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孔子 莊子 老子 儒家 論語 道德經 讀書 小播讀書 2019-08-16
"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第十四篇《莊子·天運》。

莊子在這一篇中,通過幾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來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那莊子批判的是孔子什麼思想呢?他是怎麼批判的呢?都給了今天的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來分享其中的內容。

01

第一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道”的討論

"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第十四篇《莊子·天運》。

莊子在這一篇中,通過幾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來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那莊子批判的是孔子什麼思想呢?他是怎麼批判的呢?都給了今天的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來分享其中的內容。

01

第一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道”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孔子五十一歲了,還不懂得道是什麼,於是去南方拜訪老子。

老子問:“你來了啊,我聽說你是北方的聖賢,你也領悟了道嗎?”

孔子說:“還沒有領悟呢。”

老子繼續問:“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從古代典章制度中尋求,花了五年時間還沒有領悟。”

老子接著問:“然後呢,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又從陰陽變化中尋求,花了十二年還是沒有領悟。”

老子在《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傳授,講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真正的道是什麼呢?沒有人能說清楚。

"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第十四篇《莊子·天運》。

莊子在這一篇中,通過幾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來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那莊子批判的是孔子什麼思想呢?他是怎麼批判的呢?都給了今天的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來分享其中的內容。

01

第一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道”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孔子五十一歲了,還不懂得道是什麼,於是去南方拜訪老子。

老子問:“你來了啊,我聽說你是北方的聖賢,你也領悟了道嗎?”

孔子說:“還沒有領悟呢。”

老子繼續問:“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從古代典章制度中尋求,花了五年時間還沒有領悟。”

老子接著問:“然後呢,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又從陰陽變化中尋求,花了十二年還是沒有領悟。”

老子在《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傳授,講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真正的道是什麼呢?沒有人能說清楚。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說,他從古代經典中,無法獲得“道”;他從陰陽變化中,也無法領悟“道”,就是因為“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怎麼才能領悟“道”呢?

這個故事的最後,老子回答了孔子。

"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第十四篇《莊子·天運》。

莊子在這一篇中,通過幾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來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那莊子批判的是孔子什麼思想呢?他是怎麼批判的呢?都給了今天的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來分享其中的內容。

01

第一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道”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孔子五十一歲了,還不懂得道是什麼,於是去南方拜訪老子。

老子問:“你來了啊,我聽說你是北方的聖賢,你也領悟了道嗎?”

孔子說:“還沒有領悟呢。”

老子繼續問:“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從古代典章制度中尋求,花了五年時間還沒有領悟。”

老子接著問:“然後呢,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又從陰陽變化中尋求,花了十二年還是沒有領悟。”

老子在《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傳授,講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真正的道是什麼呢?沒有人能說清楚。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說,他從古代經典中,無法獲得“道”;他從陰陽變化中,也無法領悟“道”,就是因為“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怎麼才能領悟“道”呢?

這個故事的最後,老子回答了孔子。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這就對了,如果道可以奉獻,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奉獻給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訴別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告訴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給被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送給子孫。

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心中如果沒有主宰,則道不會停留;外在沒有印證,則道也不會運行。由心中發出的,如果外在沒有順應作用,聖人就不會展示;由外在進入內心的,如果心中沒有主導力量,聖人就不會停留。名,是天下共有之物,不可多取;仁義,是先王的旅舍,只可以住一晚,而不可以久留;行跡為人所見,就會多犯過錯。”

這裡,莊子借老子之口,闡釋了道不是有形之物,無法被記錄和傳承,只能被感悟,那怎麼感悟呢?老子雖然說了很多,但其實簡而言之就可以歸結為六個字:“外化而內不化”。這六個字出自《莊子·知北遊》。說的是,一個領悟了“道”的人,應該是一個“外化”也就是外在能順應自然,順勢而為的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內不化”,也就是內心堅定,不會隨波逐流的人。所以,莊子稱之為“外化而內不化”。

如果說數萬字的《莊子》有那些重要的思想精華的話,這六個字無疑是其中的精華之一。“外化而內不化”是莊子的處事原則,也是道家的思想智慧。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智慧依然閃耀著光輝。我們都講要成功就要順勢而為,這就是“外化”;我們也講,要成功就要心中有沒有,而且有堅定的信念,這些都是“內不化”的表現。而現代社會多少人正好相反“內化而外不化”,多少有一些可悲。

02

第二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仁義”的討論

"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第十四篇《莊子·天運》。

莊子在這一篇中,通過幾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來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那莊子批判的是孔子什麼思想呢?他是怎麼批判的呢?都給了今天的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來分享其中的內容。

01

第一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道”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孔子五十一歲了,還不懂得道是什麼,於是去南方拜訪老子。

老子問:“你來了啊,我聽說你是北方的聖賢,你也領悟了道嗎?”

孔子說:“還沒有領悟呢。”

老子繼續問:“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從古代典章制度中尋求,花了五年時間還沒有領悟。”

老子接著問:“然後呢,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又從陰陽變化中尋求,花了十二年還是沒有領悟。”

老子在《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傳授,講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真正的道是什麼呢?沒有人能說清楚。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說,他從古代經典中,無法獲得“道”;他從陰陽變化中,也無法領悟“道”,就是因為“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怎麼才能領悟“道”呢?

