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雷克薩斯全球第一大市場,國產不能無限期拖延

剛剛過去的4月份,對於進入中國市場20年的雷克薩斯而言,意義非凡。因為其4月份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達到了21,839輛,這也是雷克薩斯單月銷量首次突破兩萬輛,同比上漲46.9%,同時中國市場首次超越美國,成為雷克薩斯全球第一大區域市場,雷克薩斯也輕鬆超過凱迪拉克、沃爾沃和捷豹路虎,牢牢佔據豪華品牌第二陣營第一名的位置。

中國已成雷克薩斯全球第一大市場,國產不能無限期拖延

國產傳聞再起

在雷克薩斯銷量水漲船高之時,國產問題再次浮出水面,想要回避都不可能。其實雷克薩斯的國產問題由來已久。有媒體調查,至少早在15年前,雷克薩斯就曾經表示,“國產前進口銷量基礎規模要達到3萬輛”。

後來隨著銷量增加,雷克薩斯又把銷量目標提升到5萬輛,以此作為國產的前提。但當雷克薩斯銷量輕鬆突破5萬輛之後,雷克薩斯又反覆了,聲稱銷量要達到10萬輛才會考慮國產;10萬輛突破之後,據說雷克薩斯又將目標提升至20萬輛……

中國已成雷克薩斯全球第一大市場,國產不能無限期拖延

國產計劃懸而未決,這說明雷克薩斯對於國產問題充滿矛盾,並沒有一個確定的計劃。其實國產問題經過漫長時間的醞釀,優點和缺點也已經清晰擺在面前。

國產的好處比比皆是

1. 可以直接規避關稅。降低雷克薩斯的銷售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競爭力,讓雷車的價格更具競爭力,從而在車市下行的大背景下,可以更輕鬆應對市場競爭。

2. 向中國市場示好。作為唯一不國產的主流豪華品牌,雷克薩斯每年在中國銷售額幾百億,每年拿走鉅額利潤,已經逐漸成為中日貿易逆差的一個大頭,在全球貿易戰轟轟烈烈的大背景下,雷克薩斯有必要對於其全球最大市場表達更溫暖感情,國產毫無疑會讓雷克薩斯變得更加親和,也是對中國市場示好。

中國已成雷克薩斯全球第一大市場,國產不能無限期拖延

3.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可以更親近中國消費者,雖然雷車不國產月銷也可以超過2萬輛,但是國產後,由於產品可以更瞭解和熟悉中國市場需求,可以在研發設計階段就考慮中國消費者需求,可以開發更適應中國消費者的產品,顯然可以更加提升銷量。比如國產後的奧迪、寶馬和奔馳,月銷量已經紛紛提升到5萬輛級別,就是國產化的最大好處。

國產的劣勢同樣存在

雖然,國產有這麼多好處,但劣勢也很明顯,堅持純進口模式的雷克薩斯其實也好處多多。

1. 繼續保持進口車的身份。雖然雷克薩斯可以做到全球標準一致,進口或國產在質量方面其實已經沒有區別,但在有些消費者的固有觀念中,仍然認為進口車比國產車的質量更好,這無形中抬高了進口車的形象。


中國已成雷克薩斯全球第一大市場,國產不能無限期拖延

2. 進口可以利潤獨享。眾所周知,目前豐田單車利潤在全球主流車企中屬於佼佼者,其中雷克薩斯則是豐田系最高。2018年豐田利潤摺合1500億人民幣,單車淨利潤摺合1.5萬元。在豐田內部,雷克薩斯的單車利潤又比豐田平均高很多,如果繼續保持進口模式,豐田可以獨享雷克薩斯的全產業鏈利潤,無須和別人分享。

3. 關稅利好。2018年,中國進口整車關稅大幅度下調,從25%大幅度降低到15%,這給進口車帶來了巨大利好,大幅度降低了納稅成本,提升了他們的競爭力。

中國已成雷克薩斯全球第一大市場,國產不能無限期拖延

此外還有一點,就是即便不國產,雷克薩斯也不會受到太多阻礙,因為雷克薩斯在日本九州的工廠距離中國很近,從九州工廠到中國港口,僅僅需要兩天時間。

​國產或許已經在路上

所以,綜合衡量,雷克薩斯國產的優勢和劣勢都非常清晰,想必雷克薩斯內部也左右為難。但是從長遠考慮,雷克薩斯的國產幾乎是必然,因為隨著中國市場越來越大,在雷克薩斯內部的權重比會逐漸提升,在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也是雷克薩斯的全球第一大市場,如果不能直接生產,未來或者將面臨著方方面面的壓力,而隨著銷量擴大,這種壓力只會不斷放大。

中國已成雷克薩斯全球第一大市場,國產不能無限期拖延

同時,中國已經修改了合資政策,不再限制合資企業的股權比例。去年寶馬將合資公司華晨寶馬中的股份從50%提升到75%,特斯拉甚至已經開始在中國獨資建廠,這意味著,雷克薩斯此前擔心的技術外洩或利潤被分割等負面影響都已不復存在,這將進一步提升雷克薩斯國產的信心。

或許,就在我們繼續猜測的同時,雷克薩斯的國產計劃,已經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之中。我們期待早日看到國產後的雷克薩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