,

反倒越來越懶散,說的話越來越不起作用,孩子還牴觸得不行,

很多家長極其頭疼,

為什麼孩子總是“催”不動,“催”不得,

到底什麼地方出了錯?

-

01

貼上負面標籤

為何孩子“催”不得,三大原因告訴你,愛“催”的家長早應想到了

首先,我想請各位家長,回憶一下你是否對孩子說過,類似這樣的話:

“快點啊,快點啊,最拖就是你!”

“還在咪咪摸摸,整個學校就你要遲到了!”

這類最頻繁的話,無非是家長在渴求孩子,有個良好和有規律的時間觀

但其實呢,如此有弊端,

當我們在催促孩子,儘快做,儘快去完成事情的時候,

潛意識地給孩子貼上,“做事慢,不利索,愛拖延”的負面標籤,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會認為在父母的眼中:

“我是一個做事磨蹭的孩子。”

而長期下來,負面標籤的催化之下,孩子的態度就演變成:

“反正我就是慢了,你怎麼催,無所謂”

越催越不靈,越催越無所謂。

-

02

依賴父母的“鬧鐘”

"

中秋假期的時候,與很多父母聊天發現,

家長朋友或多或少地,催過孩子做事,

尤其是讀小學階段的,特別假期剛結束,

孩子愛磨蹭的習慣又來了,讓不少家長焦頭爛額:

“我們家的孩子,磨蹭啊,難啊!”

“我天天催,孩子照樣愛理不理!”

“催、催、催,為什麼越催就越慢!”

為何孩子“催”不得,三大原因告訴你,愛“催”的家長早應想到了

孩子不只是做作業、睡覺啊、上學啊,

總那麼拖,那麼磨,不催怎麼行?

可是啊,家長苦口婆心說一天,

反倒越來越懶散,說的話越來越不起作用,孩子還牴觸得不行,

很多家長極其頭疼,

為什麼孩子總是“催”不動,“催”不得,

到底什麼地方出了錯?

-

01

貼上負面標籤

為何孩子“催”不得,三大原因告訴你,愛“催”的家長早應想到了

首先,我想請各位家長,回憶一下你是否對孩子說過,類似這樣的話:

“快點啊,快點啊,最拖就是你!”

“還在咪咪摸摸,整個學校就你要遲到了!”

這類最頻繁的話,無非是家長在渴求孩子,有個良好和有規律的時間觀

但其實呢,如此有弊端,

當我們在催促孩子,儘快做,儘快去完成事情的時候,

潛意識地給孩子貼上,“做事慢,不利索,愛拖延”的負面標籤,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會認為在父母的眼中:

“我是一個做事磨蹭的孩子。”

而長期下來,負面標籤的催化之下,孩子的態度就演變成:

“反正我就是慢了,你怎麼催,無所謂”

越催越不靈,越催越無所謂。

-

02

依賴父母的“鬧鐘”

為何孩子“催”不得,三大原因告訴你,愛“催”的家長早應想到了

有一種問題也是很常見的:

當孩子還真沒有表現,磨蹭的態度時,你有習慣性地催促孩子嗎?

我驚訝地發現,有較多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催”,是習慣性的。

明明孩子,已經背好書包準備上學了;

明明孩子,作業即將完成了;

明明孩子,要去洗漱入睡了,

你一句:“你怎麼那麼慢~”

除了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之外,更深層的弊端是:

孩子感受不到時間的存在,因為不論自己做事的進度如何。

父母都會提醒,也就是,孩子把你當成了他們的鬧鐘。

比如上課要遲到了,孩子不會考慮到上課遲到的後果,

反而,會依賴父母的“催”,更加拖沓:

“不急,反正老媽會提醒我的”

“不怕,到時候老爸會監督我的”

一旦孩子形成這樣的認知,孩子就變不會認為,時間的緊迫。

取而代之的是你一句一句“鬧鐘式”的催促,

長期如此,孩子就不可能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越催越依賴,越催越拖沓。

-

03

過高的要求成負擔

"

中秋假期的時候,與很多父母聊天發現,

家長朋友或多或少地,催過孩子做事,

尤其是讀小學階段的,特別假期剛結束,

孩子愛磨蹭的習慣又來了,讓不少家長焦頭爛額:

“我們家的孩子,磨蹭啊,難啊!”