這個故事的最後,老子回答了孔子。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這就對了,如果道可以奉獻,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奉獻給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訴別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告訴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給被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送給子孫。

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心中如果沒有主宰,則道不會停留;外在沒有印證,則道也不會運行。由心中發出的,如果外在沒有順應作用,聖人就不會展示;由外在進入內心的,如果心中沒有主導力量,聖人就不會停留。名,是天下共有之物,不可多取;仁義,是先王的旅舍,只可以住一晚,而不可以久留;行跡為人所見,就會多犯過錯。”

這裡,莊子借老子之口,闡釋了道不是有形之物,無法被記錄和傳承,只能被感悟,那怎麼感悟呢?老子雖然說了很多,但其實簡而言之就可以歸結為六個字:“外化而內不化”。這六個字出自《莊子·知北遊》。說的是,一個領悟了“道”的人,應該是一個“外化”也就是外在能順應自然,順勢而為的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內不化”,也就是內心堅定,不會隨波逐流的人。所以,莊子稱之為“外化而內不化”。

如果說數萬字的《莊子》有那些重要的思想精華的話,這六個字無疑是其中的精華之一。“外化而內不化”是莊子的處事原則,也是道家的思想智慧。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智慧依然閃耀著光輝。我們都講要成功就要順勢而為,這就是“外化”;我們也講,要成功就要心中有沒有,而且有堅定的信念,這些都是“內不化”的表現。而現代社會多少人正好相反“內化而外不化”,多少有一些可悲。

02

第二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仁義”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孔子有一次拜訪老子討論仁義,要知道“仁義”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孔子就有很多關於“仁義”的論述。

比如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意思是說,聰明人喜愛水,仁德人喜愛山;聰明人靈活,仁德人專一。聰明人快樂,仁德者長壽。

再比如孔子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說,廣泛學習鑽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問題並且聯繫實際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再比如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意思是說,君子懂得道義,而小人唯利是圖。這些都是孔子對於“仁義”的一些描述。

總體來說,孔子所提倡的“仁義”是一種有修養,有德行的行為規範,那麼道家的莊子和老子,是怎麼批判仁義的呢?

"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第十四篇《莊子·天運》。

莊子在這一篇中,通過幾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來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那莊子批判的是孔子什麼思想呢?他是怎麼批判的呢?都給了今天的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來分享其中的內容。

01

第一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道”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孔子五十一歲了,還不懂得道是什麼,於是去南方拜訪老子。

老子問:“你來了啊,我聽說你是北方的聖賢,你也領悟了道嗎?”

孔子說:“還沒有領悟呢。”

老子繼續問:“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從古代典章制度中尋求,花了五年時間還沒有領悟。”

老子接著問:“然後呢,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又從陰陽變化中尋求,花了十二年還是沒有領悟。”

老子在《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傳授,講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真正的道是什麼呢?沒有人能說清楚。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說,他從古代經典中,無法獲得“道”;他從陰陽變化中,也無法領悟“道”,就是因為“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怎麼才能領悟“道”呢?

這個故事的最後,老子回答了孔子。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這就對了,如果道可以奉獻,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奉獻給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訴別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告訴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給被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送給子孫。

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心中如果沒有主宰,則道不會停留;外在沒有印證,則道也不會運行。由心中發出的,如果外在沒有順應作用,聖人就不會展示;由外在進入內心的,如果心中沒有主導力量,聖人就不會停留。名,是天下共有之物,不可多取;仁義,是先王的旅舍,只可以住一晚,而不可以久留;行跡為人所見,就會多犯過錯。”

這裡,莊子借老子之口,闡釋了道不是有形之物,無法被記錄和傳承,只能被感悟,那怎麼感悟呢?老子雖然說了很多,但其實簡而言之就可以歸結為六個字:“外化而內不化”。這六個字出自《莊子·知北遊》。說的是,一個領悟了“道”的人,應該是一個“外化”也就是外在能順應自然,順勢而為的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內不化”,也就是內心堅定,不會隨波逐流的人。所以,莊子稱之為“外化而內不化”。

如果說數萬字的《莊子》有那些重要的思想精華的話,這六個字無疑是其中的精華之一。“外化而內不化”是莊子的處事原則,也是道家的思想智慧。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智慧依然閃耀著光輝。我們都講要成功就要順勢而為,這就是“外化”;我們也講,要成功就要心中有沒有,而且有堅定的信念,這些都是“內不化”的表現。而現代社會多少人正好相反“內化而外不化”,多少有一些可悲。

02

第二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仁義”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孔子有一次拜訪老子討論仁義,要知道“仁義”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孔子就有很多關於“仁義”的論述。

比如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意思是說,聰明人喜愛水,仁德人喜愛山;聰明人靈活,仁德人專一。聰明人快樂,仁德者長壽。

再比如孔子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說,廣泛學習鑽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問題並且聯繫實際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再比如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意思是說,君子懂得道義,而小人唯利是圖。這些都是孔子對於“仁義”的一些描述。

總體來說,孔子所提倡的“仁義”是一種有修養,有德行的行為規範,那麼道家的莊子和老子,是怎麼批判仁義的呢?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飛揚起來的糟糠要掉進人的眼睛,我們就東南西北四方都分不清了;蚊虻叮了皮膚,我們就通宵都難以入眠了。老子說,仁義就像糟糠和蚊蟲有一樣擾亂我們,沒有比這東西更能擾亂人心的了。他告訴孔子,如果您要是能夠使天下人不失去樸質的本性,那麼您自己也順著習俗去行動,把握天賦來為人處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四處奔走鼓吹仁義,就像敲著大鼓去追那些逃走的人呢?

天鵝不用每天洗澡也是白的,烏鴉也不用每天塗染也是黑的。黑白是天生的,不足以辨別美醜;名聲是表面的,不值得推廣。河水乾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通過相互吐氣來溼潤對方,相互吐唾沫來潤澤對方,這實在不如在江湖中相互忘記對方。

"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第十四篇《莊子·天運》。

莊子在這一篇中,通過幾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來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那莊子批判的是孔子什麼思想呢?他是怎麼批判的呢?都給了今天的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來分享其中的內容。

01

第一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道”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孔子五十一歲了,還不懂得道是什麼,於是去南方拜訪老子。

老子問:“你來了啊,我聽說你是北方的聖賢,你也領悟了道嗎?”

孔子說:“還沒有領悟呢。”

老子繼續問:“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從古代典章制度中尋求,花了五年時間還沒有領悟。”

老子接著問:“然後呢,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又從陰陽變化中尋求,花了十二年還是沒有領悟。”

老子在《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傳授,講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真正的道是什麼呢?沒有人能說清楚。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說,他從古代經典中,無法獲得“道”;他從陰陽變化中,也無法領悟“道”,就是因為“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怎麼才能領悟“道”呢?

這個故事的最後,老子回答了孔子。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這就對了,如果道可以奉獻,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奉獻給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訴別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告訴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給被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送給子孫。

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心中如果沒有主宰,則道不會停留;外在沒有印證,則道也不會運行。由心中發出的,如果外在沒有順應作用,聖人就不會展示;由外在進入內心的,如果心中沒有主導力量,聖人就不會停留。名,是天下共有之物,不可多取;仁義,是先王的旅舍,只可以住一晚,而不可以久留;行跡為人所見,就會多犯過錯。”

這裡,莊子借老子之口,闡釋了道不是有形之物,無法被記錄和傳承,只能被感悟,那怎麼感悟呢?老子雖然說了很多,但其實簡而言之就可以歸結為六個字:“外化而內不化”。這六個字出自《莊子·知北遊》。說的是,一個領悟了“道”的人,應該是一個“外化”也就是外在能順應自然,順勢而為的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內不化”,也就是內心堅定,不會隨波逐流的人。所以,莊子稱之為“外化而內不化”。

如果說數萬字的《莊子》有那些重要的思想精華的話,這六個字無疑是其中的精華之一。“外化而內不化”是莊子的處事原則,也是道家的思想智慧。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智慧依然閃耀著光輝。我們都講要成功就要順勢而為,這就是“外化”;我們也講,要成功就要心中有沒有,而且有堅定的信念,這些都是“內不化”的表現。而現代社會多少人正好相反“內化而外不化”,多少有一些可悲。

02

第二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仁義”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孔子有一次拜訪老子討論仁義,要知道“仁義”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孔子就有很多關於“仁義”的論述。

比如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意思是說,聰明人喜愛水,仁德人喜愛山;聰明人靈活,仁德人專一。聰明人快樂,仁德者長壽。

再比如孔子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說,廣泛學習鑽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問題並且聯繫實際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再比如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意思是說,君子懂得道義,而小人唯利是圖。這些都是孔子對於“仁義”的一些描述。

總體來說,孔子所提倡的“仁義”是一種有修養,有德行的行為規範,那麼道家的莊子和老子,是怎麼批判仁義的呢?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飛揚起來的糟糠要掉進人的眼睛,我們就東南西北四方都分不清了;蚊虻叮了皮膚,我們就通宵都難以入眠了。老子說,仁義就像糟糠和蚊蟲有一樣擾亂我們,沒有比這東西更能擾亂人心的了。他告訴孔子,如果您要是能夠使天下人不失去樸質的本性,那麼您自己也順著習俗去行動,把握天賦來為人處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四處奔走鼓吹仁義,就像敲著大鼓去追那些逃走的人呢?

天鵝不用每天洗澡也是白的,烏鴉也不用每天塗染也是黑的。黑白是天生的,不足以辨別美醜;名聲是表面的,不值得推廣。河水乾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通過相互吐氣來溼潤對方,相互吐唾沫來潤澤對方,這實在不如在江湖中相互忘記對方。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在莊子和老子的道家思想中,道是順其自然,道家強調的是“自然之道”,而儒家更強調的“君子之道”。這兩者的區別正是“有為”和“無為”的區別。所以,在老子和莊子看來,所有的禮儀規範都是違背自然本性的,是對人的本性的一種約束和限制,所以莊子在《莊子》一書中,多次對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進行批判。

老子還告誡孔子,黃帝治理天下時,使民心淳樸,人民有雙親過世了都不會哭泣,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到堯治理天下時,使民心相親,人民為了孝敬雙親,對待別人就有所差別了,但是大家也沒有覺得不對。

"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第十四篇《莊子·天運》。

莊子在這一篇中,通過幾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來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那莊子批判的是孔子什麼思想呢?他是怎麼批判的呢?都給了今天的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來分享其中的內容。

01

第一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道”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孔子五十一歲了,還不懂得道是什麼,於是去南方拜訪老子。

老子問:“你來了啊,我聽說你是北方的聖賢,你也領悟了道嗎?”

孔子說:“還沒有領悟呢。”

老子繼續問:“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從古代典章制度中尋求,花了五年時間還沒有領悟。”

老子接著問:“然後呢,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又從陰陽變化中尋求,花了十二年還是沒有領悟。”

老子在《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傳授,講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真正的道是什麼呢?沒有人能說清楚。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說,他從古代經典中,無法獲得“道”;他從陰陽變化中,也無法領悟“道”,就是因為“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怎麼才能領悟“道”呢?