“我天天催,孩子照樣愛理不理!”

“催、催、催,為什麼越催就越慢!”

為何孩子“催”不得,三大原因告訴你,愛“催”的家長早應想到了

孩子不只是做作業、睡覺啊、上學啊,

總那麼拖,那麼磨,不催怎麼行?

可是啊,家長苦口婆心說一天,

反倒越來越懶散,說的話越來越不起作用,孩子還牴觸得不行,

很多家長極其頭疼,

為什麼孩子總是“催”不動,“催”不得,

到底什麼地方出了錯?

-

01

貼上負面標籤

為何孩子“催”不得,三大原因告訴你,愛“催”的家長早應想到了

首先,我想請各位家長,回憶一下你是否對孩子說過,類似這樣的話:

“快點啊,快點啊,最拖就是你!”

“還在咪咪摸摸,整個學校就你要遲到了!”

這類最頻繁的話,無非是家長在渴求孩子,有個良好和有規律的時間觀

但其實呢,如此有弊端,

當我們在催促孩子,儘快做,儘快去完成事情的時候,

潛意識地給孩子貼上,“做事慢,不利索,愛拖延”的負面標籤,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會認為在父母的眼中:

“我是一個做事磨蹭的孩子。”

而長期下來,負面標籤的催化之下,孩子的態度就演變成:

“反正我就是慢了,你怎麼催,無所謂”

越催越不靈,越催越無所謂。

-

02

依賴父母的“鬧鐘”

為何孩子“催”不得,三大原因告訴你,愛“催”的家長早應想到了

有一種問題也是很常見的:

當孩子還真沒有表現,磨蹭的態度時,你有習慣性地催促孩子嗎?

我驚訝地發現,有較多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催”,是習慣性的。

明明孩子,已經背好書包準備上學了;

明明孩子,作業即將完成了;

明明孩子,要去洗漱入睡了,

你一句:“你怎麼那麼慢~”

除了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之外,更深層的弊端是:

孩子感受不到時間的存在,因為不論自己做事的進度如何。

父母都會提醒,也就是,孩子把你當成了他們的鬧鐘。

比如上課要遲到了,孩子不會考慮到上課遲到的後果,

反而,會依賴父母的“催”,更加拖沓:

“不急,反正老媽會提醒我的”

“不怕,到時候老爸會監督我的”

一旦孩子形成這樣的認知,孩子就變不會認為,時間的緊迫。

取而代之的是你一句一句“鬧鐘式”的催促,

長期如此,孩子就不可能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越催越依賴,越催越拖沓。

-

03

過高的要求成負擔

為何孩子“催”不得,三大原因告訴你,愛“催”的家長早應想到了

每次我們催孩子做事,背後都有一個潛在的高要求,

我們通常認為,我們大人做事快,孩子就應該跟上我們的速度。

只要是自己做事快,一定就會催孩子。

包括我自己在內,有時候催孩子,忽略了一個問題:

我們都在以成人的標準,成人的效率,去規範和要求孩子,養成時間觀念,

成人與孩子的智力、體力、自制力,有著明顯的差距。

我們以高的要求束縛孩子,孩子的內心壓力就是巨大的。

孩子本來能做好的事情,變得手忙腳亂,我們總在旁邊催:

“快點啊,快點啊,快點啊...”

孩子的焦慮度一上來,做事馬馬虎虎,

即使寫完了作業,做完了我們安排的事情,也沒有質量。

我們總是質問孩子:

“你做事不能認真點嗎?”

“孩子做事就是馬虎”

因我們,沒有給孩子這樣的機會啊。

-

所以,當今天瞭解到這三個弊端,知道催孩子不奏效的原因。

與其不斷的催孩子,不如我們靜下心來,討論一下,

怎麼讓孩子養成時間觀點,讓孩子意識到時間快到了,要抓緊了。

讓孩子從被動依賴,到主動執行,這是我們身為家長的思考問題。

您有什麼想法和問題呢?

歡迎暢所欲言,或者問問其他的家長,聽聽他們是這麼說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