這個故事的最後,老子回答了孔子。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這就對了,如果道可以奉獻,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奉獻給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訴別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告訴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給被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送給子孫。

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心中如果沒有主宰,則道不會停留;外在沒有印證,則道也不會運行。由心中發出的,如果外在沒有順應作用,聖人就不會展示;由外在進入內心的,如果心中沒有主導力量,聖人就不會停留。名,是天下共有之物,不可多取;仁義,是先王的旅舍,只可以住一晚,而不可以久留;行跡為人所見,就會多犯過錯。”

這裡,莊子借老子之口,闡釋了道不是有形之物,無法被記錄和傳承,只能被感悟,那怎麼感悟呢?老子雖然說了很多,但其實簡而言之就可以歸結為六個字:“外化而內不化”。這六個字出自《莊子·知北遊》。說的是,一個領悟了“道”的人,應該是一個“外化”也就是外在能順應自然,順勢而為的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內不化”,也就是內心堅定,不會隨波逐流的人。所以,莊子稱之為“外化而內不化”。

如果說數萬字的《莊子》有那些重要的思想精華的話,這六個字無疑是其中的精華之一。“外化而內不化”是莊子的處事原則,也是道家的思想智慧。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智慧依然閃耀著光輝。我們都講要成功就要順勢而為,這就是“外化”;我們也講,要成功就要心中有沒有,而且有堅定的信念,這些都是“內不化”的表現。而現代社會多少人正好相反“內化而外不化”,多少有一些可悲。

02

第二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仁義”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孔子有一次拜訪老子討論仁義,要知道“仁義”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孔子就有很多關於“仁義”的論述。

比如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意思是說,聰明人喜愛水,仁德人喜愛山;聰明人靈活,仁德人專一。聰明人快樂,仁德者長壽。

再比如孔子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說,廣泛學習鑽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問題並且聯繫實際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再比如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意思是說,君子懂得道義,而小人唯利是圖。這些都是孔子對於“仁義”的一些描述。

總體來說,孔子所提倡的“仁義”是一種有修養,有德行的行為規範,那麼道家的莊子和老子,是怎麼批判仁義的呢?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飛揚起來的糟糠要掉進人的眼睛,我們就東南西北四方都分不清了;蚊虻叮了皮膚,我們就通宵都難以入眠了。老子說,仁義就像糟糠和蚊蟲有一樣擾亂我們,沒有比這東西更能擾亂人心的了。他告訴孔子,如果您要是能夠使天下人不失去樸質的本性,那麼您自己也順著習俗去行動,把握天賦來為人處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四處奔走鼓吹仁義,就像敲著大鼓去追那些逃走的人呢?

天鵝不用每天洗澡也是白的,烏鴉也不用每天塗染也是黑的。黑白是天生的,不足以辨別美醜;名聲是表面的,不值得推廣。河水乾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通過相互吐氣來溼潤對方,相互吐唾沫來潤澤對方,這實在不如在江湖中相互忘記對方。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在莊子和老子的道家思想中,道是順其自然,道家強調的是“自然之道”,而儒家更強調的“君子之道”。這兩者的區別正是“有為”和“無為”的區別。所以,在老子和莊子看來,所有的禮儀規範都是違背自然本性的,是對人的本性的一種約束和限制,所以莊子在《莊子》一書中,多次對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進行批判。

老子還告誡孔子,黃帝治理天下時,使民心淳樸,人民有雙親過世了都不會哭泣,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到堯治理天下時,使民心相親,人民為了孝敬雙親,對待別人就有所差別了,但是大家也沒有覺得不對。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到了舜治理天下時,使民心競爭,孕婦十個月生產,孩子生下來五個月就會說話,不滿週會就懂得分辨別人,於是人就開始有短命的了。

到了禹治理天下時,人各懷心機,刀兵順勢而出,殺死盜賊不算殺人,人們自成族群爭奪天下,於是天下大亂,儒家、墨家等紛紛興起。他們的治理看似讓人民有了秩序,但後面就慢慢背道而馳了。

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名義上是治理,其實是擾亂的人們的本性,破壞了四季的運行,他們的心智其實比蠍子的尾巴還要毒辣呀。他們讓卑微的小動物都無法安心立命,這樣的人還自以為是聖人,不覺得可恥嗎?

莊子這一個故事中,通過孔子和老子的對話,對儒家所推崇的三皇五帝的“聖人”進行了批判,然後三皇五帝的治理也並非聖人作為,而是擾亂了民心,使天下大亂。所以,就可以理解前面莊子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意思了。

03

第三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經典”的討論

"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第十四篇《莊子·天運》。

莊子在這一篇中,通過幾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來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那莊子批判的是孔子什麼思想呢?他是怎麼批判的呢?都給了今天的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來分享其中的內容。

01

第一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道”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孔子五十一歲了,還不懂得道是什麼,於是去南方拜訪老子。

老子問:“你來了啊,我聽說你是北方的聖賢,你也領悟了道嗎?”

孔子說:“還沒有領悟呢。”

老子繼續問:“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從古代典章制度中尋求,花了五年時間還沒有領悟。”

老子接著問:“然後呢,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又從陰陽變化中尋求,花了十二年還是沒有領悟。”

老子在《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傳授,講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真正的道是什麼呢?沒有人能說清楚。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說,他從古代經典中,無法獲得“道”;他從陰陽變化中,也無法領悟“道”,就是因為“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怎麼才能領悟“道”呢?

這個故事的最後,老子回答了孔子。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這就對了,如果道可以奉獻,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奉獻給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訴別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告訴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給被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送給子孫。

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心中如果沒有主宰,則道不會停留;外在沒有印證,則道也不會運行。由心中發出的,如果外在沒有順應作用,聖人就不會展示;由外在進入內心的,如果心中沒有主導力量,聖人就不會停留。名,是天下共有之物,不可多取;仁義,是先王的旅舍,只可以住一晚,而不可以久留;行跡為人所見,就會多犯過錯。”

這裡,莊子借老子之口,闡釋了道不是有形之物,無法被記錄和傳承,只能被感悟,那怎麼感悟呢?老子雖然說了很多,但其實簡而言之就可以歸結為六個字:“外化而內不化”。這六個字出自《莊子·知北遊》。說的是,一個領悟了“道”的人,應該是一個“外化”也就是外在能順應自然,順勢而為的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內不化”,也就是內心堅定,不會隨波逐流的人。所以,莊子稱之為“外化而內不化”。

如果說數萬字的《莊子》有那些重要的思想精華的話,這六個字無疑是其中的精華之一。“外化而內不化”是莊子的處事原則,也是道家的思想智慧。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智慧依然閃耀著光輝。我們都講要成功就要順勢而為,這就是“外化”;我們也講,要成功就要心中有沒有,而且有堅定的信念,這些都是“內不化”的表現。而現代社會多少人正好相反“內化而外不化”,多少有一些可悲。

02

第二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仁義”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孔子有一次拜訪老子討論仁義,要知道“仁義”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孔子就有很多關於“仁義”的論述。

比如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意思是說,聰明人喜愛水,仁德人喜愛山;聰明人靈活,仁德人專一。聰明人快樂,仁德者長壽。

再比如孔子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說,廣泛學習鑽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問題並且聯繫實際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再比如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意思是說,君子懂得道義,而小人唯利是圖。這些都是孔子對於“仁義”的一些描述。

總體來說,孔子所提倡的“仁義”是一種有修養,有德行的行為規範,那麼道家的莊子和老子,是怎麼批判仁義的呢?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飛揚起來的糟糠要掉進人的眼睛,我們就東南西北四方都分不清了;蚊虻叮了皮膚,我們就通宵都難以入眠了。老子說,仁義就像糟糠和蚊蟲有一樣擾亂我們,沒有比這東西更能擾亂人心的了。他告訴孔子,如果您要是能夠使天下人不失去樸質的本性,那麼您自己也順著習俗去行動,把握天賦來為人處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四處奔走鼓吹仁義,就像敲著大鼓去追那些逃走的人呢?

天鵝不用每天洗澡也是白的,烏鴉也不用每天塗染也是黑的。黑白是天生的,不足以辨別美醜;名聲是表面的,不值得推廣。河水乾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通過相互吐氣來溼潤對方,相互吐唾沫來潤澤對方,這實在不如在江湖中相互忘記對方。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在莊子和老子的道家思想中,道是順其自然,道家強調的是“自然之道”,而儒家更強調的“君子之道”。這兩者的區別正是“有為”和“無為”的區別。所以,在老子和莊子看來,所有的禮儀規範都是違背自然本性的,是對人的本性的一種約束和限制,所以莊子在《莊子》一書中,多次對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進行批判。

老子還告誡孔子,黃帝治理天下時,使民心淳樸,人民有雙親過世了都不會哭泣,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到堯治理天下時,使民心相親,人民為了孝敬雙親,對待別人就有所差別了,但是大家也沒有覺得不對。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到了舜治理天下時,使民心競爭,孕婦十個月生產,孩子生下來五個月就會說話,不滿週會就懂得分辨別人,於是人就開始有短命的了。

到了禹治理天下時,人各懷心機,刀兵順勢而出,殺死盜賊不算殺人,人們自成族群爭奪天下,於是天下大亂,儒家、墨家等紛紛興起。他們的治理看似讓人民有了秩序,但後面就慢慢背道而馳了。

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名義上是治理,其實是擾亂的人們的本性,破壞了四季的運行,他們的心智其實比蠍子的尾巴還要毒辣呀。他們讓卑微的小動物都無法安心立命,這樣的人還自以為是聖人,不覺得可恥嗎?

莊子這一個故事中,通過孔子和老子的對話,對儒家所推崇的三皇五帝的“聖人”進行了批判,然後三皇五帝的治理也並非聖人作為,而是擾亂了民心,使天下大亂。所以,就可以理解前面莊子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意思了。

03

第三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經典”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有一天,孔子對老子說:“我研究《六經》已經很久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書,其中“樂”已失傳,所以現在只有五經),自認為很久很久了,熟悉了古代的各種典章制度;用違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個國君為例,論述先王治國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績,可是一個國君也沒有取用我的主張。實在是難啊!是這些人難以說服,還是道理難以發揚啊?”

老子說:“你真是幸運啊,你沒有遇到過治世的國君!所謂六經,不過是先王留下的陳舊遺蹟,哪裡是先王遺蹟的本原!如今你所談論的東西,就好像是足跡;足跡是腳踩出來的,然而足跡難道就是腳嗎!雌雄白鳩,只需要相互而視,眼珠子不用轉動就可以自然受孕;蟲子,雄的在上風處叫,雌的在下風處應,就可以自動受孕;同一種類而自身具備雌雄兩性,不需要交合就可以生子。本性不可改變,天命不可變更,時光不會停留,大道不會壅塞。假如真正得道,無論去到哪裡都不會受到阻遏;失道的人,無論去到哪裡都行不通。”

孔子三月閉門不出,再次見到老子說:“我終於得道了。烏鴉喜鵲在巢裡交尾孵化,魚兒藉助水裡的泡沫生育,蜜蜂蛻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長時間了,我沒有能跟萬物的自然變化相識為友!不能順應自然規律,又怎麼能教化別人呢!”老子聽了後說:“好。孔丘你體會到了!”

"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第十四篇《莊子·天運》。

莊子在這一篇中,通過幾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來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那莊子批判的是孔子什麼思想呢?他是怎麼批判的呢?都給了今天的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來分享其中的內容。

01

第一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道”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孔子五十一歲了,還不懂得道是什麼,於是去南方拜訪老子。

老子問:“你來了啊,我聽說你是北方的聖賢,你也領悟了道嗎?”

孔子說:“還沒有領悟呢。”

老子繼續問:“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從古代典章制度中尋求,花了五年時間還沒有領悟。”

老子接著問:“然後呢,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又從陰陽變化中尋求,花了十二年還是沒有領悟。”

老子在《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傳授,講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真正的道是什麼呢?沒有人能說清楚。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說,他從古代經典中,無法獲得“道”;他從陰陽變化中,也無法領悟“道”,就是因為“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怎麼才能領悟“道”呢?

這個故事的最後,老子回答了孔子。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這就對了,如果道可以奉獻,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奉獻給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訴別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告訴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給被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送給子孫。

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心中如果沒有主宰,則道不會停留;外在沒有印證,則道也不會運行。由心中發出的,如果外在沒有順應作用,聖人就不會展示;由外在進入內心的,如果心中沒有主導力量,聖人就不會停留。名,是天下共有之物,不可多取;仁義,是先王的旅舍,只可以住一晚,而不可以久留;行跡為人所見,就會多犯過錯。”

這裡,莊子借老子之口,闡釋了道不是有形之物,無法被記錄和傳承,只能被感悟,那怎麼感悟呢?老子雖然說了很多,但其實簡而言之就可以歸結為六個字:“外化而內不化”。這六個字出自《莊子·知北遊》。說的是,一個領悟了“道”的人,應該是一個“外化”也就是外在能順應自然,順勢而為的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內不化”,也就是內心堅定,不會隨波逐流的人。所以,莊子稱之為“外化而內不化”。

如果說數萬字的《莊子》有那些重要的思想精華的話,這六個字無疑是其中的精華之一。“外化而內不化”是莊子的處事原則,也是道家的思想智慧。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智慧依然閃耀著光輝。我們都講要成功就要順勢而為,這就是“外化”;我們也講,要成功就要心中有沒有,而且有堅定的信念,這些都是“內不化”的表現。而現代社會多少人正好相反“內化而外不化”,多少有一些可悲。

02

第二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仁義”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孔子有一次拜訪老子討論仁義,要知道“仁義”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孔子就有很多關於“仁義”的論述。

比如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意思是說,聰明人喜愛水,仁德人喜愛山;聰明人靈活,仁德人專一。聰明人快樂,仁德者長壽。

再比如孔子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說,廣泛學習鑽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問題並且聯繫實際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再比如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意思是說,君子懂得道義,而小人唯利是圖。這些都是孔子對於“仁義”的一些描述。

總體來說,孔子所提倡的“仁義”是一種有修養,有德行的行為規範,那麼道家的莊子和老子,是怎麼批判仁義的呢?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飛揚起來的糟糠要掉進人的眼睛,我們就東南西北四方都分不清了;蚊虻叮了皮膚,我們就通宵都難以入眠了。老子說,仁義就像糟糠和蚊蟲有一樣擾亂我們,沒有比這東西更能擾亂人心的了。他告訴孔子,如果您要是能夠使天下人不失去樸質的本性,那麼您自己也順著習俗去行動,把握天賦來為人處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四處奔走鼓吹仁義,就像敲著大鼓去追那些逃走的人呢?

天鵝不用每天洗澡也是白的,烏鴉也不用每天塗染也是黑的。黑白是天生的,不足以辨別美醜;名聲是表面的,不值得推廣。河水乾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通過相互吐氣來溼潤對方,相互吐唾沫來潤澤對方,這實在不如在江湖中相互忘記對方。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在莊子和老子的道家思想中,道是順其自然,道家強調的是“自然之道”,而儒家更強調的“君子之道”。這兩者的區別正是“有為”和“無為”的區別。所以,在老子和莊子看來,所有的禮儀規範都是違背自然本性的,是對人的本性的一種約束和限制,所以莊子在《莊子》一書中,多次對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進行批判。

老子還告誡孔子,黃帝治理天下時,使民心淳樸,人民有雙親過世了都不會哭泣,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到堯治理天下時,使民心相親,人民為了孝敬雙親,對待別人就有所差別了,但是大家也沒有覺得不對。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到了舜治理天下時,使民心競爭,孕婦十個月生產,孩子生下來五個月就會說話,不滿週會就懂得分辨別人,於是人就開始有短命的了。

到了禹治理天下時,人各懷心機,刀兵順勢而出,殺死盜賊不算殺人,人們自成族群爭奪天下,於是天下大亂,儒家、墨家等紛紛興起。他們的治理看似讓人民有了秩序,但後面就慢慢背道而馳了。

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名義上是治理,其實是擾亂的人們的本性,破壞了四季的運行,他們的心智其實比蠍子的尾巴還要毒辣呀。他們讓卑微的小動物都無法安心立命,這樣的人還自以為是聖人,不覺得可恥嗎?

莊子這一個故事中,通過孔子和老子的對話,對儒家所推崇的三皇五帝的“聖人”進行了批判,然後三皇五帝的治理也並非聖人作為,而是擾亂了民心,使天下大亂。所以,就可以理解前面莊子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意思了。

03

第三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經典”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有一天,孔子對老子說:“我研究《六經》已經很久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書,其中“樂”已失傳,所以現在只有五經),自認為很久很久了,熟悉了古代的各種典章制度;用違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個國君為例,論述先王治國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績,可是一個國君也沒有取用我的主張。實在是難啊!是這些人難以說服,還是道理難以發揚啊?”

老子說:“你真是幸運啊,你沒有遇到過治世的國君!所謂六經,不過是先王留下的陳舊遺蹟,哪裡是先王遺蹟的本原!如今你所談論的東西,就好像是足跡;足跡是腳踩出來的,然而足跡難道就是腳嗎!雌雄白鳩,只需要相互而視,眼珠子不用轉動就可以自然受孕;蟲子,雄的在上風處叫,雌的在下風處應,就可以自動受孕;同一種類而自身具備雌雄兩性,不需要交合就可以生子。本性不可改變,天命不可變更,時光不會停留,大道不會壅塞。假如真正得道,無論去到哪裡都不會受到阻遏;失道的人,無論去到哪裡都行不通。”

孔子三月閉門不出,再次見到老子說:“我終於得道了。烏鴉喜鵲在巢裡交尾孵化,魚兒藉助水裡的泡沫生育,蜜蜂蛻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長時間了,我沒有能跟萬物的自然變化相識為友!不能順應自然規律,又怎麼能教化別人呢!”老子聽了後說:“好。孔丘你體會到了!”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04

小結一下今天的內容,在這一篇《莊子·天運》中,莊子藉助幾個小故事,闡釋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孔子認為我們應該以古代經典為基礎,去治國理政,但老子否定了這種做法,就像之前說的,古代的經典制度和典籍就像先人們祭祀用過的芻狗一樣,用的時候顯得非常尊貴,但用過之後就自然地拋棄掉了。

時代在變,人也在變,所以用古代的制度去治理現代的人民,是行不通的。而應該與時俱進,懂得變通,不要拘泥於過去成功的經驗。這是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所倡導的,就像老子說的“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於道 ,無自而不可;失焉者,無自而可。” 人的本性不可更改,命運不可改變,時間不會停留,大道不會堵塞。如果體會到了道,沒有什麼行不通的;如果錯失了道,怎麼都行不通!

"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第十四篇《莊子·天運》。

莊子在這一篇中,通過幾個老子和孔子的對話,來對孔子的儒家思想進行了激烈的批判,那莊子批判的是孔子什麼思想呢?他是怎麼批判的呢?都給了今天的我們什麼啟示?我們來分享其中的內容。

01

第一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道”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孔子五十一歲了,還不懂得道是什麼,於是去南方拜訪老子。

老子問:“你來了啊,我聽說你是北方的聖賢,你也領悟了道嗎?”

孔子說:“還沒有領悟呢。”

老子繼續問:“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從古代典章制度中尋求,花了五年時間還沒有領悟。”

老子接著問:“然後呢,你是怎麼尋求的呢?”

孔子說:“我又從陰陽變化中尋求,花了十二年還是沒有領悟。”

老子在《道德經》一開始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傳授,講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真正的道是什麼呢?沒有人能說清楚。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個東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經存在了,聽不到它的聲音也看不見它的形體,寂靜而空虛。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獨立長存永不停息,循環運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為萬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強把它叫做“道”,再勉強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說,他從古代經典中,無法獲得“道”;他從陰陽變化中,也無法領悟“道”,就是因為“道”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那怎麼才能領悟“道”呢?

這個故事的最後,老子回答了孔子。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這就對了,如果道可以奉獻,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奉獻給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麼人們就都去拿來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訴別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告訴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給被人,那麼人們都去拿來送給子孫。

然而,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別的,就是:心中如果沒有主宰,則道不會停留;外在沒有印證,則道也不會運行。由心中發出的,如果外在沒有順應作用,聖人就不會展示;由外在進入內心的,如果心中沒有主導力量,聖人就不會停留。名,是天下共有之物,不可多取;仁義,是先王的旅舍,只可以住一晚,而不可以久留;行跡為人所見,就會多犯過錯。”

這裡,莊子借老子之口,闡釋了道不是有形之物,無法被記錄和傳承,只能被感悟,那怎麼感悟呢?老子雖然說了很多,但其實簡而言之就可以歸結為六個字:“外化而內不化”。這六個字出自《莊子·知北遊》。說的是,一個領悟了“道”的人,應該是一個“外化”也就是外在能順應自然,順勢而為的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內不化”,也就是內心堅定,不會隨波逐流的人。所以,莊子稱之為“外化而內不化”。

如果說數萬字的《莊子》有那些重要的思想精華的話,這六個字無疑是其中的精華之一。“外化而內不化”是莊子的處事原則,也是道家的思想智慧。在2000多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智慧依然閃耀著光輝。我們都講要成功就要順勢而為,這就是“外化”;我們也講,要成功就要心中有沒有,而且有堅定的信念,這些都是“內不化”的表現。而現代社會多少人正好相反“內化而外不化”,多少有一些可悲。

02

第二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仁義”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孔子有一次拜訪老子討論仁義,要知道“仁義”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孔子就有很多關於“仁義”的論述。

比如孔子說“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意思是說,聰明人喜愛水,仁德人喜愛山;聰明人靈活,仁德人專一。聰明人快樂,仁德者長壽。

再比如孔子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說,廣泛學習鑽研,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出問題並且聯繫實際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再比如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意思是說,君子懂得道義,而小人唯利是圖。這些都是孔子對於“仁義”的一些描述。

總體來說,孔子所提倡的“仁義”是一種有修養,有德行的行為規範,那麼道家的莊子和老子,是怎麼批判仁義的呢?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老子說,飛揚起來的糟糠要掉進人的眼睛,我們就東南西北四方都分不清了;蚊虻叮了皮膚,我們就通宵都難以入眠了。老子說,仁義就像糟糠和蚊蟲有一樣擾亂我們,沒有比這東西更能擾亂人心的了。他告訴孔子,如果您要是能夠使天下人不失去樸質的本性,那麼您自己也順著習俗去行動,把握天賦來為人處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四處奔走鼓吹仁義,就像敲著大鼓去追那些逃走的人呢?

天鵝不用每天洗澡也是白的,烏鴉也不用每天塗染也是黑的。黑白是天生的,不足以辨別美醜;名聲是表面的,不值得推廣。河水乾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通過相互吐氣來溼潤對方,相互吐唾沫來潤澤對方,這實在不如在江湖中相互忘記對方。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在莊子和老子的道家思想中,道是順其自然,道家強調的是“自然之道”,而儒家更強調的“君子之道”。這兩者的區別正是“有為”和“無為”的區別。所以,在老子和莊子看來,所有的禮儀規範都是違背自然本性的,是對人的本性的一種約束和限制,所以莊子在《莊子》一書中,多次對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進行批判。

老子還告誡孔子,黃帝治理天下時,使民心淳樸,人民有雙親過世了都不會哭泣,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到堯治理天下時,使民心相親,人民為了孝敬雙親,對待別人就有所差別了,但是大家也沒有覺得不對。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到了舜治理天下時,使民心競爭,孕婦十個月生產,孩子生下來五個月就會說話,不滿週會就懂得分辨別人,於是人就開始有短命的了。

到了禹治理天下時,人各懷心機,刀兵順勢而出,殺死盜賊不算殺人,人們自成族群爭奪天下,於是天下大亂,儒家、墨家等紛紛興起。他們的治理看似讓人民有了秩序,但後面就慢慢背道而馳了。

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名義上是治理,其實是擾亂的人們的本性,破壞了四季的運行,他們的心智其實比蠍子的尾巴還要毒辣呀。他們讓卑微的小動物都無法安心立命,這樣的人還自以為是聖人,不覺得可恥嗎?

莊子這一個故事中,通過孔子和老子的對話,對儒家所推崇的三皇五帝的“聖人”進行了批判,然後三皇五帝的治理也並非聖人作為,而是擾亂了民心,使天下大亂。所以,就可以理解前面莊子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意思了。

03

第三個故事:孔子和老子關於“經典”的討論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有一天,孔子對老子說:“我研究《六經》已經很久了(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書,其中“樂”已失傳,所以現在只有五經),自認為很久很久了,熟悉了古代的各種典章制度;用違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個國君為例,論述先王治國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績,可是一個國君也沒有取用我的主張。實在是難啊!是這些人難以說服,還是道理難以發揚啊?”

老子說:“你真是幸運啊,你沒有遇到過治世的國君!所謂六經,不過是先王留下的陳舊遺蹟,哪裡是先王遺蹟的本原!如今你所談論的東西,就好像是足跡;足跡是腳踩出來的,然而足跡難道就是腳嗎!雌雄白鳩,只需要相互而視,眼珠子不用轉動就可以自然受孕;蟲子,雄的在上風處叫,雌的在下風處應,就可以自動受孕;同一種類而自身具備雌雄兩性,不需要交合就可以生子。本性不可改變,天命不可變更,時光不會停留,大道不會壅塞。假如真正得道,無論去到哪裡都不會受到阻遏;失道的人,無論去到哪裡都行不通。”

孔子三月閉門不出,再次見到老子說:“我終於得道了。烏鴉喜鵲在巢裡交尾孵化,魚兒藉助水裡的泡沫生育,蜜蜂蛻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長時間了,我沒有能跟萬物的自然變化相識為友!不能順應自然規律,又怎麼能教化別人呢!”老子聽了後說:“好。孔丘你體會到了!”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04

小結一下今天的內容,在這一篇《莊子·天運》中,莊子藉助幾個小故事,闡釋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孔子認為我們應該以古代經典為基礎,去治國理政,但老子否定了這種做法,就像之前說的,古代的經典制度和典籍就像先人們祭祀用過的芻狗一樣,用的時候顯得非常尊貴,但用過之後就自然地拋棄掉了。

時代在變,人也在變,所以用古代的制度去治理現代的人民,是行不通的。而應該與時俱進,懂得變通,不要拘泥於過去成功的經驗。這是老子和莊子的道家思想所倡導的,就像老子說的“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於道 ,無自而不可;失焉者,無自而可。” 人的本性不可更改,命運不可改變,時間不會停留,大道不會堵塞。如果體會到了道,沒有什麼行不通的;如果錯失了道,怎麼都行不通!

莊子說的“孔子問禮於老子”的三個故事,是真的嗎?

我們總想著改變世界,哪知道我們能改變的非常有限,甚至連自己的本性都很難改變,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莊子在《莊子·大宗師》中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老子也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些道家思想精髓都指向同一個方向,每個人要正確地認識自己非常重要,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就像莊子說的,知道哪些是“天所為”,哪些是“人所為”,才能真正的得道。

在古希臘象徵人類智慧的德爾斐神廟的石碑上上刻著兩行字,是千百年來人類智慧的結晶,也警示著後人,這兩行字是:

認識你自己。

凡事勿過度。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